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下第1单元教案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在上册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余数除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并掌握有余数的试商方法。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 6 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分苹果2.分草莓3.练习课分橘子 1 课时1 课时1 课时4. 租船 1 课时5. 派车 1 课时6. 练习课 1 课时第一课时分苹果、分橘子教学目标: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竖式计算的方法。
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苹果实物、盘子、小圆片、小黑板、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20÷4= 30÷6= 24÷4= 81÷9= 40÷8= 45÷9=二、新授1、问题引入显示20 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 5 个苹果,20 个苹果可以放几盘?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5、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7、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8、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9、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
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
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经历用竖式表示除法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通过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首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分苹果1课时2搭一搭(一) 3搭一搭(二)1课时1课时4分草莓1课时5租船1课时6练习一1课时分苹果。
(教材第2、第3页)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课件。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你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2页情景图)生:有18个苹果,小朋友们正在商量着分苹果。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从中提炼与本课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看图活动引入新课,从学生的问题中提炼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可能会说:·我想1盘放6个苹果,2盘就可以放12个苹果,那么3盘就可以放18个苹果,所以放了3盘。
·我是通过观察直尺知道的,先找到直尺上18的位置,然后从18开始往前数,每数6个,就用箭头表示出来,这样有几个6就可以放几盘,最后数出了3个6,也就是放了3盘。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搭一搭(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知道、识别、分类和组合各种棍子构件。
2.能够依据构造需要自由组合构件,并能完整、准确、美观地搭建各种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构形。
3.了解并尝试用计算方式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发现、认识各种构件;2.学会组合构件;3.搭建平面图形或建立立体模型。
教学难点1.学生在平面图形拼和时的自由选材和空间想象;2.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帮助学生自行组合,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完成较丰富的搭建任务;计算一根或多根的长度。
教学过程1. 见杆而识—各种构件认识通过画图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长棍柱、立方块、规则长条和一些不规则形状的构件。
2. 手持杆子自由组合教师会给学生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构件,鼓励学生组合它们,并自由搭建出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
3. 组合分类引导学生将构件按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拆分分类。
4. 电脑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电脑常用软件,将搭建成果通过图形的方式完整、清晰地表现出来。
5. 计算长短在搭建过程中引导学生计算使用棍子的长度。
也可以根据长度给出需要使用的棍子数量。
6.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用材自由选择能力,学生根据统一规划自由配料做出自己的面包。
教学评价1.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焦虑和困惑,提出问题并反思解决方法;2.调查TA 学习中的兴趣点、死角难点、易错点;3.分析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给出适当的提示和激励。
备注本教案设计兼顾了学习的知识和想象能力锻炼,学生能够通过重复的动手搭建体验,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维的提升。
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思维角度不同,教师会使用发散式思维启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理解问题的方法。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教学重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二、指导练习1.第1题,先圈一圈,再在算式填空、计算。
2.第2题,填表格,体会被除数与商的变化。
3.第3题,竖式计算,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4.第4题,鼓励直接写出得数,再连线。
5.第5、6题解决实际问题。
先提问: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6.第7题,启发学生寻找规律,5颗珠子为一组。
三.拓展练习:1、填一填。
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
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
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
2、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18÷□=□……□18÷□=□……□18÷□=□……□18÷□=□……□四、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练习课20÷634÷430÷727÷3课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P2~P26二、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计算办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时数:5课时五、教学进度:第1~2周除法(一)认识竖式一、教学内容:P2~P3二、教学目标:1、指点学生履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开端体味有余数除法与糊口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肯定比除数少.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较过程.体味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味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较过程.(1)先让学生自力思考上述问题(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成效.(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20÷5=44——商除数¯¯¯¯¯¯被除数2 0——除数与商的积——余数(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1)演示20个苹果(2)小组讨论: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3)全班交流3、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自力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指点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3)讨论:按照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学生自力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教学内容:P4~5“分草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1.履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履历,逐步达到熟练水平.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干系?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较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考订时可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操演:P5“练一练”的第1~5题.四、总结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6~ 8“租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指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本人的设法主意,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办理问题,操演学生的糊口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办理糊口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 8×()<38 7×()<402.列竖式计较(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考订)48÷5= 36÷6= 53÷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指点学生观察.1.寻找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3.解决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1÷4=5(条)……1(人)至少要租6条船.你以为怎样分配公道?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呈现如下方案:(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另有一条1人.4×5+1=21.(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别的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举动中都要留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操演:P6“试一试”先默读题目,自力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几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操演本上.10÷3=3(时)……1(元)答:10元钱最多划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4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最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四、总结第四课时:操演课教学内容:P8~ 9练习一教学目标:1.指点学生通过操演,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较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通过必要的操演,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履历.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心.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除法操演课二、指点操演1.第1题学生自力完成,开火车对谜底.2.第2、3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4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息?学生理解题意后,自力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4.第5题学生自力完成,教师主要巡查学生的书写花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5.第6题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6.第7题(1)匡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息?指名回答.(2)自力思考后,小组交流.派车的可能性有5种,只需求学生说出一种.至于怎样派车比力公道,只需学生说得出道理便可以.7.第8题此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二、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研究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是以单纯研究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两步式);利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关键:(1)创设情境,指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别,逐步进步学生的计较能力.三、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通过购物等举动,开端感受夹杂运算与糊口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的常识办理糊口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味到夹杂运算要有肯定的顺序;在办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5、引导学生掌握以内眼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四、课时划分:6课时五、教学进度:第3~4周第一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P10 ~ 11“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味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指点学生掌握脱式计较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45-18+20指名口答,指点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较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构造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义.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3)指点学生用脱式计较.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较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较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4.尝试独立解决(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夹杂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四、总结:计较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课时:除加、除减教学内容:P12~ 13“花店买花”教学目标: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的能力.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味数学与糊口实际的密切联系.3.指点学生掌握脱式计较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较.4.造就学生合作研究的习惯,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28÷736÷624÷881÷9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的乘加、乘减两步计较式题的计较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8+6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12主题图,指点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24÷8=3(元), 5-3=2(元)答:(略)b .5-24÷8=5-3=2(元)答:(略)(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5-24÷8表示上意义.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5-24÷8=5-3=2(元)答:(略)(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自力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13“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自力计较.2.P13“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四、总结第三课时:操演课教学内容:P14~ 16练教学目标:1.通过操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夹杂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结合办理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味到数学与糊口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造就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较的习惯,进步计较的正确率.重点难点:通过操演个办理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2.第2、3题.先匡助学生理解图意,明白问题,然后自力解答,集体考订.3.第4题.留意图中“5小我”也是办理问题的一条息.4.第5题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3>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二:3×6=18(元)18>12答:男生买的饮料廉价.解法三:12÷3=4(听)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2÷6=3-3=1(元)答:每听便宜1元.5.第6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讨论,订正.6.第7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自力操演.7.第8题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三、介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四、总结第四课时:带有小括号的夹杂运算教学内容:P17“过河”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较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计算32-8÷8 20+16÷4 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白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息?要我们办理什么问题?2.自力尝试,合作办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类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夹杂算式要先算小括号内里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略)5.练习(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2)自力完成P17“做一做”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操演1.比力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6-8×2(6-8)×22.P18“操演三”的第1题.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18~ 19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指点学生进行操演,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夹杂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内里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操演,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研究,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2.说明操演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2题(1)指点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自力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2.第3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3)指导提问.按照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3.第4题(1)指点学生理解题意.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晓得什么?(2)让学生自力解答.分步列式:24+29+28=81(人)81÷9=9(人)综合算式:(24+29+28)÷9=81÷9=9(人)答:(略)4.第5题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5.第6题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6.第7题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7.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三、方向与路线一、教学内容:1、辨认方向.2、用偏向词描述物体地点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关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要求:1、借助辨认偏向的举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四、课时分别:3课时五、教学进度:第5周第一课时:辨认方向教学内容:P20~ 21“辨认方向”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学生回答师: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学生:北面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课件出示方向板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课件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四、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下课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课找同学汇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今天,我们就从这些玩具开始我们
的课程。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人,既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由学生喜爱的玩具开始课程,学生更有兴趣。
探新
1.从教材第8页第2题图中所获得了哪些信息?
(1)如果让你买你最喜欢的两种玩具,你会选哪两种,大约要花多少钱?
(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
这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葵花子少39粒。淘气一共用了多少粒南瓜子?
先小组内交流讨论,再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在小组内对照检查。
3.(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3题)这里有6道混合运算题,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列竖式计算,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对又快。小组汇报,评出优胜组。
巩固
1.完成教材第8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对照检查。
2.完成教材第9页面第7题。小组交流汇报,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本节课的知识,熟练解题方法。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略)
板书
练习一
1.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训练
2.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把你的思考和计算的结果讲给你的同组的其他同学听,让他们来判断一下你的想法和计算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汇报你的解法。
(3)我们有这么多种方法,你们知道买哪两种玩具后,剩下的钱最多?为什么?
那么,你们算一算,还剩下多少钱?
教师板书:100-23-15=62(元)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然后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一些中常见的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最新资料推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 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课题谁的得分高(第 1 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氢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 100 以恫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坩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捞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楂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口算练习 50+70=擤 30+600= 30+ㄇ 300= 90+20=叟 40+50= 0+500 岐= 2.求 38 加 25 的和烘。
(1)怎样列竖式计算塍?(2)得数十位上为什赋么是6,而不是5 擎?(3)你觉得计算时应怊注意什么问题?(4)回橡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扇什么.二、导学释疑 1 夂 .自1 / 15学:说一说,从表中你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诅 .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圯的对?为什么?算一算,谝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猕谁获胜? 3.展示。
针爿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酾。
交流算法。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2 朐 5+17+3146+19 衫 +12 37+29+19 瞧 26+19+41 请 4 位淝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绛桌合作,一人两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大数
【教材剖析】本课教学是在学习百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通过学生积累到的一些生活中的大数的例子,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
教材架通过实例,说明生活中有大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数小正方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
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大数的例子,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又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摆一摆”“猜一猜”等,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从而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创新设计】本节课课题为《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时着重体现了“数学生活化”这一课标理念。
本课在设计上以“登泰山”作为情境贯穿整课,在了解祖国名胜的基础上,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教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同时组织了大量数一数的活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一层一层分解大正方体,直观的指导数的过程。
最后引入学年人数及学校活动来感受千、万,将生活与大数形成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课件演示数正方体这一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摆一摆”“猜一猜”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通过课件演示数正方体这一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旅游激趣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谁来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2、引入情景—登泰山师:你去过泰山吗?有的同学去过,有的同学没去过,想不想让老师做个导游,我们一起去登泰山?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星星合唱队》教案含教学反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星星合唱队》。这首歌展示了合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情感和团结协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合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持音准、如何做到声部协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合唱的基本原理,如声部配合、节奏统一等。
-音准控制:在合唱过程中,保持音准的准确性和声部的和谐是难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音乐感知和听觉辨识能力。
-合唱协调:如何让不同声部的学生协调配合,达到合唱的和谐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动作与歌曲结合:在创编舞蹈动作时,学生需要将动作与歌曲节奏相匹配,这对于他们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是考验。
举例解释: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了《星星合唱队》这一章节。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值得我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合唱这一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唱歌经历,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合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和节奏,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合唱实践:分组进行合唱,注重声部和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动作创编:结合歌曲主题,创编简单舞蹈动作,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表现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4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4篇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3、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1.2_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2 搭一搭(一)》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2 搭一搭(一)》。
在开始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呢?学生甲:老师,我有过。
比如说,我把10个糖果分给我的5个朋友,每个人就可以得到2个糖果。
学生乙:我也有过。
上次我和妈妈去买水果,买了12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着吃,每人就得到了6个苹果。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能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平均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当我们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情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请大家看教材第4页,我们要搭正方形。
每个人都有13根小棒,请大家试着用这些小棒搭出正方形,并数一数搭完后还剩几根小棒。
学生在纸上画出正方形并计算剩余小棒数量。
教师:好,大家都完成了吗?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学生甲:我用13根小棒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学生乙:我也是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那么,我们怎么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结果呢?学生甲:我知道,可以写成13÷4=3……1。
教师:非常正确,学生甲回答得很好。
这里,13表示我们有的小棒数量,4表示每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数量,3表示我们可以搭的个数,而1表示剩下的根数。
这个1就是余数。
学生乙:老师,那我能不能说,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呢?教师:对的,学生乙。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就说明我们还可以再分一份,搭一个更多的正方形。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请大家打开练习册,做第1题。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能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了吗?学生甲:理解了,就是当我们平均分一些东西时,可能会分不完,剩下的就是余数。
学生乙:我也理解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不能比除数大。
东洲区第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一除法第2节搭一搭(一)教案北师大版
第2节搭一搭(一)教材4~5页的内容。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3.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能顺利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
重点: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课件(教材主题图)、小棒。
同学们喜欢做数学游戏吗?(喜欢)淘气和笑笑也和大家一样喜欢做数学游戏,看!他们正在用小棒做游戏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做吧!(出示课件:教材主题图)(板书课题:搭一搭(一))(一)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师:同学们观察大屏幕,谁来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淘气和笑笑一共有13根小棒。
生2: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谁能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预设:生: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师:(课件展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生1:我想借助学具盒里面的小棒,4个4个地摆。
生2:我想借助乘法口诀来计算。
生3: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列除法竖式,我想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学以致用,想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现在就请动动你们的小手,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算好了吗?(算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你们的劳动果实吧!谁愿意先和大家分享?预设:生1:我用了摆小棒的方法,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摆出3个正方形,还剩余1根小棒。
生2:我用了乘法口诀,三四十二,13-1=12(根),12÷4=3(个),所以13根小棒能摆出3个正方形,还剩1根。
生3:34 1 31 21我用列除法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发现13除以4之后除不尽,还剩下1。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5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班级学情分析:本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困生情况:班级中有四位学困生,其中侯良泉、蔡诗画、黄恩慧同学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反应缓慢,在课余要多花点时间。
何健胜同学做题非常慢,上学期就因为没有完成试卷而不及格,有待更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提高做题速度。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方向和位置、测量、认识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第一单元“除法”、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五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时、分、秒”。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了加减、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2.1东南西北》word教案(3)东南西北小学数学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2.1东南西北》word教案(3)东南西北小学数学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讨论,学习东南西北的概念。
2. 能够根据指示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重点:1. 理解东南西北的含义。
2. 能够正确地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准备:1. 南北指示牌、东西指示牌、地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将南北指示牌、东西指示牌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南北、东西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指出教室里的南北、东西方向。
Step 2:学习东南西北的概念1. 教师将地图展示在黑板上,指出地图上的南北、东西方向,并与学生一起观察地图。
2. 教师出示一幅带有地图方向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指出图片上的南、北、东、西方向。
3. 教师出示其他带有方向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方向。
Step 3:小结巩固1. 教师设计游戏,将四个方向的卡片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学生抽到一个卡片后,根据卡片上的指示指出相应的方向。
2. 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巩固东南西北的概念及方向的指示。
Step 4:拓展应用1. 学生根据所学东南西北的概念,制作一个简单的地图,标出教室内的不同方向。
2. 学生利用所学东南西北的知识指导他人在校园内找到指定地点。
Step 5:课堂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东南西北的概念及方向的指示。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周围的环境中观察并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东西南北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东西南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西、南、北的基本方位。
2.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东、西、南、北的方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东、西、南、北的方位。
2.理解方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方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东、西、南、北”的四个字,并用图片展示出每个方位。
2.让学生根据图片指出每个方位的名称。
3.学生们一起读出这四个字,并记住它们。
(二)讲解1.老师详细讲解东、西、南、北的基本概念和方位。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地理位置和指出教室所处的方位。
3.让学生说出他们家所处的方位,同时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观察是否相同。
(三)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本班同学的帮助下,用课桌、椅子等物品搭建出自己理想中的房子。
2.老师指定一个方向,例如“向北”,让学生根据指令调整搭建好的房子的朝向,直到正确为止。
3.让学生互相问答,“你家的厕所在哪个方向?”,“你最喜欢看的电视是放在哪个方向?”等等。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一起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将刚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记忆。
2.让学生分组并展示自己建的房子,互相点评。
3.复习材料需要颠倒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让学生快速反应。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东、西、南、北的基本概念和方位,并且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来,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
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对话平台,玩中学。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实际操作。
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横式: 18÷6=3
竖式:3
6 丿18
1 8
2.学生动手,搭一搭。
3.发现:13÷4=3(个)……1(根)
“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1”为余数,表示剩余1根小棒。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搭一搭,填一填”。
(2)学生讨论:为什么除数都比余数小?
(3)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EEPO板块结构(I型)
人员:单位:时间:2017年1月日
概况:二年级课题:《分苹果》题型:要素组合型
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余数
答: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总评
EEPO板块结构(I型)
人员:单位:时间:2017年1月日
概况:二年级课题:搭一搭(二)练习课题型:要素组合型
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0……余数:“0”表示18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答:18个苹果可以放3盘。
总评
EEPO板块结构(I型)
人员:单位:时间:2017年1月日
概况:二年级课题:《搭一搭(一)》题型:要素组合型
知识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搭正方形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3)41除以5等于8,余数是1,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
5.用横式计算
20÷634÷430÷726÷3
42÷850÷743÷688÷9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或者是提高呢?
板书设计
搭一搭
27÷4商是(),余数是()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必需比()小。
总评
EEPO板块结构(I型)
(4)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 )人。
(5)10枝铅笔,每人分6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
总评
EEPO板块结构(I型)
人员:单位:时间:2017年1月日
概况:二年级课题:《分草莓》题型:要素组合型
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2.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2、探索新知
1.搭房子。
(1)小黑板显示P4“搭一搭(二)”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一个房子要几根小棒?
(学生回答:6根)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2)列算式:16÷6=()……()
答:。
2
6丿1 6
1 2
4……余数
(3)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5)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5“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5“算一算”。
四、总结: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8=6(盘)……7(个) 6
8×6=48 比55小; 8 丿 5 5
8×7=56 比55大。 商是6。 4 8
答:可以放6盘,还剩7个。 7
总评
EEPO板块结构(I型)
人员:单位:时间:2017年1月日
概况:二年级课题:《租船》题型:要素组合型
知识技能: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与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通过搭正方形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难点: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同学先小组讨论,后分组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纠错。
全班集体完成并纠正。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学生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再试一试。
四、总结 :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
搭一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4=3(个)……1(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通过搭正方形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难点: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指名板演。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操作搭正方形,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三、巩固练习
第2页“试一试”的四道小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3……商:“3表示分3盘。
除 数……6丿18……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放6个苹果18……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5
15
10
2
3
一、复习:10÷5= 30÷6= 28÷7= 32÷4=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小黑板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2)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摆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指名上黑板做,全班集体纠错。
学生畅所 欲言。
5
15
10
5
一、回顾整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分组进行汇报。
教师进行板书。
二、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①10÷5=( )②35÷7=( )
③40÷8=( )④63÷9=( )
2.分一分。
(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 )个篮子。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3)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4)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5
15
10
2
3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回忆我们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 )人。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余数。
反思评价1
内容提要
时间
方法与策略
反思评价2
学生练习。
学生看图,寻找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各抒己见。
五、课后练习
5
15
10
5
一、复习
4.用竖式计算
20÷634÷4
30÷726÷3
42÷850÷7
43÷6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