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坚持落实
以生为本 教育观
以生为本教育观
“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是指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具体来说,“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
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质。
在实践中,“以生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需求和
发展,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果,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超越自我。
总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这种教育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3 、让 大学 生成 为 思想 政治 教 育的主 角 ,创 新思 想政 治教 育机制 。第一 ,丰 富思想政 治教 育的 内容 。书本 上 的 理论 是基础 知识 ,将 其与 现实结合 才 能体现理 论 的指导作 用 。在 思想政 治教 育过程 中, 引进 社会 热点 问题 ,让大学 生对其 讨论 、辩论 、情景模 拟 ,这 样 的教学方 式会 吸引大 学生 的注意 力,达 到教学 效果 。第 二 ,丰富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方式 。教 室不是 唯一 的课 堂 ,让 大学 生走 出教学楼 ,走 进 社会 参与 调研活动 ,参加 校 内外 的志愿 者活 动 ,能够丰 富学生 的切 身体验 ,直面 最真实 的社会 形态 。通过 多样化 的教 育方式 ,让学生积 极参 与 ,激 发他们 的热 情 ,加 速他
要重 视 学 生 的主 体 地位 ,让 学生 树 立主 人 翁 的意 识 。最 后 ,要 让思 想政 治教育 内容丰 富化,形 式多样 化 ,根 据学 生 的具体特 点对其进 行教 育 ,实 现教 育的效果 。 以科 学 的
诚 信、 友善 ,积 极 培 育 和践 行 社 会主 义 核 心价 值 观 。 富 强 、民主 、文 明、和谐是 国家层 面 的价 值 目标 , 自由 、平 等 、公正 、法治是 社会层 面 的价 值取 向 ,爱国 、敬 业 、诚 信 、友 善是 公 民个 人层面 的 价值 准 则,这 2 4 个 字是 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的基本 内容 。 ” 新时 期 ,社会 对人 才 的 素 质要 求 随之提 高 ,不仅 要 求人 才要 有较 高 的文化 水平 , 较 高的专业 水准 ,对人才 的心 理素质 、价 值取 向、政 治信 仰 、道德水 平都有 较高 的要求 。培养 新时 期的社 会主义 人
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没有教不出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老师要表扬,会表扬。
恰如其分的表扬能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带给他们学习的动力,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引领他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表扬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有一双赞美的慧眼,有一颗适度的宽容之心。
要一改挑剔、批评的态度,多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待他们。
要辩证地看问题,尽量地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这是进行表扬的前提。
表扬必须实事求是。
对学生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
对是对,错是错。
不夸大,不缩小。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
表扬要力求公平、一致。
对不同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暂差生,只要任何学生有着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体现教师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表扬应该适时、适度。
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一般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
表扬也应该有个度,太多的表扬会造成学生浮躁的心理,表扬变成了一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表扬不能太廉价,也不能太过度。
表扬要讲究方式、方法。
公开表扬和私下表扬要双管齐下。
对一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
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身旁低声的称赞可能比在全班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会使他避开被议论、被嫉妒的境地。
表扬不要随便把学生进行比较。
这是一种并不高明的教育手段。
表扬的语言要随机应变,含蓄又不失具体。
二、力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营造课堂人文环境。
要尊重学生,乐于接纳学生,给他们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
坚持以生为本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盘龙初级中学 XXX“本”字,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一种是事物的“根本”。
以生为本的“本”当然不是“本源”的本,而是“根本”本,它与“末”相对。
从这个意义出发,“以生为本”是一个哲学价值的概念,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源,人、神、物之间谁产生了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根本的,什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着教师教育世界里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
具体地讲,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办学为什么?办学做什么?怎么办好学?可以这样说,在当今教育思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以生为本”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把繁琐、复杂的教育明确化了,那就是教育要面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适应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同时开发潜能、战胜自我,让学生的生命涣发出魅人的光彩。
简而言之,“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么,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
这个“基础”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人格修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文明礼仪、审美情趣、劳动能力等。
我们盘龙初级中学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拟定了这样一个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目标(附后),并将这个目标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分解到各学科,各职能部门,让全体教职工明确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围绕目标开展工作。
在这个目标之下,学校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一是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搭建平台,想尽一切办法开齐开足课程,同时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开辟,让学生的特长自由地充分地得到成长。
二是随时校正办学方向,使学校各学科,各部门紧紧围绕“素质目标”开展工作。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天堂、励志的战场。
切忌当下有些教育人,为了保全某种利益,把学校的中心工作搁置不管,十会九不议教学之事,把安全卫生放在首位,本末倒置,不务正业。
以生为本,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
以生为本,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在当今社会,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办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以生为本,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是当前教育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为本,是指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方法。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
而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则是指建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上,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要以生为本,就需要从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教育制度。
建立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和灵活化机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也可以加大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
以生为本也意味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
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抵抗能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也才能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
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要以生为本,注重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为主导的单向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教学、项目教学、问题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
教师队伍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参照物。
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
教师队伍也需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以更好地适应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只有教师队伍与学生需求更加契合,才能夯实办学质量的基石。
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观,这就是“以生为本”。
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要摒弃那种“满堂灌”的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努力建立师导、生学、质疑、讨论、点评的新型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师导”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下足功夫,结合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确定本课重难点,根据重难点合理设置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问题切忌“难”、“偏”、“怪”,要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给学生以心理暗示:你所关心的,也正是老师所关注的。
正因为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所以老师上课的导入也就顺利多了。
在完成了第一步“师导”之后,第二步就是学生的“自学”、“质疑”,因为学生是带着问题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性很强,能力强一些的学生通过主动学、认真思,往往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质疑或自己的看法。
在完成了第二步“生学”、“质疑”之后,第三步就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学习的“成果”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可由每组组长进行搜集整理。
最后一步就是老师“点评”,老师将每组组长的问题进行分类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切忌把答案“标准化”、“程式化”,尽量做到在点评互动过程中发现、呵护学生思维的“闪观点”,并加以肯定和表扬,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看问题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
郑睿精师重教,以生为本落实高效课堂
Interview“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年前对师者的定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今天对师者的注脚。
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一位好老师或许就意味着一个好家庭,一个好未来。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作为渝北教坛的一颗新星,在渝北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区”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十年来学校积极践行“上善若水•善天下”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现代化教育特色名校进程中,以做好学生引路人的价值标准建设好教师队伍。
着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体系,提供锤炼能力的平台,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以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潜心育人的专业化的两江教师“梦之队”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十年披沙拣金。
十年薪火相传。
2020年12月30日,重庆市两江中学举行了隆重而又热烈的办学十周年成果展。
十年光阴,两江中学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品牌学校;十年筑梦,两江中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绩。
如今的两江中学从一所年轻的市级重点中学到成为西南政法大学附中、两江中学教育集团挂牌成立,更是进一步夯实了办学的底蕴和厚度。
郑睿郑睿,重庆市两江中学校校长。
物理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
渝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渝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渝北区优秀教师,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人物档案对话《教师研修》:课程是实现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
对此,两江中学在课程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郑校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自信。
以这些理念为前提,学校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抛弃了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治校思想、以“文化引领、精神聚力、师资优化、管理精细”为发展思路,立足有效课堂,实践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在我校初中部构建了“有效课堂”体系;以课程灵动性、思维灵动性、语言灵动性以及实践灵动性为基准,在高中部构建了“灵动课堂”,最大化地实现了丰富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语言精准、科学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
这句话的核心是以学习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为主线,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以生为本”,指的是将学生的生命作为教育中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天赋和个性。
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同时,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路。
“以学定教”,指的是特定的学习需要导致相应的教学。
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素养和创新素养为目标。
学校和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不同的学科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和课程也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定制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方法,创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掘自己的潜力,积极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024年《以生为本教育发展》学习心得
2024年《以生为本教育发展》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以生为本教育发展2024年,《以生为本教育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往往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考试表现,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然而,这种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因此,《以生为本教育发展》的出台将为学生和教育体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我将分享____字的学习心得,以此表达对新教育政策的认识与思考。
首先,以生为本教育发展的理念是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关注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特长。
教育不再仅忙于灌输知识,而是更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尊重个人发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衡量成功的标准,而是通过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技巧来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因为它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而不被迫适应传统的评价标准。
其次,以生为本教育发展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都需要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
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发展机会。
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家长要理解并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而社会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因此,作为学生,我将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为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以生为本教育发展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力来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学生往往被迫学习和专注于所谓的\。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落实“以生为本”-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总结_最新范文_通用模板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落实“以生为本”|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总结[摘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领域,首要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是要求教师树立起“以生为本”价值观。
本文提出了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是落实“以生为本”价值观的突破口的观点。
[关键词] 教师服务意识落实一、目前教师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观念一直在一些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渴望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渴望被社会和家长奉为师表。
在现实中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的还不仅体现在年长的教师群体,也体现在一些青年教师中。
更有许多人有这样的担心,认为如果教师一旦沦为服务者的地位,那教师就失去了权威,失去的应有的尊严,学生就有可能不尊重教师。
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放不下架子,总认为自己的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学生是前来取道的接受者,还是那种“命令――服从”式的师生关系,这样也就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学生服务。
2.扭曲的“个性化服务”和服务的功利化在各服务行业都流行一种“个性化服务”,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这样可以让每个服务对象都可以感受到更体贴的服务。
但是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却扭曲了“个性化服务”,在学校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经常是根据学生家长不同的背景,施以一些小恩小惠,利用家访等手段和一些有背景的家长搞好关系,利用家长的职务之便,来为自己牟私利,为个人行方便。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把学生分成优劣,不能平等对待,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疼爱有加,各个方面都特别照顾,而对差学生也是另眼相看,处处批评责难。
更有甚者,表面上打着为学生服务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牟服务背后的“利”。
以上这种扭曲的“个性化服务”,带给学生是伤害,让社会看到的是丑恶。
3.服务范围过窄在学校,教师服务于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作为教师和学校服务的对象决不能仅限于学生,也决不能认为为学生服务好就完成了任务。
关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看法
关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看法我关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先旧后新,先学后教”,其基本内涵我的认知观点是: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其多种感觉器官的投入,学习才能有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的话语权和学习时空让位给学生,不要硬灌和一讲到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鉴于我们的学生功底较差,自学能力较弱的实际,从时空上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教师的指导、纠错、追问、点评、归纳不得超过20分钟。
这是我们目前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显性指标之一,以后要逐步加大学生学习的时空。
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不让少数学生控制了课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学有所获。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学习目标与内容不要一刀切,大一统。
要关注学生“学会倾听”的问题,让课堂多一点“宁静”,少一点“起哄”式的大合唱,简单的是非之问少一点,问题一定要有思维量,要在问题之间搭好梯子,一步一步地登。
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知识前的预习是不是真的预习到位了,哪些学生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有问题,怎么在教学中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如何有效施教,以确保教学课堂“没有人睡觉”,也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
在一段时间里,学校把上课没有人睡觉作为好课的重要的显性标志之一,以衡量教师教学的好坏。
要切实落实好“先预习再学习”的教学思想,根据我们的学生自觉学习的可能性不大的实际,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低学习难度,把预习放进课堂里,让学生在学习中听得懂,有精神,能跟着老师的指引走。
先旧后新,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起始,花大约三分钟时间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为学新知作铺垫,同时检验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
“旧知”的复习以最基本的知识为主,比如单词、公式、定义、汉字的默写,概念的理解,最基本问题的解答,等等。
以生为本
举例说明教学中是如何坚持以生本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基础教育改革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成为必然。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课堂中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与强度。
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言和提问,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时喜欢与学生用一问一答或者是上黑板的形式来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是掌握的,哪些是半知不解。
同时,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叫基础不同的学生回答或者答题。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我与学生是这样一种关系:课内是师生,课外是朋友。
我喜欢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时我们可以说有关学习的,也可以聊聊天,这样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这点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做到了!3、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促成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觉得民主的教育方式较受学生欢迎,而且教育效果也不错。
记得上学期数学课上,在讲到一个题目时,我将解题思路跟学生说完了。
在说的时候就发现前排有位学生带着怀疑的表情听我说着。
当我说完,他立刻站起来,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我说:“哪里不对呢?”他说:“你说的这种解题方法好繁琐。
”“那你有好办法吗?”“嗯。
”“好,那你说说看。
”果然,他说得比我说得简单。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能固执己见,有时还是要听听学生们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中心。
当然,在注重师生民主的同时,仍要注意保持教师的权威。
4、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的同学,学习不好好学,上课还经常捣乱,很是麻烦,但有一点,这位同学很聪明。
我想把这个孩子引到学习的路上,所以在课堂我并没有过多的批评他,而是下课时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上课不遵守纪律,他说,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不行,同学也不跟他玩。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
一、以学促改,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学校先后进行了多次主题学习培训。
首先是“生本理念”通识培训。
第二是数学、语文学科围绕课改主题进行了跟进式专题培训。
如《用欣赏的眼光走进生本》培训,除理论知识外还对一节“生本”课例进行剖析解读,引领教师们正确看待生本,学其精髓、为己所用。
通过不同内容的学习,努力使教师们转变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转变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以实现“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二、以生为本,制定学科课改策略考虑到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各学科尝试着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的课改策略定为:依托山海关区教研中心于艳主任名师工作室,以“空间设计与教学指导”为主题,低年级侧重教学空间的开放与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适度拓展教学空间。
中年级侧重探究卡的设计与使用,尝试设置探究环节,使用探究卡。
高年级侧重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使用,探索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以“立足文本,努力实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为主题。
根据课改的要求,我们把《依托文本,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下的课内扩展阅读》作为低年级课改的专题。
中年级着力构建“以文带文”的课堂教学结构。
高段语文的课改主题为“大单元下的生本主题阅读”,立足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以生本为理念,进行主题阅读教学。
三、以研促教,夯实教师集体备课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
我们加大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力度。
选派教学上具有很深造诣的业务领导或学科骨干,安排相应的学科年段任教,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建了研修团队,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全部参与教研组活动中,实现了从任课、集体备课、到教学管理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学科课改的有效实施。
浅谈以“生”为本的中学教育理念
浅谈以“生”为本的中学教育理念在了解以生为本之前,我们要首先明确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实现人的民主权利、公正公平、价值实现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关怀人、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中,就了解了“以生为本”的意义了。
1 “以生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内涵(1)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了解,准确的把握其学习特点,满足学生提出的合理需要。
(2)教育、社会、自身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采取人性化教育和多样化教育,充分的关心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和保护学生,从师生关系转化为朋友关系。
(3)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当强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成长学习氛围。
2 “以生为本”的中学教学基本原则2.1 方向性原则教育服务于阶级,创办学校一定会受到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中学院校就必须树立起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地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
除此之外,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使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彻底贯彻,最终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2 教育性原则办学的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
教育作为中学院校的主要职能,决定了学校的各项管理都必须围绕其进行,具体表现为教育管理过程应当与教育目的相结合,将育人思想贯穿在整个教育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深度融合。
2.3 民主性原则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决定了学校的服务管理应紧贴教师,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使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
以生为本 观念
以生为本观念“以生为本”是一种观念,指的是将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和重要性之上。
这种观念强调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并在各个方面的决策中将生命放在首位。
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尊严和健康的追求。
从医疗领域来看,“以生为本”观念对于医疗实践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这个观念为基础,医生和医护人员会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无论是进行手术还是开展药物治疗,医生会始终以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为重。
此外,以生为本的观念还促使医疗界不断努力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在教育中,以生为本的观念也体现出来。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性。
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并且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以生为本的教育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他们拥有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环境保护方面,以生为本的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如果我们不重视保护环境,那么生物多样性将受到威胁,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以生为本的观念鼓励人们关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以生为本的观念也在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个观念要求人们对他人的生命和尊严进行尊重和保护。
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工作场所,人们都应该以生为本的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遵守道德准则,不伤害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以生为本的观念还挑战着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提倡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以生为本”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无论是在医疗、教育、环境保护还是伦理道德方面,这个观念都引导我们以生命为中心,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和自由。
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铭记“以生为本”这一重要观念,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决策和行动中,以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推行到中小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脱胎换骨,改变传统教育思路,增强教学能力。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首先,重视学生在多维度上的发展。
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多的研究他们对学习的真实情况,才能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发展学生的自觉性。
学生在学习中要更加了解自己,把握好自己学习态度,要从各个方面来评估自己,纠正差错,促进自身成长,让自身发挥最大作用,上课要认真观察,有问题就要胆敢提出,教学中老师就要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去实践,让学生大胆开口表达想法,习得正确的领悟能力。
此外,以生为本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要给学生安全感,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宽容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表现方式,并且要给予尊重,让学生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总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知识,做到探究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EXAM I NATl ON S
论 坚持 ¨ 以生 为 本 ¨ 的 高 校 学 生 管理 工 作 理 念
柳 杨 李 莉 ( 天津工业大学 人 文- 9法 学 院 天 津 3 0 0 3 8 7 )
摘要 : ” 以 生 为本 ” 理 念 是 指 导 高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的 主 要 方 向 , 树 立” 以生为本 ” 理 念 既 是 构 建 和谐 校 园 的 需要 , 也 是 高校 在 新 形 势 下培 养合 格 人 才 的 需 要 。本 文 阐述 了 高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理 念 一 一 ” 以生为本 ” 的 内涵 , 进 一 步 分 析 了” 以生为 本” 高 校 学 生 管理 工作 理 念 的 重 要 意 义 , 最后 提 出 了新 形 势 下 坚持 ” 以生 为 本 ” 的 高校 学生 管理 工作 的措 施 。 关键词 : 以生 为 本 ; 高校 ; 学 生 管理 工作 ; 措 施
出” 抓两头 、 放 中间” 的工 作 状 态 。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中 的 ” 两 头”
一
头 是指先进分子 , 即学 生 干 部 和 学 生 骨 干 , 另 一 头 指 后 进
务宗 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中要” 以生 为本 ” 是 指” 我 们 的教 育 要 从 学 生 的实 际 出发 , 注重发 挥教 师 的主导作 用 , 重 视 教 育 的 社会功能 ,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对学生进 行管理 , 从 而 在 管 理
中做 到 为 学 生 提 供 服 务 和 帮 助 , 使学 生获得全 面 、 主动 、 有 个 性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 ” 以生 为 本 ” 一是要 以学生个体 为本 , 突 显
学 生 的 主体 性 ; 二是 以学生 全 面发展 为本 , 使 学 生 成 为 德 智 体 美 等 全 面 发 展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 以 学 生 为 本 的教育 , 就是指在教 育教学 过程 中, 依 据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的 规 律 和 学 生 的知 识 基 础 、 兴趣爱好 、 能 力 水 平 设 计 教 育 目标 、 选 择 教 学 内容 、 采取灵 活多样 的教 育教 学方 式 , 使 其 得 到 全 面 发 展 。 以生 为 本 是 以学 生 作 为 教 育 的 出 发 点 , 即 把 学 生 看 做 自身 发 展 的 主体 , 把 发展 的主 动权交 给学 生 , 体 现 出 目标 与 手段 , 结果 与过程的统一 , 在 学 生 自身 发 展 的 同时 , 老 师 给 予 定的指引 , 使 学 生 得 到 更 好 的 发 展 。所 以 , 以 生 为 本 就 是 教育工作者从学生 的实 际 出发 , 根 据 学 生 自身 的 特 点 , 对 学 生 进 行 教 育 。 以生 为 本 是 做 好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的 重 要 理 念, 只有紧紧抓住” 以生 为本 ” , 努 力 促 进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以 育 人为本 , 坚持以学生 为本 的教育 和管 理理 念 , 才 能 在 高 校 的 人 才 培 养 中真 正 贯 彻 和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 办 出 真 正 高 水 平 的
坚持以生为本 打造特色管理文化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特色管理文化【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生为本,打造特色管理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分析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强调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接着阐述了特色管理文化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意义,指出特色文化不仅能提升员工士气,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践方法方面,介绍了坚持以生为本的具体做法和打造特色管理文化的步骤。
结合案例分析,展示了一些企业是如何通过关注员工的生活需求和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来取得成功的。
总结了生为本与特色管理文化的结合,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章旨在鼓励企业重视员工的生活质量,建立自己独特的管理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为本、特色管理文化、重要性、意义、实践方法、步骤、案例分析、结合、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特色管理文化。
生为本,即将生命放在首位,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这种理念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可以为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实现共赢局面。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限于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管理模式上。
特色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正确定位和培育企业的文化,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生为本的重要性、特色管理文化的意义、坚持以生为本的实践方法、打造特色管理文化的步骤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生为本与特色管理文化的结合。
也将展望未来生为本与特色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1.2 目的阐述目的是明确指导组织在管理中将生命和人的价值摆在首位,建立以生为本的文化理念,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和组织长久发展。
通过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打造特色管理文化,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忠诚度,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
就学校教育而言,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这样,通过设计和谐的教学课堂,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和谐有用之才的良好效果。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师生能否和谐相处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爱,还要让学生享受爱,更要让学生学会爱。
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改革教学方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要通过建立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悦的火花,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键是建立和谐的课堂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都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进而调动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启迪心智、优化思维,意,提建议,想办法,努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要改变过去师生之间的约束关系、服从关系和命令关系,建立关爱、温馨、和谐、信任的朋友关系,把互信互爱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最高奖赏。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努力用真诚、真心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
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能力的差异用其所长,尽其所能。
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境和行为影响很大。
心理学家认为:凡来自环境的刺激,都是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要素。
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努力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运行,使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形 与 变 换 统 计 与 概 率
图形的轴对称、图 形的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相似、锐角 三角函数
了解轴对称、 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会画出中心对称、 轴对称和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会画相似图形; 100% 掌握图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灵活应用;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通过它解决边角之间的转换; 能利用图形相似和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80%
1 x 1 与坐标轴围 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会求直线 2
。 与坐标轴的交点,会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100%
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9 时, 求点 P 的坐标。 2
思考(拓展) : (3)当点 P 在第四 象限内的直线 y=-x+4 上,⊿ POA 的面积 S 与变量 x 的函数关系 式又是怎样的呢? (3) 、总复习中学生对考点的过关目标。中考第一阶段的复习是关键,主要是以基础知识全面回顾,典型例题剖 析和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的训练为主,所以在进入总复习之前,我们先进行全面规划,哪些考点务必 100% 的学生要过关,哪些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要达到 80%以上的学生过关,使整个复习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使 学生整体提高。例如: 知识内容 有理数、实数、整 数 式、因式分解、分 与 式、二次根式 式 在实数范围内灵活选用各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方 程 与 不 等 式 一元一次方程及分 式方程、二元一次 方程组、一元二次 方程、一元一次不 能用方程(组)及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等式(组) 、方程及 理解方程(组)及不等式(组)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不等式的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 正比例函数、一次 能确定分式、二次根式和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会求正比例、一次函数、反比例、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00% 函数、反比例函数、 能正确画出函数图像,理解各函数的性质; 函 数 二次函数、函数的 综合应用 掌握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思想方法; 掌握函数与方程(组) 、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能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70% 会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解决函数中的动 点、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问题等; 简单空间图形的认 图 形 的 认 识 作图 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等图形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动态几何综合题; 60% 四边形、圆、尺规 会进行尺规作图;会判断和画出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识、角、相交线与 平行线、三角形、 理解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图形有关的概念; 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殊图形的判定;能利用图形的 100% 判定和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题的计算和证明; 80% 会解以上各类方程(组)及不等式(组) ; 会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掌握二次项系数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00% 运算; 会进行有理数、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有关的 100% 目标要求 掌握绝对值、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有关性质和概念; 通过率
以生为本
坚持落实
张娟红
广州市荔湾区双桥中学
2008 年的中考已经结束,在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数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中双桥中学的 平均分:110 分,超出市平均分 20 分,位于区公办学校的第二名。双桥实验学校的平均分:101.6 分,实现了从 初一时的全区第 32 名到中考的第 9 名的飞跃。 广州市荔湾区双桥中学是一所区一级学校, 位于城郊村, 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两个村, 有一部分是异地借读生, 这里的学生家庭比较富裕,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来源是房屋出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低,缺乏学习的积 极性,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很严重,同时家长对小孩的期望也不高,很少过问小孩的学习;并且这两条村 的黑网吧很多,对他们的诱惑很大。以上这些客观因素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阻碍,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 为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有乐于奉献的老师。但我觉得关键的是要真正做到:坚持、落实。 一、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进步 我们的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充满战斗力的集体。每学期开学初,全体备课组的老师认真讨论制定合适的教学 计划,不仅分工具体,责任明确,而且团结合作,整个备课组拧成一股绳,做起事来,总是不分你我。同时,我 们也经常一起分享教学中的感悟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初三复习阶段,做的比较好的是: 1、每位老师认真研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领会毕业会考精神和动向,从多渠道获取考试信息,在复习过程 中以“紧扣教材,落实‘双基’”为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 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约占整份试卷的 7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础 知识和基本运算。因此,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的同时也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中考命题是“依据课标, 紧扣课本”的, 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以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例加以变化而来的. 因 此无论什么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只有认真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全面落实学生对每个考点的掌握, 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对课本的典型题目、能较好概括知识点的习题做一些变式练习,才能灵活掌握双基。 在进行双基复习中,认真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例如:在讲《圆》这一章时,可以通过以下两问,让 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外心和内心”的性质。 例题: 若△ABC 中∠BAC=80 , I 是△ABC 的内心, 则∠BIC=_______。 如果 I 是△ABC 的外心, 则∠BIC=_______。 2、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选题,对较好的试题进行加工整合,每个专题配一份复习卷和过关测试题。 (1) 、专题复习卷的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题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 的探索,题型以基础题为主,每一专题覆盖所有的知识点,分为 A、B、C 三类题。 例如:原题是:如图,PA、PB、DE 分别切⊙O 于点 A、B、C,如 PDE 的周长为 12cm,那么⊙O 的半径为 . 果 PO=10cm , Δ
统计、概率
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会通过样 本估计总体; 会求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率、频数等; 会画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会通过画树状图、列表格求概率; 100%
3、学生学习成绩的目标。制定准确的学习目标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习兴趣和责任心。在开学 的第一天,我们根据学生原来的基础,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新学期整个班的努力方向,力争班平均分提高 3~5 分,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目标分,让他们明确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当然,目标不是定死 的,我们每个单元测验后都会总结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分。 四、坚持堂上小测,及时调整教学 由于家长不重视和学生不吃苦,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信度不高。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直接 和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课堂五分钟检测。 我们利用每节课的课前或课后五分钟, 进行 4-5 题的重点知识的过关测 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五、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 学期末,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主要是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学生的平时成绩方面,我 是这样操作的:开学初,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是 0 分,他们的平时分主要来源于课堂练习、课堂小测、课后作 业和单元测验,因为以上四方面均是学生个体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反馈。 1、课堂练习方面。如果小组内中下部分的学生举手回答对问题或板演正确,小组内可以分别加 1 分和 2 分。 2、课堂小测方面。每天进行一次小测,每次以 20 分作为满分,一个星期的满分是 100 分。每星期统计一次, 总分超过目标分的同学,每超一分,以双倍加分。 3、课后作业方面。作业乱涂或缺交的同学,每次扣 2 分。整个星期交齐作业的同学可以加 3 分。抄作业的同 学每次扣 5 分。 4、单元测验方面。学生个人成绩每超出目标分一分加双倍分,平均分排名前四名的小组加分。 通过目标管理,对学生的以上四方面的表现进行加分扣分,积累起来的分数就是他们的平时分,平时成绩的 累计是不设上限的。
注意:在组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过分追求热闹,分小组的真正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让
学困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实行目标管理 合适的目标是老师和学生前进的动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目标: 1、每学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会组织老师进行上学期末的期末考的质量分析 和总结各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讨论新学期的工作细则和提出要求, 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新学期的 教学目标任务。 如, 我们刚过去的初三级, 学校给我们数学科下达的目标是: 升中考试平均分占区平均分的 98% , 然后根据各班的实际基础来承担相对应的目标。 2、教学中的知识目标。 (1) 、老师的教学目标。我每上一节课,都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 什么?即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每节课要学生集中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目标要集中,不能泛,否则一 节课下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例如: 《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这一节课,他们集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 点----根据点确定用顶点式还是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正确求出解析式。 (2)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目标。因为学生的基础有差异,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本节课哪些知识是 必须要 100%的学生要掌握和过关的,哪些知识是通过率要达到 80%以上的,其中 A、B 类题型要 90%以上的学生 过关,C 类题要 80%以上的学生过关。例如在讲《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次函数》时,补充一次函数 与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知识内容 一条直线 与坐标轴 围成的面 积 (A 组) 两条直线 与坐标轴 一次函 数与三 角形的 面积 (一) 围成的面 积 (B 组) 直线上的 动点与坐 标轴上某 些定点围 成的三角 形面积 (C 组)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 (3,0) ,点 P 在第一象限内的直 线 y=-x+4 上.设点 P 的坐标 为(x,y) . (1)求⊿POA 的面积 S 与变量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 当 S= 例 2:直线 y=2x-5 和 y=- x+ 1 与横轴围成的三角形 面积 。 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会求直 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会求两条直 90% 线的交点坐标,会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会从图形的面积出发确定好 面积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会分析 动点在不同位置时 ,面积与变量 之间的关系, 会确定自变量的取 值范围。 掌握分类讨论、 数形结 合的思想方法。 80% 例 1: 直线 y 例题 目标要求 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