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中急救药物的应用进展_崔国元
心肺脑复苏中药物的应用
心肺脑复苏中药物的应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病急救(ECC)指南通常人们习惯称基本生命支持(BLS) 后为高级生命支持--进一步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
习惯可以作为延用最强有力的理由,究其实际意义,何为ACLS? 在完成BLS, 即初级A、B、C、D (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的基础上,相继需要进行ACLS,也就是进一步的生命支持以及处理复苏后的问题。
BLS成功的标志是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林林总总,最终的结论未必使人完全满意,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为其提供循证依据。
而药物治疗都是建立于合理、科学的基础之上,随着研究进展及循证医学探索,近年来对复苏药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肾上腺素(α受体和β受体兴奋)――首选药物-对各类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是有效的首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 两次应用间隔为3-5min。
如1mg无效, 使用更大剂量可能会有效,应逐渐增加剂量(1、3、5 m g),直接使用中等剂量(每次5mg,而非原来的1mg),也可根据体重增加剂量(0.1mg/kg)。
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是基于其可增加冠状动脉(冠脉) 血流量,增强血管紧张度,以利于促使ROSC。
其不利因素是可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在复苏后期可能导致高肾上腺素状态。
如果需要气管内给药时初始剂量至少应为2.0-2.5mg或0.3mg/kg。
α受体兴奋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冠脉扩张,β受体兴奋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大心排血量。
故肾上腺素能提高血压,增加心脏和脑组织的灌注。
目前认为循环中止,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心肌血流及与之相关的冠脉灌注压。
单纯心肺复苏术仅能提供正常冠脉灌注压和心肌血流的5~10%。
同时给予起始标准剂量(SDE)1mg并不能改善灌注压和正常的心肌血流,只有大剂量肾上腺素(0.1~0.2mg·kg-1)结合CPR技术才能产生正常的冠脉灌注压和正常的心肌血流量,促使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药物应用进展
就是 水 、 电解 质 、 碱 失 衡 , 中酸 中毒 为 重 点 。 酸 其
酸 中毒 的出现 时间及严 重程 度是根 据患 者心脏 停搏
时 间长短 呈 动 态 改 变 的 。通 过 实 验 和 临 床 观 察 得
知, 心脏骤 停 后 主要 以 呼 吸 性 酸 中毒 为 主 ,0mi 1 n
一
心肺 复苏Hr 周静脉 的开通 是快捷方 便 的输 液 eb 途径 , 但通 过外周 静 脉给 药 待其 进 入 中心 循环 发 挥 作用 约有 4 ~5S的延 迟 , 故进 行 C R时 , P 应尽 量 采 用 中心静脉 给药 。 即使采 用 外 周静 脉 输 液 , 应 尽 也
可能 在腰部 以上 的上 肢或 颈 外静 脉 穿 刺 给药 , 以利
药物尽 快发挥 其 作用 。近 年来 , 骨髓 输 液通 路 给 药 渐受 到重视 。实验 证 明 , 骨髓 腔 内输 入 药物 的药 代 动力学 、 药效学 与静脉 用药相 似 , 可经骨髓 腔 内输人 的液体 及 药 物 也 与 静 脉 相 似 [ 。但 由 于操 作 的 限 1 ] 制 , C R 中一 般不常 规采用 骨髓 内给药 。对 于 静 在 P 脉塌 陷或静 脉 通 道 无 法 建 立者 可 以考 虑 骨 髓 内 注 射 。尤 其是 6岁 以下 儿童 因心脏停搏 或血 压过低 导 致静脉血 管塌 陷 , 穿刺 置管 困难 , 时可采用 骨髓途 此
Wezl 欧洲 的 3 ne等E在 ] 3个社区 4 4个医疗单
位 进行 了一项 大范 围 比较 肾上腺素 和血管 加压素 治
内科急危重症 杂志
21 0 0年
第 1 6卷
第 2期
1 01
疗 院外心 脏骤停 的 临床 试 验 , 果 表 明在 治 疗 室颤 结
心肺复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心肺复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手段,用于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肺复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肺复苏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相关应用。
一、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最新进展随着科技和研究的不断进步,体外CPR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创新。
以下是几个体外CPR技术的最新进展:1. 自动化胸外按压装置(Automated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s,ACCDs)ACCDs是一种能够提供更稳定和持久胸外按压力度与频率的设备。
相比传统人工胸外按压,ACCDs可以保证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无需中途换人,并且降低了恢复时胸骨骨折风险。
2. 机器人辅助胸外按压系统这种系统通过使用机器人来进行胸外按压,可以使按压更加准确、稳定和连续,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此外,机器人辅助的胸外按压系统还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按压力度和频率。
3. CPR反馈装置CPR反馈装置通过实时监测胸外按压的参数,如深度、频率和回弹时间,给予操作者相关反馈。
这样一来,操作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保证CPR技术的正确执行并提高复苏成功率。
二、体内心肺复苏技术的最新进展除了体外CPR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体内CPR技术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以下是几个体内CPR技术的最新进展:1. 经食管心肺复苏(Esophageal Gastric Tube Airway Assisted Resuscitation,EGTAAR)EGTAAR是一种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通过食管插入气管插管,并通过胃肠道交换气体以保持不断供给大量氧气到肺部。
该方法避免了口-口或面罩通气时可能传播某些传染病等问题。
2. 经内门静脉心肺复苏(Intraosseous IV Access CPR,IO-CPR)对于无法通过传统途径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如儿童和危重病人,IO-CPR成为一种可靠的替代方法。
心肺复苏中急救药物的应用进展
自律性 和 使室颤 更 易于 被直 流 电电转 复 … , 因此 , 已广泛 用 于 C R, 认 为 对 各 类 心 律 失 常 所 致 心 P 被
一
。
血管 加 压 素在 心 肺 复 苏 中 的作 用 主 要是 通 过
复苏 ( P , 予 基本 的 生命 支 持 。而 C R 中 除 v. C R) 给 P 受体 和 ( 加 强 内源性 儿茶 酚胺 的血管 收 缩作 或)
用 而增 加外 周 血 管 张力 , 皮肤 、 骼 肌 、 使 骨 胃肠 道 、 适量 的药物 应用 也 是 复苏 能 否 成 功 的重 要 因素 和 脂 肪 组 织 的血 管 收 缩, 血流 量 减 少, 而使 脑 和冠 从 必不 可少 的手段 。现就 C R中有 关 药物 的应 用 进 状 动脉 血流 量 增 加 。血 管 加 压 素还 能 增 加 室颤 频 P
维普资讯
用 药物 与 临 床 2 0 0 7年 第 1 0卷 第 4期
P at a P amayA dCii e de,0 7 Vo.0 N . rci l h r c n l c R mei 2 0 , 11 , o4 c na l s
・
2 01 ・
展做 一总 结, 以供 临床 医务人 员参 考 。 1 肾 上腺 素
肾上腺 素为 天 然 的儿 茶 酚胺 和 肾上 腺 素 能 受
率, 提高 电除颤 成 功 率 [ 。基 础研 究表 明, 肾上 1 】 与
腺 素相 比, 血管加 压 素能够 更好 地增 加重要 器官 的 血 液 灌流 , 加 脑 组 织 的供 氧 , 善 复苏 成 功率 和 增 改
心肺脑复苏药物治疗最新进展方案
心肺脑复苏药物治疗最新进展作者:北京同仁医院发布人:shaoys 发布时间:2005-3-6 20:55:15浏览次数:180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浏览字体设置:10pt单纯的心肺脑复苏(CPCR)技术,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只能维持重要脏器暂时的血供,要彻底维持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以及正常的心律,必须依靠进一步药物治疗和电涂颤。
长期以来,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存在较大的争论[1]。
复苏中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溴苄胺、纳络酮、碳酸氨钠等[1]。
1 给药途径1.1 静脉给药途径[2]:包括中心静脉、外周静脉两种途径,研究表明中心静脉给药达到药物峰浓度(C max)的时间、幅度以及药效明显好于外周静脉。
Redding等研究显示:在胸外按压时经膈上静脉给药优于其他静脉。
Kuhn等在难治性心跳骤停病人中发现经中心静脉给药后,股动脉中绿色染料浓度在30s达峰值,恢复循环时间为3min。
而外周给药者时间90s达峰值,4min后恢复循环无论从动物还是临床研究表明中心静脉给药明显具有较大优越性。
1.2 气管内给药[2,3]:气管内各部位均有良好的吸收作用,肺泡毛细血管膜是最理想的部位,有效吸收面积达65m2。
在人体气管内给药后的C max较低,且达到Cmax的时间延迟,但药理作用持久,因而提示气管内给药必须提高剂量,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气管内给药剂量为静脉的2-2.5倍。
1.3经鼻给药[4]:最近用狗研究显示心肺复苏(CPR)期间每侧鼻腔滴入肾上腺素14mg后,复苏成功率同静脉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相仿。
因而认为在静脉及气管插管的未成功时,可直接经鼻腔给药,可取得相同疗效。
但在人体则需进一步研究。
1.4经骨给药[5]:在国外,动物实验已证明骨髓腔注入药物已能使心跳复苏,但对人体的研究还无进一步报道。
1.5心内注射途径:;心内注射影响心脏按压,且不易成功注入左心室,加之并发症多,目前提倡废用此法。
2 心跳复苏时氧与药物的应用2.1氧:一般成人耗氧每分钟500ml,应激情况下明显增加,当心跳呼吸停止后,机体贮存的氧仅能供机体几分钟。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是挽 救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减少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 的损伤。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 开始发展,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完
善。
近年来,心肺复苏的研究重点在 于提高复苏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如减少胸骨骨折和气胸等。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普
04
及
心肺复苏的培训课程
01
02
03
培训课程设计
针对不同人群,如医护人 员、公众等,设计不同层 次和针对性的心肺复苏培 训课程。
培训内容
包括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模拟演练等, 确保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 方法和技巧。
培训效果评估
对学员进行考核和评估, 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同 时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 善培训课程。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 应用
目录
• 心肺复苏概述 •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 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 •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普及 • 心肺复苏的未来展望
心肺复苏概述
01
心肺复苏的定义
01
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的情况 下,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 复患者的自主心跳和呼吸功能, 挽救生命。
02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 吸、电除颤等关键步骤,目的是 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时间内迅速 恢复心脏的泵血功能。
03
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
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通过 及时的现场救治和转运,能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主要针对心脏骤 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进步,
停患者,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基 院前急救中心肺复苏的存活率也有所提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心肺复苏是针对突发性心跳骤停的急救技术,通常在医疗人员无法到达现场时由初级急救人员进行。
该技术可用于救治猝死、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呼吸衰竭等疾病,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在心肺复苏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心肺复苏的新技术传统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心脏按压和口唇对口吹气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
其中心脏按压往往难以达到足够的频率和深度,且易于导致二级损伤。
口唇对口吹气也不适用于某些情况下的急救,如病人有呕吐反应或救援者不能接近病人时等。
一些新技术正在被研发和应用。
其中一项新技术是机器人心肺复苏。
该技术使用复苏机器人进行心肺按压,具有精确、快速、规律的特点,可以达到高效的复苏效果。
机器人复苏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人为因素,避免了操作者疲劳和不稳定的因素影响,提高了复苏效率和成功率。
另一项新技术是胃肠道电刺激(GES)。
研究表明,通过在胃肠道内置入刺激电极,可以刺激迷走神经,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
这项技术可以取代口唇对口吹气,避免了口腔传播病原体的风险,还可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等病症。
此外,还有许多新技术正在研究中,如机器人导向心肺复苏、患者自控的心肺复苏等,这些技术都有望成为心肺复苏的研究热点。
心肺复苏的新药物在心肺复苏的实践中,药物也是成效良好的辅助措施。
除传统的心肺复苏药物外,近年来也有一些新药物正在应用和研发中。
一种新型药物是胺碘酮。
它是用于对抗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一种药物,可快速消除病人心律失常导致的突发心跳骤停。
胺碘酮比传统的利多卡因等药物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趋势控制效果,在应用中表现良好。
另一种新药物是地塞米松。
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抗过敏反应、抗炎等用途,但也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可以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帮助恢复心肌功能,减少心脏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
心肺复苏的新研究近年来,许多新研究也在心肺复苏领域展开。
心肺复苏的应用进展
心肺复苏的应用进展作者:李春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11期[摘要] 本文旨在对心肺复苏的发展史、生命支持及心肺复苏的方法与应用的药物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提高对心肺复苏的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中图分类号] R54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025-02心肺复苏是对各种原因引起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必须紧急施行的必不可少的抢救措施[1]。
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急诊科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终止及心跳骤停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2]。
心肺复苏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3]。
随着急诊医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CPR处理方法不断更新,对心肺复苏的不断探索,将对心肺复苏的革新产生重大影响。
心肺复苏在2010年已由ABC程序调整为CAB程序,即抢救顺序变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 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以左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力向下按,使胸骨下陷3~4 cm[4]。
2000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将胸外按压比例(C/V)调整为15∶2,随着研究的深入,2005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将此比例调整为30∶2,并明确了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次/min的频率。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先进行胸外按压,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可以提高存活率。
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胸外按压幅度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5 cm。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为 4 cm,儿童大约为 5 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5]。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仅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不足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急救药物的应用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首先,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非常重要。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胺碘酮等。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适用于心跳停止和心律失常的复苏。
血管加压素则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液循环,适用于心跳停止时肾上腺素无效的情况。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室颤和室速的复苏。
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和应用。
其次,正确的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和气管插管给药。
静脉注射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
而气管插管给药则适用于无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直接送入患者的气管。
在给药剂量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血管加压素的推荐剂量为40单位,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来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此外,急救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副作用。
血管加压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痉挛。
胺碘酮可能引起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最后,急救药物的应用应与其他急救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进行胸外按压、通气和除颤等操作。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苏成功率。
因此,在应用急救药物时,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团队合作,以确保急救措施的协调和有效。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恢复。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中常用的药物以及其应用指南。
一、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脏灌注压,从而恢复心脏功能。
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在给药时需要注意,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二、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用于治疗心脏停搏和心动过缓。
它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增加窦房结的自主节律性,提高心率。
阿托品的推荐剂量为0.5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阿托品在心脏骤停后的早期阶段并不推荐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延长心脏停搏时间。
三、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颤和室速。
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减少心室肌肉的自律性,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直接静脉推注或作为持续静脉滴注。
但是,胺碘酮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部纤维化等副作用。
四、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
在心肺复苏中,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硝酸甘油的推荐剂量为0.4mg,可以舌下给药或经静脉注射。
但是,硝酸甘油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五、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在心肺复苏中,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口服或经静脉给药。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除了基本的手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外,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1. 药物选择在心肺复苏中,通常应该首先考虑应用肾上腺素(Epinephrine)和/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常用于复苏过程中恢复心脏的有效循环。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阿莫德非尼(Amiodarone)或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矫正心律失常,维持心脏的稳定节律。
2. 药物给药途径在心肺复苏中,药物的给药途径通常有两种方式:静脉内(Intravenous,简称IV)给药和气管内(Endotracheal,简称ET)给药。
静脉内给药是首选的方式,因为可以通过快速直接输注药物到循环系统中,以获得最快的药效。
气管内给药是在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的备选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管内给药的吸收和效果较静脉内给药要差,剂量通常需要增加到静脉内给药的2-2.5倍。
3. 药物剂量在心肺复苏中,药物剂量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在心肺复苏中的建议剂量范围:- 肾上腺素:静脉内推注剂量为1m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 阿莫德非尼(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300mg,稀释后静脉内注射时可维持用量为150mg。
- 利多卡因(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1-1.5mg/k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可能会因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应用药物之前,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以及适用范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4. 药物应用顺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应用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急救急救药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中急救急救药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中急救药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中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的药物。
正确使用和处理中急救药品能够提供紧急的救治和缓解病痛,保护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中急救药品的处理方法以及它们的效果。
一、心肺复苏药品心肺复苏药品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用于急救的药物。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品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处理方法是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并及时使用心肺复苏药品。
心肺复苏药品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心跳和恢复呼吸,增加生存率。
二、止血药品止血药品用于控制大出血或创伤导致的出血。
最常用的止血药品是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敷料等。
在处理大出血时,需要迅速清洁伤口并压迫止血点,然后使用止血药品进行覆盖或填塞。
止血药品可以迅速吸收并形成凝块,有效阻止出血,给予患者更多的时间等待救援。
三、抗过敏药品抗过敏药品主要用于处理过敏反应引起的紧急情况,如过敏性休克。
常用的抗过敏药品包括肾上腺素、苯海拉明等。
在处理过敏病人时,应该立即远离过敏原,让患者采取半卧姿势,然后使用抗过敏药品进行急救。
抗过敏药品能够迅速减轻过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解毒药品解毒药品用于处理中毒紧急情况,如饮酒过量、药物中毒等。
最常见的解毒药品是乙醇和纳洛酮。
在处理中毒病人时,需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并使用相应的解毒药品进行处理。
解毒药品可以减轻中毒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止痛药品止痛药品用于缓解急性疼痛,如头痛、胃痛等。
其中常用的止痛药品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处理急性疼痛时,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症状选用适当的止痛药品,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止痛药品能够迅速缓解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正确使用和处理中急救药品,我们可以为急救病人提供紧急的救治和缓解病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急救药品的使用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学原则和法律法规。
此外,在急救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及时联系急救中心,确保患者得到进一步的救护和治疗。
简述心肺复苏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简述心肺复苏药物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急诊医学属于综合医学类学科,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从急救观念方面亦或是从急救方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关于心肺复苏的用药治疗近年来也出现了新的理论及观念,本文将着重对心肺复苏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心肺复苏;给药途径;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605.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011-02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rugsZeng Yu.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Qinzhou,Qinzhou,Guangxi 535099,China【Abstract】Emergency medicine is a comprehensive medical discipline.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and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both in terms of first aid concept and from first aid methods.In recent years,new theories and concepts have emerg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only used drug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Key words】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Route ofadministration;Drug;Application1.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通过开通外周静脉通路是比较方便且有效的输液治疗途径。
心肺复苏药物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药物研究进展摘要】药物仍是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在既往的基础上对复苏药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就心肺复苏药物的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心率失常药物【中图分类号】R605.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005-02Progres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rugsChen Qing1,Chen Jianlin2.1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4,China;2 Gui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Abstract】Drugs are still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ocess.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research.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resuscitation drugs on a previous basis.The following is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rugs.【Key words】Heart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Vasoactive drugs;Anti-arrhythmia drugs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死亡[1]。
药物在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
药物在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2-09-25T09:54:44.2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黄琰琰1 徐南平2[导读] 2010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仍强调基础生命支持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黄琰琰1 徐南平2( 1 南昌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部 3 3 0 0 0 6 )( 2 江西省儿童医院 3 3 0 0 0 6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339-02引言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突然停止博动,瞬间泵血功能消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心肺复苏是指使心搏骤停的病人尽快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只能维持重要脏器暂时的血供,要彻底维持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必须依靠进一步药物治疗。
现将近几年来药物在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中血管加压药物通过增加主动脉舒张压 , 从而改善心肌和脑血流供应,有助于初始的自主循环的恢复。
1.1 肾上腺素几十年来一直主张心脏停博时使用肾上腺素,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公开的指导方针。
肾上腺素具有α 和β 受体双重激动作用的内源性儿茶酚胺。
在心肺复苏中,产生有益作用主要是它的α 受体激动的特性。
肾上腺素α 肾上腺素能作用是提高动脉张力 , 防止动脉萎陷, 使外周动脉血管收缩降低动脉血管容量 , 增加主动脉舒张压 , 从而改善心肌和脑血流供应。
对于其β 肾上腺素能的作用和安全性仍有争议。
其疗效是在动物试验证实,但人体试验证据不足,因此肾上腺素在临床上应运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1.2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又称精氨酸升压素或抗利尿激素(A D H),血管加压素是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收缩剂。
血管加压素没有β 肾上腺素能样活性,在心肺复苏中应用不会引起骨骼肌血管舒张,也不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
血管加压素是休克时释放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应激激素。
急救药品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心内科主任 彭建国 主任医师
急救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由于急症发 病急、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有效的救治,影响患 者的病情转归、预后、甚至生命。急救药品的临 床应用是急症临床治疗(人、医疗技术,医疗设 备、急救药品,时间)的关键环节之一。
药品种类
• 拟肾上腺素药 • 抗心律失常药 • 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药 • 强心药(洋地黄糖苷类) • 抗胆碱药 • 抗心绞痛药及血管扩张药 • 利尿、脱水药 • 其他
不良反应
• 心血管系统:本药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可使
器官血流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和酸 中毒。
• 泌尿系统: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
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无尿和肾实质损伤, 出现急性肾衰竭。故用药期间尿量在25ml/h。
• 其他: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个别
患者因过敏出现皮疹、面部水用量为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0.25mg~1mg。 • 1 心跳骤停 将0.5mg~1.0mg,或0.01~0.02mg/kg的
肾上腺素用注射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静注或左心尖部 直接注入,五分钟后根据病情可再次用药,同时配合心脏 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等其它辅助措施。
• 2 支气管哮喘 皮下注射0.25~0.5mg,必要时可反复注
拟肾上腺素药
• 肾上腺素(Ad) • 去甲肾上腺素(NA) • 多巴胺(DA) • 异丙肾上腺素(ISO、喘息定) • 阿拉明
肾上腺素(Ad)
药理作用:
• 兴奋心脏
• 收缩血管 • 影响血压 • 扩张支气管 • 促进代谢
盐酸肾上腺素
• 剂型规格 注射剂 1ml 1mg
• 用法
①皮下,静注或静滴 ②心内 ③气管内滴入
心肺复苏中药物应用新进展
心肺复苏中药物应用新进展
李连章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1996(002)006
【总页数】3页(P290-292)
【作者】李连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5.974
【相关文献】
1.羧甲基壳聚糖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新进展 [J], 程浩南
2.心肺复苏中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J], 朱继红;王旭;等
3.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新进展 [J], 张伟丽;牛学良
4.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在药物合成应用中的新进展 [J], 唐文涛;帅棋
5.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新进展 [J], 王奕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评价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
评价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探討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
结果(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cue platform.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reated with comm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80 cases of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cue platform.CPR time,defibrillation time,tracheal intubation time,intravenous infusion time and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3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PR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Defibrillation time (1.30±1.33)min,tracheal intubation (2.60±2.61)min,intravenous infusion time (125.75±28.50)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s significant,which is helpful to shorten the rescue time,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cu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Key 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cue platform;Rescue;Emergency心臟骤停指的是患者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难以发现大动脉搏动,且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发生严重缺血、缺氧等情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2022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与急救药物的使用
〔1〕有效的心脏按压;〔2〕呼救、推荐早期使用AED〔3〕高质量按压,?100次/分,按压至少5cm。〔4〕C-A-B
〔5〕2022复苏指南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区别对待。
心脏骤停的定义
任何未预料到的近期心脏住手被称为心脏停搏心脏骤停的判断
〔1〕意识蓦地丧失
〔2〕呼吸住手或者抽搐样呼吸
BLS的人员操作流程图
患者无反响
↓
呼救、找AED
↓
判定呼吸、脉搏<10秒
↓
心脏按压30次
↓
开放气道,通气2次
↓
电击1次150J或者360J
↓
连续做5组30:2的CPR,检查生命指征o在1992年提出了: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的CPR生存链理论。
o根本生命支持〔BLS〕中按压和通气比例问题:从
在美国每年约40万一50万人发生猝死,平均每分钟有一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在德国心脏性猝死,每年为8万~10万人。
在我国每年数千万人患冠心病,有人认为是100万~18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著名相声大师马季、侯耀文都因心脏病而猝死。猝死?
CPR可以暂时维持脑和心脏循环功能
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o室颤和无脉室速:
o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和胺碘酮相比,ROSC〔自主呼吸循环恢复〕率低,且更易发生心室停搏。
o作为胺碘酮的替代品
o用法:1~1.5mg/kg,首mg/kg,IV。
多巴胺
复苏过程中,由于心动过缓和恢复自主循环后造成的低血压状态,常需选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与其他药物合用(包括多巴酚丁胺)是治疗复苏后休克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案
o而5分钟后那末下降到50%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用药#收稿日期:2007-04-16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110004。
心肺复苏中急救药物的应用进展崔国元呼吸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最危险的急重症,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是立即进行规范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给予基本的生命支持。
而CPR 中除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电除颤外,及时适量的药物应用也是复苏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必不可少的手段。
现就CPR 中有关药物的应用进展做一总结,以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为天然的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A 和B 肾上腺素能受体均有很强的激动作用,CPR 时应用能增加全身循环阻力,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心肌电活动、心肌耗氧量、心脏自律性和使室颤更易于被直流电电转复[1],因此,已广泛用于CPR,被认为对各类心律失常所致心搏骤停都是有效的,但其用法目前尚存争议。
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AHA)首次推荐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标准剂量为1mg,且2次应用肾上腺素的间隔为3~5min,如1mg 肾上腺素无效,使用更大剂量肾上腺素可能会有效,应逐渐增加剂量(1mg,3mg ,5m g)。
主张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是基于其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血管紧张度,从而促使自主循环恢复。
但有9000多例心跳骤停患者入选的8个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初始大剂量组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
张孝钦等[2]在临床研究中发现,CPR 有效组中大多数患者在重复静注肾上腺素时给予了大剂量(3mg ,5mg ),而失败组中对肾上腺素重复静注增加剂量的使用率低。
故是否需要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至今尚无定论,但肾上腺素仍是CPR 的一线选择用药。
因此,2005年AHA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的肾上腺素首选剂量仍为1mg 静脉注射,每3~5min 1次。
如需要气管内给药,初始剂量应为210~215mg,溶于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5~10mL 中注入气管[3]。
2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神经垂体激素,主要在下丘脑的视旁核神经元内合成,并与后叶激素运载蛋白结合成复合体,被转运贮存在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是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之一。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V 1受体和(或)加强内源性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而增加外周血管张力,使皮肤、骨骼肌、胃肠道、脂肪组织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脑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血管加压素还能增加室颤频率,提高电除颤成功率[1]。
基础研究表明,与肾上腺素相比,血管加压素能够更好地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增加脑组织的供氧,改善复苏成功率和复苏后的神经功能[4]。
但心脏骤停的临床研究结果却未能明确验证基础研究的结论。
一项比较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对于院外猝死复苏效果的大样本(n =1219)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室颤和无脉性电活动(PEA)亚组,使用血管加压素组和肾上腺素组的存活住院率无明显差别,仅在心室停搏亚组,血管加压素组显示出较好的存活住院率和存活出院率,但该亚组最终存活出院的病例数较少,两组分别只有12例和4例,因此应谨慎对待。
且血管加压素组存活出院但合并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肾上腺素组[5]。
因此,要全面认识和明确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和地位,且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AHA 在2005年新指南中指出,对于心搏骤停和PEA,仍推荐肾上腺素1mg 静脉或骨髓内途径(IV/IO)给药,并每3~5m in 重复使用,但可用一个剂量加压素(40U IV/IO)替代第一或第二剂量肾上腺素[3]。
较长时间的心搏骤停时,由于内源性儿茶酚胺耗竭,单独用血管加压素不能起到升压作用,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能很快使冠状动脉压提高15~50mmHg,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6]。
有学者指出,在长时间缺血情况下,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是单用两者之一的3倍[2]。
3 阿托品阿托品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能阻断M 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
CPR 时无论有无心脏活动,阿托品可以增加心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率,此结论得到了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证实。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在使用肾上腺素后,使用阿托品组入院存活率为1410%,而未用组为0。
另一项前瞻、对照、盲法电击致PEA 动物研究显示,用阿托品可使自主循环恢复率达9110%。
因此,新指南推荐阿托品的应用为:心搏骤停和缓慢性PEA时,使用剂量110mg静脉注射;若持续性心脏停搏,在3~5min内重复给药,如仍为缓慢心律失常,可每间隔3~5min静注1次015~1mg,至总剂量3 mg。
此时,阿托品可完全阻滞人的迷走神经,完全阻断迷走神经的剂量可逆转心搏骤停[2]。
4胺碘酮胺碘酮为Ó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它可作用于钠、钾和钙离子通道,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和浦氏纤维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和异位节律;它对A和B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非竞争性阻滞作用,可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并因外周阻力和心率降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它还有抗纤颤作用,提高心室致颤域值[1]。
CPR中,对电转复或血管加压素治疗无效的室颤或室速可应用胺碘酮150~300mg 稀释后静脉注射。
临床实验研究证实,院前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较利多卡因或对照组能改善存活率,并能预防心律失常复发,胺碘酮治疗被认为是提高入院存活率的独立指标。
但与利多卡因比较,胺碘酮有轻度降血压作用,故不支持在低温时使用[2]。
2005年新指南明确提出,对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当CPR、2~3次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如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仍持续时,首选胺碘酮静注,尤其适宜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没有胺碘酮时,可使用利多卡因[3]。
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临床常用的碱性药物,曾作为CPR早期的常规用药。
心脏骤停时,机体必然存在的酸中毒是碱性药应用的理论基础。
动物研究结果显示,CPR时应用碱性药物可增加自主循环恢复,或增加除颤成功率、延长存活时间,但在人类CPR中的益处目前尚存争议[2]。
国内有一组研究报道,CPR超过10m in给予5%碳酸氢钠50m L 是安全有效的,复苏超过15m in时补碱已成为必要的治疗措施[7]。
但近年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得知,心脏骤停后10min以内,主要以呼吸性酸中毒为主,之后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心肺复苏在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时,由于不能有效地排出体内CO2,过早输入碳酸氢钠,虽可使血液碱化,但由于HCO-3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解离后的CO2可迅速扩散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酸化,加重颅内酸中毒,更进一步加重脑水肿[8]。
所以,2005指南不建议心搏骤停患者常规使用碱性药物[2]。
对高血钾所致心脏停搏或危及生命的高血钾时,应用碳酸氢钠是有效的;对三环类抗抑郁药导致的心脏毒性,使用碳酸氢钠可预防心脏骤停[9]。
6纳洛酮它的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可有效地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对三种阿片受体亚型都有拮抗作用[1]。
在心脏骤停等应激情况下,常有B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纳洛酮可与之拮抗,能迅速逆转B内啡肽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注射纳洛酮数分钟即出现深大、快速呼吸,明显地提高了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氧分压,有助于神经功能及心肌功能的康复[10]。
美国复苏指南中强调,纳洛酮在CPR后有脑保护作用[11]。
在CPR过程中,应尽早静脉注射纳洛酮2mg,以后每30m in重复1次[12]。
临床医师必须熟练掌握CPR中常用药物,才能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有关CPR中常用药物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随着医学工作者对心脏骤停患者病理生理基础的进一步认识及临床实践的加深,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1]王一镗.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79-95.[2]沈洪.扫描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3)[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6):323-325.[3]李春盛,杨铁成.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续完)[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71. [4]Wenzel V,Lindner KH,Krismer AC,et al.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vasopressi n but not epinephrine maintains coronaryperfusion pressure after early and late administ ration duringprolong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pigs[J].Circula-tion,1999,99(10):1379-1384.[5]Wenz el V,Krismer AC,Arntz HR,et al.A comparison of vaso-pressi n and epinephrine for out-o-f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 usci tation[J].N Engl J M ed,2004,350(2):105-113.[6]M ayr VD,W enzel V,Voelckel W G,et al.Developing a vaso-press or combinati on in a pi g model of adul t asphyxial cardiac ar-rest[J].Circulation,2001,104(14):1651-1656.[7]于泽惠.心肺复苏过程中酸碱平衡问题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8):600.[8]张卫东,孟庆义.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的应用进展[J].医药世界,2006,4(1):89.[9]李春盛,樊寻梅.聚焦2005年ECC及CPR治疗推荐国际会议[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71-872.[10]陈英杰.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现代新进展[J].河北医学,2006,12(9):948.[11]景炳文.心肺复苏中忌讳问题商榷[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3):203.[12]王一镗.急诊医学[M].第3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