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我国文学鼎盛时期,主要有三类:诗文、戏剧、小说
【文学常识】明代文学常识_600字

【文学常识】明代文学常识_600字明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以下是明代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明代文学主要流派有诗、词、曲、话本、杂剧等。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包括了律诗、绝句等多种形式。
词是一种以音乐为伴奏的文学形式,流传下来的明代名词家有杨慎、辛弃疾等。
曲指的是曲艺,如南京的评话、京剧等。
话本是一种以对话形式表现的小说,明代以《四大奇书》(《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最为著名。
杂剧是一种音乐舞蹈戏剧形式,被称为“元曲”的先导。
2. 名家作品:明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文征明的《山海经》- 钟嵘的《肉蒲团》- 杨宪益的《新安画舫十八摸》- 馬文煥的《王小二》- 唐寅的《生查子·重九》3. 文言文与白话文:明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
文言文是明代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使用的官方文体,例如官方文献、科举考试、史书等都采用了文言文。
而白话文则是用于民间文学,例如小说、戏曲等,语言通俗易懂,更贴近实际生活。
4. 宋明理学与文学:明代是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宋明理学对于明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明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使得明代文学追求实用主义,作品内容富有现实意义,注重人的生活和现实困境的描绘,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5.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明代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船舶制造等方面的进展,为明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明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明代文学以其多样性、实用性和关注现实生活的特点而闻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明代_1000字

【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明代_1000字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词、散文、小说等多个文学体裁。
以下是明代文学常识的知识点。
1.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词以创作范围广泛、风格多样而闻名。
明代一共有70多位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杨慎、于谦、唐寅、辜鸿铭等。
明代诗人的作品风格多变,有山水田园的景物描写,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抒发。
明代的诗词注重形式美,章法讲究,意境深邃,语言雄浑。
2. 明代散文:明代散文以杂剧和笔记两大类为主要形式。
杂剧是明代戏曲的代表形式,包括杂剧、雜劇等。
明代的杂剧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情节而著称。
明代的笔记主要是记录个人的读书心得、游记、竞技赛事等。
明代笔记此起彼伏,内容丰富多元,形式独特,丰富了传统文学的形态和内容。
3. 明代小说:明代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游记》、《红楼梦》等。
明代小说的特点是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活泼。
明代小说主要有传奇小说、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等形式。
4. 明代文人:明代文人是指那些精通文学、才情出众的士人。
明代文人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南北齐”四大家的杨慎和于谦以及被称为“东西宗”的唐寅和辜鸿铭。
这些文人都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和傲人的作品而享有盛名。
5. 明代文学思潮:明代文学思潮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儒家经典的复古主义思潮,另一个是音乐诗化的思潮。
明代文人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传承,并将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们也追求音乐的美感,将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意境融入到诗词创作中。
明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风格各异,形式独特。
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发。
明代的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明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明朝文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明朝文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背景介绍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文学成就丰富多样。
明朝文学以古文为主,继承了唐宋时期文学的传统,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和特点。
二、文学流派 1. 戏曲明代的戏曲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展了许多戏曲剧种,如京剧、湘剧、评剧等。
其中,京剧是明代的主要剧种,它融合了唐宋元明的戏曲艺术,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唱腔。
2.诗歌明代的诗歌继承了唐宋诗的传统,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明代诗人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真实的感受。
著名的明代诗人有杨慎、杨基、杨慎堂、王世贞等。
3.散文明代的散文注重纪实和议论,散文作品常常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的观察和思考。
明代散文的代表人物有唐寅、袁宏道、冯梦龙等。
4.小说明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
明代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而闻名于世。
三、文学主题 1. 忠诚和孝顺明代文学注重儒家伦理观念的传播,强调忠诚和孝顺。
许多明代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忠诚和孝顺的主题,如《孝经》、《百善孝为先》等。
2.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明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明代文人常常通过描写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来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3.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明代文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爱情、友情、家庭等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明代文人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一些人生哲理。
四、艺术特点 1. 古文风格明代文学以古文为主,注重文学语言的庄重和严谨。
明代文人常常通过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模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修辞手法明代文学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3.情感真实明代文学作品注重真实感和情感的表达,文人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素材,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影响与价值明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明代文学史知识点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明代文学史知识点明代文学史是指明朝(1368年-1644年)时期的文学发展史。
明代文学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趋势和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下面就明代文学史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文学思潮的转变1. 明代初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初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平实真实的风格,以“家庭民情”为主要题材,强调人民生活的真实性。
明代初期文学作品以小说《西游记》、戏剧《汉宫秋》等为代表。
2. 明代中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中叶以后,文学思潮逐渐从以民间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
明中叶以来的文学作品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如《红楼梦》、《西厢记》等。
3. 明代晚期文学思潮的转变:明晚期文学思潮转向追求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注重对人性的深入探索。
明晚期的代表作有戏曲《长生殿》、《桃花扇》等。
二、明代戏曲的发展1. 明代传统戏曲的发展:明代戏曲逐渐形成了五种流派,即元曲、南曲、北曲、西曲和杂剧。
明初的戏曲以元曲和南曲为主,元曲以元朝戏曲为基础,南曲以南方的音乐风格为主。
2. 明代杂剧的发展:明代杂剧是一种综合性戏曲形式,吸收了元曲、南曲、西曲等戏曲元素。
杂剧以剧情丰富、角色多样、音乐丰富多样、表演技巧精湛为特点,代表作有《汉宫秋》、《虬髯公》等。
3. 明代戏曲的改革创新:明代戏曲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如增加了音乐元素、增强了舞蹈演出的实力、注重剧本的创新等。
三、明代小说的发展1. 明代传统小说的发展:明代小说以神魔小说和志怪小说为主要创作方向。
其中,神魔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志怪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这些作品在后世文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 明清小说的发展:明代晚期至清初,明清小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
《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明代散文的发展1. 明初散文的发展:明初散文以杂剧、小说等戏曲形式为主要创作方向。
【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明代_1000字

【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明代_1000字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是一些关于明代文学的常识知识点。
明代文学的特点:1. 散文兴盛:明代散文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
其中以李时中、杨慎中、唐寅等人的散文最为著名。
2. 诗歌才子辈出:明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
如杨慎、王世贞、于谦、杨慎等人都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 戏曲繁荣:明代的戏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四大名剧《西华山》、《牡丹亭》、《汉宫秋》和《元夜》都是明代流传最广的戏曲作品。
4. 文言小说兴起:明代文言小说的创作和流传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明代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明代著名文学家:1. 杨慎中(1488年-1559年):杨慎中被称为明代“诗福”,他的诗歌以豪放自由、写景入物为特点,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李时中(1518年-1593年):李时中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明快豪放,写作主题广泛涉及社会风俗、家庭生活等。
3. 唐寅(1470年-1524年):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和绘画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和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 形成了后来的文人雅士传统:明代文学家们将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贯穿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为后代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2. 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影响:明代文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后世散文、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代散文、诗歌的创作为后世的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创作范式和灵感。
明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写作技巧,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代文学家们的杰出作品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明清时期知识点

㈠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明前期: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水浒》问世。
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四声猿》、汤显祖《XX四梦》、吴承恩《西游记》、XX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
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㈡明代俗文学的繁荣:首先是小说勃兴: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
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问世;“四大声腔”的XX、弋阳腔火爆。
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汤显祖《牡丹亭》、徐渭《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
1、明初诗歌的代表人物。
易代之际的诗文(了解下人物就行)p2361)宋濂:《宋学士文集》2)X基:《诚意伯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3)高启:《高青丘集》“才气豪健而不剑拔弩X,辞句秀逸而不字雕句绘”4)方孝孺:《逊志斋集》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明前期上层官僚形成的一种文风,主要是粉饰太平之作)P238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三杨”作品特征:内容贫乏,多应制之作,题材多为“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3、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
李东阳(试图以雄浑之体改变萎弱诗风)主X:诗学汉唐p238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前后七子(名词解释)。
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诗歌理论:主X:“真诗乃在民间”,主情;“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模拟以形式为主。
5、“吴中四才子”是指谁。
p240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
是指明代时生活在XXXX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6、“后七子”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李攀龙、王世贞主X: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
7、李贽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什么。
明代文学

• 后期为万历至明亡(1573——1644),约七十余 年。这一时期,戏曲创作进入丰收期,汤显祖陆 续完成其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临川四梦”四 部剧作。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沈璟、王骥德等对 戏剧进行理论探索的文人。小说创作在此时也进 入高潮,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 姻缘传》及神魔小说《封神榜》等先后问世。在 白话短篇小说方面,则有冯梦龙的“三言”与凌 濛初的“二拍”等相继刊刻流行。诗歌方面则主 要出现了以“三袁”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和以 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提倡一种 “独抒性灵”或“深幽冷峭”的风格。晚明时期 又出现了一种抒写情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 其代表作家有“三袁”和张岱等人。
• • • • • • • • •
三杨与“台阁体” 三杨与“台阁体” 背景 社会安定 个人经历,身为高官,与民间生活接触少。 个人经历,身为高官,与民间生活接触少。 政治钳制, 政治钳制,畏惧之心 三杨:历仕成祖、仁宗、宣宗、 三杨: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 杨荣 杨溥 杨士奇
• 明史 杨溥传》:“是时王振尚未横,天下清平,朝无失 明史·杨溥传》 杨溥传 是时王振尚未横,天下清平, 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士奇有学术 荣有才识, 士奇有学术, 政,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士奇有学术,荣有才识, 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 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 • 《四库总目 杨文敏(荣)集提要》:“发为文章,具有 四库总目·杨文敏 杨文敏( 集提要》 发为文章, 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沨沨(fēng)雅音。其他诗文,亦 雅音。 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沨沨 雅音 其他诗文, 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 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 足以振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 才,足以振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 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 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与杨士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 矣。” • 茅盾《夜读偶记》:说得“雅”一点,是雍容典雅;说得 茅盾《夜读偶记》 说得“ 一点,是雍容典雅; 不客气, 今天天气哈哈哈” 这种以阿谀粉饰为主题, 不客气,是“今天天气哈哈哈”。这种以阿谀粉饰为主题, 以不痛不痒,平正肤廓为风格的文学,在那时, 以不痛不痒,平正肤廓为风格的文学,在那时,不但是文 人们明哲保身的法宝,也不失为夤缘求进的阶梯。因此, 人们明哲保身的法宝,也不失为夤缘求进的阶梯。因此, 从永乐到成化,虽然有少数卓特之士唾弃所谓的“ 从永乐到成化,虽然有少数卓特之士唾弃所谓的“台阁 然而当时滔滔者天下皆是,台阁体俨然成为“正宗” 体”,然而当时滔滔者天下皆是,台阁体俨然成为“正宗” 主流” 和“主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我国文学鼎盛时期,主要有三类:诗文、
戏剧、小说
明代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学发展到了顶峰,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个高峰。
明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明代的文学主要有三大类:一、诗文,二、戏剧,三、小说。
这三大类又可分为
四个时期:1、元明之际(约1368—1547年)2、明代中期(1572—1644年)3、明代
后期(1644—1644年)4、清代前期。
这四个时期在时间上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
其中以第二和第三时期的文学成就最大,而以第二和第三时期为中心的文学流派在明
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就明代文学的发展情况和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一简要介绍。
一、明代的文学创作
明代文学创作,可以说是空前繁荣。
不仅在数量上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多,而且在
质量上也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代。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明代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诗文创作的繁盛。
明代文人创作的主要文体是诗和词,并形成了大量的流派和
不同风格的作品。
2、小说创作发展迅速,在数量上超过以前任何时代。
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最
迅速、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3、戏剧创作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关汉卿的《窦娥冤》等,都是明代杰出的剧作家和作品。
4、明代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诗人群体。
5、明代文学流派纷呈,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
二、明代诗歌
明代的诗歌创作,由于受到宋诗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
“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黄景仁、杨慎、汤显祖、唐寅和徐祯卿等。
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北宋
以来的江西诗派,创作出许多清新流丽,感情真挚,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
好作品。
黄景仁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写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诗篇。
他擅长七绝,有《黄氏集》传世。
杨慎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和唐寅、仇英合
称“明四家”。
他写了很多反映明末社会现实的诗歌,如《永遇乐》《临江仙·滚滚长江
东逝水》等。
汤显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很多优秀诗篇,如《牡丹亭》《紫钗记》等。
三、明代散文
明代散文在元明之际和明代中期两个时期都有很大发展,但在第三个时期,散文
的发展趋于衰落。
这一时期,出现了“古文运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徐霞客等。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批判传统思想中的唯心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
他反对当时的封建秩序,提出“童心说”、“自在人说”等观点。
他提倡以“童心说”为
基础的自由思想,反对封建道德。
在文学上,他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创
作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李贽的散文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焚书》。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曾到过全国各地进行考察。
他善于观察、发现自然和社会现象。
他还写了大量的游记,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徐霞客游记》。
他的游记写得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最优秀的地
理著作之一。
四、明代小说
明代小说有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就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
它们不仅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这四部长篇章
回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塑造了社会各阶层丰富多彩的生活。
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古代小说中最优秀的
作品之一。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为后世许多作家所借鉴和模仿。
五、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是以舞台演出为中心的文学样式,在文学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
戏曲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就是第二、三时期。
这一时期的戏曲主要以传奇为主,元杂
剧的影响相对减弱。
明代传奇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当数汤显祖,他的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等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三大奇书,是我国古典戏曲艺术的高峰。
明代中期以后,传奇创作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此时传奇作
家大多是“才子”,他们大多具有很高的才情,作品也大都以才子佳人为题材,因而戏
曲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才子佳人戏。
到了明代后期,戏曲创作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繁盛,但是仍有一些作家创作了一些
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戏曲作品。
六、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1、徐霞客,明代著名地理学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世界地理名著。
2、杨慎,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他的著作《杨升庵集》是一部流传很广
的文学名著。
3、李贽,明代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童心说》《藏书》《六君
子小传》等著作中。
4、宋濂,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是我
们学习古文的必读书。
5、归有光,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项脊轩志》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
文课本。
6、吴承恩,明代文学家、小说家,他创作的《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之一。
7、徐渭,明代文学家、戏剧家。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作品有《四声猿》等。
七、明朝文坛的特点
明代文坛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文士们都以自己的文学成就为荣,在他们身上表现
出了强烈的自恋倾向,从而形成了“文士风流”的风气。
这主要是由于明代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当时文人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天子之臣”、“天子之友”。
为了满足这种自恋心理,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学成就来标榜自己,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文士风流”。
从总体上看,明代文人大多是比较自恋的。
他们或以自己的文学成就来标榜自己,或以自己的文学成就来标榜别人。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们不再把眼光局限在
以诗文、戏剧、小说为代表的“文”上面,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与此有关的一切事物上,包括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
于是在文学上出现了一个与前
代作家不同的崭新局面,这就是所谓“文士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