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张
合集下载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主要的经济政策?
严格管理,限制工商。 重农抑商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 标 要 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 特点。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 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 营为主。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 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 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商社周地会)主国土土王地、地所贵有族所制 有制井田是制古(溥代天中之下国,封莫非建王社土)会
的基本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屯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 来)
以私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 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 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 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2、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的演变
4、发展历程(经济文明的演变过程): 渔猎采集文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主要的经济政策?
严格管理,限制工商。 重农抑商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 标 要 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 特点。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 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 营为主。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 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 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商社周地会)主国土土王地、地所贵有族所制 有制井田是制古(溥代天中之下国,封莫非建王社土)会
的基本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屯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 来)
以私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 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 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 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2、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的演变
4、发展历程(经济文明的演变过程): 渔猎采集文明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1)
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 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 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 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 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 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 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 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 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 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 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实质 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 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犁牛耕
曲辕犁
(三)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 水车
都江堰----战 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 冰父子率众 修建的一座 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 界至今为止, 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 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 巨大效益。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 为统治者想想办法, 该如何解决呢? (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限制兼并)的 措施,但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 建 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就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 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春秋战国
汉代 唐代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镂车
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共26张PPT)
基于中国的传统农业,探究它对 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呢?
政治方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弱,发展缓慢
&&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含蓄、保守
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的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 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外交方面:
闭关锁国
三、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商周时期
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公田”
2、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 开始于: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 && 两大基本阶级:地主和农民
先进生产力代表
&& 出现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3、均田制
&&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 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
2、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普及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耦
犁(二牛抬杠)
曲辕犁
耧 车
3、传统农业的特点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窖虽破能避风避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3、传统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为主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男耕女织
分散性、封闭性
四、古代中国的赋税和力役
赋税
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杂税等
徭役 兵役
五、古代重要的水利建设及工程
1、大禹治水 (堵——疏导)
2、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李冰父子塑像
科学地解决了江 水自动分流、自动 排沙、控制进水流 量等问题,消除了 水患,使川西平原 成为“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 发挥着防洪灌溉作 用。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6张振鹏新授上传)
(二)徭役
1. 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 内容:从事公共工程建设和宫室工程、陵 墓工程等。
(三)影响
1.积极:有利于经济发展。 2.消极: (1)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 (2)引发社会动乱。
五、兴修水利
(一)水利工程 1. 原始社会:大禹治水。平息了洪水危害, 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 战国时期:较大发展。 (1)都江堰:秦国,李冰。 (2)郑国渠:秦国,郑国。 3. 汉代:有较好的发展。 (1)关中: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制井渠。 (2)王景治黄河。
本课知识体系:
一.“神农的传说”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的传 说 (一)农业的起源:
1. 时间:七八千年前。 2.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 表现: (1)形成规模性农耕经济。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 国家之一。
专题一 知识结构
经济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古代中 国经济
经济政策
导语
1、古代中国农业: (1)地位:立国之 (2)成就:“本”。 ①农业技术比较成熟。 ②农业管理相对完备。 ③对世界作出卓越贡献。 (3)基本形式:①小农个体经营。
②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主要制度: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2、古代中国手工业: 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3、古代中国商业: 被看做“末业”,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农具:石器、骨器和木器, 青铜农具少。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
3.局限: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__个__体__经__营__为主, 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特别提醒 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 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是存在于市场 范围比较小状态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 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表现形 式。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 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 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评价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 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2)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基本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 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渐阻碍了经 济的发展。 (3)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 朝主要的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 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2.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_立__井__水__车___作为提水灌溉工 具。 (2)在长江流域,还发明了_高__转__筒__车___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 田。 (3)宋代的_水__转__翻__车___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将灌溉用水提 升到高田。 (4)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风力水车。
3.对古代赋税和徭役的认识 (1)沉重的___赋__税_____往往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过度征发的 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2)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 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特别提醒 以《天仙配》为代表,文学作品中的小农经济被 人们理想化,偏离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文学 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存在,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描述 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史书中记载的小农经济状况是比较客观 的,既反映了其积极的一面,也指出了其落后、封闭和脆弱 的一面。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生产工具演变反映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2、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土地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①本质:名义上国有,实际上归国王私有
②历程:出现于商周—解体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私有制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战 国 铁 农 具
汉代耧车的发明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 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犁评
犁箭
犁铲
唐朝的曲辕犁——中国的耕犁技术相当完善
翻车的模型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经济政策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①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②形成条件: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
有制耕女织; ③特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
④影响: 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推动了社会 2、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本课目标: 知晓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理解古代的土地问题及主要田制,掌握 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与主要特征。
世 界 起源时间: 最 七八千年
前的新石
早 器时代。 农 中国是世 业 界上最早 发 培植粟和
水稻的国
祥 家之一。 地 之 一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商它鞅的“发为展田导,致开土阡地陌兼封并疆。,而赋税平”。
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史记》
2. 农民占有的土地广泛但分散,往往被兼并。
商小农鞅土变地法所—有—制废(井私有田制,)开阡陌(确立)
3. •封建政政府府承和认田皇地帝归直私接人掌所握有一,部允分许土自地由,买往卖往,作 为农标民志个着体封建土地主出土现地危私机有时制的的后确备立补。充。
• 土地可世袭,不得买卖和转让; • 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 实质是土地为君主私有。
瓦解原因:
“围剿公田”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各国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
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井田制逐步瓦解。
学做思三:
封建土地私有制
——类型: 1. 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占据主要地位,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工具的材质变化: 石、骨、木—青铜—铁 工具结构更为完备
汉代 大镰耒
耜
汉代曲 柄锄
石 犁
汉 代 耧 车
唐代 曲辕犁青铜犁
东汉 耦犁
铁犁
汉 代 直 辕 犁
犁评
犁槃
唐 代
曲
辕
犁
标犁壁志中国耕犁的完善
刀耕火种
西汉
铁犁牛耕
本课目标: 知晓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理解古代的土地问题及主要田制,掌握 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与主要特征。
世 界 起源时间: 最 七八千年
前的新石
早 器时代。 农 中国是世 业 界上最早 发 培植粟和
水稻的国
祥 家之一。 地 之 一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商它鞅的“发为展田导,致开土阡地陌兼封并疆。,而赋税平”。
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史记》
2. 农民占有的土地广泛但分散,往往被兼并。
商小农鞅土变地法所—有—制废(井私有田制,)开阡陌(确立)
3. •封建政政府府承和认田皇地帝归直私接人掌所握有一,部允分许土自地由,买往卖往,作 为农标民志个着体封建土地主出土现地危私机有时制的的后确备立补。充。
• 土地可世袭,不得买卖和转让; • 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 实质是土地为君主私有。
瓦解原因:
“围剿公田”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各国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
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井田制逐步瓦解。
学做思三:
封建土地私有制
——类型: 1. 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占据主要地位,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工具的材质变化: 石、骨、木—青铜—铁 工具结构更为完备
汉代 大镰耒
耜
汉代曲 柄锄
石 犁
汉 代 耧 车
唐代 曲辕犁青铜犁
东汉 耦犁
铁犁
汉 代 直 辕 犁
犁评
犁槃
唐 代
曲
辕
犁
标犁壁志中国耕犁的完善
刀耕火种
西汉
铁犁牛耕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 中国古代的社会 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
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刀耕火种 ”的原始阶段,直 至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牛
②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 了“平均 ”的口号,这种要求,包含平均地权 的内容,代表了民众的社会要求,成为中国传统 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四、赋税制度 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 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 制王朝 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以
小农户个体经为营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
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 井田制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井田制,确 立了 土地私有制。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 民占有的土地较少。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 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 农民承担赋役。
2.徭役剥削 (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 无偿 劳动, 繁重的徭役令农民无法忍受。 (2)影响: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 以成功营造;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正常的经济生 活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 土地,引起社会动乱,
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耕技术和铁制农具。如《战国策》记载的秦国
“以牛田 ”,就是用牛耕种。
②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铁制农具的数量大
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东汉时,一牛挽犁 逐渐取代 耦犁 。
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刀耕火种 ”的原始阶段,直 至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牛
②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 了“平均 ”的口号,这种要求,包含平均地权 的内容,代表了民众的社会要求,成为中国传统 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四、赋税制度 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 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 制王朝 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以
小农户个体经为营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
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 井田制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井田制,确 立了 土地私有制。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 民占有的土地较少。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 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 农民承担赋役。
2.徭役剥削 (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 无偿 劳动, 繁重的徭役令农民无法忍受。 (2)影响: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 以成功营造;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正常的经济生 活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 土地,引起社会动乱,
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耕技术和铁制农具。如《战国策》记载的秦国
“以牛田 ”,就是用牛耕种。
②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铁制农具的数量大
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东汉时,一牛挽犁 逐渐取代 耦犁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筒车
高转筒车
明 清 风 力 水 车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 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
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井田制
(商周)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春秋战 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 君主土地私有制
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农民土地私有制(附庸)
翻车→风力水车
改良培育作物
芍陂、都江堰、坎井儿 引进高产作物
工具 革新
水利 灌溉
耕作 技术
作物 改良
骨器木器→铁器 耦犁→曲辕犁
代田法、耕耙耱 稻麦轮作、施肥
古代农民的状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 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论贵粟疏》汉·晁错
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推动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 基础。
(2)局限性:
①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易破产。 ②规模小,难以扩大生产,不利于技术的进步。 ③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郑国渠 帝、王景
(秦) 治理黄河
茶推 广
开始 南移 筒车
南移 完成
水力 高转 筒车
经济作物 推广;玉 米等传入
风力 水车
战国铁农具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 土)
汉代的犁和犁壁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犁壁
犁评
犁铲
犁箭
唐朝的曲辕犁
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请您思考 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
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A、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B、农作物推广、引进
C、经济格局形成、发展 什么是精耕细
D、水利不断发展
作?精耕细作有 何具体表现?
时期 夏商周
生产工 刀耕
具、耕 作技术
火种
进步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 北朝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520.12.1506:5106:51:4206:51:42Dec-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6时51分 42秒T 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52020年12月 15日星 期二6时51分42秒20.12.15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520.12.15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6:51:4206:51:4206:5112/15/2020 6:51:42 AM
第一课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课件)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贵族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 (战国以来) 的多种土地所有
制
支配主导
补充
表现形式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井田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附庸
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春秋 时期
显神 赫农 的氏 地在 位中 ?国
古 代 农 业 中 有 怎 样
水稻的生产大体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通过这些农业生→ 产环节中,思考影 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 土地制度、政策、 劳动者等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表现:
⑴、耕作方式:
⑵、工具 材质: 石、木骨 青铜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 为统治者想想办法,
(3)该如抑何制解决土呢地? 兼并的措施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但
王景治河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
汉明帝任用杰出的东汉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这次
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 “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翻 车
三 国 时 期
人力和水力
筒 车
唐 朝
水力
唐代筒车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共42张PPT)
小农经济 ——定义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 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 绪缪,此其分事也”
男耕女—织《墨子》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 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 易之,故谓神农也。”
——《白虎通义》
学做思一:
世 界 最 早 农 业 发 祥 地 之 一
学做思二:
刀耕火种(石器时代)
石器锄耕(青铜时代)
铁犁牛耕 在春秋开始出现, 在战国得以推广, 在汉代得到普及。
小农经济 ——形成
时间:春秋时期 条件: (1)农业耕作方式பைடு நூலகம்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2)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
(3)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 ——特点
(1)分散性——家庭单位:一家一户。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男耕女织,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 (4)脆弱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 (5) 顽强性——规模小,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组织再生产。
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 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私田大量增加,公田(井田)日益减少,井田上的劳动 力也日益减少。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 鲁国初税亩制的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 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 成了。
学做思二:
导思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 都使用牛耕,为什么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骨耜是河姆渡人 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 生产工具。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
2.“神农”传说
距今七八千年,我们 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 工具——耒耜。耒耜的出 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 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 阶段。
小结: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有哪些?
课堂讨论
关注现实 — 今天的“三农”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 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 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 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田亩税、人头税——主要税种 (2)其他税种:杂税、各种附加税、临时性征税 2、徭役: 内容: (1)公共工程: (2)奢侈工程: 特点: 3、影响: 积极: 消极:
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 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 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 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 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 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 凋残的直接原因。
补充: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 到改进的?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 蚌器 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 磨制 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 畜 力或自然力牵引。
2、评价: 积极: 局限: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井田制 (2)战国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 悯农诗 (3)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 唐· 李绅 2、土地兼并: 春种一粒粟, 原因: 秋收万颗子。 表现: 土地兼并使得 四海无闲田, 3、影响: 大量小农破产 农夫犹饿死。 (1)导致农耕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2)小农破产,社会动荡,出现民众暴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主要 方式 辅助 原始农业
狩猎
家畜饲养业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的特点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
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多年)
长江流域
地位: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经济格局上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 北麦地域特征
时
秦朝 6世纪
期
(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国别与出处 10倍或十几倍 中国 《齐民要术》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4-5倍 3倍
公元前27年- 罗马时代 476年 《克洛米拉农书》 13世纪 英国《亨利农书》
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原因是什么?
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
C
7、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 、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D
)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 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 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说)‚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斧)……试 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三
课标要求
一、农业的地位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 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
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义》 材料二:
上海崧泽文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化遗址出土 由采集、狩猎经济向种植经济、畜牧经济发展。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有何发展;神农氏 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 的神话传说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经济形式。
役
日 常 开 支
食 衣 祭祀等仪式
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含有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 -2439 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4918-2732-300= -139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 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 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 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 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B
4、水利事业的发展
春秋 桔槔
桔槔
戽hu斗
三 国 翻 车
人力到水力
唐 朝 筒 车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泾 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 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 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 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 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 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 1.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采集经济的出现
)
B.畜牧经济的出现
•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
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主义的什么原理?
评价与认识
优点有三: ①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小农经济是古代财政收入 低主要来源。 局限有二:
①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易受一些因素干扰;
② 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 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 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 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 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 国的孙叔敖创建,迄今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 溉效益。
坎儿井示意图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 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 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 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 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 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 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 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 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 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 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 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 进而成的。
(1)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需要,农妇夜织可以 解决全家穿衣问题,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 (2)换取粮食,用农妇夜织的物品换取一定数 量的粮食,补充自己家吃饭或上缴实物的不足。 (3)把农妇夜织的各种织物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卖得货币,缴纳国家的税赋。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问题(2)中的信息, 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 进商业繁荣。 (1)“上缴货币代役”的政策使小农家庭积极 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农 作物,这些为西汉商业繁荣提供了原料和商品; (2)部分农产品走向市场,农产品的商品化推 动西汉商业繁荣; (3)部分手工业品进入市场推动西汉商业繁荣。
战国铁口犁
汉代铁铧
犁的改进
汉 直 辕 犁 唐 曲 辕 犁
耕作技术
1
二牛三人
2
二牛二人
二牛一人
3 一牛一人(东汉)
概括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5.(2011·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B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特点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精耕细作得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汉代 锄、镰刀、直 辕犁、耧车 唐代 曲辕犁
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一牛 挽犁。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 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 芟(shan)载柞(zuo),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古代农业怎样的耕作 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方式: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 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
王景治黄(东汉)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 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 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 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 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5、生产经验的总结
汉代《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 北魏《齐民要术》; 元朝《农桑辑要》政府编写 明清《农政全书》。
B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 C.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B.铁器牛耕的使用
B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D
(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项目 收入 粮食 支 出 赋 数量 备注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田租(上缴实 283 同上 物) 406 算赋和口赋 (上缴货币)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 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 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 同上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二、农业的发展
1、农具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原始社会 ——夏商周
打制石器
青 铜 铲
骨器
磨制石器
(2011·南海期中)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 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C
春秋战国开始作农业生产模式的
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 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指出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沿革(春秋战国、曹魏、 唐代)和水利设施完善的情况(春秋战国、西汉)。 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4.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并评 价。
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 1、工具材料:石器、骨器 铁器 耒耜 犁
2、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3、生产动力:人力
铁犁牛耕
畜力 自然力
4、组织形式:集体协作
5、生产经验:总结与推广
分散个体
6、水利事业的发展
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 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④安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 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 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 课本P6“阅读与思考”
材料二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材料一的生产方式相比有何 进步之处,为什么会有进步?结合材料三分析这种生产方 反映了历史唯物 式有何特点?
进步之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进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 术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 ,具有落后性。④相对脆弱。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使用并逐步 推广;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主要 方式 辅助 原始农业
狩猎
家畜饲养业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的特点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
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多年)
长江流域
地位: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经济格局上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 北麦地域特征
时
秦朝 6世纪
期
(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国别与出处 10倍或十几倍 中国 《齐民要术》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4-5倍 3倍
公元前27年- 罗马时代 476年 《克洛米拉农书》 13世纪 英国《亨利农书》
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原因是什么?
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
C
7、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 、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D
)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 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 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说)‚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斧)……试 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三
课标要求
一、农业的地位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 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
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义》 材料二:
上海崧泽文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化遗址出土 由采集、狩猎经济向种植经济、畜牧经济发展。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有何发展;神农氏 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 的神话传说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经济形式。
役
日 常 开 支
食 衣 祭祀等仪式
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含有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 -2439 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4918-2732-300= -139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 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 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 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 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B
4、水利事业的发展
春秋 桔槔
桔槔
戽hu斗
三 国 翻 车
人力到水力
唐 朝 筒 车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泾 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 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 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 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 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 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 1.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采集经济的出现
)
B.畜牧经济的出现
•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
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主义的什么原理?
评价与认识
优点有三: ①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小农经济是古代财政收入 低主要来源。 局限有二:
①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易受一些因素干扰;
② 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 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 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 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 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 国的孙叔敖创建,迄今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 溉效益。
坎儿井示意图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 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 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 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 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 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 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 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 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 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 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 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 进而成的。
(1)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需要,农妇夜织可以 解决全家穿衣问题,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 (2)换取粮食,用农妇夜织的物品换取一定数 量的粮食,补充自己家吃饭或上缴实物的不足。 (3)把农妇夜织的各种织物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卖得货币,缴纳国家的税赋。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问题(2)中的信息, 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 进商业繁荣。 (1)“上缴货币代役”的政策使小农家庭积极 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农 作物,这些为西汉商业繁荣提供了原料和商品; (2)部分农产品走向市场,农产品的商品化推 动西汉商业繁荣; (3)部分手工业品进入市场推动西汉商业繁荣。
战国铁口犁
汉代铁铧
犁的改进
汉 直 辕 犁 唐 曲 辕 犁
耕作技术
1
二牛三人
2
二牛二人
二牛一人
3 一牛一人(东汉)
概括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5.(2011·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B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特点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精耕细作得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汉代 锄、镰刀、直 辕犁、耧车 唐代 曲辕犁
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一牛 挽犁。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 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 芟(shan)载柞(zuo),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古代农业怎样的耕作 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方式: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 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
王景治黄(东汉)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 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 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 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 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5、生产经验的总结
汉代《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 北魏《齐民要术》; 元朝《农桑辑要》政府编写 明清《农政全书》。
B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 C.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B.铁器牛耕的使用
B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D
(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项目 收入 粮食 支 出 赋 数量 备注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田租(上缴实 283 同上 物) 406 算赋和口赋 (上缴货币)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 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 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 同上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二、农业的发展
1、农具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原始社会 ——夏商周
打制石器
青 铜 铲
骨器
磨制石器
(2011·南海期中)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 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C
春秋战国开始作农业生产模式的
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 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指出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沿革(春秋战国、曹魏、 唐代)和水利设施完善的情况(春秋战国、西汉)。 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4.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并评 价。
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 1、工具材料:石器、骨器 铁器 耒耜 犁
2、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3、生产动力:人力
铁犁牛耕
畜力 自然力
4、组织形式:集体协作
5、生产经验:总结与推广
分散个体
6、水利事业的发展
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 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④安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 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 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 课本P6“阅读与思考”
材料二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材料一的生产方式相比有何 进步之处,为什么会有进步?结合材料三分析这种生产方 反映了历史唯物 式有何特点?
进步之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进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 术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 ,具有落后性。④相对脆弱。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使用并逐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