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教学文档
《过故人庄》课件正式完美版
《过故人庄》课件正式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过故人庄》这首古诗。
该诗出自教材第四章《唐诗欣赏》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对诗句的解读、作者情感的分析以及诗歌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全诗,掌握诗句的基本意义。
2. 分析诗歌的意象、手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手法分析,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诗句的基本意义,诗歌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过故人庄》全文、作者简介、诗歌解读等。
2. 学生用书:教材第四章《唐诗欣赏》第三节。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故人、故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课文解读:带领学生朗读《过故人庄》,讲解诗句的基本意义,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手法。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详细讲解诗歌的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诗歌的某一意象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5. 诗歌背景介绍:讲解孟浩然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1. 《过故人庄》2. 诗歌全文3. 作者:孟浩然4. 诗歌背景5. 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过故人庄》中的意象,并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示例: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激发创作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诗句的基本意义:通过讲解诗句的字面意思,使学生掌握诗中的景物描绘、情感表达等。
过故人庄教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案【篇一】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正式使用]《过故人庄》孟浩然教学目标1、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2、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起承转合】,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过故人庄》的诵读、理解教学难点指导初步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起承转合)--------------------------------------------------------------------------一、导入(10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
他和王维等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
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古诗《过故人庄》。
诗文内容如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3. 学习古诗中的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难点: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中的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景色和人物,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文《过故人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过故人庄》,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过故人庄》的诗意、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讲解过程中,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文内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与《过故人庄》主题相近的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进行例题讲解。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加明确田园诗的特点和魅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友情,懂得感恩和回报。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文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3)作者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的讲解。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生和诗文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过故人庄》,激发学生对故人、故土的思绪。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行解决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文内容,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2)教师讲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朗读、默写等实践活动,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 结合诗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孟浩生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
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
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
3指名读,齐读。
(达到熟练为止)三、悟一悟(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如“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
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人、故土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思乡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题《过故人庄》的含义和背景。
2.2 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题《过故人庄》,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释生词和短语。
3.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过故人庄》。
4.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过故人庄》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4.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过故人庄》的原文和注释。
5.2 教学图片: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5.3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一个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接龙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6.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创作一幅以《过故人庄》为灵感的画或海报,展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过故人庄》,并能够正确默写。
7.2 研究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优质教案通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过故人庄》。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理解、诗歌背景的介绍、诗句的解析、诗歌意境的体会及诗歌的创意性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过故人庄》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珍惜友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深入解析,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理解,创意性写作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过故人庄》,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3.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诗句解析:详细讲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6. 创意性写作:引导学生借鉴诗句,创作一篇以“友情”为主题的短文。
7.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诗句进行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过故人庄》2. 诗人:孟浩然3. 诗句解析:朗读:韵律美、意境美重点词语: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斜阳4. 诗歌意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浓厚的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发挥想象,描绘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2. 答案示例:绿树成荫,村边的房屋错落有致,青山连绵,郭外的斜阳映照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诗句的基本含义和诗歌意境?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它诗作,深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2. 诗歌意境的体会3. 创意性写作的引导4. 作业设计一、诗句解析1. 抓住关键词语:如“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斜阳”等,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以及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2)了解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体验其中的淳朴民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3. 诗文意境的体验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农村生活场景的理解。
2. 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
3. 朗读与表演的技巧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 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验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相关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本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文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诗文内容。
4. 意境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中的情感内涵。
七、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 背诵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文,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以“访友”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访友的经历。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这首诗。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故人庄》,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珍惜与朋友之间的相聚时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过故人庄》的题目意义和诗文的创作背景。
2.2 诗文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过故人庄》,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加强语言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诗文解析3.1 词句解析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表达手法。
3.2 情感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讨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表达。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
4.2 创意表达邀请学生以绘画、表演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诗中景象或情感的理解。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景象、情感和友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5.2 评价与反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相关诗词推荐推荐与《过故人庄》主题相关的其他诗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让学生阅读这些诗词,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情感表达。
6.2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过故人庄》与其他相关诗词在主题、情感表达和写作风格上的异同。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过故人庄》。
课文详细描绘了诗人孟浩然重游故人庄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赏析及诗歌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及典故;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及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演绎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友情、乡情,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友情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师指导并纠正读音。
3. 理解: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答疑问。
4.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意境、情感等方面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a. 分析诗句: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读,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b. 感受意境:让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c.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对仗等。
5. 情感体验:学生分角色演绎课文情景,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作者:孟浩然3. 主要内容:描绘故人庄园景色,表达思念之情。
4. 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对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达技巧,写一首描绘友谊的古诗。
2. 答案示例:故人相见欢,把酒话桑麻。
绿水静悠悠,青山遥遥迢。
情深似海意,共度此生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词《过故人庄》课程教案
《过故人庄》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故人庄》,并能背诵。
2. 理解《过故人庄》的诗意,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和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意,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
2. 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几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感受。
2. 导入课题: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诗歌特点,引出《过故人庄》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过故人庄》,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指名朗读,评价朗读效果,强调情感表达。
三、理解诗意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2.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 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四、感悟意境1.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感受其宁静、自然之美。
2. 分析诗中表现的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播放古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诗中情景,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五、拓展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田园诗,感受其诗歌风格。
2.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友情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提升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布置作业:1. 背诵《过故人庄》,并默写。
2. 收集孟浩然的其他田园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朗读、理解、感悟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体会《过故人庄》的诗意和情感。
同时,我也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3)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了解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诗文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翻译、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故人庄”吗?大家心中的“故人庄”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意。
(2)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背景、意象、意境等。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诗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和意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意境。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案教案一:《过故人庄》导入活动目标: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并了解故事背景。
步骤: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情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 给学生展示一张田园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农村生活的问题,如农村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3. 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课文朗读和课文讲解。
教案二:《过故人庄》课文分析目标:通过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句型。
步骤:1. 向学生展示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3. 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梳理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意思。
4. 练习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进行语法填空、句型转换等练习。
教案三:《过故人庄》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目标:通过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的融合和情感的表达。
步骤:1. 向学生展示一些描绘情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图片或视频中情感的感受。
2. 通过导入活动,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如课文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情感问题,如: 你认为主人公思乡的情感是怎样的?你在课文中有没有找到让你共鸣的情感?4.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离别和思乡中的情感和体验,并展示给全班。
教案四:《过故人庄》情景表演目标: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1. 把课文分成几个情节,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景。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学生的理解进行改编和创作。
2. 给学生合理安排角色,并引导他们思考对话和行动的方式。
3.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反思。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过故人庄》教案(精选12篇)
《过故人庄》教案(精选12篇)《过故人庄》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
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二、学文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鸡黍?具?这句诗什么意思?(指名说)(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句诗句。
(指名读——评——齐读)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
(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指名说)(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请你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指名回答。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公开课《过故人庄》优秀完整精品课件
公开课《过故人庄》优秀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过故人庄》,内容包括诗歌的全文解析,着重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古诗苑”,围绕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读《过故人庄》,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掌握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诗人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诗歌原文、注释、图片、例题等。
2. 纸质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故人相聚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过故人庄”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诵读:让学生齐读《过故人庄》,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详细解析诗歌的全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
4. 实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短诗,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过故人庄》风格相近的古诗,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过故人庄》2. 诗歌原文3. 重点词语解释4. 诗歌意境分析5. 修辞手法分析6. 作者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过故人庄”为题,创作一首短诗。
2. 答案示例:过故人庄,绿树掩映处,红尘喧嚣外,心境如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惟愿故人,安康无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作,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的分析2. 修辞手法的讲解3. 学生创作实践的指导4.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意境的分析在分析《过故人庄》的意境时,应重点关注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内心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友情、回忆和怀念等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文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结构。
2.3 关键词语和句子解析: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以问题或情景引入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讨论:学生朗读诗文,教师引导注意语气和节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3.3 内容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诗文的内容和背景。
学生跟随教师解析关键词语和句子。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进行写作表达。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4.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4.3 写作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深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过故人庄》诗文。
5.2 辅助材料:孟浩然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注释和解析资料。
朗读和音乐资源。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过故人庄》的互动游戏,如填空、匹配等,以检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诗中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6.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中的主题、情感和意象,促进合作和思考。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过故人庄》,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检查。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过故人庄》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解析《过故人庄》创作的年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
1.2 作者简介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句逐句解析逐句解读《过故人庄》的诗意,分析词语的运用和意象的构建。
2.2 诗歌主题提炼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如友情、乡情、怀旧等。
第三章:诗歌表达技巧分析3.1 词语与意象分析诗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物描绘。
3.2 韵律与节奏讲解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第四章:情感体验与创作背景关联4.1 情感体验引导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如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4.2 创作背景与情感关系的探讨分析创作背景与诗歌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第五章:拓展活动与课后作业设计5.1 拓展活动建议设计相关的诗歌创作、角色扮演等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2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友情的小短文,或是绘制一幅描绘诗歌景象的画。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方法6.1 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6.2 教学方法介绍计划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以及这些方法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
第七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7.1 教学步骤7.2 时间分配为每个教学步骤分配适当的时间,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第八章: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8.1 课堂互动策略设计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8.2 学生参与激励采取奖励机制或其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九章:教学评价与反馈9.1 教学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描述如何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过故人庄》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事迹。
探讨《过故人庄》创作的背景和时代特点。
1.2 作者孟浩然简介介绍孟浩然的生平、诗歌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过故人庄》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韵律、对仗等。
2.2 诗歌意境与主题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探讨诗歌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第三章:诗歌炼字与修辞手法3.1 诗歌炼字解析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讲解其含义和作用。
3.2 修辞手法欣赏识别并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第四章:诗歌翻译与赏析4.1 诗歌翻译提供诗歌的现代汉语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2 诗歌赏析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第五章:课堂实践与拓展活动5.1 课堂朗读与讨论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2 诗歌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六章:课后作业设计6.1 作业内容设计结合诗歌内容,设计相关的写作、阅读理解和翻译等作业。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6.2 作业布置与反馈明确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布置作业。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思7.1 教学评价设计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7.2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
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八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8.1 教学资源整合搜集和整理与诗歌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8.2 辅助材料推荐推荐一些与《过故人庄》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拓展阅读。
《过故人庄》优质课件正式完美版
《过故人庄》优质课件正式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过故人庄》这首古诗。
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孟浩然集》,收录于教材第七单元第二课。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诗的背景,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人的情感,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全诗,了解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背诵并赏析《过故人庄》,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友情的珍贵。
2. 新课导入:展示《过故人庄》全诗,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
3. 讲解:详细解读诗歌的背景、作者、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挑选一句诗句,分析其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外一句诗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过故人庄》2. 作者:孟浩然3. 诗句分析:第一句:山水田园,描绘美景。
第二句:借景抒情,表达友情。
第三句:设宴款待,展现豪爽。
第四句:相约再见,寓意离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赏析《过故人庄》,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仿写一首以友情为主题的诗歌。
2. 答案:《过故人庄》中运用了借景抒情、对仗等修辞手法。
友情主题诗歌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过故人庄》这首诗。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风格,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开展一次“我的友情故事”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情的美好。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四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板书)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
到村庄拜访老朋友。
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进行译读。
(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本诗着力描写了农 家生活的朴实与故 人的热情,表达了 诗人对淳朴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以及 对朋友情谊举杯边吃边谈, 聊着家庭琐事,心情畅快极了。一场相聚,宾主俱欢,我们 相互约好了,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我们还要到这儿赏菊花。
为什么诗人临 走时要主动相 约重阳再聚?
诗人应邀赴约 欣赏田园风光 享受农家情趣 再约重阳欢聚
☆主人待客热情淳朴、主客 相处融洽亲切; ☆环境清新宜人、开阔舒展; ☆宾主把酒闲话、心情舒畅恬美。
(唐)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 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 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 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 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 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 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 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 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 趣。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我的老朋友准备了酒菜,邀我到他的田莊 去做客。只见村边种满了绿树,青山远远地横 卧在城郭外,青山绿树,令人赏心悦目。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