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合集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的66例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66例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

3 讨 论
G I S T发 生 于 胃肠 肌壁 ,是 由梭形 细 胞 和 上皮 样 细胞 构 成 的 最 常见 的 间 叶源 性 型 主要 表 明细胞 的 分化程 度 或方 向 ,与 GI S T的生 物学
2 . 2 免疫 组 化 本组 6 6例 病 例 均 进 行 了 抗 体 C D 3 4 、C D1 1 7 、S 一1 0 0、
V i me n t i n 、S MA 的 标 记 , 阳 性 表 达 分 别 为 : C D3 4 5 5例 ( 8 3 . 3 %) , C D1 1 7 6 0例 ( 9 0 . 9 %) , S 一 1 0 0蛋 白 7例 ( 1 0 . 6 %) , V i me n t i n 3 4例 ( 5 1 . 5 %) ,S MA 2 1 例 ( 3 1 . 8 % o
上皮 样 细胞 ,且 同 一肿 瘤 中常 出现 两 种 细胞 成 分 。梭 形 细 胞 核 杆 状 ,两 端 尖 或钝 圆 ,呈 不 同程 度 的异 型 性 ,细 胞 质 丰 富略 嗜 酸性 ,细 胞排 列 呈 编 织 状 、旋 涡状 、栅栏 状 。上 皮样 细 胞 呈 圆形 或 多 角形 ,核 圆形 ,细胞 质 丰 富淡 染 ,呈 空 泡 状 ,瘤 细 胞 呈 弥 漫 片状 、巢 索 状 、假 菊 形 团 样 排 列 。 间质 改 变 有 黏 液变 性 、出血 、坏 死 等 。核 分 裂相 计 数 小 于 5 / 5 0 HP F者 2 6例 ,大 于 5 / 5 0 H P F者 4 0例 。
S ・ 1 0 0蛋 白 7例 ( 1 0 . 6 % ),V i me n t i n 3 4例 ( 5 1 . 5 % ),S MA2 1 例 ( 3 1 . 8 % )。 随访 时 间 1 2~ 4 8个 月 ,2 例病人 死亡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

总结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施以手术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

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针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明确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杂多变,其发病器官种类较多,治疗过程较为繁琐,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并且没有明确的良恶性界定,给医学工作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医学难题,想要攻克这一病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下面将为读者介绍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它可以起源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

目前认为,其可能起源于胃肠道的cajal细胞。

C-kit或PDGFRA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被认为是GIST发病的主要机制。

GIST对常规的放化疗不敏感,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明显的改善了GIST的预后。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状态对判断疾病发展过程、预后及对分子靶向药物疗效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详细的分析。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自愿,并对本次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及具体措施享有知情权。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0例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9例(59.00%),女41例(41.0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_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_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

方法收集36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GIST肿瘤细胞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CD117和CD34均呈弥漫阳性表达。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诊断价值的依据。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易被误诊为胃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

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对GIST的诊断有了很大提高。

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本文对我院收治3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36例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38 ~79 岁,平均(51.84±9.7)岁,间质瘤位于胃23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及结直肠8例,肠系膜2例。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等。

1.2 方法所有标本为手术切除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切片,HE 染色,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 两步法检测CD 117、CD34 、S -100、SMA的表达情况,常规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

1.3 判定标准[2] 标准采用LewinEmory等将GIST分为良性GIST、肯定恶性GIST、潜在恶性GIST。

肯定性恶性指标为肿瘤浸润邻近器官、向远、近脏器的转移交界性指标:直径4cm肠间质瘤,肿瘤核分裂象≥1个/50HPF。

直径5.5cm 胃间质瘤肿瘤;核分裂象>5个/50HPF;核异形性明显肿瘤出现坏死,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标准,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仅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潜在恶性,而无上述指标时则为良性。

胃肠道间质瘤的66例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66例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
Cl i ni c a l a nd pa t h o l o g i c a l a na l y s i s o f t he d i a g no s i s a n d pr o g no s i s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a l s t r o ma l t um o r i n 6 6 c a s e s
ABS TRACT:Ob i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s t r o ma l R l n l o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
分裂等组 织形 态学的分 型来诊 断 胃肠道 间质瘤。 关键词 :胃间质瘤 ;临床病理 ;诊 断;预 后 中图分类 号 :R7 3 5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1 . 0 3 2
Ga o L i a n — z h u, W a n g Xi a o — h a n ,M a P i n g
( P a a k o l o g y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h i F e n gS e c o n d Ho s p i t  ̄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 C h i f e n g ,0 2 4 0 0 0 )
6 0 c a s e s ; C D3 4 e x p r e s s i o n wa s 4 5 c a s e s :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 w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 0 . 0 5 ) .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例、免疫组织学特征和预后特点。

方法选取62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对标本进行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确立良性、恶性的判断标准。

同时运用CD117、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结果首先,肿块形成结节状,7例伴有粘膜溃疡,3例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再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62例GIST中,梭形细胞32例,上皮细胞18例,9例兼有梭形和上皮细胞组织细胞学形态。

结论老年人的GIST发病率最高,CD34和CD117对GIST诊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例分析;CD117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起源通常与ICC(卡哈尔细胞)有关,但是这种观念还没有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选取了6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主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探讨,从中对免疫表型特点与GIST生物学行为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62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对标本进行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设立阴阳性对照,确立良性、恶性的判断标准。

62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62例,女30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8对至70岁之间。

GIST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以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再胃部多见,常见症状是中上腹胀痛不适和腹部包块、便血等。

GIST在形态上多变,有多种细胞型,按照组织分级可分为三级,即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本研究62例中分别有16,18,28例。

进行巨检,肿块大体上形成结节状,7例伴有粘膜溃疡形成,3例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再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62例GIST中,梭形细胞型32例,上皮细胞型18例,9例兼有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组织细胞学形态1.2 方法对62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对标本进行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设立阴阳性对照,确立良性、恶性的判断标准。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诊治情况。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SMA、Desmin、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進行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阳性表达26例占89.7%,CD34阳性表达21例,占72.4%。

随访18例患者,有8例复发或死亡,其中NSE和(或)S100蛋白阳性表达6例。

在潜在恶性和恶性患者CD117、CD34、SMA、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与良性患者有明显差异,但Desmin的表达两者没有差异。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D117及CD34是较特异的标记物。

NSE、S100蛋白阳性表达者在判定恶性时需高度重视,应行根治性切除。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ckit蛋白),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且在其生物学行为判断上具有一定难度和预后的不确定性[1]。

本研究对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例29例,男17例,女12例。

年龄31~63岁,中位年龄50岁。

胃22例,占75.9%;肠道7例,占24.1%。

主要症状有腹部疼痛、腹部包块、呕血和(或)黑便,部分病例还有食欲不振、肠梗阻、腹泻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1.2 方法标本经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采用SP 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NSE、S100蛋白,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常规设置阴性和阳性对照。

CD117、S100以细胞质和(或)细胞膜着色为阳性,CD34,SMA、Desmin、NSE以细胞质着色为阳性。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标准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标准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标准
首先,影响胃肠间质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肿瘤的大小。

研究表明,肿瘤直径越大,预后越差。

因此,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治疗。

其次,肿瘤的位置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位于胃部的肿瘤预后较好,而位于小肠或结肠的肿瘤预后相对较差。

这是因为胃部的肿瘤更容易被发现和治疗,而小肠和结肠的肿瘤则相对隐匿,难以及时干预。

除了肿瘤本身的特点外,患者的年龄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轻患者通常有更好的预后,因为他们的身体更容易承受治疗的副作用,恢复能力也更强。

而老年患者则需要更加细致的治疗方案,以及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肿瘤的分期也是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肿瘤预后较好,而晚期肿瘤的预后则相对较差。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一些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这些肿瘤的预后通常较差。

因此,对于这类肿瘤,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和监测。

此外,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营养状况、充足的休息和积极的心态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胃肠间质瘤的预后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需要综合考虑肿瘤本身的特点、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和评估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率。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的有效依据,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T l 0 6 8 E m iw nyjn ao . rc e- 7 1 4 9 - a :aga @yh o o . 1 3 1 5 l u cn n
维普资讯
方 育 , . 肠 道 间 质瘤 的临 床 病 理 特 征 及 其 与 预 的 关 系 等 胃
统 计学 意 义 。
2 结 果
像及是否浸润性生长 。根据肿瘤体积及瘤细胞核有丝 分裂像数量将所有病例分 为 8 ( 1 o 组 表
表 1 GI T病 例 分 组 标 准 s
21 肿 瘤部 位 来 源 于 胃 2 . 0例 , 、 空 回肠 8例 , 食
管 2例 , 二 指 肠 2例 , 膜后 2例 , 十 腹 系膜 1例 , 多
展 ( rge s ed sa e P 。 p o r si i s , D) v e
或腹 部不适 9例 (5 , 2 %)腹部 包块 4例 ( 1 %)肿瘤 1. , 1 破裂导致急腹症 1 (. , 例 2 %)消化道梗阻 1 2 %) 8 例(. , 8 无症状 体检发 现 5例 (3 %)其他 4例 ( 1 %) 1. , 9 1. 。对 1 3 6例 G S IT常 规石蜡包埋 的标本再 次进行 2L 厚连 m L
组织 ( 滑肌 、 平 神经 及 血管 等 ) 阳性 显 色作 为 阳 性对
机 制【 l 1 。本 研究 的 目的是探 讨 胃肠道 间质 瘤 的 临床 病 理特 征及 其与 预后 的关 系 。
1 资料 与方 法
照 。肿瘤 细 胞胞 质或 胞膜 呈棕黄 色 且背景 清 晰者 为 阳性 , 之 为 阴性 。 随机 选择 1 高 倍 视野 , 反 0个 计数
续切片染色 , 观察肿瘤细胞形态 、 瘤细胞 核有丝分裂 肿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肠道壁的间质细胞。

它的主要症状是腹痛、消化不良和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但有些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诊断较困难。

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具有家族史、年龄超过50岁、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等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和B超检查。

对于已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小型的瘤体,保留器官的手术可能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型或具有侵袭性的肿瘤,根治性手术是必要的。

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尚未被证实,不过对于晚期病例和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肿瘤大小、分级和分期、瘤体的位置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对于小型、早期发现和成功手术切除的瘤体,预后通常良好,具有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但对于晚期发现的瘤体或复发的患者,预后则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20%-40%。

因此,定期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关键。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不同部位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分析30例GIST 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探讨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及Fletcher分级以及临床表现的关系。

结果①肿瘤直径<10 cm者胃部90.5%(19/21),小肠100.0%(4/4),结直肠100.0%(2/2),食管100.0%(2/2),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②低度与极低度肿瘤胃部为85.7%(18/21),小肠25.0%(1/4),结直肠50.0%(1/2),食管33.3%(1/3),肿瘤部位与肿瘤恶化程度有关(P<0.05);③血便主要出现在小肠50.0%(2/4)与直肠部位50.0%(1/2),腹胀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2/2),腹痛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2/2),肿瘤部位与临床症状有关(P<0.05)。

结论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肿瘤恶性程度以及临床表现具有相关性。

标签:胃肠间质瘤;病理;预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r 细胞或间质干细胞[1]。

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恶化程度较高,临床预后不良。

为了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不同部位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该组研究通过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GIST 患者,不同肿瘤部位的肿瘤病理特征的研究,来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

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为(48.5±3.4)岁。

肿瘤直径为1~32 cm,平均为中位大小(7.1±0.6)cm。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size ranged from 2.Ocm to 7.1em.The size
were
tumors
correlated with the malignacy of GIST
CDll7
were
significantly(P<0.05).The
21 and 24 cases,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34 and
糊姗签砂以渤酬期:弘b年∽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奉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南昌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蚓和
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榆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in the Second Aff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from
to
Jan
2001
Dec
2005).
were
Results:There
56 in years.Tumors
17 males in
and lO in in 18 1
famales wi th
case
mal ignant in
were
i0
and
14.There
was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versus
the expression
of CD 34 and CDll7
in benign
mal j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相 关性 ,且 F l e t c h e r分级对 GI S T 的预后指 导是 可行 的。
【 关键 词 】 胃肠 间质瘤 ;病理 特 征 ;预后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5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0 5 - 0 0 5 9 - 0 2
的大小 。每个 肿瘤行C D C D 、S - 1 0 0 、平滑肌肌 动蛋 白 ( S MA)
的免疫 组化检 测 。肿瘤 的核分裂 像通过显微 镜观察记录 。按照N I H 规 定的F l e t c h e r 分级将G I S T 按照恶性程度进行 分级。
1 - 3观 察指标 :观察 患者的肿瘤部 位与直径 、F l e t c h e r 分级 以及临床症
例 。年龄2 3 - 7 4 岁 ,平 均年龄为 ( 4 9 . 5 ±1 3 . 7 )岁 。肿瘤部位主要有 : 6 3 例 位于 胃、6 例位于结直 肠 、1 2 例位于小 肠 以及9 例位 于食管 。肿瘤 直径 大小范 围为 1 ~3 4 c m,平均直径 大小为 ( 7 . 7 ±0 . 6 )c m。根据美 国国立卫生研 究所 ( N I H)规定的危 险度 对G I S T 进行分级 ,其 中1 2 例 便 、腹 胀以及腹痛等。本组患者 中血便在小肠 中占5 0 . O % ( 6 / 1 2 ),结 直肠 中占5 0 . O %( 3 / 6 ),腹胀在结直肠 中占1 0 0 . O %( 6 6),腹痛在结 /
g2 患者 的肿瘤 部位 与 临床 症状 之 间的 关 系 ( n )
者 没有 进行 化疗 或者 放疗 治疗 。排 除标准 :患 者没 有完 整的 临床资

胃肠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胃肠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胃肠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为判断患者病情和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3年7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63例GIST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肿瘤性质、CD117、CD34、S-100、NSE、Ki-67指数等信息,分析其与GIST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临床多见的症状为腹痛,肿瘤最多见发生部位为胃,其次为小肠。

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S-100、NSE、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4.2%,11.9%,32.6%,57.1%。

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因素是肿瘤大于5cm、有丝分裂数>5/50HPF、肿瘤转移、手术切除不完全、Ki-67过度表达。

结论①GIST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依靠常规病理与免疫组化的联合检测,CD117是特异性指标,在大多数胃肠间质瘤中表达;②GIST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肿瘤应尽可能完整切除,避免肿瘤破裂,Imatinib可明显改善GIST预后;③影响GIST预后主要因素有:肿瘤大小、有丝分裂、转移、能否完全切除、Ki-67的表达。

标签: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预后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被区分出来,可发生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现分析在兴化市人民医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探讨影响GIST的预后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1例,女32例,年龄22~77岁,中位年龄60岁,均为原发病例,行常规术前检查及CT、胃镜、超声内镜、钡餐、肠镜等检查。

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具有完整组织标本资料63例。

胃肠间质瘤术后的蜡块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间质瘤。

仪器:超薄切片机,光学显微镜等。

试剂CD117、CD34、S-100、NSE、Ki-67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1.2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指标为CD117、CD34、S-100、NSE、Ki-67具体步骤:①将蜡块进行切片;②切片脱蜡及水化;③抗原修复;④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3次;⑤室温下孵育;⑥除去PBS液,显微镜下观察;⑦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PBS 冲洗返蓝;⑧切片经过梯度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分析陈鲧;张士岭【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7(037)006【摘要】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常见的临床、病理因素,找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GIST的患者86例;对GIST的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细胞核分裂像计数、Ki-67指数(5%)、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药甲磺酸伊马替尼与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Ki-67指数(5%)、细胞核分裂像计数、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Ki-67指数(5%)、细胞核分裂像计数、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均影响患者预后.【总页数】5页(P651-655)【作者】陈鲧;张士岭【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病理科,浙江宁波 315040;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实验病理科,浙江宁波 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相关文献】1.胃肠道间质瘤102例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J], 梁育飞;李胜棉2.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J], 黄海花;吴秀浅;郑志超;张薇3.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J], 潘丹玲4.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J], 张颖;陈世耀;纪元;宿燕·阿克苏;于晓峰;王根生5.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J], 袁媛;李健;周炳喜;程黎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2T10:24:35.9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罗云[导读]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科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治实践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治实践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进行外科诊治的6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整理后发现,所有患者中出现危险程度较低患者10例,低度危险患者30例,中度危险患者20例,高度危险患者2例。

术后1年生存58例,术后2年生存55例,术后3年生存50例。

伴随着恶性危险程度的加重,3年存活率呈现不断走低的态势。

结论经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看出,外科对于诊治胃肠间质瘤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诊治医学疗效,也是诊治胃肠间质瘤非常重要的方法。

另外患者疾病的恶性危险程度也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胃肠;质瘤;临床效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存在于胃肠壁间叶组织中,其发病率也普遍较高。

按照相关的医学统计显示,大约超过一半的胃肠道间瘤出现在胃部,只有一小部分出现在小肠内。

当前胃肠间质瘤诊治较为普遍的诊治方式为手术诊治。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进行外科诊治的6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1]。

详细的医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进行外科诊治的6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50-60岁,平均年龄(54.3±0.3)岁。

经过常规的医学检查发现,患者在入院的时候,30例出现便血,呕血等胃肠道出血临床表现,20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以及腹痛等不适临床表现,10例患者腹部触摸到肿块。

1.2方法所有患者运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诊治,在患者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CT,胃镜检查等常规的全面检查,对患者具体的肿块位置,大小等进行明确,同时对肿块的性质进行预判,以期更加科学的制定之后的手术形式。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龚承先;计春燕;屈银宗;黄景荣;赵莉;汪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24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疾病的共性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治疗、预后结果的因素.方法:收治胃肠间质瘤患者6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总结常见的胃肠间质瘤病理特征.结果:不同的患者由于病变位置及合并疾病的不同,其临床病理特征也不尽相同;年龄和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性质是影响手术治疗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胃肠间质瘤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具有典型性和特异性,只有了解影响疾病治疗预后结果的相关因素,才能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总页数】2页(P102,104)
【作者】龚承先;计春燕;屈银宗;黄景荣;赵莉;汪毅
【作者单位】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
院;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30015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明;叶颖江
2.115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殷舞;农涛;黄顺荣;麦威;王晓通;韩亚民;钟晓刚
3.149例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兆映;樊瑞智;江涛;
史沛聪;杨婷;宋军
4.149例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兆映;樊瑞智;江涛;史沛聪;杨婷;宋军;
5.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余永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肠道间质瘤67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67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67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姜铀;耿艳丽;刘岩;孟艳;孔露;李东宁;李骢【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5(036)020【摘要】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1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6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GIST患者发病年龄15岁~72岁,中位发病年龄59岁.GIST多发生于胃肠道内,本研究中胃占35例(52.24%),其次是小肠13例(19.40%).67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如腹痛、腹胀),占33.80% (22/67);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占28.17%(19/67);镜下肿瘤细胞形态梭形细胞为主型45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4例,其他细胞形态18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5.52% (64/67)、CD34阳性率74.63%(50/67)、SMA阳性率14.93% (10/67)、S-100阳性率8.96%(6/67)、Ki-67阳性率67.16%(45/67).67例患者随访3个月~48个月,失访10例,肿瘤复发15例,其他死亡原因者6例,余36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GIST发病多见于50岁以上,确诊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是GIST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或出现复发转移的建议行分子靶向治疗.【总页数】4页(P45-48)【作者】姜铀;耿艳丽;刘岩;孟艳;孔露;李东宁;李骢【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治疗(附16例分析) [J], 蔡世振2.伊马替尼停药后复发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与KIT/PDGFR基因突变分析 [J], 来森艳;王桂华;李川;李兆明;金源;曹小年;童宜欣;胡俊波;王晶3.4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J], 肖毅4.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分析 [J], 张正清5.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余永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

6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

6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田霞;韩峥;朱庆曦;王晖;王成【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年(卷),期】2012(029)007【摘要】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确诊的6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结果 67例GIST患者,男女比例为1:1.23,发病年龄19 ~ 79岁,中位发病年龄54岁.发病部位主要为胃(65.7%)和小肠(26.9%).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不适或腹痛(46.3%)和消化道出血( 29.9%),其次为腹部包块(9.0%).GIST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首发患者中多表现为原发局限性肿瘤(94.9%).肿瘤直径为5.2 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17阳性率为94.6%,CD34阳性率为91.5%.67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l~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92%和9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胃和小肠,其临床病理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CD117和CD34分子对其诊断较为重要,GIST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危险程度.【总页数】3页(P474-476)【作者】田霞;韩峥;朱庆曦;王晖;王成【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430060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430060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430060 武汉市第三医院病理科;430060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735.3【相关文献】1.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J], 俞文渊;严冬华;王鹏2.胃肠道间质瘤90例的临床诊治及病理分析 [J], 陈愉快3.7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秦国喜4.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J], 邱凯;张文敏;于海洋;赵炳朕;李庆一;崔建伟5.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J], 宋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um or s W A in b o, I n . o, U W a -h u, I e, NG n g a g NG T a - a WE g b Qi n- o WE DO He s B We - u n 2
 ̄ pa t e o De r m nt fGa t o n e t a S r e y h r s r i ts i l u g r ,T i dAfd a e n t i t dHo p t l S n Y t s n U i e - ' s i , u a- e n vr a
t a e tme e s ouie p t olgc t s o n pn l u rc l n ay ie i el mo e h n 5 c n i t r .R t a h o i e tf u d s ide t mo el a d k rokn ss c l r n s s
分析。结果 : 生存分析显示肿瘤 直径 < m、 5c 病理核分裂像 < /0H F服 用格 列卫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 5 P 、 5
手术治疗行肿瘤完整切除术与扩大切除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_ . 0 ) P 0 7 。结论 : 8 5 肿瘤直径 、 核分 裂像 与预后有关 , 完整切除肿瘤可获得根治效 果 , 术后服用格列 卫能 改善患者预后。 【 关键词 l 胃肠间质瘤 ・ 预后・ 治疗
【 要】目的 . 析胃肠间质瘤 (at i et a sr l m r, IT) 摘 Y 3 g s o tsnl t mat os GS s临床病理特性及影响预后因素 , rn i o u 探讨提高 GS s I 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 : 随访 的 6 例 GS s T 对 8 I 患者的临床资料行 Kp n Me r T a l — i 生存 a e
s y( n d n 1 6 0 C ia i Go g o g 5 0 3 , hn ) l
2 p r me fGa t o n e t l u g r , is Afi a e De a t nt o sr i ts i S r e y F r t f i t dH o p t l S n Y t s n U i e - na l s ia , u a - e n v r
t a / 0 HP 9 s mpe . h r s1 p t n t mp o e me a t ss T e p stv ae f h n55 Fi 2 a ls T ee wa a i twi I n e h y h n d t sa i. h o i e rt so i
y as T emanc mp it r b o n I an (0 , i e t n (4 )a d ma s ( 0 ) e r. h i o lnsweea d mia p i 4 %) ds ni a t o 3% n s 3% .
Ffy eg t a ins e ev d n lc e e t n i — ih p te t r c ie e bo rs c i ,w hl e t d d e v 1w a c rid n O h r . t o i e xen e r mo a s a r o t e s e
鳓眇 ( n d n 1 0 0 C ia Go g o g5 0 8 , hn )
【 B T A 】Ob e tv :T n e t ae t e cic lfaue n rg o i o at itsia A S R CT j c i e o i si t h li e trs a d po n s fg sr ne t l v g na s o n
Ffy f et mo sIc t d i tone tn l u t ie ̄ h :Tu r ime e so 6c s sw e e mo e i — i u r a e g r it s ia c . l t v o n d t t s mo a t r f a e r r d 3
【 中图分类号】 7 5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 9 5 2 0 ) 5 0 0 — 3 0 9 9 0 (0 70 — 4 9 0
Cl ia n o n t n lss o a to. n e tn lsr ma i c la d pr g osi a ay i fg sr . t si a to n c i l
维普资讯

临 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Cl ia t l . ic I ie n Ar c
6 8例 胃肠 间质 瘤 临床 病 理 及 预 后 分 析
王天宝 卫洪波 邱万寿 魏波 ・ 董文广
中 山大 学 附属第 三医 院 胃肠外 科 ( 东 广州 广 。 山大 学 附属第 一医 院 胃肠外 科 ( 东 广州 中 广 5 03 ) 16 0 508) 10 0
srmat mos ( IT ) 舰e ’ Sxy eg t a e f S sp t nsweea a z drt s e — t o lu r GS s . d d嚣 i — ih s s T ai t r n l e er p c t c o GI e y o
t e y T e e w e e 3 ae a d 2 e i l . h r r 9 m l n 9 f ma e p t n s i 8 c s s w h r s n e v l a i t n 6 a e o p e e t d a me n a e o 4. e a g f5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