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论的由来和发展

生物进化论的由来和发展

生物进化论的由来和发展生物进化论是指一种观点,它认为物种是由分类上更低级的物种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物种是发生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持续发生的。

它是由18世纪的拉斯维加斯学派的思想家,最先提出的,由此,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改变的。

维克多·弗洛伊德(1809-1882)是进化论的最早支持者之一,他指出,每一种物种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物种的变化是由自然选择和变异所致,弗洛伊德认为,每一种物种都会有一定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影响物种的发展。

他也指出,环境压力是物种发展的重要因素,只要环境发生变化,物种就会发生变化。

随后,英国的达尔文·牛顿(1809-1882)继续深化了进化论的思想。

他提出,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物种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适应能力,进行适应性变化,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达尔文还提出了进化论的基础理论,即“自然选择”和“自然变异”,他认为,物种在新环境中,会根据自身优势和适应能力,进行适应性变化,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此外,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穆勒·贝尔()提出了“基因联系”的概念,穆勒·贝尔认为,物种的变化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并且这种传递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持续发生的,从而使物种发生变化。

后来,贝尔的学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30-1982)提出了“分子进化论”,他认为,物种之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他指出,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从而使物种发生变化。

近年来,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进化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基因工程技术使得物种的变异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物种的人工进化。

总之,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它的发展过程主要受到科学家们的思想和技术的推动,这些思想和技术是生物进化论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于生命的起源和物种的演变一直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当时科学界对于生命奥秘的理解和认知。

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生物的分类和比较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要追溯到 18 世纪。

当时,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观点,认为物种是可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

但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深入的研究。

19 世纪,随着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进化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拉马克是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

他认为,生物具有一种内在的“向上发展”的趋势,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并且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长脖子,这种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长颈特征就会遗传下去。

尽管拉马克的理论存在一些错误,但他的工作为后来的生物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真正使生物进化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的是达尔文。

达尔文在环球旅行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特征。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他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和物种的起源。

然而,达尔文的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无法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于一些复杂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也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

20 世纪初,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遗传学的发展为生物进化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物质是基因,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尝试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点。

3.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意义:科学地解释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和,对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不足之处:对于的本质以及对可遗传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现代达尔文主义1、主要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和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的改变,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有的。

4、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例。

5、基因型频率:某种的个体在中所占的比例。

6、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及生物进化理论,同学们最容易联想到哪位科学家?【读一读】教科书P94“知识海洋——达尔文进化学说”,找出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

【讨论】1.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2.用农药消灭害虫刚开始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议一议】达尔文进化学说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达尔文进化学说有什么局限性?活动二:说明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说一说】现代达尔文主义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议一议】怎样一群个体可以称为种群?【辨一辨】下列哪些属于种群?①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②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③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④一个养殖场所有母鸡;⑤森林中所有的杨树苗。

种群的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读一读】什么叫基因库?【辨一辨】判断下列两项是否为基因库?①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②一个池塘所有鲫鱼的体色基因。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人类对于生物进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从最初的朴素猜测到如今基于大量科学证据的严密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有所观察和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生物进行过分类,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生物变化的初步观点。

然而,这些观点大多基于直观的观察和哲学的思辨,缺乏科学的实证。

直到 18 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分类学,为生物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通过对大量生物的观察和分类,试图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但林奈仍然坚信物种是固定不变的,是由上帝创造的。

真正开启生物进化理论大门的是法国博物学家布丰。

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的变异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尽管他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为后来的进化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19 世纪,英国地质学家莱尔的《地质学原理》出版,他提出了地质渐变论,认为地球的表面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变化的。

这一理论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框架。

而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人物当属达尔文。

达尔文在环球航行中,对各地的生物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采集。

他发现,在不同的岛屿上,即使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达尔文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两个核心观点: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生物之间激烈的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将这些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这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物种逐渐发生了进化。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达尔文的观点。

例如,古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了大量过渡类型的化石,证明了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比较解剖学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支持了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胚胎学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物种在胚胎发育早期具有相似的阶段,进一步证明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种群演化的理论,它由一系列科学发现和思想演变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接受。

以下是关于进化论形成和发展历程的概述。

1. 古代思想: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思考生物的起源和多样性。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有机体的连续链条,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渐进的变化相互联系。

然而,缺乏证据和科学方法,这些观点只能视为纯粹的哲学假设。

2. 拉马克的遗传理论:18世纪末,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一种被称为“遗传的力量”的理论,即个体通过积极适应环境产生的特征可以遗传给后代。

尽管这个理论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为后来的进化思想奠定了基础。

3. 达尔文的进化论:19世纪初,英国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核心思想。

他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两个关键观点:物种的多样性是通过自然选择逐渐产生的,而不是由神创造;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将其有利特征传递给后代。

达尔文的理论引起了巨大争议,但逐渐被科学界接受。

4. 孟德尔的遗传发现:19世纪中叶,奥地利修道士格雷戈尔·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进行一系列育种实验,发现了遗传的规律。

他的工作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为进化论提供了分子基础。

5. 基因学和遗传学的发展:20世纪初,基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遗传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随着基因的发现和DNA结构的解析,人们开始理解基因如何编码生物的遗传信息,并且如何通过基因突变和重组导致新的遗传变异。

6. 群体遗传学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形成:20世纪中期,群体遗传学的发展为进化理论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

群体遗传学研究了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和遗传漂变的机制。

同时,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形成将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突变和基因流等因素整合在一起,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

7. 分子进化学的兴起:20世纪后期,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促使分子进化学成为进化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比较DNA和蛋白质序列,研究人员可以重建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并推断出共同祖先的存在时间和地点。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说课稿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说课稿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是高中生物必修 2 中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的编排上,先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然后逐步引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建立起进化的观念,为后续学习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遗传和变异、种群和群落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引导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解释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基因频率,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计算。

(2)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3)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 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 没人相信了。
于是关于生物起源的种种猜测又被提 了出来,其中最被人认可的是“进化论”!
四、 现代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 的适应性。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遗 传变异的原因,而且仅限于对生物进化个体的 分析,因而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高等生物 和低等生物并存的现象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繁殖过剩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 强的繁殖力。
生存斗争:
达尔文把生物与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称为
生存斗争。
生物同无机自然条件的斗争
无机自然条件:水、湿度、温度、光、空气等
种间斗争
指不同物种间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斗争。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精华部分,运用现代遗传学、生态学、物理、 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 的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进化是在生物种群中实现的。 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 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
方向演变
课堂练习:
按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 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甜食树缝中的蚂蚁 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 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 影响的结果。
了自然选择学说。其阐明了 生物进化的原因,对生物多 样性、适应性也作出了正确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的演变和变化过程,包括生物形态、生物行为和生物发育等方面。

人类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才有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在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基因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1.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达尔文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先驱,他的进化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他认为,生物种群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生物之间通过竞争争夺资源、区域和配偶。

在这种竞争中,那些适应环境和竞争力最强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生存得更长久,更容易生育后代,这些后代会继承父母的有利基因。

有利基因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个体的基因组中,从而增强了种群的适应性。

2.基因遗传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基因遗传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它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和变异方式。

基因遗传学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准确性,即适者生存和物竞天择。

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基因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基因表达和群体间基因组变异的关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遗传学。

基因遗传学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和变异方式,这为人们深入理解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3.群体遗传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主要研究生物基因组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生物进化中特殊的原因和机制。

例如群体大小、空间分布和基因流等因素都能够影响群体基因组的动态变化,从而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4.系统进化生物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是系统进化生物学。

该学科通过对不同生物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以此可以了解每一个生物现在的形态和特性如何发展和变化的。

系统进化生物学利用分子多样性、基因标记和化石记录等多种信息,对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进行推断。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生物进化理论是指描述生物物种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已经历经几个世纪的演化发展。

如今,生物进化理论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模式。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来回顾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1. 开始的时代在庞大的生物界中,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于这些物种的起源和变化有着不同的想法。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生物物种是由神创造的,这种想法持续了几千年。

然而,一些早期文明的学者开始表现出对于物种起源的好奇心,并用他们有限的知识和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些至今仍有争议的观点。

首先,古希腊哲学家安克里特(Anaximander)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了“简单生物是从泥浆中诞生的”的想法。

这个观念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天主教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而另一位希腊哲学家艾尼雅斯(Anaxagoras)则提出了一个更接近现代的生物起源观点,即“每种物种在最开始时都是混合而成的,而不是单独的”。

然而,到了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导了科学界和教育界。

亚里士多德的“大型物质的级别”假说认为,自然宇宙中所有的物种都是固定的,无法改变。

2. 达尔文时代真正反转这种观点的是查尔斯·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加入了航海家罗伯特·菲茨罗伯茨的船队,并展开了一场五年的环球之旅。

在此期间,达尔文详细记录了许多岛屿上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并注意到了这些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变异。

1844年之后,达尔文开始将这些观察记录下来,并在1859年发表了名著《物种起源》。

他抛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模型引起了轰动,成为后世最受推崇的进化基础之一。

3. 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引起了无数学者的兴趣。

其中,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更使进化理论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二者结合成为当今的现代合成进化理论。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化论是自然科学中的一大理论体系,主要探讨生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的过程。

进化论始于18世纪末期,经过多位科学家的探索和研究,最终由达尔文提出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1. 前驱者的贡献1.1 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林奈是18世纪欧洲最知名的自然科学家之一,他发明了现代分类法,将动植物按照其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林奈认为,所有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完美产物,根本不存在进化的可能性。

1.2 乔治·路易·勒克蒂耶(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勒克蒂耶是法国自然学家,他提出了“物种可变性”的观点,认为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物种发生变化。

但他没有提出进化的机制。

1.3 詹姆斯·哈顿(James Hutton)哈顿是苏格兰地质学家,他发现地球表面的岩层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的,认为地球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1.4 凯斯·詹姆士(Charles Lyell)凯斯·詹姆士是英国地质学家,他提出了“地质学的逐渐变化原则”,即地球表面的现象都是由于长时间的作用和变化所引起的,这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2. 达尔文的进化论2.1 达尔文的观察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自然学家,他在航海期间对各种生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征。

比如,乌龟的壳在不同的岛屿上有着不同的形态,鸟类的喙和脚爪也有差异。

这启示达尔文思考,这些差异是否与当地的环境有关?2.2 达尔文的推论达尔文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生命有共同的起源,而不是突然创造的。

(2)生命可以演化成不同的形态,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

(3)进化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2.3 达尔文的机制达尔文通过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天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这一进化机制。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结婚,都能产 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B.马和驴是不是一个物种? 不是
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
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 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 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 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 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 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 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 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 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不利变异的基因---淘汰
有利变异的基因---积累
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95%
5%
5%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桦尺蛾出现不同的体色。
1、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个体数,求 基因频率。 例1.在某种群中,AA的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 有10个,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A的总数有30×2+60×1=120,A的频率为 120/200=60%。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有A+a=100%, 所以a=1-60%=40%. 归纳总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的个体数, 求基因频率时,用:A=A的总数/(A的总数+a的总数)= A 的总数/总个体数×2。a=1-A。
• A.影响因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移和遗传 漂变等。 • B.遗传漂变:当种群太小时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 减甚至丢失的现象。所有群体均能出现遗传漂变。 群体很小时,遗传漂变的效应就越明显。 •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其 他因素引起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则是不定向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论发展历程

生物进化论发展历程

二、科学界证实进化论正确性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论断已经被大量研究证 实,不过人们也有困惑:人类有23对染色体,而黑猩猩 等与人类亲缘最近的大型灵长类动物却有24对染色体,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早先认为人类第2号染色体是进化 中由古猿身上两条染色体2a和2b合并而来。 2002年,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初步确定了这一融合 发生的位点。在这次对第2号染色体的详细分析中,科学 家们发现了染色体融合的确凿证据:2号染色体上的某一 位置,存在具有着丝点特征的DNA编码对称重复现象, 而着丝点是染色体的中心点。科学家因此判断,这一位 置是融合前一条染色体着丝点留下的残迹。科学家的这 一成果解答了人们对进化论的一个困惑,也再次从一个 侧面证实了进化论的正确性。
特征:
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 组成的群体。 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 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 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 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 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 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 本原因。 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 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 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 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 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 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 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
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材 料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简称中性学说)。认为 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数进化改变和物种内的大多数变 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而是通过那些选择上中 性或近乎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引起的,反 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万能论观点(见分子进 化的中性学说)。 1972年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共同提出“间 断平衡”的进化模式来解释古生物进化中的明显的不 连续性和跳跃性,认为基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种以下的 渐进进化模式,即线系渐变模式,不能解释种以上的 分类单元的起源,反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唯渐进进化 观点。

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沿问题

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沿问题

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沿问题概述生物进化理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关于物种起源、物种形成和物种演化的各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揭示生物界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目前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前沿问题。

1. 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原理是自然选择。

这一原理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在进化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然选择意味着在环境中,更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机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传递其优势基因给下一代。

这种选择过程会导致物种的适应性改变,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此外,遗传突变、基因漂变和基因流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

遗传突变指的是基因组中的突然变异,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石。

基因漂变是指随机事件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通常发生在小型群体中。

基因流则表示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它可以增加遗传变异的源泉,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

2. 研究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DNA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详细地研究物种的遗传差异,进而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基因组学的出现也使得我们能够研究基因组水平上的进化过程,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和功能变化。

此外,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进化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科学家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控制环境压力和基因工程等手段,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演化过程,以验证进化理论的假设和推测。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进化的机制和模式。

3. 研究现状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现状非常丰富多样。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进化速度和方向、物种形成和分化、物种多样性维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关于进化速度和方向的研究表明,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压力、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等。

研究表明,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可以促进某些可塑性特征的快速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3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3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篇: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解释了生物种类的历史和变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依据适者生存、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理论。

那么,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是如何演变的呢?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提出了物种不会发生变异的观点,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种是不变的,这些看法在中世纪甚至一直持续到18世纪。

然而,现代进化理论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卡尔·林奈的《自然系统》提出了物种分类的方法。

19世纪初,乔治·居维叶和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等一些生物学家从形态和生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变异和进化的思想。

但是,这些观点被当时的科学家们所否定,认为变异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

到了19世纪后期,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他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种进化的概念,适应性与自然选择机制成为了支撑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达尔文的时代,他无法解释基因与遗传等问题,这些问题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解释,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从而进化论得以更加完善。

20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进化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了基因、遗传、变异、选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建立了分子进化学和行为生态学等新的学科。

进化理论如今已经成为了生物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和研究。

总的来说,人类对进化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起初的观念是物种是不变的,在19世纪初拉马克和居维叶等人提出了变异和进化的观点,但是被否定。

到了19世纪后期,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进化的概念,现代进化理论成为了生物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这一切的演变都证明了进化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第二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机制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描述生物物种的变化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机制。

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中通过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产生的变化和多样性。

它是生物学领域中最核心和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于我们理解生物的起源、多样性以及物种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进化的起源与发展生物进化理论最早起源于19世纪,由达尔文提出并发展为现代进化合成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观点,认为物种的起源来自共同的祖先,通过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个体具有更有利的特征将更有机会生存和繁衍后代,从而逐渐演化为适应环境的物种。

2. 自然选择与适应性进化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特征的选择过程,对于适应环境的特征有利的个体将更有机会生存和繁衍后代,从而使这些有利特征逐渐在种群中增加。

适应性进化是由自然选择驱动的进化过程,使种群逐渐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3. 遗传变异与遗传漂变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中的基础,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个体的基因组会产生一定的变异。

这种遗传变异可以提供新的遗传物质,从而增加了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

遗传漂变则是指在小种群内由于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而引起的变化,这些随机因素在遗传漂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集团进化与物种形成集团进化是指物种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物种间的竞争、共生等。

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物种的特征和表型的变化。

物种形成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当种群发生相互隔离、遗传漂变或进化修饰等过程时,新的物种就会形成。

5. 进化证据与现代进化研究进化理论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包括同域同源比较、化石记录、遗传证据等。

现代进化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进化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生物的进化过程和机制,揭示了许多关于生物进化的新发现。

结论生物进化理论为我们解释了生物种群的起源、多样性和演化过程,是生物学的基石之一。

通过了解和研究生物进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形成和适应能力,为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在生物进化研究中,要阐明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进化历程,二是进化机制。

至20世纪60年代中叶,主要是由古生物学家、胚胎学家和系统学家研究第一个问题,群体遗传学家研究第二个问题。

在研究生物进化历程时,一般把物种作为进化单位,从化石、胚胎发育以及形态和生理性状比较中,以确定生物进化系统发育树。

在研究生物进化机制方面,本文重点介绍分子进化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及其对原有进化论的影响。

为了弄清分子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先简要介绍与它有关的几种进化学说。

达尔文学说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该学说的要点是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性状差异,这些个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空间和食物有限,个体间存在生存竞争,结果,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由于当时对群体变异的来源不清楚,人们对该学说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该学说揭示了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中的创造性作用;有人则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物种内的连续变异不足以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只能依靠物种内的非连续变异。

突变学说人们对达尔文学说的争论,促使荷兰遗传学家德·弗里斯提出了物种形成的突变学说。

该学说受到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的欢迎,因为它是在对美洲物种夜报春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似有过硬的试验证据。

首先,他在该物种的自然群体中观察到几种变型。

然后,在多代繁育试验中发现,该物种总能连续产生少数变型;这些变型或能真实遗传,或能分离成该物种和自然群体中原观察到的那几种变型。

由于某些变型与原物种差别很大,故定为新物种,而新物种的形成很易用单突变解释。

但后来证明,德·弗里斯所用的材料实为一永久杂种,他所发现的所谓新物种只不过是这一永久杂种的分离产物。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
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
频率的改变。 5.在自然界中,由于存在基因突 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自 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 和基因型频率总是不断地变化的。 6.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 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 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 一群生物个体。
生物的关系
殖隔离,质变
率改变,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 二者联系 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 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 存在进化
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隔离的类型: 类型 定义 特点 关系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 同种生物地理 ①一般先经过长 地理 的种群,由于地理上 隔离消失后仍 期的地理隔离, 隔离 的障碍,使彼此间无 然可以进行基 然后形成生殖隔
法相遇而不能交配
生殖
因交流
离;
②有时不经过地 理隔离直接形成
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 一旦产生生殖 由交配,或者交配后 隔离,就不能 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进行基因交流
隔离
生殖隔离,例如
多倍体的产生
(2)物种形成的方式:
①渐变式物种形成:
②骤变式:少数物种在很短时间内不经过地理隔离即
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
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有害,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
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
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的。 [答案] D
[例3]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 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________、___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 化?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知,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进化的原材料由 ________提供,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

生物进化理论历史演变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生物进化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充满奥秘的主题。

对于生物如何演变和发展,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生物的分类和比较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还要从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说起。

拉马克是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生物进化思想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生物具有一种内在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特性。

例如,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长脖子,这种因使用而获得的长颈特征可以遗传给后代,从而使长颈鹿的脖子逐渐变长。

尽管拉马克的理论在当时具有开创性,但由于对遗传机制的认识不足,其中存在一些缺陷。

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是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在环球旅行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生物现象和物种差异。

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其核心观点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这一过程使得生物逐渐适应环境,从而实现了物种的进化。

比如,在一个岛屿上,生活着一群昆虫。

其中一部分昆虫的翅膀比较发达,能够飞得更远去寻找食物和栖息地;而另一部分昆虫的翅膀较弱。

当岛上刮起大风时,翅膀发达的昆虫能够更好地躲避风暴,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而翅膀较弱的昆虫则更容易被风刮走死亡。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岛上昆虫的翅膀逐渐变得更加发达,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质疑。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为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0 世纪初,综合了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的现代综合进化论应运而生。

该理论强调了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本质,自然选择在进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考虑了基因重组、突变等因素对进化的影响。

在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基础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ppt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ppt

一、现代达尔文主义
池塘 1、种群是生物进 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 部基因。 种群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 此可以交配,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 后代。种群的个体虽然一代代死亡,但基因 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留和发展。
隔离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 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 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 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地理隔离
如:高山、河流、沙漠、海洋等地理上 的障碍导致新物种产生。
东北虎
华南虎
生殖隔离
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 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骡 驴
5.1
学习目标: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你对生物进化了 解多少?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 能科学的解释生 物进化的原因以 及生物的多样性 和适应性。但是 无法解释遗传和 变异的本质以及 如何对可遗传变 异起作用等。
二、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 生物学的发展,日本学者木村 资生首先提出了 “中性学说”。 他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 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 的随机固定。每种生物的信息 大分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木村资生
9 8 7 6 5 4 3 2 1 0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 细胞色素C 溶菌酶 血纤肽 胰岛素 胰核糖核酸酶 血红蛋白a链 组蛋白H4
2、可遗传变异为 生物进化提供原 材料。
基因突变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57%
43% ;
D 92%
8%;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 型的比率为:
XBXB 44% XBXb 5% XbXb 1% X BY 43% XbY 7% 则Xb的基因频率是:( D )
A、13.2% C、14% B、5% D、9.3%
阅读课本材料回答:形成 隔离的原因有哪些?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阅读课本材料回答:形成 隔离的原因有哪些? 左图:马(2n=64)和驴(2n=62)杂 交生骡子,但骡子是不育的,这 属于哪种情况?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 生后代称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 这种情况称之为 ( D )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 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 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 化出新类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你了解达尔文吗? 说说他的故事及 成就。
请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 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 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 生抗药性的原因,并分析这一解释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
答: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 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在生 存斗争中并不一定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 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 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注意:抗生素只起选择作 用,把抗药性状选择保留下来,并通过繁殖传给后代,使得抗 药性在下一代积累加强) 这一解释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没有说明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 作用。
(2)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 存环境。
(3)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 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 可遗传变异,而且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 所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栖息环境浅色 s基因频率95%
(个体多) 桦尺蠖 浅色 (个体少) 深色 浅色 深色 ……
眼睛的大小、鼻子的高低、毛 发的深浅、眼皮的单双,这些 性状为中性性状
在美国宾州有一种“敦克尔人”,是18世 纪初从德国西部迁居来的。他们在本族 内通婚,形成了一个半隔离的小群。如 今,敦克尔人的脸部特征不同于德国西 部人,也不同于宾州的其他美国人。
2、中性学说认为, 生物进化的主导因 素不是自然选择, 而是中性突变的随 机固定。
: 分析下图,讨论基因频率发生怎 样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化的 实质是什么? 海龟的表 现型及基连趾ww 因型 分趾WW 基因频率
连趾ww 分趾WW 分趾WW 连趾ww 连趾ww 连趾ww
连趾ww 连趾ww 分趾Ww
分趾Ww 连趾ww 连趾ww
分趾Ww
50%W
50%w
30%W
70%w
10%W
90%w
3、遗传平衡定律及应用
• 一、遗传平衡定律 • Hardy和Weinberg于1908年分别应用数学方法 探讨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所得出一致结论,即 遗传平衡定律(又称Hardy-Weinberg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频率在一代一代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 • 条件:(1)在一个很大的群体;(2)随机婚 配而非选择性婚配;(3)没有自然选择;(4) 没有突变发生;(5)没有大规模迁移。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
进化的实质是 基因频率的改 变
基因频率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计算方法: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此种基因的个数 某种基因的 基因频率= 此种基因的个数+其等位基因的个数
B B
B C
B
D C
甲岛 乙岛
A
C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 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 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 甲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 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 了生殖隔离。
(2)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 D ) A、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最常见的一类物种形成过程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种 地理隔离 小 自然选择 的 种 群 群
产基 生殖隔离 新 生因 物 改频 种 变率
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淡化的模型,A、B、 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两组海胆组蛋白IV的mRNA比较表:
mRNA1
mRNA2 氨基酸 GAU AAC AUC GAC AAC AUC 天冬 氨酸 天冬 酰氨 异亮 氨酸 CAA GGA AUA CAA GGU AUC 谷氨 酰氨 甘氨 酸 异亮 氨酸 ACU AAA CCG ACG 苏氨 酸 赖氨 酸 GCA GCU 脯氨 酸 AUC AUC 丙氨 酸 异亮 氨酸
• 由此可见,子代基因A的频率仍然是p, 基因a的频率仍然是q,而且将以这种频率在 所有世代传递下去,这就是遗传平衡。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的突变率很低,而且一般是 有害的,为什么还能作为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1)虽然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率是 很低的,但一个种群每一代都会产生大 量的突变;
你如何看待进化论各学派的不同观点?
生活在北极的白人、瑞典人、德国人、 意大利人的脸部特征各不相同,但是, 通过群体中的随机交配 即遗传漂变,使这些中 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 请解释原因?
性突变在群体里固定、 发展和消失。
3、进化的速率由中性 突变的速率决定
阅读材料:
海豆芽自奥陶纪以来,5亿年没有显著变化;
马的进化大约每250(25万代)万年出一个新种;
1、写出海胆组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2、这两组海胆控制组蛋白IV的基因相同吗? 3、从组蛋白IV分析自然选择对这两组海胆的 影响有差别吗?
讨论:
1、何谓中性突变? 2、哪些突变是中性突变? 中性突变: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既 无害处也无好处的基因突变。 “同义”突变、结构基因中的突变及“非功能 性”DNA顺序中发生的突变是中性突变。
栖息环境深色 S基因频率95%
s基因频率降低 S基因频率升高 s基因频率又降低 S基因频率又升高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 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物种: 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 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且能够 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假设在一个理想的群体中,某个基因座上的 两个等位基因 A和a, 基因频率A = p 基因频率a = q p + q = 1 按数学原理(p+q)2 =1。
二项式展开 p2 + 2pq + q2 =1
亲代配AA(p2) Aa(pq) Aa(pq) aa(q2)
想 一 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丰富了自 然选择学说,在研究方向上 二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自然选择学说是从性状水平上以个体 为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 现化生物进化理论则是从分子水平上 以种群为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1、分子水平的进化速率几乎是恒定的 2、不同蛋白质的进化速率又各不相同
比较现代达尔文主义和中性学说对 生物进化解释的差异。 生物进化的 生物进化 影响生物进化 主导因素 的方向 的速率因素
现代达 尔文主 义 中性学 说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随机自 由组合
环境和生 物世代
恒定的
中性突变本身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三)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一、现代达尔文主义
1、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探究:何谓种群?何谓种群的基
因库?何谓基因频率?为什么进 化发生在种群,而不是个体?
时空条件 一个自然保护区 一片草地
组成和数量 全部猕猴 所有蒲公英 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种群
卵 A(p) 子 a(q)
由表可见子代基因型组成:p2+2pq+q2=1 这里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基因型aa的频率为 q2, 基因型Aa的频率为2pq。 AA:Aa:aa= p2:2pq:q2

子一代向下一代提供的配子中两种基因频 率分别是:
A=p2+1/2(2pq)=p2+pq=p(p+q)=p a=q2+ 1/2(2pq)=q2+pq=q(p+q)=q
生殖和遗传组成 相互交配,交流基因 相互交配,交流基因 群体共有全部基因 基因库
一定自然 区域
2、进化的实质 回顾: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来源?
变异和进化有什么关系?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引起 遗传物质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 提供了原材料。
探究活动: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
化,那么,哪一种变异代表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