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8 人之初》。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类的起源之谜。
2.培养学生的对神秘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本《8 人之初》2.集体活动课件3.录音设备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口语练习,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二、导入教师以启发性问题导入:人类起源是一个怎样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和传说?三、学习示范教师先朗读课文,然后学生跟读,调整语速、音调。
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课文中所讲的人类起源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五、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论,全班共同讨论。
六、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课文朗读,鼓励用动作、表情等方式增强表现力。
七、作业设计1.完成《8 人之初》的朗读练习。
2.回家询问父母人类起源的看法,写下他们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人类起源的话题,引发了学生对神秘问题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表达和合作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六、延伸阅读热爱科学:《探索人类起源之谜》以上是本课的教案设计,希朴望能有助于大家的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之初》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义。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理解“性本善”的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
•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
2. 难点•把握《人之初》整体意思,理解古文词汇的含义。
•运用“性本善”的概念,在简短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人之初》。
2. 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及句子的含义。
(3)分组讨论“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学生谈论思路,教师进行引导。
3. 教学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对“人之初,性本善”理解,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
4. 归纳总结(1)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古文词汇理解困难,语言表达欠缺流畅。
下一节课需要加强对古文词汇的解释和运用,同时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背诵本课文《人之初》,并写下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理解,以展示下节课。
以上是本节课《人之初》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 最新教案
8人之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4.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人、赏。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
3.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生字:人、赏。
2.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课文内容。
2.生字卡片:人、赏。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展示新的生字卡片:人、赏。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人之初》,并让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的含义,并让学生多次朗读,熟练掌握生字的发音和意义。
第三步: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帮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识字训练1.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进行书写练习。
2.引导学生探讨生字的用法和相关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语言运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子组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重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引导学生对人之初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课下复习生字的读写,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布置几个简单的句子组合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五单元8《人之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
•能够感受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朗诵《人之初》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达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诗歌内容
•向学生介绍《人之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等。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使学生理解诗歌意义。
朗诵练习
•给学生时间学习和背诵《人之初》。
•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让学生展示成果。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人之初》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并背诵《人之初》。
•让学生写下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之初》这首诗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人之初》。
2.能正确书写课文中生字。
3.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4.能听懂课文的内容,并简单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识记,包括掌握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表达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人之初》、板书工具。
2.学生:课本、笔、本单元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人之初》这篇课文,让他们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题目“人之初”意味着什么?2.请学生展示本单元词卡片,帮助他们快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让学生大声跟读课文《人之初》,并解释生字和课文中的一些生动形象描述。
2.强调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在读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做简短的讨论,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步:巩固训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训练,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课文朗读。
2.通过组内互助、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和生字发音。
第四步: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一幅画,展示对《人之初》的理解。
2.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简单描述人类的起源,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1.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2.简单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点以及生字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程以《人之初》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字学习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人类起源,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能说出课文中描写的小朋友的特点。
3.能听懂老师的阅读朗读课文,并模仿跟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小朋友的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
1.课文《人之初》的教材。
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放一段描写小朋友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2. 学习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每组设计一个小展板展示。
4. 学生表演
•各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展板,展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
5. 总结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小朋友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身边的小朋友,注意描述细节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一步可以加强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能复述关键内容。
2.能够理解、品读《人之初》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运用语音语调。
4.能够运用所学词语,构造简单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1.理解、品读《人之初》。
2.朗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3.巩固所学词语。
三、教学难点1.熟练运用所学词语,构造句子。
2.体会课文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
2.课文配套的课后习题。
3.录音机、幻灯片或黑板。
4.墨水笔、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本课课文的语音或直接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整体意境。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或全班齐读《人之初》,注重语音语调。
第三步: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个别或集体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第四步:情感体验(10分钟)1.通过课文内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学生表演课文或小短剧,体验课文情感。
第五步:课堂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开展小组讨论或互动问答。
第六步:课文运用(1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构造简单句子,练习使用所学词语。
2.学生互相展示并相互评价。
第七步:课堂练习(5分钟)安排课后习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人之初》,增强对课文的喜爱与理解。
同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所学词语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信和快乐。
以上是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能够背诵词语《人之初》。
2.了解《人之初》中的含义,能够简单描述其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并读出《人之初》。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3.能够与同伴合作,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并背诵《人之初》。
•理解《人之初》中的涵义。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词语《人之初》的教学卡片。
2.词语《人之初》的黑板书写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舌头操活动,准备开始语文学习。
2. 引入•老师出示词语《人之初》,并向学生解释这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词语来自于哪篇古文。
3. 学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词语《人之初》,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朗读。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理解《人之初》的意义,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长汇报的方式展示理解。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该小组对于《人之初》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拓展•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人之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词语的内涵。
7. 总结•老师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
六、课堂作业1.背诵《人之初》。
2.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于《人之初》这句词语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人之初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人之初》时,学生积极性高,理解能力较强。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再加深对于该句的诗歌背景等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文学素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了解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2.复述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掌握《人之初》中的重点词汇,并理解其意义。
4.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
2.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印刷件。
2.课文朗读录音。
3.黑板、彩笔、文具等。
4.课堂布置:课文展示环境的美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人之初”这个课文标题所引发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意思,为识字8《人之初》的学习做铺垫。
2.课文学习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人之初》,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细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所描述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思维能力。
3.词汇学习1.解释生词:如“纯粹”、“世俗”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2.练习造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生词造句,巩固词汇掌握程度。
4.朗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感受语言的节奏和美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5.课文感悟通过讨论《人之初》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之初》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诗歌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六、课后作业1.复述《人之初》的内容。
2.默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其意义。
3.完成相关练习册的习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领略语文之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中提高人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人之初》的原文内容;3.能够正确朗读《人之初》;4.能够理解《人之初》中的意思,并进行适当解释;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诵读《人之初》,理解古文诗的意义。
难点: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调查表;3.古文诗《人之初》的结构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人之初”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人之初》1.展示《人之初》的原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诗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的寓意,做思维导图或总结。
第三步:课堂练习1.班内朗读《人之初》;2.编排故事或表演《人之初》的内容。
第四步:课堂讨论对学生们表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梳理《人之初》的主题和意义。
第五步:课堂总结总结古文诗《人之初》的文学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人之初》的理解;2.背诵《人之初》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3.了解古诗词中的其他名作,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反思《人之初》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诗,它的意境和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本节课以《人之初》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撰写的《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希未可以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近”等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写字。
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1、《三字经》是中国众多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
2、教师播放小学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
(学生观看)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不急,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自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
教师重点指导正音。
(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
(2)多音字:教,jiāo(教书);jiào(教师)。
5、小组比赛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熟悉文本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4、师生拍手读。
四、学习第1小节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交流不懂的地方。
3、教师讲解重点词的含义。
(苟:如果,假如;乃:就;迁:改变、变化。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天性虽然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教育不一样,因此所形成的习性、习惯也就相差很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
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
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
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
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
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五、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三) 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来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
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三)拓展升华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苟”“教”“择”“处”“杼”“窦”“惰”等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朗读《人之初》这首诗,理解诗歌背后的含义2.能正确朗读《人之初》这首诗,并带有适当的表情和节奏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受和理解二、教学内容1.诗歌《人之初》2.生命、成长的主题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诠释诗歌《人之初》中的意义2.能够带有感情地朗读《人之初》这首诗四、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2.准备好诗歌《人之初》的课件或手写板书3.准备录音或音频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朗读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联想到成长、生命的主题2.出示《人之初》的课题,让学生猜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人之初》这首诗,解释其中的字词和意义2.学生跟读,师生共同讨论诗歌的含义和感悟第三步:诗歌学习(20分钟)1.学生分组诵读《人之初》,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有适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2.学生自由练习诵读,老师逐一指导,纠正错误并表扬正确朗读的同学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围绕《人之初》这首诗,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现出每个人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第五步:诗歌创作(15分钟)1.学生根据《人之初》的思想和主题,创作自己的小诗歌或小故事2.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用画面呈现,展示自己的创意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画面、歌曲、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于《人之初》的理解和感悟2.师生共同创作一个小型朗诵表演,以《人之初》这首诗为主题进行呈现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人之初》的学习,拓展了学生对于生命、成长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逐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4.通过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认识13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7个生字。
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前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3.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可以上网或借助工具书,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听完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2.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之初》,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二、预习反馈1.出示学案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或课本(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3.表扬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4.展示朗读:指名小组内4号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自我评价。
其它同学纠正易读错字正音,提出合理建议。
(注意纠正之、初、善、专这四个翘舌音)三、指导写字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3.我的记字办法多。
(1)常规识字: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词法:减一减:其它办法:(2)趣味识字4.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5.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并补充。
(a、该小组用了哪些识字方法b、用了哪种趣味识字方法?c、我想补充以下内容:)6.巩固检测:打乱顺序抢读生字。
7.生字我会写。
(1)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写正确,写美观,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 人之初18-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本课节选自《三字经》,经文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既是识字教学的好素材,也是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国学经典启蒙的好教材。
由此,本课设计旨以识字教学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手段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识记本课生字,初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走近经典,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习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的道理。
二、教案志的道理。
○1看了《孟母三迁》之后,引导:孟子小时候本性如何?(既然学什么像什么,肯定从小爱学习,本性是好的。
)孟子不搬家会怎样?(学坏)搬到学堂附近会怎样?(学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环境变了,孟子的性情也相应的发生改变,正所谓:跟好的后面学好,跟坏的后面学坏。
)○2看了《孟母断机》后,引导:如果孟母不管教逃学的孟子会怎样?(荒废学业)当你犯错误时,父母教育了你,你会责怪他们吗?为什么?(3)小结: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
(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
(幼和老)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3.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第二节古文。
4.抓住“幼”和“老”的不同想想小孩子如果不学习会怎么样。
珍惜时间、用功学习的孩子会怎样?(联系《岳母教子》的故事谈一谈)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8《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8《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人之初》的内容和作者;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和方法。
2. 技能目标:在朗读时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和节奏掌握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古诗《人之初》2.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内容和作者,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和方法。
3. 教学难点:情感表达和节奏掌握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幅图画或一首歌曲进行情境营造,让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例如:播放《茉莉花》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先让学生听朗读,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教师讲解古诗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背景。
(4)学生再次朗读,注重情感表达和节奏掌握。
3. 练习口语表达(20分钟)(1)小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轮流朗读古诗,鼓励学生加强情感表达和节奏掌握。
(2)情感表达练习:教师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情感。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爱心的图片,学生说出他们对爱的感受。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讨论古诗的意义,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
同时,让学生从古诗中汲取文化营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古诗并朗读,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容易受到韵律和节奏的吸引,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得很自信、投入。
但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单一。
教师需要加强情感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到下一节课时,我将更多地注重情感的引导和表达。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其实上学期要求我们学习的读读背背里就有一篇关于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背)(羊跪乳,鸦反哺……德有伤,贻亲羞)谁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段故事就来源于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从前的孟母为了儿子有个能有出息,选择合适环境的事。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段关于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有帮助的《三字经》。
二、新授感悟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
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接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像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8、请学生思考问题:(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8、人之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8、人之初》,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2、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3、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
4、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
6、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充分发挥兵教兵)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
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课文读得流利。
(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
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
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
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
④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8、人之初
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偏旁“贝”。
2、背诵《人之初》。
3、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认识偏旁“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8、人之初》,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理解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句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反馈。
预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人从小差异不大。
但在成长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
小时候不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如果不打磨,就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
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
3、认识偏旁“贝”。
4、简单介绍《三字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字经》是古代一本启蒙书。
一共有一千多个字,但包含了很多内容,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海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学生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五、拓展活动:课后在图书室找到《三字经》读一读,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