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发达国家传统公用事业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浅析国外公共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公共事业的借鉴

浅析国外公共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公共事业的借鉴

浅析国外公共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公共事业的借鉴作者:陈劼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8期一、研究背景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起步早,服务提供模式相对成熟,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多种服务的提供方式。

科斯在《经济学中的灯塔》中论证了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的可能性。

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提倡,使政府对于公共服务与经济的干预满足了当时的需要,从而度过危机。

到后来,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可以由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等机构来提供。

而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的整体水平较低,表现为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比小,而且全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机制不健全。

二、国外公共服务模式分析纵观世界公共服务的发展史,主要有下面几种模式。

(一)多元市场为主导从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历史发展来看,市场化的引入对于整个体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配置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让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维护、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化的选择将生产、提供服务转让给私人和非营利性组织等机构。

此外,还引进了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一方面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定位目标的方向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提供方起到监督作用,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有限市场为主导在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对于公共服务进行一定的干预所形成的有限市场化也得到了认可。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要么是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提供者,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活动,时刻保持与公共服务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赋予各个社会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在供电、供气等项目上与一些竞争机构进行一些有偿的业务;要么作为公共服务的间接提供者,把权的同时充分放权,通过高税收与高福利让代理机构代替政府提供。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变为如何有效监督代理机构。

(三)政府直接干预为主导早期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东亚国家,提倡的是政府对于公共事业的直接干预。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主要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

在开设此课程前,应该学习《管理学》等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设置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使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规律来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事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

其内容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统一、综合性和独立性统一、理论性和应用性统一、规范性和适应统一等特点。

因此,在课程教学上,都要注意这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

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或习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进行科技产品牛.产和提供的制度安排;制订科技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发展科技事业;管理科技市场。

思考题:L按照科技事业活动的性质,科学技术研究应如何分类?2.按照研究活动的目的和功能,科学技术研究应如何分类?3.如何理解不同类别的科学技术研究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的非竞争性?4.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应制订哪些公共政策?5.怎样理解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问题?6.科技产品交易有哪些基本特征?科技市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第七章教育事业管理教学目的:在本章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教育的经济价值,使学生明白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并能够熟悉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教育的经济价值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三、教育经济价值的视线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分析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二、政府参与教育事业活动的必要性三、政府参与教育事业活动的有限性第三节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一、确立教育发展规划二、制订教育政策三、颁行教育法规四、管理教育市场五、保障教育经费六、实施教育督导评价七、引导舆论导向第四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人本化二、教育体制调整,扩大办学自主权三、教育规划体现平等四、教育投入多元化五、课程改革追求卓越六、引导终身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推进家庭教育七、教育督导凸显民主、专业、高效、服务的理念本章小结:教育既是一种生产乂是一种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公用事业经营的三种模式

公用事业经营的三种模式

公用事业经营的三种模式2009年10月20日 14:18中国财富【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从英国的民营化模式、法国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德国的社区公有制模式可以看出,促进竞争、加强监管、价格管制、引进社会监督、立法先行,是提高公用企业效率和确保公用事业公益性的核心□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 张由存公用事业改革对经济学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为公用事业所承载的两个目标几乎是不可兼容的:既要照顾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又要满足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国家对公用事业采取了公共企业垄断专营的模式。

但是,垄断专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就是效率低、成本高、服务差。

20世纪70年代,反对政府干预、推崇市场自发力量和私人产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后,公共企业垄断专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批评。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又恰恰为公用事业摆脱自然垄断的属性、实现管网分离创造了条件。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公用事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革,逐渐形成了三种公用事业经营的模式。

英国的民营化模式英国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推行的。

当时,英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不仅没能消化不断上升的失业率,而且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进一步推升了通货膨胀率,纵容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运行。

对此,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决定放弃运行了四十余年的凯恩斯主义政策,转而采取“缩小政府边界”的政策。

具体到公共企业垄断专营占统治地位的公用事业领域,主要表现为政府放松规制、出售公用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向民间资本开放公用事业经营权。

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参与的资本获取合理的利润。

比如,放松政府规制取消了新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的法规壁垒,从而打破了国家资本对公用事业的垄断;通过向社会公众发售股票、向市场采购公共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内部人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了国家资本的有序退出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部门 .5万名全职工作人员。法国的非营 利组织内部,与我国民办非企业单
位组织以教育、卫生、文化、民政
为主的结构相近。
整理课件
7.1.3 英国
政府部门
英国的公共部门拥有最大规模的公共事业组织。公 共部门类似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及人员主要集中在国家 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地方政府的教育 、社会服务及公 法人等部门。
让私人、私营机构和私人企业购买部分公营事业,或把原 先政府管理的公营事业项目转包给私人企业或公司。 • 2、其根本的宗旨是通过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提 高生产率,提高公用事业部门的绩效水平。 • 3、效果 • 从政府方面看,减少政府职能与责任、减少政府雇员和机 构、改善财政状况 • 从公共企业方面看,私有化后实现了扭亏为盈,增强了竞 争力,私有化促成了更富竞争性的公用事业,增加了就业。
• 2、以私补公
• 是指用说服、宣传、表彰、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私人 资本投入到原来由政府包揽的事业中,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 足。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政府不需要以纳税人的 钱去购买私营部门的提供的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和其他形 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建设或提供某项服务,私人 部门面向消费者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投资回报。(高速公路, 高校食堂和宿舍等后勤系统的改革)
1. 法制化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公共事业实施管理。 2. 规范化指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法律和科学研究基础上,创设 一系列规章、制度,确立公共事业发展的目标、标准、程序,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项内容作出合理安排,以确保其科学性、 合法性、公正性、有序性和可行性的活动。
整理课件
7.4 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理 论 依 据 : 亚 当 ·斯 密 的 “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 府”的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 任政策,基本上不对国民经济 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满足公众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涵盖了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一、古代的公共事业管理在古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主要由君主或统治者负责。

他们通过建设灌溉系统、修筑道路、兴办学校等方式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们修建了伟大的金字塔和水利系统,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

古希腊的城邦也建立了公共学校和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

二、近代的公共事业管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的公共事业管理开始崭露头角。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对公共事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政府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建立了更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体系。

例如,19世纪英国的工厂法和公共卫生法规定了工厂的安全标准和劳动条件,保护了工人的权益。

同时,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重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现代的公共事业管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也在不断演进。

现代的公共事业管理注重效率、公正和可持续性。

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提供者,公私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

政府与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

例如,一些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私营医院提供高级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的需求。

四、未来的公共事业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公共事业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

政府和公众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从君主制到现代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事业管理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分析市政公用事业项目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涉及到市政供水、供电、燃气、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投融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

本文将对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势及问题。

一、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的优势1. 降低政府财政压力:BOT模式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政府虽然需要支付许可费或者租金,但相对于直接投资这些项目,负担较轻。

2. 加强市场竞争:BOT模式鼓励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引入竞争机制。

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并避免公共事业陷入垄断的局面。

3. 提升投资回报率:BOT模式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经营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可以提高效益,增加投资回报率,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4. 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BOT模式吸引了许多有实力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参与,这些企业通常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二、发达国家市政公用事业项目BOT模式存在的问题1. 长期投资回报期:市政公用事业项目通常是长期投资项目,回报期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

这使得投资者需具备较长时间的资金支持能力,增加了投资风险。

2. 公共服务品质和公平性问题: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企业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公共服务品质下降,或区域内的公平性问题。

3. 政府监管不足:BOT模式需要政府对项目进行监管,确保投资者和用户的权益。

然而,某些发达国家政府监管不足,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导致项目管理不善,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4. 社会舆论和风险管理:BOT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特别是涉及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利益。

此外,由于市政公用事业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研究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研究


公 用事 业 民 营化 的 意义
随 着 改 革开 放 的深 入 ,面 对 工业 化 、城 镇 化 进程 中经 济 社 会 发 展对 公用 事 业 的不 断 增 长 的 需 求 ,改 革 公用 事 业 领 域 的 要求 变得 目益 迫切 。
2 0 年1 月以来 ,原建设部及现住建部相继 出台 《 02 2 关于 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 的意见 》、 《 市政 公用事业特 许经营管理 办法 》等 文件 。党在十六大、十七大后相继 出台 了一些关于 允许 民营资产进入公用事业 的政策。本文试 图对
即 观念 方面 的 问题 、进 入 和 退 出壁 垒 问题 、价 格 瓶 颈 问题 、 竞争 机 制 问题 等 。
的私有化并不能提高城市公用事业 的经济效率。
3政 企 分离 是政 府 管理 体 制 改革 的 关键 .
在政企分离 的管理体制下,企业才能形成作 为
所 必须 具 有 的经 营 机 制 ;政 府 从 市政 公用 事业 的垄 转 变 为竞 争 性 经 营 的组 织 者 ,提 高 了政 府 管制 的效 瘁
公 用 事 业 民 营 化 改 革进 行 探 讨 , 以期 对 这 一 领 域 改 革 的深 化
有 所裨 益 。
健 全 听证 会 制 度 。 英 国 在 公用 事 业 领 域 制 定和 { f = l 消 费 者 、企 业 等 各 利 益 集 团 的 政 府 管 制 法 规和 周期 价格 管理 政 策 时 ,都 在 力求 公 开 和 反 复修 改 的原 则 下
Hale Waihona Puke 的市政公用事业在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体 制后 ,政肩
接 干预 企 业 的 日常 生 产 经 营 活动 ,企 业 根 据 政 府 颁 发

ppp的发展历程

ppp的发展历程

ppp的发展历程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公共项目和服务。

它既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用于公共服务领域。

PPP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PPP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财政困难的挑战,政府对公共投资的需求迫使他们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PPP作为一种新兴的公私合作模式,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PPP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和财政短缺的问题,需要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

而PPP 作为一种可以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的合作模式,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选择。

自2000年以来,PPP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PPP政策和实践方面各有特点,但都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趋势。

首先,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始运用PPP 模式,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

其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健全的PPP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PPP合作的实施和管理。

第三,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开始参与到PPP项目中,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中国,PPP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政府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而财政预算有限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试点PPP模式,引入私人资本和技术参与公共项目建设。

随着实践的不断推广和总结,中国政府逐渐建立了完善的PPP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设立了PPP示范项目库,鼓励和指导各地区开展PPP合作。

近年来,PPP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中国政府明确了PPP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推动。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这场席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

到90 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从起初欧洲几个国家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一.英国的改革1.1 撒切尔改革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它们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是撒切尔改革的思想基础。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三项:第一,国有企业私有化。

这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效率提高。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住房私有化,减轻政府的住宅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标准,减少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改革英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些惯例。

例如:1980年,政府宜布津贴只能和物价挂钩而不能和工资挂钩;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化。

私有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民医疗保健的改革上。

第三,教育改革:实行代全国统一课程,和“全国统一测试”;扩大家长择校权;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让私人企业参与教育。

第四,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管理引入市场机制;雷纳评审与下一步行动计划。

撒切尔的改革有效遇制了英国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恶化,井使之有所好转,引领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浪潮,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

但同时,公共开支井没有得到有效削减,失业率居离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机构庞大导致协调控制困难。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一、填空题1.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分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3.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保护模式、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5.“3E”指: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经济(economic)。

6.沃尔夫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1)有服务大众的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使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5)具有可以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7.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8.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4个条件:客观存在、被决策者所认知、具有公共性、紧迫性。

9.公众对政府的期待,5个方面:法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胜任能力、弹性、回应和廉洁。

10.企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方式(3种):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

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

BOO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二、名词解释:1.纯公共产品指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2.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3.政府失灵“政府失败”又称“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表现为:●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内部性问题—-预算增长、机构扩张、控制信息●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权力和特权●寻租●政策执行的无效率-—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沉淀成本等●所有制残缺——即产权残缺,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4.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ppp模式的发展历程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其他国家所采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PPP模式最早源于英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

当时,英国政府面临严重的公共设施不足问题,而公共部门的预算有限,无法单独承担建设和维护这些设施的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政府开始与私营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投资兴建和运营公共设施,这就是PPP模式的雏形。

在20世纪90年代,PPP模式在英国逐渐发展壮大。

1992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和推动公私合作项目的发展。

同时,英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PPP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加强PPP项目的管理和运作。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使得PPP模式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交通、能源、水利、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随着英国PPP模式的成功经验被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PPP模式逐渐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推广。

1996年,法国成立了一家专门负责促进公私合作的机构。

同样,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机构。

这些机构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PPP项目的发展,并为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公共设施不足问题的合作模式,PPP模式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采用。

例如,中国从2003年开始探索并实施PPP模式,通过引入私营资本和管理经验,加快了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同样,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也通过PPP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发展。

随着PPP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

除传统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外,PPP模式还逐渐涉及到信息技术、环保、教育、医疗等新兴领域。

同时,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将PPP模式与其他合作模式相结合,形成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合作方式。

公共管理模式的类型

公共管理模式的类型

政策制定 公共利益
协商;谈判 参与;协商
实验 低成本:协调
二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
涵义: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政府与市场分权、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 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这种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不在垄断 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对公共管理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
理论基础:选择理论 新公共理论
公共选择是要将政府的一些职能释放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外部的政府与市 场关系的重组来改革政府。新公共管理则与之相反,认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 门之间不存在实质性差别,并以二者间的相似性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 面的建议和主张。它并不排斥政府,而是试图来改造它。作为市场模式的理 论基础,虽然公共选择和新公共管理存在分歧,但它们之间仍有重合之处, 即它们都相信市场的作用。虽然它们在对政府改革的见解和方法上有差异, 但由于对市场及其主体——企业的共同青睐,它们仍能在实践中组合起来, 共同构成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

——市场模式的具体做法
(六)自由化与放松管制
自由化主要体现为放松管制。这在北美的行政改革中比较盛行。其基本的观 念是“政府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对管理层进行干预控制的内部规制和规则的数量 太多,它们包括人事规则、僵化的付酬制度、预算规则、具有约束性的采购法则 以及许多别的规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公共组织能够清除这些清规戒律,它就 能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效率” 放松管制包括放松市场管制、社会管制和行业管制等,其重点是放松市场管 制。它在70年代成为经济理论上的热门话题,80年代形成高峰并扩展到各个领域。 但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政府的干预,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与管制。 。
公共管理的干预模式

公用事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公用事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说 充 分 就 业 与 普 遍 福 利 构 成 了他 们 应 对 贫 困 的第 一 道 防线 , 么 社 会 救 济 与 社 会 那
Wae o a i tr mpne C s D s b t nCo ais it ui mp ne i r o N t nl o e ai a P w r o
政食分离的新管理机制, 把原垄断经营 的国有企业转变 为股权多元化的企业 , 完善 了
业 治 理结 构 , 实现 了政 分 离 。表 l 英 国在 这 些领 域 的 民营 化 改 革 的具 体 情况 : 是
市场化改革 经验和实践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英美等 西方发达 国家的 公用 事业 普遍 实行 国有 化垄 断经
_ 窒
兰 一
公 用 事 业 改 革 的 国 际 经 验 及 借 鉴
口张春 虎
(广 东工 业 大 学 , 东 广 广州 503] 1 60

要:本文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在公
的市场化供给 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制度 安排 ,极大地推 动了这些国家的公 刷 事业发展 。
用事业产业市场化 改革 中的经验 和具体 实 提 出了我 国公 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的措施和 建议 。
保 了宏 观经 济 的平 稳 运 行 。
社会救济和社会援助囊括了大量 的诸
如 失业 救 助 、 庭 援助 、 房 补 贴等 诸 多 的 家 住 救 助项 目。失 业救 助 主 要 针 对 由于 长 期 性 的失 业而 丧 失 收入 来 源 , 从 而 导致 家 庭 生
社会民主主义的实践与福利 国家的构建,赋予 了人类社会一条 既不 同于 自由竞 争式资本主义制度 , 又不 同于专制独裁式威权主义体制的新 的前行道路 。它既确保 了 人类对 于民主与 自由的珍视 , 又免除了人类对 于贫 困与苦难 的恐惧。既践行 了社会公 平与正义, 又保证 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尽管在社会 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 的发展进 程 中, 出现 了诸多的挑战与风险 , 但是这些挑战与风险并不能全部归因于社会民主主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_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_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具体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问题。

2、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公共事务的范围广泛,从劳动管理到国防、行政、治安等国家事务,以及法律事务、艺术、教育、科学等都在其中,以及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交通、道路、水、电气等公用企业,且其范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动。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4、公共事业所谓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5、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来说,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从狭义来说,是指行使行政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即行政组织。

6、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调节和控制过程。

7、政府所谓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广义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

8、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的做法及启示

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的做法及启示

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的做法及启示杨学军董妍伽2012-12-27 21:53:58 来源:《经济纵横》(长春)2008年8期作者简介:杨学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天津 300071);董妍伽,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04)内容提要:国外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监管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中的立法先行、监管机构独立、监管程序透明且公正、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等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公用事业监管比较启示公用事业是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的政府部门直接管辖、为辖区内公众提供特定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行业。

主要包括:供水、供热、燃气、城市公交、排水、污水与垃圾处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由于公用事业所具有的公益性等特点,对其加强监管十分必要。

发达国家公用事业监管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公用事业监管经验,可为我国建立有效的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一、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的做法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做法的共同之处是:(一)以立法为先导。

立法先行是英国、美国、新加坡公用事业监管的共同特征。

它们大都由立法机关颁布法律而赋予监管权利。

通过监管立法,确定监管机构,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监管的目标、内容、监管程序和方法等。

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交通法》、《自来水法》、《煤气法》、《电力法》、《公用事业法》等法律。

美国先后颁布《公用事业法》、《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天然气法》、《天然气政策法》、《水资源发展法》和《安全饮用水法》等法律,且各州都有自己的公用事业法律法规。

新加坡先后颁布《公用事业法》、《电力法》、《燃气法》等。

可见,这些国家对公用事业的监管是在清晰、完备、操作性强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的。

(二)监管机构相对独立。

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监管机构都是先由国会或议会讨论设立,并规定其监管范围和职权,然后由政府(总统或有关部门)任命其领导人,负责组建该监管机构。

公管复习选择题

公管复习选择题

1、决定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是:A、公共需求B、主体意识C、政府能力D、社会发育程度2、符合“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主张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A、保护模式B、干预模式C、市场模式D、科层模式3、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的核心是A、市场B、公众C、私人企业D、政府4、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A、直接管理B、间接管理C、监督管理D、控制管理5、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A、实现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平衡B、制定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C、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D、满足全社会公众基本生活需求6、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免费搭车”B、“政府失败”C、“寻租”现象普遍D、政府腐败7、以下产品或服务具有纯公共性质的是A、自来水B、教育C、气象服务D、医疗8、下列管理机构中,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是:A、物价部门B、税务部门C、立法机构D、中、小学校参考答案:A A D B C A C C1、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A、公共需求B、主题意识C、政府能力D、社会发育程度2、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A、公共提供B、市场提供C、混合提供D、私人提供3、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有:A、多元构成B、政府主导与统筹C、以市场为基础D、法制化与规范化参考答案:ABCD ABC ABCD一、单项选择题1.( )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

A。

公共事业组织B。

政府C.非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2.政府的社会管理以( )为首要目标.A.社会和谐B.社会的发展C。

社会公平和公正D。

国民经济的发展3。

下列哪一个不是非政府组织通常的称呼( )A。

事业单位B。

非营利组织C.第三部门D.志愿者组织4.下列哪一项不是不是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A。

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B。

非政府组织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着发达的公共事业系统?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着发达的公共事业系统?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着发达的公共事业系统?公共事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涵盖了交通、能源、通信、卫生、教育等方方面面。

不同国家的公共事业水平存在着差异,一些国家投资巨大,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在另一些国家,公共事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那么,哪些国家拥有发达的公共事业系统呢?下面将从交通、能源和卫生方面介绍几个国家的情况。

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上公共事业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在交通领域,新加坡建设了一套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巴士和轻轨系统。

这个系统覆盖了整个城市,并且运营高效,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在能源方面,新加坡以高效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此外,新加坡的卫生系统也十分发达,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设施齐全,医疗技术先进。

2.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该国拥有广泛的铁路系统,其中包括高铁、城际列车和地铁,连接了全国各地。

这使得日本居民可以便捷地前往各地旅游、工作和学习。

此外,日本还致力于推广节能出行方式,如自行车和步行。

在能源方面,日本采用了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方式,包括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卫生方面,日本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医疗体系,而且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广泛。

3. 德国在交通领域,德国以其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而闻名。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德国拥有广泛的公交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

德国还积极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如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的建设。

在能源方面,德国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该国实施了绿色能源政策,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卫生方面,德国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和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加拿大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加拿大在公共事业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水平。

交通方面,加拿大拥有广阔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以及完善的航空和航运系统,便于国内和国际的交通往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治理模式及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治理模式及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治理模式及特点华中科技大学何听迪2020357770310 西方发达国家项目治理要紧有项目治理承包(PMC)、项目治理组(PMT)和施工治理(CM)等形式。

(1)项目治理承包(PMc)PMC是指项目治理承包商朝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进程、全方位的项目治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计划、项目概念、工程招标、选择EPC(EPC是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nl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进程进行全面治理,一样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时期的具体工作。

PMC的费用一样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

PMC是业主机构的延伸,概念时期到投产全进程的整体计划和打算的执行,对业主负责,与业主的目标和利益维持一致。

对大型项目而言,由于项目组织比较复杂,技术、治理难度比较大,需要整体和谐的工作比较多,业主往往都选择PMC承包商进行项目治理承包。

作为PMC承包商,一样更注重依照自身体会,以系统与组织运作的手腕,即:业主第一委托一家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治理承包;第二,把项目分成两个时期来进行,第一时期叫做概念时期,第二时期叫做执行时期。

在项目概念时期,PMc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的前期时期进行治理,即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打算治理(Program Management),比如,有效地完成项目前期(FEL)时期的预备工作;协助业主取得项目融资;对技术来源方进行治理,对各装置间的技术进行整合;对参与项目的众多承包商和供给商进行治理(尤其是界面和谐和治理),确保各工程承包之间的一致性和互动性。

在执行时期由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PMC在现在期里,代表业主负责全数项目的治理和谐和监理作用,直到项目完成。

在两个时期中,PMC都及时向业主报告工作,业主那么派出少量人员对PMc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力求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总本钱最低。

ppp模式发展历程国外

ppp模式发展历程国外

ppp模式发展历程国外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和管理公共项目或服务的一种合作模式。

它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公共和私有部门的优势,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性。

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时一些国家面临公共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但公共部门的财政压力加大,无法单独承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的费用。

于是,公私合作模式被引入,以满足公共项目的需求。

这些项目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例如高速公路、桥梁、电网等。

在90年代,PPP模式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私人部门的参与,PPP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入私营资本和管理经验,PPP模式还可以改善公共项目的融资和风险分担方式。

在进入21世纪后,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公共部门的财政困难和私营部门的更高参与意愿,PPP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幅增长。

同时,PPP模式也在跨国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私人投资和技术合作。

然而,PPP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风险分担、监管机制等。

因此,各国在推行PPP模式时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合作关系的平等和长期稳定。

总体而言,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它为公共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促进了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合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和经验的累积,PPP模式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维修良好的道路路面使用10-15年,缺乏维修 的路面最多使用7-8年。 电力系统的发电能力,维护不足只发挥60%,最 佳应发挥80%以上。
当代公共管理改革中的公用事业管理 改革
改革的动因与进程 改革的措施与效果 改革的启示: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 效率边界
国有企业雇员缺乏刺激激励
薪金结构类似政府行政部门
世界银行估计,发展中国家的港口设施(国有 企业)将货物从船上运送上岸的速度平均只有效 率最高的港口(私人企业)速度的40%
对雇员使用权的限制
政府指派 很少解雇员工
政府的官僚行为
官僚厌恶风险的特性是其创新能力衰退的 主要原因,其目标是追逐规模最大化,而 相对不关心效率最大化
(二)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日常生活中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说成投资, 但在经济学中这些只是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不能算是投资。 在经济学中,投资指的是资本的形成也就是社会实际资本 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设等。 现实生活中影响投资的因素有很多,凯恩斯认为利率是决 定是否投资的重要因素,投资取决于新投资的利润率与购 买这些资产而借进款所需求的利率比较。当投资的预期收 益情况一定下,利率上升,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就会减少, 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 这里的利率指的实际利率即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利率。 投资的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当我们 考虑是否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时就要将投资收益率也就是 资本的边际效率与银行利率进行比较。
国有公司(state-owned companies)
根据普通公司法组建、政府处控制地位的股份公司, 公司有法人地位,有较大自主权
国有持股公司(holding companies)
政府持有一定比例,但不一定处于控股地位
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
法国模式:直接领导权和严格管理权
直接管理,但生产、销售、管理的完全自主权和 人员管理的较大自主权 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和领导权,又高度重视 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1、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 要货币这是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同步造成的。 2、谨慎动机也叫预防动机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疾病、 失业、事故等意外支出需要先持有一定数理的货币。 3、投机动机即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想从中牟利,这时 持有货币是作为一种贮存财富的手段。 对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提出了“流动偏好 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那就是利率低到一定水平之 后就不再下降了,而货币需求在这一利率上会越来越多。 凯恩斯认为人们都有偏好流动性的心理喜欢保存一定数量 的现金,要让人们放弃这种偏好就必须给予一定报酬或补 偿那就是利息。 因此流动偏好越强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利率就会越高,反 之货币量越大利率越低。但由于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利率 不可能无限下降。
发达国家传统公用事业管理模式
理论渊源 主要模式
理论渊源
经济自由主义 市场调节、国家是守夜人,但政府有义务 建设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亚当· 斯密)
财政学上的利益交换说 政府职能范围认定 对垄断的担忧
产量减少,打乱社会资源的自然分配 资源可能被用于无益于社会的场合 技术是低效率的
政府对公用事业大规模投资的作用
调节经济、稳定经济 创造更久就业机会,达到充分就业目标
1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能转化为4万-5万个工作机会
拉动内需,达到经济增长目标
发达国家对公用事业管理的主要传统模式
1.国有化
政府出资兴办国有企业
• 如美国1973年直接投资1567.7亿美元,占国家总投资额的 57.7%
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
众多买者和卖者 市场主体拥有完备信息 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产品是同质的
竞争与效率是对等的,垄断与效率则是矛 盾的 垄断的弊端使“垄断在破坏市场功能同时 就锁定了政府管制的职能”
反垄断措施: 司法 行政
国家干预主义
1936 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三大心理规律
收买私人企业转为国家所有
• 1960年代意大利电力工业私人企业国有化
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类型
国家企业(state enterprises)
政府直接经营,公共当局直接管理的企业,没有财务、 账目的独立性,没有法人地位
国管公司(state-sponsored companies)
从属某个政府机构,管理具有一定自主权,半法人地 位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 的大小以及收入中有多少会用于消费,随着就业和收入的 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 也就是说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进行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越来越小,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倾向规律凯恩斯得出了以下结论: 1、当就业与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是越 来越小的,这说明消费需求会相对变得越来越不足,消费 的增加是会有一个上限的,此后收入再增加消费支出也基 本不变了。 2、由于均衡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应该跟总需求相一 致。不考虑政府的影响,总需求主要是由居民消费需求和 企业投资需求组成。不考虑投资需求变化的情况下随着产 出和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相对越来越不足,说明社会越 繁荣富裕产出和收入水平越高,产出和收入与消费之间的 距离就会越大,这时必须用更大的投资需求来填补这个缺 口,否则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均衡立出水平下 降,企业就不得不减少生产,辞退工人,社会失业就会增 加。
公营企业内部缺少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 化)的刺激,运营效率低于受管制的私人 垄断企业,不但产生市场配置低效率,还 会产生另一种非配置低效率,称作Xinefficiency
Leibenstein,H. ,”Allocate Efficiency Versus „Xinefficien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1966),pp.392-415
— 75

— 50
75
75 100
75
25 100
100
100 100
25
100 100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奥地利 西班牙 瑞士 瑞典 澳大利亚
100
100 75 75 25 100 — 100 50 100
100
100 100 75 25 100 7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政府管制失效及其表现形式
国有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压力与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雇员缺乏刺激激励 政府的官僚行为 政府的家长作风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误 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公用事业供给的严重不 足
国有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压力与风险意识
X无效率:当一个组织缺乏良好的监督与激 励机制时,必然会有效率的损失 X效率:外部环境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那么 企业内部就会从上至下而产生一种外部压 力感,从而导致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成本,产生-
所以资本边际效率越高,市场利率越低,企业就越愿意投 资。 对于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提出了第二条心理规律:在长期 中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原因之一是随着生产的扩大 对机器、设备等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供给价格就会相 应提高,使得投资成本就会提高,因此收益率就会下降; 原因之二是随着生产的扩大产品数量起来越多供给的增加 会导致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收入减少,因 此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就会减少。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会使得对私人投 资的引诱力越来越弱,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和有效需求 不足。但是虽然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只要它高于利率水平投 资就是可行的。因此凯恩斯提出了第三个心理规律:流动 偏好。
(5)资本的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因此资 本的边际收益对投资的诱导作用越来越弱,但只 要投资收益率高于市场利率,投资还是可行的。 (6)“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说明利率下降是存在 一个下限的。 (7)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利率下降是有限度 的这两点共同决定投资需求增加也是有限的。 (8)既然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增长都是有限的, 那么经济中在某个时期必然会出现需求不足的情 况,这时需要扩大总需求,就得靠政府支出,靠 政府对于经济干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实现充分 就业。
政府在公用事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其放 大
提高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 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降低私人企业的成本
20世纪70年代末期部分国家公用事业领域的国有企业的比重 (%)
电力 美国 25 煤气 — 铁路 25 航空 — 邮政 100 电信 —Leabharlann 加拿大日本 联邦德国
100
政府的家长作风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误
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远不如市场与消 费者之间的联系那样直接 政府的投资可能不符合消费者需要,出现 错误投资
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公用事业供给严重不足
在发展中国家预算紧张时,维修资金常会 被削减,而在日后用高得多的改建和重建 费用来补偿 维护不足会缩短公用设施的使用寿命和降 低其服务的现有能力
“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之境,其唯一办法,乃 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总揽“
(一)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在不考虑政府对经济的影响的前提下,总需求主 要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其中消费是GDP最大 组成部分,因些增加消费支出是带动GDP增长的 手段之一,其次个人可支配收入中一部分用于消 费,消费多了,储蓄就少了,而我们知道储蓄可 以转化成投资。所以相对于收入的低消费会导致 高投资和快增长。 因此凯恩斯首先对消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第一个 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施蒂格里茨认为,与私人企业相比,政府 企业不必关心破产(有政府为后盾),企 业没有改善财务状况、降低成本与增加收 益的动机;也不考虑竞争(是独家经营或 寡头垄断),使企业缺乏创新和进步的动 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