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课题1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课题1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分子、原子”客观存在的事实,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48-49页,静心思考,用红笔标注出重点及疑点。

2、结合课本独立认真完成自学导航,“合作探究”部分可以提前在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并找出疑问,能在课堂上进行有价值的质疑。

【自学导航】一、物质由微观粒子(、等)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2、分子总是在。

3、分子之间有。

【试一试】用分子观点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小D.分子在不断运动【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步入花园,花香四溢;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宏观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材料二:中科院的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分子和原子。

这些材料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材料一:一滴水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材料二: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更容易干燥;炒菜时闻到香味。

上述材料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探究三: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和分析。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九课一、生字预习:幼 Y yòu 幺 2 左右幼儿|幼苗滩 T tān 氵 10 左右沙滩|海滩侦 Z zhēn 亻 6 左右侦查|侦察嘲 C cháo 口 12 左右嘲笑|嘲讽啄 Z zhuó口 8 左右啄食|啄木鸟企 Q qǐ人 4 上下企鹅|企图|愚 Y yú心 9 上下愚笨|愚蠢蠢 C chǔn 虫 15 上下愚蠢|蠢人返 F fǎn 辶 4 半包围往返|返回拦 L lán 扌 5 左右拦路|拦击鸥 O ōu 鸟 4 左右海鸥|银鸥帽 M mào 巾 6 左右礼帽|草帽吁 Y yù口 3 左右长吁短叹|气喘吁吁彻 C chè彳 4 左右彻底|彻夜二、生词。

lǚ yóu yòu guī shā tān zhēn chá qǐ tú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qíng yuàn chǔn shì fǎn huí hǎi ōu bǔ jiù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zhēng xiān kǒng hòu ruò wú qí shì jiàn sǐ bù jiù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yú guàn ér chū yú bù kě jí qìchuǎn xū xū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xiǎng chè yún xiāo响彻云霄三、形近字比较。

幼(幼龟)滩(沙滩)侦(侦查)嘲(嘲笑)啄(啄食)幻(幻想)摊(摊子)贞(忠贞)潮(潮水)琢(琢磨)企(企图)愚(愚蠢)蠢(蠢人)返(返回)拦(拦住)肯(肯定)偶(偶然)椿(椿树)版(出版)栏 (栏杆)欧(欧洲)帽(帽子)宇(宇宙) 砌(砌墙)鸥(海鸥)冒(冒出)吁(呼吁)彻(彻底)四、背诵内容;(一)多音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学习的时间,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单元导学案11《春》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导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yùn)(niàng )宛转( zhuǎn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蓑衣( suō )抖擞( dǒu )( sǒu )笼罩(lǒng )朗润( rùn ) 烘托( hōng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 导学案---第三单元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 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整体学习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美丽的山川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自然,融入自然。

《三峡》2课时《短文二篇》2课时《与朱元思书》1课时《唐诗五首》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所选课文大都是以抒写自然景色为内容的古代诗文,因此宜充分寻找各课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音像等使学生对课文有直观认识,把书面语言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视诵读训练,因此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

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

2.授课技巧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这篇文章适合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

文章短小精悍,蕴涵的思想却比较深刻。

要让学生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可采用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导学案一、课前导学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它们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本导学案将帮助我们回顾、巩固和拓展我们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掌握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稳定和不稳定状态。

三、导学内容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复合粒子。

分子和原子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分子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

例如:一个氧气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O)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是原子的集合体,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包含了物质的所有性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是不可再分的。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带负电。

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将尽最大努力使其外层电子填满,以达到稳定状态。

填满外层电子壳的原子是稳定的,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而外层电子壳不满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四、思考问题1.分子和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原子的稳定状态?3.为什么原子会追求稳定状态?五、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分子和原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和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属性和行为。

深入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课后作业1.列举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

2.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

完成以上课后作业后,请同学们提交作业,并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 1. 氢元素(H)的原子结构: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0个或1个中子,电子层中有1个电子。

氧元素(O)的原子结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8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

第三单元第4课时 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4课时 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4课时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一、课前预习
1.让家长先准备一个空盒子,放入 10 个颜色不同的小球,然后让孩子往里面猜数,每猜一次从盒子里面取出一颗小球并向孩子展示,学生需要记录并分析答案。

2.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小球练手,可以将自己准备的小球写上数字或者颜色,或者用卡片来代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猜数思维,能够根据推理猜测正确的答案。

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来进行猜数游戏,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数学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猜想:小球的颜色和数字之间是否有某种特定的联系?我们能否从中找出规律来?
2. 活动环节
1.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小球,并且自己猜测。

2.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张老师打算猜一个两位数的数字,数字的十位数比个位数大,两位数的和为10。

(1)让学生猜一个数字,并根据张老师的回答来缩小下一次猜测的范围。

(2)学生自己编制一个游戏规则,然后与同桌一起进行猜数游戏。

3. 总结反思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猜数游戏中的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猜数游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发现数字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过程中,要求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掌握图形的基本要素,如点、线、角等。

2.认识并能够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

3.能够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运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4.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图形的基本要素图形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角、面等。

其中,点是图形的元素之一,代表空间中位置的标志;线则是连续点的集合,是一个长度无限的几何对象;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空间部分,用来描述图形中的拐角程度;面是由多个线条所围成的平面区域。

2. 五种基本图形的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观察图形的形状和特点,能够将它们正确地拼凑、分类和比较。

3. 图形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应用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图形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来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重点记笔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分块记录各种图形的特点和特征。

2.多观察实物、图片,积累图形认知。

3.进行小组讨论,听取同学的不同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4.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计算家中窗户、门板的面积等。

四、作业安排1.完成本单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图形的基本要素、五种基本图形的分类、拼凑和比较。

2.跟据实际情况,采集家庭、校园或社区中的图形素材,并写下你对它们的认识和感受。

3.在预习下一单元的时候,一定要回顾本单元内容,总结一下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和思考。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①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③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④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戌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诗也不乏名篇。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1a-2d)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rubbish, fold, sweep, floor ,messtake out the rubbish2.句型:A: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B:Yes,sure./No promble.【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1a,翻译下列短语并快速记忆.(1) do the dishes _______ (2) 倒垃圾______ (3) 叠衣服__________(4) sweep the floor_______(5) make your bed ______ (6)打扫客厅 ________(7) 做家务_______2.预习2a—2c,在课本上标注,翻译并快速记忆.(8)出去吃饭___________(9) 去看电影__________ (10)在外面待到很晚________ (11) 搭车____________ (12)用电脑_________ (13) do some work __________ (14 )clean your room_________ (15) 从事于__________3.预习2d,在课本上标注,并从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翻译并快速记忆(16) help out wi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个小时的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at le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any min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mother cle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知识1.Could you please…?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_翻译:你能帮我把垃圾扔出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take out v.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翻译:请把钢笔和纸拿出来_____________take it /them out 翻译:The book is in the box ,please____________(把它拿出来)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3a-4c)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throw,neither,shirt,pass,borrow, lend, finger, hate, while, choreall the time, as soon as ,2. 句型:见教材P20 Grammar Focus【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3a-3c,翻译下列短语并标注在课本中。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2)合作书写“鸭、鸡”。①明确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3)自主书写“饭”。
①观察教材会写字表中的生字“饭”,明确“饭”字的结构特点。
四、畅谈收获,小结课堂(用时:2分钟)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2)搜集家乡美食的资料并制作词语卡片。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完成作业。
1.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识字和写字方面的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2.学生搜集后的图片可以制成小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3.“茄”的草字头的两竖要匀称,“加”右侧的“口”要写得上开下合。 4.“蛋”的上部的捺要舒展,注意上下穿插。
5.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通过评议,引导学生揣摩字形,把字写好看,写整洁。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完成书后习题。
2.指导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中国美食的资料,并当小老师领读自己做的词语卡片。
4.指名再读课题。
1.学生读课题。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美食。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美食进行分类。
4.学生朗读课题。
1.教师在第一个学生朗读题目后,要强调突出“中国”。
2.学生在交流美食时,学生很可能只说菜肴,教师要相机引导说说主食。
3.再次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中国”两字,突出自豪感。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用时:23分钟)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自主书写“饭”。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 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1.语言运用:(1)学习默读方法,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理清写作思路。

(2)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主旨。

(3)精读关键语段,重点分析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思维发展:(1)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方式总结课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写作之中,提升读写迁移能力。

(2)能借助文字的形式表达抽象的情感。

3.审美鉴赏:总结课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写作之中,提升读写迁移能力。

4.文化传承:在阅读和写作中,体悟师生情谊,学习老师身上的高尚品质,感受师生之间的爱与尊重。

本单元是第一个训练默读的单元,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养成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的习惯,保证阅读的完整性,以便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

1.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2.通过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诵读法、分组讨论法。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这一切都值得刚刚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性格特点。

《再塑生命的人》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激之情。

《〈论语〉十二章》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

三、学法指导
1.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

2. 课堂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掌握重点和难点。

3. 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互相学习和帮助。

5. 自主探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呈现新知:通过实例、演示等方式呈现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 互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得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汉川市华严农场中学周伦懿班级姓名分数复习内容:第三单元字词基础复习复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词语。

过程和方法: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对词语的掌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单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品格。

复习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感知文意,概括要点。

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复习难点: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复习过程:(一)导入(二)检查课前复习情况(三)合作交流、练习反馈一.给加线字注音。

(每个0.5分,共12分)鸟巢()萧瑟()稀疏()蓑衣()抚摸()酝酿()撑着()丁丁()肥硕()鳊鱼()乌桕()栖息()寥阔()枯涸()清冽()芦篷()着落( ) 贮蓄( ) 济南( ) 水藻( )暖和( ) 镶边( ) 看护( ) 发髻( )二.给下列拼音写汉字。

(每个0.5分,共9分)zhuó()落宽 chǎng ( ) 狭zhǎi ( )房shè( )yùn( )酿卖nòng( )Liáo( )亮黄yùn( ) hōng( )托yōu()谷肥shuò()qī()息Liáo()阔枯hé()清liè()jié()石澹dàn()竦zhì()三、文学常识(每个1分,共39分)1、《春》选自,作者,现代著名的、、代表作有诗文集,散文集、。

2、《济南的冬天》选自,作者,原名字,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话剧:、等。

3、《秋天》选自,作者(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4、《观沧海》选自,作者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5、《次北固山下》选自,作者,代诗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考与实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考与实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考与实施一. 写在前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

因此,做好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考与实施。

本次备课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知识。

二. 学习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是教育学生理解并应用分数除法的知识。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发现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关系;•意识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 教学思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发现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关系,以及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除此之外,还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除法的知识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纸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尝试用分数除法计算两组纸牌的比例;也可以通过选手对比来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在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 引导学生改变计算策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从抽象的符号中理解数学概念,发现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分数映射”以及“再配减”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计算思路。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改变思考方式,培养较强的思想动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四. 教学流程1. 课堂引导教师应当先通过简单讲解介绍到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它和分数乘法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

2.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活动要求。

3.了解古代诗歌发展概况,认识古代诗歌的当代价值。

学习重难点: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基本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阅读杜晓勤《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一文,梳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并画一张思维导图,准备课上交流。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文、导语、学习提示、学习任务,整体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二:分小组展示课前学习任务完成后的思维导图,交流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学习任务三:思考讨论阅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有哪些?【学习资源】杜晓勤《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作业设计】一、单元学习活动为了传承中国古典诗歌,营造诗意校园,学校举办“生命的诗意”古典诗歌节。

诗歌节上特设了读诗、画诗、论诗、写诗四个板块,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

1.读诗: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一首朗诵或吟唱,要求有配乐。

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画诗: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诗,画出诗意,然后做成书签,在图书馆进行评选展示。

3.论诗: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请从本单元古诗词中选择一首,发现这首古诗词不同于其他7首的独特之处,写一则 400 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4.写诗:以“秋”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注意体裁的要求。

如果选择律诗或绝句,请在押韵的基础上关注平仄。

如果选择词,请按照词谱填词。

二、本课课后作业从本单元古诗词中选择一首,找与之匹配的乐曲朗诵或吟唱,录制音频或视频,在班级或小组中分享。

第三单元 《减法的运算性质》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三单元 《减法的运算性质》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三单元《减法的运算性质》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一、导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概念解释1. 减数、被减数、差减法中,我们要进行减法运算的两个数分别叫做减数和被减数,它们的差叫做差。

比如,5减3,其中5就是减数,3就是被减数,2就是差。

2. 借位减法中,如果减数的某一位小于被减数的该位,就需要向高位借一。

比如,58减37,我们在个位的时候5小于7,就需要向十位借一,变成48减27。

这个过程就叫做借位。

三、运算性质1. 减法的交换律减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减数交换位置,差不变。

比如,6减3的差是3,3减6的差是-3,但是两者最终结果还是3,也就是说,减法的交换律是成立的。

2. 减法的结合律减法的结合律指的是多个数相减,可以任意组合,减法的差不变。

比如,10减3、4、2的结果可以是:10减3等于7,再减4等于3,再减2等于1。

也可以是10减2等于8,再减4等于4,再减3等于1。

虽然算法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1,也就是说减法的结合律是成立的。

3. 零与减数的运算任何数减0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任何数减去它自己都等于0。

比如,12减0等于12,9减9等于0。

另外,如果我们在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出现了类似4减5的操作,就可以改写成4加-5,即减数变成负数,再进行加法运算。

四、应用场景减法的运算性质是能够广泛应用的,比如在商场购物时的价格计算、实际场景下的物品移动和位置比较等等,都可以用到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0与减数的运算等运算性质。

比如,购物时,如果我们需要支付30元的东西,然后拿了一张50元的钞票,我们可以用50减30等于20的方式来计算我们需要找回的零钱。

再比如,如果我们需要求两个物品A和B的距离,可以先求出两个物品离起点的距离,再用两个离起点的距离相减来得到它们之间的距离。

五、小结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的运算性质有交换律、结合律以及0与减数的运算。

导学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导学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完成下列空白或问题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构成水和氧气的最小微粒分别是什么?2、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

3、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

4、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3)分子间有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

【课堂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 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和 都很小。

(2 )课本 49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现象: 。

实验2现象: 。

实验3现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所以,分子总是在 。

⑶物体受热后一般会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又会缩小。

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思考)观察上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知识巩固)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⑴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是为什么?⑵25L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L的钢瓶中。

⑶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⑷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

1.原子是()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物理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9《那一定会很好》预习单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9《那一定会很好》预习单导学案
Nhomakorabea内容感知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变成、椅子,最后变成的一段生命历程,赞扬了种子、
、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品质。
阅读质疑
课文中的“树”后来变成了会跑的“手推车”,如果让你展开想象,又会变成什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呼呼 哗哗哗 滴滴答答 吱吱嘎嘎
(1)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 地拂动起来。
(2)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 的风声,真舒服。
(3)手推车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 地响。
(4)雨水像断线的珠子, 地从屋檐上落下来。
3.将文中的这粒种子的历程补充完整。
种子→( )→( )→( )→木地板
第三单元《那一定会很好》
学生预习单
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时间建议
20分钟




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课文读三遍。
2.自读课文,了解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预习字词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缩小(suō shuō) 努力(nǔ lǔ ) 根茎(jīng jīn)
推车(tuī duì) 吱嘎(zī zhī) 拆(cāi chāi)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导学案 2课时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导学案 2课时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演练。
(用时2分钟)
1.完成课堂演练。
(用时3分钟)
(用时10分钟)
1.学生明确阅读要求,默读课文,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海力布做的几件事。
2.小组讨论交流复述课文的方法(学习单第一题)。
3.小组讨论交流哪些关键信息不能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要怎么转述。
5.完成学习单第二题,练习转述。
6.学生按要求小组内练习复述故事。
(用时18分钟)
三、课堂小结(用时:6分钟)
教学重难点
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2.能够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读课文,完成学习单。(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用时:6分钟)
1.教师故事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民间,有很多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不绝。你听过哪些有趣民间故事呢?下面,我们来猜一猜。
2.小组交流讨论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故事。
3.小组交流讨论以乡亲的口吻讲述故事。
(用时10分钟)
三、明确故事要点,练习缩写(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人们在这块名叫“海力布”的石头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了一段介绍这块石头来历的话。石碑上的话是怎样写的呢?
2.教师提出要求:回顾主要情节,明确要写清楚哪些情节。
1.教师小结。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演练。
(用时2分钟)
1.完成课堂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内合作: ①交流识记新词的好方法和不理解的词语; 二、初读,学习生字 初读, ②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出示“活动一”要求, 3. 全班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活动。 2.检查活动成果。 活动二:再读文本,概括内容。 活动二:再读文本,概括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霍金怎样的故事,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三、再读,概括内容 再读,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 成“活动二” 。 (教师及时了解每组活动情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说 说理解。 (2)分小组逐节读课文。
3.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比一比,再组词。 胶 ( 郊 ( ) 艘 ( ) 嗖 ( ) 筐 ( ) 框 ( ) 锯 ( ) 剧 ( ) ) 四、体会书“旧” 体会书“ 1.根据“活动三”要求, 研读 1-6 自然段。 2.重点理解“三代相传” 的原因。
2.选择文中的一两个词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概述课文内容。 小黑板、白板 活动方案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 活动一:通读文本,扫清障碍。 活动一:通读文本,扫清障碍。 1. 朗读课文,画出生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 思,并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折服 静默 悲悯 恬静 景仰 由衷 唐突 震颤 顶礼膜拜 神秘莫测 1.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认 识一位科学家,他就是—— (板书课题,齐读。 ) 2.读了课题,你脑中产生 了哪些疑问?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执教者:仇玉洁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通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练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难点:通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练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小黑板、白板 活动方案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脑中产生 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学习生字 初读, 1.出示“活动一”要求, 学生活动。 2.检查活动成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说说理解。 (2)分小组逐节读课文。 三、再读,理清脉络 再读,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 成“活动二” 。 (教师及时了解每组活 动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 活动三:体会书“ 。 活动三:体会书“旧” 1.默读 1—6 自然段,想想:我得到了一本怎样的书? 画出有关语句。 2.组内练读,交流想法。 2.逐题汇报交流,小组间 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分小组逐节读课文。 三、再读,了解内容 再读,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
3. 各组汇报标题内容及理由,朗读课文。
成“活动二” 。 活动三: 活动三:研读首尾 1. 默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说说你对夏洛蒂姐妹的了解以 及她们成功的意义。 2. 组内交流。 一定要结合当 时的社会环境说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说哟! 1. 用“﹨” 划去下列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3. 汇报以上两个问题。 劳累(lěi lèi) 谋生(mó . . 不堪回首(kān kàn) . 撇下(piě piē) 枉费(wǎng . . 惴惴不安(zhuì zhuài) . 嗷嗷待哺 . 颖而出 . 寥寥几笔 .. 名鼎鼎 .. 要强好胜 . 惴惴不安 .. móu) 罕见(hǎn hǎng) . lì) (教师及时了解每组活动情 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 2.逐题汇报交流,小组间 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活动三:三读文本,理清脉络。 活动三:三读文本,理清脉络。 1. 读课文:①找出文章中心句; 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 组内交流。 3. 班级汇报。
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 2.逐题汇报交流,小组间 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四、三读文本,理清脉络 三读文本, 根据“活动三”要求, 再读课文。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仿例写句: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 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 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活动一:读通课文。 活动一:读通课文。 1. 大声朗读课文: 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用“ ”画出生词。
2.小组合作: ①交流识记好方法,讨论词义。 ②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全班展示课文朗读,相互考问词义。 活动二:理清脉络。 活动二:理清脉络。 1.认真朗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 2.小组讨论分段方式。 3.展示质疑。 这本书写了 什么,我为什么 喜欢它?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仇玉洁 1.品读课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文中笛福名言的含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领悟《鲁滨逊漂流记》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品读课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文中笛福名言的含义。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难点:领悟《鲁滨逊漂流记》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小黑板、白板 活动方案 活动一:走进文本,认识人物。 活动一:走进文本,认识人物。 1. 自由朗读 7—12 自然段: ①鲁滨逊在荒岛上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②从 人。 2.小组交流第②小题。 3.全班展示。 (词句) 我读出鲁滨逊是一个 中, 的 导学策略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 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说说课 , 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读读课文 7-12 自然段,看 看鲁滨逊在荒岛上是怎样克 服困难的。 走进文本, 二、走进文本,认识人物 1.根据“活动一”要求学 习 7-12 自然段。 诵读语句,交流 想法。 活动二:走近人物,领悟道理。 活动二:走近人物,领悟道理。 1.大声朗读第 13、14 自然段: ①想想课文中的吴缅读 《鲁滨逊漂流记》 后有什么收获? ②谈谈对“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 倍。 ”这句名言的理解。 2.组内交流。 3.全班重点展示第②题,反复诵读第 13 自然段。 2.小组交流,重点引导想 象鲁滨逊与困境斗争的经 历。 3.想一想,鲁滨逊是靠着 什么战胜重重困难的? 三、走近人物,领悟道理 走近人物, 1.根据“活动二”要求, 学习课文 13-14 自然段。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 或者读过的书说说对名言的




10《轮椅上的霍金》 10《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仇玉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凭借语言文字,感悟霍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感悟霍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小黑板、白板 活动方案 活动一: 活动一:感受命运的残酷 1.自读第 3 小节,想想: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命运对霍 .. 金的残酷? .. 2.组内交流读书感受。 别忘了把自己 的感受通过朗读表 现出来。 导学策略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读题) 。通过上节课 的学习,同学们一致认为他 是一位 的科学 家。 (板书:非凡) 2.他的非凡魅力究竟在哪 里?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根据“活动一”要求学 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巡视, 关注各组交流。 中心、文字、朗读) 2.小组交流。 3.无需多言, 病痛的折磨, 命运的无情清楚地写在他的 身上,他的脸上。齐读这段 文字,感受其命运的残酷。 三、感叹天才的魅力 1.过渡:轮椅可以禁锢霍 金的身体,但禁锢不了他的 思想。进入“活动二” ,与天 才对话。
体会“艰辛” 意志” 活动一 :体会“艰辛”与“意志” 。 1. 轻声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想一想: ①将文中表现“逆境”的句子画出来,她们在生活道路 上经历了哪些艰辛? ②三姐妹面对“逆境”她们的表现是怎样的,你体会到 什么?
在关键的 语句或词语旁 写下阅读感受。
2. 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3. 班级交流。 (从朗读开始哟) 活动三:理解“小草” 。 活动三:理解“小草”和“大树” 大树” 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小草”和“大树”的含义? 2. 组内交流。 3. 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 推荐格言警句。 阳光总在风雨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 己的实际说说。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执教者:仇玉洁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 学习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难点:学习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小黑板、白板 活动方案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根据生活常 活动一: 活动一:学习生字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生字新词。 2. 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重点理解文后第二题的 词语。 3. 全班展示。 识,说说对小草和大树的认 识。 2.课文写的是夏洛蒂成才 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 和大树”为题呢?让我们带 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学习生字 初读, 活动二: 活动二:了解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①夏洛蒂·勃朗特遭受了哪些逆境?又是怎样获得成功 的?(简要地说说) ②根据以上问题提示,试着理清文章的脉络。 2. 组内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并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 成小标题。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 → → , 孜孜不倦,震动文坛 1.出示“活动一”要求, 学生活动。 2.检查活动成果。 (1) 出示下列词语, 指名读, 说说理解。 嗷嗷待哺 节衣缩食 寥寥无几 孜孜不倦 要强好胜 脱颖而出 惴惴不安 大名鼎鼎
教师相机点拨。 理解“小草” 四、理解“小草”和“大树” 理解 大树” 1.读完了全文,现在你能 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吗? 2.说说:夏洛蒂成功给予 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