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及其中风病诊治临床运用
《伤寒论》倪海厦注(一)
《伤寒论》倪海厦注(一)傷寒論原著汉张仲景注解民国倪海厦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伤寒论序言经方在我国汉朝以前其实就已经存在,应该是来自西域,而且已经在我国流传千年,只是经方在汉朝之前是没有正式的辨症依据,用来指导如何使用经方。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经方的医师非常之少,一直等到汉朝出现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利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辨证将经方如何使用系统化的第一人,也因此他至今仍被历代中医尊称为医圣。
最初他的经方著作书名叫做伤寒杂病论,而张仲景在此书的前言中就有说明,他的草药知识是来自胎胪药录,到了宋朝以后政府开始成立所谓制版局,当时以林亿为主的一群人将这伤寒杂病论区分为二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自此以后就有这二本书在民间流传至今,本文伤寒教学课程就是指这第一本书伤寒论的教学,其中所有的处方就是所谓的经方,原书结尾有所谓霍乱病脉症治等篇。
我将之编入金匮的第一篇,历代对这篇都有许多争议,有些名经方家认为应该留在伤寒论中,有些认为应该编入金匮中,我个人对此的认定是伤寒论只讨论六经辨症,可以讨论到厥阴篇就结束,其它的可以都放在金匮中,因为金匮本来就是分门别类的一个杂病论,从内科到肠胃科到妇科等等都有,如此后来的学者就比较容易做一简单的区隔,先研究伤寒论,等到所有伤寒论的六经辨症条辨都能够很纯熟的运用之后再进入金匮时,就可以很迅速的进入这经方的殿堂。
读了伤寒论的好处在哪里呢?有心研究经方的有志之士必须知道一点,就是因为有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的基础,我们经方家就敢大剂的、大量的使用经方绝对不会出一点错,由于经方都是使用极峻的药,讲究的是一剂就知,二剂就已的效果,也由于药物的力道强劲有力,而且很多都是有毒的天然药物。
过去许多医家就是因为无法透彻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于是自然而然就不敢轻易使用经方,同时由于胎胪药录的失传,造成许多医家对于伤寒论更是一知半解,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自汉朝张仲景医圣至今,历代所出现的经方名家并不多,所以千年以来真正懂得伤寒论的医家是屈指可数的,温病派也同时因为一些医家对伤寒的误解因而应运而生,由于温病方使用的药物不像经方那样的剽悍,都是讲究温和滋阴调养进补等等方式来治病,与经方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因为温病方少用峻药,就算吃错药物,也无多大不良的反应,于是就受到一般医师的喜欢,也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医都是温病派中医,终于导致千年以后造成人们对于中医的误解,都认为中医就是慢慢来,中药是吃下死,但是也无法治病的错误观念。
论《伤寒杂病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 ・ 2 1 5
论 伤寒杂病论》 “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的临床应用
蒋 志 诚
( 永 州市 祁阳县中医院 ,湖南 永f l 、 I 4 2 6 1 0 0 )
【 摘要】张仲景所著 《 伤寒杂病论》 中 “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仅是 中医诊治 “ 坏病”之原则 ,更是指导 中医临床辩证论 治
吸道感染 次数以及病史情况与治疗前相 比无明显差异… 。
1 . 5统计学分 析 :本 次研究采 用S P S S I O . 0 统 计软件 处理分 析 ,计数资 料采 用均数加减 士 表示 ,组间 比较采用 检验 ,P <O . 0 5 比较有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从 本 次研究 中可 以看 出 ,观 察组 患者 的 咽部 正常 、肺部 哕 音消
P< O . 0 5 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综上所述 ,给予4 , J L 反复呼吸道 感染疾病采 用玉屏风颗 粒与 匹多 莫德治疗 ,可显著提 高临床治疗效 果 ,有利 于患儿临床症状 改善 ,提
1 . 4指标观 察 以及疗 效评价 :观察 两组患者 的治疗 效果 、症状 改善情
况。治 疗效 果 :显著 改善 :停药 半年 内均未 出现 呼吸道 感染 情况 或
古 方 ,主要 组成成分为 防风、 白术 以及黄芪 ,具 有益气 、止 汗、 固表 效果 ,可用 于治疗面色光 白 ,自汗恶 风 、表虚 不固功效 。防风具有镇 静 、抗炎 、解 热以及抗惊厥 效果 t白术主要成分 为白术醇 ,富含丰 富 的维生素A,可有 效促 进肠壁 的吸收 ,可起 到较好的 固表止汗 、补气 健 脾效果 ;黄芪 中富含 丰富 的叶酸 、氨 基酸 以及Mn 、Z n 、F e 等多种 微 量元素 ,可起 到较好 的促 网状 内皮 细胞 吞噬能力 ,可有效增 强患儿 的抗病能力 ,可有效 减少反 复呼吸道感 染 发生 口 】 。匹多莫德 为一 种人 工 合成 的免疫 刺 激调 节剂 ,主要 成分 为焦 谷氨 酸和 硫代 脯氨 酸 ,生
论《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开篇 明义 , 我们 首 先应 当确 定一 个概 念性 的问题 , 即“ 脉 一证 ” 体 系 中的 “ 证” 与“ 辨证 论 治 ” 中的 “ 证” 的 区别 。 “ 辨 证论 治 ” 的提 出 是 在新 中 国成立 以后 , 它 是 在 现代 医学思 维体 系 下 来 理解 中 医理 论 而 提 出 的 , 我 们 现 在所 提到 的 “ 辨证论 治 ” 可 以在 《 中 医基 础理 论 ・ 第 六 版》 找到 明确 的定 义 。原 文 如下 : 所谓辨证 , 就 是 将 四诊 所 收集 的资 料 、 症状 、 体征 , 通 过分 析综 合 , 辨清 疾 病 的 原因 、 性质 、 部 位 和 邪 正 之 间 的关 系 , 概括 判 断 为某 个 证 。但 是 从 原 文 中可 以看 出 , 《 伤 寒 论 》中 的
对误治 、 逆治的处理原则 , 但纵观《 伤寒论》 全篇 , 无一 不体现“ 脉 一 证” 合 参 的辨 证 思维 和 方 法 , 故 原 文虽 发
于误 治逆 治 , 但远 非止 于此 。 1 “ 证” 的具体 含 义
论》 原文来推测张仲景诊治疾病的过程 。仲景将外感 病 概 括为六 个 阶段 , 即: 太 阳病 、 阳明 病 、 少 阳病 、 太 阴 病、 少 阴病 、 厥 阴病 。这 六个 阶段 分别 代表 六种 不 同的
证” 辨 证体 系作 为 经 方 临 床 使 用 的指 导 法 则 , 并 以此 取 得 了 良好 的疗效 。虽 然 仲景此 段文 字 的本 意是 提 出
们必 须还 原 张仲景 原 本 的诊 病 模 式 , 且 由于 仲 景 没 有 留下 任何具 体 的病 案 , 所 以我 们 只 能通 过 阅 读 《 伤 寒
关键 词 : 伤寒 论 ; 辨证 论 治 ; 证; 脉 象 中图分类 号 : R 2 5 4 .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4 ) 0 6— 0 0 2 9— 0 3
伤寒论六经病总治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六经病总治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六经病总治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太阳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的主要治法是汗法,因其兼证不同,可兼用下、清、温、补。
(至于汗法和其他治法的先后治则关系,详见于太阳病篇《表里先后治则》一文,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
汗法有三种情况:1、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阴阳倶紧的伤寒麻黄汤证。
2、恶风发热,汗出脉缓的中风桂枝汤证。
3、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脉微缓(弱)的麻桂合方(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汤)注:疟疾有两大特点:1、寒热往来2、发有定时,此处指寒热往来。
二、阳明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的主要治法是清法和下法,兼有汗、温、和。
邪在经用汗法,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葛根汤、桂枝汤和麻黄汤。
阳明热证用清法,阳明实证用下法。
阳明病起手三法:1、热在上焦的热郁胸膈证,治用栀子豉汤清宣透热。
2、热在中焦的胃热弥漫证和胃热弥漫气津两伤证,治用白虎汤辛寒折热和白虎加人参汤兼以益气生津。
3、热在下焦的水热互结又伴阴伤证,治用猪苓汤清热利尿育阴。
至于下法和其他治法详见阳明各篇之中,此处略。
三、少阳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的主要治法是和法,以小柴胡汤为代表。
少阳病禁汗、吐、下和利尿少阳三禁要详明,汗谵吐下悸而惊。
甚则吐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命难生。
四、太阴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的主要治法是温法和补法,根据不同情况可兼有汗法和下法。
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逆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症候。
对于脾阳虚脾气虚的脏虚寒证常用四逆辈和理中类治疗,对于太阴经脉受邪,经脉气血不和的症状常选用桂枝加芍药汤一类治疗。
五、少阴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是一组心肾阴阳倶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症候。
少阴病的主要治法是温法和补法,兼用汗法、清法和下法。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 本 文编 辑 : 杨
杰
本文 校对 : 邝秀 英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2 3 )
从伤寒六经论“ 观其脉证 , 知犯何逆 , 随证治 之 ’ ’ 的临床应 用 ※
李劲松
( 福建 省厦 门市 中医院 治未病 科 ,厦 门 3 6 1 0 0 9 )
关 键 词 : 六 经 ; 伤 寒 ;理 论
的鉴 别在 于无 汗 ,脉浮 紧或 浮数 。
2 阳明病
“ 坏病 者 ,即变证 也 ” 。在 这一 条 文 中 ,指 出患 太 阳病
已有数 日 ( 病 变 部位 、患病 时 间 ) , 已用 过 发 汗之 法 ,
再 或 曾用 涌 吐 、攻 下 、温 针治 疗 ,不仅 病证 不 愈 ,而 且 病 情复 杂化 。 由于变 证 已不 属 太 阳表 证 , . 故 桂 枝汤
者 , 自败 之 义 ,言 历 经误 治 而 正 证 自坏 ,柯 韵 伯 云 :
体 表 ,气 血 向外 ,充盈 于 体表 以抗 外 邪 ,故 脉 浮 ;头 项 强 痛 是 太 阳 经 脉 受 邪 。凝 滞 不 利 的 见 证 ;寒 性 凝 敛 。毛 窍为 之 闭塞 ,卫 外 之 阳气 被其 压 抑 ,一 时不 易
9 0 3 .
『 4 1 周强 , 全小 林 , 刘桂芳 , 等. 经 方 新用 之 仝小 林 教 授运 用 半 夏泻 心 汤 医 案 四 则叨. 中 医药信 息 , 2 0 1 0 , 2 7 ( 4 ) : I 1 — 1 3 . 『 5 1 金 寿 山. 运 用 辨症 论 治 规 律. 以知 柏 地 黄汤 加 味 治愈 消 渴症 ( 尿崩症) 一 例 报告m . 上海 中 医药 杂志 , 1 9 5 9 , 1 : 1 9 2 0 . f 6 1 黄煌 . 经方 医学 的 源流 与 现状分 析硼 . 上 海 中 医药杂 志 , 2 0 0 9 , 4 3 ( 1 ) : 6 - 9 .
《伤寒论》六经方证辨治心悟(33)中风(脑梗塞)
《伤寒论》六经方证辨治心悟(33)中风(脑梗塞)(33)中风(脑梗塞)张某,女,72岁。
2012年11月14日初诊。
主诉: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6小时。
患者昨夜3点多时发现左侧上下肢无力抬起,早晨起床后感头晕,肢体无力加重,遂来我院以“脑卒中”为诊断收入院。
经头颅CT检查,未发现脑出血。
但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阳性,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以脑梗塞予以静脉点滴血栓通和川芎嗪粉针剂等治疗。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刻诊:为争得最佳治疗时间,决定给患者服用中药。
上午9点多诊见:神清,精神差,头晕,头重脚轻感,左侧肢体软弱无力,抬举障碍,活动不灵活。
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汗,无口苦,纳可,眠可,口干渴,大便日1次,稍干,小便黄。
舌质紫黯,舌体胖大,舌苔黄滑腻,脉细,寸浮微紧,关弦尺沉。
六经脉证解析:头晕头懵不适,头重脚轻,肢体无力,舌体胖大,舌苔滑腻,脉沉细弦,为太阴病,津血失于濡养,痰饮上犯。
肢体功能障碍,脉浮紧,为太阳表证,营卫郁闭,表不通透,血瘀痰凝。
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为阳明郁热。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寒热错杂,瘀痰互阻。
病机:营卫郁闭,表不通透,瘀痰凝滞化热生风上逆脑络。
治疗:《古今录验》续命汤:麻黄15g,桂枝15g,炙甘草15g,干姜15g,党参15g,当归15g,黄芩15g,川芎15g,杏仁15g,生石膏30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4次服。
嘱服药后盖被微汗,不可大汗,并要避风。
二诊:患者头晕头懵明显减轻,下肢感到有力了,复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药已对证,上方将麻黄、桂枝各加至20g,加黄芪60g,继服3剂。
三诊:患者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4级,上肢进步较慢,已可下地走动上方将当归、川芎各加至20g,黄芪加至90g,继服3剂。
四诊:患者上肢肌力3级,感到有握力了,下肢肌力4级,口干不渴,大便偏稀,小便可。
舌质紫黯,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细,寸浮滑,关尺沉弦。
伤寒论经典名言名句
伤寒论经典名言名句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核心原则,强调了依据病人的脉象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2.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疾病诊断的灵活态度,只要有一种症状符合柴胡证的标准,就可以考虑使用柴胡汤。
)3.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合病症状的描述,三阳病的不同表现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病典型症状的描述,太阳病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为主症。
)5.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伤寒病的鉴别诊断,根据脉象和症状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和发展方向。
)6.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病的治疗原则,使用发汗法后,如果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可以考虑使用真武汤等药物进行治疗。
)7.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少阴病的治疗原则,由于少阴病的病位较深,所以不能使用发汗法。
)8.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病的治疗原则,如果发汗后出现漏汗、小便难、四肢微急等症状,可以使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治疗。
)9.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病的治疗原则,太阳病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喘等症状为主,可以使用麻黄汤进行治疗。
)10.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出自《伤寒论》,这是张仲景对于太阳中风病的治疗原则,采用桂枝汤可以起到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治小儿病
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8卷第27期-9-阳气治疗大法;擅用仲景名方加减挽救疑难重症,屡起沉疴痼疾,总结临床验案,取经方用药之长,力推中药“十大主帅”等方面,都能体现他“由博返约”治学之道,尤其是吴佩衡先生在理法方药上取得的建树都可以指导《伤寒论》教学和实践运用。
明代医家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指出:“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
”说明医者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精通中医经典著作,掌握其精微义理,通过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在临床治疗中融会贯通,抓住关键要害,才能应手奏效,妙手回春,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黄树则.中国现代名医传(一)[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5:86.[2]吴佩衡著,吴生元,吴元坤整理.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5,111,52-53.[3]邵贵宏.吴佩衡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4]龙德昭,张晓琳.吴佩衡对《伤寒论》的研究和学术思想的发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19-21.基金项目:本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工作室(项目编号:LP0125056);2015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5FB205(-005);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重点课程伤寒论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张晓琳(1964-),女,安徽宿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
E-mail:zhangxiaolin0428@。
吴生元*,通讯作者,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组长,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方向。
E-mail:WSY370331@。
编辑:白莉编号:EB-16041813F (修回:2016-05-11)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治小儿病 Pediatric treatment based on Viewing pulse syndrome, knowing what’s the proble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于峰伟(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中图分类号:R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27-0009-02【摘要】本文所述乃是笔者结合临床所使用的仲景遗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释小儿体质、用药法度等,旨在抛砖引玉,共勉同道。
我读“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我读“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伤寒论》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
”⼀般认为,“有柴胡证”,⾔脉症病机属⼩柴胡汤证。
“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意谓在有柴胡证的前提下,只需主症之⼀或⼀部分,则不必再等其他脉症出现,即可按少阳病论治,及时予⼩柴胡汤。
⾄于“但见⼀证便是”中“证”的具体脉症⾔何,各家结合条⽂,说法不⼀。
如96条云:“伤寒五六⽇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烦喜呕,或胸中烦⽽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下悸,⼩便不利,或不渴,⾝有微热,或咳者,⼩柴胡汤主之。
”宋代医家成⽆⼰主张“⼀证”是“或胸中烦⽽不呕,或渴”等的“或为之证”,他在《注解伤寒论》中说:“邪初⼊⾥,未有定处,则所传不⼀,故有或为之证。
`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即是此或为之证。
”⽽现代有学者认为“⼀证”是指“往来寒热”等四主症中的⼀⼆种,《经⽅应⽤》中评述:“⼩柴胡汤为和解少阳枢机之主⽅,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烦喜呕'为应⽤的主要指征,但以上四个主症,只要见到其中⼀⼆症,便可以本⽅加减施治,《伤寒论》所谓`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即是此意。
这是运⽤⼩柴胡汤⾸先应该注意的。
”对于“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的理解,上述说法,并⾮有误。
从临床实践的⾓度看,仲景本条⽂虽⾔⼩柴胡汤证的辨治要领,但不能仅局限于“柴胡证”中的⼀症或数症,⽽应该从更开阔的视野来解读本条⽂对临床各种病症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16条云:“太阳病三⽇,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其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意为脉证并举,四诊合参,了解引发“坏病”的原因,分析病情演变过程,在把握病变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所⾔虽为太阳病坏病⽽⽴,但实质是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度概括。
笔者由此联想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
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
续命汤--中风第⼀效⽅《古今录验》续命汤⼩议作者/何莉娜关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认识续命汤为《⾦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附⽅,是林亿等重新整理《⾦匮⽟函要略⽅》时,采集散在于《古今录验》中的⽅剂。
原⽂:“治中风痱,⾝体不能⾃收持,⼝不能⾔,冒眛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组⽅:⿇黄、桂枝、当归、⼈参、⽯膏、⼲姜、⽢草各三两,川芎⼀两,杏仁四⼗枚。
古⽅书中,以“续命”为名的⽅剂(⼤、⼩、西州)共20多⾸,后世把纯⽤温药者,称为热续命;加⼊寒凉药者,称为凉续命。
《千⾦》、《外台》中治风的⽅剂,即使不名“续命”,但⽅中药物,多是类同“续命”。
⾃仲景到隋唐,《古今录验》续命汤⼴泛使⽤。
⾦元以后,因医家反对以“外风”论治中风,该⽅亦少有⼈问津,但这种认识值得重新商榷。
《古今录验》续命汤原为治风痱⽽设。
风痱是中风的⼀种,先贤将中风分为四类:偏枯为半⾝不遂;风痱为四肢不收;风痹为⾝体不仁;风懿为吞咽及构⾳障碍。
续命汤本拟治风痱,但上述四类其病因病机相仿,治疗风痱之⽅,故同样可以治疗中风。
黄师认为该⽅不但能治中风,还能治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原⽂可这样理解,“⾝体不能⾃收持”,指四肢肌⼒下降,肌张⼒降低;“冒眛不知痛处”,指感觉障碍;“⼝不能⾔”,指⾔语⽋清,吞咽功能障碍;“拘急不得转侧”,指肌张⼒增⾼及伴发神经性疼痛的症状。
结合⽅后所述“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浮肿”,指的是重症影响呼吸或伴发肺部感染。
通观以上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累及运动系统,造成肌⼒、肌张⼒障碍;累及感觉系统,影响深、浅感觉及复合感觉;累及后组颅神经,出现呼吸困难,⾔语、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相符。
该⽅以⿇、桂、姜破癥坚积聚,温通经隧,更配以⼤量益⽓活⾎之品,使⾎脉畅通,经⽓流转,清窍通利,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当取奇效。
故我们不应因反对“内虚邪中”⽽反对续命汤。
关于临床运⽤《古今录验》续命汤的体会要从仲最的原意去解释续命汤仲景论⼴《汤液经》,是经⽅中的⼀家,经⽅派与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派,实属两家。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医者者易也”,“易”是指《易经》的“易”,意即中医是秉持辨析正邪、燮理阴阳之理济世救人的医生。
究竟中医如何看病?《伤寒论》第十六条指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就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三确认”:“观其脉证”,是四诊合参确认“主证”;“知犯何逆”,是辨析病因病机确认“主变”;“随证治之”,是针对主证、主变确认“主方”。
而其关键又在于前八个字,“观其脉证”是辨证的切入,“知犯何逆”是审证求因的思辨。
如何切入、如何思辨?如上所述,前人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索总结了诸多辨证纲领,为什么没有统一的辨证纲领?是因为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是因为临床认知不断提升。
前一个纲领已经不够用,不能合理解释新病因、新病机、新证候,才倒逼产生新的辨证纲领。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新病种不断发生,疾病谱不断演变,各种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的升降正在不断变化,中医辨证必须与时俱进,应当举中医药学界的全体之力,重点创新中医健康服务之“理”,包括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而重点是创建中医新辨证体系,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典型医案大数据分析、临床验证的系列方法,试行提取辨证元素,给出各元素的权重,按病种分类研究、继承、创新,建立精细化、标准化的新辨证体系。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辨证体系,中医临床始终遵循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其内涵是严谨的“第一步:四诊审证打开病锁之钥四诊,即中医以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了解疾病讯息,为探求病因、病机、病位、病势提供基础的过程,需要中医在临证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来感知病人客观情况,同时通过询问患者或知情人来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为最终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依据。
四诊是中医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就是靠四诊“观其脉证”。
当然,X光、磁共振、B超、窥镜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作为四诊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四诊是无法精确定位、定性的。
然而,尽管现代医院有着诸多科技诊断仪器,但中医想要宏观、客观、系统地对疾病做出诊断,就不能单纯依靠现代科技检查,否则会陷入一叶障目而舍本逐末之虞。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理解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理解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伤寒论》中的一条治疗原则,强调了四诊合参、全面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这一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全面收集病情资料:医生在诊治疾病时,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方面。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对疾病有准确的判断。
2. 判断病情,掌握病机:通过四诊合参,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病机,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 提出切合实际的治法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医生需要提出切合实际的治法原则。
这包括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或疗法,以及根据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随证治之:随证治之是指在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和病机的基础上,根据证候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一原则强调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全面收集病情资料,准确判断病情,掌握病机,提出切合实际的治法原则,并随证治之。
这一原则对于一切疾病的辨治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与方法优势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与
方法优势
梁东辉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7(010)002
【摘要】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联系上认知生命和诊治疾病,形成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整体恒动思维、辨证论治思维、中和思维。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高度概括。
只有坚守中医思维,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
【总页数】3页(P196-198)
【作者】梁东辉
【作者单位】510282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李士懋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J], 扈有芹;李玉昌
2.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及其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J], 王绘平;马素平
3.论《伤寒杂病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J], 蒋志诚
4.“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 [J], 米庆海
5.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治小儿病 [J], 于峰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第16条云:“太阳病三⽇,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亦⽈:“其证或未病⽽预见,或病四五⽇⽽出,或病⼆⼗⽇,或⼀⽉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均提⽰疾病施治前需要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实际上是医⽣有意识地运⽤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信息进⾏⼀系列连续加⼯的认知⼼理过程。
医⽣作为辨证的主体,其专业的中医药理论结构、独特的临床经验、灵感与顿悟思维、性格特征以及情绪、动机等因素对辨证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反映了辨证过程存在着主体差异性、灵活性、模式多样性的认知特点。
诊疗疾病的过程,辨证是核⼼,治则治法与处⽅⽤药都是随“证”⽽变。
1.中医辨证的认知模式及理据从问题解决理论来看辨证,“症状信息”是问题解决的初始状态,“症状表征”是问题解决的核⼼,“明确证候”是问题解决的⽬标状态。
为了正确解决临床问题,医⽣必须先进⾏问题表征,可分为对问题信息的搜索和提取、理解和内化等两个过程。
医⽣通过诊察⽅法,有意识地搜索并综合各种问题的信息。
信息提取之后,医⽣需要积极地理解与内化该问题的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结构并构造问题空间。
在搜索和提取信息时,如果医⽣获取信息越全⾯,越有利于正确辨析;若遗漏了某重要细节或是对患者的表述产⽣了误解或岐义,就不能构建完整和正确的问题空间,从⽽不能解决问题。
对同⼀个问题可以有两种(含)以上同型的表征⽅式,称为问题同型(Problem Isomorphs)。
由于利⽤不同的表征⽅式进⾏解题,所采⽤的策略并不同,对解题者的要求也不同。
问题同型理论能应⽤于解释中医理论中多种辨证模式,如六经、脏腑、⼋纲、卫⽓营⾎、三焦、经络等辨证模式。
不同的辨证主体虽都做出正确的辨证,但不同的表征⽅法客观上导致了辨证结果的多样性。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把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较,再决定与哪些长时记忆中的项⽬进⾏最佳匹配的过程。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4条
【每⽇⼀诵】伤寒论第34条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脉促者,表未解也,喘⽽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上四味,以⽔⼋升,先煮葛根,减⼆升,内诸药,煮取⼆升,去滓,分温再服。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成⽆⼰《注解伤寒论》经⽈∶不宜下,⽽便攻之,内虚热⼊,协热遂利。
桂枝证者,邪在表也,⽽反下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
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则见阴脉。
下利脉微迟,邪在⾥也。
促为阳盛,虽下利⽽脉促者,知表未解也。
病有汗出⽽喘者,为⾃汗出⽽喘也,即邪⽓外甚所致。
喘⽽汗出者,为因喘⽽汗出也,即⾥热⽓逆所致,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散表邪、除⾥热。
清·吴谦《医宗⾦鉴》此承上条、⼜⾔协热利之脉促者,以别其治也。
太阳病桂枝证,宜以桂枝解肌,⽽医反下之,利遂不⽌者,是误下,遂协表热陷⼊⽽利不⽌也。
若表未解,⽽脉缓⽆⼒,即有下利⽽喘之⾥证,法当从桂枝⼈参汤以治利,或从桂枝加杏⼦厚朴汤,以治喘矣。
今下利不⽌,脉促有⼒,汗出⽽喘,表虽未解,⽽不恶寒,是热已陷阳明,即有桂枝之表,亦当从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也。
⽅中四倍葛根以为君,芩连⽢草为之佐,其意专解阳明之肌表,兼清胃中之⾥热,此清解中兼解表⾥法也。
若脉沉迟,或脉微弱,则为⾥寒且虚,⼜当⽤理中汤加桂枝矣。
于此可见上条之协热利,利不⽌,⼼下痞,表⾥不解者,脉不微弱,必沉迟也。
协热利⼆证,以脉之阴、阳分虚、实,主治固当矣。
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秽、鸭溏,⼩便或⽩或⾚,脉之有⼒⽆⼒也。
⽅有执⽈:利与上条同。
⽽上条⽤理中者,以痞,脉弱属寒也。
此⽤芩、连者,以喘汗、脉促属热也。
喻昌⽈:太阳病,原⽆下法,当⽤桂枝解外,医反下之,则邪热之在太阳者,未传阳明之表,已⼊阳明之⾥。
所以其脉促急,其汗外越,其热上奔则喘,下奔则泄。
故舍桂枝⽽⽤葛根,以专主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热,则不治喘⽽喘⽌,不治利⽽利⽌。
跟经方临证大师胡希恕学习《伤寒论》群方之首:桂枝汤的原文解读
跟经方临证大师胡希恕学习《伤寒论》群方之首:桂枝汤的原文解读桂枝汤方【辨证要点】表阳证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者。
歌诀:桂枝汤方中风证,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饮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方剂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用法】上五味,水煎温服,服已须臾,进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棉被床上而卧,使身体似有微汗出,不宜出大汗。
服一煎汗出病解,则不再服药。
若不见汗出,可依前法再服,如不见汗,可照服三四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息恶等物。
按:《医学金鉴》曰:“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
”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注: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皆遵仲景原著,参考汉代原量折合现代用量,并用现代剂量单位名称。
煎服法亦用近代习惯用法。
【方解】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属辛温发汗药,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增强荣卫之气。
这里要特别注意,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的性能,升发之力不强,合起来用,不至大汗。
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
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
少食稀粥,更有益精却邪之妙。
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健胃滋液调和营卫之方,也就是后来医家所说的“甘温除热”的良方。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胃气不振,津血有所伤致使营卫不和之热。
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在《内经》有类似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燥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
复热者,邪气也。
《循法守度,比类变通》——读潘树和《中医临床辩治实录》
《循法守度,比类变通》——读潘树和《中医临床辩治实录》作者孟庆云中国中医科学院近日,喜读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潘树和著的《中医临床辨治实录》一书。
于2021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上篇《医学心悟》、下篇《临证辨治实录》。
阐述了作者近半个世纪的临床证悟所得,其中有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思考,有经方实践的感悟,有对“六经气化”学说对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长期临证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把握仲景辨证思维精髓,潜心研究《伤寒论》学术,认真学习姚荷生先生《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深刻理解姚梅龄恩师的“六经皆有表症”、“焦膜病”学术思想。
临床擅用六经体系辨证论治,在继承中创新,并将新观念运用于内、妇、儿等科的疑难杂症治疗。
作者探索艰辛,感悟良多,面对疑难杂症,既能尊经循旨,又切合现实予以变通,体现出一个医者在“师法经典,援物比类”中,达到了“医者意也”的微妙境界。
潘树和是我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几十年一直保持师生情谊,把我撰著的《中医百话》、《中医基础理论》及我主审的《中医运气学》送给他学习。
1994年潘树和调入承德市中医院,我告诉他:“除了学习经典著作之外,山西有三杰名家,即门纯德、李翰卿、刘绍武,临床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09年把全国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介绍给他,并拜余老为师。
余老把他主编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宋以前医方选》送给他学习,《余瀛鳌通治方验案按》一书,是余老六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也是余老对他的老师秦伯未教诲的铭记和感悟。
《中医临床辨治实录》的出版是潘树和临床几十年来,学经典,拜名师,勤临床的结果,作为老师甚感欣慰。
一、《伤寒论》辨证论治之思考潘树和在2002年受到国医大师张灿岬所讲:“纵观中医现状,很难令人乐观,中医临床不按中医辨证,以西医思维以药套病”的启示,坚定了纯中医临证思维。
潘树和2011年退休后重读、精读《伤寒论》,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经方论坛》,学习冯世伦传承胡希恕的六经方证辨证体系; 2013~2014年在全国论坛中聆听了伤寒名家姚梅龄教授,姚老结合《伤寒论》原文重视抓脉证,辨病机、病因、病所治愈众多疑难病经验,受益匪浅,并拜姚老为师。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条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
里实者,邪陷则为结胸,大陷胸汤证也;里虚者,邪陷则为下利,桂枝人参汤证也。
胸实者,邪陷则为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
今胸虚邪陷于胸,故但为气上冲,是表尚未罢,然无壅满不得息痞之证,故不可吐下,仍当解表,可与桂枝汤,如法汗之。
使陷胸之邪,不受外束,胸中之气,得以四达,自不致内壅而上冲矣。
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也。
方有执曰:气上冲者,阳主气而上升,风属阳邪,下后入里乘虚而上冲也。
若不上冲,则非阳邪可知,故不可与。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气上冲者,阳气有余也,故外虽不解,亦不内陷。
仍与桂枝汤汗之,上冲者,因而外解矣。
上条论下后未解脉,此条论下后未解症,互相发明更进桂枝之义。
用前法,是啜稀热粥法,与后文根据前法、如前法同。
若谓汤中加下药,大谬。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
若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上,与邪争也,则邪仍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 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已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指出了 治疗坏病的原则。
太阳病三日,对于这个时间不要太机械。
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用过汗法,或者吐法,或者下法,或者温针之法,仍不解者,虽然太阳病已解,但其他的病发生了,所以说这个病仍然不解。
此为坏病,这时候不论出现什么样的证候,都可以叫做坏病。
什么叫做坏病?就是说它的正证已经治坏了。
正证就是太阳表证,坏了就是已经不存在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误治都会形成坏病。
上一条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虽然也是误治,但还没治坏,太阳之气还能行于体表与邪气作斗争,所以还可以用桂枝汤。
知犯何逆——精选推荐
1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是看看现有脉象表现,证候特征,“知犯何逆”,这个“逆”字在这里做什么解释呢?逆者,错也,误也。
你看《广雅书正》解释这个逆的时候,不是把它解释为不顺,而是逆者,错也,误也。
“知犯何逆”就是了解他过去用过什么样的、错误的治疗方法,“随证治之”,然后你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2你说美尼尔氏综合证,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肝阳上亢,可以是肝火上扰,可以是清阳不升,可以浊阴不降,可以血虚不能上养清窍,可以是阳虚水泛。
3首先,训词、释句、弄通本意。
第二点,我要求熟读默记,娴熟于心。
所以第三点我们就要求,能够“分析病机,加深理解”“学以致用,验于临证”第五点,要求“归纳总结、鉴别对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一点,要“汲取众长,不断进取”4 一本是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第二本是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再有一本是清代的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那么再有一本是清代的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5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6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7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8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太阳病的提纲说:“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9太阳病的纲要,第9 页第一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0 第八条说:“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1 看第九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2十条。
“风家表解不了了者,12 日愈。
13 4 条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14 第5 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15 第61 条,“夏之候,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16 第12 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证治 之 。 对 于此 条 原 文 上半 段 “ ” 证候 ” 不 仅 包 括 临 床 症 状 和 脉 ,
其二 , 要探究 其 病 因。对 于 中
为代 表 的诸 医家 , 王肯 堂 、 琴 、 逆 , 如 柯 随证 治之 ” 问题 。 的 钱潢 等 , 为 主 要 是 指 坏 病 的 治 认
血亏虚 , 阳盛火 旺 , 风火 易炽 , 年 或 其 一 , 观 病 位 及 病 势 之 深 老体衰 , 肾阴虚 , 阳偏 亢 ; 欲 首 肝 肝 劳
则 。二是 以方 有执 为代 表 的 医 家 浅 。中风之诊 断 , 首先 区别 中经 络 过度者 , 由于烦 劳过度 或 纵欲 过 则 则认 为 这 一 原 则 可 以 推 广 至 整 个 与 中 脏 腑 。 即 《 匮 要 略 》所 谓 度致 阴虚 阳亢 ; 食 不 节 者 , 使 金 饮 则
不能再 广泛 了 。 斜, 语言不 利 , 意识 清 楚 ; 但 中脏 腑 虚人 中 , 风引动 内风而 发病 。 中 外 中风病 居 “ 风劳 臌 膈 ” 大难 则 昏不识 人 , 神志 昏糊 、 蒙 , 四 或 迷 伴 医学讲 究辨 证求 因 , 因此要 探 究其
证之 首 , 疑 难 重 证 , 到历 代 医 见 肢 体 不用 。 中经 络病 位 相 对 较 病 因究 竟为 何 , 须“ 乃 必 观其脉 证 ” 。
河 南 省 安 阳市 中 医院 ( 院 ) 病 科 (5o o 北 脑 45o )
l ha i o a hn s c cn o m a o dt n lC i e e Me ̄ i e J u l i
因此 , 观其 脉 证 , 犯 何 逆 , “ 知 随证 入 于脏 , 即难言 , 舌 口吐涎 。 可 见 , 怒伤 肝 致 肝 阳暴 亢 ; 虚 邪 中者 , ” 气 口 治之” 的临床运 用可 以说是 广 泛 的 中经 络 者 虽 有 半 身 不 遂 , 眼 歪 则 为气 血 不 足 , 脉络 空 虚 , 风邪 乘
中医药通报
21 1 0 0年 2月
第 9卷
第 6期
论“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及其中风病诊治临床运用
● 宋文俊
摘 要 本 文 旨在通 过对《 寒论》 观其 脉证 , 犯 何逆 , 证 治之 ” 伤 “ 知 随 的含 义 以及 对 中风病 辨证 论
治的指 导意 义的探 讨 , 以加 深对 中 医基本 理论 的学 习与理 解 , 并指 导 临床 辩证论 治 。 关键 词 伤寒论 辨证 论 治 中风 痛
作者简介 宋文俊 , , 男 主任 医师 、 教授 , 医学 硕士 。首批 “ 国优秀 中 医临床 人 全
其三 , 论中经络之证候, 不 还
抑或 对 于 中风病 才” 安 阳市市管优秀专 家。长期从事 中医脑病 临床及研 究 , , 注重钻研经典 著作 。参 是 中脏 腑之证 候 , 后 与编著《 常见老年神经 精神疾 病现代 治疗 》 副 主编 ) 《中药 现代研究 与应用》( ( 、 编 之恢 复期 、 遗 症 期 之各 种 证 候 ,
的认 识 , 毫无 疑 义 , 要 是 指 出 了 象 , 主 而且 包 括 病 史 、 人 的体 质 特 风 的病 因 , 宋 以前 , “ 病 唐 以 外风 ” 学 太 阳病 发 生变证 ( 病 ) 坏 的原 因 、 主 点 、 因 、 病 病位 、 病性 、 病机 等 ; 逆 ” 说 为主 , “ 多从 “ 内虚 邪 中 ” 论 ; 立 而 要特 点 。而 对 于 “ 观其 脉 证 , 犯 也应 当理解 为与证 候 等 同的概 念 。 唐 宋 以后 , 别 是 金 元 时 期 , 突 知 特 则 何逆 , 随证 治之 ” 十二字 的认 识 , 则 综 观 中风 一病 的诊 治 , 该 在 以下 出以“ 应 内风 ” 论 。现一 般 归 纳 为 立 可 以分为 三个层 面 : 是 以成 无 己 一 几个环 节 注 重 “ 其 脉 证 , 观 知犯 何 五端 : 内伤 积 损 者 , 因 素体 阴 多
委) 等专著。承 担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 中医临床诊疗技 术研究 整理项 目” 一项 , 获河 均应 “ 观其 脉证 , 知犯何 逆 , 随证治
南 省科技成果一项 , 获安 阳市科技进步奖二项 。
・作 者 单位
j
。
之” 。也 就 是 根 据其 临床 表 现 , 辨 别 其 病 因病 机 , 其 证 候 不 同 而 随
“ 观其脉 证 , 犯何 逆 , 知 随证 治 家的 重视 。在 其 诊 断 与 治 疗 过 程 浅 , 势 相 对 较 缓 ; 中脏 腑 则病 病 而 之” 见于 《 寒 论》 1 伤 第 6条 ¨ , : 中 , 不 体 现 巾 医 辨 证 论 治 的 精 位较 深 , 势较 急 。中脏 腑更 应辨 日 无 病 “ 阳病 三 日, 太 已发 汗 , 吐 、 若 若下 、 神 , 不 体 现 《 寒 论 》“ 其 脉 闭证 、 证 , 证 又 须 辨 阳 闭 、 无 伤 观 脱 闭 阴 若温针 , 仍不解 者 , 为坏 病 , 此 桂枝 证 , 犯何 逆 , 知 随证 治之 ” 原 则 。 闭 。所 有 这 些 , 须 通 过 “ 的 均 观其 脉
伤寒 病 的 治疗 。三 是 这 一 原 则 应 “ 邪在 于 络 , 肤 不 仁 ; 在 于经 , 脾失健运 , 肌 邪 聚湿 生痰 , 湿生 热 , 痰 致 该认 为 是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的 雏 形 。 即重 不胜 : 邪人于 腑 , 即不 识 人 ; 邪 痰热 作 祟 ; 志所 伤 者 , 多 为 郁 情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