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鉴赏

合集下载

猛虎行诗歌鉴赏

猛虎行诗歌鉴赏

猛虎行诗歌鉴赏猛虎行诗歌鉴赏猛虎行张籍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如《野老歌》、《估客乐》、《筑城词》、《董逃行》、《征妇怨》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首讽喻诗。

诗的表面虽然是写老虎的凶猛,实际上,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用的是隐喻手法,是借老虎来暗射那些骄横嚣张、残酷压榨人民的豪门贵族的。

由于比喻贴切、生动,所讽刺的又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且是人民所深刻感受到的生活痛苦,因此,读起来还是容易领会诗人的'意图的。

诗的一、二句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这两句是说,山深林密,一片昏暗,老虎有所凭借,因而横行无忌,居然白日绕村行,异常凶恶。

这是在暗射那些有恃无恐、骄横于世的豪门贵族。

三、四两句接着进一步写老虎的凶残: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猛虎当道,吃人害物,被害者连一口气也不敢喘出来,麋鹿尽无声一语,正反衬出了老虎的气焰嚣张。

这也是暗喻豪门贵族当权,鱼肉人民,为所欲为,凶焰炽盛的情形。

麋鹿,这里隐喻人民,尽无声三字,形象贴切地描写了他们在豪门贵族的残害下,忍气吞声的悲惨情景。

年年养子在空谷四句,承上推进一层,说明老虎繁衍后代,长期残害人民,把虎祸的严重性作了更深入的揭露,同时也是对豪门贵族世世代代鱼肉人民的深刻写照。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到五陵年少身上。

五陵年少指的是游侠之士,这里诗人用来暗喻那些身负治安之责的朝廷武将。

五陵年少都是善于骑射,武艺高强的人,可是他们也慑于虎威,不敢近前射虎,只是空来下看行迹,可见猛虎的凶横,谁也奈何它们不得。

这两句是一石双鸟的写法,一方面对豪门贵族的凶横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另一方面又对朝廷武将的庸懦无能给予了尖锐的讽刺。

这首诗句句写老虎,句句隐喻豪门贵族,密切相联,如影相随。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由唐代大诗人李白撰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
上的腐败和暴力问题的看法。

诗歌以一只老虎为主角,描述它在丛林
中横穿的情景,意在引出诗歌的核心思想——权力下的社会,就像森
林里的老虎一样,不畏强权,厉行正义,公正行事,以此来反映他对
诗歌主题的看法。

诗中以猛虎为对比,讽刺了当时王权施政、政客存心腐败的现象。

猛虎一跃而起,整个森林响得雷声震地,象征着权力的升腾。

山川悬
崖般的山体,如此可怕的力量,无论多么高大,也不能抵挡它的飞扑。

它穿梭于树林之间,霸气十足,让全森林的动物都伏地惊惧,万有俯
首称臣。

所有的动物都不敢反抗它的权威,而且只有把自己藏在山洞里,才能防止自己被它攻击。

然而,动物们也从猛虎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准则。

猛虎并没有轻易
发怒,而是以极强的意志力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动物们的行为,带
着天道正义,以公正慈爱的态度去支配森林,使犯罪者胆寒,纳谏者
受福。

当它给出惩罚,ع人也去表示赞同。

通过诗歌,李白把它联想到了当时的社会,好似讥讽出当局的政
治权力滥用,以及唯权力论的灭绝——要当局严格执法,惩治严重犯罪,还应该保持公平正直,用慈悲的态度去对待群众,才能使社会真
正和谐。

“猛虎行高启赏”是一首经典的抒情诗,也是李白对当时社会现
象的一种有力点评,他说:“不惧当世强权,实行正义惩罚。

”。

古诗猛虎行·山木暮苍苍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山木暮苍苍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山木暮苍苍翻译赏析《猛虎行·山木暮苍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

猛气吞赤豹,雄威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糜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鉴赏】《猛虎行》系乐府旧题,为三僧虔《伎录》所载平调七曲之一。

《乐府诗集》题解中载其古辞四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尚非全篇。

后人作此题者,题旨不尽相同。

唐代李贺《猛虎行》和张籍《猛虎行》才明显以猛虎比拟藩镇割据一方,世袭为恶。

这个曲题也就带上一些寓言色彩了。

梅尧臣这首《猛虎行》也近似寓言,是借猛虎来讥刺当朝陷害忠良的权臣。

夏敬观说:“此诗当是讥司谏高若讷。

是时范仲淹言事忤宰相,落职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欧公(欧阳修)贻书切责,司谏高若讷以其书闻,欧公坐眨夷陵(洽所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朱东润则认为:“其时若讷附和吕夷简,不足当猛虎之称,此诗当是指吕夷简。

”(见《梅尧臣诗选》)吕夷简是吕蒙正的侄子,宋仁宗朝当过宰相。

高若讷如无吕夷简支持是不足以贬逐范仲淹和欧阳修的。

诗的开头先描述和渲染猛虎出穴的威风。

黄昏时候,在苍苍的山林里,一阵凄风刮来,黄色的茅叶沙沙作响。

“云从龙,风从虎”,老虎出洞了。

熊罴不敢当,其气势足以吞赤豹,慑封狼。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猛虎的张牙舞爪的模样,而且暗示了讽刺的对象。

王充《论衡》载:“鲧为诸侯,欲得三公,而尧不听,怒甚,欲以为乱,比兽之角,可以为城,举尾以为旌。

”李贺《猛虎行》“举头为城,掉尾为旌”,用此典旗以刺藩镇,而此诗则用此典以示所刺对象不是在下层,而是在朝中的权奸。

犹如猛虎慑服赤豹和狼,这个权奸先以其威势慑服同类。

高若讷之附和吕夷简,就是趋附这种威势。

李白《猛虎行》译文及注释

李白《猛虎行》译文及注释

李白《猛虎行》译文及注释译文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

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

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

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东都沦陷,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

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

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

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

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

我到过博浪沙和淮阴市,想起了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决定楚汉命运的人物。

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

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

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

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

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

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

昨日还在宣城作客,与宣州太守交游。

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

是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

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

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

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

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紵》,余音绕梁。

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

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注释⑴猛虎行:乐府旧题。

《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

古辞云:“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⑵“朝作”二句:宋本注云:作“行亦猛虎吟,坐亦猛虎吟”。

猛虎,多喻恶人,此喻安禄山叛军。

⑶陇头水:古乐府别离之曲《陇头歌辞》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是一首古诗,诗中描写了皇家勇气、霸气、威
武庄严的场景。

这首诗由唐朝大诗人杜牧所作,以皇帝弘放朝野的政令为背景,
充分表现了王室的威严和飞扬的气势,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皇宫大宴中,感受着声色荡漾的盛举。

诗的开头,明哲保身,以无可追究的礼义盛情欢迎宾朋。

猛虎形
象凸显了当时皇政的神圣与威严:鼓声响起,猛虎行高启;皇家陪伴,士卒齐来;谦恭恭敬,雾里看花;睛目炯炯,带有狙击的神情,后羿
射日一样,如箭如弓,左右排展。

这首诗中又有长河护桥,牧童牛羊,虎豹故里,以及当时民间放
歌祝福的景象,把皇室尊严与民间欢乐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体会
到当时的象征主义,对一个繁荣国度的精神遗产有了深刻的认识。

最后,就像猛虎行高启一样,杜牧神采奕奕,把当时皇室气质传
承在每一个字里。

这首诗用精湛的技巧,把极其虔诚的心灵表现出来,给人以震撼与深刻的视觉感受,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都能够感受到
无比的庄严之美。

猛虎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猛虎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猛虎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猛虎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猛虎行晋朝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行》译文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猛虎行》注释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

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整驾:整理马车。

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

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岁载阴:岁暮。

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高。

骇:起。

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

静言:沉思。

高山岑:高山顶。

亮节:节操高尚的人。

“人生”两句: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曷,同“何”,怎么。

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

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

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猛虎行》简析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

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

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八王之乱”中被杀。

古诗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翻译赏析《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前言】《猛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避安史之乱途中赠给书法家张旭的诗作。

全诗分三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胸怀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展,无奈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最后十四句为第三段,先盛赞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再写在溧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最后写自己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达自己壮志未已,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

此诗完全不受古乐府的传统束缚,句式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歌行体,结构也颇具匠心,堪称唐诗精品。

【注释】⑴猛虎行:乐府旧题。

《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

古辞云:“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是一首古代著名抒情诗歌,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激昂的词句写出北宋军民抗击金兵的壮举,表达了他们的忠义精神和革命心情,是一首古代的英雄抒情的佳作。

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猛虎行动的场景:“战地千里听凤声,汉家大将猛虎行。

大河淹没赤壁城,英雄英姿开高启。

”显然,这里指的是宋朝军队在江汉两地和金兵的一场激烈的战斗。

它向我们描绘出上千里之外,由宋朝军队发出惊天动地的凤鸣声,汉家大将猛虎行,大河淹没赤壁城,英雄英姿开高启的热烈感人场景。

接下来的整首诗以激昂的语调表达出宋朝军民抗击金兵的英雄作为:“平原一片陇头土,胆气百万加雄师。

鹰击长空无极限,猛虎跃马入长城。

”英勇险胆,精兵强将,不怕千里距离,不惧重重险阻,以极大的决心抗击金兵,无往而不胜,被誉为宋朝英雄豪杰。

最后一句写到:“把酒临风看群雄,大江茫茫气豪壮。

”作者用狂放而动人的语言大赞宋朝军民在抗击金兵的英雄业绩,饮酒临风,颂扬英雄英姿在大江茫茫堤岸上发出的震耳欲聋的英雄气息,使我们深深的被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打动。

《猛虎行高启赏》不仅代表了辛弃疾的精神,也是中国古代革命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充分表达了英雄作为和爱国精神的热情,被誉为古代英雄抒情的佳作。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
摘要:
1.介绍《猛虎行》的背景和作者
2.概述《猛虎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分析《猛虎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4.介绍《猛虎行》的注释版本和价值
5.总结《猛虎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正文:
《猛虎行》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惠连所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谢惠连(431 年-493 年),字惠连,南朝宋文学家,他是南北朝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并称为“南北二骄”。

《猛虎行》以猛虎为线索,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现实面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全诗分为序、正文和尾声三部分,正文部分详细描绘了猛虎的形象、习性、捕猎过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在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方面,《猛虎行》以鲜明的意象、生动的描绘、独特的构思和强烈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勇猛、威武、独立的猛虎形象。

同时,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猛虎行》的注释版本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李白的《谢惠连集注》。

李白的注释对原诗意境和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为后世研究者提供
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此外,《猛虎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唐代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曾受到《猛虎行》的启发,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总之,《猛虎行》作为南北朝时期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叙事诗,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李白《猛虎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猛虎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猛虎行》原文|译文|赏析《猛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避安史之乱途中赠给书法家张旭的诗作。

并且此诗完全不受古乐府的传统束缚,句式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歌行体,结构也颇具匠心,堪称唐诗精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猛虎行》原文唐代:李白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译文及注释译文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

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

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

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东都沦陷,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

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

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

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

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

我到过博浪沙和淮阴市,想起了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决定楚汉命运的人物。

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

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

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

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

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

猛虎行高启赏析《猛虎行高启赏析》是一部由清代散曲大师石坚所作的作品,该曲展现了猛虎行高的英勇气魄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本文将从曲调特点、意境描写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赏析。

首先,猛虎行高的曲调犹如一阵猛虎咆哮,充满着豪迈和激昂的气息。

该曲采用了6/8拍的民间舞曲形式,力度凶猛,音韵流畅有力,充分表现了猛虎行高的霸气和精神风貌。

曲调激烈的音乐旋律,能够让人感受到猛虎奔腾的力量和充沛热情,读者可以仿佛看见着猛虎奔跑的身姿,以及它追求自由的热血与勇气。

其次,猛虎行高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雄猛的猛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

曲中的词句反映了猛虎奔腾的速度和力量,用“闽山巅,猛虎猖”来形容猛虎的威猛和狂野。

而猛虎不受束缚的状态也通过“何由衔玉,暂嬉环佩”的形象描绘出来。

读者们在听到这首曲子时,可以感受到猛虎凌空跳跃,咆哮声和脚步声回荡在大山之间,给人一种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豪情。

再者,猛虎行高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曲调和丰富的意境描写。

石坚巧妙地运用了众多音乐技巧,如复调和缓慢连续音符等,使曲子更加生动有力。

而意境描写中的猛虎和自由精神,更是引人入胜。

曲中描绘的猛虎行高,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勾起读者对猛虎的景仰和崇拜。

而追求自由的精神也正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变的动力。

总之,《猛虎行高启赏析》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独特风貌的散曲,通过其曲调特点、意境描写和艺术价值分析,展示了猛虎行高的英勇气魄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这首曲子既能够给人以震撼和激励,也能够引发读者对自由与豪情的思考。

因此,猛虎行高作为一首经典的散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二十五首《猛虎行》诗作,值得品读

二十五首《猛虎行》诗作,值得品读

⼆⼗五⾸《猛虎⾏》诗作,值得品读2021-11-02 07:03·春江⽉《猛虎⾏》为乐府《平调曲》名。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猛虎⾏》 题解:“古辞⽈:'飢不从猛虎⾷,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巢,游⼦为谁骄。

’”后⼈作此题者,或写客⾏,或写劝勉,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或以猛虎喻贪暴苛政,题旨不尽相同。

猛虎⾏【两汉】佚名饥不从猛虎⾷,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巢,游⼦为谁骄。

猛虎⾏【魏晋】曹丕与君媾新欢。

托配于⼆仪。

充列于紫微。

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

云⾬散洪池。

猛虎⾏【魏晋】曹叡双桐⽣空井。

枝叶⾃相加。

通泉浸其根。

⽞⾬润其柯。

绿叶何蓩蓩。

青条视曲阿。

上有双栖鸟。

交颈鸣相和。

何意⾏路者。

秉丸弹是窠。

猛虎⾏【魏晋】陆机渴不饮盗泉⽔,热不息恶⽊阴。

恶⽊岂⽆枝?志⼠多苦⼼。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幽⾕底,长啸⾼⼭岑。

急弦⽆懦响,亮节难为⾳。

⼈⽣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南北朝】谢惠连贫不攻九嶷⽟。

倦不憩三危峰。

九嶷有惑号。

三危⽆安容。

美物标贵⽤。

志⼠励奇踪。

如何只远役。

王命宜肃恭。

伐⿎功未著。

振旅何时从。

猛虎⾏【唐代】李⽩朝作猛虎⾏,暮作猛虎吟。

肠断⾮关陇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惊⼭欲倾倒。

秦⼈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输⼀失关下兵,朝降⼣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动,鱼龙奔⾛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定⽌。

朝过博浪沙,暮⼊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阁,⾦鞍骏马散故⼈。

昨⽇⽅为宣城客,掣铃交通⼆千⽯。

有时六博快壮⼼,绕床三匝呼⼀掷。

楚⼈每道张旭奇,⼼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春,杨花漠漠愁杀⼈。

【诗歌鉴赏】张籍《猛虎行》原文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张籍《猛虎行》原文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张籍《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张籍《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张籍《猛虎行》原文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张籍《猛虎行》翻译待更新张籍《猛虎行》赏析《猛虎行》是一首以乐府体写的寓言诗,表面上是写猛虎危害村民的情景,实际是写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启示人们认识现实。

全诗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点出猛虎所居,及其大胆妄为之状:“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猛虎本出入深邃幽暗的山林,而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绕村寻衅,比喻恶势力依仗权势,肆意横行。

两句发端立意,统领全篇。

接着,步步深入地刻画老虎的凶恶残暴、肆无忌惮之举。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傍晚之际,猛虎孤身在大路上捕食生灵。

这富有启迪性的诗句,不禁使人们想到羽林军的“楼下劫客楼上醉”,宦官们名买实夺的“宫市”,方镇们的“政由己出”,屠城杀人,以及贪官们的税外“赋敛”羡余,这些不都是趁朝廷黯弱之际的“当道”捕食吗?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当时社会上一片恐怖,善良的劳动人民只好战战兢兢、忍气吞声地生活。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也是一种人世社会的借喻。

它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恶势力有着非常深广的社会联系,皇亲国戚,豪门大族,利用封建宗族和裙带关系,结成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统治集团,官官相护,上下勾结,各霸一方,危害百姓。

猛虎施虐为害,受害最深的要算靠近虎穴的山村了:“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黄犊”即小黄牛。

黄牛是农家的重要生产资料,“取犊”而去,民何以堪!这两句表面是说老虎把爪牙伸向了附近的山庄,把农家的小黄牛咬死、吃掉,实则是写人中之“虎”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残酷手段虐害人民、弄得民不聊生的情形。

描写“猛虎”之害,至此已淋漓尽致,最后笔触转向“射虎”之人:“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李白《猛虎行》注析

李白《猛虎行》注析

李白《猛虎行》注析《猛虎行》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1,泪下不为雍门琴2。

旌旗缤纷两河道3,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4,胡马衔洛阳草5。

一输一失关下兵6,朝降夕叛幽、蓟城7。

巨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8。

题解:《猛虎行》,乐府平调曲名。

《乐府诗集·相和歌词六·猛虎行》郭茂倩题解:古辞曰:“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后以此题为诗者,或写客行,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或以猛虎喻苛政。

注释:1、断肠句:《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见《古风》二十二注1.2、雍门琴:春秋齐城门名。

据汉刘向《说苑·善说》,战国时齐人子周居雍门,曾以琴见孟尝君。

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子周引琴而鼓,于是孟尝君涕泣哀,下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3、旌旗句:言河南、河北两道均陷于安禄山叛军之手。

旌旗缤纷,言叛军势盛。

4、秦人句:谓中原及关中军民为叛军所蹂。

秦人代指中原和关中广大军民。

燕地代指叛军。

5、胡马句:谓叛军占领唐东都洛阳。

安禄山是胡人,故称其叛军为胡马。

,反而,表示意想不到和心理上难以接受。

6、一输一失句:谓军事上失败,决策上失误,致使官军一败涂地。

军事上失败指封常清、高仙芝先后失败退守。

决策上失误指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斩封常清、高仙芝于军中,致使潼关无兵把守。

7、朝降句:指常山太守颜卿起兵于敌后,河北诸郡响应。

时才八日,史思明、希德引兵击诸郡,广平诸郡复为贼守。

见《资治通鉴》。

8、巨二句:谓安禄山叛军未平,天下纷扰,不得安宁。

巨喻安禄山;鱼龙喻朝野上下。

第一段:诗人感伤时局,忧国忧民。

首四句为比兴,引出“肠断”、“泪下”作为全诗之眼。

旌旗四句言两河道、洛阳城失陷百姓官兵遭受胡兵蹂。

一输一失四句言时局不定,贼势尚盛,朝野上下不宁。

颇似楚汉时1,反复无定止。

朝过波浪沙2,暮入淮阴市3。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

猛虎行谢惠连注释(原创版)目录一、前言二、猛虎行的背景和意义三、猛虎行的文学价值四、猛虎行的注释分析五、结语正文一、前言《猛虎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惠连的一首代表作,诗中通过对猛虎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抱负。

本文将对《猛虎行》进行分析,并结合注释,探讨其文学价值和背景意义。

二、猛虎行的背景和意义《猛虎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猛虎的形象,寓意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危机。

猛虎在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时局的写照,更是作者理想的寓意。

通过猛虎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政治的期许。

三、猛虎行的文学价值《猛虎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象征主义手法:作者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将猛虎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

2.形式创新:谢惠连在《猛虎行》中采用了七言歌行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时较为新颖,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3.艺术表现:作者通过对猛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审美观。

四、猛虎行的注释分析在《猛虎行》的注释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1.对猛虎的描绘:作者通过“眈眈”的眼神、“咆哮”的怒吼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猛虎的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震撼力。

2.猛虎与社会的联系:注释中指出,猛虎象征着当时的权力和时局,这种联系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作者的抱负:在诗中,作者以猛虎为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振兴国家。

五、结语《猛虎行》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的诗歌,通过猛虎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抱负。

古诗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翻译赏析

古诗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翻译赏析《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机。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鉴赏】此篇是一首赞美游子洁身自好,不作非礼之事的诗。

见《文选》陆机《猛虎行》注和《乐府诗集·题解》,二书均未正载其辞,疑非全章。

诗题“猛虎行”,本乐府杂曲歌辞,古辞有“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句,因而得名。

曹丕、曹叡皆有此作。

作者这篇作于西晋政治大变乱时期,沿用古乐府旧题,表明一般志士,虽然胸怀正直,慎于出处,但为时势驱遣,难以保持其高节。

而在出仕以后,岁月流逝,仍然功业无成,心情郁抑,不免进退两难,俯仰身世,深感内疚。

作者出身于东吴世族,祖父陆逊为吴丞相,父亲陆抗为吴大司马,父祖两代为东吴名将,以功业著称。

自己则是“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史称其“身长七尺,其声如雷”,“伏膺儒术,非礼勿动。

”可见也是有为的志士。

不意年仅二十而吴亡于晋,两个哥哥陆晏和陆景战死。

他在晋武帝太康(280-289)末年,和弟弟陆云一同被召赴洛阳,受到重臣张华的激赏,名振一时,由张华推荐,曾官祭酒及著作郎等官。

后来不幸陷入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的圈子,在晋惠帝太安(302-303)初,一面被成都王司马颖信任,得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一面又遭受王粹、牵秀、卢志、孟玖等谗人中伤妒忌,名为主将,实则调度不灵,进退两难,不能自拔。

这篇《猛虎行》,当即作于是时。

诗中所抒吐的彷徨酸苦的心情,正是他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实感。

全诗是通过自身的遭境来着笔的,词藻华美,气势较为高峻。

诗的开篇四句,表明志士处世,往往用心慎重,爱惜身名,因而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热得难受也不歇于恶木阴下。

李贺诗选之猛虎行注释

李贺诗选之猛虎行注释

⑺“雷鸣”,传说宝刀在有风雨的夜间往往发出啸声。这两句说宝 刀被弃置不用,挂在壁上,发出不平之鸣。比喻志士豪杰没有机会为 国效力。 ⑻《礼记· 檀弓》载孔丘过泰山旁,见有妇人哭墓,叫子路过去询 问,妇人诉说:她的丈夫、公公、儿子三代都被老虎害死了。这两句 述这件事,暗示藩镇害民酷烈而且长久。 ⑼末两句说官家命令吏人捕虎,吏人怕虎不敢执行,比喻皇帝命 令将领讨伐藩镇,将领踟蹰观望不敢进军。
⑵这两句说虽有精良的武器,没有人用来杀虎。这是讽刺朝廷不 能讨平叛镇,一味姑息。“舂”,刺击。“抨”,开弓。 ⑶这两句说猛虎不但自己作恶,还教会子孙作恶。比喻叛镇权位 世袭,代代作乱。“乳”,“哺”,喂养。“生狞”,很凶恶。
⑷这两句极言虎的躯体庞大,不同寻常。《吕氏春秋· 行论》载,
鮌为诸侯,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 举其尾,能以为旌。”
愁 见 夜 行


东 海 黄 公 ,
掉 尾 为 旌


举 头 为 城 ,
教 得 生 狞⑶。源自乳 孙 哺 子 ,强 弩 莫 抨


长 戈 莫 舂 ,
吏 不 敢 听


官 家 有 程 ,
妇 人 哭 声


泰 山 之 下 ,
壁 上 雷 鸣


何 用 尺 刀 ,
牛 哀 不 平


道 逢 驺 虞 ,
“猛虎行”,乐府《平调曲》名。本篇以猛虎比喻背叛朝廷的藩镇, 表示对藩镇作乱害民的痛恨。唐代从安史之乱后藩镇拥兵割据的现象 十分严重。朝廷对叛镇用兵往往徒劳,不得不忍辱姑息。为了防备, 朝廷还须供养大量军队;藩镇之间也相互攻杀,受害最甚的当然是老 百姓。

陆机《猛虎行》原文、注释及解析

陆机《猛虎行》原文、注释及解析

陆机《猛虎行》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猛虎行[晋] 陆机渴不饮盗泉水②,热不息恶木阴③。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④,杖策将远寻⑤。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⑥。

日归功未建⑦,时往岁载阴⑧。

崇云临岸骇⑨,鸣条随风吟⑩。

静言幽谷底(11),长啸高山岑(12)。

急弦无懦响(13),亮节难为音(14)。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15)?眷我耿介怀(16),俯仰愧古今(17)。

〔注释〕①本篇选自《陆机集》。

《猛虎行》,是汉乐府古题。

②盗泉,古泉名。

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

《尸子》曾记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③阴,通“荫”。

④整驾,驾车出行。

肃,敬。

时命,时君之命。

⑤杖策,执鞭。

寻,探求。

⑥这两句反用《猛虎行》古辞:“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意为迫于饥寒不容选择。

⑦日归,日暮。

⑧岁载阴,乃至岁暮。

载,则,乃。

岁阴,岁暮,岁末。

这两句感叹时日已过而功名未就。

⑨崇,高。

崇云犹言浓云。

骇,起。

⑩鸣条,树枝经风吹而发声。

这两句写岁暮的景色。

(11)静言,这里意为静思。

《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幽谷,深谷。

(12)啸,撮口发声,其音长而清越。

岑,崖岸。

(13)急弦,绷得很紧的弦。

懦响,柔缓的乐声。

(14)亮节,音色高亢的节;节,古乐器名。

音,乐声。

这里喻指知音。

这两句意指急弦奏不出懦响,而慷慨激昂的节亦难有皆合世俗之耳的乐声。

(15)曷,如何。

云,语助词。

开此衿,开怀。

衿,同“襟”,襟怀。

(16)眷,回顾,耿介,正直。

(17)俯仰,低头与抬头。

这两句意为有负于耿介正直的抱负,感到俯仰惭愧。

〔解析〕这是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作者为西晋诗人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出身吴国的高级士族,其祖父陆逊为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曾任吴国大司马。

《晋书》本传说他:“少有异才,文章冠世。

”晋武帝发兵灭吴后,他退居旧里,闭门读书达十年之久,后偕弟陆云一起北上晋都洛阳,深受张华推重,成为太康文坛的领袖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此诗共十六句,分三部分。

前六句开门见山写虎的凶恶。

开始四句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

五、六两句极言其作恶之甚。

当时藩镇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度,不仅自署文武官吏,征收赋税,甚至以土地传之子孙,父死子握其兵权,企图夺取唐王朝的天下。

由于各镇时有叛乱,藩镇和朝廷的战争以及藩镇之间的混战,此起彼伏,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人民带来无限痛苦。

诗人以极大的愤慨面对现实,捕捉住事物最突出的本质特征,以此喻象建立起可感的形象,指摘时弊,切中要害。

中间四句紧承上面的意思指出,有法术能制虎的黄公都怕遇见它,而它看见具有虎形却不食生物的仁义之兽驺虞,心里还感到不舒服,嗔怪驺虞的无用。

这是诗人以独特的感受与典型客观事物有机融和创造出来的“猛虎”形象。

李贺生活在如上所述的社会环境中,藩镇为害之烈,在他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头脑中都印象极深。

这里不直说虎如何伤人,也不去说虎如何凶猛,而是从别人对它的反应上做出鲜明有力的表现,然后再用仁兽驺虞与它两相矛盾着的因素加以申述,既说明了它的残虐,更指出了它“非仁德所能感化。

“这种层次分明”,步步递进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了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艺术效果。

最后六句,前两句先说人有宝刀,但悬之壁间无以为用,不能以之除害,宝刀愤激不甘而作雷鸣。

这两句诗感情色彩极其浓烈,寄托着诗人愤世的激情。

王琦注云“刀作雷鸣似愤人不能见用之意”。

李贺热切期望扫平藩镇,完成国家统一,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其五),但却遭到小人的排挤,沉沦下僚,前进无路,报国无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他热情的心里进发出愤怒的火花:“忧眠枕剑匣”,“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后四句把矛头直指官家。

意思是说泰山之下有妇人一家死于虎口,官家虽然限期捕虎,但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的具文,官吏极怕“猛虎”,不敢去冒险。

先从“妇人哭声”着墨,陈述人民在官家对虎无能为力,一味退避的形势下受害之深重,然后引到“吏不敢听”,指出他们不敢听官司之期限,创造出对强藩悍将畏之如虎的官家形象。

前者写以妇人为代表的广大受难者,后者写以官家为代表的统治者,它们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正面现实,异常沉痛的心情。

这首诗古朴无华,意境深邃,用最经济浓缩的笔墨畅述胸怀,从各个侧面充分准确地刻画出猛虎可憎、可恶、可怕、可恨的形象,流露出诗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炽热如焚,忧国悯时的极大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