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乔明锐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没有什么学习差的学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
王老师对这些话有很深的理解。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学生能否成功最关键不在基础,智力而在于是否拥有成功的心态,如果说作为一个学生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那就意味着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为自己的天空涂上了希望的署光。
我发现,我辅导别人的孩子,人家不会,我也能笑眯眯地讲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辅导自己的孩子就压不住火,总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一看就会,又给你讲了,你怎么还不会呢?情绪就上来了。辅导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亲近的人,有时反而没那么有耐心了。可能就是叫做人性的弱点吧!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的。总能看到别人家很淘气孩子的优点,却看到自己孩子的都是缺点。我想我必须学习王老师开始思索,开始降低期望值,慢慢学会容忍女儿一些低档次的错误。粗心差不多是所有孩子的共同特点。要修炼到不仅不发火,还能面含微笑,还能跟她开几句玩笑。为了孩子要更深的磨练耐性。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读完了《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感受很深,王老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事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结合的范例。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是一个培养出了无数成功学生的老师写给期待成功的老师,家长,学生的一本书。因此,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读一读这本书。
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当林学增没有达到前60名,难过的要退学回家种田时,王老师非但没有让他退学,还大大赞他的潜力好。王老师没有拿他和其他学生比成绩,而是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进步。王老师留下了他,又鼓励他。后来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书中前言中一位母亲鼓励自己的儿子,让所有家长感动,更加的让我感动。我想我真的应该反思,真的要向这位母亲学习,给孩子一份母亲的温暖,母亲的支持,母亲的鼓励!!!为了孩子的明天,我有理由做得更好。
英才是怎样练成的笔记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摘要:《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王金战老师教育几十年的教学心得和经验的结晶,笔者读完之后如醍醐灌顶,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王老师看来,青春期的学生成长,总是伴随着心理和生理双重的苦恼,我们得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然后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其间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活组成部分,,王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本着后辈学习前辈经验方法的态度,下面是我对王老师本书中的一些观点的思索。
关键词:教育,成长,心理,学习方法,家庭。
学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说是心态。
心态的关键是什么?我说是自信。
心得:自信为成功之一大关键!相信自己,才配拥有未来。
你是不是始终停留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你老是生活在过去的虚幻里,老认为自己考过班里第一,老是用第一的心态来衡量自己,来要求自己?我告诉这些家长,要把过去的辉煌忘掉。
你孩子就是现在这个起点,就在这个起点上想想办法,也许他下回就成功了。
心得:开导学生之时,一定要戳中他的痛处,一针见血,这是和学生谈心需要做到的,愿意听你劝导的学生,是对自己现阶段状态不满意的学生,那就拿过去的辉煌来刺激他,对,你没有那么耀眼了,以前,天空只有你一颗星星,现在是满天繁星,这是事实,需要说服孩子接受。
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心得: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长处,如果孩子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非常容易陷入自卑,教师需要慧眼识珠,努力发现孩子的强项和长处,在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强项在心理上会对他客服困难有极大帮助。
这个学生确实有很多弱点,可俗话说,揭人不揭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敏感地带。
既然你知道了他的过去,就不该再提起,如果背后再议论此事,你就把你自己摆到了比你议论的人更低的位置上。
这件事对咱们班团队精神是一次检验心得:对差生,也要有所尊重,这是形式上把过去一笔勾销的好方法。
如果你让他从心里感激你,敬畏你,那么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_1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上星期三在业务学习的会上,校长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去看一篇名为《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文章,并且要求老师阅读后。
写一点感受。
我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生动鲜活地讲述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传奇。
此书中,除了第二章《拿高分是可以轻松的》是专讲学业和学习方法的,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和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而全书最有价值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这一点我觉得谈得比较具体。
读后深受启发。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有责任,应该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每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
让孩子的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
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从此书中我还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我觉得做了教师,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做有一个有心人,多和孩子交流,多得到孩子的信息,了解他们最需要的,并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冷落所谓老师眼里“差生”,把一碗水端平,就能把孩子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就能很好发掘出学生的许多潜能。
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愿他们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开得无比得鲜艳、灿烂、耀人!阅读完此书,我反思这整整23年来教育工作,让我自己欣慰的是我热爱着我工作和每一位学生,即使是有弱智证明的学生我也不放弃,耐心地教,使她平时语文测试也能考到六、七十分。
现在,我不当班主任了,我仍旧一如既往地像班主任老师那样循循善诱我的学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学期初,学校给每位班主任配发了一本书,是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掩卷沉思:同样作为班主任,为什么王老师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我想,除了学生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王金战老师的育才理念和方式方法。
回想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有很多感触与大家共勉:1999年,在众人怀疑、不解的目光中,我毅然担任了99级3班的班主任工作。
的确,在大家传统的思维中,音乐老师能够上好课,辅导好学校的文艺课余生活就已经够耗费精力了,更何况再加上班主任的工作呢?刚接班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级,向大家表明,音乐教师除了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一样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
但愿望虽好,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初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的落后生,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是第一次带班,没有经验,我仅凭着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关心学生,甚至在有些问题上过于溺爱学生,所以造成了学生只维护班主任一个人的利益,而对于其他老师的教育持有逆反心理。
后来,我适当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再一味发火或者过于顺从,而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与学生经过共同的协商,确定了本班的奋斗的目标,并以身作则,大大激发了学生团结、向上的凝聚力。
学生自己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有了飞速的进步,受到老师和领导的认可。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的班风大大改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名列前茅,成绩优异。
在高二会考中,我班的数学最分数提高率居全市第一,三科会考提高率名列前茅。
在这三年班主任工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与五虎将的故事。
五虎将是认课老师送给我班五个男生的昵称。
刚入学时,这五个人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伙,吸烟、打架、玩游戏机、旷课、上课捣乱&&几乎无所不能,是全校闻名的名人,也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便翻阅起来,不知是蓝色的封面吸引了我,还是这震撼的书名吸引了我。
带我走进此书的是序言前的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如何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一次次善意的谎言,鼓励儿子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以前也读过类似的故事,可是当我再次品味时,却也热泪盈眶了,在这炎热的盛夏,我的心灵被洗涤了,清澈了。
当我欣欣然读完全书时,第一感慨就是:可惜。
为什么我高中没能遇上这样一个老师呢?好可惜!原来优秀是从心态开始的,当我们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时,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原来把我们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跳一跳便能够得着的小目标时,成功也可以是轻松的;原来……顿时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相逢恨晚的可惜。
古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但是一本好书可以相伴一生,直冲心海深处,不停的让人震撼,感动,继而反思。
而今我将扮演的就是教师身份,书中王金战老师的一个个亲历案例,一句句经典语录,一种种教学机智让我受益匪浅。
我的学生生涯已经不可挽回,但是我可不希望我的学生在N年后读了此书后,连连摇头,不禁感叹:可惜!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是我们常常没有找到开启这种潜能的钥匙。
孩子的天赋、气质、性格及环境不同,身上的优点特长也不同,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孩子的强项,强化他的强项,那么这个孩子就会使自信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
王老师如是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指责出来的!作为家长,总习惯于挑孩子的毛病,找孩子的缺点。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他们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这是家长的悲哀。
所谓的“差生”是怎样形成的?我觉得,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
差生,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期在家长,老师的批评中产生的。
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
事实上,好多老师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缺乏耐心,爱心。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英才的培养与塑造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刻苦努力和正确的培养方法逐渐形成的。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成功的关键在于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发现他们在年轻时就对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有很清晰的认识,并且设定了明确的目标。
而且,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也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中不断努力和追求卓越。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也激发了我对目标设定和自我认知的重视。
其次,这本书还强调了刻苦努力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举例说明,成功人士并不是凭借天赋和机遇就能获得成功的,而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无论是运动员、音乐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和学习,用汗水和辛勤付出换来了卓越的成就。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正确的培养方法对于英才的造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指出,培养英才需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资源,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来展示自己。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这让我认识到,培养英才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不仅让我认识到英才的造就并非天赋所定,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实现。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和行动的动力,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更加积极地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论是对于学生、家长还是教育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籍,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英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
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英才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所经历的相似的培养环境。
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
首先,作者在书中指出,英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适当的环境下潜力得以充分发展的结果。
他们所经历的培养过程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
家庭是建立一个稳定、温馨的成长环境的基础,学校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培养资源,社会则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遇。
只有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英才。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英才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的更新和扩展。
他们热衷于挑战自己,勇于冒险尝试新的事物,而不是拘泥于传统和舒适区。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成为了他们成功的关键。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英才的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
英才不仅在学术上出类拔萃,还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善于团队合作。
他们具有一定的领导潜质,在集体中起到引领和影响的作用。
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并能够激励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英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注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同时,我也明白了自主学习和积极学习态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培养。
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积极向上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今有幸拜读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道理,很佩服王金战老师的教育理念,从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位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
他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
同时,他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充满个性的老师,他是一位数学老师,却能和学生对诗,他的学生同样文采飞扬;他爱体育,他的学生同样运动积极;因此他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在各项课外活动中同样优秀。
可以说,王金战老师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王老师在骄傲地列举了他的北大清华入学率后,还特别告知,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不是靠增加学生的负担得来的。
同时他的观点尖锐却不避讳:不去钻研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一味地挤占学生的时间,这是对教育的犯罪!使我领略到了在中学里几乎绝迹的“快乐学习法”在王老师的升学经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是那么地让人兴奋给人启发,同时又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从书中我领略到的是一位与学生真诚交流的老师。
于是,他有与学生交流沟通的习惯。
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他适时地与学生沟通。
有的学生感情上有了波动,他像朋友一样客观的引导;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上有了困惑,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寻找适合的办法;有的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了矛盾,他成为一个很好的中间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每个孩子,才能发现哪棵苗是西红柿、哪棵苗是苹果,既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正如王金战老师说: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确是收益非浅,反思、借鉴是我今后必须要做的。
我要像王金战老师那样,用智慧和爱去经营教育这份高尚、灿烂而不乏诗意的事业,使之成为美丽的教育!此书有五章:“优秀从心态开始”;“高分是可以轻松的”;“影响孩子人生的五个关键词”;“孩子与家长:;”我送女儿上大学”。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思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感触颇多。
初见此书,"英才"赫然在目的两个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更令我质疑的是,这个让众多学生进入北大清华的王金战老师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法术,敢喊出"造就英才"的口号?对于像王金战这样一个北京重点中学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让这些孩子都能成为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得让大部分能考进大学的孩子直接进北大上清华读牛津入哈佛。
这几乎是一般学校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
但这可能吗!
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
也许每个老师都明白也可以说出这样的话,但真正做到的却屈指可数。
王金战老师做到了,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书中提到的教育思想吧!
优秀从心态开始——是王老师最先提到的。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
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心态最关键的是自信。
确实,一个自信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气馁。
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能正确面对失败的正是自信的心态。
所以每一个老师第一个要教给
第 1 页/ 共 2 页。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范文(二篇)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范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一本非常启发人心的书籍。
它通过讲述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揭示了造就英才的关键因素,并给予了读者许多宝贵的启示。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英才的形成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得到的。
成功的人士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不怕失败,相反地,他们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他们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提升自己。
同时,这本书也强调了家庭和教育的重要性。
成功的人士往往来自有良好家庭背景和优质教育的家庭。
他们的父母教育他们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个性。
而优质的教育则提供了他们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深深地启发了我。
它告诉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才,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要学会积极乐观地对待,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家庭和教育的重要性,向父母学习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优质的教育。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它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揭示了造就英才的关键因素,并给予了读者许多宝贵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明白了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我们也可以成为英才。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珍惜家庭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会将这些启示带入我的生活中,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自己的成长付出努力。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范文(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一本关于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书籍,作者以各类成功人士为例,探讨了形成英才的几个关键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首先,我了解到英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作者提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些人都是在逆境中不断奋斗,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原本平凡普通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走向了巅峰。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英才的养成无非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再有的就是不屑的努力.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人从生出来就是平等的,人的命运不靠天不靠地,指靠自己,贫富贵贱,由自己掌握掌握.是呀,平等的生命,为什么就有就有不平等的命运?这是靠人自己.书中的一个个曾经考几十来分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开导,考上了一个个优秀的学校,这就是努力的力量,从此,知识就改变了命运.努力努力,我们这些学生要做的,无非就是努力,学习不用像做苦力一样累,只需要我们去记住它,运用它.不甘平庸一生的人,则是前者,就去努力吧!英才是怎样炼成的?靠的是勤奋,靠的是努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
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一、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第一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
每个结果都有其代价,沿着你的刚强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最良好的。
”这是王金战、隋永双老师所著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封面一段话也可谓是整本书的精义地点。
中国的家长可谓是最望子成龙的家长了,有些家庭,从人、财、物、时间各方面来说都是以孩子为中央,真真可谓统统以孩子为中央,但又换来了几多扫兴的家长。
优秀从何而来?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表都应该思量的题目。
在这本书中王金战、隋永双老师用他们的亲身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个名贵的履历。
当一个学生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当一个差生反复感觉到乐成的高兴,差生也就酿成了优生。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但在于教授本事,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叫醒和鼓动。
每个学生都盼望别人看重本身,尊重自己,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到本身的代价,那么从学生身上焕发出来的那种学生积极性,其潜力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如果没有一个本身的奋斗目标,仅仅勤奋二字是远远不够的。
天下上再巨大的奇迹,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的,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要对孩子们说:找出本身的目的吧。
固然这个目的的订定,不要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要凭据本身如今的位置,给自己定一个现实的目的。
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当目的一个个到达时,也就一次次享受了乐成的高兴,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至关重要。
第二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乔明锐《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乔明锐念书使人充分,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有质量、有生机的人生必定是与书相伴的人生。
近日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感触很多,王金战老师以本身富厚的讲授履历,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诲案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诲乐成联合的典范。
他让我明白原来做教师也能够如许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成就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里,关于教育的事例是鲜活可信的,主要来源于作者王金战老师真实的教学生活,可读性和有效性都极强,所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英才。
老师对优秀学生自然会宠爱有加,但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
真正做到关爱后进生、贫困生和问题生,在这些方面王老师做的非常好。
对于“差生”,作为老师有时候就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优点。
当然,他的优点必须是真实的,而他也并不以为班主任是为表扬而表扬。
实际情况是他确实有这个优点,在没被别人发现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因为你有威信,你一句表扬的话,就会让这个学生长时间热血沸腾。
于是他对你更尊重,尊其师而信其道,他尊重老师了就更加听你的,学生的心态就越来越好。
他的心态一旦解决了,他的学习效率也就上来了,于是学习成绩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教育培养人,应以德育为先。
思想正,才能行为正,学习才会认真,才会品学兼优。
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多有思想问题,思想端正了学习才会上得去;同时也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和心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才会有效。
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来硬的,要以引导、诱导为主,有的时候要软硬兼施。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思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感触颇多。
初见此书,"英才"赫然在目的两个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更令我质疑的是,这个让众多学生进入北大清华的王金战老师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法术,敢喊出"造就英才"的口号?对于像王金战这样一个北京重点中学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让这些孩子都能成为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得让大部分能考进大学的孩子直接进北大上清华读牛津入哈佛。
这几乎是一般学校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
但这可能吗!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
也许每个老师都明白也可以说出这样的话,但真正做到的却屈指可数。
王金战老师做到了,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书中提到的教育思想吧!优秀从心态开始——是王老师最先提到的。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
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心态最关键的是自信。
确实,一个自信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气馁。
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能正确面对失败的正是自信的心态。
所以每一个老师个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自信的心态,只有拥有自信才能面对挑战获得成功。
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里提到了习惯二字,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
这本书里虽然没有具体的说明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却为我们道出了优秀是一种习惯的观点,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看来,首先每一个老师都要坚信我们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也要让他们有我是优秀的人的这种自信,并培养这种自信,细心的保护它,让它继而形成一种习惯。
英才是怎样造就读后感
一、优秀从心态开场书中有这样一段: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但假如这样想:绿灯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实际上,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我们无法控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现实,无法选择父母,老师,甚至无法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心态,中选择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许多事就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
是呀!一个人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成功不仅取决于努力还取决于心态,假如一个人的心态放的平和、积极一些,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说到心态,每个人有时都很极端,这样也事必会影响到所教的孩子,孩子是天真的,其实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孩子就会影响成什么心态,这次去齐齐哈尔比赛和武校长说到了学校的姚老师,因为自己有乐观的心态,他的孩子们也很阳光,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看的那么美妙,虽然如今看他的孩子们在学习不是最好,但是我相信在将来的路上他们才是最棒的。
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事与愿为,只要自己能正确的去调整去面对,去换一种方式考虑,我想这不仅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孩子们都是一种成功。
人生就像一条路,哭着也是走完它,笑着也是走完它,我们何不乐观去走完它呢?二、走出挫折,从开掘孩子的强项开场。
其实做为老师们都应该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
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老师都有一个缺点,假如这个孩子学习差就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觉得怎么样?读了书后我深深的明白我们要开掘孩子的强项,并且要把他的强项夸张,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一个好家长,一个好老师,可以开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制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一)--马莹优秀从心态开始——这是王老师在书中最先阐明的观点。
也是我重读此书感触最多的一点。
他举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怯懦者的解嘲。
做为基层学校的一名干部,在当今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时刻,这就更要求自己在工作中静下心来,钻研进去,守住自己,不好高骛远,全身心地去干,守住心灵的那一片宁静,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享受到为学生为教育尽到责任的快乐。
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的优点不一而足,他们却都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对待平凡而简单的工作热忱、专注与精通。
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在自己的事业领域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这正如张瑞敏所说:什么是不容易,把容易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简单,把刘墉在《心灵的四季》里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可以发现,当心情平和的时候,似乎每一样东西都变得更美好;当我们心情宁静的时候,每一件事物都可以触发更多的灵感。
如果我们能保持一颗沉静的心,就会对生活有更丰富的体味。
"王金战,一个将永远写进教育史册的优秀人民教师。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大师,为我们中国的教育铸起了一座丰碑。
王老师的教学生涯是幸福完整的,王老师的学生是充实快乐的。
愿拥有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我们,都能从王老师身上品出滴滴甘露、找到一种感觉,从优秀的心态开始,去缔造教育生命的辉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二)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现代人就是要炼就积极的心态,才能战无不胜。
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意识防线,才能不被消极的因素攻占。
要做生活的强者,而不是命运的棋子。
在《剑桥男孩》一书,的教师,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乔明锐
读书使人充实,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有质量、有生机的人生必定是与书相伴的人生。
近日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感慨良多,王金战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结合的范例。
他让我明白原来做教师也可以这样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成就感。
现将我的学习收获做一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优秀从成功的心态开始
学生学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王老师认为是心态。
一个学生成功的心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坚韧。
就是说中学生要学会承受生活随时袭来的苦难,能够尽快的走出挫折带来的心理阴影。
优秀的人物因为不能忍受失败而变成庸人,平凡的人也因为经过挫折的洗礼而变得更加强大,最终成为优秀人物。
乐观。
乐观是漫漫长夜里苍穹中的闪烁的星星,当学习处在低谷的时候,当考试失利的时候,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往往你就会发现困难会减少许多。
自信。
美国哲学家拉尔夫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一个高中生经过不下上百次考试,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
但你在各种大型考试中只要把握住自信这一关键因素,即使成绩不理想,你的心里也没有失败。
就如德国教育家奥斯汀所言:“这世界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失败。
”
王老师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女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够说明,一个学生的心态对学业影响有多大。
2003年,在人大附中,他教两个班的数学。
这位女生,就在其中的一个班级。
这个女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挺好,还是数学科代表,又是班长。
有一次,她班选了5个同学参加区里奥数选拔赛,其中就有她一个。
她的数学本来不错,结果那次没发挥好,5个同学中,选拔赛惟一没有入围的就是她。
因没考上,她受到冷嘲热讽,女孩儿心理就受到了伤害。
女生后来曾对这件事写过一篇短文:小学三年级,班里选人去考区里的奥校,班里5
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考上。
数学老师告诉我时,强调只有我一个没考上,丝毫没有一点儿委婉,我看到了老师对她8岁的数学科代表的一种嘲笑。
全班有100分的,99分的,还有一堆近满分的,老师拿来卷子放在桌上就走了。
放的顺序是倒序,最低分毫无掩盖地放在最顶上,我清楚地记得一位女同学,在整个班的面前对我大喊:“你考了49啊!”她用不加掩饰的行为和眼神,刺得我鲜血直流,我却最终没有说一句话。
第二天回到学校,班里所有的人,也都顺带知道了他们的班长考了49分,倒数第一。
从那以后,这个女孩老觉得老师看不起她,老觉得同学在耻笑她,心理就有了障碍,学数学就总也找不到感觉了,见了数学就打怵,数学成绩在班上经常是倒数第一。
后来进了王老师的班,王老师主动找她谈心,那个女生哭着把自己八岁以来所受的折磨倾吐了出来。
王老师笑着说:“我看班里潜力最大的就是你了!你看你,数学考了倒数第一,总分还排17名。
要是数学成绩上来,你就是第一了?谁有这样好的机遇呢?这不成优点了吗?”为增强她的自信心,在后来的数学检测中王老师偷偷地给她加过分。
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好多了,数学成绩也走出了低谷。
给学生加分的做法,未必人人赞成。
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呵护孩子的心灵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好书的同时,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这个孩子成材的故事中,我联想到我们教师的成长,其实我们也需要有良好的心态。
教学工作是繁重、琐碎的,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关键是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
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教师,怎么能培育出坚强乐观的学生?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教师,怎能指望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感到自己倒霉。
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多了。
所以,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工作,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
因为你的情绪,你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
有人说,一个人一天的情绪从早上一起床就定了调,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神态就
辨得出。
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
良好的心态,也将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
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
在王金战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
这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是难得可贵的。
当前,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了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因而歧视差生、痛恨差生。
其实,差生也会成才,就看老师怎么引导。
王老师在教山东沂水一中一个高三班时,一个叫林学增的基础很差的学生求王老师收下。
王老师说:“你可以留下来。
但等到期中考试,如果你能考到这个班前60名(全班80名学生),我就要你。
”初看,还以为这是王老师给学生定的插班条件,其实,这是他给学生定的一个奋斗目标。
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只考到了63名。
当学生告诉老师自己天生不是考大学的料,准备回家种田时,老师却鼓励他说:“你刚来的时候,在班里倒数第一,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你能冲到63名,说明你的潜质是最大的!……你完全有可能考上大学,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
”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学校,我们身上,我们会怎么处理?我想首先我们是不会轻易让一个倒数第一的学生插班就读的;如果不得不收,那当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自己又主动提出不读时,我们会正中下怀、顺水推舟!这样做,老师是轻松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天空中会因此少了一颗闪光的星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王老师是这样想的,故而留下了林学增。
怀着惊喜、怀着感激,林学增学习劲头大增,到了期末考到了33名,之后是18名、第8名,最后高考中,他取得了全校第3的好成绩,如愿进入了名牌大学!一个基础差到不能再差的学生,到了王老师的班级,成绩却节节上升,最后闯进了名校,凭得是什么?是老师给予的博大绵长的师爱,是老师给予的持续不断的激励!
“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
”当林学增没有达到前60名,难过沮丧要退学回家种田时,王老师非但没有让他退学,还大赞他的潜力好。
为什么?因为王老师没有拿他和其他学生比成绩,而是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进步。
对待差生,我们是不是也能尊重其个性、挖掘其潜力、发展其特长呢?不
把他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引导他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
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天空中的一颗星!遇到王老师,真是林学增同学的幸运。
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也会这样说:遇到您,真是我的幸运。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学生们,称他王老师。
在同学之间,学生叫他“老王”,在同学游戏作品中,学生叫他“中场大侠”等等。
久而久之,王老师也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习陷于困境时,都很愿意跟他交流,他也经常鼓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自信而轻松。
鼓励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写诗或与学生对诗或电子邮件等方式。
还有一种他喜欢的鼓励方法,就是在试卷、作业本上留言。
王老师刚到青岛时,(后因为给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到北京)接到一个班。
班上有个男孩长得很单纯,很可爱,老是笑眯眯的,但是学习成绩不行。
尽管王老师不是班主任,但他总喜欢在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试卷上写上评语,而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性格仔细琢磨写一些最容易打动学生的话语。
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男孩的数学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于是王老师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在青岛的第一个春节,因为你这次期末考试的成功而快乐。
”就这么一句话让这位学生从此带着感恩的心理学习,后来这位学生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终考入大学。
本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金战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这种交流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呵护,通过交流使学生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通过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了疏导,心态得到了调整。
我默默的工作,勤奋地努力,成为孩子们无声的榜样,我很欣慰,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时,这也是一个老师最幸福和自豪的时刻。
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王老师让我懂得英才是可以造就,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受益匪浅,反思、借鉴是我今后必须要做的。
希望像王老师那样,用智慧和爱去经营这份高尚、灿烂而又不乏诗意的教育事业!
推荐书目:《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