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复习方法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 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考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考研复习有所帮助。
一、先秦时期(一)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有关夏朝的文献记载有限。
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重要政治制度,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要对周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贵族的等级和权力继承。
(三)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周王将土地分给诸侯和臣下,受田者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和转让。
(四)春秋战国的变革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等先后称霸。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五)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主张“仁政”;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追求精神自由;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
二、秦汉时期(一)秦朝的统一与制度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等。
在政治制度上,推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二)汉武帝的统治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
(三)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四)东汉的兴衰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用于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的中国古代史资料和复习方法。
一、史书类资料史书是了解中国古代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通过研读古代史书可以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
常用的史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
通过阅读这些史书,可以把握古代史的大的脉络和重要事件,掌握历史中的人物、事务和发展变化。
二、研究成果类资料在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研究成果类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术会议摘要等。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观点,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古代史的各个方面。
三、考研教材类资料考研教材是复习古代史的首选资料,这些教材通常由各大知名高校的历史学教授编写,内容涵盖了所有考点。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常用的教材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史》等。
通过研读这些教材,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古代史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备战考试。
四、题库类资料题库类资料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和提高解题能力的好助手。
这些题库包括历年来的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反复做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形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备战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考研辅导类资料考研辅导类资料包括各类考研辅导书籍和培训机构提供的辅导课程、讲义等。
这些资料通常会针对考研古代史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提高备考效果。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辅导类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包括史书类资料、研究成果类资料、考研教材类资料、题库类资料和考研辅导类资料等。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资料,结合科学的复习方法和策略,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考研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深度分析及复习指导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深度分析及复习指导一、历史学统考的背景分析这是当前历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改革的需要。
众所周知,历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从去年开头实行专业课全国统考的方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讨论生考试与培育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
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历史学领域实行这一改革呢?这明显是与历史学专业在今日社会上的地位与原有的历史学入学考试体制的弊端分不开的。
毋庸置疑,历史学专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社会进展中具有不行替代的重要地位。
然而,它作为一门长线学科、一门不能直接制造经济效益的学科,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严峻地边缘化了,致使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冷门”专业。
其结果是报考历史学专业讨论生的人数少得可怜。
而在这为数不多的报考者中,有许多又是为了寻求镀金而投机的“跨专业考生”,而推动这部分人报考的缘由无非就是历史学讨论生“好考”,“学位”好拿,考历史学讨论生就是为了廉价取得学位。
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大量的跨专业考生投入到历史学考研队伍中来。
据我了解,有些考生的专业的确跨得有些邪乎,按说中文、政治及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考生跨到历史学专业来倒也说得过去,可是有许多是学理工科专业——如生物、环境等专业的考生。
试想,这些专业考生的历史学基础和素养会是怎样一种状况了。
虽然,这类考生的士气值得赞许,但他们却无疑在严峻制约着历史学讨论生的培育质量。
同时,鉴于生源缺乏的严峻现实,在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自己命题的旧有体制下,一些二流或三流院校或科研部门为了能保证自己的生源,保住自己的硕士点不被撤销,一些名气不大的硕士生导师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只能降低初试的门槛,降低试题的难度,如此就使得历史学硕士讨论生的质量很难以保证了。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历史学讨论生的质量差,便更加恶化其社会声誉,而其社会声誉的恶化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历史学讨论生招生的困难。
因此,统考方式的实行首先就是出于保证历史学讨论生质量的需要。
历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历史考研知识点总结历史考研是中国各大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录取考试。
历史考研考试不仅要求对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求考生对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掌握。
因此,历史考研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史学史、史料、文献阅读、史地方志、史地理、历史方法等多个方面。
一、史学史1. 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史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演变等。
2. 世界史学史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文艺复兴史学、近代史学等。
3. 总结回顾史学史对于了解古代史学的发展和演变,对于理解不同历史学派别和方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史料1. 史料类型史料包括文字、文物、考古资料等多种类型,如传世文献、遗失文献、墓志铭、各种典籍、碑刻等。
2. 史料价值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等问题,以及不同类型史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史料分析如何识别和鉴别史料的真伪,以及史料的重要性和利用价值。
三、文献阅读1. 古代文献阅读如何解读古代文献,包括隶书、楷书、小篆、草书等不同书体的文献。
2. 史料文献汇编史学文献的整理、编纂和出版问题,包括从史籍的校勘、整理到版本的研究等。
3. 文献研究方法如何运用古代文献对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文献比较、文献分析等方法。
四、史地方志1. 方志内容方志是古代中国地方志书籍,包括地理、历史、宗教、风俗、行政建制等内容。
2. 方志编撰方志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包括调查、整理、编修、印刷等工作。
3. 方志研究如何运用史地方志来研究历史问题和地方文化。
五、史地理1. 古代中国地理中国古代地理形势,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地图绘制古代地图的绘制原理、方法和技巧。
3. 地理资料利用如何利用地理资料来研究历史问题,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等多方面的资料利用。
六、历史方法1. 史学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历史资料搜集、分析、整理、研究、比较等方法。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世界史重要事件梳理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世界史重要事件梳理在考研历史学的复习中,世界史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其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江西省考研历史学的世界史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帮助考生能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古代世界史重要事件梳理1. 法老统治时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32年)法老统治时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显著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包括法老王国的兴起和繁荣、金字塔的建造以及古埃及的独特文化的形成。
2. 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476年)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雅典民主制度的兴起、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分裂,以及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对后世的影响。
3.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492年)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的爆发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世界史重要事件梳理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17世纪)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探险家发现新大陆的时期,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等。
2. 工业革命(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起源,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蒸汽机的发明、铁路的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3. 世界两次大战(1914年-1918年和1939年-1945年)世界两次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事件,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俄国革命、纳粹德国的兴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三、现代世界史重要事件梳理1. 冷战时期(1945年-1991年)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对抗、韩战和越南战争的爆发等。
2. 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包括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九一一事件以及中东地区的动荡等。
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史是考研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全部历史,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以帮助考研学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是中国史的起源时期,主要内容包括人类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其中,人类起源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涉及到早期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分布情况。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则是考研历史学的内容范畴,主要讲述了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二、古代王朝古代王朝时期是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夏、商、周等多个王朝。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都是考研历史学的重点。
另外,还要关注社会阶级的演变、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三、战国秦汉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权力分散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国、小国之间的战争和割据,最终统一了中国的秦朝和汉朝。
关于秦朝的内容可以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事迹;而汉朝的内容则涉及到前汉和后汉两个时期,如汉武帝的开创性改革、西汉崩溃后的王莽新政等。
四、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也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中包括了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和北朝等多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政权不断更迭,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要注意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隋唐宋元明清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阶段。
其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涉及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重要内容。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视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的时期,包括了两个朝代:北宋和南宋。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明朝是农民起义领袖建立的王朝,清朝则是满洲人建立的王朝。
六、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中国史的最后一个考研知识点,主要涉及到清朝末年和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
考研历史学答题方法与技巧
考研历史学答题方法与技巧一、选择类题型: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其具体要求是:明确题目结构、搞清时空范围、搞清基本题型、推敲备选项、明确理论观点、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类题型:具体看来,历史名词解释可分为七类,即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策与制度、文献与著作、政治组织、历史地理和历史专用名词等。
主要考察考生识记、概括、分析、评价能力。
要求掌握相关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内容、影响;答题的关键是第一句概括题眼,让人一目了然。
注意表述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或不知所云;文字要简练,只要把名词、概念解释清楚即可,无需展开叙述,更不要旁征博引,把解释性的话淹没在大段的叙述里。
三、史料分析类题型:史料分析题是在与史实有密切联系的文献中,先取一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或表格,让考生阅读分析后,回答所要求答的问题。
这种题型能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学表达能力,而且必将对文献史料的引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
(1)认真阅读,理解史料。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
文科学生一般具有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认真。
将原文不妨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有关古文知识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史研究方法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史研究方法论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史研究方法论中国史研究方法论是中国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理论和技巧来开展历史研究。
本文将回顾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方法论进行归纳总结。
一、文献考证法文献考证法是中国史研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查阅和分析历史文献,还原历史事件或问题的真实面貌。
文献考证法依赖于对文献的掌握和理解,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文献素养。
在考研中,文献考证题常常涉及古籍、史书和其他历史文献的解读和评价。
二、史料研究法史料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对历史事件或问题所涉及的各类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史料研究法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的历史研究中,包括考古学、博物馆学等。
在考研中,研究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史料鉴别和利用能力,能够较好地处理历史史料。
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指依据事实、数据和证据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证研究强调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评述,通过统计学、数理逻辑等方法进行历史研究。
实证研究法在考研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例如分析历史数据、进行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等。
四、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在历史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或文化的比较来深入分析和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对历史问题进行更系统、全面的研究。
比较研究法在考研中常用于历史事件的对比、历史文化的比较等方面。
五、理论探讨法理论探讨法是指通过对历史问题的理论分析和解读来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者通过运用历史学理论、方法论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理论探讨法在考研中常常涉及到历史学派、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论述。
六、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指研究者亲自到历史事件或问题所在的实地进行考察、观察和记录,通过对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获取更为真实和全面的历史信息。
实地调查法常应用于考古学、风物志等领域的研究中,也可用于社会历史研究。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一、文章类型及关键词概述本文将针对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的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包括:考研历史学、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文章类型为学术论文,旨在为准备考研历史学的考生提供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的复习指南。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对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梳理。
1、夏商周时期(1)大禹治水: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因治水有功而获得崇高地位。
(2)商汤灭夏:商汤在夏朝末期领导商族崛起,最终灭夏。
(3)周武王克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4)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以及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大国争霸的局面。
2、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选拔人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征战匈奴,维护国家安全。
(3)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4)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刘秀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家逐渐恢复元气。
3、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鼎立,出现了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著名人物。
(2)两晋时期:西晋统一中国,出现“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东晋时期有王羲之等书法家。
(3)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宋、齐、梁、陈四朝,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木兰辞》等著名文学作品。
4、隋唐五代时期(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2)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3)安史之乱:唐代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022考研历史学专业复习的方法
2022考研历史学专业复习的方法[考研历史学复习四大方法特此对自主命题复习做了一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历史学考研不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考的内容都是历史学方面的基础内容,都是历史学本科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内容都是我们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就是所谓的“史实”,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这个复习脉络完全可以应对任何考试内容,包括统考和自主命题。
其次,就是如何看待招生目录,那么选择自主招生院校的同学们可以及时的关注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以及目录和相应的指定教材,不外乎几种情况:考历史学基础的,并且没有指定教材的,但是备注里面说明以历史学313为参考的院校如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这类院校可以以历史学统考大纲复习;还有就是考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院校,复习的内容就是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别复习,另一外第三种就是有指定教材的,就是要以制度教材为主。
当然像北大、南大、川大、人大这类一流的院校考试的内容会比较学术性考察学生的学术深度,这类需要大家有一定的学术功底。
最后,关于如何复习,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历史学考研考的都是历史学,历史已经成为历史,那么本身内容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以借鉴统考大纲划定的经典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历史学考研自主命题院校应对策略一、首轮复习梳理脉络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也会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之中。
万学海文辅导专家建议考生,以上每一部份内容都要选择两本以上的参考书来看。
由于历史学科要求记忆量较大,很多知识是需要大家记忆的,所以大家在暑期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梳理好知识点脉络,为第二轮的复习巩固和第三轮的强化巩固打下基础。
二、选择使用好参考书由于大纲并没有指定考试参考书目,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尽量选择一套与考试联系紧密的参考书。
参考书最好选择一些大家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用的,而且被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教材。
历史学:综合简答题解题技巧
历史学:综合简答题解题技巧
在考研历史学综合考试中,简答题是最关键的部分。
这主要表现在其考查知识点较系统、综合性强、分值高、区分度大等几方面。
因此,这部分题目应是考生主攻的重点、难点。
简答题还是注重基础,复习时对历比较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税收制度、军事制度、重要的战争等内容要有足够的重视。
一、点式题
点式题一般比较简单,通常以考查历史大事件为主,这要求考生对事件的时间、起因、一般过程及性质本身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这类题目还要求考生能将事件放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认识和把握。
二、纵式题
纵式题属于中等难度的简答,通常以历史性问题为主,主要考查考生对历一段时期内存在、变化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考生回答这种问题时,尽量避免就事论事,而要在变化与发展中解释历史现象。
三、横向题
横向题属于简答题中偏难的一部分,一般以历史对比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异同的把握。
回答此类问题时,考生不但要将不同历史现象之间异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对不同事件本质的对比。
只有在本质的对比之中升华到历史理论的高度,才会使评卷人眼前一亮,从而毫不吝惜地给你分数。
1/ 1。
历史学考研答题技巧—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答题技巧—名词解释一、答题公式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作用、意义、影响。
二、表现形式一般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其特点是:总、分、总。
概括句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分述与内容对应,结尾与作用、意义、影响对应。
例如:A.推恩令(07年):“①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②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青苗法(10年):①王安石新法之一。
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
②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
③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答案。
概括句:它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在整个答案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老师,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从而使其了解自己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考生容易忽略这一项,应予以注意。
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
当然,也不可过分拘泥,因为有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如文化方面,就没有“行为”一项。
又如“推恩令”,也不具备地点一项,有时原因与目的又可以合并说明。
但时间一项一定要有,主要应指出朝代。
分述部分: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
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
该部分要尽量简洁地多写些要点,而不是就一点深入论述,因为名词解释按点给分的特点十分突出。
就其与概括句的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概括句中,也可放到分述部分,如战争的原因。
结尾句:这部分较为简单。
应指出该名词对历史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
温馨提示:凯程每年都成功辅导很多考研学子,如果现在考研的你有意向了解凯程,可向我们的老师咨询详细信息,或者登录凯程网站进行了解。
天津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重点章节解读
天津市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重点章节解读一、绪论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解读天津市考研历史学复习的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重点章节,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时期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古代史重点章节解读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也是最初的封建制度的雏形。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代表着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
商朝则是中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祭祀活动的兴盛。
周朝是封建统治制度的开端,将封建王朝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三个时期的演变及其社会变革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演变的重要基础。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核心人物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的统一和文化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汉武帝则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期,推行的开疆拓土政策使得中国疆域大幅度扩展,对外交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裂的时期,标志着中央政权的瓦解和地方割据的出现。
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和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及其思想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山水田园诗派”在当时文学界的影响及其后来者的延续。
4. 唐宋元明时期唐宋元明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核心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唐代成为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宋朝以其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元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个典范,其社会制度的不同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中国近代史重点章节解读1.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个时期的核心在于对西方传教士的抵制以及国际贸易的开展。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史研究方法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史研究方法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史研究方法中国的历史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
本文将对中国史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以期对考研学子有所帮助。
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历史事实及其规律。
研究者可以利用各种史料,如典籍、史书、档案、遗址等,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影响。
在考研中,学生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经典文献,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具体地区、社会群体、历史事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以获取一手资料和现场感受。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社会变迁。
在考研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田野调查或分析他人的调查报告,提升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把握。
3.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数据的检验、比较和分析,以验证和验证历史规律。
研究者可以运用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共性特征。
在考研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案例,探索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理论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理论解释和阐述,以系统化和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研究者可以应用相关理论和观点,对历史事件进行分类、概括和解释,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在考研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历史理论,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术领域和研究方向。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素养。
历史学考研怎么考
历史学考研怎么考历史学〔考研〕的复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知识点比较繁琐,必须要记忆的量比较大,同时又有一部分知识点相类似,在记忆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
那么,历史学考研怎么考?文都教育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笔记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知识内容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做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关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进行历史专业课的复习,也可结合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复习。
做笔记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机械地学习,而是把一方面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的问题,按照整理的内容来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则是把看书时对问题的思索和理解记录下来,以加深对内容的认知。
记忆方法知识体系记忆法,就是把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按照前因后果的联系记忆,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在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一个网状的结构图。
历史知识都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因此,历史发展的因果性也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一定会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考生只必须把握住这些因素,就能掌握好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演进的脉络,并强化记忆。
心态问题决定了考历史学,相信大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应该知道历史学就业状况,所以我想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现在仍是犹豫,那么请你一定要深思熟虑,但如果断定了就不要反悔,不要复习到一半快考试的时候不想上考场,如果不是很热爱这门学科的话建议还是不学的好。
心态最重要,是贯穿考研始终的出发点。
要一直坚持优良的心态,从开始到中期的困难和迷茫还有后期的冲刺带来的心情恐惧坐立不安,都要坚持优良的心态,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当然不是说消极的面对,要努力的做这件事的过程,只要努力总是有好结果的。
真题运用真题有很多有用信息,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命题思路、命题重点、标准答案形式,进而可以猜测考点,做到有备而战,获得高分理想成绩。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深入了解过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进行深入研究。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史学理论: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指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将历史发展看作是由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
2. 辩证法:辩证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念来分析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历史研究中,辩证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矛盾的本质和演变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3. 重点史学理论:重点史学理论是指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强调特定领域或特定时期的研究,例如文化史、经济史、政治史等。
掌握不同重点史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特定的历史问题。
史学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著作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来加深理解。
同时,要时刻跟进学术发展,关注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
二、史料分析技巧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对史料的分析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史料分析技巧:1. 准确鉴别史料真实性:在使用史料时,我们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所采用的史料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
可以从史料的来源、时代特点、作者身份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分析史料背景:了解史料产生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史料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研究某个历史事件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史料。
3. 比较史料: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史料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比较不同史料之间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4. 综合运用多种史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不同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史料、考古资料和口述资料等,可以相互印证,提供更全面的历史信息。
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重点梳理
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重点梳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内容。
对于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的复习来说,理清复习的重点内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思想流派、重要史实以及历史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的复习重点进行梳理。
一、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史记、汉学、古史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不同阶段。
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对于各个历史学发展阶段的学说、学派、代表人物以及其主要思想观点都需要掌握。
例如,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叙事形式记录历史;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现代历史学的发展。
二、重要思想流派历史学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来说,需要重点了解并掌握其中的重要思想观点。
例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此外,还有历史文化学派、社会历史学派等思想流派都是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的重点内容。
三、重要史实掌握重要史实是历史学复习的关键。
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其相关背景和影响。
例如,黑龙江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边疆地区,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中俄边界冲突、中国东北抗日战争等。
此外,对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毛泽东、李鸿章等也需要有基本的了解。
四、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是历史学复习的核心内容,对于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来说,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历史研究方法。
例如,文献学是研究历史文献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另外,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等的研究,还原和揭示历史真相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结:黑龙江省考研历史学复习的重点主要包括历史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思想流派、重要史实以及历史研究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系统复习,可以提高复习的效果,更好地应对考试。
精选四川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近代史重点事件及人物梳理
精选四川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近代史重点事件及人物梳理四川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近代史重点事件及人物梳理近代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对于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近代史的重点事件以及相关人物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四川省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资料,重点梳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一、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这场战争主要由中国清朝与英国帝国之间展开,英国以鸦片贸易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实行武力侵略。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以弱势被动的姿态与强大的英国抗衡,最终导致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遭受巨大损失,也标志着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开始反思自身的封闭政策,并为后来的近代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
该运动由洪秀全发起,旨在推翻清朝政权,建立一个以“太平天国”为基础的天朝万国的新政权。
太平天国军队以其庞大规模和战斗力强大而闻名。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清军联合外国军队镇压了太平天国军队,结束了这场运动。
尽管如此,太平天国运动仍然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对农民起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三、戊戌变法1898年,清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被称为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试图通过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来挽救中国的社会体制和国力。
然而,由于清政府内外的阻力以及变法派内部的分歧,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改革的探索,并为后来的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废除帝制,建立了中国的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不仅打破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体制,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2022考研历史学复习知识点:甲申易枢
在历史学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记忆方法,能够使你记得快,记得牢。
文都考研为大家带来了历史学考研复习知识点:甲申易枢。
三步记忆法
第一步:抓核心词
甲申易枢+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奕訢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①顺口溜:“加深拔丝,细心”
②顺口溜解读:“慈禧太后加深拨出结党人士,丝丝和奕有关系的人都要打倒,这是何等的细心专研权术的女子”!!!
③谐音解读:
加深拔丝——甲申易枢+1884年(光绪十年)取王位
细心——慈禧+奕訢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
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
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统考各科目备考指导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在2012年历史学考试大纲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8个大的知识点,一、中国历史的开端;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魏晋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辽、西夏、金、元;八、明清(鸦片战争前)。
历史学考研命题中存在“偏古薄今”的现象,近几年中国古代史的分数基本上稳定。
按照历史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2007-2011历年真题考点分布及试题结构统计表》,中国古代史部分约占90-100分,约占总分值的1/3,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中国古代史考查的是从史前时代到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
考试中,客观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名词解释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史中发生的相对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再现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部分还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甚至是一些历史地理学、博物馆学的知识也会涉及。
所以,2012年的考生们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加涉猎,学会总结与积累。
史料分析题侧重于考查制度史的内容,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的解读,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的信息。
简答题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被考到,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范围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终结。
内容涉及到举凡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动荡,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等。
前三章(史前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主要放在对基本史实、基本线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一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基本不会在大题中被考到。
后五章(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主要是把握重要史实,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大阶段性特征的概念,并对相关史实做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分析。
具体来讲,横向联系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地区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
纵向联系则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
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史料分析题、简答题都会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所以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掌握基本史实之后,要进一步提高考生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2、中国近现代史相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学基础统考中占的比例较小,大纲要求占全部权重的20%,但总体难度和要求考生对整体大局的掌握程度并未因此降低。
相反,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各个章节要求掌握的内容却是很多的。
按照历史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2007-2011历年真题考点分布及试题结构统计表》显示,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约占65分,约占总分值的1/5,但总体难度和要求考生对整体大局的掌握程度并未因此降低。
相反,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各个章节要求掌握的内容却是很多的。
主要的出题点集中在1840年到1949年之间。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中国近代史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其中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
名词解释考查的还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再现能力和阶段特征的总结能力,此部分2010年考到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史料分析题只有一年考查过,考到的概率不大,因为新大纲囊括的知识面非常广,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新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即使出也会将中国古代史联系起来一起考查。
简答题每年都会考到,一般考查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的内容,所以涉及这些方面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横纵向联系都有可能被考查到。
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侧重点非常明显,从1840年起100多年的历史中,如晚清民国时期的几十年内容中,内容多且重要,从历年的考题也可以看出,大题的内容一般都从这部分中加以考查,应该好好把握,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复习。
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史实,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要好好掌握。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则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小,文化大革命以后的历史近四年内的考题中基本上都没有考查过,但2011年大纲中增加了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两章的内容,在2011年的考题中也考到了,所以这章的知识点也要做充分的复习。
3、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20%,按照历史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2007-2011历年真题考点分布及试题结构统计表》显示,世界古代史部分约占60分,约占总分值的1/5。
世界古代史包含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两部分内容,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这两部分内容均要较世界近现代史少。
这从世界史最权威的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教材也可以看出。
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各一卷,而世界近代史两卷,世界现代史两卷。
可以看出,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世界古代史能占到20%的比例显然已经相当高了。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古代中世纪主要集中在对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制度的考查,且对大部分内容的考查能够做到难易适中。
2007-2008年分别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扩张过程。
这两个题目考查思路比较相同,都是考查古代世界帝国建立过程,这个题目是平时复习的重点,所以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在2009年则转向考查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政策及其转变。
基督教是古代世界晚期和中世纪复习时的重要知识点。
基督教在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是塑造这两个时期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力量。
在这道史料分析题中,命题者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寻找答案,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本质要求,值得关注。
2010年出题思路再次出现大的变化,要求比较公元前8世纪时代中国、印度和希腊的特征。
这道题目要求比较高,既要求考生了解这一时代的宏观特征,又需要对三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了解,而且临时总结出社会特点来,的确是比较难的。
不过这也是“全球史观”引进中国后,世界古代史学术界关注和思考的主题,这其实算是学术热点,而对学术热点了解和把握本来也是一个优秀研究生的基本功。
2011年考到了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比较,也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世界古代史命题的重心在“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这两部分,大题的出现也基本在这两个重要部分之内。
其中又以政治、军事和文化为主要出题点,而中世纪史则偏重于宗教和文化。
所以考生在平常复习过程中应该关注古代和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理清古代和中世纪的发展线索。
无论是时代变化特征,还是各个主要国家发展阶段和过程都要掌握。
适当进行比较,比较同一时期中西方的异同,比如王权的发展和比较。
万学海文建议大家同时还需要关注一点史学史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史学名著。
4、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在考纲中共划分为11个子目,75个知识点。
世界近现代史能占到30%的比重是由它在整个世界通史体系和世界通史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按照历史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2007-2011历年真题考点分布及试题结构统计表》显示,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约占100分,约占总分值的1/3。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从历年的真题考查内容来看,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各章节基本上都被涉及到了,其中考题偏重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客观题全面开花,重点考查考生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了解和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主观题大多局限在重点范围之内,最重要的问题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英、法、德、美、日、俄)。
世界近现代部分,考查的重点在欧洲史,包括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国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掠夺、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格局等。
2007年欧洲史130分,非欧史占20分;2008年欧洲史出题126分,非欧史24分,2009、2010年基本没有涉及非欧史,2011年非欧史占36分,而且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简答和史料分析题中都被作为重点,2007、2008、2010年简答和材料分析都出了一道题,每题30分,2009年出了两道简答题, 2011年世界近现代史出了一道史料分析题。
以往的史料分析分别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的内容,2012年在这几个重要的部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战争史的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五年来对资本主义、国际关系、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涉及的很少,万学海文提醒今年同学们要特别对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复习。
二、各题型备考指导选择题基本上是知识点的简单再现,考查的是考生具体历史知识点的覆盖面。
书读得越细,准备得越细致,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做选择题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但从几年的试题来看,选择题的难度略有加大。
因为在各种选拔性考试中,选择题都是提高区分度的一道理想题型。
在考查知识点的再现方面,名词解释题进一步承担起区分不同知识面、不同水平考生的作用。
从 2007年第一次统考开始,名词解释这一部分的题目就出现了一些比较偏的名词,甚至出现了一些看书不很细致的考生闻所未闻的名词。
对于这方面的考查,万学海文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提醒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需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单纯地认为世界古代史出冷僻名词的几率更大。
一些考生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误区,原因就在于世界古代史这一部分目前在我国历史学各学科中属于偏薄弱部分,一些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就不尽详细。
实际上,生僻的名词在历史学的四部分中都可能出现,即便是我们最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也照样可以找出比较生疏的部分,2008年统考真题中的部分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二,不可盲目追求“冷”、“偏”、“难”。
名词解释的命题思路是,在保证区分度的情况下促进考生尽可能更多地熟悉历史知识。
因此,考生的着眼点应该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现象、重要结论为主。
如果想取得更为理想的分数,还应该在复习中多注意一些次重点,阅读相关专著及学术论文,并通过相关的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无论给出的历史材料多么生僻、晦涩,但问题与解答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历史背景。
同时,材料解析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通常并不偏狭,只需要考生将背景与具体材料相结合即可。
在论述题方面,横向题与纵式题是两种基本题型。
其中,横向题多为平行的两个历史事件的对比与分析。
纵式题则是考查对同一现象的立体把握,可以说,2011年第四大题把“简答题”改为“论述题”之后,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历史的分析能力,单纯知识点的堆砌已经很难胜任相关的论述,通过对历史学学科特点的掌握并合理地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是取得高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