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理论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理论与管理》试题(王丽娟副教授)
一、试论述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答:1.货币均衡
如果把货币供给看作是外生变量,它决定着货币需求。
当经济处在商品短缺阶段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货币需求非常大,货币的外生性非常明显;如果把货币供给看作是内生变量,它决定于货币需求。
当经济处在商品相对过剩阶段时,在经济运行中,投资机会不多,货币需求变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变得非常明显。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发生通货紧缩,正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大体相等的状态,即Ms≈Md货币的非均衡就是Ms≠Md。
即或MS>MD,存在通货膨胀;或MS<MD,存在通货紧缩。
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是:物价和利率。
2、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在现代经济中,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意味着市场处于供求的紧张状态,物价上涨和社会不稳定;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意味着市场处于疲软状态,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
一般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使经济在社会总供求完全均衡的基础上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总供求均衡状态与货币的供求状况之间,始终存在紧密的联系。
在货币经济中,所有的商品供给的目的,都是为了换取等值的货币,以作进一步的购买,并进行连续的生产与消费,这形成了商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又形成对商品的需求,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AS Md 和AD MS,其中AS表示总供给,AD表示总需求。
由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在商品供给过剩、技术手段取得很大进步的今天,社会总需求更多地制约社会总供给,货币供给从实质上看也受制于货币需求。
如果AS=AD,则会有MD=MS;如果AS<AD,则有MD<MS,即存在通货膨胀;如果AS>AD,则有MD>MS,即存在通货紧缩。
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否与货币供求的均衡与否有密切关系。
二、如何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答:1、深化国内改革,按国际惯例改造金融业,建立开放式的金融体系,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应加强法规建设:如:《银行法》、《中央银行法》、《证券法》、《租赁法》、《信贷保障法》、《债务清偿法》、《结算法》、《票据法》、《外汇管理法》、《公司法》等,这些法规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客观规律与国际法规相衔接。
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加强专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公平竞争。
2、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活动网络,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将中国金融机构推向国际市场。
金融机构“派出去”为一项政治性强,风险大,程序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
我们不能盲目设点,仓促上马,应立足现有机构网点,增设必要的机构,重点放在拓展健全其功能,及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有三种方式:跨国银行、跨国银行集团和跨国集团银行。
3、积极稳妥地扩大引进外资银行、建立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人担心会挤跨本国银行,而不允许其经营本币业务,不经营本币业务就不能算真正进入。
香港外资银行占76%,非但没有挤跨本地银行,反而把本地银行推上一个新的高度,造就了一个国际联系广、资金来源多、信息灵通的香港银行业。
当然,我国
也应行使东道国主权,贯彻’适当保护,对等互惠,国民待遇,为我所用’的原则,参照巴塞尔协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结合具体国情,依法科学管理,促进中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平等竞争。
4、加强与香港金融市场联系,培育本国金融中心。
发展金融机构、开拓国际金融业务,必然与国际金融市场建立紧密联系,一个发展外向型的国家,为积极有效地参加国际金融市场,开放本国市场,培育本国金融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业繁荣的香港无疑是我国的头号金融中心,我国要利用其窗口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
同时在上海、广州、大连等发达城市中培育出一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5、加强培养精通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队伍。
金融的国际惯例,法律十分严格,相关专业人才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这方面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一个制约因素,尽快研究一套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已是我国金融国际化迫在眉睫的问题。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极好形式。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及金融业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行经济的腾飞,金融国际化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
三、如何促使金融压制向金融深化发展?
答: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之初,储蓄不足导致的资金瓶颈往往成为妨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为了打破资本积累不足造成的诺克斯所谓的“贫困的恶性循环”,多数发展中国家先后采用了金融抑制政策,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财政投资等方式为工业部门融通资金。
麦金农(McKinnon,1973)和肖(E·Show,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抑制———非歧视性金融资产价格扭曲(包括利率、汇率)降低了实体经济增长率和金融体系相对于非金融体系的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共有的一些特点。
为了给工业化筹集资金而对金融部门实施控制,也表现出金融抑制的特征。
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当前中国的金融深化过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金融深化应采取适应国情的渐进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金融深化程度往往也越高。
因此,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
由于各个国家最初的国情不同,因此这种顺序可能依国家的不同而各异”(麦金农,1993)。
然而,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急于求成,采取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措施,在宏观经济条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就加快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步伐,特别是缺乏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能力,过快地放开资本账户。
随着金融深化实践的深入发展,除非金融稳定和国内市场利率已经形成,否则不宜开放资本账户,实行货币自由兑换,过早开放资本账户会助长资金流动,扰乱经济与金融秩序。
(二)改变金融增长的观念,强调金融深化的质量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片面追求速度转向速度效益并重,提升综合要素增长率(TFP)的贡献程度已成为一种共识。
但传统金融深化理论强调得较多的是金融体系“量”上的扩张,如提高M2/GDP的比值等,对金融体系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效率问题强调较少。
这种理论上的不完善也许是造成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昧追求金融体系、机构、资产规模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提高的原因之一。
要着重培育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金融工具创新。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当利率传导机制出现障碍时,构建功能多样化、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我国长期以来在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占主体地位,而直接融资比重过低。
所以,当以银行体系为主
的“间接融资—投资”这一机制的功能和绩效明显弱化时,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已十分迫切。
此外,诸如债券、基金、商业票据等融资工具的发展创新,都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资质量和数量,并且也很有潜力。
而这些金融工具的多样化、规模化,都必须依赖一个规范、健康、灵活、高效的金融市场,所以市场培育、制度完善也应是未来金融深化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利用金融创新推动我国金融深化
当然金融创新包括很多方面,但最为基本的是要加强金融制度创新,因为按照新制度金融学的观点,金融制度可看作是各金融主体进行博弈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的完善是保证游戏得以公平、公开、公正进行的基本前提。
我国金融体制正处在由“行政金融”向“市场金融”的转轨过程中,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主要障碍来自两方面,一是行政对金融的干预根深蒂固;二是银行垄断的存在,缺乏竞争。
利用金融制度创新,规范我国金融资产发展的基本思路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应构建一整套金融法规,并形成一些开放性的金融危机处理机制;其次,要确保中央银行的完全独立地位,央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应由专家组根据实际经济形势而制定,不受行政干涉;再次,建立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允许银行所有制的多样化;最后,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中央银行宏观监管、同业公会同向约束、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三级监管体系,确保央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四)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各国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打破,金融业务综合化、全能化经营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然而在我国,有关采用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也有着较长时期的争论。
这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以及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欠发达的现实背景是基本相适应的。
但是可以预料,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联系网络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和国外金融机构两方面的严峻挑战。
从这一点看,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管理只能是暂时的和阶段性的,而银行综合化或全能化模式无疑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从现在起,我国就应根据市场的发育状况,进一步整合其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选择适当时机逐步放松直至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
总之,金融深化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流动性保障,全方位地推动金融深化,应该成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事实上,金融深化不仅有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和分流银行存贷款压力,它还将更现实地为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比率调整提供必要空间和操作工具,对解决信贷紧缩、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至关重要。
金融系统的问题与企业主体的问题可以说是相互联动的,随着金融深化过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竞争的升级都将会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背景。
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哪几种?试加以阐述。
答: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统一的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
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随着这个矛盾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该理论认为,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才能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要求。
资产负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银行管理者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类型、数量、资产负债的总量及其组合同时作出决策的一种综合性资金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总量、结构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从而使利润最大化。
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指其中的利差管理,即控制利息收人与
利息支出的差额,使其大小及变化与银行总的风险—收益目标相一致。
风险和收益是衡量银行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志。
收益主要来自银行的利差,利差又是银行潜在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反映,是资产负债综合作用的结果。
风险则表现为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收益状况。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就是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二是运用金融市场上转移利率风险的工具,如期限管理法、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作为差额理法的补充。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大发展,它对商业银行、金融界和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与流动,在一定条件下是以牺牲盈利为代价的。
负债管理理论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盈利性与流动性之间均衡的实现,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
70年代末产生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它汲取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的精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并围绕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素——利率,建立了一整套防御体系,形成了一个“安全网”,从而增强了银行对抗风险的能力,促使银行业务管理日臻完善,决策更具科学性。
五、中央银行如何运用政策工具调节金融运行?
答: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比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来实现最终目标(稳定币值)。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
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这里以缩小再贷款范围,试行公开市场业务为例:
中央银行贷款是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
1991年中央银行贷款6389亿元,占基础货币的72.8%,在没有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向社会吞吐基础货币主要是靠再贷款来实现。
因此,再贷款是管理基础货币的主要手段。
中央银行贷款创造存款和存款不断派生的客观规律,在倍数作用的推动下,一部分转化为存款,商业银行可以依次再发放贷款,另一部分成为社会公众持有的流通中的货币。
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已割断的情况下,有必要严格界定再贷款投放范围,减少再贷款直接投放数额,将大量的基础货币,用于公开市场业务,逐步地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稳定币值的目的。
今后的中央银行贷款使用方向:一是政策性银行贷款的一部分。
组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政策性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二是再贴现。
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以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票据的转让,或是商业银行出让已贴现的票据,必然引起中央银行吐出基础货币。
在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场合下,对1994年4月末前,再贷款已经事实上形成商业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应允许其保留这个借款额度。
缩小再贷款范围,调整再贷款结构,是指中央银行将过去意义上大量再贷款用在金融市
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短期债券,吞吐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今年,中央银行运用另一个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以间接手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
这样,中央银行可以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以此作为交易工具,而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国债一级(发行)市场、二级(转让)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均持有大量有价证券。
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如何灵活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
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基础货币变动规律,适量买卖有价证券。
比如,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及投资体制的改革,都将引起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在总行与地区间的分布格局、数量增减发生变化。
其次,适时买卖有价证券,调控基础货币,吞吐基础货币,实际上是中央银行注入或收缩在社会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
从社会角度观察:一是物价的稳定程度;二是货币的滞后效应。
一般情况下,注入货币后7—9月将不同程度影响物价。
从银行角度观察,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银根松紧,以及在社会上的信誉度。
比如在通货膨涨居高不下,而大量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较少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买进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有价证券,使商业银行取得资金,从而注入国有企业。
采取封闭式投放和局部的结构配置,不会推动大规模的高通胀率的发生。
再次,正确估价、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灵活运用货币政策。
通过建立有权威的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增强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操作的实用性。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要建立完善调查统计体系和货币政策预警系统,沿用经济景气分析原理,每个季度要作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和预测,为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定货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