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运动的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faaeaf2c0975f46527d3e1f9.png)
精细运动
主要包括伸手取物、手掌抓握、拇 指与其他手指分开取物等。
抓握动作发育
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 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
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 握动作两大类。 非抓握动作主要包括悬 浮、约束、推压、触、勾状抓握;抓握 动作分为力性抓握和精细抓握,前者包 含球形抓握、柱状抓握及拉,后者有指 尖捏、指腹捏、侧捏和三指捏。
肉系统使用的两个分测验(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结果的 综合分。 5.QUEST(quality of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量表 6.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量表
课后练习题 简述精细运动发育特点。
精细运动发育特点
4.手功能熟练阶段(10~12个月) (1)坐位 (2)立位与步行 (3)手指分离动作发育
5.手眼协调能力快速发展时期(1~3岁) “涂鸦”、挖沙、捞鱼、穿珠子、玩积木、堆各种建 筑、捏橡皮泥等都进一步加强了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精细运动发育特点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特征 1.整体运动向分离运动发育 2.抓握的稳定点由近端逐渐向远端发育 3.眼和手发育的共同形式 4.从防御向功能发育 5.从手到眼的发育 6.利手(handedness)的发育
可完成插木块动作,但头转向一侧,用余光视物。 可完成插木动作,但头转向一侧,用手去触摸木棍 的位置,然后插上。 无法完成这一动作。
精细运动评定
常用康复评定量表
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 1.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 2.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3.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精细运动评定
4.Peabody 运动发育评定量表 (1)抓握分测验:26项 (2)视觉运动整合分测验:72项 精细运动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是评定小肌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584ea2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
1.手眼协调能力
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婴儿会通过观察眼前的东西来激发手臂和手的动作,以尽量接近或抓取目标物。
这个阶段的婴儿可能会运动笨拙,握取不稳定。
2.抓握能力
在3个月到9个月的时候,婴儿开始学会抓握物体。
最初,婴儿的抓握是一种原始的握持方式,称为拳头握持,他们用整只手抓取物品。
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可以使用手掌和手指相结合的方式来抓握物品。
3.对称握持能力
在8个月到12个月之间,婴儿开始学会对称握持。
他们可以用大拇指和手指相互对应的方式来抓握物品。
这种握持方式比之前的握持方式更加灵活,并且能够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
4.进一步发展手指动作
在2岁到3岁之间,幼儿逐渐发展了更为精细的手指动作。
他们可以使用脚趾进行抓握,或者使用手指夹住一根笔或者筷子来进行握持。
这是手指动作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线的控制和手书写
3岁到4岁之间,幼儿开始学会控制手指来画直线、圆圈等图形,并尝试进行简单的书写。
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在协调眼手和手指动作方面取得进展。
6.精确抓握和细小运动
4岁到6岁之间,儿童逐渐掌握了精确抓握和进行细小运动的能力。
他们可以使用手指夹持小物品,并且能够以更精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和书写。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发展顺序是一般情况下的发展规律,不同儿童在
发育速度和进程上会存在差异。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
况和需求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培养。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练习,孩
子可以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精细动作技能。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https://img.taocdn.com/s3/m/71e7ad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e.png)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会根据不同的研究和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 0-6个月:能够握住物品,开始试图抓取东西
- 6-12个月:能够转动手腕,开始使用拇指和食指捏取物体
- 12-18个月:能够用手指点物或者捡小物品
- 18-24个月:能够完成简单的手指动作,如揉玩泥或者画圈
- 2-3岁:逐渐提高手部协调性,开始进行简单的手工活动,如插积木等
- 3-4岁:能够开始进行更加复杂的手工活动,如剪纸、画图案等
这里所列的年龄仅供参考,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若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请儿科医生或专业教育人士提供指导。
第五章 精细运动发育
![第五章 精细运动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b4171fcfb9f3f90f76c61b34.png)
(五)手的知觉功能发育 (1)基本概念:触觉识别(tactile gnosia)是 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 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发育初期触觉识 别能力优先发育,功能完善后通常通过视觉功能 弥补。
(五)手的知觉功能发育 (2)手的知觉功能发育规律:对一些物体属 性的触觉,如尺寸、温度,在出生后前几个月就 发育得很好。 (3)手识别物体与视觉识别物体的区别:能 够感知身体的位置变化。
2、抓握动作发育过程:抓握动作的发育是逐 渐由最初的肩、肘部的活动发展为成熟阶段的指 尖活动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发现任何阶段的抓握动作都包括四种连续的动 作过程:①视觉搜索物体;②接近物体;③抓住 物体;④放开物体。
抓握动作发育可分为以下9个阶段: 第一阶段(4个月) 第二阶段(5个月初) 第三阶段(5个月末) 第四阶段(6个月) 第五阶段(7个月) 第六阶段 第七阶段(8个月) 第八阶段(8~9个月) 第九阶段(13个月左右)
(一)视觉发育过程 视觉发育包括:视觉定位、注视、追视、视线 转移等,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 2、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 3、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以后)
(二)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 新生儿 1个月 1.5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6~8个月 8~12个月 1~2岁 2~3岁
精细运动能力是在人体获得了基本的姿势和移 动能力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功能发育 也受到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的影响,同时反过来 又促进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因此,姿势和移 动、上肢功能与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 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 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前是精细运 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
幼儿细微运动发展次序及幼儿成长发展特征、规律
![幼儿细微运动发展次序及幼儿成长发展特征、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07382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b.png)
幼儿细微运动发展次序及幼儿成长发展特征、规律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细微运动的发展次序是儿童身体运动能力逐渐形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幼儿细微运动发展的次序,并分析幼儿成长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幼儿细微运动发展次序幼儿细微运动的发展次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张握阶段: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幼儿开始掌握手部的张开和握住动作。
2. 利用手指阶段:3个月左右,幼儿能够利用手指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抓取小物体。
3. 转动阶段:6个月左右,幼儿能够转动手腕和手臂,使手部更加灵活。
4. 抓握移动阶段:9个月左右,幼儿能够通过抓握物体并移动手臂来探索周围环境。
5. 旋转阶段:1岁左右,幼儿可以旋转手腕和手臂,进行更复杂的运动。
6. 精细操作阶段:2岁左右,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更精细的操作,如搭积木、画画等。
幼儿成长发展特征和规律幼儿成长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差异:幼儿个体之间在细微运动的发展次序和能力上存在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不同。
2. 渐进性:幼儿细微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练和尝试。
3. 基于经验:幼儿的细微运动发展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4. 形成综合能力:幼儿的细微运动发展不仅仅是手部的运动能力,还涉及到大脑、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5. 受环境影响:幼儿的细微运动发展受到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良好的环境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细微运动的发展次序和幼儿成长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进程,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ea3d506c3169a4517723a3af.png)
(3)由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向成熟的对 指抓握模式发育
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即全手掌抓握模式,表现 为拇指向下或在与手背平行的高度弯曲取物 的模式,在上肢动作未分化阶段,婴儿往往 采取此种模式抓握。
7个月开始,随着稳定点由近端关节向远端 关节移动,向拇指与其余四指对捏的对指抓 握模式发育。
3.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以后)
随着眼睛追视功能的发育,眼球的精细运 动能力提高,开始能够辨别物体。
眼球辐辏运动能力的实现使婴儿获得了空 间深度知觉,为辨别运动中的物体以及为 协调自身运动与周围物体的关系提供了前 提。
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
手眼协调(eye-hand coordination): 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 调性。
追视范围比较小。
2.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
随着头颈部稳定程度的提高,眼球的控制能 力不断得到增强。
这一时期可见眼球的自由运动。 当两手朝向正中线合拢时,双眼能够注视物
体。
2.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
当头部能够左右转动时(4个月左右),便 平稳地进入了追视和视线转移的发育阶段。
眼球的运动控制发育规律为:首先是水平方 向的运动发育,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 发育,最后是斜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
新生儿调节晶状体的 能力较差,不能准确 聚焦,只能看清约 20cm距离的物体。
眼球的运动无法独立 进行,只能随头颈转 动而转动。
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
对于刺激强烈的目标物体会出现视觉定位和 注视。由于眼球控制不充,可出现眼球向一 侧固定,单眼看物体的情况。
腕关节可在各 个方向活动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意义。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eab0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e.png)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意义。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解释:
1.促进大脑发育:精细动作需要幼儿使用手指、手腕和手臂等部位,这些
部位的运动会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发展。
2.培养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需要幼儿同时使用眼睛和手,这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3.提高认知能力:精细动作需要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
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4.培养自信心:精细动作需要幼儿不断尝试和练习,当幼儿成功完成任务
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
5.培养创造力:精细动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创
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培养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认知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等。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练习和挑战,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精细动作发育
![精细动作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52750e85daef5ef7ba0d3c99.png)
精细动作发育精细运动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精细动作主要包括:伸手取物、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
进行复杂精细运动(进食、更衣、书写等)的前提: 4项基本动作有:抓握物体、将手伸向物体、随意放下物体、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精细运动能力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基础,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
姿势和移动、精细运动与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岁前是精细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精细动作主要是手部的发育。
精细运动多为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全身大肌发育后迅速发育。
上肢运动功能的精细化使得手具备了操作能力,随着操作过程的不断进行,手识别物体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手部的基本动作的发育又分为非抓握动作和抓握动作。
一、抓握动作的发展1、抓握动作的发生抓握动作从抓握反射开始不断发展。
一方面,是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巧的动作,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
另一方面,是动作的概括化,就是能把某一动作推广到同一类的物体上,或把同一类的物体用于某一种动作上。
2、抓握动作发育规律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三个月左右,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这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
六个月左右,婴儿注意到手的存在且能随意张开,开始出现随意抓握动作,标志手动作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
主要表现: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抓握动作过程中的手眼逐渐协调。
2)由手掌的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三个月左右,手掌的尺侧(小拇指侧)握物。
五个月左右,全手掌抓握。
六到八个月左右,前臂旋转运动功能发育,桡侧抓握或抓捏。
九到十个月左右,手指握物、拇指、食指对指捏物。
《人体发育学》第七章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人体发育学》第七章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faf0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b.png)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第一章 第七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掌握:精细运动能力相关基本概念;手功能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的规律 和过程 熟悉:视觉功能发育的过程;精细运动发育的评定内容
了解:手功能的特点;精细运动发育的影响因素;常见的精细运动异常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的评定方法及常用的评定量表
第一节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精细运动能力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 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手功能的发育 ➢视觉功能发育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
一、手功能的发育
抓握动作发育规律
➢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 ➢由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 ➢由手掌抓握向手指抓捏发育 ➢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精细运动能力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 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它是发育早期的儿童完成取物、画画、写字、生活自理等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3岁之前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 的时期。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精细运动发育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1)围生期危险因素:不良环境和早产 (2)看护者因素 (3)性别 (4)其他功能发育的影响
•感觉输入异常 •姿势控制不良 •原始反射影响 •平衡功能不佳 •视觉发育异常
异常发育
(1)特殊运动功能发育障碍 (2)脑性瘫痪 (3)精神发育迟滞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5)其他
搭积木猜一猜
关键年龄 5个月 7个月 9个月 12个月 15个月 18个月 24个月 30个月 36个月
二、视觉功能发育
姿势和移动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063706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1.png)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精细动作是指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它是由人脑的高级神经中枢发送指令来完成的捏、握、扭、拧、撕、推、抓、挖、弹、夹、穿、系、拍、摇等一切需要手指、手掌和手腕完成的动作。
人类的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由于有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手的这种灵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且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
一、精细动作的发育
精细运动多为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全身大肌发育后迅速发育。
上肢运动功能的精细化使得手具备了操作能力。
0-3岁是精细动作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是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
二、手的基本动作及抓握发育过程
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抓握物体的动作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这就初步地体验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三、家庭中家长可同孩子一起做以下精细训练:
1、穿水果珠子
2、拧瓶盖
3、切面团
4、杯子传水
5、插数字棍
6、剥水果皮
7、卷卫生纸
8、往水杯上套皮筋
9、数字填色
10、筷子夹豆子花生。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0ba1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9.png)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摘要:1.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概述2.关键年龄表的介绍3.精细运动发育的促进方法4.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作用正文: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手指和手腕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制定了一份关键年龄表,以便家长和老师们对儿童的发育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年龄表如下:1.0-3个月:儿童开始对手指产生意识,学会抓握物体。
2.4-6个月:儿童学会主动松开手指,对手指动作有更好的控制。
3.7-9个月:儿童能模仿大人摆动手臂和手腕,进行简单的手指操。
4.10-12个月:儿童能按照意愿拿起细小物体,如扣子、珠子等。
5.13-15个月:儿童学会用手指捏取物体,如捏泥块、糖果等。
6.16-18个月:儿童能模仿画画、写字等动作,对手指的精细动作有更高要求。
7.19-21个月:儿童能熟练掌握各种玩具,如拼图、积木等。
8.22-24个月:儿童能自己穿衣服、鞋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琐事。
9.25-27个月:儿童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10.28-30个月:儿童能按照指令,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如编织、缝纫等。
为了促进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鼓励儿童参与日常生活琐事,如帮忙整理物品、摆放餐具等。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儿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如铅笔、剪刀等。
4.关注儿童的情绪,保持耐心引导,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精细动作。
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关注儿童在每个关键年龄阶段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为儿童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受伤。
3.尊重儿童的兴趣和个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精细运动。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0e9c9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8.png)
儿童精细运动发育规律一、抓握能力儿童的抓握能力是他们最早发展的精细运动技能之一。
新生儿的手掌通常呈握拳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开始张开手掌去抓握物品。
大约在2-3个月大时,婴儿开始能够抓住大的、易于抓取的物品,如摇铃或软玩具。
到了6-7个月大时,他们能够抓住更小的物品,如积木或小球。
二、捏和挤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发展捏和挤压的能力。
大约在4-6个月大时,婴儿开始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物品。
到了10-12个月大时,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捏和挤压动作,如揉捏纸团或挤压软塑胶玩具。
这种技能的发展有助于儿童理解物体的属性和功能,以及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手腕和手部协调能力在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儿童逐渐学会更好地协调手腕和手部的动作。
大约在5-6个月大时,婴儿开始能够用整个手掌抓取物品,而不是只用手指。
到了9-10个月大时,他们能够准确地将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同时保持手臂的稳定。
这种协调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精确地操作物体和控制肢体动作。
四、画画和写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发展画画和写字的能力。
大约在1岁左右,婴儿开始能够用手指在纸上涂鸦或画出简单的线条。
到了2-3岁左右,他们能够画出更复杂的图案,如圆圈或交叉线。
此外,儿童也逐渐学会握笔和书写简单的字母或数字。
这种技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使用工具能力最后,儿童逐渐发展使用工具的能力。
例如:到了2-3岁左右,幼儿开始能够使用勺子、蜡笔或剪刀等工具完成简单的任务。
到了4-5岁左右,他们能够使用铅笔书写和绘画,并逐渐掌握更复杂的工具和技术。
这种技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技能,同时促进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023b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e.png)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1.运动发展阶段:婴幼儿从出生开始逐渐掌握和发展各种运动技能。
首先是头部控制能力的发展,从无助的头部抬起到能够转动头部,最终能够自主地控制头部的运动。
接着是四肢运动的发展,从无力的抓握到能够抓住物体,步态的发展也逐渐从头部抬高到仰卧、侧卧,再到爬行、坐立和行走等。
2.运动方式:婴幼儿运动方式的发展也是一个由简到复、由低到高的过程。
最初的运动方式是自主运动,即通过滚动、扭动身体等方式来实现运动。
随着四肢肌肉的逐渐发展,婴幼儿可以通过匍匐爬行、趴爬、坐立等方式来进行运动。
到了一岁左右,婴幼儿开始尝试用双腿站立和行走,这标志着他们运动方式的又一次升级。
3.精细动作的发展:除了整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在快速发展。
在初期,他们会通过握抓物体、摆弄各种玩具来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用手指点按小物体、拿起小颗粒、用勺子吃饭等,这些都是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4.眼手协调和身体感知:婴幼儿的眼手协调也是他们发展的重要一环。
从最初只能模糊地看到周围的物体,到逐渐能够追踪移动的物体,再到最终能够准确地抓住目标物体,这是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
此外,婴幼儿还需要通过触摸、摸索等方式来感知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这也是他们感官和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婴幼儿的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过程是逐渐从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刺激和机会,让他们充分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发展各种特定技能。
这样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同样重要的是,要给予婴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主探索和发展,慢慢地形成他们自己的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发展规律
![精细动作发展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59afda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精细动作发展规律x《精细动作发展规律》一、什么是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精细动作发展规律是指婴幼儿从出生至6岁期间发育运动能力的规律。
它是一套从简单到复杂的细胞动作的发展序列,由拆分动作、单肢动作、对称动作和复合动作组成。
这个发展规律帮助婴幼儿熟悉他们周围的活动环境,并帮助发展其各项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环境。
二、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的序列(1)拆分动作:拆分动作是指婴幼儿会先把一个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单肢动作。
这一阶段的动作涉及到婴儿的手、脚和其他肢体及躯干的动作练习。
典型的拆分动作包括拳头收缩、前后踢腿、提拉、抛掷、滚动等。
(2)单肢动作:单肢动作是指只使用单个肢体作出专注的、预期的动作。
主要涉及臂、腿、手臂、手指等。
此阶段的动作可分为两类:一是以肢体本身为起点的动作,如用手抓取物体、拉动物体;二是以空间为起点的动作,如入水、爬梯、推拉等。
(3)对称动作:对称动作是指需要使用两个肢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动作。
对称动作帮助婴幼儿比较、对比、分辨和分析他们所处的环境,包括探索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性质等。
根据使用肢体的数量,对称动作可分为单肢对称动作和双肢对称动作。
(4)复合动作:复合动作是指使用几个基本动作(如拆分动作、单肢动作和对称动作)结合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动作组合,从而完成特定的动作行为。
复合动作可以帮助婴幼儿改善语言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的作用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帮助婴幼儿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交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规律能增强婴幼儿之间的交流,改善他们的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交意识和社会意识。
2、认知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可帮助婴儿养成认知习惯,加强他们认知能力,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健康发展: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可帮助婴幼儿在肢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上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促进情感健康的发展。
婴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
![婴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178dd5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1.png)
婴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逐渐掌握了使用手部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并逐渐锻炼了精细运动技巧。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促进这个过程。
婴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通常从生后几周开始。
刚出生的婴儿通常会出现握拳的动作,这是一种先天性反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会逐渐学会主动伸出手臂并尝试抓取物体。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动手能力主要是通过感觉来支配的,他们通过触摸、抓握和探索来认识世界。
随着婴幼儿逐渐成长,他们开始发展更为复杂的动手能力。
在大约3个月的时候,他们可以将双手准确地放在一起,并尝试将物体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
此外,他们还能够进行简单的抓握和放置动作。
到了6个月,婴幼儿开始展示更多的手部控制能力,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手指来拨弄物体,并尝试用手指夹取物品。
在精细运动的发展中,婴幼儿通常会从简单的动作开始。
比如,他们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寻找并抓取物体。
在12个月左右,婴幼儿开始展示更为复杂的精细运动技巧。
他们能够使用拇指和指尖进行捏取,比如拿起小的对象并精确地放置在目标位置。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精细运动的发展,家长和保育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材料。
选择具有不同形状、颜色和纹理的玩具,以鼓励婴幼儿使用手部进行探索和操作。
同时,确保玩具的大小适中,不会对婴幼儿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创造有趣的活动。
为婴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堆叠积木、玩泥巴、涂鸦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技巧。
另外,给予适当的示范和引导。
在婴幼儿学习动手能力和精细运动技巧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保育者可以向他们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手部,并鼓励他们尝试。
此外,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婴幼儿的发展需要时间和机会去练习。
因此,家长和保育者应该为婴幼儿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由地探索和运动。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思维导图)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9108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f.png)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一.发育规律过程1.力量与稳定稳定性时间0-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1岁左右1-2岁 3岁意识头控稳定,发育阶段手臂移动同时,有意识的抓握独坐发育阶段独坐抓玩具扶站,抓东西爬行拿玩具走、拉玩具车走,无扶持上台阶双手接球,使用剪刀2.抓握运动发育规律无意识抓握→有意识抓握尺侧抓握(3个月)→桡侧抓握(6-7个月)全手掌(5个月)→对指抓(9-10个月)抓握物体→放开物体发育过程抓握和放下时间4-5个月5个月末6-7个月7-8个月8个月9个月10-13个月1岁1岁-1岁 半2岁3岁活动抓不到立方体原始抓握阶段弯曲手指包住立方体初步对指3指抓握2指抓握对指,2指指尖对捏伸出示指搭积木,有意识的指向,一手拿一个东西分别放入容器开门一手抓3个小珠并放下其中一个,用手表示年龄对捏和手指协调腕关节活动3.双手协调阶段时间4-5个月 6个月 7个月 8-10个月 1岁 1岁半 2岁 3岁3-4岁4-5岁活动双手握持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单手抓握拿一个丢一个双手分别抓握,换手敲钟倾倒,将固体物质放入口中双手完成任务,将物品放入容器撕纸,双手拆分玩具,翻2-3页书两手都可拿勺子折纸,开瓶盖,使用剪刀明确惯用手穿衣,拉拉链4.手的知觉功能阶段时间6-9个月2岁3岁4岁5岁活动用手和嘴去感知物体性质根据混合触觉了解物体性质触觉识别常见物品(如钥匙)触觉识别判断冷热、干湿触觉识别常见形状、判断软硬5.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书写与绘画动作特点1.发育的关键年龄关键年龄5个月7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运动主动用手抓物可用拇指及另外2个手指握物且可将积木在双手间传递拇指能与其他手指相对能用拇指与示指捏较小的物体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搭3-4块积木,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进大珠子或大扣子孔搭6-7块积木,模仿画垂直线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搭9-10块积木,能临摹“o"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向杯中倒水2.视觉功能发育发育过程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以后)顺序时间新生儿 1.个月 1.5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6-8个月8-12个月1-2岁2-3岁表现正常人1/6追视45°,辨别红黄蓝轻度辐辏追视180°注视手凝视物体双眼协调,手眼协调视野扩大,视觉、听觉统合故意扔掉玩具看见细小的物品视觉发育最旺盛,视力大约达到05.-0.6,可区别简单的形状3.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眼和手发育不随意运动定向运动注视、抓握操作。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f3a845b5be23482fb5da4c5a.png)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之相礼和热创作重生儿紧握拳,触碰时紧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1个月双手常握拳,物体碰到手时,握得更紧.2个月间或能伸开手,给物体能拿住.间或把手或手里的物体送到口中. 3个月用手摸物体,触到工夫或能抓住,手经常呈伸开姿态,能握住数秒.4个月仰卧清醒形态时,双手能凑到一同在眼前玩弄手指,称为“凝视手的动作”,6个月后消散.经常往抓东西,距离判别禁尽.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拿东西工夫变长,而且会摇摆,并用眼睛看,出现最后的手眼和谐.5个月物体碰到手时出现自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和谐禁尽确.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能玩玩具并抓握较长工夫.每每双手往拿,把东西放到口中.6个月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再抓起.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本人的脚.精确拿悬垂在胸前的物体.会撕纸玩.会拿积木,给第二块时抛弃第一块.7个月可用拇指及另两指握物,会用一只手触物,能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会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中有积木给另一块时,不抛弃原有的,会摹仿对击积木.8个月桡侧手掌或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捏桌上的小物体,会用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能将物体递给旁边的人,但不晓得怎样放手,喜欢让东西故意从高空掉下往.9个月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10个月很纯熟的用拇指和另一手指捏串珠,可用示指指物,能自动放动手中的物体,向其讨取时不放手.11个月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自动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12个月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物体,单手抓2-3块小物体,会悄悄抛球,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个.全手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15个月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会打开盒盖,斜四处瓶中小物体用手往捏.18个月搭3-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大珠子,用汤匙等.21个月搭4-5块积木,摹仿画线条,但不像,用双手端碗.24个月搭6-7块积木,会转动门把手,旋转圆盖子,穿直径1.2CM的串珠,正确用勺,摹仿画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用匙外溢. 27个月能摹仿画直线,基本像,会拆装简单拼插玩具,会脱鞋袜.30个月搭8-9块积木,摹仿画程度线和交叉线,基本像,能较精确把线穿入珠子孔,练习后每分钟穿20个珠子,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一手端碗.36个月搭9-10块积木,将珠子放入直径5CM的瓶中,会折纸,折成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边角划一,能摹仿画圆形和十字形,基本像,向杯中倒水,操纵流量.。
精细运动发育的名词解释
![精细运动发育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508b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b.png)
精细运动发育的名词解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精细运动发育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概念可能并不太熟悉。
本文将对精细运动发育进行一番名词解释。
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儿童在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指手指和手腕的运动控制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它涉及到肌肉控制、手部动作和感知动作的整合等多个方面。
每个孩子的精细运动发育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通常来说,新生儿的运动控制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随机或无目的地运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开始能够将手指定向物体,并尝试触摸和抓取。
这是他们精细运动发育的起始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精细运动发育逐渐进步。
他们开始能够逐渐掌握使用工具和玩具,如拼图、积木等。
他们手部的灵活度和准确性也随之提升。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成为了他们运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精细运动发育,孩子们能够完成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如吃饭、写字、系鞋带等。
这些技能的习得是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基础。
因此,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了解和促进孩子的精细运动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精细运动能力呢?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供参考。
首先,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探索和练习的环境。
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器材,并让孩子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其次,培养孩子的肌肉控制和力量。
鼓励他们进行一些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如爬行、跳跃、走路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他们的核心肌肉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
此外,提供一些有趣的手工艺和绘画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例如,让他们剪纸、折纸、绘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还可以促进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最后,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些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慢一些。
我们应该尊重和接纳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耐心来发展他们的精细运动能力。
7岁精细运动发育标准
![7岁精细运动发育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5c64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8.png)
7岁精细运动发育标准
7岁儿童的精细运动发育标准包括能够熟练地用筷子吃饭、能够写20-30个字、能够完成2-3级的“翻跟头”动作等。
精细运动是指儿童手和手指的运动能力,包括手部肌肉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7岁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如用筷子吃饭、写简单的字、完成一些手部协调动作等。
7岁儿童的精细运动发育还可以表现为能够剪出比较规则的图形、能够使用剪刀比较熟练地剪纸、能够系鞋带等。
同时,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准确地使用手指和眼睛配合完成一些任务,如使用遥控器等。
如果您的孩子在精细运动方面存在困难,例如无法使用筷子吃饭、写字不规范等,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家进行评估和指导。
他们可能会建议一些训练方法来帮助您的孩子提高精细运动能力,例如进行手部肌肉的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
总之,7岁儿童的精细运动发育标准是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写简单的字、完成一些手部协调动作等,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已经比较成熟。
如果您的孩子在精细运动方面存在困难,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家进行评估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运动的发育
小儿精细运动正常发育模式如下:新生儿时期可引出握持反射,次序~3个月,当主动握物动作出现时,此反射消失。
4周以内手常常握得很紧,得到12周时手就经常呈张开的姿势,将花棱棒放在手中,能握住数秒钟。
16周,两手能凑到一起玩,能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常常去抓东西,但距离判断不准,手常常伸过了物体。
持物时用整个手掌握物,手握花棱棒的时间较以前长些,而且会摇晃。
20周,能主动握物,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能玩玩具,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嘴里。
24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用手掌抓积木,开始时用手掌的尺侧去抓,以后才会用挠侧,给另一块积木时,手中积木扔掉。
28周,可用拇指及另外2个手指握物。
会用一只手去触物,能自己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时可以将积木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
给另一块积木时,能保留手中原有的一块。
36~40周,拇指能与其他指相对。
40周,可用食指去触物,能将手中物品放在桌上,当父母向小儿索取玩具时,不松手。
44周,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较小的物体。
会将东西放入一大盒子中,并从盒子中拿出另一个。
48周,能把玩具给检查者。
1岁,不再把东西经常放入口中。
12~15个月,能把东西往上扔,替他捡起来后,再继续扔。
15个月,可将1块或3块积木搭成一个“塔”,不跌倒。
18个月,可搭3~4块积木的“塔”。
2岁,会搭6块或7块的“塔”,模仿搭“火车”,,但没有“烟囱”搭出。
会转动门把,旋转圆盖子。
穿鞋、袜子和裤子。
2岁半,会搭8块的积木,模仿搭“火车”,可将“烟囱”搭出。
会将铅笔握在手中(手呈拳状),会模仿画直线和圆圈。
3岁,会撘9块积木的“塔”。
看过父母搭“桥”的过程,然后会模仿去搭“桥“。
会按着一个已画好的圆形画出圆形,看完父母画好十字的过程后去画一个十字。
会穿脱衣服,除了衣服背后的扣子外,会系其他扣子。
3岁半,不用看搭“桥“的过程,直根据搭好的样子,就能模仿搭“桥”。
4岁,看过父母搭的过程后,会模仿搭“大门”。
可以按一画好的十字图形画出十字。
4岁半,不用看父母搭“大门”的过程,根据搭好的样子,能搭“大门”。
可以按已画好的方形画出方形。
5岁,可以按一画好的图形画三角形,此时上不会用积木搭“台阶”。
6岁,可以按一画好的图形画菱形。
会撘“台阶”。
手的操作能力与智力发育水平密切相关,正常小儿手的动作发育很少出现延缓的情况。
若手的操作能力发于很早很完善,预示着小而将来的智力水平可能较高。
在手的功能发育过程中,1岁左右的小儿尚未成左利或右利,到2岁左右才逐渐可以看出,如一个1岁以内小儿经常只用一只手接触物品或持物,要注意是否偏瘫。
如何让宝宝开步走
当孩子能开始独立迈步时,可以说他已跨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达到这一点,说明孩子已学会变换身体重心。
怎样鼓励宝宝勇敢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专业的育婴师教你怎样训练小宝宝。
孩子从卧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转变重心的尝试。
当孩子爬行熟练时,他会爬到各类家具的边沿以便扶着站立。
宝宝最初扶物站立时,可能还不会坐下,家长应教他如何学会低头弯腰后坐下。
方法是:把玩具放在近脚一侧的地面上引诱他,让他低头弯腰去抓,即使是一手抓住家具的扶手后蹲下,另一手伸出去抓玩具,也是进步。
当孩子懂得低头弯腰去抓玩具后,接下来他将懂得不必依靠家具扶持,再接下去他将能靠自己力量站立和坐下。
此后,再教宝宝如何从低矮的床上爬下来。
方法是:告诉宝宝后退爬到床边即停止,然后抓住他的脚,让他慢慢地挪动下床直到脚着地并能站立,反复练习,宝宝就会掌握下床的方法。
因为人的行走是用两条脚交替向前迈步,每迈一步都要变换重心。
以上这些训练尚属于最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大人可以站在宝宝的后方扶住其腋下,或在前面搀着他的双手向前迈步,练习走。
婴儿拉着大人的手走,同自己独立走完全不同,即使拉着他的手走得很好,可是自己走就不行了,拉手走只能用于练习迈步。
时机成
熟时,设法创造一个引导孩子独立迈步的环境,如让孩子靠墙站好,大人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宝宝,叫他“走过来找妈妈”。
当孩子第一次迈步时,你需要向前迎一下,避免他第一次尝试时摔倒。
反复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学会走路了。
学步的几点注意:
1.婴儿开始学走时,不要给他穿袜子,因为会滑倒,身体很难保持平衡。
2.每次训练前让宝宝排尿,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
3.选择一个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特别要将四周的环境布置一下,要把有棱角的东西都拿开。
4.父母还应注意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总之,应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切不可生搬硬套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