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_特征事实与经验阐释_刘学华
中国城市的结构
中国城市一直存在的问题
破坏了现代城市高度社会化原则 造成了机构臃肿和低效益 造成能源大量浪费 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大量浪费土地 忽视城市旧区改造 破坏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
• 我们应共同来创造城市,促进 美好更新
多元性——多功能与多类型
• 多功能 城市是一个经济实体,社会实体文化实体,物质 实体 多类性 工业城市、混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 等等
城市的更新
以深圳为例 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而改 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后,它迅速成长起 来,成为一个集文化,物质,资本为一体 的国际性城市
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
• (1)高效率。城市和乡村相比,由于完善的市政设 施、便捷的通讯手段、发达的交通工具和高智力 的管理阶层,因此有着很高的运转效率。 (2)高效益。以上海市为例,1994年上海市 以其占全国1.13%的人口、0.06%的土地,却创 造出占全国4.38%的国内生产总值、3.84%的国 民收入和5.53%的工业总产值。而同年,在我国 有“农业大省”之称的河南与湖南,其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分别只有上海的16%和17%。
从中国城市的结构,特征演变 看中国城市的更新
刘正楠 彭楚鸿 阮淦茂 罗嘉儿 卢敏妹
城市结构
• 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 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城市的特征
。
密集性——物质与精神的密集
• 人的密集 • 物质和资本的密集(各种物流等) • 文化密集(图书馆,研究所等密集)
我国大城市发展演进历程及重构探索
大城市的政策导向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拆迁安置政策等都会对人口分布、流动和社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政策导向与人口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产生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空间结构
04
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布局
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增长
我国大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高端服务业为主转变。
03
广州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城市品质。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实践案例
01
北京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02
上海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分层
社区发展
城市更新与改造
社会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与人口空间结构
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
大城市的社文化和价值观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导致人口流动和分布也存在差异
晚清时期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和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引入西方理念。
民国时期
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的分布及结构特征——齐夫定律视角
2021年第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1 No.6doi:10.3969/j.issn.l000-7695.2021.06.005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的分布及结构特征—齐夫定律视角蒋明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 )摘要:为了解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的演变规律及其内在机制,找准以何种规模的城市为下一阶段创新政策的着力点,利用1995—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科学支出前100位城市数据,采用三参数齐夫模型定量研究城市创新 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创新规模分布在总体上符合齐夫定律;城市创新规模指数总体上呈上升 趋势,但创新规模出现差异化且这种差异逐渐扩大;城市创新规模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但不同规模阶段的等级结 构类型不一样,长期看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等级结构具有扁平化趋势。
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体系发展的启示意义为:城市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规划,还要与其他城市形成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城市创新体系;政府制定区域空间战略 和地区发展规划必须尊重现有城市创新规模体系;要客观认识导致“城市病”的原因,顺应城市创新发展规律建设 区域性创新规模首位城市。
关键词:创新规模;分布特征;等级结构;齐夫定律中图分类号:F290; F224; G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 ( 2021 ) 06-0033-10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Innovation Scale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ipf s LawJiang Minghua(City Colleg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419,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law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urban innovation scale in China, and find out which scale city is the focus of innovation policy in the next stage,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of China Urban Statistics Yearbook from 1995 to 2018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innovation scale in China by three-parameter Zipf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distribution of urban innovation in China conforms to Zipfs law on the whole; the urban innovation scale index is on the rise in general, but the innovation scale is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expands gradually; urban innovation scale has obviou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different types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different scale stages, and for a long time, the grade structure of urban innovation scale in China has a flat tre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has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its own planning, but also form a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it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innov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patial strateg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 by the Government must respect the existing urban innovation scale system; and it is necessary to objectively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urban disease", and conform to the law of urba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build the first city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cale.Key words: urban innovation scal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hierarchy structure; Zipf s Law1问题的提出创新推动城市发展在客观上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如以创新驱动力来源划分可分为要素驱动阶段、制 度驱动阶段和经济社会全面驱动阶段m。
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演变
(三)城市特色结构 城市特色结构理论关心和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在一个城市系统中,城市特色之间到底是一 个什么样的存在关系?相同或不相同的城市特色 能否共同存在?如何共同存在?共同存在的依据 是什么?共同存在的属性和类型有哪些? 研究城市特色结构理论(以下简称“结构理 论”)是通过寻找一个城市系统中城市特色共同 存在(以下简称“特色共存”)的规律,以建立 指导城市特色创新的系统优化理论。 从概念上讲,城市特色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 范围(一定时间段及一定地域或等级的城市系统) 内,能使多种城市特色共同存在的一种相互依托 和制约且相对稳定的不同城市特色类型的构成关 系和方式。也可简单表述为:城市特色结构是在 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城市特色能够共同存在的关 系和方式。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结构一方面是受城市内部自然环境的约束, 另方面也受到历史发展、文化宗教和城市规划 的影响。 城市结构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文化因 素作用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反映,是城市地理 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 中国的城市结构是希望要有规划,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的。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 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结构要素中首重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认为工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内 部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居住区是人民生活生息 所在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商业区则是各种经济活 动中枢。
(四)城市形态的演变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不同的经济结 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20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 城市快速扩展的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迅速而剧 烈,既有外部轮廓的扩展,又有内部水平结构的 调整和垂直结构的优化,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 特征,对此我们应作相应的总结。
我国城市规模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市规模结构统计分析城市规模,可以用城区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的数量,或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来衡量。
城市规模结构,通常是指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及相互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全面认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特征,本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5个城市的城市规模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我国及其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统计分析1.全国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总体统计按照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据此,对全国2003-2012年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为更直观地展示2003-2012年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表1的数据反映在图1中。
结合表1和图1可知:2003-2012年,(1)我国城市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城市总数处于653-657个的区间范围;(2)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I的数量也基本保持稳定、波动较小,区间范围分别是1-3个、4-5个和5-9个;(3)大城市II和中等城市的数量分别以2008年和2007年为界,呈现出先逐年减少再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中大城市II 数量先从55个(2003年)减少到44个(2008年)后又增加到50个(2012年),中等城市数量先从95个(2003年)减少到84个(2007年)后又增加到91个(2012年);(4)只有小城市I的数量保持逐年增加,从196个(2003年)增加到251个(2012年);(5)小城市II的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从292个(2003年)减少到247个(2012年)。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8
以分别 归 纳为 三种模 式 : 一种 模 式为 收敛 增长 , 城市 化 进程 中新 城 市不 断 涌 现 , 且 小 规 模 的城 市不 断 并 赶 上较 大规 模城 市 , 随着 时 间的 推移 , 一个 城市 体系
2 1 年 3月 01 总 13期 6 第 2期
山
东
经
济
Ma ., 01 r 2 1
S HAND0NG EC0NOMY
G n. 6 No 2 e 13 .
【 理论经济研究】
中 国城 市 体 系规 模 结 构 演 变 :95— 0 8 18 2 0 水
刘 乃 全
(. 1 上海财经 大学 财经研究所 , 上海
市 的规模 膨胀 速 度 快 于 中小 城 市 , 市体 系规 模 结 城 构更 趋不 平衡 ; 三种 模式 则 为平 行增 长 , 第 即城市 体 系 中不 同规 模 城市 的增 长速 度 保 持相 对稳 定 ( l k Ba c adH nesn20 ) n edr ,03 。城市 与 区域 经济 学关 注城 市 o 规 模 结构 的重 要课 题 之一便 是 尝试 找 出可 以创造 出 最 大 的规模 效 益 , 高 城市 生产 率并 减少 交通拥 挤 、 提 环 境 污 染 等 因 素 带 来 负 面 影 响 的 最 佳 城 市 规 模 ( pia Ct s eDsiui ) 并 可 以达 到 最 佳 规 O t l i i ir tn , m y z tb o 模 的演 变 路 径 和 机 制 。Hedro (94) n esn 17 的研 究 将 城 市趋 向最 佳规模 结 构 的演进 归 结为 城市 规模 扩 张 带来 的 收益 同其 成本 之 问 的平 衡 ; 中 以 Zp 法 则 其 if
分析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体系
结合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城市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 社会风险等挑战的能力,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方向转变,城市 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当前中国城市体系特点
等级分明
空间集聚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分明,不同等级城市在 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城市体系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 形成了若干个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职能分化
动态演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 国城市体系中的城市职能逐渐分化,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定位。
城市体系对空间结构的反作用
城市体系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也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反作用。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区 域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体系中的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周边城市也逐渐融入其中,形成多中心、网络化 的城市空间结构。
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体系关系
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体 系
大城市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完善 的城市体系。其空间结构往往呈现为多中心 、组团式或带状等形态,城市体系则包括不 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城镇和乡村等。大城 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相互促进,共同推 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规划与管理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划和管理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需要 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 体系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对于促 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 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著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基本介绍中文名:城市化外文名:urbanisation/urbanization别称:城镇化提出者:Dr.Newton提出时间:18世纪套用学科: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适用领域范围: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适用领域范围:全球中国城市化率:58.52%(常住人口)基本认识,资本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解释,原因,发展趋势,合理布局,演进过程,特征,逆城市化,中国特色的,再城市化,城市化,积极意义,人口转化,产业调整,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力,不利影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影响,粮食问题,大城市病,城市职能转化,进程,现实问题,就地型,调好产业结构,地方进程,建设人口素质,学术争论,小城市论,大城市论,多元论,中等城市论,城市体系论,我国的城市化的四种模式,表现特征,进度,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比,已开发国家,开发中国家,城市化的方面,旅游,人的城市化,。
基本认识资本主义解释一般认为,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城规评估)《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三)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是。
2、城镇体系的共同特征是:、和。
3、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4、郊区城市化具有三个特征:(1)土地利用集约化;(2);(3)。
5、正统的城市化类型表现为:(1)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2);(3)。
6、英国学者杰·迈克尔·汤姆森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五种战略是强中心战略、、、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城市首位度D、城市首位比 2、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 B、统计描述方法 C、统计分析方法 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 3、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霍伊特提出了。
A、同心环模式B、多核心模式C、扇形模式D、有机疏散模式 4、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 5、“灰区”是指。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B、城市交通不方便区C、城市边缘区D、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集中区1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Neighbourhood 与 Community2、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与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4、城市均质性与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制巴顿的城市规模与费用——效益关系曲线,并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城市规模加以说明。
五、简答题(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问题要点
3.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 ,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 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 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大量的研究表明,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 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 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的产生。 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UNIQUE & PPT PRESENTS
•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 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 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 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 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 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 、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 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 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中国城市化背景
•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 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 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 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 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 。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 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 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
城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研究探讨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大多是从空间集聚和报酬 递增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规模演变的机制。其中,有四种范式的解释比较有影响:1)传 统城市经济学强调经济行为空间集聚和集聚带来负外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2)产业组织理 论强调产业内联系和产品差异化的影响;3)新经济地理忽略土地市场而强调城市间贸易、 固定农业区以及内生的地理偶然性的影响以及 4)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Abdel-Rahman 和 Anas,2003)。本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加入政府主导下行政体制改革和制 度变迁的影响,提供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城市化实际的分析框架。
“我会一面走,一面向你讲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故事。有多少曾经的大城市变成了如
今的小城市;又有多少我们有生之年成长起来的大城市,在过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城市体系结构主要包括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地域结构。其中,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可以 说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基础设施 的不断完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规模随着城市经济地位、职能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变 化而不断调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首先强调的便是城市人口分布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构造新的城市体系问题。在城市化快速发 展阶段,城市将成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发动机”(Lucas,1988),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是 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进而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持续 发展意义重大。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重要性及其普遍隐含的规律性(如知名的 Zipf 法则①)也决定了其 在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Ioannides and Gabaix,2003)。 自 Auerbach(1913)、Jefferson (1939)、 Zipf(1949)等开创性工作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 城市规模研究再次引起大量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城市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 展的经验积累对城市体系增长、城市规模结构动态演进机制认识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认识。 单就演变路径而言,大多数国家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则可以分别归纳为三种模式:一种可能 性为收敛增长,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市不断涌现,并且小规模的城市不断赶上较大规模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更趋均衡;另一种可能性为发散增长,大城市的 规模膨胀速度快于中小城市,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更趋不平衡;第三种可能性则为平行增长, 即城市体系中不同规模城市的增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Black and Henderson,2003)。 城 市 与区域经济学关注城市规模结构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尝试找出可以创造出最大的规模效益,
城市体系名词解释
城市体系名词解释本文对城市体系的概念进行了客观完整的解释,包括城市体系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以及中国城市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方针政策。
一、引言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
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本文将对城市体系的概念进行客观完整的解释,包括城市体系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以及中国城市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方针政策。
二、城市体系的定义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
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此概念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60 年代,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程度,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增强,故它们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便有效地按地域系统组织生产和进行行政管理,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
三、城市体系的特点城市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城市体系包括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它们在功能、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差异,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城市体系。
2. 层次性:城市体系中的城市按照不同的职能、规模和地位,形成明显的层次结构。
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的核心,起着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作用,其他城市则在中心城市的协调下,分工合作,共同发展。
3. 空间性: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对城市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包括集中组合与组团结构、一城多镇型、多中心型等形式。
4. 动态性:城市体系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条件的进步不断演变和发展。
城市体系的调整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四、城市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体系的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
城市的功能结构规模类型体系
(2)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功能 大多数情形下,城市的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主导产业决定。城市的
主导功能明确,则城市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性质也确定。如果没有明确的 主导功能,则城市拥有的各种功能难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城 市没 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
由于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对其所在区域具有强大 影响力。因此,必须将城市置于其所在的区域来认识城市的功能。
第三、开放性。城市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体系,而是一个频繁 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的系统。
第四、层次性。城市体系有大有小,根据所在经济区的规模和层次 而定;城市体系内部的城市有大有小,大的城市成为城市体系的核 心,小的城市充当城市体系的基层。
第五、重叠型。一个城市可以成为不同层级城市体系的成员,并充 当不同的角色。
城市体系的类型
金字塔型 它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不同距离围绕大
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他们的发展和职能特点依赖与大城市和特大 城市的发展。这种城市体系的发展着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控制大城市和特大 城市市区的规模,发展副中心以分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功能。 多核型
多核型城市体系的特点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有多个,他们的规模、引力和 影响范围相当,共同对区域内的其他中小城市发挥空间作用;区域内的城市间 的关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依从关系;区域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相对 比较分散,间距较远。 网络型
城市消费结构
亦称“生活资料”或 “消费品”,用来满足 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所 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
城
市 消
城市居民消费的各类消费资料的
费 结
组成和相互关系
构
城市企业结构
中国城市体系
中国城市体系中国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划分依据1政治地位2经济实力3城市规模4区域辐射力一线城市一线强北京上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一线广州深圳(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准一线天津(原本属于二线强,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极快,步入准一线)二线城市二线强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都属于区域中心城市)重庆(直辖市)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青岛大连宁波(三个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二线中济南哈尔滨长春(剩下的三个副省级城市)厦门(计划单列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中)郑州长沙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三个非副省级省会城市)乌鲁木齐昆明(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兰州(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苏州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二线弱南昌贵阳南宁合肥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七个实力相当的省会城市)准二线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经济强市)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泉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包头(重工业大城市)三线城市三线强银川西宁海口洛阳南通常州徐州潍坊淄博绍兴温州台州大庆鞍山中山珠海汕头吉林柳州三线中拉萨保定邯郸秦皇岛沧州鄂尔多斯东营威海济宁临沂德州滨州泰安湖州嘉兴金华泰州镇江盐城扬州桂林惠州湛江江门茂名株洲岳阳衡阳宝鸡宜昌襄樊开封许昌平顶山赣州九江芜湖绵阳齐齐哈尔牡丹江抚顺三线弱本溪丹东辽阳锦州营口承德廊坊邢台大同榆林延安天水克拉玛依喀什石河子南阳濮阳安阳焦作新乡日照聊城枣庄蚌埠淮南马鞍山连云港淮安丽水衢州荆州安庆景德镇新余湘潭常德郴州漳州清远揭阳梅州肇庆玉林北海德阳宜宾遵义大理四线城市:剩余的所有城市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18个)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5个)第三级:14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24个)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柳州(18个)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承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个)以上城市共有108个,这些城市是中国的“108好汉”,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城市规模结构分析
城市规模结构分析习题⼆⼗六表1是1999 年中国省、⾃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特征的⼀些数据,试通过聚类分析将这些省、⾃治区进⾏分类。
聚类分析——我国各省、⾃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分析1.案例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益增强,城市建设也逐渐加快,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地理、⼈⽂等⽅⾯存在诸多差异,因⽽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平不均衡,最终导致各省及⾃治区的城市规模具有⼀定差异,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我国各省、⾃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进⾏聚类分析,明确各省、⾃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与特点,有利于管理和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现状,分类制定相关政策,更好的指导和规划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2.案例研究过程(1)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规模结构主要由城市规模、城市⾸位度、基尼系数等构成,故分析便从这⼏个⽅⾯⼊⼿。
(2)数据资料数据(如下表)由题⽬给出。
表1 城市规模结构特征数据省、⾃治区城市规模(万⼈)城市⾸位度城市指数基尼系数城市规模中位值(万⼈)京津冀699.7 1.4371 0.9364 0.7804 10.88 ⼭西179.46 1.8982 1.0006 0.587 11.78 内蒙古111.13 1.418 0.6772 0.5158 17.775辽宁389.6 1.9182 0.8541 0.5762 26.32 吉林211.34 1.788 1.0798 0.4569 19.705 ⿊龙江259 2.3059 0.3417 0.5076 23.48 苏沪923.19 3.735 2.0572 0.6208 22.16 浙江139.29 1.8712 0.8858 0.4536 12.67 安徽102.78 1.2333 0.5326 0.3798 27.375 福建108.5 1.7291 0.9325 0.4687 11.12 江西129.2 3.2454 1.1935 0.4519 17.08 ⼭东173.35 1.0018 0.4296 0.4503 21.215 河南151.54 1.4927 0.6775 0.4738 13.94 湖北434.46 7.1328 2.4413 0.5282 19.19 湖南139.29 2.3501 0.836 0.489 14.25 ⼴东336.54 3.5407 1.3863 0.402 22.195 ⼴西96.12 1.2288 0.6382 0.5 14.34海南 45.43 2.1915 0.8648 0.4136 8.73 川渝 365.01 1.6801 1.1486 0.572 18.615 云南 146 6.6333 2.3785 0.5359 12.25 贵州136.22 2.8279 1.2918 0.5984 10.47 西藏 11.79 4.1514 1.1798 0.6118 7.315 陕西 244.04 5.1194 1.9682 0.6287 17.8 ⽢肃145.49 4.7515 1.9366 0.5806 11.65 青海 61.36 8.2695 0.8598 0.8098 7.42 宁夏 47.6 1.5078 0.9587 0.4843 9.73 新疆 128.67 3.8535 1.6216 0.4901 14.47 京津冀699.71.43710.93640.780410.88符号说明:1. 1x 城市规模(万⼈)2. 2x 城市⾸位度3. 3x 城市指数4. 4x基尼指数5. 5x城市规模中位(万⼈)3.R 型聚类分析定性考察反映城市规模结构的五⼤特征指标数据,可以看出,某些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中国城市系统位序规模分布研究
中国城市系统位序规模分布研究摘要:提出分布偏离度概念,并利用此工具分析比较了13个国家的城市分布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系统分布偏离度较高,位序—规模分布相对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随机模式是解释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机制的主流范式,城市系统发展中的外生因素,如户籍管制、土地制度等很有可能对城市规模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具体的因素和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经济自由度可能是影响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原因之一,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一国经济自由度和其城市系统的分布偏离度存在反比关系。
本课题深入研究的三大要点:数据质量优化、分析方法完善、观点思路多元。
关键词:城市系统位序;规模分布;经济自由度1950—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规模排名前100位的城市分布越来越远离理想型位序—规模法则(齐夫法则,下同),中国的大城市分布逐步显现出均衡化和均匀化的态势。
2000—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城市的城市分布越来越贴近理想型位序——规模法则,中国的中小城市发展呈现出―自然而然‖的演进态势。
从2000—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系统的规模分布总体上是逐步远离理想型的位序——规模分布,大型城市的―离心作用‖超过了中小型城市的―向心作用‖。
本研究提出分布偏离度概念,并利用此工具分析比较了13个国家的城市分布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系统分布偏离度较高,位序—规模分布相对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随机模式是解释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机制的主流范式,城市系统发展中的外生因素,如户籍管制、土地制度等很有可能对城市规模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具体的因素和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经济自由度可能是影响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原因之一,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一国经济自由度和其城市系统的分布偏离度存在反比关系。
本课题还需要深入研究的三大要点是:数据质量优化、分析方法完善、观点思路多元。
一、研究综述自从城市出现之后,人类社会的城市规模就在一直扩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归纳总结
深圳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农村文明转化为城市文明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归纳总结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1、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3.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交通和 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 等。
4.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的观念和意识增强。 迁移的人群主要是中高级收入的人群。
再城市化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小城 镇
课堂小结
初期 中期 后期
第一产业
发展
社
会
第二产业 经
现在的深圳港,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连接世界。
改革开放初期的罗湖山建设工地
现在的罗湖关,深圳香港在这里交汇,远处的香港高楼清晰可见。
早年的深圳华侨城至南山的海边建设用地
现在,这里是深圳最美丽的城区之一。
【基础问题】
1.城市与城市化有何区别?
2.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3.简单说一说城市化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什么 意义?
现在的深南大道,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观光大道 高楼林立,风景如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福田CBD中心区,还是一片平坦的荒地。
今天的福田CBD中心区已经成规模,高楼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改革开放前,深圳渔民在海边捞蚝。
现在深圳海边已经没有渔村的影子,深圳香港跨海大桥将两座城市连为一体。
特区建立初期的盐田港码头,一切都从零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特征事实与经验阐释刘学华1,张学良2,李 鲁3(1.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200032;2.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433;3.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文章在经典模型拓展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政策分析框架,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统计数据,阐释了我国城市住房、交通、户籍和人口等方面的制度或政策影响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路径模式,并研究了政府外部干预和市场内在驱动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进的经验事实。
研究结论是:(1)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偏向“中心城市”增长、城市首位度偏低等典型特征;(2)受城市行政层级、城市规模控制和户籍制度等政府干预因素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的路径选择有别于先发国家城市化实践和城市经济学文献的相关结论;(3)中国城市化“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亟须调整,未来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及城市体系优化,需要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磨合推进;而当前城市政府的理念更新、职能转变和“城市化红利”公平分享的落实则尤为关键。
关键词:城市体系;户籍制度;异质性劳动力;空间均衡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5)11-0108-16收稿日期:2015-05-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JL0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60);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4-342)作者简介:刘学华(1982-),男,山东安丘人,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学良(1978-),男,安徽望江人,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研究员;李 鲁(1984-),男,山东曲阜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对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及饱和点(区间)的估计值(即诺瑟姆曲线的中国形式),已有研究尚有不同看法。
本文更倾向于接受我国城镇化率将在2020年达到60%左右、2030年达到70%左右的预测。
一、引 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目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城镇化水平从2013年的53.7%提升至2030年的70%,则意味着3-4亿的农村地区人口会逐步迁移至城市地区,届时将有近10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中国城市的数量、规模、城市形态及整个城市体系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
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至70%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完成这一过程所需时间有缩短的总体趋势。
从先发国家城市化历程看,英国大致用了90年、法国120年、美国90年、日本40年(高佩义,2004)。
中国城镇化率1990年仅为26.4%,2000年达到36.2%,2014年已经上升到54.77%。
21世纪以来,仅用15年时间便提升了18.57%,有超过2亿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市民化的身份转变。
如果保持相应速度,根据预测我国会在2030年左右达到70%,①从1990年算起这一过程最多只需要40年的时间。
从国际比较上·801·第41卷第11期财经研究Vol.41No.112015年11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v.2015 DOI:10.16538/ki.jfe.2015.11.003看,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发展也在创造类似经济增长的“奇迹”。
如果未来达到预期70%的城市化水平,实现市民化的农村人口增量就约等于美国人口总数,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在世界经济史上无先例可循。
如果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未来中国将会走出一条怎样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群规模和布局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此,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诸多经验事实和典型特征进行梳理,可为进一步理解跨区域城市群形态出现和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等问题,以及交通方式变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等将会对城市体系产生的影响,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到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特殊性,并结合中国政府与市场特点给出了一些解释(程开明和李金昌,2007;梁琦等,2013)。
但现有研究多是某给定年份横截面数据的静态空间分析,鲜有文献从动态的时间跨度角度去思考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典型事实及内在机理。
本文尝试在刘学华(2009和2012)等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政府部门和异质性劳动力纳入传统城市体系均衡分析模型,通过将数据更新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若干特征事实进一步探讨城市行政层级、城市规模控制和户籍制度等政府干预因素对198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影响,进而分析在政府外部干预和市场内在驱动共同的作用下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大、中、小城市路径选择的内在机理和可能趋势。
本文余下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描述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典型特征事实;第三部分回顾总结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主要研究及局限;第四部分尝试勾画出一个城市群内部大小城市人口规模均衡曲线;第五部分基于经验分析,探讨政府干预与市场选择对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影响;最后是总结性评论。
二、特征事实 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整个城市体系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典型变化特征:其一,由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经济特区城市组成的49个“中心城市”总人口、非农人口及市辖区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出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
如表1所示,1985-2010年期间,中心城市的总人口、非农人口和市辖区人口的平均增速分别为4.8%、13.8%和9.7%,与同期全部城市相比较而言,平均增速分别高出2.6、5.0和3.3个百分点,也即样本期内中心城市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其二,同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首位度明显偏低(表2)。
2010年,我国城市首位度Ⅰ、Ⅱ和Ⅲ分别比所列参照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3.7%、19.6%和13.5%。
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的首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表1 地级城市与中心城市城市规模扩张速度比较分析(1985-2010年)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全市非农人口市辖区人口增长速度所有城市中心城市所有城市中心城市所有城市中心城市平均值0.022 0.048 0.088 0.138 0.064 0.097标准差0.047 0.050 0.119 0.103 0.160 0.141最小值-0.379-0.010-0.813 0.022-0.444-0.493最大值0.337 0.266 0.557 0.475 1.690 0.550样本数283 49 283 49 283 49 数据来源:1985-2009年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该年鉴2009年以后不再提供“全市非农业人口”数据,表中2009年、2010年数据采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测算。
·901·刘学华、张学良、李 鲁: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特征事实与经验阐释 中国城市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便是城市成长受独特的政治制度及其对城市职能和规模的约束效应(顾朝林,1996;施坚雅,2000),①城市行政层级、行政区划调整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存在影响着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演进的机制和路径。
例如,中国城市行政层级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副省级城市,②具有党政官员高配的特殊行政治理架构,政府主导驱动城市增长特点尤其显著(周靖祥,2014)。
更为特别的是,中国二元经济背景下,长期的城乡分割政策扭曲了要素流动、城市增长和城市体系(陆铭等,2011)。
大量异质性劳动力(指现行体制下从农村或中小城市进入大城市的劳动力,因进入途径、技能水平、是否获得城市户口进而享受城市福利的差异带来的异质性)的存在(范红忠,2008;章元和王昊,2011;沈坤荣和余吉祥,2013;孙三百等,2014),与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作用结合,增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
忽略这些特质,许多基于统计规律、实证结论或纯以集聚(不)经济、运输成本等为核心的市场均衡机制推理对我国城市体系动态演化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及预测自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表2 221个城市样本的首位度测算与对比分析年份/国家首位度Ⅰ首位度Ⅱ首位度Ⅲ中国1985 0.596 0.332 0.0901990 0.574 0.315 0.0881995 0.569 0.298 0.0792000 0.565 0.292 0.0752005 0.566 0.291 0.0672008 0.561 0.277 0.0652010 0.549 0.279 0.069其他国家澳大利亚0.538 0.529 0.144巴西0.641 0.439 0.220法国0.714 0.551 0.245日本0.735 0.505 0.239墨西哥0.847 0.489 0.231美国0.699 0.450 0.195印度0.629 0.362 0.155平均0.686 0.475 0.204 注:(1)221个城市样本由遴选的1985年以来名称保持不变的城市组成,同时为提供尽可能大的样本,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地区合并县级市设立地级市但名称不变者统计在内,对应数据已根据城市调整情况进行了修正。
(2)首位度Ⅰ为P1/(P1+P2);首位度Ⅱ:P1/∑5i=1Pi;首位度Ⅲ:P1/∑50i=1Pi。
(3)1985-2008年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他国家数据第一列来自周一星(1995),第二、三列来自Rosen和Resnick(1980)。
中国城市的增长模式和结构特征不仅同大量文献关注的发达国家不同,与发展中国家也几无相似(Henderson,2008)。
众所周知,不同形式的政府干预是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奇迹被归结为转轨过程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用成功结合的产物(林毅夫,2012),而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同样是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过程(程开明和李金昌,2007)。
单纯凭借市场作用机制似乎很难使城市找到最佳规模,但容易忽略微观主体(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政府干预模式通常又会违背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由此,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特征事实,需要一个适应性更强、解释性更全面的分析框架。
·011·2015年第11期①②③美国学者施坚雅曾先后于1950年和1977年实地考察了中国城市市场,在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一书中,他生动地概括“也许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政治影响对城市发展以这样纯粹的形式起着作用,同时又这样强烈地持续几个世纪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