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以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为视角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交流材料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交流材料
(材料一)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强调了民族的历史渊源、独立性和平等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下的特殊群体。
民族具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权利。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还强调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和权益。
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民族才能够充分发展和壮大。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民族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够实现民族的解放和进步。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还强调了民族的国际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民族的发展是在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民族的解放和发展必然与国际主义精神相结合,要坚持国际主义原则,支持其他民族的解放斗争,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材料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强调了民族的历史渊源、独立性和平等性,提倡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斗争,并强调了民族的国际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这一观点为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民
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以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为视角
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以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为
视角
田旭明
【期刊名称】《理论导刊》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对文化结构的高度关切是马克思文化理论的重要运思传统。
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涉及文化要素构成、文化要素关系、文化要素聚合核心力量以及文化结构功能等多方面。
根据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立足中华民族发展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质,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共同作用律、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中坚支撑律、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整体利益相互促进律、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与离散力对立统一中的主导作用律。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田旭明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下的分析[J], 田旭明;沈其新
2.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的有益尝试——读《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发展史论》 [J], 秦宣
3.从文化马克思主义到"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J], 张亮
4.发展观的现代性之维——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视角 [J], 方芳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义——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视角 [J], 凌加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民族发展的规律,并形成自己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内容:一、民族概念、民族基本特征(一)概念:古今中外人们都曾对民族从语言、地域、血缘、习俗、宗教、体质特点上,作过一定的研究。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民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民族语言、是指一个民族在交往联系中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它是民族最外露的一个特征。
●共同地域,指一个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和生产的地区,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这是民族形成的客观基础。
●共同经济生活,指民族经济上些联系性和经济类型。
●共同心理素质,指民族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及地理环境作用于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现象。
民族的四个特征,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制约。
这四个特征是在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是从物质、经济和文化要素方面提示了民族的本质属性。
二、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民族消亡是指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民族特征、差异消失,实现民族大融合●民族消亡前,始终存在着民族融合因素。
●民族作为历史范畴,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确立时期,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以后逐步地最终消亡。
这是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一般指民族间的矛盾问题,主表现于政治、经济、文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发展的全过程。
●民族问题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内容性质不同。
2013 年11 月25 日同济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名单
第 2 页/共 13 页
2013 年 11 月 25 日同济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名单
(共 351 人,其中:学术型学位 338 人,职业型学位(专业学位)13 人) 一、学术型学位(338 人)
课题研究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70358 马克思主义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及推动性作用,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具有相关性,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思辨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延展的意识之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因子。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学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两者融合的最显著的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将政党执政的根本理论观点界定为群众观,也就是政党、社会执政集团在对待群众时所存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本质上讲一种价值思想原则和施政理念。
没有群众观点的共产党是没有灵魂的政党,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表现特征,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及施政的最终归宿,也是其历史起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群众为主体,通过巨大的群众理念精神动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认同与凝聚力,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时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千年的意识锤炼积累下来的人文精神之源,其内容包罗万象,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辨性、哲理性等特征,和谐、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旋律,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唯物辩证观不谋而合。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是以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为出发点,寻找出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动力和动因。
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以及担当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精神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而中国传统文化便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此,其必定蕴含着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民族问题上的应用与发展,主要研究民族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
它深入剖析了民族问题的社会根源,为推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原理是深入研究民族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观点,下面将对其基本原理进行复习。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民族问题也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强调,要正确理解民族问题,必须把握民族问题的经济基础和历史变迁。
只有通过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才能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二、社会历史观与民族问题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
它认为,民族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而民族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主张,要以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前提,推动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只有通过正确的社会历史观,才能正确解决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三、阶级斗争与民族问题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认为,民族问题是在阶级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而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剥削。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主张,要通过促进各民族互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消除民族不平等和不公平。
只有通过正确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才能完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四、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指出,民族问题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要解决民族问题就必须以国际主义的精神,倡导各国各民族平等互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认为,各民族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追求共同的利益。
只有通过国际主义的观点,才能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实现民族和谐与全球发展。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下的分析
文 化 强 国 论 垤
田旭 明 , 其 新 沈
( 湖南大学 马克 思主义 学院, 长沙 4 0 8 ) 10 2
摘 要: 从马 克思主义文化结 构论视角来看 , 民族凝 聚力具有深刻 的文化结构意蕴。党 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提 出 “ 文化 强国” 的战略 目标 , 当代 中华民族凝聚力 的进 一步增 强找到 了新 的着力点 。建设 文化强 国, 当代 中华 民族 为 是 凝聚力精神纽 带完善 的重要保 障, 当代 中华 民族凝聚力 聚合 力增强的 内在诉求 , 当代 中华民族凝 聚力凝聚 张力 是 是
、
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结构意蕴
民族凝聚力是 民族发展 的内在力量 。民族凝聚力发展与 文化 内在机 制的发展和创新息 息相关 , 文化 内在机 制的完善 必将推动 民族凝 聚力 的增强 。众所周知 , 文化发展 内在机制 的完善 主要 取决于文化 内部结 构是否合理 , 而文化结 构是否 合理又取决于文化 内部各个要 素是 否协调 。文化 内部要素越 和谐 , 结构运转就越 协调 , 其聚合而成 的合力就 越大越牢 固 , 其 生命力就越旺盛 。因此 , 我们认 为, 民族凝聚力在深层次上 属于文化 的研 究范畴 。在 现实中 , 民族凝 聚力其实就 是一种
体与群体 关系的文化产物 。精 神文化是更高 的上层 建筑 , 是 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按照这一划分 , 当代中华民族 凝聚力构 成要素 中的经济 因素 就隶属于物质文化 , 传统文 化 因素 和共 同的心理状态就隶属 于精神文化 , 民族关 系因素及 民族 国家政治 、 军事和法律制度因素就隶属于制度文化。 马克思 主义文化结 构论还 告诉我们 , 物质 文化 、 制度 文 化和精 神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 、 相互影 响、 相互 渗透、 相互 补 充 的整体 。 物质文化 中渗透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 “ 制度文 化为 物质 文化所决定 , 同时又 以一定 的精神 文化观念作 为存 在 的前提 , 并在其 中凝 结着 、 沉淀着精神文化 的因素 , 反 而又 转过来给 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的发展 巨大的影响 。 精神 文 化归根 到底 为物质文化 的发展水平所 决定 , 又受到 制度文 但 化 的制约 和影 响 , 并且反 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 文化。” 如 翩 此看 来 , 民族凝 聚力 的三重构成要 素是相 互依 存 、 互渗 透 相 的辩证统一关 系。正是 因为有 了这种关 系 , 民族 凝聚力才成 为一个 由多层 、 面、 多侧 多方位组 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 而这 个整体结 构能否释放 出最强 的功 能效应 , 关键取 决于其三个
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中国现实观照
思文化结构思想的理论实质 , 诠释其在 当代 中国文
化语境 中的内涵 , 发掘其在 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 中的时代价值 。
一
马克思的文化结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也是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的最直观表
21 0 2年 1月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m ̄ o h n z o a e cJ u f o gh u Z
Jn ,01 a .2 2
No 1 .
第 1 总第 17期 ) 期( 8
【 学研究 】 哲
马 思 化 构 想 理 意 与 代中 现 观 克 文 结 思 的 论 蕴 当 国 实 照木
1 09
中州学刊 2 1 02年第 1 期
象化 活动 中介 的有机 统一体 。它 包括 三个 互相联 系 的领 域 : 为 主体 的内在性 的人 的 主观心 态 的领 域 、 作
出人类社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 第一个层次是制 造呢绒 、 麻布等 , 于物质文化; 属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
因此, 关切文化结构是不可忽视 的马克思运思传统。马克 思文化结 构 思想 主要包 括文化要 素构成论 、 文化合力结 构论和 文化结构功 能论 。从其 内在语境和 时代语境视 角来看 , 这种 文化结构 思想体 现 了科 学性、 批判性和 人本性
特质 。在 当代 中国, 坚持和实践马克思 的文化结构 思 想, 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物质 文 明、 治文 明和 精神 文 对 政 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以及增强 当代 中华 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 的价值。 关键词 : 马克思 ; 文化结构 ; 理论意蕴; 现实观 照 中图分类号 : 1 B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3 -7 1 2 1 ) 1 19 5 10 -0 5 ( 0 2 0 —O o—0
发展观的现代性之维——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视角
基金项 目: 教 育部 2 0 1 1 年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世 界 历 史性 视 域 中 的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 义 ” ( 项 目编 号 : l 1 Y J C 7 1 0 0 o 7 ) 成 果之一 ; 安 徽 师 范 大 学博 士 科 研 资 助 项 目。
中图分 类号 : K 0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1 5 0 2 ( 2 0 1 3 ) 0 1 — 0 0 4 6 — 0 5
2 0世 纪 5 0 ~ 6 0年 代 以来 , 世 界 各 国 先 后 掀 起 了 追
其道 , 现 代 大 工 业 也 在 突 飞 猛 进 。大 工 业 的 发 展 , 世 界
自启 蒙 理 性 孕 育 以来 , 在 现 代 社 会 就 存 在 着 发 展 问 题 。随 着 理 『 生 主义 、 个 人 主义 、 科 学主义 等逐渐大行
“ 资 本 通 过 吸 收 上 述 自然 力 而 转 化 为 不 断 膨 胀 的 社 会 物 质生产 系统 , 转 变 成 不 断 发 展 的生 产 力 和 不 断 积 累
用 的无 限 资 源 和 积 极 力 量 ! ” 四 在 资 本 的逻 辑 里 , 自然
失 去 其 审美 功 能 , 只 具有 经 济功 能 , 自然 的 价 值 就 在
下, 发 展 等 同 于 单 纯 的 经 济 增 长 。但 资 本 现 代 性 在 推 进 经 济 增 长 的 同 时 , 又 导 致 了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人的物 化及人 与人 、 人 与社会 、 人 与 自然 关 系的 紧张 等 问 题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对 旧发 展 观 的扬 弃 , 其 本 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理论诞生于1848年,当时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当中第一次阐述了其理论体系,并由此拉开了世界无产阶级国家发展的序幕。
自马克思理论出现至今,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并且我国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会直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和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打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才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一)民族理论的规律马克思思想在诞生之前,由于人们受到君主制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制约,导致各国均未对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化的阐述,而马克思却提出各民族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每一个民族之间生产力和内部交流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解释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改变对区域内民族发展的影响作用。
人类祖先逐渐对自然环境进行征服,如我国最早的部落、氏族等群居体系,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庄等大型民族混居体系,并引导了各部落间的联盟行为。
联盟在产生后,各部落之间开展文化和经济交流,促进、加速了新民族的形成,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将部落和联盟视为民族形成的基础。
共同的生存地域也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并使民族内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发展的趋势各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均具有明显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而民族的消亡也必然是其发展中的最终结局,也是民族发展的最终选择。
随着地区民族生产力的逐渐加强,其消亡也成为了客观事实。
在历史发展当中,各民族间的经济程度、文化习惯以及政治政策等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民族的独立和隔绝性所导致的,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劳动力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使民族得到了有效增强,但其所具有的剥削特性使其始终无法实现多民族的完全融合。
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内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彻底实现各民族间的平等,为民族融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论民族凝聚力【精品范文】
论民族凝聚力论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
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华民族凝聚力系统的良性运动,必须要有公正、民主、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公正、民主,不会出现和谐,社会不和谐又何来真正的稳定。
从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热情的优良传统上我们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范,从过去的争取民族解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今天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人才流动性大大增加,同一民族的人可以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我们突出提高民族凝聚力而不是爱国主义正在于此。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和腐朽文化。
坚持用先进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抵制腐朽文化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推动力量。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首先,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然而,经济实力又是一个民族内部各种力量赖以凝聚的物质利益基础。
其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改革开放使各民族地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地方经济优势,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起互补互利的关系,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新的基础上以经济优势与资源互补替代了传统的农牧互补,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对中华民族的亲和力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规律
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规律
中华民族大一统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追求的共同理念,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规律:
1.历史传承性: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性。
这种传承性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也渗透到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中。
2.政治主导性: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历代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武器。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君主和政治家都强调“天下一统”,认为只有实现国家的统一才能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3.多元融合性:中华民族是由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些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
但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强调多元融合,主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4.和平发展性: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注重和平发展,强调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
这种思想不仅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总之,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历史传承性、政治主导性、多元融合性和和平发展性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念,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民族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民族团结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民族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群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语言、传统和历史背景。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民族的阶级性,即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密不可分,不同阶级之间的民族关系也会对民族团结产生影响。
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中,民族团结被视为实现人类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消除种族和民族间的差异和矛盾,实现民族团结,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也强调了实现民族平等和民主,消除民族歧视和排斥的重要性。
3.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民族观与民族团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通过深入研究民族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根据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目标。
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际应用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民族团结工作中。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平等、团结和合作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层面的民族关系,也适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族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提倡处理民族问题时,要尊重各民族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
5.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对于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民族社会中,只有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和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要求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被视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则和目标。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来探讨其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要求。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民族团结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在这一观点下,马克思主义将民族团结视为历史进步的产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民族团结要求广大的劳动人民超越民族界限,摆脱封建剥削的束缚,争取共同的利益,实现团结和发展。
只有通过民族团结,才能打破身份认同的隔阂,建立起共同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
二、阶级斗争视角下的民族团结要求另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一观点下,马克思主义要求实现民族团结,就要突破和消除剥削阶级对各民族的压迫和剥削。
只有通过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民族解放和团结,最终达到祖国统一的目标。
三、国际主义视角下的民族团结要求马克思主义还强调国际主义的原则。
国际主义意味着超越国界,追求世界各民族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一观点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团结的目标不仅限于国内,还要尊重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发展权益。
只有通过国际团结,各民族才能相互支持、互利互惠,共同抵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干涉,实现真正的祖国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要求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阶级斗争视角要求民族团结要实现阶级解放,国际主义视角要求民族团结要超越国界。
只有在这些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目标,推动祖国实现统一和繁荣。
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指导我们实践的意义至关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目标而奋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的关系性论析
Jul. 202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的关系性论析
张淑娟 田 梦
(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内生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实践的内聚性情感,其内在结构的
中,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以及
在……各民族交汇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
微观、中观和宏观多层面的不懈努力,努力克
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错综复杂的亲密关
服现代社会对共同感的撕裂,将每个社会成员
系。 中华民族是关系性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
纳入到关系之网中,通过巩固和强化关系以加
意识既是对中华民族内在结构的积极反映,其
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 实践是
成的结果,不同于自然存在,“ 社会存在不是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必需环节,实践具有
实体 性 的, 而 是 实 践 性 的 和 社 会 历 史 性
能动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
存在的同时也具有能动性特征,不仅能反映社
会存在,还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从这时候
关系性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
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
意识的关系性存在根源于中华民族自身内在
正确道路。”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
结构的关系性存在。 应当以推动积极的关系
族国家,在几千年发展中,有些民族产生、有些
性为目标,将民族关系融入到整个社会关系之
民族消亡并融入其他民族、有些民族持续存
第 43 卷 第 7 期
2023 年 7 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43 No. 7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在当代中国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在当代中国的建构摘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代中国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必须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意识。
在学理层面,要坚持文化结构论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传统;在方法论层面,要坚持返本、对话与开新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理论自觉自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国内成为一种“显学”后,学者们在文化现象、文化批判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特征和命运、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精神的冲突、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文化精神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哲学也因此被学者们称为“走向21世纪的世界哲学主潮”①。
然而,笔者发现,作为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结构论,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充分,未形成较全面的理论体系,甚至出现了一种淡化倾向。
文化结构的优化,关系到文化的交流、变迁与创新,在当今“回到马克思”、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学术号召下,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深入系统地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对进一步发展文化哲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内在语境和时代语境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不能简单地追随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印记,既不是“顺着讲”,也不是“对着讲”,而是要具备自己的理论自觉意识“接着讲”,这种“接着讲”必须是“独辟蹊径”的。
一、学理层面的自觉: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传统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首先必须要弄清楚马克思理论是否承认其“合法性”。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今天,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对于整个文化大系统来说,文化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因为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只有结构合理优化了,系统的功能才会增强。
文化结构论虽然较早地出现在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的著作中,但是,作为人类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不可能忽视文化结构问题,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概念。
马克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
马克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列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论断:1. 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理环境和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
2. 民族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种群体性社会关系,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 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在民族层面上的表现,其中包含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的解决,才能真正解决民族问题。
4. 民族问题是国际斗争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不仅存在于各个国家内部,也存在于国际关系中。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国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民族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解放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解放,包括各个民族的解放。
6. 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各个民族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7. 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各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8. 民族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斗争实践来解决。
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现象出发,而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
9. 民族问题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能片面地看待和解决民族问题,要从经济基础、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民族拥有强大 而独特的 民族 凝聚 力。正是 因为这种 民族 凝聚 力 ,在几 千年 的历 史长河 中,中华 民族才能 由 “ 多元 ” 走向 “ 一体 ” ,虽历经磨难 ,但仍然能够克服 重重困难和 危 机 ,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凝聚 力是中华 民族 生 存 与发展 的内在动 力,既是中华 民族古 老而常新的 民魂 情 节 ,又是历久弥 新 、方兴 未艾的研究课 题。 中华 民族凝 聚 力 “ 强大而独特” ,那么这种 “ 独特 ”除 了形成条件、历史 境遇 、更新 重构等独特之外 ,必然还存 在着不同于其他 民 族凝聚力的 “ 独特规 律 ” 。那么 ,这 种独特规律 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 ,民族凝聚 力从 根本上说是一 种文化实践 。文化 是 民族凝聚 力的 内核 ,是 民族凝聚 力取 之不尽 用之 不竭的
中 制 造 呢绒 、 麻 布 和 丝 织 品 的 。但 是他 不 明 白 ,这 些 一 定
态。这种 意识形态合乎 封建地主阶 级的政治统治 ,有利于 维护封建社 会的政治经 济秩 序。还有 ,中华 民族 农耕文 明 孕育 了中华民族传统 精神 ,主要体现 为家国 同构 、 自强不
成 、文化要素关 系、文化要素聚合核 心力量 以及文化结构功 能等 多方面。根据马克思 文化结构思想 ,立足 中华 民 族发展 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质 ,可 以得出中华民族凝 聚力发展 的基本规律是 :中华 民族凝柱 中坚支撑律 、中华 民族凝聚力 与民族整体利益相互促 进律 、中华民族凝 聚力在与离 散力对立统一 中的主导作用律。
论 中华 民族凝聚 力发展 的基本规律
— —
以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为视角
田 旭 明
( 江 苏师 范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江 苏 徐 州 2 2 1 1 1 6 )
摘
要 :对 文化 结构 的高度关切是 马克思文化理论 的重要运 思传 统。马克 思文化结构思想 涉及 文化要 素构
华 文 明 一 直 延 续 而 没 有 出现 断 层 呢 ? 从 根 本 上 说 , 因为 中
质生产率建 立相应 的社会 关系 ,正是 这些人又按 照 自己的 社会关系创造 了相应 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 ”[ 】 在这 里 ,马 克思 强调 的物质 生产 、社 会关 系 以及 原理 、观念和 范畴 , 其实就 明确 了文化 是由三大基本 要素构成。 第一 个要素是 物质文化 ,即呢绒 、麻 布和丝织 品等 物质资料 的制造和生 产 ;第二个要素是 制度 文化 ,即社会 关系 ;第三 个要素是
度文 化是 中介 ,精 神文化 是更 高的 上层建筑 。物 质文化 、
制度 文化和精神文 化的共 同作 用、相互作 用、交互作 用才 能形成 文化整体 ,实现 文化 系统 的发展。任何一 个 民族文 化整体 的发展 ,都 是该 民族先进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
神文 化共同作 用的结果。 中华 民族凝聚 力的基本 要素 由中 华 民族发展 中的物 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 文化构成 ,中 华民族凝聚 力的发展 ,离不 开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 精神 文化 的共 同作 用。具体来说 ,就 是 中华 民族凝 聚 力是在特 定 的环境 中,由先进的物 质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 共 同作 用的结果。这是中华 民族凝聚力发展 的基本规律之一。 中华 民族在古代社 会创造 了先进 的农耕文 明和游牧 文 明。但总体来说 ,农耕文 明占据主流。从原 始社会 的刀耕 火种 ,到商 阁时代 的青铜农 具 、春 秋时代 的铁 器和牛 耕 , 再到汉代 的犁壁和播种 工具 耧车、唐代 的曲辕犁 ,中华民 族农耕文 明始 终处于不 断的发展过程 中。封建地 主阶级兴 起以后 ,建 立 了与农耕 文明相适应 的封 建政 ) - Z 。 a , 制度 。秦始 皇统一六 国后 ,建立 中央集 权制国 家,这 种政治制度 有利 于维护 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 济 ,有利于农 耕文 明的发展 。此 外 ,随着 秦始 皇焚 书坑儒 ,汉代董仲舒 “ 罢黜百 家 ,独尊
一
、
中华 民族 凝 聚 力基 本 要 素 共 同 作 用律
马克思认为 ,文化是 由物 质文化 、制度 文化和 精神文 化构成 ,这 三种要素相 互影响 ,相 互作 用 ,共 同推 动社会
发 展 。 马 克 思 在 批 判 蒲 鲁 东 的唯 心 主 义 历 史 观 时 曾 指 出 :
“ 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 ,人们 是在一定 的生产关 系
由于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又适合于这种经济基础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满足了地主阶级政治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需要保证了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多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繁荣的局面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
文 化 强 国 论 坛
儒术 ” ,儒 家 学 说 和 思 想 迅 速 成 为 封 建 社 会 的 主 流 意 识 形
精神源泉。 党的十八大 明确 了文化是 民族 的 血脉 ,是人 民
的精神 家园。这就说 明了民族凝聚 力的任何发展 问题都可 以从文化 中寻找答案 。基 于此 ,本 文以马克思文化 结构思 想为理论基 点 ,结合 中华文化发展特 质 ,对 中华民族凝聚 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尝试性探 索。
关键词 :马克思;文化结构 ;中华民族;凝聚力 ;规律 中图分类号 :D 6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4 0 8( 2 0 1 3 )0 1 2 — 0 0 8 0 — 0 4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 : “ 从孔子时代 以来 ,古埃及 、 巴比伦 、马其顿 、罗马帝国都先后 灭亡 ,只 有中国通过不 断进化而依然生存 。 ”德国哲 学家黑格 尔也 曾言 : “ 只有黄 河 、长江流 过 的那个 中华帝 国是世界 上惟 ~持久 的 国家 , 征服 无从影 响这样 的一个 帝 国。 ”这是 每位炎 黄子 孙的骄 傲 。反思历史 ,为何 曾经 的四大原生态文 明古国 ,只有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