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物候期观察

合集下载

生态学实验报告物候观察记录表.docx

生态学实验报告物候观察记录表.docx

物候观测实验结果与分析郭雪飞【记录表】表一:白玉兰物候观察记录表观察人郭雪飞观察对象白玉兰地点中心校区生物南楼门口西侧白玉兰树树高:米冠幅:米枝下高:米独立树日期植物生长情况天气(阴晴、风向、降雨)时期(叶片、花蕾、花等)3 月 03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开,侧面显露红褐色角状3 月 04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开,侧面显露红褐色角状3 月 05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开,侧面显露红褐色角状3 月 06日芽逐渐变大,欲芽开始膨大期开裂状3 月 07日芽逐渐变大,欲芽开始膨大期开裂状3 月 08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部出现绿色尖端3 月 09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部出现绿色尖端3 月 10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部出现绿色尖端3 月 11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部出现绿色尖端3 月 12日小芽上初次生长现蕾期出小型花骨朵3 月 13日花芽变大,并且现蕾期数量逐渐增多3 月 14日花芽变大,并且现蕾期数量逐渐增多3 月 15日出现豆状淡绿色现蕾期花芽,如一丛繁星,叶片颜色加深黄褐色 .3 月 16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7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8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9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0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1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2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3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4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多3 月 25日大部分花骨朵展开花始期开3 月 27日花骨朵几乎全部开花始期展开3 月 28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数量增加4 月 01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数量增加4 月 02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数量增加4 月 03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洁白无瑕,最佳观赏期4 月 06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小芽上初次出现未发育完全的小叶,能明显看见黄褐色叶的性状4 月 07 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黄褐色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4 月 08 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黄褐色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4 月 09 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黄褐色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4 月 10 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黄褐色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4 月 11 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观赏期黄褐色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4 月 12日雨比较大,花瓣开花末期,开始掉落严重展叶期4 月 13日花瓣逐渐出现大开花末期,开始面积败落展叶期4 月 14日花瓣凋零开花末期,开始展叶期4 月 15日大部分花已经脱开花末期,开始离展叶期4 月 16日花几乎全部脱开花末期,开始落,叶片逐渐增展叶期多。

紫丁香物候期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期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期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紫丁香物候期观察引言本实验旨在观察和记录紫丁香(Syringavulgaris)的物候期,并分析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通过对紫丁香不同时期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方法实验材料:紫丁香植株(Syringavulgaris)笔记本和笔手表或计时器实验步骤:a.在合适的季节选择一棵紫丁香植株进行观察。

b.将该植株标记为基准点,以便后续记录和比较。

c.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如早晨或傍晚),对紫丁香进行观察,并记录开花情况:记录是否有花蕾、花苞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叶片变化:观察叶片的着色、大小和形状等变化。

生长情况:记录植株的高度和枝条的生长情况。

d.持续观察并记录3个月,或直至紫丁香的物候期结束。

结果基于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开花情况:第1周:出现花苞,并开始膨大。

第2周:花苞颜色变浅,即将开放。

第3周:花朵完全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第4周:花朵逐渐凋谢,花瓣开始脱落。

第5周:花朵全部凋谢,开始结实。

叶片变化:第1周:新叶开始生长,呈淡绿色。

第2周:叶片逐渐变大,颜色加深。

第3周:叶片完全展开,呈鲜绿色。

第4周:叶片保持鲜绿色,光亮度增加。

第5周:叶片逐渐变黄,开始枯萎。

生长情况:第1周:植株高度为10厘米。

第2周:植株高度增加到20厘米。

第3周:植株高度增加到30厘米。

第4周:植株高度增加到40厘米。

第5周:植株高度增加到50厘米。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紫丁香的物候期包括花蕾形成、花朵开放、结实和叶片的生长变化。

在此过程中,紫丁香表现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如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的调节。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开花期和叶片颜色变化的时间间隔较长,这可能与紫丁香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因素有关。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紫丁香的物候期,我们了解到了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紫丁香(Lilac)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地区。

它属于木本植物,属于茜草科茜草属。

紫丁香的物候是指它在不同季节里生长和开花的特征。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记录紫丁香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长期观察的方式,从紫丁香苗木生长期开始,每隔一个月观察一次,持续观察一年。

观察的内容包括紫丁香的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及叶片颜色变化等现象。

观察记录:1.第一个观察周期:苗木出土后大约一个月,观察到叶芽开始萌发并逐渐生长。

2.第二个观察周期:叶芽生长迅速,稍有展开,但未发现开花现象。

3.第三个观察周期:出现了第一朵开花,花色为淡紫色。

4.第四个观察周期:开花数量明显增加,花色变为深紫色。

5.第五个观察周期:花期结束,花朵逐渐凋谢并形成果实。

6.第六个观察周期:果实变为深褐色,并逐渐成熟。

7.第七个观察周期:果实完全成熟,叶片开始变黄。

8.第八个观察周期:叶片大部分变黄,开始落叶。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我们总结出紫丁香的物候现象。

它的物候是从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到叶片变黄及掉落的完整循环。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紫丁香的开花时间为第三个观察周期,持续到第五个观察周期,约为3个月左右。

果实形成和成熟的时间为第五个观察周期到第七个观察周期,持续约2个月。

叶片变黄和掉落的时间为第七个观察周期到第八个观察周期,约为一个月。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条件对紫丁香的物候现象的影响。

由于实验用的紫丁香苗木在室内生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苗木生长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能够促进叶芽的萌发和生长。

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开花和果实的形成。

果实的成熟与气温有一定关系,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过程。

叶片颜色变黄和掉落与秋季气温下降、光照减少有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紫丁香的物候包括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及叶片变黄和掉落。

2.紫丁香的开花期为3个月左右,果实成熟期为2个月左右,叶片变黄和掉落期为1个月左右。

实验一主要果树树种认识

实验一主要果树树种认识
3. 按同一节所生芽数分 单芽 —— 一节仅有一个明
显的芽,如杜果类、枇杷等;复芽 —— 在同一节上
具有 2 个以上明显的芽,如桃、李等。
4. 按芽有无鳞片分 被芽——大部分落叶果树的芽, 外被鳞片保护,以便越冬,称被芽;裸芽 —— 常绿果
树和某些落叶果树的夏芽,不具有鳞片或鳞片很小,称 为裸芽。
8. 核桃 胡桃科胡桃属。 9. 柿 柿树科柿属。 10. 枣 鼠李科枣属。
五、作业 1. 认识当地的主要果树,列表比较其主要
形态特征。
2. 荔枝与龙眼,桃与李,梨与苹果在树形、 树干、枝梢、叶片等形态上应怎样区别?
实验二、果树树体结构与枝芽类型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要求
认识果树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果树枝 芽的类型的特性,为学习果树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二、材料用具
(1)枳 枳属。 (2)金柑 金柑属。 (3)柠檬 柑桔属 (4)柚 柑桔属。 (5)葡萄柚 柑桔属。 (6)甜橙 柑桔属 (7)红桔 柑桔属。 (8)柑 柑桔属。 ( 9)温州蜜柑 柑桔属
(一)温带落叶果树类
1. 桃 蔷薇科李属。
2. 李 蔷薇科李属。 3. 梨 蔷薇科梨属。有中国梨和西洋梨两大类,而
初花期 全树5% 的花开放。
盛花期 全树 25% 的花开放为盛花始期, 50% 花开 放为盛花期, 75% 的花开放为盛花末期。
落花期 全树有 5% 的花正常脱落花瓣为落花期,
95% 的花脱落花瓣为落花终期。
坐果期 正常受精的果实直径达 0.8cm 左右时 为坐果期。
生理落果期 果实开始膨大后出现较多数量
叶片生长等应每隔 3-7天测量一次,画出曲线图,才能
看出生长的高低峰节奏。有些项目须定期采集样品观 察,例如花芽分化期应每 3-7天取样切片观察一次。还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2.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实验原理】一、植物物候观察要点物候是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植物物候观察,就是对植物各个物侯期定期进行观察记载,以发现植物物候规律的科技活动。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工作,比平均气温、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因此,我国各地都有人长期从事植物物候观察活动。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相联系。

一个地区的物候观察资料,要供全国各地使用。

而且物候观察都是用眼观看,用手记录,不用仪器测定,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就要求各地区观察的种类、观察标准和观察方法都一致。

(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为了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察工作协调一致,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察的种类,供各地选用。

木本植物: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秋色期和落叶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1.萌动期。

分为芽膨大开始期和芽开放期。

⑴茅膨大开始期。

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的芽具有鳞片,芽的鳞片开始分离,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果树和浆果树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出芽的浅色部分时为芽膨大期。

裸芽不记芽膨大期,例如刺槐是裸芽,则不观测芽膨大期。

芽膨大期是记录芽膨达到最大时的日期,而不是记录最先出现的日期。

花芽和叶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记录。

一般地讲,先出现芽膨大期后出现芽开放期。

在阔叶树种方面,当植株的1~2 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针叶树种的标准稍有不同,当它们的顶茅鳞片开裂反卷,出现淡黄褐色缝线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⑵茅开放期。

有鳞片的芽当鳞片裂开,芽的上部现出新鲜颜色的尖端或形成新的苞片而伸长,为芽开放期。

芽开放期一般是记录有10%的芽开放时的日期。

种子育苗的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种子育苗的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种子育苗的物候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种子育苗的物候观察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种子在育苗过程中的物候变化,以了解种子发芽、生长和发展的时序。

通过对种子的物候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模式。

材料和方法:材料:不同种类的种子(如小麦、豌豆等)盆栽土壤温水湿润的纸巾干净的容器放大镜记录表格方法:准备工作:将盆栽土壤放入容器中,并确保其湿润度适宜。

种子处理:选择相同大小和品质的种子,清洗并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容器中。

发芽观察:在每个容器中用湿润的纸巾覆盖种子,以促进发芽。

将所有容器置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光照和温度)。

每天观察并记录每个容器中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和发芽时间。

生长观察:继续对每个容器中的幼苗进行观察和记录。

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和根系情况。

数据分析: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并制作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种子的物候变化。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不同种类的种子在育苗过程中的物候变化。

发芽观察:种子A在第3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80%;种子B在第5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60%;种子C在第2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90%;(...)生长观察:种子A的幼苗在第7天达到3厘米高度,有2片叶子,根系发达;种子B的幼苗在第9天达到4厘米高度,有3片叶子,根系稍微发达;种子C的幼苗在第6天达到2.5厘米高度,有1片叶子,根系较为薄弱;(...)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的种子具有不同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也因种类而异;根系的发展与幼苗的生长存在相关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物候观察的方式,对种子的发芽、生长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

观察结果表明,种子的物候变化在不同的种类间存在差异,这对于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的生长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最新文档】物候,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8页)

【最新文档】物候,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物候,实验报告篇一:果树物候期报告-田间实验报告果树物候期观察报告樱桃物候期观察:桃树物候期观察总结:对于果树的物候期观察室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坚持、判断。

在刚开始观察的时候进行的记录详细,留下了照片资料,但是后期没有坚持下来,所以对于果树5月份以后以及放假期间的物候观察是空白的,从查阅的资料中了解到的这两种果树的物候期记录在了表中。

从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长期的观察更加需要毅力,对果树物候的观察也加深了自身对果树的全方位的了解,而不是只了解它的食用部分了,这对于以后了解学习果树的生产实践是很有帮助的。

篇二: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实验报告园林植物种植工程实验报告——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实验实验时间:201X年9月17日上午3-4节实验地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校园内小组成员:朱栎燃(043)、黄超(033)、卢康(027)、何玉婷(006)、梁亚男(039)、吴昱欣(025)、查梦楠(201X20444)一、实验目的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指导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指导

植物物候观测实习指导1.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树液流动指示春季来临,树木开始生长(树液流动观察之后,宜用油灰之类,把树皮缝隙补塞,以免发生病虫害)。

(2) 芽膨大开始期具有鳞片的乔木和灌木的芽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

可从果树和浆果树的芽鳞片的间隙里看芽的浅色部分。

针叶类如松属顶芽鳞片开裂反卷时,出现淡黄褐色的线缝,即为芽膨大期,侧柏芽膨大不易观测,可用黑墨涂在芽的尖端,当出现裂缝时,即为芽膨大期。

花芽或叶芽宜分别记录其膨大日期。

(3) 芽开放期芽的鳞片裂开,芽的上部露出绿色尖端,果树类鳞片裂开可以看见花蕾顶端。

如芽膨大与芽开放时不易分辨,可记“芽开放期”。

(4)开始展叶期第一批(10%)小叶开始展开。

针叶树为出现幼针叶。

(5) 展叶盛期植株上有一半枝条的小叶完全展开。

(6) 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叶腋或花芽中开始出现花蕾或花序。

(7) 开花始期第一批花的花瓣开始完全开放,为开花始期。

风媒传粉树木的开花始期按照下述各个特征记录:a)风媒传粉树木开花期的特征:松属、桑属、杨属、柳属、白蜡树、胡桃、麻栎属等属于风媒传粉树木,其开花期的特征是,当摇动的时候,雄花序就散出花粉。

b)榆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当树枝摇动的时候,花粉好像云雾一样离开花序。

c)柳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在柳属的柔荑花序上长出雄蕊(柔荑花序在向太阳的一面现黄色,用手指触摸时手指上粘有花粉)。

(8) 开花盛期在观测的树上有一半枝条上的花都展开花瓣或花序散出花粉。

(9) 开花末期在观测的树上留有极少数的花。

至于风媒传粉的树木,其柔荑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

(10) 第二次开花期有时树木在夏天和初秋有第二次开花现象,宜于记录下列各项:a)二次开花日期;b)二次开花是个别树还是多数树;c)二次开花和没有二次开花的树在地势上有什么不同;d) 二次开花的树有没有受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经济林树木物候期观察
一、实验目的
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经济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经济林栽培生产上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时的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经济林木物候期观察要点
经济林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
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4)花芽的观察
花序露出期:花芽裂开后现出花蕾。

花序伸长期:花序伸长,花梗加长。

花蕾分离期:鳞片脱落,花蕾分离。

初花期:开始开花。

盛花期:25-75%花开,亦可记载盛花初期(25%花开)到盛花终期(75%花开)的延续时期。

末花期:最后一朵花败落。

(5)果实的观察
幼果出现期:受精后形成幼果
生理落果期:幼果变黄、脱落。

可分几次落果。

果实着色期:开始变色。

果实成熟期:从开始成熟时计算,如苹果种子开始变褐。

2.物候期观察时应注意事项
(1)选具有代表性而品种正确、生长健壮的植株3-5株进行观测。

(2)各物候期的观测项目的繁简要根据试验要求而定,记载方法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才能进行比较。

对每一物候期的起止日期必须记清。

(3)每物候期观测的时间,应根据不同时期而定。

如春季生长快时,物候期短暂,必要时应每天观察,甚至一天内观察二次。

随着生长的进展,观察间隔时间可长些,隔3-5天观察一次。

到生长后期可7天或更长时期观察一次。

(4)物候期观察要细致,注意物候的转换期。

一般以目测为主,亦可使用测具测定。

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和管理技术等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

观察时应列表注明品种、砧木、树龄、所在地。

(5)观测物候期的同时,要记录气候条件的变化或参照就近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观察项目:一般包括气温、土温、降水、风、日照情况、大气湿度等。

3.根据物候期观察填写下表
经济林木物候期观察记录表编号:记录人员:
四、问题与讨论
要求:
1.每人10种植物,根据调查表详细填写;
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