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教案
第2节 捕获信息

第二章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第2节捕获信息一、教案背景本节课学生已经学了如何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知道如何通过网址、实名方式访问因特网,了解在登录网站时进行停止、刷新等操作;能够通过超链接转换网页,浏览相关信息;已经了解万维网、网址与域名等概念。
对因特网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学习本课。
但对如何捕获有价值的信息,还没真正接触应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泰山出版社第一册(上)第二章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第二节的内容《捕获信息》是在第一节课学习了浏览信息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学生已经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为这一节课进行网址的收藏和整理打下了基础,本节的重点就是网址的收藏和整理;难点是能根据需要甄别、捕获信息。
上网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目,对这节的目标任务应该能很好的实现。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址收藏的意义及分类的方法;2、了解信息的特征,能够根据需求甄别、捕获信息;3、学会在信息浏览过程中捕获有价值的信息;4、尝试收藏夹的导出与导入;过程与方法:以收藏网址为技术点,能够运用收藏夹管理所捕获的信息,体验捕获信息的过程掌握甄别、捕获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有甄别地从网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收藏健康的网页链接,摒弃垃圾链接和恶意链接。
四、学习方法上机实践法、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演示:让学生自己输入网址,打开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向周围的同学介绍其中感兴趣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体验网址输入或重新查找的烦琐,为下面网址收藏后的快捷做铺垫;通过介绍其中感兴趣的内容,体现信息的选择与甄别。
(1)讨论:平时,我们遇到有价值的资料时,你是如何记录和收藏的?那么如果在上网时遇到很有价值的资料时,你该怎么办?师引导:上网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时,如果靠手抄,既烦琐又浪费时间。
而如果把网页记下,过后再仔细阅读,才是一种高效的获取信息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在网上迅速捕获信息的方法。
引出这一节的课题。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从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3.能够利用因特网获取相关的信息。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知识点讲述内容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概念和方法信息检索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信息获取利用因特网获取相关的信息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的教学方式。
在介绍各种知识点的同时,穿插讨论和思考环节,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师通过展示一张因特网交互图,介绍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概念。
带领学生探讨网络信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如何从因特网获取有用的信息等。
2. 知识点讲解a.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概念和方法:介绍信息的概念和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在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如何在网页浏览器中浏览和查找网站。
b.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搜索引擎的知识,介绍搜索引擎的常见功能,培养学生运用其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c.利用因特网获取相关的信息:通过案例,介绍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相关的信息,例如:购物旅游、资讯、学术等领域的信息。
3. 操作实践让学生上机操作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并就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
4.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和概括,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展示一些搜索引擎中的小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2.学生操作实践情况3.课后作业:利用所学知识,上网查找一篇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的新闻,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资源网络课件、计算机、海量图片、视频案例。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了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因特网获取相关的信息。
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教案

课题:《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学会建立收藏夹和分类收藏网址的方法,掌握利用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和实践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信息的捕获、搜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和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望,在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分类收藏网址和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关键词搜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尝试操作法、巩固练习法、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法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三章《在因特网上交流信息》第一节的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上网浏览、搜索、下载和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上网信息的搜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本节课的学习作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也为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交流打下了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偏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老师在上课操作演示时最好要慢一些,以照顾操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
在讲有些操作的时候,老师可以自己示范一种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操作方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老师操作完后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操作,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四处走动进行指导。
另外,学生操作与实践时要搞好分组,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小组内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掌控时间和教学进度。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因特网搜索引擎。
3. 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2. 学会评估和筛选网络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因特网信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信息安全性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节: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1. 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第2节:搜索引擎的使用1. 常用搜索引擎介绍。
2.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3节:网络信息检索技巧1. 关键词选择和组合。
2. 高级搜索技巧。
第4节:信息评估与筛选1. 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2. 筛选有用信息的方法。
第5节:实践操作1. 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2. 筛选和评估检索到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3. 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难点:1. 高级搜索技巧的运用。
2. 信息评估与筛选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计算机和网络。
3. 搜索引擎使用教程。
4. 相关实践操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因特网信息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展示如何进行高级搜索和筛选有用信息。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并评估筛选检索到的信息。
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信息检索、评估和筛选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因特网信息获取的理解和运用。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设计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使用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3.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假、筛选信息的能力。
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因特网的概念和特点、使用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
难点:辨别信息真假、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2.相关教学资料和PPT。
3.教师准备好的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因特网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启发学生探讨在因特网时代如何获取准确的信息。
讲解:(15分钟)1.讲解因特网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原理。
2.介绍引擎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示范如何通过引擎查找所需信息。
实践:(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引擎查找一个指定主题的信息,并在小组中讨论整理出相关信息。
2.每组呈现他们查找到的信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辨别信息真伪,或者组织互动活动让学生筛选出正确信息。
总结:(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因特网的重要性和使用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因特网时代获取准确的信息,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引擎查找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写一份简短报告。
拓展:(10分钟)2.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因特网,并提高信息辨别的能力。
教学反思:。
《因特网信息搜索》教案

教案名称:因特网信息搜索
学习目标:
1. 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以及专题网站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
2. 学习使用搜索技巧以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3. 学会在网页里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4. 学会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学习任务:
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先利用因特网搜索其相关信息,再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当你们想了解一个作家时,你们会怎么做?
2. 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二、新课呈现(15分钟)
1.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关键词和专题网站进行信息搜索。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进行信息搜索。
3. 教师讲解搜索技巧,如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搜索,使用减号排除不相关的搜索结果等。
4. 教师讲解如何在网页中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5. 教师讲解如何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学生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进行信息搜索。
2. 学生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家卡片,介绍搜索过程和所选信息。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学生复述学习内容和要点。
教学资源:电脑、投影仪、搜索引擎、网页浏览器、Word或其他文本编辑软件。
评价方式: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第一章:互联网的基础知识1.1 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互联网的主要功能1.3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1.4 了解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第二章:信息检索技巧2.1 搜索引擎的分类和特点2.2 关键词搜索技巧2.3 高级搜索技巧2.4 信息检索实例演示第三章:网络信息的评估与筛选3.1 网络信息的特点与问题3.2 评估网络信息的可信度3.3 筛选与筛选网络信息的技巧3.4 实例分析:评估与筛选网络信息第四章: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4.1 互联网在学习中的应用4.2 利用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4.3 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4.4 实例分享:互联网学习经验谈第五章:网络信息伦理与安全5.1 网络信息伦理概述5.2 网络信息安全的意义5.3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5.4 网络信息伦理与安全实例分析第六章: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6.1 互联网交流的形式与工具6.2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6.3 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6.4 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方式第七章:网络资源与共享7.1 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7.2 文件与共享的途径7.3 网络云存储的使用7.4 实例操作:网络资源的与共享第八章:在线沟通工具与协作平台8.1 即时通讯工具的介绍与使用8.2 网络会议与视频通话的应用8.3 协作平台的使用方法8.4 团队项目协作实例第九章:数字公民与网络素养9.1 数字公民的概念与责任9.2 网络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9.3 提升网络素养的方法与途径9.4 实例分析:数字公民的网络行为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10.1 设计网络信息检索任务10.2 实施网络信息检索与评估10.3 完成在线学习任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互联网的基础知识补充说明:浏览器的选择与设置,常用的浏览器及其特点,如何进行网页的收藏和整理。
二、信息检索技巧补充说明:如何确定关键词,关键词的组合与拆分,使用短语搜索的技巧。
三、网络信息的评估与筛选补充说明: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查看信息来源的重要性,理解作者观点的多样性。
2_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

2_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关键词搜索、分类查找等方法,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 学会评估和筛选因特网信息,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提问:你们在使用因特网时,是否遇到过需要查找信息的情况?你们通常是如何查找的?二、基本查找方法1. 讲解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进行精确搜索。
2. 演示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进行有效搜索。
3. 介绍分类查找的方法,如利用目录、索引、分类标签等找到相关信息。
三、高级查找技巧1. 讲解如何利用高级搜索选项(如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进行更精确的搜索。
2. 介绍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如CNKI、百度学术)查找专业信息的方法。
3. 演示如何利用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查找所需图片。
四、评估和筛选信息1. 讲解评估因特网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如查看信息来源、发布日期、作者资质等。
2.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谣言,提高信息素养。
3. 演示如何利用评估工具(如信用评价、事实核查网站)对信息进行评估。
五、实践操作1.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方法,在因特网上查找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
2.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相互交流查找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查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方法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网络数据库的使用1. 介绍网络数据库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如在线期刊数据库、在线百科全书等。
2.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包括注册账号、输入关键词等。
3. 讲解如何从网络数据库中筛选和导出所需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七、社交媒体的信息查找1. 介绍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查找信息。
因特网信息的搜索教案

1.除了IE浏览器以外,常用的浏览器有那些?
(360、UC、QQ、谷歌)
2.常用的搜索引擎有那些?(、必应、搜狐、搜狗、雅虎、中搜等)
精讲互动:(5-7分钟)
在网页里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收藏网址步骤、设置主页方法。
相关信息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里。
课堂小结:(1-2分钟)
1.会使用浏览器
2.收藏网页、设置主页
3.在网页中复制图文信息
4.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用的搜索引擎,并掌握相关的搜索技巧。
教学札记及课后反思
1.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大多数只是会使用浏览器查找一定的信息,少数还弄不清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2.因学校或是家庭条件的缘故,造成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参差不一。
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教师课案
年级_七年级____科目_信息__审核_________
主备教师
段XX
执教
段XX
课题
因特网信息的搜索
课型
操作型
第 9 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1课时
日期
教材内容
解读
本节课是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三课内容,因为这是七年级教材,大多数学生对于上网搜索信息还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对于这一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是掌握这节内容最佳方法。
教学程序、师生互动和关注要点
评析、修改及补充
出示目标:(3-4分钟)
1.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以及专题网站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
2.学习使用搜索技巧以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3.学会在网页里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掌握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 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3. 搜索引擎的使用4. 网络道德与法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使用。
2. 难点: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技巧,网络道德与法律的遵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使用。
2. 示范法:示范操作上网浏览信息、使用搜索引擎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上机操作。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因特网的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使用。
3. 示范操作上网浏览信息、使用搜索引擎的过程。
4. 学生动手实践,上机操作。
5. 引导学生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总结相关法律法规。
6.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上网浏览信息的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使用。
2. 思考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上网查找一篇关于因特网应用的文章,了解因特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因特网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上网浏览信息方法和搜索引擎使用的掌握程度。
2. 上机实践: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上网浏览信息方法和搜索引擎的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网络道德与法律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因特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因特网企业,了解因特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3. 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因特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因特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因特网的使用方法3.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4. 信息筛选与评估5.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信息筛选与评估,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
2.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信息筛选与评估。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因特网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因特网的使用方法,演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
4. 信息筛选与评估:引导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境创设:假设学生需要为一次班级活动查找活动场地,引导学生使用因特网查找相关信息。
2. 任务分配:让学生分组进行搜索,每组负责查找不同的场地信息。
3. 操作指导:讲解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搜索,如何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搜索,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搜索成果,分享查找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
七、信息筛选与评估1. 讲解信息筛选的重要性:强调在获取大量信息时,筛选和评估信息的必要性。
2. 教授信息筛选方法:展示如何根据需求筛选相关信息,如何剔除无关信息。
因特网信息搜索初中教案

因特网信息搜索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因特网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关键词搜索、布尔逻辑搜索、短语搜索等。
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选择合适的搜索词、利用搜索工具等。
3. 信息评估: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信息搜索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搜索信息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基本搜索方法(15分钟)1. 讲解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常用的关键词、避免使用过于广泛或特定的词汇。
2. 介绍布尔逻辑搜索的原理和应用,如使用“AND”、“OR”、“NOT”等逻辑运算符。
3. 讲解短语搜索的方法,如使用引号包围短语、使用括号指定搜索顺序等。
三、搜索引擎的使用(15分钟)1. 介绍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必应等。
2.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搜索词,如使用关键词的同义词、使用相关的词汇等。
3. 介绍搜索工具的使用,如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利用搜索引擎的“筛选”功能等。
四、信息评估(10分钟)1. 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如查看信息的来源、作者资质、发布日期等。
2. 介绍如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如对比多个来源的信息、查找权威资料等。
3. 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如比较搜索结果与搜索需求的匹配度、查看搜索结果的排名等。
五、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方法和技术进行信息搜索。
2. 引导学生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搜索经验和技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因特网信息搜索方法和技巧。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搜索信息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强调因特网信息搜索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初中因特网信息搜索的教案

初中因特网信息搜索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信息搜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信息搜索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评估和引用搜索结果。
教学重点:1.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有效搜索策略的制定。
教学难点:1. 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
2. 正确评估和引用搜索结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网络教室。
2. 搜索引擎网站列表。
3. 相关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信息搜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进行信息搜索的场景。
二、基本概念(5分钟)1. 向学生解释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常见的搜索引擎网站,如百度、谷歌、必应等。
三、基本搜索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如何在一个搜索引擎网站上进行基本搜索。
2. 演示如何使用关键词、短语进行搜索。
3. 介绍如何利用搜索框中的提示功能进行搜索。
四、高级搜索策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高级搜索功能,如使用引号、减号、括号等。
2. 演示如何使用高级搜索功能进行更精确的搜索。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有效的搜索策略。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搜索引擎网站。
2. 每组根据指定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尝试找到相关信息。
3. 引导学生评估和引用搜索结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搜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信息搜索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更多的信息搜索技巧和策略。
2.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搜索竞赛,提高学生的搜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因特网信息搜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信息搜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估和引用搜索结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因特网信息获取教案

初中因特网信息获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3. 掌握如何筛选和评估网络信息;4. 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1.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 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评估技巧。
教学难点:1. 浏览器的高级功能;2. 网络信息的评估方法。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2. 教学PPT;3. 网络连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因特网信息获取的兴趣;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过因特网?你们觉得因特网对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二、基本浏览器的使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如打开网页、搜索信息等;2. 学生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和进行搜索;3.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浏览器的高级功能,如保存网页、设置主页等。
三、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评估(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评估技巧,如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评估信息内容的准确性等;2. 学生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络信息的筛选和评估;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词,使用浏览器搜索相关信息;2. 学生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合适的资料进行合理利用;3. 学生将自己的搜索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互相交流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特网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感受;3. 教师强调网络信息的合理利用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网络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2.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信息获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因特网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搜索到所需信息并进行合理利用。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网上大搜捕教案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网上大搜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 关键词的选取和搭配。
3. 信息筛选和整理。
4. 网络安全和文明上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关键词的选取和搭配,信息筛选和整理。
2. 教学难点:关键词的选取和搭配,信息筛选和整理。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搜索经验,提高信息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颗苹果树图片,提问:“请问这颗苹果树有什么特点?”1.2 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2. 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2.1 教师介绍搜索引擎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关键词的选取和搭配3.1 教师讲解关键词的概念和重要性。
3.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选取和搭配关键词。
4. 信息筛选和整理4.1 教师展示搜索结果,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和整理信息。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搜索经验,提高信息素养。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展示自己的搜索成果,加深对搜索引擎的认识。
6. 课后作业6.1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搜索任务。
6.2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2. 学生能够合理选取和搭配关键词,提高搜索效率。
3. 学生能够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整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4. 学生能够遵守网络安全规定,文明上网。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面试教案: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面试教案: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一、说教材《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前面第一册已经学习了“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内容,后面第三册和第四册马上要学习“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及“网页制作”等内容,因此,本节课题在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而言,也是处于当今信息时代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说学生学生已经在第一册中学习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等内容,为学习本节的内容作了铺垫。
同时,面对因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将有助于教学的展开。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从网上查找信息、并将信息保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正确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文明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因特网上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信息,把查找到的信息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
难点:查找到的不同类型的信息的保存方法。
五、说教法及教学环境1、教学方法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30%),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适时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
2、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要求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并与因特网相连。
六、说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
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中任命一位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小组内部相互讨论,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比较,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七、说教学过程第一小节:搜索引擎的使用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的家乡鄂州历史悠久、风光优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那么,作为一名鄂州人,你对鄂州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因特网查找这方面的信息。
在因特网上捕获信息(学案)

(1)应用收藏,不必上网即可调出网页信息。
(2)应用收藏,一定能找到所在的网页。
2.拓展:链接收藏的应用
(1)当网址收藏到“链接”收藏夹中后,通过“查看/地址栏”菜单即可启用链接。
(2)“链接”收藏的网址在常用工具栏中,尝试其使用方法。
3.探究:如何移动已经收藏的网址?如何删除无效的收藏?
2.你能够导入收藏夹吗?
3.如果先后导入多名同学交流的收藏夹导出网页文件,有何效果?
建议通过整理收藏夹或右键菜单来完成。
辅助
甄别信息
1.信息的特征包括:
2.以下事例与信息的哪些特征有关?
(1)老黄历看不得
(2)小人之言不可信
(3)独乐乐不如共乐乐
(4)焚书坑儒
(5)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以下信息请按时效性长短排列
天气预报、广播通知、自然常识
第四环节
导出收藏夹
1.您导出收藏的文件名称是:
五、参考学案
在因特网上捕获信息(学案)
学习者姓名
第一环节
收藏网址
1.必学: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的步骤为:
第1步:确定相应的
第2步:执行哪项菜单
第3步:对于不同类别的网址收藏在不同的。
2.拓展:收藏夹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来自收藏网址时如何选中相应的收藏夹?
3.探究:如何更改收藏网址的标题?
第二环节
应用收藏
1.必学:应用收藏
2.2捕获信息教案

第2节捕获信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网址收藏的意义及分类的方法。
②了解信息的特征及甄别信息的方法,并学会建立收藏夹和分类收藏网址的方法。
③学会在信息浏览过程中捕获有价值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信息的捕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收藏网址为技术点,掌握甄别和捕获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意外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发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运用收藏夹分类管理所捕获的信息。
2.难点:能根据需要甄别、捕获信息。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直观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学会建立收藏夹和分类收藏网址的方法,掌握利用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相
关信息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和实践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信息的捕获、搜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和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望,在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分类收藏网址和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关键词搜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尝试操作法、巩固练习法、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三章《在因特网上交流信息》第一节的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上网浏览、搜索、
下载和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上网
信息的搜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本节课的学习作起了良好的铺
垫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也为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交流打下了
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偏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老师在上课操作演示时最好要慢一些,以照顾操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
在讲有些操作的时候,老师可以自己示范一种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操作方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老师操作完后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操作,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四处走动进行指导。
另外,学生操作与实践时要搞好分组,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小组内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掌控时间和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