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知识
新新贸易理论
•1新新贸易理论产生原因•2新新贸易理论主要内容和方向•3新新贸易理论理论模型•4文献综述•5与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对比•6理论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7政策意义1新新贸易理论产生原因1)国际贸易领域的微观实证数据对以往理论提出挑Melitz和Yeaple( 2004)根据大量事例对1996年美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研究表明,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39%;•Jensen、B ernard、Redding( 2007)等人研究发现, 2000年美国550万企业中只有大约4%的企业进行过出口贸易, 2002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中出口与非出口企业比较, 出口企业的就业率、销售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于非出口企业119%、148% 和26% 。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联合国贸发会《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目前全球15个发达国家共有8. 2万家左右的跨国公司, 它们拥有超过81万家子公司;•《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2006 年国际贸易有1 /3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1 /3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 即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2 /3;•跨国公司已占全球技术贸易的60% ~ 70%, 全球F&D的80%, 全球FDI的90%, 21世纪很可能变成“跨国公司时代”•综上,实证研究表明上述几种理论模型与实际经济环境相去甚远,已有的理论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一个产业中通常只有小部分企业从事出口生产,而且这些出口企业的分布并不服从该产业中企业总体的随机抽样结果;以及产业中从事出口的企业通常规模更大,生产率也更高的现象。
•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与当今世界贸易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催生了对新型贸易理论的需求。
二、主要内容和方向•什么样的的企业会选择服务于国际市场?它们如何让服务于国际市场(是通过出口的方式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什么样的企业会选择外包而不是一体化?什么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国际外包而不是国内外包?什么情况下企业会在国内一体化而不是国际一体化?新新贸易理论解决了哪些问题?二、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以上问题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线索•第一条线索就是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抉择。
国际贸易新理论大全
国际贸易新理论大全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逐渐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贸易现象。
因此,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包括新比较优势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
新比较优势理论新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然而,新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比较优势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禀赋,还取决于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机构环境等因素。
新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认为在全球贸易中,企业和国家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国际价值链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注重于产品最终的国际贸易,而国际价值链理论将关注点放在了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根据国际价值链理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不仅仅是生产特定产品,而是参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
不同环节的国际分工可以根据各国的特点和优势来确定,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参与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国家和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扩展和丰富。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差异,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网络效应等。
新贸易理论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更加全面地解释了不同产品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总结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出现,旨在更好地解释全球化时代复杂的贸易现象。
新比较优势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补充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贸易解释框架。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国家可以根据这些新理论,优化自身的贸易战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新贸易理论知识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新贸易理论概述•新贸易理论的背景和原因•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贸易理论的影响和应用•新贸易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新贸易理论与中国实践目录01新贸易理论概述•新贸易理论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西方经济学家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条件,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形成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模式和福利效应等。
什么是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由于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一些新的贸易现象,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引入贸易理论中,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此后,新贸易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全球生产网络、跨国公司等新现象。
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2. 产品差异:新贸易理论认为,产品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产品差异包括质量、品牌、外观、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产品。
在存在产品差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出口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1.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认为,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而规模经济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企业会选择出口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新贸易理论认为,需求偏好相似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相似,那么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会比较大。
这是因为当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相似时,它们对同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就会比较大,从而使得该产品的生产规模可以扩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技术溢出效应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溢出效应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它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假设。
新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导致了各自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而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
规模经济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而产品差异化则使得不同国家之间能够生产出具有特色和差异化的商品,从而实现互补性贸易。
其次,新贸易理论强调了对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重视。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品贸易,而忽视了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而新贸易理论则认为,对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再次,新贸易理论还强调了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新贸易理论则认为,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等因素,它们对国际贸易的成本、效率和模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使得某些地区成为区域性的贸易中心,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则能够降低贸易的成本,提高效率。
最后,新贸易理论还强调了政府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政府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新贸易理论则认为,政府政策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壁垒、外汇政策等,它们能够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效率和模式。
例如,关税政策和贸易壁垒的调整能够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外汇政策的调整能够影响国际贸易的汇率和支付方式。
总之,新贸易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假设,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地理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六章新新贸易理论
模型介绍
在需求方面,对部门j的产品消费函数为CES函数, 效用函数和价格函数如下
其中,xj (i)是表示j部门生产的不同类型产品,品之间的不变替代 弹性为1/1-a, 0<a<1。
在生产方面,模型采用带有生产率的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且产品生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总部服务h ,一是产品制造m,并且总部服务只能在北国进行,
否
否
是
是
分配效应提高了整
个产业的生产率
贸易和劳动力市场
自由化之后跨产业 是
否
是
否
是
的劳动力净变动
贸易自由化之后产 否
否
否
是
是
业内的同时发生的
净工作创造和破坏
贸易自由化影响相 是
否
是
否
是
对要素收益(收入
分配)
二、梅里兹异质性模型及发展
1.梅里兹异质性模型 梅里兹模型的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
企业生产率、专用性技术、产品质量的 差异, 尤其是企业生产率的差异。梅里 兹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就是探讨异质企 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 贸易对企业的 生产率增长和福利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 等问题
梅里兹
2. 模型的理论发展
要 资源禀赋差异进行的; 济存在以及产品差异化 致企业的不同贸
结 论
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的情 扩大了贸易;解释了产 易决策选择;主
况
业间贸易的情况
要解释公司内贸
易和产业间贸易,
也解释了产品间
贸易
二、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一)传统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解释
新贸易理论认为
了不同国家之间依
首先梅里兹模型是考虑企业的国际化策略是选择出口、 FDI、或是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各个产业都是由生产率水 平不同的异质性企业组成。其中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会 选择FDI或者出口或者二者结合, 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会 被挤出市场, 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能选择在国内市场销售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与新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
什么是新新贸易理论呢?
新新贸易理论就是打破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 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假设,采用更为符合现实的企业 异质性假设(firm heterogeneity),进而将贸 易理论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深入到了微观企业层 面。
什么是企业异质性呢?
企业异质性就是企业之间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既 简单,又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把它形象化,企业 异质性就体现在企业规模、生产率、组织结构、工 资水平、产品质量、企业历史、资本密集度、所有 权,等多个方面。
以Antras(2003)为代表的企业内生边界理论,该 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在契约不完全的前提下,企业如 何选择自身的产业组织形式,即跨国公司的内生边界 问题,从而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在公司内贸易、 市场交易、以及外包等形式上做出选择。
(3)Melitz(2003)模型之前的经验研究
第一,在同一个行业里,只是很少一部分企业会从事出 口,并且这些少数出口企业创造了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的 出口。同时,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占其生产总额的比重也 比较低,即大部分产品都是用于国内销售。
4.4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与新贸易理 论、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
4.4.1 新新贸易理论
(1)企业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最突出的缺陷在于,它忽略了 微观企业在生产率和规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假设 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然而,大量的经验研究对这一假 设提出了挑战,于是新新贸易理论便产生了。
生产率最低的企业由于入不敷出,只能退出行业; 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能从事内销; 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既从事内销又从事出口,而且资源会从
生产率低的企业向生产率高的企业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 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贸易也会使一国的总体福利得到提高,主 要有两个来源:
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贸易一、新贸易理论的突破点1、强调比较优势的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北北贸易”(1)世界上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他们有着相似的人均收入、技术和禀赋。
(2)而李嘉图和H-O模型认为贸易模式有技术和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决定。
2、北北贸易的特征:大量的行业内贸易;产品差异化(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参与贸易的企业通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
3、传统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包括: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产品同质;而新贸易理论则恰恰认为引起贸易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外部、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倾销)和产品差异化二、不完全竞争和贸易1、国内垄断均衡(1)假定:国内X由垄断厂商生产,而国内Y产品却是竞争市场。
(2)垄断的边际收益:给定“逆需求函数”P X=P X(X),当然有dP X(X)/dX<0。
总收益为TR= P X(X)X边际收益为MR=dTR/dX=[dP X(X)/dX]X+ P X(X)=P X[1+(dP X/dX)(X/P X)]又由于X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X=-(dX/dP X)(P X/X),则MR=P X(1-1/e X)< P X(3)X部门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满足MR X=MC X,即MR X=P X(1-1/e X)=MC X。
由此可知,P X=MC X+ P X(1/e X)(4)一般均衡条件下,有MRT= MC X / MC Y,于是有MR X/MR Y= MC X / MC Y =MRT因此,MRT=MR X/MR Y= P X(1-1/e X)/P Y< P X/P Y总结:a、垄断者将X的产出限制在完全竞争水平之下;b、垄断者将X的价格提到完全竞争水平之上;c、由此可知,垄断者导致福利下降。
2、通过贸易加强竞争的得益假设本国是小国经济,世界市场价格固定,这意味着一旦开放贸易,X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Melitz 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奠定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
。
03
近年来,新新贸易理论在研 究企业生产率、出口决策和 组织结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
02
理论框架与模型
不完全竞争市场
03
不完全竞争市场定义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影响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结构中存在一定 程度的垄断力量,使得市场价格不是由供 求关系完全决定的。
,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贸易政策的制定原则
符合国家利益
贸易政策应当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综合国
力提升。
平衡各方利益
贸易政策应当平衡国内各利益相关 方的利益,避免产生过多的负面影 响。
遵循国际规则
贸易政策应当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 规则和原则,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贸易政策的实施方式
关税措施
规模经济的实现方式
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包括企业合并、垂直整合、水平 整合等。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的定义
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与 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区别于 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 势。
产品差异化的实现
方式
产品差异化的实现方式包括品牌 建设、产品设计、质量保证、售 后服务等。
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 总结经验和教训。
实证研究结果
企业出口决策受市场需求、生产成本、 竞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出口企业的成长与国家政策支持、技术 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
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差异较大, 部分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挑 战,如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壁垒等。
国际贸易新理论知识
意大利 61.0 63.9 86.0
加拿大 62.4 71.6 92.8
西班牙 41.2 67.4 86.7
平均 56.8 65.3 85.5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22.3 37.0 88.0 19.1 45.5 78.8 29.7 54.6 97.3 16.5 36.3 82.2 5.2 30.2 94.8 19.4 42.2 73.3 22.1 36.4 48.7 44.2 71.8 96.8 22.3 44.3 82.5
U.S.A U.S.A United Kingdom United Kingdom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3)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H-O理论的假设:生产要素同质,即生产率相同 实际:各国要素不同,例如技能的差异可将劳动分为
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不同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 不同,很多情况下不可替代。 美国出口行业的人力资本高于进口竞争行业 不能简单的用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劳动时间来计算进 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人力资本投入量大。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国家或地区 U.S.A U.S.A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4 Stanford University 5 Princeton University 6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6 University of Oxford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 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 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新新贸易理论(UIBE)
2.setup of the model ❖ 2.1Demand
Preferences: CES utility
, two goods
continuum of goods mass of available goods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
1、霍彭哈恩(Hopenhayn,1992a)一般均衡框架下 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 2、克鲁格曼(Krugman,1980)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二)基本假设 1、垄断竞争市场 2、需求函数相同,供给函数只有成本函数不同 2、异质企业的引入(生产率差异,表现为企业的 边际成本的差异,生产率高的企业,产品定价就越 低,因为垄断其产出就越大,所获得的收益就越高, 利润就越高)
新新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
第三,生产率高低是决定企业出口及其效益的关键因素, 所以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率,优化出口贸易结 构,更多地注重质量和效益。
第四,在对外贸易的同时,政府应鼓励和帮助生产效率高 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第五,要摒弃简单的出口至上战略。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综述
27
新新贸易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
封闭经济不能提高行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
开放经济中,通过市场份额在产业内的重新配置, 能够提高行业整体生产率水平
整体生产率提高:只有那些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能从 事贸易并从中获益,市场份额转移高生产率企业,外部 高生产率企业的进入,抢走了市场份额,从而国内最低 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从而使行业的整体生产率 提高
由于进入出口市场需要支付比进入国内市场更高的固定进入成本和 贸易成本,决定了仅有高生产率企业会自选择进入出口市场( Melitz,2003),称为“自我选择”效应。
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国家在某些产业上 具有优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规模扩 大时,该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更完善的 产业链以及更高效的市场渠道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该 国在该产业上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竞争力,从而使得该 国在该产业的出口方面具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应用
政策制定
新贸易理论为各国政策制定提 供了理论依据,指导各国制定 符合自身国情的贸易政策和投
资政策。
企业决策
新贸易理论为企业提供了决策指 导,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国际市 场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地位,制 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
学术研究
新贸易理论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热 点和方向,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 深入发展。
指导政策制定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将 新贸易理论与实际政策制定相 结合,以更好地指导政策制定 ,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美国与日本的汽车贸易
背景介绍
理论应用
美国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和消费国,二者的汽车贸易关系一直 备受关注。美国对日本的汽车进口征 收高关税,而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则受到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案例二:中国与欧盟的纺织品贸易
背景介绍
理论应用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是 一个敏感话题。欧盟对中国进口的纺 织品征收高关税,并对中国纺织品实 行配额限制,导致中国纺织品在欧盟 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根据新贸易理论,贸易双方应当基于 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合作。中 国作为劳动密集型国家,纺织工业具 有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而欧盟作为 技术密集型国家,纺织工业则以高端 品牌和设计为主导。因此,中国和欧 盟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应当基于各自的 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合作。
4新国际贸易贸易理论
第四章新国际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产业间贸易2、产业内贸易3、规模经济4、规模报酬递增5、外部规模经济6、内部规模经济7、规模经济理论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名词解释1、产业间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
它是指属于不同部门的商品的交易。
2、产业内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
它是指属于同一部门的商品的交易3、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显著改进或生产成本的大幅节约,它是规模报酬递增结果的货币表现。
4、规模报酬递增,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个企业的产出水平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5、外部规模经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经济概念,它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单个厂商由于相关产业内的生产相同产品的其他企业的规模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或生产效率的提高。
6、内部规模经济,也称垄断竞争,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经济学家张伯伦首先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即指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单个厂商由于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显著节约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7、规模经济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部门内贸易替代部门间贸易成为主导性的贸易形式时,贸易理论家为探讨部门内贸易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贸易理论。
该理论的研究方式决定与贸易收益判定这类基本贸易问题。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发表于1966年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提出,试图对如下现象进行解释,即作为技术创新产品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均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创造发明的,而且随着产品标准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于出口逐渐由原发明国转向其他国家。
二判断题1、印度软件生产与出口业集中在班加罗尔的现象可用内部经济来解释。
2、当规模经济发生在行业水平而非单个企业水平时,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内部经济。
3、汽车换汽车的贸易被称为产业内贸易。
4、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5、部门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依存于国家间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结论
新新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其实践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 践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实 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更好 地发挥新新贸易理论的作用。
启示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新新贸易理论的深入研 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政策体系。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在新新贸易理论方 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 发展。
特点
该理论强调企业的异质性,认为企业 在生产率、规模、技术等方面存在差 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企业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行为。
理论背景与发展历程
理论背景
新新贸易理论是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贸易 理论强调国家间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差异,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企业层面 的异质性。
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贸易自由化
新新贸易理论主张贸易自 由化,有利于降低贸易壁 垒,促进全球贸易的增长 和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
新新贸易理论引导企业向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 型,有助于推动全球产业 升级和结构调整。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新新贸易理论鼓励各国加 强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经济 的稳定和发展。
引入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和贸易模式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制 度因素纳入新新贸易理论模型,以更全面地解释国际贸易现象。
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扩大样本范围
深化微观数据研究
拓展实证方法
目前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未来研 究可以尝试扩大样本范围,包 括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以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和普适 性。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与创新
第六章新新贸易理论
和梅里兹模型一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必然存在一个 停止营业生产率水平ψ*,使得利润刚好为零,即 π(ψ*,X,n)=0,这就是停止营业条件
如果企业进入后生产率低于停止营业点的生产率水平 ψ*, 就会因为亏损而退出,当生产率高于ψ*时,企 业会获得利润,并且他们会通过组织形式的选择来使 利润最大化 停止营业条件和自由进入条件决定了均衡的生产率水平, 同时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选择的生产地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用来解释为什么海外生产通常发 生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交易、外包或许可的方 式进行。该模型考虑一个南北两国贸易的情况,并假定 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产权结构和不同的 生产地。这些差异反映了企业异质性的存在。新的企业 内生边界模型发现生产率差异影响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的决策
第六章 新新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贸易理论概述 新新贸易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贸易理论比较
第一节 贸易理论概述
贸易理论概述 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新新贸易理论的政策意义
[Image Info] www.wizdata.co.kr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模型介绍
在需求方面,对部门j的产品消费函数为CES函数, 效用函数和价格函数如下
其中,xj (i)是表示j部门生产的不同类型产品,品之间的不变替 代弹性为1/1-a, 0<a<1。
新新贸易理论
主要思路
• 模型:基于南北 • 决策: 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 产地点。 • 结论: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 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 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 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 投入品。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介绍 • 第二部分:模型 • 第三部分:行业均衡 • 第四部分: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均衡 • 第五部分:各种组织模式的普及 • 第六部分:总结
x0--------对同类产品的消费量 Xj--------部门j的总消费指数
u-------参数
工资 产品多样性 可投入生产要素 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
南国 WS 不能生产 m fE·WS
北国 WN(> WS) 可以生产
m,h fE·WN
产出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h,m——生产要素 η ——部门生产率参数:与headquater service成正比 θ ——公司生产率参数
• 第一部分:介绍
文献综述
垂直化分工 • Citing Tempest (1996), Feenstra (1998):以芭比娃娃的制造公司美泰的全球采购策
略分析了国际化分工的主流趋势: • WTO 1998 年度报告:制造一辆美国汽车,30%来源于韩国,17.5%来自日本,7.5%
来自德国,4%来自台湾和新加坡,2.5%来自英国。。。来自美国的价值只占37% • 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 Campa and Goldberg (1997) • Hummels, Ishii and Yi (2001) and Yeats (2001):发现国际贸易中组件的增长速度大
新贸易理论
这种贸易模式的福利效应? 这种贸易模式的福利效应?
垄断竞争市场的情况就不同了。 垄断竞争市场的情况就不同了。企业并不能在国内无 限制地生产和销售。 限制地生产和销售。垄断或垄断竞争企业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产品销售,所有单位产品的价格就一齐下跌。 单位的产品销售,所有单位产品的价格就一齐下跌。 企业的边际收益则下降得更快。 企业的边际收益则下降得更快。垄断或垄断竞争企业 为了保证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保证利润的最大化,就不得不将在国内市场出售 的产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这时, 的产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这时,这些企业就 有在国外市场上增加产品销售的动力。 有在国外市场上增加产品销售的动力。只要在国外市 场上的价格超过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 场上的价格超过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企业出口就有 利可图,而不论其价格是否高于本国市场。 利可图,而不论其价格是否高于本国市场。
如果一个厂商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一个厂商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内 市场上就有更大的垄断力量。与国外市场相比, 市场上就有更大的垄断力量。与国外市场相比,厂 商能在国内出售较高的价格。那么, 商能在国内出售较高的价格。那么,为什么厂商还 要以低价出口到国外呢? 要以低价出口到国外呢?厂商为什么不能将出口到 国外的这部分产品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呢? 国外的这部分产品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呢?这 里的主要原因是, 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这家厂商不是一个完全竞 争企业。 争企业。
但若两个厂商都这么做,那么, 但若两个厂商都这么做,那么,即使假定产品 在两个市场的初始价格一样.并是得支付运输费用, 在两个市场的初始价格一样.并是得支付运输费用, 最终的结果也会有贸易出现。 最终的结果也会有贸易出现。若再奇特一点的 就会出现同种产品的双轨贸易。例如当B 话.就会出现同种产品的双轨贸易。例如当B国的一 个水泥厂往A国运送水泥的同时, 个水泥厂往A国运送水泥的同时,A国的某水泥厂可 能也正往B国运送水泥呢! 能也正往B国运送水泥呢!这种由于倾销导致的同种 产品的双向贸易情形,就是所说的相互倾销。 产品的双向贸易情形,就是所说的相互倾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的服务影响 •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2):研究了对于一种投入品的产品,选择外包还是一体
化策略的一般均衡框架 • Helpman and Krugman (1985):贸易国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 • Antràs (2003) :借鉴了上述研究成果,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
于最终产品
中间投入品的公司内贸易形式的重要性 • Hanson, Mataloni and Slaughter (2003)
一体化和外包,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 • The Economist (1991), Bamford (1994) and Abraham and Taylor (1996):美国公
2,在北方的利润大于南方: δ N 大于等于δ s
利润最大化
• H: max β lk·R(i)-WNh(i) • M: max (1-β lk)·R(i)-Wlm(i)
Wl,flk对于 对于β :
都是单调递减的
图一
Free entry condition
• 第四部分:组织形式
Trade Off
• 第三部分:均衡分析
利润函数
H
k=O
K=V
M
M
agree
fail agree
fail
(β R,(1- β)R)
(0,0) (β R,(1- β)R)
β——最终制造商在议价后得到的事后利润份额 δ ——如果合作失败,H 获得的产品份额
β lk·R ——表示H的利润
意味着: 1,最终制造商H在一体化下的利润大于外包: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
两个代理商
• 最终产品制造商H:提供总部服务,只在北国存在 • 厂房经营者M:提供中间投入品,在南,北国存在
固定组织成本:wNflk
所有权结构:一体化和外包 K {V,O} M的选址:南国和北国 l {N,S}
不考虑所有权结构时,把M设在南国的固定的组织成本高 于北国
给定M的地点,外包产生的固定组织成本大于一体化
• S or N ? N: 固定成本低,但可变成本高 S: 可变成本低,但固定成本高
• V or O ? V: β 大,但是影响M的供应服务 O: 固定成本低,但是β 小
图二
图三
Free entry condition
图四
• L国家的V和O比较:
• 如果
,当且仅当
其
中
情况一:
• 情况二:当 • 情况三:
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 问题入手,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 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讨 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 包(in-sourcing)战略的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 化和产业组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主要思路
• 模型:基于南北 • 决策: 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 产地点。 • 结论: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 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 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 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 投入品。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介绍 • 第二部分:模型 • 第三部分:行业均衡 • 第四部分: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均衡 • 第五部分:各种组织模式的普及 • 第六部分:总结
• 高生产力的公司在南国生产中间品,低生产力则选择北国;
新新贸易理论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 国际市场,是继续作一个本土的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 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选择出口还是FDI 的形式?
原有模型能解释为什么一家本土企业有在外国进行生产的 激励,但是这些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海外生产会发生 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市场交易、分包或许 分工 • Citing Tempest (1996), Feenstra (1998):以芭比娃娃的制造公司美泰的全球采购策
略分析了国际化分工的主流趋势: • WTO 1998 年度报告:制造一辆美国汽车,30%来源于韩国,17.5%来自日本,7.5%
来自德国,4%来自台湾和新加坡,2.5%来自英国。。。来自美国的价值只占37% • 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 Campa and Goldberg (1997) • Hummels, Ishii and Yi (2001) and Yeats (2001):发现国际贸易中组件的增长速度大
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验证了这一决策对公司内贸易类型的含义。
四种决策
• 中间投入品生产整合 国内:标准的垂直统一管理 国外:FDI(Intel)或者公司内贸易
• 中间投入品生产外包 国内:国内外包 国外:国外外包或arm’s-length trade(Nike)
• 第二部分:模型
消费者的偏好
x0--------对同类产品的消费量 Xj--------部门j的总消费指数
u-------参数
工资 产品多样性 可投入生产要素 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
南国 WS 不能生产 m fE·WS
北国 WN(> WS) 可以生产
m,h fE·WN
产出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h,m——生产要素 η ——部门生产率参数:与headquater service成正比 θ ——公司生产率参数
• 第五部分:各组织形式的公司量
帕累托分配
组件密集型部门
• 不存在一体化现象
• ——在l国外包的公司比例 + =1
考虑的因素
• WS: • K: • η: • β:
总部服务密集型部门
• WS •K •η •β
• 第六部分 总结
• 本文基于不完全合约为全球采购策略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 为中间投入品选择组织结构和生产地点。权衡固定和可变成 本来抉择生产地点,权衡所有权优势和独立供货商优势来抉 择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