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22课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通过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从两个角度突出体现了“血肉筑长城”这一主题:一、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用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脉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
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光明前途,召开了“七大”,会议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美、苏、中联合对日打击,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知识梳理】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次重要战役(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共七大(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2)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3)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4)历史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1)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22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22课知识点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点: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点(一)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1、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二、张骞通西域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3、西域都护的设置: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能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
(中国)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点(二)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历史
姓名
年级
初一
时间
课型
新授
教具
图片、挂图、教参
课题
第22课北方民族的会聚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的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分析孝文帝促使民族融合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讨论法,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角度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知道在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他们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主动参与共同探究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1、先找出我国当时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2、画图,看谁画的最快最准确。
3、说出内迁少数民族的背景。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师教该给学生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说出当时的少数民族所在的位置和区域
并进行古今的地名的对照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迁移
资源共享
感受北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受其影响的过程
鼓励里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问题
达成共识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的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
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对于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完善解释开发潜能
1、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信息反馈自我测评
略
提出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38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的发展阶段
• 远古时期:传统节日有了雏形 • 商周时期: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
奠仪式 • 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 • 魏晋南北朝—隋唐:各民族文化沟通交流,内容
不断得到充实。
• 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 活动。
1、春节:正月初一 2、元宵节:正月十五 3、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4、春龙节:二月初二 5、花朝节:二月十五 6、上巳节:三月初三 7、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8、清明节: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9、佛诞日:四月初八 10、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11、夏至节:夏至当天 12、六月六:六月初六 13、七夕:七月初七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中国:“中华”、“华夏”、“神州”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史 境内有56个民族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说文解字》中的“节日”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 。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民谣
• 小孩小孩你别馋 二十五、炸豆腐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六、炖羊肉 腊八粥,喝几天 二十七、杀公鸡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四、扫房子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扫房(除尘):
• 春节前将室外屋内,房 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 干净,迎新春。意思是 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 统扫出门,辞旧迎新。
过年好!
春节民间禁忌
• 大年初一风俗禁忌: 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针钱;忌借钱;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 品),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白天不可 午睡;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洗衣。此外, 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 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 来劝说制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优秀课件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地明清文化二
重点
四大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主题。
难点
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和思想主题与时代 背景之间的关系。
温故知新
(1)唐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歌) (2)宋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词) (3)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关汉卿《窦娥冤》) (4)明清时期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说一说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共有 多少回?你最感兴趣的是第几回?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内容: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 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 主题: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反对战 乱分裂的思想及拥护仁君、反对 暴君的愿望及“忠义”的思想。
地位: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插图
《西游记》故事画
(3)、明朝中 期的《西游记》 是一部充满浪 漫主义气息的 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吴承恩
《 红 楼 梦 》 插 图
黛 玉 葬 花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 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 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因此上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 楼梦 啊..啊..啊..啊... 啊..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 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 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 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 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 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 写他的志异。《聊斋志异》是 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 篇小说431篇。郭沫若对他的评 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 贪刺虐入骨三分”。
由于《红楼梦》内容浩大,不同的人赋予 它不同的主题,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 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 宫闺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 许多死亡......”也正如王蒙所说:“它自成一个 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 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材通过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习俗,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生活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认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
2.难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
2.谈话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下问题:a.各个节日起源的原因是什么?b.各个节日的习俗有哪些?背后有何寓意?c.节日习俗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新人教版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
2.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
学习重点: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 “书圣”是指___,他的代表作是___。
2、东晋著名的画家是___,他的代表作有和。
3.山西大同的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4.思考:“动脑筋”(115页)、“练一练”(117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
第二子目:辉煌的石窟艺术1.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思考、讨论:北朝的石窟艺术有什么特点?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或者竞答第一题,或者展示自己的临摹书法作品;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书圣___,代表作___,书法特点___。
承上启下的魏晋书画艺术画家___,代表作___,绘画特点___。
南北朝文化(二)两大石窟___、。
石窟艺术石窟特点___。
认识:书法时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到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无比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可能了解不深。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但对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实践活动来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知道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2.教学难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和实践活动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共同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4.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灯笼、包粽子等,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5.总结与反思: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深化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2)
穿针乞巧
• 瓜果乞巧
吃巧巧饭
中秋节
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在古代分别被称 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为仲秋,后称中 秋。
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用一些关键词来归纳中国传统 节日的内涵,你觉得会是哪些词呢?
根: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根,是文化 之源,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情感:如对 亲情、对团聚、对平安、对幸福的歌颂和追求, 重视家庭,崇宗敬祖,除旧迎新,反映了中华 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 感情、增强内聚力的符号。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 2、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与内涵 3、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 和价值观。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 缠也。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 思。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 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周 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 ······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 思念古代诗人,中秋怀念亲人······
新:节日习俗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了 ,现在出现了“网络(祭奠先祖和革命烈士) ”、“低碳”、“环保”等新元素,我们倡导 健康的过节方式。
美: 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很美的,视觉上的美:
春节的中国红,清明的烟雨弥蒙,端午节色彩 绚丽的龙舟,中秋节的皓月,重阳节的聚会插 满头,七夕节的浪漫,都画在人们心目中。味 觉上的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 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都让人回味无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 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 节,追思先人之德,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 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追 思屈原,中秋怀念亲人······所有的节日都要回到对先人、 历史的纪念与沉思上。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 去了图腾的流浪者。如今,国家已经将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但这还不够,还要恢复 节日的风俗和内涵,这需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反思和重建。
• 据记载,春节由冬天祭拜活动发展而来。冬祭是原始社会人们的 一种习俗。开始时,冬祭活动没有固定的日期,但一般都是在每 年冬天结束时进行。慢慢地,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开展庆祝 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冬祭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最终 成了一年辞旧迎新的节日,所以人们开始称它为春节。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1912年我国开始采用世界通用 的历法——公历(亦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 统一以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即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 为春节。
主题一: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
清明节
• 清明习俗: • 1、扫墓 • 2、祭黄帝 • 3、踏青 • 4、清明插柳 • 5、放风筝
主题一: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
• 端午节起源: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 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有起于吴越民 族图腾祭之说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 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 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 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农历五月初 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 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 康的民俗佳节。
7年级历史部编版 下册课件《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端午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拿出饭团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端午习俗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等。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新课导入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重阳节
中秋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拜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吃元宵、闹元宵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宵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迎厕神、猜灯谜等。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平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 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 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 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江苏省宿迁市现代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内容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导学过程感悟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主要表现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西晋的统一:263年,魏国灭。
265年,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西晋统一南北。
2、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1)内迁的时间、民族: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民族有、、、、(被称五胡,胡人)。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仰慕。
★★(3)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作用:有利于,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3、西晋的灭亡,东晋的建立:316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今南京)。
二、淝水之战:1、时间:公元383年。
2、作战双方:(皇帝苻坚)、。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局面。
★★5、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和“风声鹤唳”都源于之战。
这此些成语典故反映了前秦皇帝符坚在淝水之战中由狂妄自大,到临阵惊恐的心态,是前秦失败一个重要原因。
6、(★★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时期的北魏。
)1、北魏的建立:年,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建立北魏。
★★2、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即拓跋宏):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趋势增强。
★★(2)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为了革除,吸收汉族的,巩固北魏的。
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3)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实行,严惩贪污。
②颁布。
③迁都。
(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④革除鲜卑,接受汉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 的龙门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 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 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 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 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 龛2千多个,造像10万余尊。另 有碑刻题记2800余品 ,多是魏 碑书法艺术的精品。
石窟雕像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 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 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讨论活动
• 1、佛教为什么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 2、最著名的反佛教人物是谁?他的著作阐述 了什么思想?有何意义?
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 1、为了摆脱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人们纷纷信佛; 佛教宣扬“不修今世修来世”渲染“未来世界” 的快乐对痛苦中的百姓有一定的诱惑力。
亚明课件
YAMINGKEJIAN
中 国 历 史
yccym@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学习目标
•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艺术与思 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 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 《神灭论》,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 • 2、增进艺术修养,培养鉴赏能力。
画早 文期 字图
甲晚 骨期 文
金 文
大 篆
小 篆
隶 书
草 书
行 书
楷 书
书法字体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隶演变到楷、行、草书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草
书法字体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 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 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 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 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 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 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 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 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前人 评价“行书之最,后无来 者。”在书法史上,他与 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 王”。
《兰亭序》
端秀清新,飘若 浮云,矫若惊龙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其他碑帖代表作
传说山阴有一道 士,欲得王羲之书 法,因知其爱鹅成 楷书 癖,所以特地准备 《黄庭经》 了一笼又肥又大的 白鹅,作为写经的 报酬。王羲之见鹅 欣然为道士写了半 天的经文,高兴地 草书 “笼鹅而归”。王 《十七帖》 羲之书写的经文, 就是《黄庭经》, 绢本,小楷,一百 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重点难点
• 1、“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 书库艺术”是本课的重点; • 2、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也是本课学 习的难点。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主要内容
•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课时小结
艺术 书法 绘画 艺术家 思想家 王羲之 代表作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 石窟艺术 思想 范缜 龙门石窟 《神灭论》 北魏 北魏 南朝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时期 东晋 地点
顾恺之
东晋
课时小结
艺术 书法 绘画 思想 艺术家 思想家 王羲之 代表作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范缜 《神灭论》 云冈石窟 南朝 北魏 北魏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时期 东晋 地点
2、统治者大力扶持。
统治者希望佛教成为麻醉百姓的精神鸦片以巩固 自己的统治地位,也希望自己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因此,佛教在魏晋时期广泛传播并在南北朝时 期空前盛行。
范缜和《神灭论》
范缜(450—515年)南北 朝时期南朝著名的唯物主义 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
为坚持真理,不怕威胁利 诱,不惜放弃高官厚禄,以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唯心 主义宗教神学展开斗争。
范缜撰写的《神灭论》系 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 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 产。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讨论活动
• 1、中国古代四大石窟群指的是哪些石窟? • 2、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分别在哪里?何时开 凿?这两处的石窟艺术有何特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石窟始凿于北魏时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有 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 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 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 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群”。
顾恺之
东晋
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
课堂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 谢 合 作
再 见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讨论活动
• 1、书法是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艺术的?魏晋时 期,书法字体发生了哪些演变? • 2、东晋时集书法之大成、被称为“书圣”的 是哪一位?他的书法代表作是什么?这件作 品有何美誉? • 3、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 的画家是哪一位?其绘画的代表作是什么?
汉字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