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PPT
初一上册第四课古诗词四首
初一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作者曹操。
1.重点字词:-临:到达,登上。
-碣石:山名。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内容理解:-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再写虚景,虚实结合,表现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和诗人的壮志豪情。
3.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
1.重点字词:-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
2.内容理解:-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诗的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后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情感真挚。
三、《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1.重点字词:-次:停留。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船帆高悬。
-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江春入旧年:江南的春天已到,旧年未过。
2.内容理解:-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3.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诗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
古诗歌四首资料课件
古诗歌中,意象的选取与构建是创作的关键。诗人通过具象的事物表 达抽象的情感,使诗歌含义深远。
语言的锤炼
古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每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诗人需反复推敲 ,以求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感。
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古诗歌的灵魂,通过描绘场景、渲染气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 的情感与心境。
表现手法
共鸣。
形式工整
古诗歌注重形式美,讲 究平仄、对仗和韵律, 呈现出独特的音乐美。
意象丰富
古诗歌善于运用丰富的 意象,通过比喻、象征 等手法,创造独特的艺
术效果。
风格
婉约与豪放
古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 腻的表达,也有豪放粗犷的抒
发。
浪漫与现实
古诗歌既反映浪漫主义的情怀 ,也反映现实主义的观察,两 者交织呈现。
跨领域融合
将古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如音乐、绘画、舞蹈等,通过 跨界合作,拓展古诗歌的受众和 影响力。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能力。
联想与想象
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置身于诗中 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 达。
反思与总结
读完诗歌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诗 歌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以及自己在 品读过程中的收获。
06
古诗歌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方式
学校教育
通过中小学和大学的语文课程,向学生传 授古诗歌的知识和技巧,培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对古诗
诗歌创作逐渐衰落,但仍有一 定数量的优秀作品问世。
近现代时期
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古诗 歌逐渐被现代诗歌所取代,但
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02
古诗歌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
语言精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四首》课件(共76张PPT)
曹操此篇,选自组诗《步出夏门行》(又称《陇 西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诗开头有“艳” 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 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 (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 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 的内容无关。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 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 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 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 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 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 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 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 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 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 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 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sè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zāi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
思乡的诗句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唐)《次北固山下》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唐)《春望》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唐)《渡荆门送别》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 (唐)《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满”遍布,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 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
思乡之浓。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 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 而来的一曲悠扬的笛声飘入耳际, 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 每一个角落。
4、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修辞角度:运用反衬,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月夜竹林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炼字角度:“独”是“独自”的意思,诗 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用弹琴、 长啸来陶冶情操,表达了诗人宁静淡 泊的心境。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 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 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表 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 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 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注释】
• 晚春:一作《游城南晚春》。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杨花: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承受之后随风 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如蒲公英的小伞 •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 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才思(sì),才气,文思,此指花 草姿色。 •惟解:只知道。 •漫天:遍布空中
七年级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90张PPT)
这首诗描写暮春景色,叙述 好友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 而产生的深深的担忧之情和 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了较好成绩。现将完成的各项工作汇 报如下: 一、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各项 任务按 时完成 。造林 绿化是 维护和 改善生 态 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功在当代、造 福子孙 的伟大 事业。 大力植 树造林, 对于保 障 农牧业稳产高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 快山区 脱贫致 富和奔 小康, 改善对 外开放 的 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 都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 义。为 此,我们 通 过早行动,早部署,及时把今年春季植树 造林任 务层层 分解, 把责任 落实到 人,做到 地 块、苗木、资金、人员四到位,为植树 造林工 作开展 打好基 础。通 过广泛 宣传,大 力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人民群众 改善环 境、美 化家园 意识不 断增强, 参与植 树 造林热情不断提高,为×区植树造林工 作全面 开展营 造了良 好的舆 论氛围 和提供 了
发(情)、哲理(意)表达 答题的一般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4 韩愈《晚春》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 古诗四首(共35张PPT)
探意
4.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悲伤之 情的?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某种情 感的事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天涯
5.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透过这些意象就可以体会游子的悲伤之情?
“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 氛围。
古道,在古诗词中也往往表达冷落荒凉的意思。 如“邯郸古道伤行客。”
划
天净沙·秋思
分
马致远
节
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寻情
1、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呢? 悲伤,愁苦……
2、请同学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 伤心情的一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3、什么是“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 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zxxkw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
人目不暇接。 “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
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 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
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向东。
以: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临:登临。 竦:高高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洪: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之:助词,无实意。
互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 甚:表程度深。
第4课 《古诗四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思考探究(教参)
反复诵读 《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 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 样的感觉。
参考: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 如“沧海”“洪波”“日月” “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 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 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解读主旨
背景: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 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这是 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 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 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 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主旨: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冬末春初时 北固山下青山绿水、潮平岸阔、残夜归雁的 景色,抒发了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
课内注释 降职
柳絮《闻王昌杨龄花左落迁尽龙子标规遥啼有,此寄布》谷鸟, 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称杜鹃
唐代县名。此处 王昌龄,古代常 官职或任官的州 名来称呼一个人郎西。东部
称。
南 五
西 条
部 溪
, 流
贵州 的总
译诗赏句
杨花落尽,布谷鸟不断 地啼鸣。我听说您被贬为 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 经过五溪。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 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诗人观到了哪些景物?
沧海、山岛、书树木、 百草、秋风、洪波等
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 山岛突兀耸立。岛上的树 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 丰茂繁密。秋风吹动树木 发出萧瑟之声,海中涌着 巨大的海浪。
套语
实写之景
课内注释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古诗四首(整理)课件
杜牧是唐代晚期的杰出诗人,他的 诗歌多涉及历史、政治等题材,创 作背景多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关。
CHAPTER
05
古诗四首的诵读技巧与感悟
诵读技巧
节奏与韵律
表情与动作
在诵读古诗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 韵律,根据诗句的结构和意义进行适 当的停顿和重音,以突出诗句的韵味 和美感。
在诵读古诗时,可以运用适当的表情 和动作来增强表现力,如眼神、手势 、身体姿态等,以更好地的最高水平,是作者 对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 深刻反映。
传承与发展
古诗四首在文学史上起到 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 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艺术手法
古诗四首所运用的艺术手 法和修辞技巧对后世的诗 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和启示。
思想情感
这四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 感深刻而真挚,触动了读 者的内心,对后世的情感 表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通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 句,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情厚意。黄鹤楼的壮丽景象,也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豁达胸
襟和豪放气度。
鹳雀楼的意境
总结词
鹳雀楼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 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
详细描述
在《登鹳雀楼》中,王之涣通过“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描绘了鹳雀楼的 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 感慨。鹳雀楼的雄伟气势,也常常被用来形 容诗人的豁达胸襟和豪放气度。
要点二
影响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模仿。
其他三首古诗的诗人介绍与创作背景
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民疾苦,创作背景多与当时的历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1课外古诗四首人教版课件
谭嗣同(1865—189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诗词解读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抒情诗。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陆 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词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有《游山西村》《书愤》《示儿》等。
主旨归纳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重点赏析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第10讲-古诗词四首
知识技巧
二、诗眼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____。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___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知识技巧
三、写作手法
1、巧用色彩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知识技巧
一、主题
1、 良辰美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思远人
。 E、草色遥浣看溪近沙却无。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听晚取,蛙声一片。
千里念行客。
A、稻花香里晏说殊丰年。
一曲新词酒一杯,
飞云过尽,,归便鸿引无诗信情,到碧霄。 D去、晴年空天一气鹤排旧云亭上台。。
日月之行何泪,处弹若出寄不其书尽中得临;? 窗滴,
3、家国忧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以上三句诗,分别表现了诗人对 、 、
的思念和慨叹。
,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金 。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心 。
国 破 山 河 在 , 城 春 草 木 深 。
【诗歌注释】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杂草树木繁密。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频,蔓延到了三月, 身在异乡音讯难得,家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激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 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 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 (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 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 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 贞不屈,被害。文天祥的诗文以最后六、 七年的作品最富特色,这些诗文或记叙他 抗元斗争的艰险经历,或抒发他爱国爱民 的浩然正气以及悲壮的情怀,在中国文学 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有《文山先生全 集》传世。
《过零丁洋》是 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 第二年途经零丁洋时 所作。诗中概括了国 破家亡的残酷现实, 抒发了极端悲痛的感 情,表现了在强敌面 前视死如归的精神。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 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 了四年。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 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 兵勤王抗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古诗四首
题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
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 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 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 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 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 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 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 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击败后,他的惶恐心 情正与惶恐滩的地名暗合。在他被俘后押经 零丁洋时,孤苦伶仃的感觉又与地名暗合。 天然巧合加上诗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 神奇的一联绝对。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诵读欣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诗四首
杜甫(712-770),河南人,是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 主义传统,深受民歌的影响,博取众 家之长。杜诗形象地记录了唐王朝由 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统 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政治腐败;真实 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 命运。 春望
首联所望见的是什么?哪两个字用 得好?好在哪里?在全诗起到了什么作 用?
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 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在抒感,为全诗 创造了伤感的气氛。同时描绘了一幅安史之 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春望
小结: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 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 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 借古讽今、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 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
诵读欣赏
陆游(1125-1210),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一 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他是一 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 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 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他能诗、 能词、能散文,尤以诗的成就最高 现存诗计有上万首。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 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以 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 民族气节。
经历:起一经 现实:风飘絮
四周星 雨打萍
民族气节 牺牲精神
心情:说惶恐 叹零丁 精神:谁无死 照汗青
古诗四首
小结: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 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 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 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已成为 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 言。
诗词是最能表达情怀的一种文 学样式。它往往借助写景来创造意 境,让读者在意境中体验妙不可言 的生活乐趣,受到作者的感染而产 生情感上的冲动,原因就在于:一 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皆情物。 接触了这四首古诗之后,你能 说说它们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情?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春望
课后学习:
1.查找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并将这 四首诗熟读成诵;
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 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 背景; 3 、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 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给下列字注音
溅( jiàn )搔( sāo )
簪( zān )笼( lõng ) 戍( shù )阑( lán ) 絮( xù )寥( liáo )
古诗四首
古 诗 四 首
理解诗意,体会主旨
年老力衰,只能僵直地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
己的处境哀愁. 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呢. 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 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 啊。
赏析
1.标题中“风雨”的含义。
①指自然界的风雨;②南宋王朝在风雨中 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
最后两句将风雨与战争联系起来。风 雨与战争之间本来并无必然联系,但因为 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 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 思,在他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 马蹄声是很相似的。
总结全诗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后两句写梦境。 全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 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 化为豪壮的诗句,读来荡气回肠。
春望
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的忧国伤 时之情的?
通过刻画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的。 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 的内心世界。 “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 见愁的程度之深。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 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 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 作业 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哪几个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用自己的 话说说作者当时的处境如何?
“僵卧孤村”四个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 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
3.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态度如何?他有何愿望?
诗人“不自哀”(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 “尚思为国轮台”(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 防)。
4.诗人为国家守卫边防的愿望实现了吗?从 哪里可看出来?
颔联写景,描绘了作者怎样的见闻 感受?用什么手法来写景?
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 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 诗人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忧 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
春望
本联与颔联有何关系?颈联为什么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 句承上 “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 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可见 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在 那年 代,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 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作者的愿望无法实现,从“铁马冰河入 梦来”可看出来。 “铁马冰河”是“戍轮台”的传神写照。 这种场景如今只能在梦中实现,给烈士暮年 增添了几分悲怆的色彩。
5. 现实和梦想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通过“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联系起来。 “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又引出了 下一句。
诗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 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 送 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幸中 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 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 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昔日的 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 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 表达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
春望
白 头 搔 更 短 , 浑 欲 不 胜 簪 。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 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 的酒店靠得很近。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 谐地融合在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 夜色,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
“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 用 不但为上句的景色提示了时间、地点,点
明环境。而且照应了诗题,同时为下文作了 铺垫。
2.收集并工整地抄写其他爱国诗篇, 朗诵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
古诗四首
总结:
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 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四首
本诗选自《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 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 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 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 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 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感悟:(课后思考四)
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 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南宋朝廷行将覆亡, 文天祥的人生之路也到了尽头。但他在回顾 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字里行间 透出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文天祥的 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为 祖国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