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志”到“缘情”——试论中国古典诗学“意”本体论的遮蔽与显明

合集下载

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流变

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流变

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流变作者:徐培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2期摘要: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两个重要诗学范畴分别是“诗言志”与“诗缘情”,在由“诗言志”向“诗缘情”的流变过程中,诗学观念逐渐由注重政教本位过渡到注重情感本位,这一诗学观念的演变与当时个体本位意识的复苏密切相关。

本文试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分析“诗言志”到“诗缘情”的流变过程。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情感本位“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传统诗论中两个极为重要的诗学范畴,“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这一诗歌的开山纲领,始终稳稳地占据着诗学正宗的位置。

而“诗缘情”是西晋陆机在其论文《文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虽然本意是为了区分不同文体的体式特点,这却概括地反映了汉末到建安以来诗歌发展的新的走向,并客观上揭示了诗的抒情性质,被人们视为与“诗言志”并行的两大诗歌理论范畴。

“缘情”和“言志”作为古代诗学上先后出现的新老两个传统,是相互承接而又彼此分立的。

“言志”说是我们的先民对于诗的本性的初次界定,它着眼于诗歌表达人的群体性意向心理活动的性能,在肯定诗中的情感质素的同时,又设置了各种群体理性的规范加以导引,这在古代农业自然经济的条件下,特别是我们这个宗法式礼制社会的结构里,有其不可取代的合理性。

“缘情”说则是文学创作成熟以后一部分文人才士对于诗的本性的重新界定,它强化了诗的感性生命,弱化了其理性规范,使得诗歌作品纯然成了个人寄情写意的手段,显示出历史演进中的个体自觉性的增长。

朱东润言:“中国诗者,大抵可分为二:温柔敦厚者为一派,其说出于《戴记》;缘情绮靡者为一派,其说出于陆赋。

……国家分裂,儒教思想不足支配全社会之时,则缘情绮靡之说盛,晋宋六代之间是也。

”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从先秦至两汉,其核心都还是“言志”说。

“言志”说主要以强调载道、纪事为目的,所指之思想意志,虽然与情感有关,但主要受道德规范的约束,涉及政教内容、人生志向等理性方面。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一)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一)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一)【内容提要】本文就“诗言志”这一古老的诗学命题加以逐层分疏,不仅对“志”的确切内涵、“言”与“志”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诗言志”观念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有一具体的把握,更着眼于揭示中国诗学的这一原生细胞中所蕴含着的整个诗学传统的逻辑建构,由此而重新阐发了其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的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词】诗言志开山的纲领逻辑建构上个世纪的40年代里,朱自清先生出版了他论述中国诗学的经典性著作——《诗言志辨》,称“诗言志”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见书序),并就这一命题及其相关范畴作了细致的考辨。

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诗学的研究有了多方面的展开,出现了许多新的热门话题,“诗言志”的讨论虽续有深化,但并不占据视野的焦点。

而据我看来,如要确切地把握中国诗学精神的原质,还须回归到这个“开山的纲领”上来。

所以,我将尽力在朱先生论述的基础上做一点补充阐发工作。

一释“志”“诗言志”命题的核心是“志”,“志”乃“诗”之生命本根,也便构成中国诗学精神的原核。

所以我们的考察不能不从“志”的涵义入手,当然是指诗中之“志”,而非一般词语辨析。

有关诗“志”的解说,现代学者中最有权威性的要数闻一多和朱自清,两家之说互有同异。

闻先生的解说见于其《歌与诗》一文,是这样说的:“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

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

”①这段话朱先生在《诗言志辨》里曾加引用(略去最后一句),但他所强调的是:“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

”②这就是说,他只认可“怀抱”为诗“志”的确切内涵,而将“志”这一词语所兼有的“记忆”和“记录”的含义放到“诗言志”命题以外去了。

另外,闻先生所讲的“怀抱”泛指诗人内心蕴藏着的各种情意,“言志”即等同于言情(周作人先持有这个看法,见其1932年在辅仁大学所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讲演稿),而朱先生却着重揭示“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③,也就是专指同古代社会的政教、人伦紧密相关联的特定的情意指向。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

关键字:吟咏情性以意为主古代诗学本体论一、“情性”内涵辨析“吟咏情性”历来被人们视为“缘情”说的典型命题,“情性”亦被理解为“情”的同义语。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为了弄清“吟咏情性”的确切涵义,我们有必要对“情性”一词词义的历史演变略作辨析。

先秦时“情性”一词已出现在诸子的著作中。

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又云:“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荀子·性恶》)韩非子说:“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

”(《韩非子·五盆》)从这些引文中可以看出,“情性”是指人生而有之的先天察性,主要是指人的本能欲求。

盖荀、韩二人均为“性恶”论者,在他们看来,“性”或“情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是与仁、义、礼、智等后天习得的道德观念毫不相关的。

孟子所言之“性”与荀、韩的“情性”属同一层次的概念,均指人的本性,只不过孟子的“性”是善的,是先验的道德意识;荀、韩的“情性”则是恶的,是纯粹的本能冲动。

孟子论“性”而不及“情”,荀、韩论“情性”则专指本能冲动以及建立于本能冲动之上的情绪和情感。

荀子说:“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悦之为乐,若者必灭。

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荀子·礼论》)可知,在荀子这里,“情性”并非指“情绪”、“情感”,而是指人的本能或天性。

因此,“情性”一词从一开始就含有“天然”、“本真”等意义,它可以包含情感,但绝不仅仅等同于情感。

在《乐论》中荀子将“情性”( “情”)概念引入文艺理论之中,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这里的“人情”、“性术”均与“情性”同义,是音乐发生的主体心理依据。

诗言志

诗言志

“诗言志”与“诗缘情”考辩宋祖建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摘要:“诗言志”与“诗缘情”向有是非之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曰“诗言志”,二曰“诗缘情”。

“言志”与“缘情”是诗歌发展不同阶段的评述方式,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诉求。

诗歌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志意,情感于诗,犹根与本,考据渊源,探寻元典,辨析其语用异同,可以看出诗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诗言志”与“诗缘情”向有是非之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过大量的讨论,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曰“诗言志”,二曰“诗缘情”。

下面我们追溯这两种说法的源头,并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言志说”和“缘情说”的渊源“诗言志”这个命题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和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诗缘情”一语出自陆机的《文赋》,即“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说的提出,实最早源于《毛诗·大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详尽的叙述论证则见于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辩》。

在此以前《文赋》涉及“诗缘情而绮靡”一语者,多论“绮靡”二字。

二、“诗言志”与“诗缘情”关系考辩关于“诗言志”与“诗缘情”两者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有着质的不同。

如朱自清先生在其《诗言志辩》中把“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了比较,认为“诗缘情”一语指明了诗歌吟咏个人感情之特征,而“诗言志”则将诗与政治教化或人生义理相联系,故两者“到底两样,不能混为一谈”。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张少康、刘大杰等先生。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缘情”与“言志”并无本质的不同。

持这一观点的有徐公特、毕万沈等先生。

徐先生说: “就陆机言,他并不排斥言‘志’。

在陆机笔下‘情’与‘志’多见混用。

”《文选》李善注曰: “诗以言志,故曰缘情;赋以陈事,故曰体物。

”此说甚得陆机本谛。

徐公特先生认为,“诗言志”与“诗缘情”本质是一致的。

“缘情”与“言志”

“缘情”与“言志”

“缘情”与“言志”作者:马庆洲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03期诗歌是中国文学长河的主流。

它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出现过唐诗、宋词这两座巍峨的高峰。

与诗歌创作相依存的是诗歌批评,中国丰富的诗歌遗产是诗论之花赖以开放的深厚土壤,而诗歌批评的发展,又引导着各个时代的诗歌趋势。

诗论与诗歌,相互映照,历经数千年依然可见其璀璨的光辉。

诗歌中“情”与“理”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对各个时代文艺创作的方向,影响极大。

一“情”与“理”二者关系的实质,是艺术创作中感情和思想的关系。

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最早表现为诗歌本质上的“言志”与“缘情”的争论。

言志与缘情,是对诗歌基本性能与特点的两种概括,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此问题上,出现过以表现思想(即“理”)为主和以表现情感为主两种不同的派别,但总起来说,主张情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是其主流。

“言志”之说,在先秦时代即已比较普遍。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有“诗言志”之说,《庄子·天下》讲“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讲“诗言是其志也”等。

《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作诗的目的,概括起来,无非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尚书·尧典》则系统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观点。

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诗具有言志的特点,是先秦人们对诗歌本质的一个共同认识,这种认识大都是从诗与其他文学样式、艺术形式的表达内容或表现功能的比较中得到的。

对于“诗言志”中“志”的解释,一直存在着分歧。

近代,闻一多、朱自清等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志”的本意,以及先秦古籍中“志”的用法的大量考证,指出早期的“志”与诗本是一个字,本来指人内心的思想和感情,应该说,它既有情又有理。

从广义上讲,言志与抒情确有共同性。

而在先秦的早期,“言志”有着特定的含义,着重指有关德行、治国、修身、礼教等内容,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利性,而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等一己之感。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

“忘”:意象以言成,欣赏从言入,但获得的美感其实超越了文字本 身——当审美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就进入了“忘言”之境。创作 也如此。
3. 明确言、意、象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 系:“意”指主体意识;“象”指客观事物; “言”指把“意”、“象”结合在一起的媒 介——语言。三者合而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意 象。 • 如《秦风•蒹葭》,钱钟书的阐释一语中的: “取象寄意”,“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 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 (《管锥编•毛 诗正义》60则)
• 揭示了文学思维的特点:排斥理性和逻辑思维,忌抽象议论, 讲求形象性和模糊性。越是具有形象性和模糊性,就越是具 有广阔的艺术联想空间。如《蒹葭》、白居易的《花非花》、 李商隐的无题诗。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意象”: 意象”
诗词审美的基本形态
学作品如诗歌教化人民;“上”对“下”的教化。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 诗。” 文学的社会功能
3.元明清小说戏曲理论强化了教化论 小说戏曲理论强化了教化论 3.
• 元明清三代教化论在小说戏曲理论中盛 行。 • 元代的高明在《琵琶记》的第一出“副末开场”中发 表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教化宣言。 • 明太祖朱元璋评《琵琶记》说:“‘五经’、‘四 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 海错,贵富家不可无。”(徐渭《南词叙录》) • 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给 “三言”的命名。 • 近代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继承发扬了教 化观。
样式中的结构关系。
• 其二,“发乎情,止乎礼义”:进一步把个人
情感志意的抒发纳入伦理教化之中:以“情”为起点,以 “礼义”为旨归。
(二)、“诗缘情”说 诗缘情”

中国抒情文学的传统——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嬗变说起

中国抒情文学的传统——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嬗变说起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10中国抒情文学的传统——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嬗变说起李永娇【摘 要】“诗言志”与“诗缘情”是我国古代两个重要诗歌理论。

前者强调诗应侧重于反映现实,对上要“箴谏”,对下要有“教化”的作用,体现诗人之意志。

后者强调诗应感物而抒发情志,表达诗人之性情。

本文指出了“诗言志”、“诗缘情”的含义和功能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情感 嬗变“诗言志”和“诗缘情”中国文学史和文论史上重要的两大诗学命题,“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它的含义与作用被不断发展与延伸,并在汉代达到顶峰。

在西汉时期,诗的“言志”功能衰弱且“缘情”功能加强。

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陆机否定儒学观念中的程式化倾向,并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完成了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发展。

这个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沿革与发展有着某些必经之路。

一、概念释义(一)诗言志的内涵“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志”有三个意义:记忆、记录及怀抱。

正是这三个释义见证了诗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到了“诗言志”这个时期,“志”就指“怀抱”了。

诗就是用来表现人的志向以及怀抱的,反映诗的一种政教意识,朱自清先生称其为中国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缘情的内涵“诗缘情”出自陆机的《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诗缘情”就是说诗是由情而发的,诗以抒发情志为主,情感的表达要生动优美。

强调诗吟咏性情的功用,自由地抒发真实的情感而不受礼教的束缚。

“诗缘情”是在魏晋文学自觉的背景下提出的,否定了关于以往诗歌观念中的理念化倾向,张扬人的个性,适应了当时文学创作的需要。

二、“言志”诗学的功用献诗陈志:“由下而上”,传述讽旨。

献诗陈志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

献诗是为了表达自己政治态度和观点,也就是补察时政,而庶人的批评意见先是在民间流传广布被官吏知道后上报给管理者知晓的。

方以智的诗学本体论研究

方以智的诗学本体论研究

方以智的诗学本体论研究作者:颜慧萍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1期摘要:明代中晚期以来,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旧更替的狂潮,就诗学而言,晚明各派各执一论,排斥他说,掀起了复古与反复古的思潮。

关键词:方以智诗学本体论【中图分类号】I2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1-0026-1一、诗“缘情”而“言志”关于诗歌的创作动机,自古以来便有“诗言志”的说法。

“志”兼情、理二义。

明代文人的文学观重“情”,他们多认为宋诗有理而乏情,因而学诗多取法盛唐,法宋元者很少。

关于这一点,方以智深膺云间之首的陈子龙。

陈子龙在《佩月堂诗稿序》中指出:取材之雅也,辨体之严也,依声之谐也,连类之广也,托兴之永也,此皆我力之所能为者。

若乃荡轶而不失其贞,颓怨而不失其厚,寓意远而比物近,发词浅而蓄旨深,其在志气之间乎。

……求其和平而合于大雅,盖其难哉![2]从陈子龙的序文来看,与大雅旨趣相合大抵指的就是传统《诗》说的温厚和平、怨而不怒的原则。

方以智曾在《膝寓信笔》中说:“壬申游西湖,遇陈卧子,与论大雅而合。

”[3]但方以智也有与陈子龙不太合拍之处,那就是陈子龙所谓的“志”、“情”,偏于君臣朋友方面,而日日不离的夫妇男女之情,多为君臣、朋友之情的喻体。

二、“诗之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从文学本质上讲,诗歌只是发抒情感的工具,而不是经世纬国的药石。

但是自古以来,诗歌被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期待。

以道义自任的作者希望通过诗来箴官谕民,使下情上达,并由此窥见苍生之生存状况。

当然,也有部分潇洒风流、落拓不羁者认为诗当为舒展心灵之阳台,成为释放胸中郁积之情的窗口。

《诗》即兼《书》,为其善引,触鼓性情也!物必有则,当则与否,是因二也。

因二即《春秋》也,《易》一其中矣。

一入志林,渐摩鼓舞,气质不如其化而化矣!操履不知其和而和矣!出以济国,处以善俗,业立行达,无忝所生。

仰事俯育,通于神明。

[7]方以智的这些论述,前人都有所强调,不同之处在于,方氏将诗论升华到哲学高度,将诗歌统一于《易》文化。

诗缘情索引

诗缘情索引
郭常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闻一多的“诗缘情”论
方丽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含义辨
张安祖
求是学刊
2006/06
诗言志词缘情——浅论姜夔诗词思想内容之异
杨晓慧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对具体语境下“诗缘情”的解读——细读陆机《文赋》
王晓庆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1
大凉山情缘(组诗)
阿苦里火
凉山文学
2007/06
闻频的诗画情缘江南,江南
闻频
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2007/03
浅析中国传统诗论中的“言志”与“缘情”
严妍
华文文学
2007/04
诗缘情而绮靡——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感情缺失问题及对策
白福伟
广西教育
2007/Z5
“诗言志”与“诗缘情”论
黄梅
江汉论坛
2006/09
一首借古写今缘情写景的边塞诗——李颀《古从军行》新解兼谈他的边塞诗创作
朱凤相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观及其诗歌创作
郭丽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诗缘情”说的演进
乔武涛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缘情绮靡彩色婉丽——评《国秀集》的选诗标准
1999/03
中国古代诗人的诗酒情缘论纲
李裕斌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8/02
缘情与体物——《拉奥孔》述评兼论诗与画的区别
周德清

言志与缘情

言志与缘情

言志与缘情“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两大主要纲领。

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都是我国学者对诗论不断研究的成果。

纵观整个中国古典诗学,“言志”和“缘情”就像两条相互交织的主干线,贯穿于古代诗学创作中,揭示了古典诗学的本质特征。

两者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是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中国古代诗歌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标签:言志;缘情;情理相融;诗论一、诗言志“诗言志”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重要文学理论观念,完整记载这一观念的是《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争伦,神人以和”[1]。

古往今来,“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经久不衰。

“诗”字的出现大概在西周时期,其概念大致始于西周,杨树达《释诗》从语源学角度认为,“诗”由“言”与“寺”构成。

《说文解字》说:“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中国是诗的国度,但最初“诗”的字眼却出现得较少。

朱自清先生做了统计:“《诗经》中十二次说到作诗,六次用“歌”字,三次用“诵”字,只有三次用“诗”字,那或是因为诗以声为用的缘故,《诗经》所录原来全是乐歌,乐歌重在歌诵,所以多称‘歌’‘诵’。

”[1]可见最初的“诗”的含义与“歌”有紧密联系。

叶舒宪本着追根溯源的学术精神有力地指出:“汉语中‘诗’的概念与‘谣’、‘歌’等各有不同来源,它最初并非泛指有韵之文体,而是专指祭政合一时代主祭者所歌所诵之‘言’,即用于礼义的颂祷之词也”[2]。

何为“志”?许慎《说文解字》据篆文将“志”分解为“心”和“之”两个部分,释作“从心,之声”。

而闻一多在《歌与诗》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

”[1]。

朱自清在《诗言志辩》中,联系春秋时期人们“言志”往往与政教相关的事实,进而把“志”解释为怀抱、志向。

到了“诗言志”成为公认的定义时,“志”便专指“怀抱”,即“情”、“意”。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一一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关键字:吟咏情性以意为主古代诗学本体论一、“情性”内涵辨析“吟咏情性”历来被人们视为“缘情”说的典型命题,“情性”亦被理解为“情”的同义语。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为了弄清“吟咏情性”的确切涵义,我们有必要对“情性”一词词义的历史演变略作辨析。

先秦时“情性”一词已出现在诸子的著作中。

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又云:“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荀子•性恶》)韩非子说:“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

”(《韩非子•五盆》)从这些引文中可以看出,“情性”是指人生而有之的先天察性,主要是指人的本能欲求。

盖荀、韩二人均为“性恶”论者,在他们看来,“性”或“情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是与仁、义、礼、智等后天习得的道德观念毫不相关的。

孟子所言之“性”与荀、韩的“情性”属同一层次的概念,均指人的本性,只不过孟子的“性”是善的,是先验的道德意识;荀、韩的“情性”则是恶的,是纯粹的本能冲动。

孟子论“性”而不及“情”,荀、韩论“情性”则专指本能冲动以及建立于本能冲动之上的情绪和情感。

荀子说:“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悦之为乐,若者必灭。

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荀子•礼论》)可知,在荀子这里,“情性”并非指“情绪”、“情感”,而是指人的本能或天性。

因此,“情性”一词从一开始就含有“天然”、“本真”等意义,它可以包含情感,但绝不仅仅等同于情感。

在《乐论》中荀子将“情性”(“情”)概念引入文艺理论之中,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论古代诗学中“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的逻辑张力及其调和途径

论古代诗学中“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的逻辑张力及其调和途径

On Logical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Path
Between“Willing Expression
Theory”and“Predestination and Affection
Theory”in Ancient Poetics
作者: 宋烨[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艺术评论
页码: 112-12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言志;缘情;情志合一;思无邪
摘要:中国诗歌"言志"与"缘情"的两大功能自《诗经》形成的时代就已发轫,并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诗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命题。

然而从逻辑上看,"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却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隐约的张力。

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诗歌史上并非只流传下来抒怀表志的诗作,这使得"诗言志"这个命题无法涵盖那些言志范围之外的作品;另一方面,诗人的情感经常会表现出挣脱严肃志趣而趋向行乐的倾向,这就使它很难保持与"诗言志"精神的相协一致。

事实上,两者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言志"之作对"缘情"之作的内容起着制约性的作用,"缘情"之作又反过来拓展着"言志"之作的固有范围。

而最终能起到消解两个命题之间张力的作用,使其走向和谐统一的还是"思无邪"这个影响深远的古老观念。

从“情”“志”到“心”“意”--孔颖达的“本心主意”之说及其诗学史意义

从“情”“志”到“心”“意”--孔颖达的“本心主意”之说及其诗学史意义

从“情”“志”到“心”“意”--孔颖达的“本心主意”之说
及其诗学史意义
郑伟
【期刊名称】《兰州学刊》
【年(卷),期】2022()12
【摘要】孔颖达的“情志一也”之论,乃是接受六朝缘情思潮的影响而误读《左传》的结果,也是“诗言志”的经学传统进入唐代的一次语境化尝试。

孔颖达其实表达
的是“情、志一之于心”的意思,他从“诗人之心”上来沟通情、志界限,在六朝以
来审美文化膨胀的背景下发出了重建诗人身份的明确信号,并且转换了诗学史上的情、志关系旧题,敞开了后世言说诗心和诗意的话语空间,在古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
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9页(P18-26)
【作者】郑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2
【相关文献】
1.从"言志"到"缘情"——试论中国古典诗学"意"本体论的遮蔽与显明
2.诗经汉学抒情本体论辨析——以孔颖达"情志"观为中心
3.论《华阳国志》的诗学史意义
4.景
面文心,从意出形--栖心墓园情志之境5.孔颖达论诗、乐关系及其诗学史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古代诗歌的主情特征——兼谈由“言志”说到“缘情”说的转变

我国古代诗歌的主情特征——兼谈由“言志”说到“缘情”说的转变

我国古代诗歌的主情特征——兼谈由“言志”说到“缘情”
说的转变
贾沛若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我国古代诗歌,历来就被认为有“言志”与“缘情”的两大派别。

从创作的源头看,诗歌产生于劳动,它的本质就是“缘情”的。

但从理论的方面看,诗要强调功利价值,故“诗言志”的说法产生最早。

春秋时期,“诗言志”的运用比较广泛,不但诗人要“赋诗明志”、“献诗呈志”,即是统治阶级也要“采诗观志”、“赋诗明志”。

这时,诗是作用于客观政治教化,或者是为了要体现儒家思想中的“道”这一理念的。

这个“志”,与我们今天从文字训诂角度解释的“志”是心意、志向、或怀抱之类的通俗概念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贾沛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言志与缘情 [J], 雷海栋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兼谈“诗言志”与“诗缘情” [J], 刘明德;
3.论唐诗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辩证倾向 [J], 潘百齐
4.美学史上群已之辩的一段演进——从言志说到缘情说 [J], 张节末
5.论初盛唐诗人对言志缘情说的传述与发展 [J], 刘青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诗言志”与“诗缘情”

谈“诗言志”与“诗缘情”

谈“诗言志”与“诗缘情”【摘要】“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大重要的理论命题,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来围绕这二者展开的讨论极多,也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但也有的互相矛盾。

在一些论述中,“诗言志”与“诗缘情”被描述为互为对立的两大诗歌理论主张。

也有一些论述在描述中国的诗文传统时,将“言志”与“载道”作为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互为对立的两大潮流,在这里,显然“言志”不再是上古作为政治伦理的诗教观,而转而成为与“缘情”相近似甚至画等号的理论命题。

众说纷纭,各不相同。

这有理论者各自的见解不同的关系,也有时代变迁中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衍变的原因。

重提“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命题,我们首先还是要从二说的起源谈起。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古典诗歌“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大重要的理论命题,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来围绕这二者展开的讨论极多,也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但也有的互相矛盾。

在一些论述中,“诗言志”与“诗缘情”被描述为互为对立的两大诗歌理论主张。

也有一些论述在描述中国的诗文传统时,将“言志”与“载道”作为中国文学史发展中互为对立的两大潮流,在这里,显然“言志”不再是上古作为政治伦理的诗教观,而转而成为与“缘情”相近似甚至划等号的理论命题。

众说纷纭,各不相同。

这有理论者各自的见解不同的关系,也有时代变迁中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衍变的原因。

重提“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命题,我们首先还是要从二说的起源谈起。

一、“诗言志”和“诗缘情”的起源“诗言志”这个命题从文献来看,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但一般人们对《尧典》有可能是战国以后伪作的怀疑。

在现存典籍中,《左传》对“言志”的记载当是确切可靠的。

“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感物——言志——原道
(一)第一序列观念:感物
东方的“感应”与西方的“反映”是不同的,“感应”不是像反映那样忠实地复制外物,它不是镜映过程,而是在对象物的引发下情感的对应、摇动、活跃、兴发过程,这是诗人接触到对象物之后一种比反映活动更为广阔更为无限更为微妙更为神秘同时也更具有诗意的心理活动。

(二)第二序列观念:言志
中华文论中的“言志”说有一个发展过程。

“言志”开始与宗教活动相联系,后来发展成为政治上、教育上的“教化”活动,又发展为交往场合的“赋诗言志”,再到后来才是“吟咏情性”的文学的“言志”创作论。

作为一种理论,汉代的《诗大序》才完成其形态,后经曹丕、陆机的努力,到刘勰的《文心雕龙》终于成熟和丰富,“感物吟志”说,可以说是“言志”说的完成形态。

(三)第三序列观念:原道
中国古代没有柏拉图那种艺术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式”的“回忆”的说法,没有黑格尔艺术是“理念是感性显现”的说法,但中国儒家有“天”的概念,道家有“道”的概念,“天”与“道”都是带有形而上色彩的概念。

文学“感物”、“言志”之途最终通往“天”或“道”。

“天”、“道”、
“天人合一”被视为具有终极性的本体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这 句话 。按 照 陈 良运 先 生 的 论 证 , 诗 言 志 ” “ 这 重 要诗学 观念形 成 于秦汉 之 际 】 ) 2 。 (

倘 若此 论可 信 , 么 , 们 就 可 以据此 推断 出 那 我
“ 言志” 要 表 达 的具 体 观 念 了。秦 汉 时期 , 诗 所 尤
倾向在主流强势话语的掩盖下却依然潜流暗涌的趋 势进行一 番 考察 , 旨在 探 明 “ ” 实 与 “ ” 样 , 意 其 情 一 是文学之为文学最基本的构成因子, 以期彰显“ 以意

“ ” 意 的含 义 , 常 是 以 “ ” 代 替 和完 成 的。在 常 志 来 古人 那里 ,志 ” “ ” 通 用 的 。《 文 》 “ ” “ 、意 是 说 释 意 云 : 意 , 也 , 心察 言 而 知 意 也 , 心 从音 。 直 “ 志 从 从 ” 到汉 代 ,志 ” “ ” 间 没 有 严 格 的 区别 的情 况 “ 与 意 之 还依 然存在 , 仲 舒 《 秋 繁 露 ・ 天 之道 》 就 董 春 循 里
为主 ” 的诗学主张是对 文学本身深 层思考 的结 晶 , 并 不纯然 出于宋人剑走偏 锋 、 独辟 蹊径的嗜癖 。
其在汉儒的视野中 ,诗言志” “ 是有 特定含 “ 之 志” 义的。随着他们把《 三百抬高为“ 诗》 圣道王功” 的
经典 ,诗 ” 政 治伦 理 教 化 功 能就 凸显 出来 而成 “ 的 为主宰 ,志 ” 内涵被 加 以功 利 化 、 “ 的 理性 化 的严格 规定 。“ ” 志 被界定 为一 个 “ 离 于人 的情性 之外 ” 游
18 7
言志” 其实 指的是 诗歌所要担负 的职责是传达 和 表现合乎圣人之道的志向和追求 , 出于个人情性 而 的思想、 感情、 欲望被排除在诗 以外。
汉儒们 把诗 当作 一种 特定 志 向言说 的观 念 , 是
从苟子那里 继承 的。苟子 曾说过 “ 诗言是 , 其志
也” 《 ( 苟子 ・ 效 》 , 里 的 “ ” 的 就 是圣 人 儒 )这 是 指 之道 。在苟 子那里 , 志 ” 一 种 能 为政 教 所用 、 “ 是 可
诗 学本体论, 具有不可忽略的理论价值。 [ 关键 词 ]诗 言志 ; 缘情 ; 以意 为主” 诗 学本体 论 诗 “ ;
[ 作者 简介 ] 孟 宪浦 , 复旦 大 学 中国语 言 文 连 系副教授 , 学博 士 , 海 20 3 文 上 043 [ 中图分类 号 ]I2 22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10 4 3 (00 0 07 0 04— 44 2 1 )4— 18— 5
而“ 合于圣人之道” 孤立的理念” ] , 志不 的“ [( “ m)
再是 、 不应该 是 作 诗 者个 人 的思 想感 情 , 只是 也 而 圣人 思想 意 志 的传 导 ” - 附) 因此 , 谓 的 “ 2 。 “ 所 诗


“ 诗言志” “ 的遮蔽 对 意”
提起 中国古代诗学的诸多观念 , 人们首先想到 的, 诗言志” 非“ 莫属。“ 诗言 志” 作为 中国诗 学的 “ 山的纲领 ”¨io, 开 [lg 经朱 自清 先 生拈 出后 , 成 n) 几 定论。“ 诗言志” 最早载于《 尚书 ・ 尧典》 相传是 ,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以意为主诗学本体论作者简介孟宪浦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上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通常认为以意为主作为一种诗学本体论是宋代诗学对以言志吟咏情性为主要倾向的中国传统诗学本体论的突破
21 00年第 4期 ( 总第 2 I期) 3
A A E C FR M C D MI O U
学 术 论 坛
( u uai l N .3 ) C m l v y O 2 1 te
N . .0 0 O 4 21
从 “ 言 志 ” 到 “ 缘 情 ’ ’
试 论 中 国古 典诗 学 “ 本体论 的遮 蔽 与显 明 意”
舜帝对他的乐官夔说的 。然而 , 据许多学者考据 , 《 尧典》 的成书时间不会早 于墨子 , 顾颉刚先 生甚 至认为它是西汉时的作品。一个明显 的证据是, 孔 子对“ 诗三百 ” 深有研究 , 可是孔子论 诗从 没有引 用过舜 “ 诗言志” 的话 , 也从未将 “ 与“ ” 志” 诗 联系 起来 , 其后 的儒 家重要 传人 孟子 也未 直接引用 过舜
有“ 之所 之谓 意 ”5 ’ 心 _ “ 的表 述 。
以治国驭民、 成为统治人精神 的特定理念 , 诗” “ 是 种 为统治 阶级所 专有 的特 殊工 具 。
孟 宪 浦
[ 摘 要]在 中国文论史上 , 意” 志” “ 一样 , “ 与“ 、 情” 是文 学之为文学最基本的构成因子, “ 但 诗言 志” 诗缘情” 与“ 作为两种最为基本的诗 学本体论, 遮蔽了与其所 同出的“ 之存在, 意” 甚至剥夺 了“ 在 意”
诗 学本体论上 的 立足之 地 。“ 以意为 主” 是 宋代诗 学 对 中国传 统诗 学本 体 论 的 贡献 , 对 “ 言志 ” “ , 是 诗 、 诗 缘情 ” 所遮 蔽的“ 写意” 学本 体论 的显 明 , 于今 天构 建蕴含 “ 志 ” “ 情 ” “ 意” 内的 中国古典 诗 对 言 、缘 与 写 在
通常认为 ,以意为主 ” “ 作为一种诗学本体论 , 是宋代诗学对 以“ 言志” “ 、 吟咏情性 ” 为主要倾 向 的中国传统诗学本体论 的突破。虽然 “ 以意为主” 的思想并不始于宋代 , 即便是作 为一种醒 目的标
识, 立场 鲜 明地 亮 出“ 以意 为 主 ” 的旗 号 也 不 是 宋 人 的首创 , 但宋 代 的贡献无 疑 是最 大 的。宋人标 举 “ 主意 ” 的大旗 , 由诸 多 因素合 力 促 成 的 , 是 如历 史 文 化 的发 展 、 统思 想 的演 进 、 代 精 神 的要 求 以 传 时 及 艺术本身 的推 演等 等 。论 题所 限 , 文 无意 于进 本 行 深度 的挖 掘 , 是想 就 宋 代 以前 “ 只 以意 为 主 ”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