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word学案
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齐桓晋文之事》word导学案
7.《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御:抵御,——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易:换。
宜:适宜——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乃:是。
——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2.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见:看见。
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及:推及。
——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攀登。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3.多义词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吴广素爱人爱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欢、喜爱⎧⎨⎪⎩⎪B.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明白。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贤明的。
⎧⎨⎪⎩⎪C.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称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任重道远道路。
⎧⎨⎪⎩⎪D.寡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君主自称。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守寡。
寡固不可以敌众少。
⎧⎨⎪⎩⎪4.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7《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问题导学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获得齐宣王的信任的?3.“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齐宣王去“大欲”的?自主探究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文法导析1.善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运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既在内容上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丰沛。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等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3.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
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请自定论题,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段文字,来表明你的认识与感受。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入世;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他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认识他们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品质。
2.培养学生对社会风气和人文关怀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承和发扬齐晋文化。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理解他们的领导智慧和政治手腕。
2.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3.活动准备:班级公益活动策划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1.以课件为主,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品质。
第二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1.播放有关公益活动的视频和图片,引发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兴趣和思考。
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对公益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3.指导学生策划一个班级公益活动,并组织实施。
第三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1.以课件为主,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
2.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策划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齐桓公和晋文公事迹的理解和认识。
2.评价学生在班级公益活动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评价学生在创新思维训练中的表现和领导能力发展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公益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同时,学生也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人物的事迹,更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一、背景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两位伟大君主,他们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齐桓公和晋文公开创了天子之道,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君”。
他们的治国思想和领导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法,了解古代君主的儒家思想和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学习内容1. 齐桓公的治国策略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
他认为,君主要取得民心,就必须实行仁政,关注人民的生活。
因此,他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取消苛捐杂税,推行土地制度等,使齐国的经济和民生得到了发展。
在外交上,齐桓公主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为君主要听从各方面意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他也注重孔子的教育思想,提拔贤能,面护天下英才,并将之招揽归来,这些人成为了齐国的重要手下,促进了齐国的繁荣与发展。
2. 晋文公的领导方式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
他认为,君主要有德行,才能取信于民。
因此,晋文公崇尚儒家之道,重视仁爱、诚信等人情德性,平衡各地利益,维护公正和团结,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晋文公也注重军事实力,加强国防,发展经济,积累人才,不断扩张国土。
他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强化中央集权,使晋国成为了五霸之一,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重点•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背景和治国理念;•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核心政策,如土地制度、税收改革等;•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和军事实践;•学习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思维。
五、学习方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如《史记》等;•讨论和辩论,探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式的优点和缺陷;•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如齐国故都临淄城、晋阳故城等。
六、学习评价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式,从中获得启示和启发,掌握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质。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孟子思想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齐桓晋文之事精品学案
考试说明:(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同形异义、偏义复词(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其乃若何、而且则与于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舍易妻子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为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宾语前置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课前自主学习案(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自主解决)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无以,则王()乎2.胡龁()3.将以衅()钟4.齐国虽褊()小5.彼恶()知之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二、补写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2004辽宁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 __ __ :天下可运于掌。
2、(2008四川卷)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
(《盂子•梁惠王上》)3、(10年浙江卷)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4.(14年山东卷)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王说3.刑于寡妻4.盖亦反其本矣5.可得闻与6.是罔民也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8.皆欲赴愬于王9.无不为已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实词的含义1.保民而王2..舍之3.若无罪而就死地4.以羊易之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6.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五、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无以,则王乎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危士臣7.朝秦楚六、解释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2.为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吾不为是也无不为已3.之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舆薪之不见臣未之闻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牛何之七、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2.(6)百姓之不见保3.(7)有牵牛而过堂下者(8)将以衅钟(9)将以求吾所大欲也4.(10)臣未之闻也(11)莫之能御也(12)未之有也5.(17)王坐于堂上(18)构怨于诸侯(19)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课上探究案一、重点基础知识探究二、文本探究1.通过这篇文章或平时对孟子的了解,谈一下孟子的主要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3、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一、走进作者及背景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未见用,遂与其门徒著书立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谓“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宋元之后,其地位日尊,明嘉靖九年被封为“亚圣孟子”,在儒家地位仅次于孔子。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
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
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
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
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培养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入活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古代仁政的情感和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受古代仁政的情感和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2.阅读与分析(25分钟)让学生阅读《齐桓晋文之事》,分析文中展示的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以及对于国家的贡献和影响。
3.小组讨论(15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你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贡献对于当时的国家有怎样的影响?(3)你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品德、仁政和贤德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4.课堂演讲(2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课堂演讲,介绍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个人观点和感受。
5.教师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演讲,教师总结学生对于《齐桓晋文之事》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以齐桓公或晋文公为主题,描述其仁政和贤德对于当时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并谈谈自己对于他们的评价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使学生对于当时的情景有更直观的认识。
2.分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教案标题:《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齐桓晋文的事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齐桓晋文的事迹;2.分析和评价齐桓晋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齐桓晋文的信仰和价值观;2.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活动和讨论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呈现一幅关于齐桓晋文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提问:你们对齐桓晋文了解多少?认为他对中国历史有哪些重要影响?二、学习齐桓晋文的事迹(30分钟)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齐桓晋文的相关章节,了解他的出生背景、执政时期的政绩等;2.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齐桓晋文的事迹,加深学生对他的印象;3.组织小组讨论,整理齐桓晋文的重要事迹,形成小结。
三、分析齐桓晋文的影响(2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齐桓晋文的事迹对中国历史有哪些重要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影响最大的方面,并理由为其提供支持;3.指导学生展示小组成果,进行班级讨论,形成总结。
四、拓展(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齐桓晋文的事迹发生在今天,他会对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他们针对齐桓晋文的事迹,推测其在当今社会的影响;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演讲,并整理出小结。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学习感悟的分享;2.回顾齐桓晋文的重要事迹和影响;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齐桓晋文事迹展示:学生可以组成小组,以PPT或海报的形式展示齐桓晋文的事迹,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2.历史文化之旅: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之旅,参观一些与齐桓晋文相关的历史遗迹,如齐国故城、周口店等,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复习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
【典题引路】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答案及解析 C(例句和C中的“于”是对、对于的意思,A、到B、比D、在)【知识积累】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胡龁(hé)无以,则王(wàng )乎彼恶(wū )知之褊(biǎn )小予忖度(cǔn duó)之便嬖(pián bì )不足使令于前莅(lì)中国商贾(gǔ )皆藏于市吾惛(hūn)不能进于是矣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 )殆(dài )有甚焉2、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王说说通悦,高兴刑于寡妻刑通型,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是罔民也罔通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跑来申诉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3、古今异义吾何爱一牛爱:吝啬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所以:……的原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至于兄弟至于:到了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儿女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中原地区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可以:可以凭借然后从而刑之从而:跟随着4 、词类活用无以,则王乎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危士臣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朝:使动用法。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教授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的事迹。
二、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成就;2.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个人品德与治国理念;3.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成就;2.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个人品德与治国理念。
四、教学方法1.利用教学PPT展示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生平及其政治成就;2.播放电影或动画,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历史事情;3.班级演讲或报告,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
五、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阐述他们的个人品德、治国理念和政治成就;2.利用PPT或播放电影,深入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生平及其治国过程;3.组织班级演讲或报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生将自主选择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呈现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4.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以纵向对比的方式,探讨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鼓励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和学习形式来深入地研究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并且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培养出以历史人物为基础和参照点的思考方法。
通过让学生阐述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让学生明白说出一个真实的观点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通过演讲和组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良好习惯,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起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够磨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条理性思维,最终能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孟子善于比喻和善于雄辩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本文的“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2、难点:本文比喻和辩论的方法。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文“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3、开展辩论赛,提高论辩能力。
一、背景知识: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其主张除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外,还有发展,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著作有《孟子》七篇。
2、本文的出处及写作目的:本文出自《孟子》,齐宣王曾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本文是孟子对齐宣王的一番答问,目的是希望齐宣王能实行“王道”,达到“天下无敌”的境地。
3、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对话式的论说文。
4、本文的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是叙事,第二部分(4—6)是论理,第三部分(7)是结论。
5、本文的线索:本文以“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为线索来论述,第一部分讲“王道之始”,第二部分讲“王道之成”。
6、有关资料: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中的第一篇,这一章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孟子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二、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曰:“可得闻。
”齐桓晋文:春秋时两位霸主的名字;可:可以;得闻:可以听到。
他日又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他日:另一天;德:道德;何如:怎样;保:保护;莫之能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御住它。
之:指“德”。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若:像;寡人:我;保民:保护人民;可:可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例句:无以则王乎无以:没有用来……的;则:就;王:成就王业。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做到朗读流畅。
3.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理解文章主旨思想。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2.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设备。
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提问学生:你们对《齐桓晋文之事》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课文解读1.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2.教师解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与结构,并提问学生,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步: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政治手段和方法的异同。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齐桓公和晋文公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他们的政治手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第四步:拓展延伸1.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第六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2.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答题情况来进行评价。
2.通过听课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解读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发言机会较少,下节课应该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2.上课过程中存在一些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下节课需要采用更多的互动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标题: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君主的领导能力和智慧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齐桓公与晋文公了解多少?他们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知识讲解:1. 介绍齐桓公与晋文公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2. 分别讲解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重要事迹,包括他们的政治改革、军事扩张和文化发展等方面。
3. 强调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领导能力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讨论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共同点和区别,并列举出他们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齐桓公或晋文公,模拟他们在处理政治、军事和文化问题时的决策过程,并进行表演。
2. 创作任务:学生以齐桓公或晋文公的视角,写一篇短文或演讲稿,描述他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影响。
总结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结,回答以下问题:“你对齐桓公与晋文公的认识有何变化?你认为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多大?”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历史。
评估活动:1.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角色扮演或创作任务,评价其对于齐桓公与晋文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师进行整体评估,评价学生对于齐桓公与晋文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与齐桓公或晋文公相关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他古代君主的事迹,比较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影响力。
教案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形象和相关历史资料。
2. 文章或书籍:提供关于齐桓公与晋文公的详细介绍和分析的文献资料。
(完整word版)齐桓晋文之事学案(附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 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1.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3.“王道”和“霸道"“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一、学练目标提示[情感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
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
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
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
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语设计:二)、解题: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三)学生质疑;(四)教师点拨归纳:1、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4)牛何之?归纳:宾语前置的条件:A。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讲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
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进一步为宣王辩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然后再进一步为他辩解,先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
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皆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
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
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
他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
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推恩足以保四海。
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三、布置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自行翻译。
依据第一部分的方式总结规律。
教师点拨,检查重点词句翻译。
四、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教师点拨: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
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
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附板书设计:一、可以行王道,三层:1、引入话题。
2、揭示基础。
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二、必须行王道,反面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