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2023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含答案解析
专题02 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全等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本专题就半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半角模型【模型解读】过等腰三角形顶点 两条射线,使两条射线的夹角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一半这样的模型称为半角模型。
【常见模型及证法】常见的图形为正方形,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解题思路一般是将半角两边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到一边合并成新的三角形,从而进行等量代换,然后证明与半角形成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全等的性质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半角模型(题中出现角度之间的半角关系)利用旋转——证全等——得到相关结论.1.(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AB AD =,180B D ∠+∠=︒,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若2BAD EAF ∠∠=,则EF BE DF =+.【解决问题】如图②,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道路围成四边形ABCD .已知100m CD CB ==,60D ∠=︒,120ABC ∠=︒,150BCD ∠=︒,道路AD ,AB 上分别有景点M ,N ,且100m DM =,)501m BN =,若在M ,N 之间修一条直路,则路线M N →的长比路线M A N →→的长少_________m 1.7≈).2.(2022·河北邢台·九年级期末)学完旋转这一章,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AF =45°,求证:EF =BE +DF .”小明同学的思路:∵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B =∠ADC =90°.把△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DE '△的位置,然后证明AFE AFE '≌△△,从而可得=EF E F '.E F E D DF BE DF ''=+=+,从而使问题得证.(1)【探究】请你参考小明的解题思路解决下面问题: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90°,12EAF BAD ∠=∠,直接写出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2)【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180°,12EAF BAD ∠=∠,求证:EF =BE +DF .(3)【知识迁移】如图4,四边形ABPC 是O 的内接四边形,BC 是直径,AB =AC ,请直接写出PB +PC 与AP 的关系.3.(2022·福建·龙岩九年级期中)(1)【发现证明】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边上的动点,且45EAF ∠=︒,求证:EF DF BE =+.小明发现,当把AB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至ADG ,使AB 与AD 重合时能够证明,请你给出证明过程.(2)【类比引申】①如图2,在正方形ABCD 中,如果点E ,F 分别是CB ,DC 延长线上的动点,且45EAF ∠=︒,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写出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不要求证明)②如图3,如果点E,F分别是BC,CD延长线上的动点,且45EAF∠=︒,则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不要求证明).(3)【联想拓展】如图1,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AE=,求AF的长.4.(2022·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期中)【模型引入】当几何图形中,两个共顶点的角所在角度是公共大角一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半角模型”【模型探究】(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探究图中线段EF,AE,FC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应用】(2)如图2,如果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EAF=45°,且BC=7,DC=13,CF=5,求BE的长.【拓展提高】(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与∠ADC互补,点E、F分别在射线CB、DC上,且∠EAF12=∠BAD.当BC=4,DC=7,CF=1时, CEF的周长等于.(4)如图4,正方形ABCD中, AMN的顶点M、N分别在BC、CD边上,AH⊥MN,且AH=AB,连接BD分别交AM、AN于点E、F,若MH=2,NH=3,DF=,求EF的长.(5)如图5,已知菱形ABCD中,∠B=6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且∠EAF=60°.连接BD分别与边AE、AF交于M、N,当∠DAF=15°时,求证:MN2+DN2=BM2.课后专项训练: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二模)回答问题(1)【初步探索】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探究图中∠BAE、∠FAD、∠EAF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______;(2)【灵活运用】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F=BE+F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180°,AB=AD,若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F在CD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仍然满足EF=BE+FD,请直接写出∠EAF与∠DAB的数量关系.2.(2022·江西九江·一模)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AB AD =,以点A 为顶点作EAF ∠,且12EAF BAD ∠=∠,连接EF .(1)观察猜想 如图(2),当90BAD B D ∠=∠=∠=︒时,①四边形ABCD 是______(填特殊四边形的名称);②BE ,D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类比探究 如图(1),线段BE ,D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 如图(3),在ABC 中,90BAC ∠=︒,4AB AC ==,点D ,E 均在边BC 上,且45DAE ∠=︒,若BD =,求DE 的长.3.(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1)如图1,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45EAF ∠=︒,连接EF ,求证:EF BE DF =+,试说明理由.(2)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BAD ∠=︒,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若B Ð、D ∠都不是直角,则当B Ð与D ∠满足等量关系______时,仍有EF BE DF =+,试说明理由.(3)联想拓展:如图3,在△ABC 中,90BAC ∠=︒,AB AC =,点D ,E 均在边BC 上,且∠DAE =45,若1BD =,2EC =,求DE 的长.4.(2022·黑龙江九年级阶段练习)已知:正方形ABCD 中,∠MAN=45°,∠MA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1),易证BM +DN =MN .(1)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2),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2)当∠MAN 绕点A 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 、DN 和MN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5.(2022·重庆南川·九年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 中,45MAN ∠=︒,MA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BC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1)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1),证明:2MN BM =;(2)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2),求证:MN BM DN =+;(3)当MAN ∠绕点A 旋转到如图3位置时,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6.(2022·江西景德镇·九年级期中)(1)【特例探究】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ABC ADC ∠=∠=︒,100BAD ∠=︒,50EAF ∠=︒,猜想并写出线段BE ,D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猜想;(2)【迁移推广】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180ABC ADC ∠+∠=︒,2BAD EAF ∠∠=.请写出线段BE ,D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拓展应用】如图3,在海上军事演习时,舰艇在指挥中心(O 处)北偏东20°的A 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西5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在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西方向以8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同时舰艇乙沿北偏西60°的方向以9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半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C ,D 处,且指挥中心观测两舰艇视线之间的夹角为75°.请直接写出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7.(2022·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Rt △ABC 中,∠BAC =90°,AB =AC ,点D ,E 在边BC 上,∠DAE =45°.若BD =3,CE =1,求DE 的长.小明发现,将△AB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得到△ACF,联结EF(如图2),由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DAE=45°,可证△FAE≌△DAE,得FE=DE.解△FCE,可求得FE(即DE)的长.(1)请回答:在图2中,∠FCE的度数是,DE的长为.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2)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BAD.猜想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且∠EAF=128.(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九年级阶段练习)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A点重合,将此三角板绕A点旋转时,两边分别交直线BC,CD 于M,N.(1)如图1,当M,N分别在边BC,CD上时,求证:BM+DN=MN(2)如图2,当M,N分别在边BC,CD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M,DN,MN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直线AN与BC交于P点,MN=10,CN=6,MC=8,求CP的长.9.(2022·浙江·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正方形ABCD 的顶点A重合,将此三角板绕点A旋转,使三角板中该锐角的两条边分别交正方形的两边BC,DC于点E,F,连接EF.(1)猜想BE、EF、D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在图1中,过点A作AM⊥EF于点M,请直接写出AM和AB的数量关系;(3)如图2,将Rt△ABC沿斜边AC翻折得到Rt△ADC,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BAD,连接EF,过点A作AM⊥EF于点M,试猜想AM与AB之间的数量关∠EAF=12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0.(2022·北京四中九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CB=90°,CA=CB,点P在线段AB 上,作射线CP(0°<∠ACP<45°),射线CP绕点C逆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CQ,过点A作AD⊥CP于点D,交CQ于点E,连接BE.(1)依题意补全图形;(2)用等式表示线段AD,D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专题02 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全等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本专题就半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几何探究压轴题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几何探究压轴题一、解答题1.如图,在ABC 中,4AC =,3BC =,90ACB ∠=︒,D 是边AC 上一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CE BD ⊥,垂足为E ,交边AB 于点F .(1)当点D 是边AC 中点时,求DE ,EC 的值;(2)设CD x =,A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EFD △与EFB △相似时,求线段CD 的长.2.【温故知新】黄金分割是一种最能引起美感的分割比例,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我们知道: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部分,如果BC AC AC AB=,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1)【问题发现】如图1,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若2AB =,请直接写出CB 的值是__________.(2)【问题探究】如图2,在Rt ABC △中,90C ∠=︒,2AC =,1BC =,在BA 上截取BD BC =,再在AC 上截取AE AD =,则AE AC的值为__________. (3)【问题解决】如图3,用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对折正方形ABDE 得折痕MN ,连接EN ,将AE 折叠到EN 上,点A 对应点H ,得折痕CE ,试说明:C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3.定义:若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对边上一点的线段能把该三角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称这条线段为该三角形的智慧线,这个三角形叫做智慧三角形.(1)如图1,在智慧三角形ABC 中,AD BC ⊥,AD 为该三角形的智慧线,1CD =,则BD 长为_____,B ∠的度数为_____.(2)如图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2AB =,F 是斜边B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F ,以AF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FE (点A ,F ,E 按顺时针排列),90EAF ∠=︒, CF =AE 交BC 于点D ,连接EC ,EB .当2BDE BCE ∠=∠时,求线段ED 的长;(3)如图3,ABC 中,5AB AC ==,BC =BCD △是智慧三角形,且AC 为智慧线,求BCD △的面积.4.【问题提出】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部有一点P ,3PA=,4PB =,5PC =,求APB ∠的度数.(1)【尝试解决】将AP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B '△,连接PP ',则APP '为等边三角形. ∵3P P PA '==,4PB =,5P B PC '==,∴222=P P PB P B ''+∴BPP '为三角形∴APB ∠的度数为.(2)【类比探究】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部有一点P ,若∠BP A =30°,求证222PA PB PC +=.(3)【联想拓展】如图3,在ABC 中,90BAC ∠︒=,AB AC =.点P 在直线BC 上方且45APB ∠︒=,PC BC ==求PA 的长.5.已知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CEFG ,连接 AF 交 BC 于点 O ,点 P 是 AF 的中点,过点 P 作 PH DG ⊥ 于 H ,2CD =,1CG =.(1)如图1,点 D ,C ,G 在同一直线上,点 E 在 BC 边上,求 PH 的长;(2)把正方形 CEFG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 ()0180αα<<.①如图2,当点E 落在AF 上时,求CO 的长;②如图3,当DG =PH 的长.6.在ABC ∆中,点E 为AC 边上一动点,以CE 为边在CE 上方作等边CEN .(1)如图1,EN 与AB 交于点P ,连接PC ,若tan A =,1AE =,5CN =,求PC 的长: (2)如图2.当N 与B 重合时,在BC 上取一点D ,过点D 作DF AC ∥,连接BF ,EF ,过C 作CH EF ⊥交EF 于点H ,若30FBC DFE ︒∠-∠=,求证:CH BF +=;(3)如图3,若BC AB ⊥,且4AB BC ==,过点B 作BQ AC ∥,I 为射线.BQ 上一动点,取AC 中点M ,连接MI ,过点B 作BK MI ⊥交M 于点K ,连接NK ,直接写出NK 的最小值.7.问题情境:如图1,在Rt △ABC 和Rt △BEF 中,∠ACB =∠EFB =90°,AC =3,BC =4,且M ,N 分别为AE ,CF 的中点.(1)猜想证明:如图2,将Rt △BEF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试判断54AM CN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解决问题:如图3,将图2中的Rt △BEF 沿BF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Rt BE F ',连接AE ',CF ,并分别取它们的中点P ,H ,连接CP ,FP ,PH .①试判断CP 与F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AB =2BE ',BC =2BF ,请直接写出PH 的长.8.【方法尝试】(1)如图1,矩形ABFC 是矩形ADGE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得的图形,CB ED 、分别是它们的对角线.则CB 与ED 数量关系________,位置关系________.【类比迁移】(2)如图2,在Rt ABC 和Rt ADE △中,90,9,6,3,2BAC DAE AC AB AE AD ∠=∠=︒====.将DAE 绕点A 在平面内逆时针旋转,设旋转角BAE ∠为()0360αα︒<︒,连接,CE BD .请判断线段CE 和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如图3,在Rt ABC 中,90,6ACB AB ∠=︒=,过点A 作AP BC ∥,在射线AP 上取一点D ,连结CD,使得3tan4ACD∠=,请求写出线段BD的最大值.9.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N、M分别在边BC、CD上,连接AM、AN、MN.∠MAN=45°,将△AMD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D与点B重合,得到△ABE.易证:△ANM≌△ANE,从而得DM+BN=MN.【实践探究】(1)在图①条件下,若CN=6,CM=8,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______.(2)如图②,点M、N分别在边CD、AB上,且BN=DM.点E、F分别在BM、DN上,∠EAF=45°,连接EF,猜想三条线段EF、BE、DF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③,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M、N分别在边DC、BC上,连接AM,AN,已知∠MAN=45°,BN=2,求DM的长.10.小圆同学对图形旋转前后的线段之间、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拓展探究.(1)猜测探究:在△ABC中,AB=AC,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将线段AM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BAC 相等的角度,得到线段AN,连接NB.①如图1,若M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请直接写出∠NAB与∠MAC的数量关系是,NB与MC的数量关系是;②如图2,点E是AB延长线上点,若M是∠CBE内部射线BD上任意一点,连接MC,(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拓展应用:如图3,在△A 1B 1C 1中,A 1B 1=8,∠A 1B 1C 1=60°,∠B 1A 1C 1=75°,P 是B 1C 1上的任意点,连接A 1P ,将A 1P 绕点A 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75°,得到线段A 1Q ,连接B 1Q .求线段B 1Q 长度的最小值. 11.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D 为AC 边上一点,连接BD ,作AP BD ⊥于点P ,过点C 作CE AC ⊥交AP 延长线于点E .(1)如图1,求证:AD CE =;(2)如图2,以AD ,BD 为邻边作ADBF ,连接EF 交BC 于点G ,连接AG ,①求证:AG EF ⊥;②若点D 为AC 中点,EF 、AB 交于点H ,求BH AB的值. 12.如图1,在ABC 中,90ACB ∠=︒,D 为AC 边上的一点,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连接BD ,P 为BD 中点,连接PC ,PE .(1)求证:PC PE =;(2)将图1中ADE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如图2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10AB =,6AD =,30BAC DAE ∠=∠=︒,在平面内,将Rt ADE △绕点A 旋转一周,当A ,C ,E 三点共线时,请直接写出PCE 的面积.13.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点()0,2C ,点D ,点E 分别为OA ,OC 的中点,ODE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α角(090α︒<<︒)得11OD E ,射线1CD ,1AE 相交于点F .(1)求证:11OCD OAE △≌△;(2)如图2,在ODE 旋转过程中,当点1D 恰好落在线段CE 上时,求AF 的长;(3)如图3,在旋转α角从090α︒≤≤︒逐渐增大ODE 旋转过程中,求点F 的运动路线长.14.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点D 、E 分别是BC 、AC 边上一点,连接AD 、BE .AE CD =.(1)如图1,若2AE =,求BE 的长度;(2)如图2,点F 为A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 、CF ,AD 、BE 相交于点G ,连接CG ,已知60,∠=︒=EBF CE CG ,求证:2+=BF GE CF ;(3)如图3,点P 是ABC 内部一动点,顺次连接PA PB PC 、、++的最小值.15.【问题提出】(1)如图1,在ABC 中,90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设CD 的长为m ,点D 到边AB 的距离为n ,则m _______n ;(填“>”“<”或“=”)【问题探究】(2)如图2,在梯形ABCD 中,90A ∠=︒,AD BC ∥,(201AB =,BD 为对角线,且45BDC ∠=︒,求BCD △面积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某景点有一个形状为菱形ABCD 的草坪,如图3,AB ==60B ∠︒,现欲将该草坪扩建为BEF △,使得点E 、F 分别在BA 、BC 的延长线上,且边EF 经过点D ,为了节省成本,要求扩建后的草坪面积(BEF △的面积)尽可能小,问BEF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其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综合与实践:数学课外小组研究了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问题一:如图1,在矩形ABCD 中,6AB =,8AD =,E ,F 分别为AB ,AD 边的中点,四边形AEGF 为矩形,连接CG .问题二:数学小组对图形的旋转进行了拓展研究,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B ∠︒,6AB =,8AD =,E ,F 分别为AB ,AD 边的中点,四边形AEGF 为平行四边形,连接CG .数学小组发现DF 与CG 仍然存在着特定的数量关系.(1)请直接写出CG 的长是______.如图2,当矩形AEGF 绕点A 旋转(如顺时针旋转)至点G 落在边AB 上时,DF =______,CG =______,DF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当矩形AEGF 绕点A 旋转至如图3的位置时,(1)中DF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还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5,当平行四边形ABCD 绕点A 旋转(如顺时针旋转),其它条件不变时,数学小组发现DF 与CG 仍然存在着这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这个特定的数量关系是______.1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CD ,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连接BO 并延长交边AD 或边CD 于点E .(1)如图1,当点E 在AD 上时,连接CE ,求证:四边形ABCE 是矩形.(2)如图2,当点E 在CD 上时,当AC =4,BC =3时,求DAC S △与OBC S的比值.(3)若DE =2,OE =3,直接写出CD 的长.18.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动点,作点B 关于AE 的对称点F ,BF 交AE 于点G ,连结DF .(1)如图1,求DFB ∠的度数;(2)如图2,过点D 作DM BF ⊥交BF 的延长线于点M ,连结,CM CF .若DF CM =,试探究四边形DFCM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3,连结BD ,在AG 上截取=GT GB ,点P ,Q 分别是,AD BD 上的动点.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32,直接写出PTQ 周长的最小值.。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汇编
中考28汇编1.如图,在四边ABCD 中,BC=DC ,∠BAD+∠BCD=180°,AC ⊥BC ,O 是AB 的中点 (1) 如图1,求证:∠OCD=∠OBC(2) 如图2,E 是AC 上一点,连接OE 并延长交AD 于点F ,连接BD ,分别交AC 、OC 于点M 、N ,若∠FOC=3∠CBD ,BN DM 76,试探究线段OE 和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DCAO NMFEDCBA(图1)(图2)2.△ABC ,∠ACB=90°,点D 在BC 上,点E 在AD 上,∠CEB=90°,∠CED=∠CBA ,CE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F ,连接DF 。
(1) 如图1,求证:∠EFD=∠DBE ; (2) 如图2,若32cos =∠CAB ,DF 与BE 交于点G ,猜想GF 与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FEDCBAGFEDCBA(图1)(图2)3.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ABC中,AC=BC,等腰直角△CDE中,CD=DE,AD∥BC,CE与AB 相交于点F,AB与CD相交于点O,连接BE(1)求证:F为CE中点;(2)如图2,过点D作DG⊥BE于G,连接AE交DG于点H,连接HF,请探究线段HF与BC 之间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OF EDC B A(图1)OGHFEDC BA(图2)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连结BD 、AC 相交于F ,AB=BC ,AD=DE=DC ,∠ABC+∠EDC=180°,且AB AE AD ⋅=2。
(1) 如图1,求证:∠ADE=2∠DCA ;(2) 如图2,过点B 作BH ⊥CD 于点H ,交AC 于点G ,连结EC 交BD 于点P ,交BH 于点Q ,若31tan =∠ACD ,试探究线段PE 与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PG H QFEDCBAFEDCBA(图1)(图2)5.在Rt △ABC 中,∠ACB=90°,54sin =B ,作CH ⊥AB 于点H ,D 、K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连接CD 、DK ,在射线DK 上取一点E ,使∠DCE=∠B ,且CE CD CK BC ⋅=⋅54。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含答案)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ZkABC的面积为3()C∏Λ AE=ED, BD=2DC,则图中四边形EDCF的面积等于()A. 8.5B. 8C. 9.5D. 92.如图,41/,。
“平分/^位>和/88,若/8 = 34。
,/0 = 42。
,则NΛ∕=()A. 34oB. 38oC. 40oD. 42°3.已知MBC中,CD是A8边上的高,C£平分ZAC8.若NA =机。
,ZB = ∕ιo, m≠n,则NQCE的度数等于()A. -m oB. -n oC. ,(〃?。
一〃。
)D. -∖m o-n o2 2 2v f2l4.如图,AD∕∕BC,N力=NA8C,点E是边力。
上一点,连接4E交5C的延长线于点儿点尸是边A8上一点,使得NFBE= ∕FEB,作NFE"的角平分线EG交5〃于点G.若N8EG=40。
,则NOE”的度数为()A. 50oB. 75oC. 100oD. 125°5.如图,在第1个4A∕3C中,ZB=3()o, A1B=CB,在边A/3上任取一点力,延长C4/到使A∕A2=A∕O,得到第2个△ A lΛ2D i在边4。
上任取一点E,延长4/2到4,使A2A3=A2E,得到第3个AA2λ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2021个三角形中以A2O2O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7 .如图,在四边形A5CO 中,AD//BC,若ND45的角平分线A£交。
于E,连接8E,且8E 边平分NABC,得到如下结 论:(l)ZAEB=90o ;(2)I3C+AD=AB ;③BE=^CD ; ®BC=CE-⑤若 A8=x,则 BE 的取值范围为 0<3EVx,那么以 8 .如图,已知AB = AC,点。
、E 分别在AC 、A8上且ΛE = AD,连接EC, BD, EC 交BD 于点、M,连接AM,过点A 分别 作AE_LC£AG_L8O,垂足分别为F 、G,卜.列结论:①.EBM 咨&DCM ;②NEMB = NFAG ;③M4平分NEMD ;④如果 S.BEM =S,ADM ,则E 是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9 .“经过已知角一边上的一点作“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如下:A. (!) 2020∙75oB.弓)2020∙65oC. (;) 2021 ∙75D. (!) 2021 ∙6506.如图所示,锐角^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2∖ADC/ z √iOC, ∆AEB^ ^AEB ,, 且C'D∕∕EB f "BC, BE 、CD 交于点F,若NBAO40。
中招考试几何类比探究题集锦一参考答案
中招考试几何类比探究题集锦(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1小题)1.在△ABC中,AB=AC,∠BAC=2∠DAE=2α.(1)如图1,若点D关于直线AE的对称点为F,求证:△ABD≌△ACF;(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α=45°,求证:DE2=BD2+CE2;(3)如图3,若α=45°,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DE2,BD2,CE2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解答】解:(1)∵点D关于直线AE的对称点为F,∴EF=DE,AF=AD,∠DAE=∠EAF=α∴∠CAE+∠CAF=α∵∠BAC=2∠DAE=2α.∴∠BAD+∠CAE=∠BAC﹣∠DAE=α,∴∠BAD=∠CAF,在△ABD和△ACF中,第1页(共33页)第2页(共33页)∴△ABD ≌△ACF (SAS ),(2)由(1)知,△ABD ≌△ACF (SAS ),∴CF=BD ,∠ACF=∠B ,∵AB=AC ,∠BAC=2α,α=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ECF=∠ACB +∠ACF=45°+45°=90°,在Rt △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EF 2=CF 2+CE 2,∴DE 2=BD 2+CE 2,(3)DE 2=BD 2+CE 2;理由:如图,∵∠BAC=2∠DAE=2α.∴∠DAE=α,∵点D 关于直线AE 的对称点为F ,∴EF=DE ,AF=AD ,∠DAE=∠EAF=α∴∠CAF=∠EAF +∠CAE=α+∠CAE∴∠BAD=∠BAC ﹣∠DAC=2α﹣∠DAC=2α﹣(∠DAE ﹣∠CAE )=2α﹣(α﹣∠CAE)=α+∠CAE∴∠BAD=∠CAF,在△ABD和△ACF中,∴△ABD≌△ACF(SAS),∴CF=BD,∠ACF=∠B,∵AB=AC,∠BAC=2α,α=4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ECF=∠ACB+∠ACF=45°+45°=90°,在Rt△CEF中,由勾股定理得,EF2=CF2+CE2,∴DE2=BD2+CE2,2.(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猜测DE、BD、CE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第(1)题中DE、BD、CE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 均为等第3页(共33页)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线段DF、E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DE=BD+CE.理由如下:如图1,∵BD⊥l,CE⊥l,∴∠BDA=∠AEC=90°又∵∠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BD和△CAE中,,∴△ABD≌△CAE(AAS)∴BD=AE,AD=CE,∵DE=AD+AE,∴DE=CE+BD;(2)如图2,∵∠BDA=∠AEC=∠BAC=α,∴∠DBA+∠BAD=∠BAD+∠CAE=180°﹣α,第4页(共33页)∴∠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BD+CE=AE+AD=DE;(3)DF=EF.理由如下:由(2)知,△ADB≌△CAE,BD=EA,∠DBA=∠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AE,∵BF=AF在△DBF和△EAF中,,∴△DBF≌△EAF(SAS),∴DF=EF,∠BFD=∠AFE,第5页(共33页)∴∠DFE=∠DFA+∠AFE=∠DF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DF=EF.3.(1)问题发现如图1,△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BC上,连接CE.请填空:①∠ACE的度数为60°;②线段A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C=CD+CE.(2)拓展探究如图2,△ABC和△A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D在边BC 上,连接CE.请判断∠ACE的度数及线段A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AB=AD=2,CD=1,AC与BD交于点E,请直接写出线段AC的长度.第6页(共33页)【解答】解:(1)①∵△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B=60°,∴∠BAC﹣∠DAC=∠DAE﹣∠DAC,即∠BAD=∠CAE,∴△BAD≌△CAE(SAS),∴∠ACE=∠B=60°,故答案为:60°;②线段A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C=CD+CE;理由是:由①得:△BAD≌△CAE,∴BD=CE,∵AC=BC=BD+CD,∴AC=CD+CE;故答案为:AC=CD+CE;(2)∠ACE=45°,AC=CD+CE,理由是:如图2,∵△ABC和△A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DAE=90°,∴AB=AC,AD=AE,∠BAC﹣∠DAC=∠DAE﹣∠DAC,即∠BAD=∠CAE,第7页(共33页)∴△ABD≌△ACE,∴BD=CE,∠ACE=∠B=45°,∵BC=CD+BD,∴BC=CD+CE,∵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C=AC,∴AC=CD+CE;(3)如图3,过A作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BAD=∠BCD=90°,AB=AD=2,CD=1,∴BD=2,BC=,∵∠BAD=∠BCD=90°,∴∠BAD+∠BCD=180°,∴A、B、C、D四点共圆,∴∠ADB=∠ACB=45°,∴△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得:AC=BC+CD,∴AC===.第8页(共33页)4.【探究发现】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AEF=60°,EF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F所在的直线于点F,当点E是BC的中点时,有AE=EF成立;【数学思考】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AE、EF的关系时,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通过验证得出如下结论:当点E是直线BC上(B,C除外)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一员,请你从“点E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点E是线段BC反向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三种情况中,任选一种情况,在备用图1中画出图形,并证明AE=EF.【拓展应用】当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若CE=BC,在备用图2中画出图形,并运用上述结论求出S△ABC :S△AEF的值.【解答】证明:第一种情况:点E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可作三种辅助线:方法一:如图1,在AB上截取AG,使AG=EC,连接EG,第9页(共33页)∵△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B=∠ACB=60°.∵AG=EC,∴BG=BE,∴△BEG是等边三角形,∠BGE=60°,∴∠AGE=120°.∵FC是外角的平分线,∠ECF=120°=∠AGE.∵∠AEC是△ABE的外角,∴∠AEC=∠B+∠GAE=60°+∠GAE.∵∠AEC=∠AEF+∠FEC=60°+∠FEC,∴∠GAE=∠FEC.在△AGE和△ECF中,∴△AGE≌△ECF(ASA),∴AE=EF;方法二:在CA上截取CG=CE,连结GE,证明类似方法一;方法三:延长FC到G,使CG=CE,连结EG,易证△CEG是等边三角形,第10页(共33页)∴CE=EG,∠G=∠ACB=60°,∠CEG=∠AEF=60°,∴∠CEG+∠CEF=∠AEF+∠CEF,即∠GEF=∠AEC,∴△GEF≌△CEA,∴AE=EF.第二种情况: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如图2,可作三种辅助线:①在CF上截取CG=CE,连接GE②延长AC到G,使CG=CE,连结EG;③或延长BA到G,使BG=BE,连结EG.第②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如下:证明:延长AC到G,使CG=CE,连结EG,易证△CEG为等边三角形,∴∠G=∠ECF=60°,EG=CE,又∠AEG=∠CEG+∠AEC=60°+∠AEC,∠CEF=∠AEF+∠AEC=60°+∠AEC,第11页(共33页)∴∠AEG=∠CEF,∴△AEG≌△FEC,∴AE=EF.第三种情况:点E是线段BC反向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如图3,可作三种辅助线:①延长AB到G,使BG=BE,连结EG;②延长CF到G,使CG=CE,连结EG;③在CE上截取CG=CF,连结GF现就第①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如下:证明:延长AB到G,使BG=BE,连结EG,易证△BEG为等边三角形,∴∠G=∠ECF=60°,第12页(共33页)∵∠AEB+∠BAE=∠ABC=60°,∠AEB+∠CEF=∠AEF=60°,∴∠BAE=∠CEF,∵AB=BC,BG=BE,∴AB+BG=BC+BE,即AG=CE,∴△AEG≌△EFC,∴AE=EF.拓展应用:如图4:作CH⊥AE于H点,∴∠AHC=90°.由数学思考得AE=EF,又∵∠AEF=60°,∴△AEF是等边三角形,∴△ABC∽△AEF.第13页(共33页)∵CE=BC=AC,△ABC是等边三角形,∴∠CAH=30°,AH=EH.∴CH=AC,AH=AC,AE=AC,∴.∴==.5.问题情境:在Rt△ABC中,AB=BC,∠B=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放在斜边AC上,将三角板绕点O旋转.(1)操作发现:当点O为AC中点时:①如图1,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接EF,猜想线段AE、CF与EF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AE2+CF2=EF2(无需证明);②如图2,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E、F两点,连接EF,判断①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14页(共33页)(2)类比延伸:当点O不是AC中点时,如图3,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若=,请直接写出=.【解答】解:(1)①猜想:AE2+CF2=EF2,连接OB,如图1,∵AB=BC,∠ABC=90°,O点为AC的中点,∴OB=AC=OC,∠BOC=90°,∠ABO=∠BCO=45°.∵∠EOF=90°,∴∠EOB+∠BOF=∠FOC+∠BOF.∴∠EOB=∠FOC,在△OEB和△OFC中,,∴△OEB≌△OFC(ASA).∴BE=CF,又∵BA=BC,∴AE=BF.在Rt△EBF中,∵∠EBF=90°,∴BF2+BE2=EF2,∴AE2+CF2=EF2;故答案为:AE2+CF2=EF2;第15页(共33页)②成立.证明:连结OB.如图2,∵AB=BC,∠ABC=90°,O点为AC的中点,∴OB=AC=OC,∠BOC=90°,∠ABO=∠BCO=45°.∵∠EOF=90°,∴∠EOB=∠FOC.在△OEB和△OFC中,,∴△OEB≌△OFC(ASA).∴BE=CF,又∵BA=BC,∴AE=BF.在Rt△EBF中,∵∠EBF=90°,∴BF2+BE2=EF2,∴AE2+CF2=EF2;(2)=,如图3,过点O作OM⊥AB于M,ON⊥BC于N.∵∠B=90°,第16页(共33页)∴∠MON=90°,∵∠EOF=90°,∴∠EOM=∠FON.∵∠EMO=∠FNO=90°,∴△OME∽△ONF,∴=,∵△AOM和△O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M∽△OCN,∴=,∵=,∴=,故答案为.第17页(共33页)第18页(共33页)6.阅读发现:(1)如图①,在Rt △ABC 和Rt △DBE 中,∠ABC=∠DBE=90°,AB=BC=3,BD=BE=1,连结CD ,AE .易证:△BCD ≌△BAE .(不需要证明) 提出问题:(2)在(1)的条件下,当BD ∥AE 时,延长CD 交AE 于点F ,如图②,求AF 的长.解决问题:(3)如图③,在Rt △ABC 和Rt △DBE 中,∠ABC=∠DBE=90°,∠BAC=∠DEB=30°,连结CD ,AE .当∠BAE=45°时,点E 到AB 的距离EF 的长为2,求线段CD的长为 .【解答】(2)解:如图②中,AB与CF交于点O.由(1)可知:△BCD≌△BAE,∴∠OAF=∠OCB,CD=AE,∵∠AOF=∠COB,∴∠AFO=∠CBO=90°,∴CF⊥AE,∵BD∥AE,∴BD⊥CF,在RT△CDB中,∵∠CDB=90°,BC=3,BD=1,∴CD=AE==2,∵∠BDF=∠DFE=∠DBE=90°,∴四边形EFDB是矩形,∴EF=BD=1,∴AF=AE﹣EF=2﹣1.(3)解:在RT△ABC,RT△EBD中,∵∠ABC=∠DBE=90°,∠BAC=∠DEB=30°,∴AB=BC,BE=BD,∴==,∵∠ABC=∠EBD=90°,∴∠ABE=∠DBC,∴△ABE∽△CBD,∴==,第19页(共33页)第20页(共33页)在RT △AEF 中,∵∠AFE=90°,∠EAF=45°,EF=2,∴AF=EF=2,AE=2,∴=,∴CD=.故答案为.7.如图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 和DEC 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DE∥AC;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S1=S2.(2)猜想论证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请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探究已知∠ABC=60°,BD平分∠ABC,BD=CD,BC=9,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求相应的BF的长.【解答】解:(1)①∵△DEC绕点C旋转点D恰好落在AB边上,∴AC=CD,∵∠BAC=90°﹣∠B=90°﹣30°=60°,第21页(共33页)∴△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又∵∠CDE=∠BAC=60°,∴∠ACD=∠CDE,∴DE∥AC;故答案为:DE∥AC;②∵∠B=30°,∠C=90°,∴CD=AC=AB,∴BD=AD=A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ACD的边AC、AD上的高相等,∴△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2×2=2;故答案为:S1=S2;(2)如图,∵△DEC是由△ABC绕点C旋转得到,∴BC=CE,AC=CD,∵∠ACN+∠BCN=90°,∠DCM+∠BCN=180°﹣90°=90°,∴∠ACN=∠DCM,∵在△ACN和△DCM中,,第22页(共33页)∴△ACN≌△DCM(AAS),∴AN=DM,∴△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3)如图,过点D作DF1∥BE,易求四边形BEDF1是菱形,所以BE=DF1,且BE、DF1上的高相等,此时S△DCF1=S△BDE;过点D作DF2⊥BD,∵∠ABC=60°,F1D∥BE,∴∠F2F1D=∠ABC=60°,∵BF1=DF1,∠F1BD=∠ABC=30°,∠F2DB=90°,∴∠F1DF2=∠ABC=60°,∴△DF1F2是等边三角形,∴DF1=DF2,∵BD=CD,∠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BC=∠DCB=×60°=30°,∴∠CDF1=180°﹣∠BCD=180°﹣30°=150°,∠CDF2=360°﹣150°﹣60°=150°,∴∠CDF1=∠CDF2,第23页(共33页)∵在△CDF1和△CDF2中,,∴△CDF1≌△CDF2(SAS),∴点F2也是所求的点,∵∠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E∥AB,∴∠DBC=∠BDE=∠ABD=×60°=30°,又∵BD=4,∴BE=×6÷cos30°=3÷=2,∴BF1=2,BF2=BF1+F1F2=2+2=4,故BF的长为2或4.8.问题解决: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当时,求的值.类比归纳:第24页(共33页)在图(1)中,若,则的值等于;若,则的值等于;若(n 为整数),则的值等于.(用含n的式子表示)联系拓广: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设,则的值等于.(用含m,n的式子表示)【解答】解:(1)方法一:如图(1﹣1),连接BM,EM,BE.由题设,得四边形ABNM和四边形FENM关于直线MN对称.∴MN垂直平分BE,∴BM=EM,BN=E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设AB=BC=CD=DA=2.∵,∴CE=DE=1.第25页(共33页)设BN=x,则NE=x,NC=2﹣x.在Rt△CNE中,NE2=CN2+CE2.∴x2=(2﹣x)2+12,解得x=,即BN=.在Rt△ABM和在Rt△DEM中,AM2+AB2=BM2,DM2+DE2=EM2,∴AM2+AB2=DM2+DE2.设AM=y,则DM=2﹣y,∴y2+22=(2﹣y)2+12,解得y=,即AM=(6分)∴.方法二:同方法一,BN=.如图(1﹣2),过点N做NG∥CD,交AD于点G,连接BE.∵AD∥BC,∴四边形GDCN是平行四边形.∴NG=CD=BC.同理,四边形ABNG也是平行四边形.∴AG=BN=∵MN⊥BE,∴∠EBC+∠BNM=90度.∵NG⊥BC,∴∠MNG+∠BNM=90°,第26页(共33页)∴∠EBC=∠MNG.在△BCE与△NGM中,∴△BCE≌△NGM,EC=MG.∵AM=AG﹣MG,AM=﹣1=.∴.(2)如图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连接BE,=,不妨令CD=CB=n,则CE=1,设BN=x,则EN=x,EN2=NC2+CE2,x2=(n﹣x)2+12,x=;作MH⊥BC于H,则MH=BC,又点B,E关于MN对称,则MN⊥BE,∠EBC+∠BNM=90°;而∠NMH+∠BNM=90°,故∠EBC=∠NMH,则△EBC≌△NMH,∴NH=EC=1,AM=BH=BN﹣NH=﹣1=则:==.故当=,则的值等于;若=,则的值等于;第27页(共33页)(3)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连接BE,=,不妨令CD=n,则CE=1;又==,则BC=mn,同样的方法可求得:BN=,BE⊥MN,易证得:△MHN∽△BCE.故=,=,HN=,故AM=BH=BN﹣HN=,故==.故答案为:;;;.第28页(共33页)第29页(共33页)9.阅读理解: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B=90°,点P 在BC 边上,当∠APD=90°时,易证△ABP ∽△PCD ,从而得到BP•PC=AB•CD ,解答下列问题.(1)模型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在BC 边上,当∠B=∠C=∠APD 时,结论BP•PC=AB•CD 仍成立吗?试说明理由;(2)拓展应用:如图3,M 为AB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C ,∠DME=∠A=∠B=45°且DM 交AC 于F ,ME 交BC 于G .AB=,AF=3,求FG 的长.【解答】解:(1)∵∠APC=∠APD +∠CPD ,∠APC=∠BAP +∠B (三角形外角定理),∠B=∠APD (已知),∴∠BAP=∠CPD,又∵∠B=∠C,∴△ABP∽△PCD∴=,∴BP•PC=AB•CD;(2)∵∠AFM=∠DME+∠E(三角形外角定理),∠DME=∠A(已知),∴∠AFM=∠A+∠E(等量代换),又∠BMG=∠A+∠E(三角形外角定理),∴∠AFM=∠BMG.∵∠A=∠B,∴△AMF∽△BGM.当∠A=∠B=45°时,∠ACB=180°﹣∠A﹣∠B=90°,即AC⊥BC且AC=BC.∵M为AB的中点,∴AM=BM=,AC=BC=4.又∵△AMF∽△BGM,∴,∴BG===,又∵,CF=4﹣3=1,∴.第30页(共33页)10.基本模型如下图,点B、P、C在同一直线上,若∠B=∠1=∠C=90°,则△ABP∽△PCD成立,(1)模型拓展如图1,点B、P、C在同一直线上,若∠B=∠1=∠C,则△ABP∽△PCD成立吗?为什么?(2)模型应用①如图2,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1,AB=2,BC=4,在BC上截取BP=AD,作∠APQ=∠B,PQ交CD于点Q,求CQ的长;②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线段BC上的动点,作∠APQ=90°,PQ交CD于Q,当P在何处时,线段CQ最长?最长是多少?【解答】解:(1)成立,∵∠A=180°﹣(∠B+∠APB),第31页(共33页)∠CPD=180°﹣(∠1+∠APB),∠B=∠1,∴∠A=∠CPD,∵∠B=∠C,∴△ABP∽△PCD;(2)①∵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C,∵∠B=∠APQ,∴∠B=∠APQ=∠C,由(1)知,△ABP∽△PCD,∴=,∴=,∴CQ=;②设BP=x,CQ=y.∵∠B=∠APQ=90°,∴△ABP∽△PCQ,∴=,即=,∴y=﹣x2+x=﹣(x﹣)2+,第32页(共33页)∴当x=时,y=,最大即当P是BC的中点时,CQ最长,最长为.第33页(共33页)。
备战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归纳提升真题几何模型—半角模型(解析版)
专题12 几何模型(2)—半角模型【模型介绍】半角模型是指:共顶点的两个一大一小的角,其中小角是大角的一半。
如下图中:若小角∠EAD等于大角∠BAC的一半,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半角模型”。
【解题关键】旋转目标三角形法和翻折目标三角形法【典型例题】【题型一:等边直角三角形中的半角模型】【模型】如图,△BDC为等腰三角形且∠BDC=120°,M和N分别是AB和AC上的两个点,且∠MDN=60°,△ABC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结论①:MN=BM+CN;证明:如下图1,延长AB到H点,并使得BH=CN,连接DH,∵△BCD为等腰三角形,且∠BDC=120°,∴∠DBC=∠DCB=30°,∵△ABC为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D=∠ABC+∠DBC=60°+30°=90°=∠ACD,即∠HBD=∠NCD=90°,在△HBD和△NC D中:{BH=CN∠HBD=∠NCD=90∘DB=DC∴△HBD≌△NCD(SAS),∴DH=DN,∠HDB=∠CDN,又∠BDC=120°,∠MDN=60°,∴∠BDM+∠CDN=60°,即∠BDM+∠HDB=60°,∴∠HDM=∠NDM=60°,在△HDM和△NDM中:{HD=DN∠HDM=∠NDM=60∘MD=MD∴△HDM≌△NDM(SAS),∴MN=MH=MB+BH=MB+CN。
证明完毕!结论②:如上图1中:△AMN的周长=2倍等边△ABC的边长;或者说成:3倍△AMN的周长=2倍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证明:由结论①知:MN=MB+CN,CΔAMN=AM+AN+MN=AM+AN+(MB+CN)=(AM+MB)+(AN+NC)=AB+AC=2AB【例】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DC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点D 为顶点作∠MDN=60°,点M、N分别在AB、AC上.(1)如图①,当MN//BC时,则△AMN的周长为______;(2)如图②,求证:BM+NC=MN.【答案】(1)4;(2)证明见解析【解析】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MN //BC ,∴∠AMN =∠ABC =60°,∠ANM =∠ACB =60°∴△AMN 是等边三角形,∴AM =AN ,则BM =NC ,∵△BDC 是顶角∠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DBC =∠DCB =30°,∴∠DBM =∠DCN =90°在△BDM 和△CDN 中,{BM =CN,∠MBD =∠DCN,BD =CD,∴△BDM ≌△CDN (SAS )∴DM =DN ,∠BDM =∠CDN ,∵∠MDN =60°,∴△DMN 是等边三角形,∠BDM ∠CDN =30°,∴NC =BM =12DM =12MN∴MN =MB +NC ,∴△AMN 的周长=AB +AC =4.(2)如图,延长AC 至点E ,使得CE =BM ,连接DE ,∵△ABC 是等边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ABC =∠ACB =60°,∠DBC =∠DCB =30°,∴∠ABD =∠ACD =90°,∴∠DCE =90°,在△BDM 和△CDE 中,{BD =CD,∠MBD =∠ECD,BM =CE,∴△BDM ≌△CDE (SAS ),∴MD =ED ,∠MDB =∠EDC∴∠MDE=120°-∠MDB+∠EDC=120°,∵∠MDN=60°,∴∠EDN=60°,在△MDN和△EDN中,{MD=ED,∠MDN=∠NDE=60°,DN=DN,∴△NDM≌△NDE(SAS),∴MN=NE,又∵NE=NC+CE=NC+BM,∴BM+NC=MN.【练1】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求△AMN的周长.【答案】△AMN的周长为6.【解析】解:∵△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BCD=∠DBC=30°∵△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ABC=∠BAC=∠BCA=60°∴∠DBA=∠DCA=90°延长AB至F,使BF=CN,连接DF,在Rt△BDF和Rt△CN D中,BF=CN,DB=DC∴△BDF≌△CDN,∴∠BDF=∠CDN,DF=DN∵∠MDN=60°∴∠BDM+∠CDN=60°∴∠BDM+∠BDF=60°,∠FDM=60°=∠MDN,DM为公共边∴△DMN≌△DMF,∴MN=MF∴△AMN的周长是:AM+AN+MN=AM+MB+BF+AN=AB+AC=6.【练2】在等边△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为△ABC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 C.探究:当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的周长Q与等边△ABC的周长L的关系.(1)如图1,当点M、N边AB、AC上,且DM=DN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此时QL(2)如图2,点M、N在边AB、AC上,且当DM≠DN时,猜想(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探索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并给出证明.【答案】(1)BM+NC=MN,2;3(2)结论仍然成立,详见解析;(3)NC﹣BM=MN,详见解析【解析】(1)如图1,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BM+NC=MN.此时QL =23.理由:∵DM=DN,∠MDN=60°,∴△MDN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A=60°,∵BD=CD,∠BDC=120°,∴∠DBC=∠DCB=30°,∴∠MBD=∠NCD=90°,∵DM=DN,BD=CD,∴Rt△BDM≌Rt△CDN,∴∠BDM=∠CDN=30°,BM=CN,∴DM=2BM,DN=2CN,∴MN=2BM=2CN=BM+CN;∴AM=AN,∴△AMN是等边三角形,∵AB=AM+BM,∴AM:AB=2:3,∴QL =23;(2)猜想: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在NC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MBD=∠M1CD=90°,BD=CD,∴△DBM≌△DCM1,∴DM=DM1,∠MBD=∠M1CD,M1C=BM,∵∠MDN=60°,∠BDC=120°,∴∠M1DN=∠MDN=60°,∴△MDN≌△M1DN,∴MN=M1N=M1C+NC=BM+NC,∴△AMN的周长为:AM+MN+AN=AM+BM+CN+AN=AB+AC,∴QL =23;(3)证明: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MBD=∠M1CD=90°,BD=CD,∴△DBM≌△DCM1,∴DM=DM1,∠MBD=∠M1CD,M1C=BM,∵∠MDN=60°,∠BDC=120°,∴∠M1DN=∠MDN=60°,∴△MDN≌△M1DN,∴MN=M1N.∴NC﹣BM=MN.【题型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半角模型】【模型】:如图,在△AB C中,AB=AC,∠BAC=90°,点D,E在BC上,且∠DAE=45°作法1:将△ABD旋转90°作法2:分别翻折△ABD,△ACE【结论】BD 2+CE 2=DE 2(证明与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类似)【例】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 C 中,∠BAC = 90°,AB =AC ,点M ,N 在边BC 上,且∠MAN =45°.若BM = 1,CN =3,求MN 的长.【答案】√10【解析】解:如图,过点C 作CE ⊥BC ,垂足为点C ,截取CE ,使CE =BM .连接AE 、EN .∵AB =AC ,∠BAC =90°,∴∠B =∠ACB =45°.∵CE ⊥BC ,∴∠ACE =∠B =45°.在△ABM 和△ACE 中{AB =AC∠B =∠ACE BM =CE,∴△ABM ≌△ACE (SAS ).∴AM =AE ,∠BAM =∠CAE .∵∠BAC =90°,∠MAN =45°,∴∠BAM +∠CAN =45°.于是,由∠BAM =∠CAE ,得∠MAN =∠EAN =45°.在△MAN 和△EAN 中{AM =AE∠MAN =∠EAN AN =AN,∴△MAN ≌△EAN (SAS ).∴MN =EN .在Rt △EN C 中,由勾股定理,得EN 2=EC 2+NC 2.∴MN 2=BM 2+NC 2.∵BM =1,CN =3,∴MN 2=12+32,∴MN =√10.【练1】如图,在四边形ABC D 中,AB =AD ,BC =CD ,∠ABC =∠ADC =90°,∠MAN =∠BA D .(1)如图1,将∠MAN 绕着A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边BC 、CD 于M 、N ,试判断这一过程中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2)如图2,将∠MAN 绕着A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边BC 、CD 的延长线于M 、N ,试判断这一过程中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将∠MAN 绕着A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边BC 、CD 的反向延长线于M 、N ,试判断这一过程中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答案】证明见解析【解答】解:(1)证明:如图,延长MB 到G ,使BG =DN ,连接AG .∵∠ABG=∠ABC=∠ADC=90°,AB=AD,∴△ABG≌△ADN.∴AG=AN,BG=DN,∠1=∠4.∠BA D.∴∠1+∠2=∠4+∠2=∠MAN=12∴∠GAM=∠MAN.又AM=AM,∴△AMG≌△AMN.∴MG=MN.∵MG=BM+BG.∴MN=BM+DN.(2)MN=BM﹣DN.证明:如图,在BM上截取BG,使BG=DN,连接AG.∵∠ABC=∠ADC=90°,AD=AB,∴△ADN≌△ABG,∴AN=AG,∠NAD=∠GAB,∠DAB,∴∠MAN=∠NAD+∠BAM=12∠BAD,∴∠MAG=12∴∠MAN=∠MAG,∴△MAN≌△MAG,∴MN=MG,∴MN=BM﹣DN.(3)MN=DN﹣BM.【练2】已知:如图(1)在Rt△AB C中,∠BAC=90°,AB=AC,点D、E分别为线段BC 上两动点,若∠DAE=45°.探究线段BD、DE、E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猜想BD、DE、EC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当动点E在线段BC上,动点D运动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3)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AB C中,点D、E在边AB上,且∠DCE=30°,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答案】(1)DE2=BD2+EC2;(2)关系式DE2=BD2+EC2仍然成立,详见解析;(3)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DFE为120°.【解析】解:(1)DE2=BD2+EC2;证明:如图,将△ADB沿直线AD对折,得△AFD,连FE,∴△AFD≌△ABD,∴AF=AB,FD=DB,∠F AD=∠BAD,∠AFD=∠ABD,∵∠BAC=90°,∠DAE=45°∴∠BAD+∠CAE=45°,∠F AD+∠F AE=45°,∴∠CAE=∠F AE又AE=AE,AF=AB=AC∴△AFE≌△ACE,∴∠DFE=∠AFD+∠AFE=45°+45°=90°,∴DE2=FD2+EF2∴DE2=BD2+EC2;(2)关系式DE2=BD2+EC2仍然成立.证明:将△ADB沿直线AD对折,得△AFD,连FE∴△AFD≌△ABD,∴AF=AB,FD=DB,∠F AD=∠BAD,∠AFD=∠ABD,又∵AB=AC,∴AF=AC,∵∠F AE=∠F AD+∠DAE=∠F AD+45°,∠EAC=∠BAC﹣∠BAE=90°﹣(∠DAE﹣∠DAB)=45°+∠DAB,∴∠F AE=∠EAC,又∵AE=AE,∴△AFE≌△ACE,∴FE=EC,∠AFE=∠ACE=45°,∠AFD=∠ABD=180°﹣∠ABC=135°∴∠DFE=∠AFD﹣∠AFE=135°﹣45°=90°,∴在Rt△DFE中,DF2+FE2=DE2,即DE2=BD2+EC2;(3)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与(2)类似,以CE为一边,作∠ECF=∠ECB,在CF上截取CF=CB,可得△CFE≌△CBE,△DCF≌△DC A.∴AD=DF,EF=BE.∴∠DFE=∠1+∠2=∠A+∠B=120°.若使△DFE为等腰三角形,只需DF=EF,即AD=BE,∴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DFE为120°.【题型三: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模型】在正方形ABC 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EAF=45°,BD为对角线,交AE于M点,交AF于N点。
易错模型01 全等模型(八大易错分析+变式训练+易错题通关)(原卷版)
易错模型01全等模型易错模型一:角平分线模型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若CD平分∠ADB,点P是CD上一点,且PE⊥AD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若PE⊥AD于点E,PF⊥BD于点F,PE=PF,则PD平分∠ADB3、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步骤:(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D ,交OB 于E.(2)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3)画射线OC ,射线OC 即为所求.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与联系:(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中的题设“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这个点不是一个点,实际上是指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或者说是角平分线上的所有点都具有“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两个互逆定理,是两个互逆的真命题。
要从题设、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上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点在角平分线上−−−−→←−−−−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点到这个叫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在应用时的作用不同。
性质定理的结论是确定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问题。
判定定理的结论是判定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的问题。
【易错点】发现几何关键字:角平分线,学会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添加辅助线——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例1.如图,在ABC 中,60A ∠=︒,ABC ∠和ACB ∠的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BD 交AC 于点D ,CE 交AB 于点E ,若已知ABC 周长为20,7BC =,:4:3AE AD =,则AE 长为()A .187B .247C .267D .4例2.如图,在锐角ABC 中,8AC =,24ABC S =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变式1.如图,在ABC 中,AM 平分BAC ∠,点D 是BC 的中点,且MD BC ⊥,连接BM CM 、,BAC α∠=,则BMD ∠的度数为.用含α的式子表示)变式2.如图ABC 中,60BAC ∠=︒,分别作ABC 的两个内角平分线BE 和CD ,BE 、CD 相交于点P ,连接AP ,有以下结论:①120BPC ∠=︒;②AP 平分BAC ∠;③PD PE =;④BD CE 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变式3.已知90AOB ∠=︒,OC 是AOB ∠的平分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 在射线OC 上移动,(1)在图1中,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OA ,OB 交于M ,N ,求证:PM PN =;(2)在图2中,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OB 交于点N ,另一条直角边与OA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M ,猜想此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1.如图,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且BD BC =,E 为BD 延长线上的一点,BE BA =,过E 作EF AB ⊥,F 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 EBC ≌;②180BCE BCD ∠+∠=︒;③AD AE EC ==;④2BA BC BF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平分线BP 交于点P ,若∠BPC =36°,则∠CAP =.3.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 AE =,CA 平分BCD ∠,12CAD BAE ∠=∠.(1)求证:CD BC DE =+;(2)若75B ∠=︒,求E ∠的度数.4.如图,在ABC 中,=60B ∠︒,ABC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O ,求证:AE CD AC +=.易错模型二:垂直模型【模型解读】模型主体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且两条斜边互相垂直.【常见模型】【易错点】善于发现两个有关联的直角,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特征来做;例3.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A .13B .16C .36D .55例4.如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若()30A -,,()0,2C ,则点B 的坐标为.变式1.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分别过点B ,C 作经过点A 的直线的垂线段BD ,CE ,若2BD =,4CE =,则DE 的长为.变式2.如图,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若点B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则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变式3.综合与实践:如图1,已知ABC 中,90ACB ∠=︒,AC BC =,BE 、AD 分别与过点C 的直线垂直,且垂足分别为E ,D .(1)猜想线段AD 、DE 、BE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如图2,当过点C 的直线绕点C 旋转到ABC 的内部,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D 、DE 、BE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直接写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改变,请说明理由;1.如下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C=BC ,BE ⊥CE 于点E ,AD ⊥CE 于点D .DE=6cm ,AD=9cm ,则BE 的长是()A .6cmB .1.5cmC .3cmD .4.5cm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点A 的坐标为(4,0),点B 在y 轴上,若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过点C ,则k 的值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0A -,()6,0C ,B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D 在第四象限,且BC CD ⊥,CA 平分BCD ∠,180ABC ADC ∠+∠=︒.(1)直接写出B 点坐标;(2)求证:AB AD =;(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4.已知,射线CA BA ⊥于点A ,CA BA =,等腰直角DEF 的顶点D ,E 分别在射线CA 和BA 上,90FDE ∠=︒,FD ED =,过点D 作DG FC ⊥于点G ,延长GD 交射线BA 于点H .(1)如图,点D ,E 在线段CA ,BA 上.①若30DEA ∠=︒,110DHE ∠=︒,求GFD ∠的度数;②证明:CD HE =;(2)若36CA CD ==,1AH =,请直接..写出线段BE 的长.易错模型三:半角模型【模型分析】过等腰三角形顶点两条射线,使两条射线的夹角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一半这样的模型称为半角模型.【常见模型】常见的图形为正方形,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解题思路一般是将半角两边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到一边合并成新的三角形,从而进行等量代换,然后证明与半角形成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全等的性质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半角模型(题中出现角度之间的半角关系)利用旋转——证全等——得到相关结论.【易错点】当出现45°角和60°角时,要联系到半角模型;例5.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45ABC ACB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45DAE =︒∠,若3BD =,4CE =,15ADE S = ,则ABD △与AEC △的面积之和为()A .36B .21C .30D .22例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若F 是BC 的中点,且∠EDF =45°,则DE 的长为.变式1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内作∠EAF =45°,AE 交BC 于点E ,AF 交CD 于点F ,连接EF ,将 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BG ,若BE =2,则EF 的长为.变式2.在ABC 中,90,ACB CA CB ∠=︒=,点,E F 在AB 边上,45ECF ∠=︒.若10,15AE EF ==,则BF 的长为.变式3.(1)阅读理解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若E,F分别是CD,BC边上的点,∠EAF=45°,则我们常常会想到:把 ADE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BG.易证 AEF≌,得出线段BF,DE,EF之间的关系为;(2)类比探究如图2,在等边 ABC中,D,E为BC边上的点,∠DAE=30°,BD=1,EC=2.求线段DE的长;(3)拓展应用如图3,在 ABC中,AB=AC62BAC=150°,点D,E在BC边上,∠DAE=75°,若DE是等腰 ADE的腰,请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1.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的两点,且∠DAE=45°,将△AD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有下列结论:①BE=DC;②∠BAF=∠DAC;③∠FAE=∠DAE;④BF=DC.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2.如图,在Rt△ABC和Rt△BCD中,∠BAC=∠BDC=90°,BC=4,AB=AC,∠CBD=30°,M,N分别在BD,CD上,∠MAN=45°,则△DMN的周长为.3.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点,将△ABD绕点A旋转,得到△AC D¢,连接D¢E.(1)当∠BAC=120°,∠DAE=60°时,求证:DE=D¢E;(2)当DE=D¢E时,∠DAE与∠BA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并说明理由.(3)在(2)的结论下,当∠BAC=90°,BD与DE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D¢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边BC的中点,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AEF(1)求证:AE EF=;(2)连接AC ,则CF AC的值为__________;(3)连接AF ,设AF 与CD 交于点H ,连接EH ,探究BE EH DH ,,之间的关系.易错模型四:一线三等角模型【模型解读】基本图形如下:此类图形通常告诉BD ⊥DE ,AB ⊥AC ,CE ⊥DE ,那么一定有∠B =∠CAE .【常见模型】例7.如图,点P ,D 分别是∠ABC 边BA ,BC 上的点,且4BD =,60ABC ∠=︒.连结PD ,以PD 为边,在PD 的右侧作等边△DPE ,连结BE ,则△BDE 的面积为()A .B .2C .4D .例8.小李用7块长为8cm ,宽为3cm 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90AB BC ABC =∠=︒点B 在DE 上,点A 和C 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cm .变式1.如图,在四边形ABEF 中,4AB =,6EF =,点C 是BE 上一点,连接AC 、CF ,若AC CF =,B E ACF ∠=∠=∠,则BE 的长为.变式2.如图所示,ABC 中,,90AB AC BAC =∠=︒.直线l 经过点A ,过点B 作BE l ⊥于点E ,过点C 作CF l ⊥于点F .若2,5==BE CF ,则EF =.变式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443y x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1.如图,在△ABC 中,AB =AC =9,点E 在边AC 上,AE 的中垂线交BC 于点D ,若∠ADE =∠B ,CD =3BD ,则CE 等于()A .3B .2C .94D .922.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DE 于点D ,BE ⊥DE 于点E ,且点C 在DE 上,若AD =5,BE =8,则DE 的长为.3.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边A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过点A 作AD MN ⊥于点D ,过点B 作BE MN ⊥于点E .(1)当ABC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①求证:ADC CEB △≌△;②求证:DE AD BE =+;(2)当ABC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②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位置时,求证:DE AD 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位置时,试问:DE、AD、BE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位置时,DE、AD、BE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证明).易错模型五:手拉手模型【模型分析】将两个三角形绕着公共顶点(即头)旋转某一角度后能完全重合,则这两个三角形构成手拉手全等,也叫旋转型全等,常用“边角边”判定定理证明全等.【模型图示】公共顶点A记为“头”,每个三角形另两个顶点逆时针顺序数的第一个顶点记为“左手”,第二个顶点记为“右手”.对应操作:左手拉左手(即连结BD),右手拉右手(即连结CE),得ABD ACE∆≅∆.【常见模型】(等腰)(等边)(等腰直角)例9.如图,在 ABC 中,AB =AC BAC =120︒,D 为线段BC 边上的动点,以BD 为边向上作等边 BED ,连接CE 、AD ,则AD +CE 的最小值为()A .B .CD .例10.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以下五个结论:①AD BE =;②PQ AE ∥;③AP BQ =;④DE DP =;⑤60AOB ∠=︒.恒成立的结论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变式1.如图,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CE CD ==,,ABC 的顶点A 在ECD 的斜边DE 上,连接BD ,有下列结论:①AE BD =;②DAB BCD ∠=∠;③ED DB ⊥;④2222AE AD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变式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点,若AE =4cm ,CF =3cm ,且OE ⊥OF ,连接EF ,则EF 的长为.变式3.如图,大小不同的两块三角板ABC 和DEC 直角顶点重合在点C 处,AC BC =,DC EC =,连接AE 、BD ,点A 恰好在线段BD 上.(1)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猜想AE 与B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如图,点C 是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BC 和等边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有以下5个结论:①AD=BE ;②PQ ∥AE ;③AP=BQ ;④DE=DP ;⑤∠AOB=60°.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个A .1B .2C .3D .42.如图,DAC △,ECB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A ,C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连结MN .则下列结论:(1)ACE DCB ≌;(2)CMN 为等边三角形;(3)OC 平分AOB ∠;(4)MN BC ∥;(5)CO 平分DCE ∠.其中正确的有()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设E 、F 分别是AD AB 、上的点,若90EOF ∠=︒,4DO =,求四边形AEOF 的面积.4.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点A 作DE BC ∥(DE BC <),且DA EA =,连接BD 、CE .(1)求证:四边形DBCE 是等腰梯形;(2)点F 在腰CE 上,连接BF 交AC 于点G ,若60FBD ∠=︒,求证:12CG DE =.易错模型六:旋转模型【模型解读】将三角形绕着公共顶点旋转一定角度后,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三角形为旋转型三角形,识别旋转型三角形时,涉及对顶角相等、等角加(减)公共角的条件.【常见模型】例11.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D 是AB 边上一点(点D 与A ,B 不重合),连结CD ,将线段CD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 ,连结DE 交BC 于点F ,连接BE .当AD =BF 时,∠BEF 的度数是()A .45°B .60°C .62.5°D .67.5°例12.如图,等边ABC 中,115,125AOB BOC ∠=︒∠=︒,则以线段,,OA OB OC 为边构成的三角形的各角的度数分别为.变式1.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O 是BC 边的中点,点E 是正方形内一动点,OE =4,连接DE ,将线段D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DF ,连接AE 、CF ,则线段OF 长的最小值为变式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BC ABC CDA BE AD ︒=∠=∠=⊥于,10ABCD E S =四边形,则BE 的长为变式3.如图1,等边ABC 中,DE BA ∥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2)将CD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θ(0360θ<<︒︒),设直线AE 与直线BD 相交于点F .①如图2,当0180θ︒<<︒时,判断AFB ∠的度数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②若7AB =,3CD =,当B ,D ,E 三点共线时,求BD 的长.1.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 ′重合,如果AP =3cm ,那么PP ′的长为()A .3B .42C .33D .322.如图,ABC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ECD ∠=∠=︒,42EBD ∠=︒,则AEB ∠=度.3.等腰Rt ABC △中,=AB AC ,=90BAC ︒∠.(1)如图1,D ,E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上两动点,且=45DAE ∠︒,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连接DF .①求证:AED AFD ≌ .②当3BE =,7CE =时,求DE 的长;(2)如图2,点D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AD ,以点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 ADE ,当=3BD ,=9BC 时,则DE 的长__________.(直接给出答案).4.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同侧作ACD 和BCE ,且CA CD =.CB CE =,ACD BCE ∠=∠,直线AE 与BD 交于点F .(1)如图1,可得ACE ≌△___________;若60ACD ∠=︒,则AFB ∠=___________.(2)如图2,若ACD a ∠=,则AFB ∠=___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3)设ACD a ∠=,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 至少在BD AE ,中的一条线段上),如图3.试探究AFB ∠与a 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说明.易错模型七:倍长中线模型【模型解读】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注: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2019福建近三年质检试卷分类汇编系列专题12几何压轴解答综合题 (2)
(第10题图)GH F EDCBA2019福建近三年质检和各校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2—几何变换与几何压轴-xx 题林山杰-整理2019-3-30微专题一:轴对称变换1、【2017龙岩质检-10(4分)】.如图有矩形纸片ABCD ,6AB =,8BC =,对折纸片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B 落在EF 上,并使折痕经过点A ,得到折痕AG ,则HF =A .3B .4.5C .833-D .823-2、【2016莆田质检—9(4分)】如图,菱形纸片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折叠纸片使点A 与点O 重合,折痕为EF ,若AB =5,BD =8,则△OEF 的面积为( ).A .12B .6C .3D .233、【2018泉州质检-16(4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2,AD =3,点E 为BC 中点,连结AE ,将△ABE 沿AE 折叠到△AB 'E 的位置,若∠BAE =45°,则点B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_______. 4、【2016三明质检-16(4分)】如图,在等边△ABC 中,AB =4,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点P 关于直线AB ,AC 的对称点分别为M ,N ,则线段MN 长的取值范围是 .(第9题图)5、【2017三明质检-16(4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1,BC =2, 点M ,N 分别在边BC ,AD 上,将纸片ABCD 沿直线M N 对折,使点A 落在CD 边上,则线段BM 长的取值范围是.6、【2018三明质检-16(4分)】在Rt △ABC 中,∠ABC=90°,AB=3,BC=4,点E 、F 分别 在边AB 、AC 上,将△AEF 沿直线EF 翻折,点A 落在点P处,且点P 在直线BC 上,则线段CP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7、【2017厦门质检-16(4分)】如图6,在□ABCD 中,∠ABC 是锐角,M 是AD 边上一点, 且BM +MC =145AB , BM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把□ABCD沿直线CM 折叠,点B 恰与点E 重合.若AB 边上的一点P 满足 P ,B ,C ,M 在同一个圆上,设BC =a ,则CP = .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8、【2018厦门质检-16(4分)】在△ABC 中,AB=AC .将△ABC 沿∠B 的平分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处,设折痕交AC 边于点E ,继续沿直线DE 折叠,若折叠后,BE 与线段DC 相交,且交点不与点C 重合,则∠BAC 的度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微专题二:旋转变换【包括旋转相似】1、【2018龙岩质检-14】如图,在ABC ∆中,90,30ACB A ∠=︒∠=︒,2AB =,将ABC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到DEC ∆位置时,点B 恰好落在DE 边上,则在旋转过程中,点B 运动到点E 的路径长为______. 2、【2017福州质检-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BD 平分∠ABC,∠DCB=60°,AB +BC =8,则AC 的长是______.3、【2016龙岩质检-24(13分)】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1)特殊情形:如图1,当//DE BC 时,有DB EC .(填“>”,“ <”或“=”)(2)发现探究:若将图1中的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180)αα︒<<︒到图2位置,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运用:如图3,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90ACB ∠=︒,且1,2,3PB PC PA ===,求BPC ∠图1 图2 图3A D EBCD A A BC C B E P(第14题图) CE DB A(第16题) C BDB'NMADCFA第16题4、【2017龙岩质检-24(12分)】ABC ∆中,BC AC =,点D P ,分别在边,AB AC 上(点D 不与点A ,点B 重合),//DP BC ,将AD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EF ∆.(1)当点E 在BC 上时,连接CF ,①如图1,︒=∠45BAC ,线段CF 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②如图2,︒=∠60BAC ,此时,CF AB 还满足①中的位置关系吗?若满足,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满足,请说明理由.(2)若,BAC AC b β∠==,在AD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E 第一次落在射线BC 上时,连接CF ,此时,CF AB 还满足(1)①中的位置关系吗?若满足,请证明你的结论,并直接写出AD 的取值范围(用含,b β的式子表示);若不满足,请说明理由.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D AB 上的点,BE AP ⊥,P 为垂足.(1)如图①, AF =BF ,AE =23,点T 是射线PF 上的一个动点,则当△ABT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AT 的长; (2)如图②,若AF AE =,连接CP ,求证:FP CP ⊥.6、【2016南平质检--25(14分)】如图1,在△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点E 、F 分别在线段CD 、AD 上, 且DCDEDB DF =.点G 是EF 的中点,射线DG 交AC 于点H . (1)求证:△DFE ∽△DAC ;(2)请你判断点H 是否为AC 的中点?并说明理由;(3)若将△ADH 绕点D 顺时针旋转至△H D A '',使射线H D '与射线CB 相交于点M (不与B ,C 重合.图2是旋转后的一种情形),请探究∠BMD 与∠A BD '之间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7、【南平质检-24(12分)】 已知两条线段AC 和BC ,连接AB ,分别以AB 、BC 为底边向上画等腰△ABD 和等腰 △BCE ,∠ADB =∠BEC =α. F P E A C B (图1) (图2) F P E A C B B PFED CA(图①) BPF ED CA(图②)AB C D EFG H A B C D E F G H 图1 备用图 M B C D E F GH 图2 H 'A '(2)如图2,当 =90°时,且BC =5,AC =2, ①求DE 的长;②如图3,将线段CA 绕点C 旋转,点D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C 、D 两点之间距离的取值范围.8、【2018宁德质检-24(13分)】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4,D 是BC 上一个动点, 连接AD ,以AD 为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ADE ,其中∠ADE =90°(1)如图1,G ,H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G ,AH ,EH ,求证:△AGD ∽△AHE ; (2)如图2,连接BE ,直接写出当BD 为何值时,△ABE 是等腰三角形; (3)在点D 从点B 向点C 运动过程中,求△ABE 周长的最小值.9、【2018三明质检-24(12分)】已知:如图①,△ABC ∽△ADE ,∠BAC =∠DAE =90°,AB =6,AC =8,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 (1)当AD ⊥BC 时(如图②),求证:四边形ADCE 为矩形; (2)当D 为BC 的中点时(如图③),求CE 的长;(3)当点D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设P 为线段DE 的中点,求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点P 经过的路径长 (直接写出结论).A D E 图1 A C D E图2 A B CE图3 图1 A B C D 图2 图3A B C D GH A B C D E’H D B A A B D AB C D E10、【2016莆田质检-25(10分)】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与点A 、B 重合),CE 与BD 相交于点F ,设线段BE 的长度为x .(1)(5分)如图1,当AE =2OF 时,求出x 的值;(2)(5分)如图2,把线段EC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使点C 落在点P 处,连接AP .设△APE 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11、【2016三明质检-25(14分)】如图,△ABC 和△ADE 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DAE =90︒,点P 为射线BD ,CE 的交点. (1)求证:BD =CE ;(4分)(2)若AB =2,AD =1,把△ADE 绕点A 旋转,①当∠EAC =90︒时,求PB 的长;(6分)②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PB 长的最小值与最大值.(4分)12、【2017漳州-25(14分)】 操作与探究综合实践课,老师把一个足够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尺AMN靠在一个正方形纸片ABCD 的一侧,使边AM 与AD 在同 一直线上(如图1),其中90AMN ∠=︒,AM=MN . (1)猜想发现老师将三角尺AMN 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 如图2,当045α<<︒时,边AM ,AN 分别与直线BC ,CD 交于点E ,F ,连结EF .小明同学探究发FO E D C B A 图1 PE FO D C B A 图2 NMD(图1)如图3,当4590α︒<<︒时,其它条件不变. ①填空:∠DAF +∠BAE = 度; ②猜想:线段EF ,BE ,D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 . (2)证明你的猜想; (3)拓展探究在4590α︒<<︒的情形下,连结BD ,分别交AM ,AN 于点G ,H ,如图4连结EH ,试证明:AN EH ⊥.13、【2018江苏中考-22()】 在菱形中,,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以为边向右侧作等边,点的位置随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1)如图1,当点在菱形内部或边上时,连接,与的数量关系是,与的位置关系是 ;(2)当点在菱形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选择图2,图3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3) 如图4,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若,,求四边形的面积.图1NM F EDC B(图3)(图4)HGBC D E FM NA微专题三:最值或轨迹 1、【2016宁德质检—16(4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 =4,AD =3,P 是以CD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一个动点, 连接BP ,则BP 的最大值是_______. 2、【2018泉州质检-24(13分)】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3,AD =3,点E 从点B 出发,沿BC 边运动到点C , 连结DE ,过点E 作DE 的垂线交AB 于点F . (1)求证:∠BFE =∠ADE ; (2)求BF 的最大值;(3)如图2,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在EF 上方作等边△EFG ,求边EG 的中点 H 所经过的路径长.3、【2018莆田质检-24(12分)】如图,AD 平分∠BAC ,BD ⊥AD ,垂足为点D .点P 是AD 上一点,PQ ⊥AC 于点Q , 连接BP 、DQ .(1) 求证:AP AQ =AB AD;(2)求证:∠DBP =∠DQP ;(3)若BD =1,点P 在线段AD 上运动(不与A 、D 重合),设DP =t ,点P 到AB 的距离为d 1,点P 到DQ 的距离为d 2.记S =21d d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2018广州中考-25(14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60°,∠D=30°,AB=BC . (1)求∠A+∠C 的度数;(2)连接BD ,探究AD ,BD ,C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1,点E 在四边形ABCD 内部运动,且满足AE 2=BE 2+CE 2,求点E 运动路径的长度.QACDPA D CB E F 图1 A DC B EFH G图2 BP 第16题图微专题四:圆 1、【2016南平质检—10(分)】如图,⊙O 的弦BC 长为8,点A 是⊙O 上一动点, 且∠BAC=︒45,点D ,E 分别是 BC ,AB 的中点, 则DE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24C .8D .282、【2016泉州质检-26(13分)】如图,∠ABC =45 º,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AD =,顶点A 、D 分别在∠ABC 的两边BA 、BC 上滑动(不与点B 重合),ADE ∆的外接圆交BC 于点F ,O 为圆心.(1) 直接写出∠AFE 的度数; (2) 当点D 在点F 的右侧时, ①求证:2EF DF -=;②若24=AB ,28<BE ≤134,求⊙O 的面积S 的取值范围.3、【2017泉州质检-24(13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F 为弦AC 的中点,连接OF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AD ,CD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2OA AE ==时, ①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②以O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直径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试在线段AC 上求一点P ,使得直线DP 把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B A CD A EA O A(第10题图)(第26题图)D ABCEFOy xEFDCBAO4、【2018厦门质检-24(11分)】已知AB =8,直线l 与AB 平行,且距离为4.P 是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PC ⊥AB 交线段AB 于点C ,点C 不与A 、B 重合.过A 、C 、P 三点的圆与直线PB 交于点D . (1)如图9,当D 为PB 的中点时,求AP 的长;(2)如图10,圆的一条直径垂直AB 于点E ,且与AD 交于点M .当ME 的长度最大时,判断直线PB 是否与该圆相切?并说明理由.5、【2018漳州质检-25(1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为OC 上动点(与点0不重合), 作AF ⊥BE ,垂足为G ,交BC 于F ,交B 0于H ,连接0G ,C C . (1)求证:AH =BE ; (2)试探究:∠AGO 的度数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3)若OG ⊥CG ,BG =5,求△OGC 的面积.6、【2016厦门质检-26(11分)】已知锐角三角形ABC 内接于⊙O ,AD ⊥BC ,垂足为D .(1)如图8,︵AB =︵BC ,BD =DC ,求∠B 的度数;(2)如图9,BE ⊥AC ,垂足为E ,BE 交AD 于点F ,过点B 作BG ∥AD 交⊙O 于点G ,在AB 边上取一点H ,使得AH =BG .求证:△AFH 是等腰三角形.7、【2017厦门质检-24(11分)】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半圆O 上.(1)如图14,若AC =3,∠CAB =30°,求半圆O 的半径;(2)如图15,M 是︵BC 的中点,E 是直径AB 上一点,AM 分别交CE ,BC 于点F ,D .过点F 作FG ∥AB 交边BC 于点G ,若△ACE 与△CEB 相似,请探究以点D 为圆心, GB 长为半径的⊙D 与直线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A OCD EH G图9 A B C D P l 图10 A B C B E DPl OHGF EDC BA8、【2018上海中考-25(14分)】已知⊙O 的直径AB=2,弦AC 与弦BD 交于点E ,且OD ⊥AC ,垂足为点F . (1)如图11,如果AC=BD ,求弦AC 的长;(2)如图12,如果E 为弦BD 的中点,求∠ABD 的余切值;(3)连接BC 、CD 、DA ,如果BC 是⊙O 的内接正n 边形的一边,CD 是⊙O 的 内接正(n +4)边形的一边,求△ACD 的面积.9、【2018江苏南京-2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连接DE .过点A 作AF ⊥DE ,垂足为F ,⊙O 经过点C 、D 、F ,与AD 相交于点G .(1)求证:△AFG ∽△DFC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E=1,求⊙O 的半径.微专题:其它证明1、【2016福州质检-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 =2,点M 在BC 上,连接AM,作∠AMN = ∠AMB ,点N 在直线AD 上,MN 交CD 于点E (1)求证:△AMN 是等腰三角形; (2)求BM ·AN 的最大值;(3)当M 为BC 中点时,求ME 的长.2、【2017福州质检-24(12分)】如图,▱ABCD 中,AD =2AB ,点E 在BC 边上,且CE =14AD ,F 为BD 的中点,连接EF.(1)当∠ABC=90°,AD =4时,连接AF ,求AF 的长; (2)连接DE ,若DE⊥BC,求∠BEF 的度数; (3)求证:∠BEF=12∠BCD.AB CDFE O 图11 O B A CD E F 图12 A B O备用图3、【2017南平质检-25(14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以DC 为底向正方形外作等腰△DEC ,连接AE ,以AE 为腰作等腰△AEF ,使得EA =EF ,且∠DEC =∠AEF . (1)求证:△EDC ∽△EAF ;(2)求DE ·BF 的值;(3)连接CF 、AC ,当CF ⊥AC 时,求∠DEC 的度数. 4、【2016宁德质检--25.(14分)】我们把有一组邻边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称作 “准菱形”.(1)证明“准菱形”性质:“准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要求:根据图1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已知: 求证: 证明:(2)已知,在△ABC 中,∠A=90°,AB =3,AC =4.若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四边形ABDE 为“准菱形”.请在下列给出的△ABC 中,作出满足条件的所有“准菱形”ABDE ,并写出相应DE 的长.(所给△ABC 不一定都用,不够可添)5、【2017宁德质检—24(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3),点B 和点D 的坐标分别为(m ,0),(n ,4),且m >0, 四边形ABCD是矩形.(1)如图1,当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时,求m ,n 的值; A BCD图1C AB DE = ________C AB DE =________CABDE =________C AB DE = ________(2)在图2中,画出矩形ABCD,简要说明点C,D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并直接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坐标;(3)探究:当m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度最短.【答案】6、【2017莆田质检—24(1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AD=6,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在射线EC上,点H在AD边上,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过G作GM⊥射线AD于M点,连接CG,DG.(1)求证:AH=GM;(2)设AE=x,△CDG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7、【2017三明质检-24(12分)】如图,在△ABC中,AC=BC,∠ACB=90o,点D在BC延长线上,连接AD,过B作BE⊥AD,垂足为E,交AC于点F,连接CE.(1)求证:△BCF≌△ACD;(4分)(2)猜想∠BEC的度数,并说明理由;(4分)(3)探究线段AE,BE,CE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分)8、【2016漳州质检-25(14分)】在四边形ABCD中,M是AB边上的动点,点F在AD的延长线上,且DF=DC,N 为MD的中点,连接BN,CN,作NE⊥BN交直线CF于点E.(1)如图1,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当点M与A重合时,求证:NB=NC=NE;(2)如图2,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当点M与A不重合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xyO-1 1 2 3 4-112455AACDxyO B图1xyO-1 1 2 3 4-112545BA(第24题)F EDB CA(3)如图3,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当点M与A不重合,点E在FC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就线段NB,NC,NE 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必说理)。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猜想与证明综合压轴题
(3)问题解决:智慧小组突发奇想,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如图3,点A的对应点为 ,使 于点H,折痕交AD于点M,连接 ,交CD于点N.该小组提出一个问题:若此 ABCD的面积为20,边长 , ,求图中阴影部分(四边形BHNM)的面积.
(3)【拓展迁移】突击小组深入研究希望小组提出的这个问题,发现并提出新的探究点: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动点(点E,B不重合),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连接DP.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时,可以求出 周长的最小值.当 时,请你求出 周长的最小值.
13.如图,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一点,PD与⊙O相切于点D,过点A作AG⊥PD于G,交⊙O于点C,连接DB,DC,BC,AD,BC与AD相交于点E,过点D作DH⊥AB于H,交BC于F.
(3)在(2)的条件下,若BC=DE=8,当AE=AG时,直接写出AF=.
8.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 按如图①所示放置, , , ,点 在 上,点 在 的延长线上.连接 , .
(1)【观察猜想】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
(2)【探究证明】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 绕点 逆时针旋转,如图②所示,使点 , ,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 ,交 于点 . 与 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归纳证明:
(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3证明你发现的关系式.
(3)利用(2)中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在边长为3的菱形 中, 为对角线 , 的交点, 分别为线段 , 的中点,连接 , 并延长交于点 , , 分别交 于点 , ,如图4所示,求 的值.
(完整版)半角模型专题专练
半角模型例题已知,正方形ABCD 中,∠EAF 两边分别交线段BC 、DC 于点E 、F ,且∠EAF ﹦45° 结论1:BE ﹢DF ﹦EF结论2:S △ABE ﹢S △ADF ﹦S △AEF 结论3:AH ﹦AD结论4:△CEF 的周长﹦2倍的正方形边长﹦2AB 结论5:当BE ﹦DF 时,△CEF 的面积最小 结论6:BM 2﹢DN 2﹦MN 2结论7:三角形相似,可由三角形相似的传递性得到 结论8:EA 、FA 是△CEF 的外角平分线 结论9:四点共圆 结论10:△ANE 和△A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通过共圆得到) 结论11:MN ﹦√22EF (可由相似得到)结论12:S △AEF ﹦2S △AMN (可由相似的性质得到) 结论5的证明: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则S △AEF ﹦1﹣S 1﹣S 2﹣S 3﹦1﹣12x ﹣12y ﹣12(1﹣x)(1﹣y) ﹦12﹣12xy所以当x ﹦y 时,△AEF 的面积最小结论6的证明:将△ADN 顺时针旋转90°使AD 与AB 重合 ∴DN ﹦BN ′易证△AMN ≌△AMN ′ ∴MN ﹦MN ′在Rt △BMN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M 2﹢BN ′2﹦MN ′2 即BM 2﹢DN 2﹦MN 2结论7的所有相似三角形:△AMN ∽△DFN△AMN ∽△BME△AMN ∽△BAN△AMN ∽△DMA△AMN ∽△AFE结论8的证明:因为△AMN ∽△AFE ∴∠3=∠2因为△AMN ∽△BAN ∴∠3=∠4 ∴∠2=∠4 因为AB ∥CD ∴∠1=∠4 ∴∠1=∠2结论9的证明:因为∠EAN ﹦∠EBN =45°∴A 、B 、E 、N 四点共圆(辅圆定理:共边同侧等顶角)同理可证C 、E 、N 、F 四点共圆 A 、M 、F 、D 四点共圆 C 、E 、M 、F 四点共圆**必会结论-------- 图形研究正方形半角模型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且︒=∠45EAF ,AE 、AF 分别交BD 于H 、G ,连EF .一、全等关系(1)求证:①EF BE DF =+;②DG 2﹢BH 2﹦HG 2;③AE 平分BEF ∠,AF 平分DFE ∠. 二、相似关系(2)求证:①DG CE 2=;②BH CF 2=;③HG EF 2=. (3)求证:④DH BG AB ⋅=2;⑤HG BG AG ⋅=2;⑥21=⋅CF DF CE BE . 三、垂直关系(4)求证:①EG AG ⊥;②FH AH ⊥;③BEAB HCF =∠tan . (5)、和差关系求证:①BE DG BG 2=-;②DH DF AD 2=+; ③||2||DG BH DF BE -=-.例1、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MAN ﹦45°,若M 、N 分别在边CB 、DC 的延长线上移动,①.试探究线段MN 、BM 、DN 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求证:AB=AH.例2、在四边形ABCD 中,∠B+∠D ﹦180°,AB=AD ,若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且满足EF=BE +DF. 求证:∠EAF =12∠BAD例3、在△ABC 中,AB=AC ,∠BAC=2∠DAE=120°,若BD=5,CE=8,求DE 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学案_几何综合题
201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综合题主备人 毛琴香 学校 访仙中学 审核人 陈海青 一、教学目标:⑴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 全或构造基本图形.⑵能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⑶能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二、教学重点: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基本图形及辅助线:解决几何综合题,是需要厚积而薄发,所谓的“几何感觉”,是建立在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熟悉基本图形及常用的辅助线,在遇到特定条件时能够及时联想到对应的模型,找到“新”问题与“旧”模型间的关联,明确努力方向,才能进一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中档几何题目教学中注重对基本图形及辅助线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
举例:1、与相似及圆有关的基本图形 2、正方形中的基本图形3、基本辅助线(1)角平分线——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翻折;【参见(一)1;(二)1;】*(2)与中点相关——倍长中线(八字全等),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参见(一)2、3、4、5】*(3)共端点的等线段——旋转基本图形(60°,90°),构造圆;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翻折; 转移线段——平移基本图形(线段)线段间有特殊关系时,翻折;【参见C'A B C B'C'B'C B AB'C'C B A OAB C C'B'B'OABC OB'C'A BCF E AB D CE DAB C O DC AB O D AC B E OF E C A B D F DC B A E G(一)6,7,8,9】(4)特殊图形的辅助线及其迁移——梯形的辅助线(什么时候需要这样添加?)等【参见(一)7】作双高——上底、下底、高、腰(等腰梯形)三推一;面积;锐角三角函数 平移腰——上下底之差;两底角有特殊关系(延长两腰);梯形——三角形 平移对角线——上下底之和;对角线有特殊位置、数量关系。
中考针对性训练——几何探究压轴题(有答案详解)
针对性训练-----几何探究题1.如图1,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满足AP=AB ,PB=PC ,连结AC 、PD. (1)求证:△APB ≌△DPC ;(2)求证:∠PAC=21∠BAP ;(3)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ABCD 变为等腰梯形ABCD(如图2),AD ∥BC,且BA=AD=DC,形内一点P 仍满足AP=AB ,PB=PC,试问(2)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BDCP图PCDAB图2.如图1,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点,联结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 (1)如果AB AC =,90BAC =o∠,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2,线段CF BD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_ ,线段CF BD 、的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 AC ≠,BAC ∠是锐角,点D 在线段BC 上,当ACB ∠满足什么条件时,CF BC ⊥(点C F 、不重合),并说明理由.(3)若AC=42,BC=3,在(2)的条件下,设正方形ADEF 的边DE 与线段CF 相交于点P ,求线段CP 长的最大值。
图1E图2EC图3BDCE图2BAEBD图13.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F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且DF =BE . (1)求证:CE =CF ;(2)在图1中,若G 在AD 上,且∠GCE =45°,则GE =BE +GD 成立吗为什么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完成下题: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 >AD ),∠B =90°,AB =BC =12,E 是AB 上一点,且∠DCE =45°,BE =4,求DE 的长.4.如图,在Rt △ABC 中,∠A =90º,AB =6,AC =8,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P从点D 出发沿DE 方向运动,过点P 作PQ ⊥BC 于Q ,过点Q 作QR ∥BA 交AC 于R ,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 =x ,QR =y .(1)求点D 到BC 的距离DH 的长;(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点P ,使△PQR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CD ER PH QBHQABCD E R PHQABCDE M N图18ABCDEM N 图19图17N M EDCBA5.如图17,点A 是△ABC 和△ADE 的公共顶点,∠BAC +∠DAE =180°,AB =k ·AE ,AC =k ·AD ,点M 是DE 的中点,直线AM 交直线BC 于点N .⑴探究∠ANB 与∠BAE 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解决问题,可以从下面①②中选取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再完成你的证明,选取①比选原题少得2分,选取②比选原题少得5分.① 如图18,k =1;②如图19,AB =AC .⑵若△ADE 绕点A 旋转,其他条件不变,则在旋转的过程中⑴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请写出一个可以推广的命题;如果有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一个图形,并直接写出变化后∠ANB 与∠BAE 的关系.6.已知,CD 是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9-1,若90BCA ∠=o,90α∠=o,则BE CF ;EFAF -(填“>”,“<”或“=”);②如图9-2,若0180BCA <∠<oo,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2)如图9-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ABCE FDDABCE F ADFC EB图9-1图9-2图9-37.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V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DC. 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图1 图2 图3(I )如图1,当点M 、N 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LQ; (II )如图2,点M 、N 边AB 、AC 上,且当DM ≠DN 时,猜想(I )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 ) 如图3,当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AN=x ,则Q= (用x 、L 表示).GDE FA参考答案1. (1)略(2)略(3)设︒=∠︒=∠y BAP x PAC ,,︒-=∠=∠)60(x DCA CAD 则 ︒=∠y PDCx y x X -+=+6060型得,由得x y 2=即BAP PAC ∠=∠212.(1)①垂直,相等;……………1分②当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2分 由正方形ADEF 得 AD =AF ,∠DAF =90º.∵∠BAC =90º,∴∠DAF =∠BAC , ∴∠DAB =∠FAC , 又AB =AC ,∴△DAB ≌△FAC , ∴CF =BD , ∠ACF =∠ABD . ∵∠BAC =90º, AB =AC , ∴∠ABC =45º,∴∠ACF =45º,∴∠BCF =∠ACB +∠ACF =90º. 即 CF ⊥BD .…………5分(2)当∠ACB =45º时,CF ⊥BD (如图). …………6分 理由:过点A 作AG ⊥AC 交CB 或CB 的延长线于点G ,则∠GAC =90º, ∵∠ACB =45°,∠AGC =90°—∠ACB =45°, ∴∠ACB =∠AGC ,∴AC =AG ,∵点D 在线段BC 上,∴点D 在线段GC 上,由(1)①可知CF ⊥BD . …7分BA G DE图1(3)如图:作AQBC 于Q ∵∠ACB=45° AC=42 ∴CQ=AQ=4 ∵∠PCD=∠ADP=90°∴∠ADQ+∠CDP=∠CDP+∠CPD=90° ∴△ADQ ∽△DPC ∴DQ PC =AQCD设CD 为x (0<x <3)则DQ=CQ -CD=4-x 则x PC -4=4x∴PC=41(-x 2+4x)=-41(x -2)2+1≥1 当x=2时,PC 最长,此时PC=13.(1)证明: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BC =CD ,∠B =∠CDF ,BE =DF , ∴△CBE ≌△CDF . ∴CE =CF .…….3分 (2)GE =BE +GD 成立.理由是: ∵△CBE ≌△CDF , ∴∠BCE =∠DCF . ∴∠BCE +∠ECD =∠DCF +∠ECD即∠ECF =∠BCD =90°, 又∠GCE =45°, ∴∠GCF =∠GCE =45°.∵CE =CF ,∠GCE =∠GCF ,GC =GC , ∴△ECG ≌△FCG . ……..4分∴GE =GF ∴GE =DF +GD =BE +GD .…..5分(3)解:过C 作CG ⊥AD ,交AD 延长线于G . 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 =∠B =90°.又∠CGA =90°,AB =BC , ∴四边形ABCG 为正方形. ………6分∴AG =BC =12. 已知∠DCE =45°,根据(1)(2)可知,ED =BE +DG ... 7分设DE =x ,则DG =x -4, ∴AD =AG -DG=12-(x -4)=16-x .在Rt △AED 中, ∵222AE AD DE +=,即()222816+-=x x .解这个方程,得:x =10. ∴DE =10.BA EG4.(1)Q Rt A ∠=∠,6AB =,8AC =,10BC ∴=. Q 点D 为AB 中点,132BD AB ∴==.90DHB A ∠=∠=o Q ,B B ∠=∠. BHD BAC ∴△∽△, DH BD AC BC ∴=,3128105BD DH AC BC ∴==⨯=g .---------------2分(2)QR AB Q ∥,90QRC A ∴∠=∠=o. C C ∠=∠Q ,RQC ABC ∴△∽△,RQ QC AB BC ∴=,10610y x -∴=,即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365y x =-+. -------5分 (3)存在,分三种情况:①当PQ PR =时,过点P 作PM QR ⊥于M ,则QM RM =.1290∠+∠=o Q ,290C ∠+∠=o ,1C ∴∠=∠.84cos 1cos 105C ∴∠===,45QM QP ∴=, 1364251255x ⎛⎫-+ ⎪⎝⎭∴=,185x ∴=. --------8分 ②当PQ RQ =时,312655x -+=, 6x ∴=. -------10分 ③当PR QR =时,则R 为PQ 中垂线上的点,于是点R 为EC 的中点,11224CR CE AC ∴===.tan QR BA C CR CA ==Q ,366528x -+∴=,152x ∴=. -----13分综上所述,当x 为185或6或152时,PQR △为等腰三角形. -----14分5.(1)∠ANB +∠BAE =180º.……1分证明:(法一)如图1,延长AN 到F ,使MF =AM ,连接DF 、EF . ………………2分 ∵点M 是DE 的中点,∴DM =ME , ∴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 ,……………3分 ∴AD ∥EF ,AD =EF , ∴∠DAE +∠AEF =180º, ∵∠BAC +∠DAE =180º, ∴∠BAC =∠AEF ,………4分 ∵AB =kAE ,AC =kAD ,A BCD ERPH QM2 1 BHQAB CDE R PH QM ADNEBCF图1∴AD AC AE AB =, ∴EFACAE AB =……6分 ∴△ABC ∽△EAF ∴∠B =∠EAF …………8分∵∠ANB +∠B +∠BAF =180º ∴∠ANB +∠EAF +∠BAF =180º 即∠ANB +∠BAE =180º,…………10分(法二)如图2,延长DA 到F ,使AF =AD ,连接EF .………2分∵∠BAC +∠DAE =180º,∠DAE +∠EAF =180º,∴∠BAC =∠EAF ,………………3分 ∵AB =kAE ,AC =kAD ,∴AD AC AE AB=, ∴AFAC AE AB =,………4分 ∴△ABC ∽△AEF ,………5分∴∠B =∠AEF ,………6分 ∵点M 是DE 的中点,∴DM =ME ,又∵AF =AD , ∴AM 是△DEF 的中位线, ∴AM ∥EF ,……7分 ∴∠NAE =∠AEF ,∴∠B =∠NAE ,……8分 ∵∠ANB +∠B +∠BAN =180º, ∴∠ANB +∠NAE +∠BAN =180º, 即∠ANB +∠BAE =180º.………10分(2)变化.如图3(仅供参考),∠ANB =∠BAE .……12分 选取(ⅰ),如图4.证明:延长AM 到F ,使MF =AM ,连接DF 、EF . ∵点M 是DE 的中点,∴DM =ME∴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4分 ∴AD ∥FE ,AD =EF , ∴∠DAE +∠AEF =180º, ∵∠BAC +∠DAE =180º, ∴∠BAC =∠DAE , ………6分 ∵AB =kAE ,AC =kAD ,1=k , ∴AB =AE ,AC =AD ,∴AC =EF ,……7分 ∴△ABC ≌△EAF , ∴∠B =∠EAF , …8分 ∵∠ANB +∠B +∠BAF =180º, ∴∠ANB +∠EAF +∠BAF =180º, 即∠ANB +∠BAE =180º.……10分M ADNEBCFK H图2F图4图3ABCDEM N选取(ⅱ),如图5. 证明:∵AB =AC ,∴∠B =21(180º-∠BAC ),…………3分 ∵∠BAC +∠DAE =180º, ∴∠DAE =180º-∠BAC , ∴∠B =21∠DAE , ∵AB =kAE ,AC =kAD , ∴AE =AD , ∵AM 是△ADE 的中线,AB =AC , ∴∠EAM =21∠DAE , ∴∠B =∠EAM ,………4分 ∵∠ANB +∠B +∠BAM =180º, ∴∠ANB +∠EAM +∠BAM =180º, 即∠ANB +∠BAE =180º.…5分6.(1)①=;=; 2分 ②所填的条件是:180BCA α∠+∠=o. 4分证明:在BCE △中,180180CBE BCE BEC α∠+∠=-∠=-∠oo .180BCA α∠=-∠o Q ,CBE BCE BCA ∴∠+∠=∠.又ACF BCE BCA ∠+∠=∠Q ,CBE ACF ∴∠=∠.又BC CA =Q ,BEC CFA ∠=∠, ()BCE CAF AAS ∴△≌△.BE CF ∴=,CE AF =. 又EF CF CE =-Q ,EF BE AF ∴=-. 7分(2)EF BE AF =+.7.(I )如图1, 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 .此时32=L Q . (II )猜想: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延长AC 至E ,使CE=BM ,连接DE .ΘCD BD =,且ο120=∠BDC .∴ο30=∠=∠DCB DBC .ABC DMN 图5E又ABC ∆是等边三角形,∴90MBD NCD ∠=∠=o.在MBD ∆与ECD ∆中:⎪⎩⎪⎨⎧=∠=∠=DC BD ECD MBD CEBM ∴≅∆MBD ECD ∆(SAS) . ∴DM=DE, CDE BDM ∠=∠∴ο60=∠-∠=∠MDN BDC EDN 在MDN ∆与EDN ∆中:⎪⎩⎪⎨⎧=∠=∠=DN DN EDN MDN DE DM ∴≅∆MDN EDN ∆(SAS) ∴MN=NE=NC+BM AMN ∆的周长Q=AM+AN+MN=AB+AC =2AB而等边ABC ∆的周长L=3AB ∴3232==AB AB L Q . (III )如图3,当M 、N 分别在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AN=x ,则Q=2x +L 32(用x 、L 表示).8.如图24-1,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QMNP , M 是正方形ABCD 的对称中心,MN 交AB 于F ,QM 交AD 于E .(1)猜想:ME 与MF 的数量关系(2)如图24-2,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改为“菱形”,且∠M =∠B ,其它条件不变,探索线段ME 与线段MF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24-3,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且AB:BC=1:2,其它条件不变,QP N FE D CBMA24--3DEQ ANF B MCD 24--2EQPNAFMBCF EQMDNP B A C探索线段ME 与线段M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24-4,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且∠M =∠B ,AB:BC = m ,其它条件不变,求出ME :MF 的值。
第12章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题练习(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题练习(二)1.如图,已知l1∥l2,射线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A、B,射线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C、D,点P在A、B间运动(P与A、B两点不重合),设∠PDB=α,∠PCA=β,∠CPD=γ.(1)试探索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如果BD=3,AB=9,AC=6,并且AC垂直于MN,那么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CP≌△BPD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ACP≌△BPD时,PC与PD之间有何位置关系,说明理由.2.如图,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①如图1,若∠BCA=90°,α=90°,则BE CF;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图3,若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关于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并简述理由.3.如图,△ABC中,D为AB的中点,AD=5厘米,∠B=∠C,BC=8厘米.(1)若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 上从点C向终点A运动,①若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相等,经1秒钟后,请说明△BPD≌△CQP;②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PQ;(2)若点P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以5厘米/秒的速度从点C 向点A运动,它们都依次沿△ABC三边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追上点P?4.阅读并理解下面的证明过程,并在每步后的括号内填写该步推理的依据.已知:如图,AM,BN,CP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求证:AM、BN、CP交于一点.证明:如图,设AM,BN交于点O,过点O分别作OD⊥BC,OE⊥AC,OF⊥AB,垂足分别为点D,E,F.∵O是∠BAC角平分线AM上的一点(),∴OE=OF().同理,OD=OF.∴OD=OE().∵CP是∠ACB的平分线(),∴O在CP上().因此,AM,BN,CP交于一点.5.(1)如图①,已知:△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m于D,CE⊥m于E,求证:DE=BD+CE;(2)拓展: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BDA=∠AEC=∠BAC=α,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应用:如图③,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 =∠BAC,直线m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F,△ABC的面积是12,求△ABD与△CEF的面积之和.6.已知: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经过点C,AD⊥l,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CD≌△CBE.(以上两个不同的图形所得的结论相同.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图形加以证明)7.如果将四根木条首尾相连,在相连处用螺钉连接,就能构成一个平面图形.(1)若固定三根木条AB,BC,AD不动,AB=AD=2cm,BC=5cm,如图,量得第四根木条CD=5cm,判断此时∠B与∠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若固定二根木条AB、BC不动,AB=2cm,BC=5cm,量得木条CD=5cm,∠B=90°,写出木条AD的长度可能取得的一个值(直接写出一个即可)(3)若固定一根木条AB不动,AB=2cm,量得木条CD=5cm,如果木条AD,BC的长度不变,当点D移到BA的延长线上时,点C也在BA的延长线上;当点C移到AB的延长线上时,点A、C、D能构成周长为30cm的三角形,求出木条AD,BC的长度.8.在Rt△ABC中,BC=AC,∠ACB=90°,点D为射线AB上一点,连接CD,过点C作线段CD的垂线l,在直线l上,分别在点C的两侧截取与线段CD相等的线段CE和CF,连接AE、BF.(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点D不与点A、B重合),如图1①请你将图形补充完整;②线段BF、A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BF、AD的数量关系为;(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①请你将图形补充完整;②在(1)中②问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进行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9.已知: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若点O在边BC上,求证:AB=AC;(2)如图2,若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3)若点O在△ABC的外部,AB=AC成立吗?请画出图表示.10.如图,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如图所示,点E在△ABC外部,点D在BC边上,DE交AC于F,若∠1=∠3,∠E=∠C,AE=AC,求证:△ABC≌△ADE.证明:∵∠E=∠C(已知),∠AFE=∠DFC(),∴∠2=∠3(),又∵∠1=∠3(),∴∠1=∠2(等量代换),∴+∠DAC=+∠DAC(),即∠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11.已知△ABC中,AB=AC,BE平分∠ABC交边AC于E.(1)如图(1),当∠BAC=108°时,证明:BC=AB+CE;(2)如图(2),当∠BAC=100°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是否有其他两条线段之和等于BC,若有请写出结论并完成证明.12.感知:如图①,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DB⊥BC,EC⊥BC,且∠DAE=90°,AD=AE,易证△DBA≌△ACE.探究:如图②,在△DBA和△ACE中,AD=AE,若∠DAE=α(0°<α<90°),∠BAC =2α,∠B=∠C=180°﹣α,求证:△DBA≌△ACE.应用:如图②,在△DBA和△ACE中,AD=AE,若∠DAE=70°,∠BAC=140°,∠B=∠C=110°,则当∠D=°时,∠DAC的度数是∠E的3倍.1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尺AOB与COD(不全等)如图(1)放置,则有结论:①AC=BD②AC ⊥BD若把三角尺COD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如图(2)所示,判断结论:①AC=BD②AC⊥BD是否都还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4.如图①,在△ABC中,∠ACB=2∠B,AD为∠BAC的角平分线,求证:AB=AC+CD 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得到如下解题思路: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得到△ADE≌△ADC,从而易证AB=AC+CD(1)请你根据以上解思路写出证明过程;(2)如图②,若AD为△ABC的外角∠CAE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D=25°,其他条件不变,求∠B的度数.15.阅读探索题:(1)如图1,OP是∠MON的平分线,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射线ON、OM 于C、B两点,在射线OP上任取一点A(点O除外),连接AB、AC.求证:△AOB≌△AOC.(2)请你参考以上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在 Rt△ABC中,∠ACB=90°,∠A=60°,CD平分∠ACB,试判断BC和AC、A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题二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题二二、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27.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作射线AD ,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E .连接CE 并延长,交射线AD 于点F . (1)设∠BAF =α,用α表示∠BCF 的度数;(2)用等式表示线段AF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 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AB=BC ,点E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CE ,将∠ACE 的两边CE ,CA 分别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射线CE ,,CA ,,过点A 作AB 的垂线AD ,分别交射线CE ,,CA ,于点F ,G. (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CE=α,求∠AFC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3)用等式表示线段AE ,AF 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FECABD27. 如图,在菱形ABCD 中,∠DAB =60°,点E 为AB 边上一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连接CE ,将∠ACE 的两边所在射线CE ,CA 以点C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分别交射线AD 于点F ,G.(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CE=α,求∠AFC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用等式表示线段AE 、AF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 已知:Rt △ABC 中,∠ACB =90°,AC =BC .(1)如图1,点D 是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过点B 作BE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CE . 若∠BAD =α,求∠DBE 的大小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D ,过点B 作BE ⊥AD ,垂足E 在线段AD 上,连接CE . 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用等式表示线段EA ,EB 和E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图1 图2EB A DCA27.如图,∠AOB = 90°,OC 为∠AOB 的平分线,点P 为OC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射线PE 交OA 于点E .以点P 为旋转中心,将射线PE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交OB 于点F . (1)根据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PE = PF ;(2)如图1,如果点E 在OA 边上,用等式表示线段OE ,OP 和O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2,如果点E 在OA 边的反向延长线上,直接写出线段OE ,OP 和OF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 图227. 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 .连结DE 、BE .(1)依题意补全图1并判断AD 与BE 的数量关系.(2)过点A 作AF EB 交EB 延长线于点F .用等式表示线段EB 、DB 与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PPEECCBBOOAA图2D CBA图1A B CD27.已知:四边形ABCD 中,120ABC ∠=︒,60ADC ∠=︒,AD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BD 平分∠ABC ,过点A 作AH BD ⊥,垂足为H . (1)求证:ADB ACB ∠=∠;(2)判断线段BH ,DH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在△ABC 中,∠BAC =45°,CD ⊥AB 于点D ,AE ⊥BC 于点E ,连接DE . (1)如图1,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①依题意补全图形,猜想∠BAE 与∠B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E ,CE ,D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当∠ABC 为钝角时,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AE ,CE ,DE 的数量关系.H O DBA图1 图227.已知:在Rt △ABC 中,∠BAC=90°,AB=AC ,点D 为BC 边中点.点M 为线段B 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 ,点D 重合),连接AM ,将线段AM 绕点M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E ,连接EC .(1)如图1,若点M 在线段BD 上.① 依据题意补全图1;② 求∠MCE 的度数.(2)如图2,若点M 在线段CD 上,请你补全图形后,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C 、CE 、CM 之间的数量关系 .27. 已知ABC ∆中,90C ∠=︒, AB=AC ,在ABC ∆外侧作射线AD ,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E ,连接CE ,CE 交射线AD 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1.(2)设BAD α∠=,若045α︒<<︒,求AE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2,045BAD ︒<∠<︒,用等式表示线段EC ,FC 与EB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DCBAABCD图2图1图227.正方形ABCD 中,将边AB 所在直线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α得到直线AM ,过点C 作CE ⊥AM ,垂足为E ,连接BE .(1) 当045α︒<<︒时,设AM 交BC 于点F ,① 如图1,若α=35°,则∠BCE = °;② 如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AE ,BE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 当4590α︒<<︒时(如图3),请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E ,BE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27.如图,Rt ABC △中,∠ACB =90°,AD 平分∠BAC , 作AD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D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交AB 于点G ,交AC 于点H .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BAD =∠BFG ;(3)试猜想AB ,FB 和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行证明.D ABC图1 图2 图3F 35°MB C DA EF AB EMC DαAB EMCD27.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AD 边上运动,从点A 出发向点D 运动,到达D 点停止运动.作射线CE ,并将射线CE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45°,旋转后的射线与AB 边交于点F ,连接EF .(1) 依题意补全图形;(2) 猜想线段DE ,EF ,B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点G ,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请直接写出点G 运动的路线长.(备用图)27.如图,正方形ABCD ,将边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E ,连接AE ,CE . (1)求∠BAE 的度数;(2)连结BD ,延长AE 交BD 于点F .①求证:DF=EF ;②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B ,CF ,EF 的数量关系.DCBC B27.已知∠MON =120°,点A ,B 分别在ON ,OM 边上,且OA =OB ,点C 在线段OB 上(不与点O ,B 重合),连接CA . 将射线C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射线CA´,将射线BO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50°与射线CA´交于点D . (1)根据题意补全图1; (2)求证:①∠OAC =∠DCB ;②CD =CA (提示:可以在OA 上截取OE =OC ,连接CE );(3)点H 在线段AO 的延长线上,当线段OH ,OC ,OA 满足什么等量关系时,对于任意的点C 都有∠DCH =2∠DAH ,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27.已知:如图,B,C,D 三点在⨀A 上,︒=∠45BCD ,PA 是钝角△ABC 的高线,PA 的延长线与线段CD 交于点E.(1)请在图中找出一个与∠CAP 相等的角,这个角是 ;(2)用等式表示线段AC ,EC ,E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备用图图12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边BC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点B 关于 直线AP 的对称点为E ,连接AE .连接DE 并延长交射线AP 于点F ,连接BF .(1)若BAP α∠=,直接写出ADF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求证:BF D F ⊥;(3)连接CF ,用等式表示线段AF ,B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如图,在△ABC 中,AC = BC ,∠ACB = 90°,D 是线段A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D ,过点A 作AE ⊥BD 于E . (1)求证:∠CAE =∠CBD .(2)将射线A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45°后,所得的射线与线段B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CE .① 依题意补全图形;② 用等式表示线段EF ,C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FE PDCBA27.如图,正方形ABCD ,将边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 ,连接DE ,AE ,BD 交于点F .(1)求∠AFB 的度数; (2)求证:BF=EF ;(3)连接CF ,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B ,CF ,EF 的数量关系.ABCDE28..在Rt△ABC中, ∠ACB=90°,CD是AB边的中线,DE⊥BC于E, 连结CD,点P在射线CB 上(与B,C不重合).(1)如果∠A=30°①如图1,∠DCB= °②如图2,点P在线段CB上,连结DP,将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连结BF,补全图2猜想CP、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 )如图3,若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A=α(0°<α<90°),连结DP, 将线段DP绕点逆时针旋转α2得到线段DF,连结BF, 请直接写出DE、BF、BP三者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2021年整理)图形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完整)图形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图形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图形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全部内容。
图形与证明(2)1(09河北)在图14-1至图14—3中,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E 的中点.四边形BCGF 和CDHN 都是正方形.AE 的中点是M .(1)如图14—1,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点N 与点G重合时,点M 与点C 重合, 求证:FM = MH ,FM ⊥MH ;(2)将图14—1中的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14-2,求证:△F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4-2中的CE 缩短到图14—3的情况,△FMH 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不必 说明理由)2. (10沈阳)如图1,在△ABC 中,点P 为BC 边中点,直线a 绕顶点A 旋转,若B 、P 在直线a 的异侧,BM 直线a 于点M ,CN 直线a 于点N ,连接PM 、PN ; (1) 延长MP 交CN 于点E (如图2)。
求证:△BPM △CPE ; 求证:PM = PN ; (2) 若直线a 绕点A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 、P 在直线a 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
此时PM =PN 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 若直线a 绕点A 旋转到与BC 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
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的形状及此时PM =PN 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
3.(08北京)请阅读下列材料:图14-1 A HC (M )DE BFG (N )G 图14-2AHC DEB F NMAHCDE 图14-3BFG MN aA BCPMNA BCM N aPA BCPNMa图1 图2 图3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中,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DF 的中点,连结PG PC ,.若60ABC BEF ∠=∠=,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PC的值.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 交DC 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PC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 的对角线BF 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若图1中2(090)ABC BEF αα∠=∠=<<,将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GPC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4。
图形与证明(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形与证明(2)1(09河北)在图14-1至图14-3中,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E 的中点.四边形BCGF 和CDHN 都是正方形.AE 的中点是M . (1)如图14-1,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点N 与点G 重合时,点M 与点C 重合, 求证:FM = MH ,FM ⊥MH ;(2)将图14-1中的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14-2,求证:△F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4-2中的CE 缩短到图14-3的情况,△FMH 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不必 说明理由)2. (10沈阳)如图1,在△ABC 中,点P 为BC 边中点,直线a 绕顶点A 旋转,若B 、P 在直线a 的异侧,BM ⊥直线a 于点M ,CN ⊥直线a 于点N ,连接PM 、PN ;(1) 延长MP 交CN 于点E (如图2)。
求证:△BPM ≅△CPE ; 求证:PM = PN ;(2) 若直线a 绕点A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 、P 在直线a 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
此时PM =PN 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若直线a 绕点A 旋转到与BC 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
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的形状及此时PM =PN 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
图14-1AHC (M )DEBFG (N )G图14-2AHCDBFNMAHCDE 图14-3BFG MN aA BCPMNA BCM N aPA BCPNMa图1 图2 图33.(08北京)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中,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DF 的中点,连结PG PC ,.若60ABC BEF ∠=∠=,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PC的值.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 交DC 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PC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 的对角线BF 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若图1中2(090)ABC BEF αα∠=∠=<<,将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GPC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4.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CD 上一动点,连接P A ,分别过点B ,D 作BE ⊥P A ,DF ⊥P A ,垂足分别为点E ,F ,如图(1).(1)请探索BE ,DF ,EF 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 在DC 的延长线上如图(2)所示,那么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 在CD 的延长线上呢(如图3)? (2)请在图(1)(2)(3)中的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加以证明.DAB E FC P G 图1D C G PAB E F图25.(2012•怀柔区一模)探究:(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试判断BE、DF与E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判断结果:EF=BE+DF(2)如图2,若把(1)问中的条件变为“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
专题八 几何证明之四边形中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难点突破 几何证明问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难点突破几何证明问题专题八几何证明之四边形中的三角形全等问题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E是线段BC上一点,N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以AE为边在直线BC的上方作正方形AEFG.(1)连接GD,求证DG=BE;(2)连接FC,求tan∠FCN的值;(3)如图2,将图1中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AB=3,BC=8,E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不含端点B,C),以AE为边在直线BC的上方作矩形AEFG,使顶点G恰好落在射线CD上.当点E由B向C运动时,判断tan∠FCN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1)如图1,∵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中,∴∠BAD=∠EAG=90°,AB=AD,AE=AG,∴△BAE≌△GAD(SAS),∴DG=BE;(2)如图2,过点F作FM⊥BN于M,则∠B=∠AEF=∠FME=90°,∴∠BAE+∠AEB=∠FEM+∠AEB=90°,即∠BAE=∠FEM,又AE=EF,∴△BAE≌△MEF(ASA),∴FM=BE,EM=AB,又BE+EC=AB,EM=EC+CM,∴CM=FM,在Rt△FCM中,tan∠FCN==1;(3)如图2,过点F作FM⊥BN于M,则∠B=∠AEF=∠FME=90°,∴∠BAE+∠AEB=∠FEM+∠AEB=90°,同理可证∠GAD=∠FEM,又AG=EF,∴△DAG≌△MEF,△BAE∽△MEF,∴EM=AD=BC=8,=,设BE=a,则EM=EC+CM=BC=BE+EC,∴CM=BE=a,∴=,∴FM=,∴tan∠FCN===,即tan∠FCN的值为定值.2、【操作发现】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N、M分别在边BC、CD上,连结AM、AN、MN.∠MAN=45°,将△AMD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D与点B重合,得到△ABE.易证:△ANM≌△ANE,从而得DM+BN=MN.【实践探究】(1)在图①条件下,若CN=3,CM=4,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如图②,点M、N分别在边CD、AB上,且BN=DM.点E、F分别在BM、DN上,∠EAF=45°,连接EF,猜想三条线段EF、BE、DF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3)如图③,在矩形ABCD中,AB=3,AD=4,点M、N分别在边DC、BC上,连结AM,AN,已知∠MAN=45°,BN=1,求DM的长.【实践探究】(1)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AD,∠BAD=∠C=∠D=90°,由旋转得:△ABE≌△ADM,∴BE=DM,∠ABE=∠D=90°,AE=AM,∠BAE=∠DAM,∴∠BAE+∠BAM=∠DAM+∠BAM=∠BAD=90°,即∠EAM=90°,∵∠MAN=45°,∴∠EAN=90°﹣45°=45°,∴∠MAN=∠EAN,在△AMN和△EAN中,,∴△AMN≌△EAN(SAS),∴MN=EN.∵EN=BE+BN=DM+BN,∴MN=BN+DM.在Rt△CMN中,MN===5,则BN+DM=5,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则BN=BC﹣CN=x﹣3,DM=CD﹣CM=x﹣4,∴x﹣3+x﹣4=5,解得:x=6,即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6;故答案为:6;(2)EF2=BE2+DF2,理由如下:如图②,将△AF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D与点B重合,得到△ABH,连结EH,∴∠ADF=∠ABH,DF=BH,∠DAF=∠BAH,AH=AF,∵∠EAF=45°,∴∠DAF+∠BAE=45°=∠BAH+∠BAE,∴∠HAE=45°=∠EAF,又∵AH=AF,AE=AE,∴△EAH≌△EAF(SAS),∴HE=EF,∵BN=DM,BN∥DM,∴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DN∥BM,∴∠AND=∠ABM,∵∠ADN+∠AND=90°,∴∠ABH+∠ABM=90°=∠HBM,∴BE2+BH2=HE2,∴EF2=BE2+DF2;(3)如图③,延长AB至P,使BP=BN=1,过P作B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Q,延长AN交PQ 于E,连接EM,则四边形APQD是正方形,∴PQ=DQ=AP=AB+BP=4,设DM=x,则MQ=4﹣x,∵PQ∥BC,∴△ABN∽△APE,∴,∴PE=BN=,∴EQ=PQ﹣PE=4﹣=,由(1)得:EM=PE+DM=+x,在Rt△QEM中,由勾股定理得:()2+(4﹣x)2=(+x)2,解得:x=2,即DM的长是2.3、如图,将▱ABCD的边AB延长到点E,使BE=AB,连接DE,交BC边于点F.(1)求证:△BEF≌△CDF;(2)连接BD、CE,请探究:当∠BFD与∠A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能使四边形BECD成为矩形?为什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E=AB,∴BE=CD.∵AB∥CD,∴∠BEF=∠CDF,∠EBF=∠DCF,在△BEF与△CDF中,,∴△BEF≌△CDF(ASA);(2)解:∠BFD=2∠A时,四边形BECD成为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A=∠DCB,∵AB=BE,∴CD=EB,∴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BF=CF,EF=DF,∵∠BFD=2∠A,∴∠BFD=2∠DCF,∴∠DCF=∠FDC,∴DF=CF,∴DE=BC,∴四边形BECD是矩形.4、已知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以AD、AE为腰做等腰三角形ADE,且∠ADE=∠ABC,连接CE,过E作EM∥BC交CA延长线于M,连接BM.(1)求证:△BAD≌△CAE;(2)若∠ABC=30°,求∠MEC的度数;(3)求证:四边形MBDE是平行四边形.(1)证明:∵AB=AC,∴∠ABC=∠ACB,∴∠BAC=180°﹣2∠ABC,∵以AD、AE为腰做等腰三角形ADE,∴AD=AE,∴∠ADE=∠AED,∴∠DAE=180°﹣2∠ADE,∵∠ADE=∠ABC,∴∠BAC=∠DAE,∴∠BAC﹣∠CAD=∠DAE﹣∠CAD,∴∠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2)解:∵AB=AC,∴∠ACB=∠ABC=30°,∵△BAD≌△CAE,∴∠ABD=∠ACE=30°,∴∠ACB=∠ACE=30°,∴∠ECB=∠ACB+∠ACE=60°,∵EM∥BC,∴∠MEC+∠ECD=180°,∴∠MEC=180°﹣60°=120°;(3)证明:∵△BAD≌△CAE,∴DB=CE,∠ABD=∠ACE,∵AB=AC,∴∠ABD=∠ACB,∴∠ACB=∠ACE,∵EM∥BC,∴∠EMC=∠ACB,∴∠ACE=∠EMC,∴ME=EC,∴DB=ME,又∵EM∥BD,∴四边形MBDE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BC,BC=BD,CE⊥BD,垂足为E.(1)求证:△ABD≌△ECB;(2)若AD=4,CE=3,求CD的长.证明:(1)∵AD∥BC,∴∠ADB=∠EBC,∵CE⊥BD,∠A=90°,∴∠A=∠BEC=90°,在△ABD和△ECB中,,∴△ABD≌△ECB(AAS);(2)∵△ABD≌△ECB,∴AB=CE=3,∵AD=4,∴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5,∵△BD≌△ECB,∴D=BE=4,∴DE=BD﹣BE=1,∴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CD=.6、已知:矩形ABCD中,点E、F为对角线AC上两点,AF=CE.(1)如图1,求证:BE∥DF;(2)如图2,当AB=BE=AD时,连接DE、BF,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四个三角形,使写出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DAF=∠BCE,在△AFD和△CEB中,,∴△AFD≌△CEB(SAS),∴∠AFD=∠CEB,∴BE∥DF;(2)解:△ABF,△CDE,△ADF,△BCE;理由如下:由(1)得:△AFD≌△CEB,同理:△ABF≌△CDE(SAS),∴△AFD的面积=△CEB的面积,△ABF的面积=△CDE的面积,作BG⊥AC于G,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BC=AD,∵AB=BE=AD,∴AB=BE=BC,∴BC=2AB,AC==AB,AG=EG,∵△ABC的面积=AC×BG=AB×BC,∴BG===AB,∴AG===AB,∴AE=2AG=AB,∵AF=CE,∴△ABF的面积=△BCE的面积,CF=AE=AB,∴AF=AC﹣CF=AB﹣AB=AB,∴△ABF的面积=AF×BG=×AB×AB=AB2,∵矩形ABCD的面积=AB×BC=AB×2AB=2AB2,∴△ABF的面积=矩形ABCD面积的,∴△ABF的面积=△CDE的面积=△ADF的面积=△BCE的面积=矩形ABCD面积的.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G在CD上,点H在AB上,且DG=BH,点E.F在AC上,且AE=CF.连接GF,FH,HE,EG.(1)求证:△CFG≌△AEH;(2)若AG=GC,则四边形EHFG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CD,∴∠GCF=∠HAE,∵DG=BH,∴GC=AH,在△CFG与△AEH中,,∴△CFG≌△AEH(SAS);(2)∵△CFG≌△AEH,∴GF=EH,∠AEH=∠GFC,∴∠FEH=∠EFG,∴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AG=GC,∴∠GAE=∠GCF,在△GAE与△GCF中,∴△GAE≌△GCF(SAS),∴EG=GF,∴平行四边形EGFH是菱形.8、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D边上一点,过点B作BF∥E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BE,CF.(1)求证:△BDF≌△CDE.(2)若DE=BC,求证: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1)证明:∵AD是BC边上的中线,AB=AC,∴BD=CD,∴∠DBF=∠DCE,∵∠BDF=∠CDE,∴△BDF≌△CDE(ASA);(2)证明:∵△BDF≌△CDE,∴BF=CE,DE=DF,∵BF∥CE,∴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AB=AC,AD是中线,∴四边形BECF是菱形,∵DE=BC,DE=DF=EF,∴EF=BC,∴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9、阅读材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解读“2020新中考”时强调要注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王老师想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将以往教会学生做题改为引导学生会学习.于是她在菱形的学习中,引导同学们解决菱形中的一个问题时,采用了以下过程(请解决王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出示问题(1):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BC上一点,E为AC上一点,如果BD=CE,连接AD、BE,AD、BE相交于点P,求∠APE的度数.学习,王老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小明说发现一个结论:在这个等边三角形ABC中,只要满足BD=CE,则∠APE的度数就是一个定值,不会发生改变.紧接着王老师出示了问题(2):如图2,在菱形ABCD中,∠A=60°,E为BC上一点,F为CD上一点,BE=CF,连接DE、BF,DE、BF相交于点P,如果DP=4,BP=3,求出菱形的边长.问题(3):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写出你得到的启示(一条即可).解:问题(1)∵△ABC是等边三角形,∴∠ABD=∠C=60°,AB=BC,在△ABD和△BCE中,,∴△ABD≌△BCE(SAS),∴∠BAD=∠EBC,∵∠APE=∠ABP+∠BAP,∴∠APE=∠ABP+∠EBC=∠ABC=60°;问题(2)过点D作DG⊥BF交BF于点G,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C=∠A=60°,BC=CD,∴△BCD是等边三角形,∴BC=CD=BD,由(1)可知∠DPG=60°,在Rt△DPG中,sin60°=,即=,解得:DG=2,cos60°=,即=,解得:PG=2,∴BG=BP+PG=3+2=5,在Rt△BDG中,由勾股定理得:BD2=BG2+DG2=52+(2)2=37,∴BD=,∴BC=BD=,∴菱形的边长为;问题(3)平时应该注意基本图形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做个有心人.10、如图1,在正方形ABCD(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均为直角)中,AB=8,P为线段BC上一点,连接AP,过点B作BQ⊥AP,交CD于点Q,将△BQC沿BQ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BQC′,延长QC′交AD于点N.(1)求证:BP=CQ;(2)若BP=PC,求AN的长;(3)如图2,延长QN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若BP=x(0<x<8),△BM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解:(1)证明:∵∠ABC=90°∴∠BAP+∠APB=90°∵BQ⊥AP∴∠APB+∠QBC=90°,∴∠QBC=∠BAP,在△ABP于△BCQ中,,∴△ABP≌△BCQ(ASA),∴BP=CQ,(2)由翻折可知,AB=BC',连接BN,在Rt△ABN和Rt△C'BN中,AB=BC',BN=BN,∴Rt△ABN≌△Rt△C'BN(HL),∴AN=NC',∵BP=PC,AB=8,∴BP=2=CQ,CP=DQ=6,设AN=NC'=a,则DN=8﹣a,∴在Rt△NDQ中,(8﹣a)2+62=(a+2)2解得:a=4.8,即AN=4.8.(3)解:过Q点作QG⊥BM于G,由(1)知BP=CQ=BG=x,BM=MQ.设MQ=BM=y,则MG=y﹣x,∴在Rt△MQG中,y2=82+(y﹣x)2,∴.∴S△BMC′=S△BMQ﹣S△BC'Q==,=.11、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直接写出线段CF、BC、C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件不变,则(1)中的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成立,请予以证明,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两侧,其他条件不变;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4,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请直接写出OC的长度.解:(1)∵∠BAC=90°,∠ABC=45°,∴∠ACB=∠ABC=45°,∴AB=AC,∵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BAD=90°﹣∠DAC,∠CAF=90°﹣∠DAC,∴∠BAD=∠CAF,∵在△BAD和△CAF中,,∴△BAD≌△CAF(SAS),∴BD=CF,∵BD+CD=BC,∴CF+CD=BC;故答案为:CF+CD=BC;(2)CF+CD=BC不成立,存在CF﹣CD=BC;理由:∵∠BAC=90°,∠ABC=45°,∴∠ACB=∠ABC=45°,∴AB=AC,∵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BAD=90°﹣∠DAC,∠CAF=90°﹣∠DAC,∴∠BAD=∠CAF,∵在△BAD和△CAF中,,∴△BAD≌△CAF(SAS)∴BD=CF∴BC+CD=CF,∴CF﹣CD=BC;(3)∵∠BAC=90°,∠ABC=45°,∴∠ACB=∠ABC=45°,∴AB=AC,∵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BAD=90°﹣∠BAF,∠CAF=90°﹣∠BAF,∴∠BAD=∠CAF,∵在△BAD和△CAF中,,∴△BAD≌△CAF(SAS),∴∠ACF=∠ABD,∵∠ABC=45°,∴∠ABD=135°,∴∠ACF=∠ABD=135°,∴∠FCD=135°﹣45°=90°,∴△FCD是直角三角形.∵正方形ADEF的边长4且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DF=AD=4,O为DF中点.∴Rt△CDF中,OC=DF=×=.13、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且AB>CE.(1)如图1,连接BG、DE.求证:BG=DE;(2)如图2,如果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到某一位置恰好使得CG∥BD,BG=BD.①求∠BDE的度数;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请求出△BCG的面积.(1)证明:∵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BC=DC,CG=CE,∠BCD=∠GCE=90°.∴∠BCD+∠DCG=∠GCE+∠DCG,∴∠BCG=∠DCE.在△BCG和△DCE中,,∴△BCG≌△DCE(SAS).∴BG=DE;(2)解:①连接BE,如图2所示:由(1)可知:BG=DE,∵CG∥BD,∴∠DCG=∠BDC=45°,∴∠BCG=∠BCD+∠DCG=90°+45°=135°,∵∠GCE=90°,∴∠BCE=360°﹣∠BCG﹣∠GCE=360°﹣135°﹣90°=135°,∴∠BCG=∠BCE,在△BCG和△BCE中,,∴△BCG≌△BCE(SAS),∴BG=BE,∵BG=BD=DE,∴BD=BE=DE,∴△BDE为等边三角形,∴∠BDE=60°;②延长EC交BD于点H,过点G作GN⊥BC于N,如图3所示:在△BCE和△DCE中,,∴△BCE≌△BCG(SSS),∴∠BEC=∠DEC,∴EH⊥BD,BH=BD,∵BC=CD=,∴BD=BC=2,∴BE=2,BH=1,∴CH=1,在Rt△BHE中,由勾股定理得:EH===,∴CE=﹣1,∵∠BCG=135°,∴∠GCN=45°,∴△G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GN=CG=(﹣1),∴S△BCG=BC•GN=××(﹣1)=.15、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帮助我们得到相等的角,这个规律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有着广泛的运用.(1)如图①,B,C,D三点共线,AB⊥BD于点B,DE⊥BD于点D,AC⊥CE,且AC=CE.若AB+DE=6,求BD的长.(2)如图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C的坐标为(1,0),点A 的坐标为(﹣2,1).求直线AB与y轴的交点坐标.(3)如图③,∠ACB=90°,OC平分∠AOB,若点B坐标为(b,0),点A坐标为(0,a).则S四边形AOBC=.(只需写出结果,用含a,b的式子表示)解:(1)∵AB⊥BD,DE⊥BD,AC⊥CE,∴∠ABC=∠CDE=∠ACE=90°,∴∠A+∠ACB=90°,∠ECD+∠ACB=180°﹣∠ACE=90°,∴∠A=∠ECD,在△ABC和△CDE中,,∴△ABC≌△CDE(AAS),∴AB=CD,BC=DE,∴BD=CD+BC=AB+DE=6;(2)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B作BE⊥x轴于E,如图②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CEB=∠ACB=90°,AC=CB,∴∠DAC+∠ACD=90°,∠ECB+∠ACD=180°﹣∠ACB=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CEB(AAS),∴AD=CE,CD=BE,∵点C的坐标为(1,0),点A的坐标为(﹣2,1),∴CO=1,AD=1,DO=2,∴OE=OC+CE=OC+AD=2,BE=CD=CO+DO=3,∴点B的坐标为(2,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当x=0时,解得y=2,∴直线AB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3)过点C作CD⊥y轴于D,CE⊥x轴于E,如图③所示:∵OC平分∠AOB,∴CD=CE∴四边形OECD是正方形∴∠DCE=90°,OD=OE,∵∠ACB=90°,∴∠DCA+∠ACE=∠ECB+∠ACE=90°,∴∠DCA=∠ECB,在△DCA和△ECB中,,∴△DCA≌△ECB(ASA),∴DA=EB,S△DCA=S△ECB,∵点B坐标为(b,0),点A坐标为(0,a),∴OB=b,OA=a,∵OD=OE,∴OA+DA=OB﹣BE,即a+DA=b﹣DA,∴DA=,∴OD=OA+DA=a+=,∴S=S四边形AOEC+S△ECB=S四边形AOEC+S△DCA=S正方形DOEC=OD2=()2=,四边形AOBC故答案为:.16、如图1,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如图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1)如图2,若将正方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30°时,求点A的坐标;(2)如图3,若将正方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75°时,求点B的坐标.解:(1)过点A作AD⊥x轴于点D,如图2所示:则∠AOD=30°,∵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AO=2,∴AD=AO=1,∴OD===,∴点A的坐标为:(,﹣1);(2)连接OB,过点B作BE⊥x轴于点E,如图3所示:则∠AOE=75°,∵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AOB=45°,OB=AO=2,在Rt△BOE中,∠BOE=∠AOE﹣∠AOB=30°,∴BE=OB=,OE=BE=,∴点B的坐标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备考---几何综合 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备考----几何综合(Word版)1.如图,在△ABC 中,AB=AC,∠BAC=90°,点D 是边BC 上的动点,连接AD,点C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为点E,射线BE 与射线AD 交于点F.(1)在图中,依题意补全图形;(2)记∠DAC=α(α<45°),求∠ABF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3)若△ACE 是等边三角形,猜想EF 和B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CN 是等边△ABC 的外角∠ACM 内部的一条射线,点A 关于CN 的对称点为D,连接AD,BD,CD,其中AD,BD 分别交射线CN 于点E,P.(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CN=α,求∠BDC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3)用等式表示线段PB,PC 与P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在△ABC 中,AB=AC≠BC,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同侧,BD=BC,∠BAC=α,∠DBC=β,α+β=120°,连接AD,求∠ADB 的度数.小聪提供了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思路:先从特殊问题开始研究,当α=90°,β=30° 时(如图1),利用轴对称知识,以AB为对称轴构造△ABD的轴对称图形△ABD′,连接CD′(如图2),然后利用α=90°,β=30°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便可解决这个问题.(1)请结合小聪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思路,求出这种特殊情况下∠ADB 的度数;(2)结合小聪研究特殊问题的启发,请解决数学老师布置的这道作业题;(3)解决完老师布置的这道作业题后,小聪进一步思考,当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异侧时,且∠ADB的度数与(1)中相同,则α,β满足的条件为(直接写出结果).4.如图1,在△ABC 中,∠ACB=2∠B,∠BAC 的平分线AO 交BC 于点D,点H 为AO上一动点,过点H 作直线l⊥AO 于H,分别交直线AB、AC、BC 于点N、E、M.( 1 )当直线l 经过点 C 时(如图 2 ),证明:BN =CD ;(2)当M 是BC 中点时,写出CE 和CD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请直接写出BN、CE、CD 之间的等量关系.5.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AC,∠BAC=90°,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AE⊥AD,AE=AD,连接CE,DE.(1)求证:∠B=∠ACE;(2)点A 关于直线CE 的对称点为M,连接CM,EM.①补全图形并证明∠EMC=∠BAD;②利用备用图进行画图、试验、探究,找出当D,E,M 三点恰好共线时点D 的位置.请直接写出此时∠BAD 的度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6.在△ABC 中,AB=AC,在△ABC 的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CD,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C 于点F,连接BD.(1)如图1,若∠BAC=100°,求∠BDF 的度数;(2)如图2,∠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M,交EF 于点N,连接BN.①补全图2;②若BN=DN,求证:MB=MN.7.在△ABC 中,∠A=60°,BD,CE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 交于点F.(1)如图1,用等式表示BE,BC,CD 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东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BE+CD=BC.他发现先在BC 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证明CM=CD 即可.①下面是小东证明该猜想的部分思路,请补充完整:ⅰ)在BC 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则可以证明△BEF 与全等,判定它们全等的依据是;ⅱ)由∠A=60°,BD,CE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可以得出∠EFB=°;…②请直接利用ⅰ),ⅱ)已得到的结论,完成证明猜想BE+CD=BC的过程.(2)如图2,若∠ABC=40°,求证:BF=CA.8.在等边△ABC 中,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DA(如图1)(1)求证:∠BAD=∠EDC;(2)点E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为M,连接DM,AM.①依题意将图2 补全;②小姚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DA=AM,小姚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要证明DA=AM,只需证△ADM 是等边三角形;想法2:连接CM,只需证明△ABD≌△ACM 即可.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姚证明DA=AM(一种方法即可)9.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C 边上,BD=CE,BE 与CD 交于点F.试判断BF 与CF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点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且BD=CE,BE 与CD 交于点F.若△BFD 是等腰三角形,求∠FBD 的度数.10.已知:在△ABC 中,∠ABC<60°,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点E 在线段CD 上(点E不与点C、D重合),且∠EAC=2∠EBC.(1)如图1,若∠EBC=27°,且EB=EC,则∠DEB=°,∠AEC=°.(2)如图2,①求证:AE+AC=BC;②若∠ECB=30°,且AC=BE,求∠EBC 的度数.11.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1)如图1,过C 作CE∥AD 交BA 延长线于点E,若F 为CE 的中点,连接AF,求证:AF⊥AD;(2)如图2,M 为BC 的中点,过M 作MN∥AD 交AC 于点N,若AB=4,AC=7,求NC 的长.12.如图,在△ABC 中,AC=BC,∠ACB=90°,D 为△ABC 内一点,∠BAD=15°,AD =AC,CE⊥AD 于E,且CE=5.(1)求BC 的长;(2)求证:BD=CD.13.在Rt△ABC 中,∠ACB=90°,∠A=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 于点E.(1)如图1,连接EC,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2)点M是线段CD上的一点(不与点C,D重合),以BM为一边,在BM的下方作∠BMG=60°,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请你在图2 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直接写出MD,DG 与A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点N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BNG=60°,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试探究ND,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4.已知:如图,在△ABC 中,如果∠A 是锐角,点D,E 分别在AB,AC 上,且∠DCB=求证:BD=CE.15.在△ABC 中,AB>BC,直线l 垂直平分AC.(1)如图1,作∠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l 于点D,连接AD,CD.①补全图形;②判断∠BAD 和∠BC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直线l 与△ABC 的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于点D,连接AD,CD.求证:∠BAD=∠BCD.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O 为等边三角形,O 为坐标原点,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连接AD,BD,OD,其中AD,BD 分别交y 轴于点E,P.(1)如图1,若点B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直接写出∠BDO 的度数;(2)如图2,将△ABO 绕点O 旋转,且点A 始终在第二象限,此时AO 与y 轴正半轴夹角为α,60°<α<90°,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出∠BDO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在第(2)问的条件下,用等式表示线段BP,PE,PO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17.(1)老师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等边△ABC边长为2,过AB边上一点P 作PE⊥AC 于E,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AC 于D,求DE 的长.小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过点P 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思路直接写出DE 的长.(2)【类比探究】老师引导同学继续研究:1.等边△ABC 边长为2,当P 为BA 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CA 的延长线于点E,Q 为边BC 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AC 于D.请你在图2 中补全图形并求DE 的长.2.已知等边△ABC,当P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射线AC 于点E,Q 为(①BC 边上;②BC 的延长线上;③C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直线AC于点D,能使得DE的长度保持不变.(将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18.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侧作直线AP,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 交直线AP 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PAC=20°,求∠AEB 的度数;(3)连结CE,写出AE,BE,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9.如图1,在△ABC 中,∠A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1)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PB,PC.①利用尺规作图补全图形1,不写作法,保留痕迹;②求证:∠BPC=∠BAC;(2)如图2,若Q 是线段AD 上异于A,D 的任意一点,判断QB+QC 与AB+AC 的大小,并予以证明.第10页(共17页)20.如图,在△ABC 中,BA=BC,点D 为△ABC 外一点,连接DA,∠DAC 恰好为25°,线段AD 沿直线AC 翻折得到线段AD′,过点C 作AD 的平行线交AD′于点E,连接BE.(1)求证:AE=CE;(2)求∠AEB 的度数.21.如图①,在△ABC 中,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AB=AC,AD=AE,然后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连接BD,CE,得到图②,将BD、CE 分别延长至M、N,使BD,EN=CE,得到图③,请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②中,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2)在图③中,猜想AM 与AN 的数量关系,∠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2.在等边△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EC.(1)若点E 是AB 的中点,如图1,求证:AE=DB.(2)若点E 不是AB 的中点时,如图2,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23.在解决线段数量关系问题中,如果条件中有角平分线,经常采用下面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解决思路,如:在图1 中,若C 是∠MON 的平分线OP 上一点,点A 在OM 上,此时,在ON上截取OB=OA,连接BC,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SAS),容易构造出全等三角形△OBC 和△OAC,参考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在非等边△ABC 中,∠B=60°,AD,CE 分别是∠BAC,∠BCA 的平分线,且AD,CE 交于点F,求证:AC=AE+CD.24.如图:在Rt△ABC 中,AB=AC,∠BAC=90°,O 为BC 的中点.(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B、C 距离之间的关系;(2)如果点M、N 分别在线段AB、AC 上移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C 与△ABC 关于直线AC 对称,AE 与CD 垂直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EAF=45°,且AF 与AB 在AE 的两侧,EF⊥AF.(1)依题意补全图形.(2)①在AE 上找一点P,使点P 到点B,点C 的距离和最短;②求证:点D 到AF,EF 的距离相等.26.如图,△ABC 中,AB=AC,AD⊥BC 于点D,延长AB 至点E,使∠AEC=∠DAB.判断CE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7.已知C 是线段AB 垂直平分线m 上一动点,连接AC,以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点D 在直线AB 的上方,连接DB 与直线m 交于点E,连接BC,AE.(1)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①根据题意补全图1②求证:∠EAC=∠EDC;(2)如图2,点C 在直线AB 的上方,0°<∠CAB<30°,用等式表示线段BE,CE,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在等边△ABC 外作射线AD,使得AD 和AC 在直线AB 的两侧,∠BAD=α(0°<α<180°),点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P,连接PB,PC.(1)依题意补全图1;(2)在图1 中,求∠BPC 的度数;(3)直接写出使得△PBC 是等腰三角形的α的值.29.在△DEF 中,DE=DF,点B 在EF 边上,且∠EBD=60°,C 是射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且BC≠BE),在射线BE上截取BA=BC,连接AC.(1)当点C 在线段BD 上时,①若点C 与点D 重合,请根据题意补全图1,并直接写出线段AE 与BF 的数量关系为;②如图2,若点C 不与点D 重合,请证明AE=BF+CD;(2)当点C 在线段BD 的延长线上时,用等式表示线段AE,BF,CD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30.解决下面问题:如图,在△ABC 中,∠A 是锐角,点D,E 分别在AB,AC 上,且∠A,BE 与CD 相交于点O,探究B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新同学是这样思考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这样的经验:假如△AB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在给定一组对应条件,如图a,BE,CD 分别是两底角的平分线(或者如图b,BE,CD 分别是两条腰的高线,或者如图c,BE,CD 分别是两条腰的中线)时,依据图形的轴对称性,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可证得更多相等的线段或相等的角.这个问题也许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轴对称图形来解决.请参考小新同学的思路,解决上面这个问题.31.如图,在△ABC 中,AB=AC,P 为△ABC 内一点,且∠BAP=70°,∠ABP=40°,(1)求证:△ABP 是等腰三角形;(2)连接PC,当∠PCB=30°时,求∠PBC 的度数.3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右侧作射线CP,∠ACP=α(0<α<60°),点A关于射线CP 的对称点为点D,BD 交CP 于点E,连接AD,AE.(1)求∠DBC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在α(0°<α≤60°)的变化过程中,∠AE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范围;如果不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AEB 的大小;(3)用等式表示线段AE,BD,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3.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作射线AD,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E,连接EC 并延长,交射线AD 于点F.(1)补全图形;(2)求∠AFE 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AF、CF、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4.△ABC 是等边三角形,AC=2,点C 关于AB 对称的点为C',点P 是直线C'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作∠APD=60°交射线BC 于点D.(1)若点P在线段C'B上(不与点C',点B重合).①如图1,若点P 是线段C'B 的中点,则AP 的长为;②如图2,点P 是线段C'B 上任意一点,求证:PD=PA;(2)若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①依题意补全图3;②直接写出线段BD,AB,BP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35.等边△ABC 的边长为4,D 是射线BC 上任一点,线段A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连接CE.(1)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如图1,判断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2)当点D 是BC 边上任一点时,如图2,请用等式表示线段AB,CE,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当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D=1 时,如图3,求线段CE 的长.。
八上几何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 (1 ,0) ,以线段 OA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三角形△AOB,点 C为 x 正半轴上一动点(OC> 1) ,连接 BC,以线段 BC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三角形△CBD,连接DA并延长,交 y 轴于点 E.(1)求证:△ OBC≌△ ABD(2)在点 C 的运动过程中,∠ CAD的度数是否会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 CAD的度数 ;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3)当点 C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 A, E,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 ACE拼在一起(图1).△ ABD不动,( 1)若将△ ACE绕点 A 逆时针旋转,连接 DE, M是 DE的中点,连接 MB、 MC(图 2),证明: MB=MC.( 2)若将图 1 中的 CE向上平移,∠ CAE不变,连接 DE, M是 DE的中点,连接 MB、 MC(图 3),判断并直接写出 MB、 MC的数量关系.(3)在( 2)中,若∠ CAE的大小改变(图 4),其他条件不变,则( 2)中的 MB、 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 (1) 已知 , 如图① , 在△ ABC中 , ∠ BAC=90° ,AB=AC, 直线 m经过点 A,BD⊥直线 m,CE⊥直线 m, 垂足分别为点 D,E, 求证 :DE=BD+CE;(2) 如图② , 将 (1) 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 ,AB=AC,D,A,E 三点都在直线m上 , 并且有∠ BDA=∠ AEC=∠BAC=α , 其中α为任意钝角 , 请问结论 DE=BD+CE是否成立 ?若成立 , 请你给出证明 : 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4、已知△ ABC和△ DEF为等腰三角形,AB=AC, DE=DF,∠ BAC=∠EDF,点 E 在 AB 上,点 F 在射线 AC 上。
(1)如图 1,若∠ BAC=60°,点 F 与点 C 重合,求证: AF=AE+AD;(2)如图 2,若 AD=AB,求证: AF=AE+BC。
初中几何复习5.
几何证明练习1、(04河北)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 和△ACD 拼成菱形ABCD .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 重合,两边分别与AB ,AC 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13—1),通过观察或测量BE ,CF 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13—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2、(06河北)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07河北|)在△ABC 中,AB =AC ,CG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G .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15-1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 ,一条直角边与AC 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 . (1)在图15-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 与CG 的长度,猜想并写出BF 与CG 满足的数量关系, 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2)当三角尺沿AC 方向平移到图15-2所示的位置时, 一条直角边仍与AC 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 直角边交BC 边于点D ,过点D 作DE ⊥BA 于图13—2图13-2图13-3图13-1 A ( E )图15-3图15-1点E .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 、DF 与CG 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 +DF 与CG 之间满足 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AC 方向继续平移到图15-3所示的位置(点F 在线段AC 上, 且点F 与点C 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 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4、(08荆门)将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1)摆放在一起,它们的较短直角边长为3.(1) 将△ECD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使E 点落在AB 上,则CC ′=______;(2) 将△E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使点E 落在AB 上,则△ECD 绕点C 旋转的度数=______; (3) 将△ECD 沿直线AC 翻折到图(4)的位置,ED ′与AB 相交于点F ,求证AF =FD ′5、(武汉07)填空或解答: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点A 、D 在直线CE 的同侧,AB =AC ,EC =ED ,∠BAC=∠CED ,直线AE 、BD 交于点F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猜想-探索-归纳-结论
、已知正方形ABCD,BE=CF,探索AE与BF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以示鼓励。
合理分析,
意的各种可能性,
物体框架,
视图
平移后到B1F,线段AE与B1F还相等吗?、是正方形内任意一点,MN⊥PQ,它们还相等
移到正方形的外部呢?
三、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你获得哪些证明方法?
)出示例题: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AC的中点,以点MON=90°。
当∠MON绕点O旋转,且射线OM
的边AB、BC于点E、F时,BO、EF交于点P.
(1)证明:△AOE≌△BOF,△BOE≌△COF
(2)探究BE、BO、BF 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3)探究AE、EF、FC 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