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翻译之二——特殊句式

文言翻译之二——特殊句式

7.(陶澍)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 (风痹:手足麻木之症),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 卒行之。十九年,卒。
(2012·广东《清史稿·陶澍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 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 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 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 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 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 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__
答案 (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 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解析 “病”,患病;“竟”,完成;“于淮南”, 到淮南。
8.请指出文中画线句是何种句式,并翻译该句。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
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 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 “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 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星期五 文言翻译之二——特殊句式、特殊译法
➢考点通·学习课堂 考点风向
文言文特殊句式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及省略句。
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设题,但是阅读理 解和文言翻译都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对文言 特殊句式的特点、标志不熟悉,不理解,就会造成 阅读理解的困难,如果不把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 语法特点调整通畅,会扣除一定的分数。因此考生 对这一考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1、判断句。

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

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2、被动句。

例、(2004年江苏卷考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3、倒装句。

例1、(2004年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者”……也(3)……者,……(4)……者也(2)……,……也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亚父者,范增也。

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讲解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讲解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一)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二) 1.语言方面:简洁、准确。

2.内容方面: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3.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雅,即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我们做到意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流自然。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1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翻译

于是,匡人益围之,夫子笑曰:“吾闻之,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也,乐道也。

吾之道,仁也,义也,礼也。

今匡人围吾,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乐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曰:“夫子之乐,既非乐富贵,又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吾,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中敬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遂游于匡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夫孔夫子,圣人也,其言简而意赅,其行高而不可及。

故其文虽古,而其义甚明。

今试译夫子之言,以晓后世:孔子游于匡地,匡人将之围困数重。

夫子不忧不惧,言曰:“天生斯民,以养其性。

吾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吾性好山水,故游于此。

今匡人围我,我不惧,盖吾性所好也。

”于是,匡人围困更甚,夫子笑曰:“吾闻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乐道也。

吾之道,仁义礼也。

今匡人围我,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好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夫子之乐,非乐富贵,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我,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悦诚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游于匡地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孔子之言,虽古而不失其义,其文虽简而意深。

译者谨以文言文译之,以传之后世,使后人得以领悟夫子之道。

古文语法之特殊句式

古文语法之特殊句式

文言语法之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

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

(一)……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翻译: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二)……,……也。

1.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翻译:一个人的心,也是千万人的心啊。

(三)……者,……。

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翻译: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翻译: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丽的人。

(五)用“为”表判断。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翻译:现在人家是刀板,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和肉,还辞别什么?2、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翻译:我是赵国的将军,有攻城略地浴血奋战的大功劳(六)利用副词“乃”“即”“则”“皆”等表示肯定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翻译:应当被立为太子的人是公子扶苏。

2、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翻译: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观啊!4、皆口腹自役。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七)“非”表否定判断。

1、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翻译: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翻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八)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孟子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孟子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一、判断句1.原文: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下》)翻译: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他的本心。

2.原文:此非所以跨海内也。

(《孟子·梁惠王上》)翻译:这并不是用来统一天下的方法。

二、疑问句1.原文:何以异于刺人而杀之?(《孟子·梁惠王下》)翻译:这与刺人杀人有什么不同?2.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梁惠王下》)翻译:请问先生擅长什么?三、省略句1.原文:孟施舍知其不可而为之。

(《孟子·离娄上》)翻译:孟施舍知道不可能还去尝试。

2.原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滕文公上》)翻译:人与禽兽的区别几乎很少。

四、倒装句1.原文:是亦不可以已已乎?(《孟子·梁惠王上》)翻译:这难道不是也应该停止吗?2.原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孟子·离娄上》)翻译:君子的恩泽,五世之后就会断绝。

五、宾语前置句1.原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孟子·离娄上》)翻译: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之中。

2.原文:此所谓失其本心者也。

(《孟子·告子下》)翻译: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他的本心。

六、定语后置句1.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上》)翻译:得道的人得到很多帮助,失道的人得到很少帮助。

2.原文: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孟子·梁惠王下》)翻译:现在大王在这里演奏音乐,百姓听到大王钟鼓的声音,都皱着眉头,互相告诉。

以上列举了孟子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并灵活运用这些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表示判断的句子。

其特点是句末用“也”字或不用“也”字。

例如:1.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陈胜是阳城人。

2. 然而好事者必多方以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然而好事的人必定多方寻求。

二、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成分的位置颠倒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1. 然不自知其昏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然而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昏庸了。

2. 然而天以五十载而一旦断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然而天意使它经过五十年而突然断绝。

2.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宾语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1. 吾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孟子·离娄上》)翻译:我听说君子爱人是以德,小人爱人是以姑息。

2. 虽使普天下之女子,莫不欲以为夫,而吾岂得专此美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即使让普天下的女子,没有不想成为我的妻子的,我怎么能独占这美事呢?3.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指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观察民风的人得到它。

三、省略句省略句是指省略了句子成分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语省略主语省略是指省略了主语。

例如:1. 汤之问棘也是已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汤询问棘的事情也就这样了。

2.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 谓语省略谓语省略是指省略了谓语。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狼文言文翻译特殊句式

狼文言文翻译特殊句式

古文之妙,在于其言简意赅,句式多变。

狼文亦然,其中特殊句式繁多,韵味无穷。

今试以《狼》一文为例,析其特殊句式之妙。

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狼亦狡猾也,然而片刻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之间的诡诈变化又有多少呢?只是增加了笑料而已。

析:1. 虚词倒装句:“狼亦黠矣”中,“亦”字作状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狼亦矣黠”,意为“狼也是狡猾的”。

2. 省略句:“而顷刻两毙”中,“而”字省略主语,应为“而狼顷刻两毙”,意为“然而狼片刻之间就被杀死”。

3. 反问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几何”作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禽兽之变诈几何”,意为“禽兽之间的诡诈变化又有多少呢?”,反问语气加强语气。

4. 谓语前置句:“止增笑耳”中,“止”字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止增笑”,意为“只是增加笑料而已”。

5. 语气词省略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哉”字省略,表达反问语气。

原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大诟天下:“为天下笑者,皆我辈也!”翻译:屠夫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树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大声诟骂天下:“被天下人嘲笑的人,都是我们这些人啊!”析:1. 介词结构后置句:“为天下笑者”中,“为”字作介词,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天下笑为者”,意为“被天下人嘲笑的人”。

2. 倒装句:“皆我辈也”中,“皆”字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我辈皆也”,意为“都是我们这些人啊”。

3. 语气词省略句:“为天下笑者,皆我辈也!”中,“也”字省略,表达感叹语气。

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狼亦狡猾也,然而片刻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之间的诡诈变化又有多少呢?只是增加了笑料而已。

析:1. 虚词倒装句:“狼亦黠矣”中,“亦”字作状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狼亦矣黠”,意为“狼也是狡猾的”。

2. 省略句:“而顷刻两毙”中,“而”字省略主语,应为“而狼顷刻两毙”,意为“然而狼片刻之间就被杀死”。

文言文翻译特殊句式

文言文翻译特殊句式

夫读书者,所以博闻强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然而,读书之道,非同寻常,其间句式,亦颇为奇特。

今试以文言文之特殊句式,译其大意,以飨读者。

一、倒装句昔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此句中,“读书破万卷”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破万卷读书”。

此句意谓:读书若能破万卷,则下笔自如有神。

二、省略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之”字省略,完整句应为“学而时习之者,不亦说乎?”意谓:学而时常复习之,不亦愉快乎?三、宾语前置句孟子云:“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此句中,“得其所哉”为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得所哉得哉。

”意谓:得到你所期望的,得到你所期望的!四、判断句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此句中,“也”字为判断句标志,意谓: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

五、疑问句屈原问:“吾将何之?”此句中,“何之”为疑问句,意谓:我将去哪里?六、被动句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此句中,“传道授业解惑”为被动句,意谓: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教导学业、解答疑惑。

七、并列句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句中,“非……无以……”为并列句,意谓: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

八、条件句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此句中,“不如……”为条件句,意谓: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九、转折句墨子曰:“天下莫不以孝悌为重,而我独以廉耻为重。

”此句中,“而”字为转折句标志,意谓:天下没有人不以孝悌为重,而唯独我以廉耻为重。

十、因果句老子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此句中,“以其……是以……”为因果句,意谓:民之所以饥,是因为他们的上级征收的税太多,所以饥。

总之,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丰富多彩,通过上述十种句式,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与才华。

如今,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掌握其词句,更要深入理解其内涵,从而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翻译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翻译一、画出下面句子的主谓宾语。

(主语:谓语:宾语:定:( ) 状:《》补:〈〉)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4、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5、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导入: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格式写三个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文言文特殊句式咏雪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咏雪翻译

噫!天地之大,造化之妙,独钟于斯雪。

其来也,如玉龙飞腾,瑞气腾空;其去也,似玉蝶翩跹,落英缤纷。

余闻之,不禁感慨系之,遂作斯赋,以咏其奇。

夫雪者,天地之精英,造化之瑞气。

其初也,生于云霄,结于枝头,如琼瑶万朵,似玉树千章。

飘飘乎,似仙子翩翩,飘飘乎,若玉龙腾跃。

其色也,洁白如练,晶莹似玉;其质也,轻柔如絮,细腻如棉。

观其飞舞,如花般盛开,似蝶般翩跹。

其声也,如丝竹之音,悠扬动听;其味也,如梅之香,清新可口。

噫!此乃天地之奇观,造化之瑞兆也。

余尝观雪,见其下也,如鹅毛纷纷,如柳絮飘飘。

飘忽不定,随风而舞,似天女散花,如神龙摆尾。

其落也,如丝如缕,如粉如绵。

噫!此乃天地之瑞气,造化之精灵也。

夫雪者,亦自有其品格。

其性也,洁白无瑕,光明磊落;其志也,高洁不屈,独立不群。

故古人有云:“雪乃洁白之象征,瑞气之征兆。

”噫!余观雪而想其品格,不禁肃然起敬。

夫雪者,亦自有其情态。

其来也,悄然而至,不声不响;其去也,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噫!此乃天地之灵气,造化之韵味也。

余尝夜观雪,见其如银装素裹,皎洁无瑕。

月照其上,如碎银万点,闪烁生辉。

夜色之中,雪光闪烁,如梦如幻。

噫!此乃天地之奇观,造化之绝景也。

夫雪者,亦自有其变幻。

时而纷纷扬扬,时而皎洁如镜。

时而轻盈如蝶,时而沉重如铅。

噫!此乃天地之奇观,造化之妙手也。

噫!余观雪而思其妙,不禁赞叹不已。

夫雪也,乃天地之精华,造化之瑞气。

其洁白无瑕,高洁不屈,独立不群,实乃世间之珍宝也。

噫!余愿效仿雪之品格,洁身自好,独立不群,以显天地之奇观,造化之瑞兆。

文言文后置特殊句式翻译

文言文后置特殊句式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之学者,或学而不习,或习而不学。

或习之而不思,或思之而不习。

习而不习,学而不学,何异于愚也?习而思,思而习,岂非明智之举?吾友李生,远自燕赵之地来,其志坚如磐石,其学博如海。

吾尝与论学,其言曰:“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患无成?”李生之言,深得我心。

然吾观世之学者,往往修身未至,齐家未成,而治国平天下之志,则渺茫矣。

或曰:“修身齐家,何难之有?”吾应之曰:“修身难,齐家更难,治国平天下,难上加难。

”修身者,正心也。

心不正,则见利忘义,见危忘身。

齐家者,和亲也。

亲不和,则内乱外患,家道不兴。

治国者,仁政也。

政不仁,则民不附,国不宁。

平天下者,公平也。

不公平,则民不宁,天下不治。

是以,学者必先修身,然后齐家,继而治国,终而平天下。

修身之道,莫先于正心;齐家之道,莫先于和亲;治国之道,莫先于仁政;平天下之道,莫先于公平。

或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何容易?”吾曰:“非也。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心者,必能成其事。

”文言文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现在的学者,有的学习而不温习,有的温习而不学习。

有的温习了而不思考,有的思考了而不温习。

只温习不思考,只学习不温习,这与愚昧有何区别?温习而思考,思考而温习,难道不是明智的行为吗?我的朋友李生,从遥远的燕赵之地来,他的志向坚定如磐石,他的学识渊博如大海。

我曾经与他讨论学问,他说:“君子的道路,在于修养自己、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

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疲倦,何愁没有成就?”李生的话深深触动了我。

然而,我看到世上的学者,往往修养自己还没有达到,管理家庭还没有完成,而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志向,却显得模糊不清。

有人说:“修养自己、管理家庭,有什么难的?”我回答说:“修养自己难,管理家庭更难,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难上加难。

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

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

夫文言文,古之文也,其句式繁多,结构严谨,然于今人读之,往往晦涩难懂。

是以翻译文言文,非仅字义之转,更需句式之变通,以达意明理。

兹就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略述如下: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言文翻译,首当其冲者,直译。

直译者,依字面意思,逐字逐句翻译。

然文言文句式特殊,直译有时难以达意,此时宜采用意译。

意译者,以现代汉语表达文言文之内涵,虽失之字面,而意犹未尽。

故直译与意译,宜结合运用,以求文意之通顺。

二、留白与补充相结合文言文多含蓄,意犹未尽,留白之处,往往蕴含深意。

翻译时,宜保留部分留白,以彰显古人之含蓄之美。

然而,若过分留白,则会使读者难以理解。

故翻译时,宜在适当之处进行补充,以使文意更加明确。

三、增删与调整相结合文言文句式复杂,有时需要增删字词,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增删者,非随意为之,而应遵循文意,使句子更加通顺。

调整者,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进行转换,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增删与调整,宜适度进行,以免破坏原文意境。

四、以意逆志,揣摩作者意图翻译文言文,需揣摩作者意图,以意逆志。

所谓“以意逆志”,即以现代汉语理解文言文,逆推作者原意。

翻译时,应关注作者情感、观点,力求准确传达。

五、注重语境,把握全文大意文言文翻译,需注重语境,把握全文大意。

翻译时,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个句子,而应将句子置于全文之中,分析其上下文关系,以准确翻译。

六、遵循语法规则,保持句子通顺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需遵循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使句子通顺。

例如,文言文中常见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句式,在翻译时需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七、注重修辞,彰显文言之美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翻译时宜注重修辞,以彰显文言之美。

例如,文言文中的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在翻译时可通过现代汉语表达方式,尽量保留其韵味。

总之,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需遵循上述原则,力求准确传达原文之意,同时兼顾文言文之美。

翻译者当用心揣摩,反复推敲,方能游刃有余,翻译出高质量的文言文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
键词未能翻译出来,比如“ 是”“侪”等。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能把握关键词“区区”“吾侪”等,
3分 意思翻译基本正确。只有“是”未
能准确翻译。 现场满分答案 4分 满分领悟 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两个句式, 三个词语“是”“区区”“吾侪” 等,然后根据前后文意思加以翻译。 完善你 的答案
一起吃个饱。
(2)(3)见“现场采样”。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思维盘点
1.联系教材内容,进一步复习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梳理一轮复习中易错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明确解题方法技巧,尤其对句式方面的翻译作进一 步巩固。翻译时具体分析该句子,到底是属于哪一
种文言句式,逐个排查、核对。确定某种文言句式,
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
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 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
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
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 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 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 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先生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
为人言之,辄欷歔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选自《虞初广志》卷八,有删改) 【注】 ①南宫: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 挂印的带子,指辞官。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 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 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 踌躇间,有黠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
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
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 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 生以为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解析
做此类题,要找出重要实词、虚词、活用
现象、特殊句式等,注意落实,以直译为主,译 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词达句顺,不能出 现病句。(1)句中有固定句式“与其……孰若”, 关键词“虽然”“馁”等。 答案 (1)既然这样,与其让鱼肉败坏,不如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
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麇集 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 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 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 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 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乡人俗习,例凡 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 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
“ 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 ” 于是奔走于亲故之门者数日,
始获七人之同意。然皆以情不能却,强应之而心实否之。
把意思翻译出后,再回到原文去检验,看是否正确。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题目1】 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
得,供先生食。(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失分探源
最后一句译文意思对,前半
1分
部分未翻译出来,整体不够
准确。
意思整体正确,只是个别关
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1分 失分探源 仅中间一句译文意思对,前后两 句都没翻译出来。 意思整体正确,只是个别关键地 2分 方未能翻译出来,比如倒装句式 和“甫”等。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能把握关键词“甫”“踵”等,
3分 意思翻译基本正确。只有倒装句 式未能调整。 现场满分答案 4分 满分领悟 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定语后置 句式,三个词语“甫”“问寒温 ”“肩摩踵接”等,然后根据前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
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 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 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 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
自 我 诊 断 现 场 采 样 规 范 提 升
得分点
句中有判断句(是区区者)、宾语前置句(何难之有)等特殊
句式,有“区区”“侪”等实词,这些都是在翻译中所应注意的。 答案 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难的?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
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题目2】 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