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3.10《苏轼词二首》同步达标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3.10 苏轼词二首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偓佺..(wò quán)欹.枕(qī)忍俊不禁.(jīn)B.杳杳.(yǎo)奇葩.(bā)戛.然而止(jiá)C.天簌.(lài)熨.帖(yùn)渎.于职守(dú)D.整饬.(shì)料峭.(qiào)时乖命蹇.(jiǎn)解析:B项“葩”读“pā”;C项“熨”读“yù”;D项“饬”读“chì”。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吟啸雌雄滥芋充数狼狈B.蓑衣庇护不枝不曼芒鞋C.孤鸿亘古有侍无恐萧瑟D.洞悉快哉自出机杼浩然解析:A项“芋”应为“竽”;B项“曼”应为“蔓”;C项“侍”应为“恃”。
答案:D3.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___,号东坡居士,___________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________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记忆,对于古代文人并称现象,要通过总结,抓住并称的特点记忆。
答案:子瞻四川眉山黄庭坚黄庭坚米芾蔡襄4.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B.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析:A项属于豪放风格的词,B、C、D三项均属婉约派。
答案:A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完成5—8题。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第3单元+10+苏轼词二首+Word版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次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32672050】宫阙.(juè )绮.户(qǐ )参与.(yù )浅薄.(bó)琼.楼(qínɡ) 吟.啸(yín ) 失落.(luò) 道观.(ɡuàn )一蓑.(suō ) 料峭.(xiào) 空.闲(kònɡ ) 恣.意(zì )萧瑟.(sè ) 何妨.(fǎnɡ) 虔.诚(qián ) 面颊.(ji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宫阙.(què ),琼.楼(qiónɡ ),料峭.(qiào ),何妨.(fánɡ)。
2.改正下列词句中的错别字。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料诮春风吹酒醒,微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倚”应为“绮”,“时”应为“事”,“情”应为“晴”,“诮”应为“峭”。
3.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问青天把:握着B.高处不胜.寒胜:胜过,超过C.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听凭D.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解析】B项,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答案】 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礼部尚书,北宋文学家。
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苏轼词二首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炽.热整饬.不啻.叱.咤风云B.富庶.夙.愿萧瑟.追根溯.源C.小憩.迄.今亲戚.同仇敌忾.D.撩.拨瞭.望潦.水一目了.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早已高调宣布退休的达赖再次向其信徒发出号召,鼓动信徒参与自焚等“和平运动”。
其浓重的血腥味再次证实达赖“和平运动”,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
B.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流血冲突不止,外部力量也正紧锣..密鼓..地向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
叙利亚滑向全面内战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C.今年第一个销售周期,地处内陆的泰安市的房屋均价已突破5 000元大关,而市府附近的“国山墅”更达到每平方米14 000元的高价,令工薪阶层望尘莫及....。
D.原本表现低迷的股市,上演了“七连阳”的好戏,但大多数人却无法用自己的知识与资金来坐.收渔利...,令众多散户大呼遗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①④⑤③②⑥B.①⑥④③⑤②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二、能力提升5.阅读《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然后回答问题。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宋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宋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背景知识】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山东省历城县)人。
他生活在宋金对立的时代,民族灾难异常严重。
他目睹了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北方人民的苦难,毅然投身于抗金斗争。
他一生坚持抗金,恢复中原,但屡遭主和派的诽谤和打击,连连被贬。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现存词极为丰富,约620余首,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他的词亦有不同风格之作,如:温柔婉约之作有之;恬静、清新的田园风光、乡居生活之作亦有之。
其作品收入《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稼轩词》(四卷)。
辛弃疾的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文语,并多用比兴,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推动了豪放派词风的发展。
【阅读指导】(一)这两首词分别是宋朝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可以说,它们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个人在词领域的最高水平,而且代表了宋代豪放派词的最高水平。
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时分层作业10苏轼词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10 苏轼词二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65】A.宫阙.(juè)绮.户(qǐ)参与.(yù) 浅薄.(bó)B.琼.楼(qínɡ) 吟.啸(yín)失落.(luò) 道观.(ɡuàn)C.一蓑.(suō) 料峭.(xiào)空.闲(kònɡ) 恣.意(zì)D.萧瑟.(sè) 何妨.(fánɡ)虔.诚(qián) 面颊.(jiá)D[A项,宫阙.(què);B项,琼.楼(qiónɡ);C项,料峭.(qiào)。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B.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C.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D[A项,“倚”应为“绮”;B项,“时”应为“事”;C项,“情”应为“晴”。
] 3.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66】A.把.酒问青天把:握着B.高处不胜.寒胜:胜过,超过C.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听凭D.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B[B项,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礼部尚书,北宋文学家。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B.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
C.四川眉州三苏祠有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其中“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
D.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2015年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5年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容上:从“形胜”与“繁华”两个侧面概括了钱塘江自然环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太平景象。
结构上:总领全篇。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以后,“逐起投鞭渡江之志”。
根据词的内容,请你简要说明完颜亮起意渡江南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市繁华;市民殷富;风景优美;生活和乐。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苏轼词二首同步试题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轼词二首【名句积累】1.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9.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10.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石苍舒醉墨堂》)【名篇赏析】浣溪沙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诗意: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
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赏析:这首记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偓佺(wò quán)欹.枕(qī)忍俊不禁.(jīn)B.杳杳.(yǎo) 奇葩.(bā) 戛.然而上去(jiá)C.天籁.(lài) 熨.帖(yùn) 渎.于职守(dú)D.整饬.(shānɡ) 料峭.(qiào) 时乖命蹇.(jiǎn)解析:B项,“葩”读“pā”;C项,“熨”读“yù”;D项,“饬”读“c hì”。
高中语文《听颖师弹琴》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5年高中语文《听颖师弹琴》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1.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十句为一部分:正面描写声音。
后八句为一部分: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2.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3.仔细品读诗歌的前十句,体会作者写出了怎样的音乐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高中语文优化方案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咀嚼.(ju é)镂.刻(l òu)伺.侯(s ì)流淌.(t ǎnɡ) B .涔.涔(c én) 恫.吓(d òn ɡ) 模.糊(m ú) 沉吟.(y ín) C .粗糙.(c āo) 谛.听(d ì) 赌.注(d ǔ) 菲薄.(b ó) D .固执.(zhi) 缜.密(zh ěn) 濒.临(p īn) 离间.(ji àn) 解析:选C 。
A 项,“伺”读c ì;B 项,“模”读m ó;D 项,“濒”读b 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明澈取缔慰籍付之一笑对簿公堂B .漱口枷锁僭越高潮叠起买椟还珠C .罪孽裨益攻讦开门揖盗贻笑大方D .偌大羸弱钳制直截了当披星带月解析:选C 。
A.籍—藉;B.叠—迭;D.带—戴。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________太浅,在总经理这个位置上难以服众,很有可能胜任不了。
②2008年2月13日,英国《独立报》发表文章指出世界粮食库存________减少,文章建议各国积极应对食品涨价问题。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了。
A .资力日趋不免B .资历日趋未免C .资力日益未免D .资历日益不免解析:选B 。
资历:资格和经历;资力:①财力,②天资和能力。
根据语境应用“资历”。
日趋:一天一天地走向,逐渐地;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
前者符合语境。
“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前者符合语境。
4.(2011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3.10 苏轼词二首课件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段解:上阕着重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轻”“谁怕”及最后一句表达词人不避风雨, 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令人羡服不已。
段解:下阕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也无 风雨也无晴”一方面是失意的心情,可以理解 为经历过风雨的人更加盼望天晴;另一方面也 看出了词人对往事的释怀态度:已经不再去计 较得失了。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乐观。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 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 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 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阕穿 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 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 地的政治风雨。
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及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 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 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回望自己经历的宦 海风波,感悟到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 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抒发情志,表现 词人经历风雨后内心的坦荡平静和超脱:一方面多少含有失意 的心情——经历过风雨的人更加盼望天晴;另一方面更显示出作 者对往事的释怀态度,已经不再去计较得失了。
1.文本审美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 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人间也可以得到 快乐,何必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也可以成就 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朝廷中去呢?只要正确对待, 在哪里都有所作为。下阕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 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 聚,也必然有离散,这正是与月有圆时,必有缺时一 样,都是自然界的规律。这种哲学意味,不是简单的 说教,而是通过词中完美的意境来表现的。
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哪个字最关键?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4、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巩固训练与矫正】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4分)2、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梳理知识与架构】1、结合这两首词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2、背诵默写两首词:生活感悟: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
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
汪国真有诗,“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2015年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5年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怎样理解词人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一种惯常在动乱中度日而很难适应短暂安适生活的极度忧患、疑惧心理。
2.“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一句,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点出时令是初春。
“染柳烟浓”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
“吹梅笛怨”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词人心中便有了“春意知几许”的疑问。
淡淡的春意中掺进了浓浓的隐忧,晚年的心境可见一般。
3.这首词对比手法的运用比较突出,试结合作品作一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篇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今昔元宵节的情景,抒发了内心孤寂凄苦之情。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3单元10 苏轼词二
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萧瑟.晦涩.塞.责稼穑.B.乘.兴乘.风乘.载千乘.C.料峭.讥诮.不肖.俊俏.D.婵.娟禅.让蝉.联不惮.解析:选A。
A项,都读“sè”。
B项,千乘.(shènɡ),其他读“chénɡ”;C项,不肖.(xiào),其他读“qiào”;D项,读音依次为“chán,shàn,chán,dàn”。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B.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料诮春风吹酒醒,微冷。
解析:选C。
A项,倚—绮;B项,时—事;D项,诮—峭。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问青天把:握着B.高处不胜.寒胜:胜过,超过C.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听凭D.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解析:选B。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蓑烟雨任平生..长向别时圆..B.何事C.千里共婵娟..萧瑟处..D.回首向来解析:选D。
方才,刚才。
5.填空。
(1)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酒问青天(2)何事长向别时圆(3)何妨吟啸且徐行(4)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1.1《李白诗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选修《唐诗宋词》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1.1《李白诗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选修《唐诗宋词》【优化方案】高中语文1。
1《李白诗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本段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加以分析,并说明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用“天上来〞的夸张手法,写出了黄河水的宏大永恒,又用“朝如青丝暮成雪〞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同时又用前者反衬后者,进一步突出人生的纤弱渺小。
这样开头就营造了一个气势浩大的悲伤氛围.两个“君不见〞是呼告的手法,同时形成排比。
以“黄河之水〞开头,引出对人生的感慨,是起兴手法。
2.有人认为文中“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含有享乐主义的思想,因此应加以否定,你是怎样认为的?试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词,因为正直的他一生中基本上未曾“得意〞过,因此他想用酒来解脱自己,这虽有消极成分,但是情有可原.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者思想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乐观,不能因此一点就否定李白的思想。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之《苏轼词二首》同步训练 .doc
10苏轼词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6分) A.宫阙.(juè)绮.户(qǐ)参与.(yù) 浅薄.(bó)B.琼.楼玉宇(qiónɡ) 吟.啸(yín)失落.(luò) 道观.(ɡuàn)C.一蓑.烟雨(suō) 料峭.(qiào)空.闲(kònɡ) 恣.意(zì)D.萧瑟.(sè) 不胜.寒(shēnɡ)虔.诚(qián) 面颊.(jiá)解析A项“阙”应读què。
答案 A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念/去去、千里/烟波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解析D项,应为“异日/图将/好景”。
答案 D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6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欢饮达旦.旦:天亮。
[来源:学科网ZXXK]B.不应有恨.恨:怨恨。
[来源:Z+xx+]C.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
D.已而..遂晴已而:不久。
解析B项“恨”应是“遗憾”的意思。
答案B[来源:Z+xx+]4.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4.古今不同读者对《定风波》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
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
示例2: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
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
二、语言运用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每句不要超过20个字)北京东城区教委小学教育科最近进行了一项关于“校训”的调查。
在被调查的50所小学中,49所学校的校训构成形式为“四词八字”口号式,所占比例高达98%。
50所学校的校训,共涉及用词38个,普遍存在着重复使用的问题。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词依次为“勤奋”,38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76%;“团结”,26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52%;“创新”,21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42%;“文明”,20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40%。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京东城区各小学校训形式趋同,内容相近。
(2)校训应与时俱进,因校制宜,张扬个性。
6.阅读下面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
东坡楼里,汇集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垂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
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
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人格魅力之源——敦厚、质朴。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萧瑟.晦涩.塞.责稼穑.B.乘.兴乘.风乘.载千乘.C.料峭.讥诮.不肖.俊俏.D.婵.娟禅.让蝉.联不惮.解析:选A。
A项,都读“sâ”。
B项,千乘(shânɡ),其他读“chãnɡ”;C项,不肖(xiào),其他读“qiào”;D项,读音依次为“chán,shàn,chán,dàn。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B.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料诮春风吹酒醒,微冷。
解析:选C。
A项,“倚”应为“绮”;B项,“时”应为“事”;D项,“诮”应为“峭”。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问青天把:握着B.高处不胜.寒胜:胜过,超过C.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听凭D.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解析:选B。
B项,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蓑烟雨任平生..长向别时圆..B.何事C.千里共婵娟..萧瑟处.. D.回首向来解析:选D。
D项,解释为“方才,刚才”。
5.名句名篇默写。
(1)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
答案:(1)把酒问青天(2)何事长向别时圆(3)何妨吟啸且徐行(4)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8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起舞弄清影”中“弄”字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弄”是“赏玩”的意思。
表明月下起舞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7.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并分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做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8.请结合原句回答《水调歌头》中作者的矛盾心理,并说明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怎样化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写作者想超脱尘世,又怕“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人很快领悟到人月无常,自古皆然。
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既然如此,唯望各自珍重了。
这些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三、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