7、雷电颂(第三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 7《雷电颂》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四、写作(xiězuò)意 图:
郭沫若借历史上屈原(qū yuán)的悲 剧,展示了现实世 界光明与 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斗 争,起到了借古 讽今的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到的修辞方法。 (1)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比喻 ) (2)你劈吧,劈吧,劈吧!( 反复 )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第十七页,共27页。
二、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yī zhǒnɡ) 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 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qiánɡ liè)愤懑 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 表明了 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 求。
第十八页,共27页。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yī ɡè)怎样的人?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 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 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 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第十四页,共27页。
(1)风!你咆哮(páoxiào)吧!咆哮(páoxià
吧!尽力
地咆哮(páoxiào)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kě pàn),风 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第十六页,共27页。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 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 , 你们高坐在神位(shénwèi)上有什么德能? 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 你完全是一片假!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 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zhàndòu)精神,表现了 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 然正气。
第7课《雷电颂》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4doc初中语文
郭沫假设面对如此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现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烈火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学
情
分
析
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明白得。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观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讲话多维交流。
新
课
导
语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这一风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郭沫假设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吁风、雨、电的伟大诗人屈原,了解他内心世界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观赏郭沫假设的«雷电颂»
学
情
分
析
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明白得。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观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讲话多维交流。
新
课
导
语
同学们,有如此一个人,他身材高大,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凝聚着万般的忧愁,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
«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庞大的阻碍。专门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埋住。那个剧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语文第7课《雷电颂》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七、雷电颂【教学思路】本文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
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①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朗诵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并联系课文P67的参考资料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③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简介历史剧《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指出《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是全剧高潮中最有力的一个音符。
二、整体感知:(一)课堂范读:(多媒体)指出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
(二)要求学生自行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三)明确本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在语言表达上要感情澎湃,气势雄浑。
(四)要求学生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雷电颂》教案(新人教版)(3)
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3. 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4. 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教学方法: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
3.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
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
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
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的屈原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介绍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
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屈原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着无数后人,比如汉代的政论家贾谊写过《惜誓》《吊屈原赋》,现代诗人郭沫若也是对他无比敬仰的一位,他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
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师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初中课文雷电颂教案
初中课文雷电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雷电颂》。
(2)理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壮美和威严,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和对自然的尊重之情。
(2)通过理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生僻字和难懂的句子。
2. 诗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徐志摩的其他诗作,如《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复习其诗歌特点和风格。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雷电现象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和情感。
2. 朗读背诵(1)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雷电颂》,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在课堂上背诵《雷电颂》,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文本分析(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雷霆”、“电火”、“狂风”等,并理解它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如首尾呼应、对仗工整等,并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4. 背景介绍(1)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和时代背景。
(2)让学生思考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谈谈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
(2)让学生思考现代科技对自然界的破坏,引导其关注环保问题。
7雷电颂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雷电颂》教案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一)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耍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耍向同学们作介绍(二)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淸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三)屈原忌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足其爱国主义桔神和鬲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握和领会(四)学习木文.了解本文的粘询.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湛、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五)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六)本文的核心忌“宙电颂”部分屈原的形彖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七)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指点迷津】(一)必知点:1 •郭沫若简介:郭洙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沐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i寺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沢《棠棣Z花》等历史刷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2 •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铮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主张彭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沢《东君》、《河伯沢《山鬼沢《国筋》、《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沢《哀郢沢《抽思》、《怀沙沢《思美人》、《惜往日沢《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3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总图:背最见预习提示写作愆图: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作者“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彖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二)重点:4 •作者笔下的屈原形彖及其它人物形彖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規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郑倉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5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孑盾冲突: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察承南后旨愆,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線第3部分是婵娟Z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究的高潮,农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書不两立的冲究6 •屈原歌颂风宙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雷电颂》)(1 )结构层次《宙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笫1层:从“风!你咆哮吧!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邀,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逍求(2)艺术特色①闪罐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E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彖显得更加神采E扬、光輝夺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増强语句气势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扌丰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戢有力地农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i寺的形式美,垠琅上口,钳锵有力7.—些物欽的象征义及绘含义(1) 风宙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盘(2) 洞庭湖、东海、长江:線征人民群众(3)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瓯《涉江》篇云“带长铁Z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宙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4)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鬥私鬥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闔,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5)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徳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三)运用点:8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二、学海导航【学法指要】1 •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提示:诡谪咆哮潸然痉摩稽首瓯跄睥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尚殖(注音、釋义口己动手査工具书)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鹽承南后郑袖旨愆,欲密谋毎死屈原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線笫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姑Z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3 •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适这一场景的作用足什么?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一“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泵,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4 •郑袖、勒尚设F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提示:急于毎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來'“激•'屈原喝下毎酒4 .学木文,要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雷电颂》部分,准确地体会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懑朗读中的节拍停顿下面两段对白,节拍停顿正确的项是:(1)A・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i寺!B.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4 /是/跳舞,/ 是音乐• /是/诗!C.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那是/自由• /是/跳舞,况音乐,/砂i寺!D •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徳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曲,是/跳舞,是 /音乐,是/诗!提示:D(2)A.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B •那妃竹/不是主人们用來/打奴隶的/刑具么?C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來打奴隶的/刑具么?D.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來/打/奴隶的刑具么!提示:C5.屈原的内心独白(《畫电颂》)是本文的核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对这一部分进行层次划分,并作分析提示:《宙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划分为二个层次第1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在“比铁还沉重”、“比恢还坚固”的黑暗、阴惨的宇宙前,他不能不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拒忧于是,他热切地呼唤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壘,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眩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间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呼喊声中,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的力量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这-层借指斥神鬼像來愤怒地讥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屈原Z所以高呼耍把所冇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毀!烧毁!烧毁!”是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是線征眾戾、奸诈、怯欄的怪力乱神这样,屈原就由加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壻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离昂的战斗激惜总之,这篇独白,以火-般以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壯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來的热烈迟求6 .作者运用了彖征手法(用一种具体事物來表现种持殊事物或特殊愆义)独白中的风宙电彖征什么?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什么?提示:(略)7 .简耍分析《雷电颂》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捉示:木文运用名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感惜,增强语句气势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吿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 “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期望风、雷、电:而“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词语,无比愤怒地对恶神进行斥责这样,就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其次,运用了反复、掩比等修辞方法,也便整个独白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热上口,悭锵有力8・《雷电颂》在农现手法上有什么转点?提示: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急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他们的力戢,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彖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这段独白想彖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9 •婵娟在这场戏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她的岀现•对型适屈底这一人物形線.展示全剧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提示:婵姑是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把他当作“父亲”、“师长”;她虽然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但是却探明大义,知道“做人的责任”;她不屈服于公子子兰的威逼利诱,甘愿为搭救屈原而献出生命,这一切都突出地体现了她窩尚、善氐、纯真的品质通过婵绢为正义而献身的行动,有力地衬托屈原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形象婵姐Z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1()•综观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屈原这一伟大形猱,联系当今,谈一谈自己如何从行动上向屈原学习提示:(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语文 7 雷电颂(课件3)
3.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 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 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 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有无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 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
在文学创作上, 写了我国第一首政 治抒情诗《离骚》 以表他对祖国的忠 贞之心。重要作品 有《离骚》、《九 章》、《天问》等, 对后代文学影响极 大。
作者简介
郭沫若,现代著名 作家,诗人,剧作家, 历史学家,
他从抗战的现实斗 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 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 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 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 与澎湃的诗情。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 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 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 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 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 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 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 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 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和放逐, 当他得知楚国都城被秦兵占领, 就投汨罗江自尽。
讨论与研讨
1. 根据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 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 当权者。
这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屈原忠君爱国 却蒙受不白之冤内心愤怨恨,面对黑暗现实,面 对风雷电,他对神祗,对命运提出疑问。他渴求 光明,怒斥黑暗,表现他的忠贞不屈,正气浩然 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八年级第二册语文《雷电颂》课文及教案
八年级第二册语文《雷电颂》课文及教案是的,教材不能随意改动。
但是,教案是活的,怎么教取决于老师的智慧和才能。
虽然写教案需要学习大量的参考资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师建议,吸收同行经验。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第二册关于语文《雷电颂》的课文和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03010文本屈原的兄弟姐妹们戴着刑具,脖子上绑着长长的铁链,还穿着白天穿的神秘衣服,披着头发,在寺庙里游荡。
因为脚镣的原因,走路非常受限。
有时候我眼里含着愤怒站着。
当我的手动时,我会同时给他们两只手。
如果没有动作,拳头会在胸部弯曲。
屈原(向风和雷)风!你吼!吼!尽可能用力吼!在这黑暗的时间里,一切都睡着了,沉入梦境。
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是你咆哮的时候了,也是你拼命咆哮的时候了!无论你如何咆哮,都无法将他们从梦中唤醒,无法赶走逝去的生命,也无法吹散眼前的黑暗,这黑暗比铁还重,但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沙子和石头,或者至少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让洞庭湖、长江、东海为你翻浪,与你一起大声咆哮!啊,我想念洞庭湖,我想念长江,我想念东海,浩荡的海浪!磅礴无边的巨大力量!那就是自由,舞蹈,音乐和诗歌!啊,宇宙中最伟大的诗!你,风,你的雷,你的电,你在这黑暗中咆哮和闪耀的一切,你都是诗歌,音乐和舞蹈。
你们这些宇宙中伟大的艺术家,尽力发挥你们的力量。
让无尽的愤怒爆发这个黑暗的宇宙,阴郁的宇宙!它爆炸了!雷。
你的隆隆声是你车轮滚动的声音?你把我拖到洞庭湖边,拖到长江边,拖到东海边!我想看滚滚波涛,我想听雨的咆哮,我想流浪到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私心也没有人的小岛!我想和你一起跳,和你一起发声,和无垠的大海一起,进入无垠无限的自由!啊,电!你在宇宙中的利剑!我的剑被拔出来了,但是你,你可以拔出我有形的剑,但是你不能拔出我无形的剑。
电,你宇宙中的剑,也是我心中的剑。
你快点,快点,快点!分裂,分裂,分裂比铁还强的黑暗!虽然你像水一样把它劈开,你把它抽出来,它又合上了,但至少你能让光出现一会儿,哦,多么灿烂耀眼的光啊!亮,我佩服你,我佩服你,我要向你鞠躬,我要向你磕头。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第7课 雷电颂
雷电颂
学
教具
准备
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
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明确: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5.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6.全体学生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小结: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
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雷电独自”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璃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
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
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板
书设计雷电颂
「对黑暗的愤激颂屈原对光
明的礼赞
]斥责神鬼偶像
■抨击昏庸当权
爱国爱民
忠贞不屈
浩然正气
英勇无畏
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1.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掌握雷电的防护措施和自身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塑料管、金属小球等;•黑板、粉笔。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雷电的形成原理3.1 热身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雷电现象?对雷电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3.2 新知讲解(10分钟)•使用PPT简要介绍雷电的形成原理,包括云电荷分离、电场强烈等。
3.3 讲解示例(10分钟)•选择一个实际示例,讲解雷电的形成过程。
例如山顶上闪电击中的情景。
3.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雷电形成原理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3.5 概念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雷电形成原理的关键概念。
第二课时:雷电的特点和防护措施3.6 回顾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雷电形成原理,让学生进行简要复习。
3.7 引入新知(10分钟)•使用PPT介绍雷电的特点,包括闪电的出现形式、声光效应等。
3.8 防护知识(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雷电的防护措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
3.9 互动展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建筑物进行讨论,并提出适合该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3.10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防护措施进行总结和讨论。
第三课时:雷电的自身保护方法3.11 知识回顾(5分钟)•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简要复习。
3.12 新知讲解(15分钟)•使用PPT讲解雷电的自身保护方法,包括不躲避在高大的树木、不在开阔地带站立等。
3.13 观察实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观察实验,观察雷电影响的范围和对物体的破坏情况。
3.14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就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第四课时:知识巩固与评价3.15 复习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要回忆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7课《雷电颂》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11doc初中语文
教学难点
明白得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预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有着如此一个人,他身材高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的屈原又是如何样一个形象呢?
使学生既动口又动脑。明白得课文,体会情感。品味屈原形象。)
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践:
1举办班级朗诵会。同学们自行选取«雷电颂»中的片段进行朗诵,优胜者给予奖励。
2有爱好的同学还可结合«屈原»的剧情,进行话剧表演。
互相评判,互相示范,进行朗读竞赛
巩固,加深明白得课文。
板书设计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
2、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3、你觉得本文在气概上有何特点?
4、仿照朗读:依照刚刚所听到的录音,认真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5、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
6、结合课文背景,依照你的明白得,谈谈课文的要紧内容和思想感情。
郭沫假设,进步文化界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忆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时期,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
课件3:第7课 雷电颂
课堂小结
《雷电颂》节选自话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 抒发了屈原忧愤深广的思想感情,充满对黑暗的诅 咒,对光明的礼赞和渴望,充分表现了屈原在失败 之后依然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战斗意志。
哈姆莱特独白
(英) 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 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 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 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 当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
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一张饱经 风霜的脸上凝聚着万般的忧愁,腰系博带,佩陆离长 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 方,似行吟译畔,似引吭悲歌。
雷电颂
郭沫若
人物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 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 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 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 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 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 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 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研读课文
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 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 (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被象征的本体)。
A 风雷电
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 洞庭湖、东海、长江
象征人民群众。
C 有形的长剑 D 无形的长剑
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 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 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感悟课文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 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 精神的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 第2-3课时新人教版
雷电颂第二课时一、《雷电颂》的结构和特点:1、〈雷电颂〉可分几层?〈〈雷电颂〉是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
独白是人物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 还有对白) 这篇独白实际上是一首完美的诗,气势雄伟,充满战斗激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
分两层:第一层: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宇宙前,他不能不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
于是,他热切地呼唤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眩目的“光明”。
他把“电”这一宇宙的长剑化做自己撔闹械在呼喊声中,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力量。
用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象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
)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是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象征暴戾、奸诈、怯懦的怪力乱神。
这样,屈原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
板书设计:第一层: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什么?明确: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板书)。
二、“雷电颂”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艺术特色?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通篇运用拟人兼呼告。
07雷电颂(实用)ppt课件
剧中角色
象征意义
整体喻意
屈原
为正义和光明而战
斗不屈的战士
郭沫若借屈
风、雷、电
变革现实的伟大力 原的悲剧,
量
展示了光明
洞庭湖、东海、 长江
无形的长剑
象 征
人民群众 坚定的信念
与黑暗,正 义与邪恶的 尖锐、激烈 的斗争,起
土偶木梗
昏庸无道腐朽的当 到了借古讽
权者
今,古为今
没有阴谋……的 小岛
理想中的一方净土 用的作用。
12
屈原的故事
13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 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 连年不断混战。
14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 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 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
15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 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16
当时秦国势力大,秦攻击楚国。屈原主 张联齐抗秦,遭到拒绝,几次被囚 。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 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 诗剧、木偶戏等。
6
第二讲 作者简介
7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历史学家。
1921年出版第一本 诗集《女神》,是中国 新诗的奠基人。
历史剧 :《屈原》 《棠棣之花》《虎符》 《高渐离》《南冠草》
8
第三讲 写作背景
9
17
这样屈原遭到排挤,种种诬陷接踵而 至,楚王撤销了屈原的官职,被流放。
18
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 的力量。秦国占领了楚国大部分土地,楚 要灭亡。
19Leabharlann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写成了诗篇 《离骚》。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 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7*雷电颂教育方针1.堆集言语,了解文章言语所包含的深意。
2.了解作品的思维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
3.培育开始阅览和赏识戏曲文学的才能,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掌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情。
教育重难点了解文章言语所包含的深意,了解作品的思维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
教育幻想1.让学生课外查找材料,大体了解《屈原》发明的年代背景、作者状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位置。
2.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辅导学生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维内容和艺术特征。
3.辅导学生领会本文用标志办法表现年代的严重思维主题。
领会课文捉住事物的特征打开的丰厚的想像,了解多种修辞办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教育时刻:2课时教育方针1.了解作者,了解屈原,堆集相关的言语。
2.了解课文粗心。
教育内容与进程情形激趣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园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四川乐山人。
现代闻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前史学家、闻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前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对峙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低沉抗日,并且悍然发起“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临这样的政治实践怒发冲冠,发明晰《屈原》,展示了实践国际光亮与漆黑,正义与凶恶,爱国与卖国的尖利、剧烈的奋斗,以“借古讽今”,冲击国民党反抗派的漆黑控制。
他说:“全我国行进公民都感触着愤恨,因此我把这年代的愤恨复活到屈原的年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年代来标志咱们其时的年代。
”(《序俄文译著史剧〈屈原〉》)所以,郭沫若借前史上的屈原的悲惨剧,全剧分“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
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第二场,为全剧的高潮。
“雷电颂”为剧中屈原的独白,用风雷电与漆黑的碰击,表达了屈原与旧国际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亮的讴歌和神往。
八年级语文下册 7 雷电颂课件 新人教版
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 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 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 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词语积累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雷霆: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 踌躇:犹豫。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亲近作品
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来临时。 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 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 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的人。
品味语言
《雷电颂》既然是屈 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 最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 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 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 内心情感。
(1)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 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这里的土地没被秦兵践踏过,是干净的。 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 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 爱国诗人带了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 了下去。这天是五月五日。
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 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 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 民心中生了根。
郭沫若:
研读赏析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
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 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 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 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雷电颂》课文教案
《雷电颂》课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雷电颂》。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雷电”、“颂歌”、“毁灭”等。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雷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雷电颂》。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雷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雷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自然景观的课文,如《山水》、《四季之美》等。
(2)提问:你们对自然景观有什么印象和感受?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雷电颂》。
(2)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者对雷电的赞美之情。
(3)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3. 生词与短语:(1)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雷电”、“颂歌”、“毁灭”等。
(2)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 课文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通过描绘雷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讨论:作者为什么选择雷电作为赞美的对象?雷电有哪些特点和象征意义?5. 写作与讨论:(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
(2)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并给出建议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雷电颂》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写作与讨论: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颂
郭沫若
• 上节课学了什么?
1、分析课文 2、品味语言
《雷电颂》独白激情澎 湃,气象雄浑,请你试着 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做到 这一点的。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 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 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 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和感情色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 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 (1)《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__________》。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__________年写的一部历史 剧,它借古__________ ,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 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 __________ 。 ⑶ 啊,我思念那滴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 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