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1)
一、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3)用三角尺;(4)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2)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习。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长方形:2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教材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然后讲圆的画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通过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半径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
3. 圆的画法:圆规画圆的方法。
4.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的定义、特征、画法以及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2.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的特性。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画圆,加深对圆的认识。
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硬币等,引出圆的概念。
2. 探究圆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图片,自主发现圆的特性。
3. 讲解圆的画法:利用圆规画圆的步骤,讲解圆的画法。
4.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5.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圆的认识的理解,以及收获。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圆的回家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圆的定义、特征、画法以及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及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圆的切线等。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内(相等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和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圆的特征,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一、揭题新授教师出示硬纸圆,提问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反贴在黑板上,出现课题:1、认识圆形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圆。
让学生说出画面上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的运动形成圆形;(2)用绳子系粉笔在黑板上画圆模拟小球的运动轨迹成一个圆形;(3)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揭示:正是因为小球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
(4)过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先确定画圆工具圆规的两脚距离,然后,把其中的一脚固定,另一脚旋转,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
(用手比划)3、学习用圆规画圆。
(1)学生尝试画圆。
(2)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并讨论:(用课件,并板书)①画圆的步骤。
(定长、定点、旋转一周)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3)教师示范画圆。
4、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o)你知道圆画圆时的定点在圆中叫什么吗?板书(学生口答)并教学用字母表示。
板书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的?(学生操作)你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什么呢?板书2、半径(r)定长在圆中又叫什么?(半径)(学生观察尝试下定义)板书用字母表示。
板书教师出示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教学“圆上任意一点”“圆内任意一点”、“圆外任意一点”的区别。
学生画半径(任意画)你还可以吗?你能画几条?(为什么)学生量一量同一个圆内每条半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通过圆的比较,你知道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用课件)板书3、直径(d)除了半径,圆还有直径板书,用字母表示。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
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全课总结四、综合练习五、延伸拓展1、导入: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
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1)定长(2)定点(3)旋转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认识圆心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
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
(师板书:圆心O)(二)认识半径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4、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5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篇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
知道圆心、半径的含义。
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策略:1、通过现场操作和录像、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感知圆的定点、定长的本质特征,以此达到教学重点。
2、组织学生多层次的操作,通过现场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成果,录像展示错误操作及其导致的结果,以正误对比,以及对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反思,感悟用圆规画圆的动作要领及其深层内涵,以此突破难点。
技术应用特色及整合点以电子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为主要展示平台,集成录像、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
1、以大量配音图片出示生活中的圆,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圆的定义化过程和半径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动态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3、将难以集中观察到的各种画圆的方式和适用个别指导的教师用学具圆规画圆的动作细节用录像的形式进行放大展示,有助于学生观察,掌握规范的使用圆规的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联系生活,出示课题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圆的图片,引出课题观察图片,唤起生活经验,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利用电子幻灯片展示大量图片,通过配音旁白,带领学生进入圆形的世界第二环节模仿、思考、尝试1、了解圆的形成过程2、感悟圆中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展示绳栓小球成圆,绳栓铅笔成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圆等使用简单工具画圆,多种成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意观察,思考圆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变的是什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观察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思考圆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不能变(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在讨论中将不连贯的思考点加以系统化,连贯化。
利用动画、录像展示生活中使用简易工具成圆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有意观察。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6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的写作思路。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图片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1、展示对数学圆的应用例子,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举行“抢小红旗”游戏的赛场设计,让学生评判其公平性,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你能用预习圆的知识来说说理由吗?对圆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板书课题师:这只是我们的观察,要想真正说明它的公平我们须得验证一下。
板书:贴钥匙图:①为什么?二、探索圆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谁说说你怎么得到的圆?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汇报交流画圆的方法。
2、探究找圆心的方法,揭示圆心、半径、直径。
师:好,现在我们得到圆了,为了公平小旗应该插在哪里?通过找插小旗的位置,找到圆的圆心,并揭示圆心的概念。
好,现在找到插小旗的位置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了?“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要测量的线段揭示半径、直径的概念。
好,在你的圆里分别画出半径、直径,并标好字母。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圆的认识合肥市芙蓉小学张慧敏【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93-94页。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
教材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圆有关知识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
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
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1、体现学科本色,把学生对圆的感性认识提升到对圆的科学理解。
充分挖掘学生的原始资源,从引导学生把握数学中的“圆”的本质展开教学,其间渗透引导学生对极限思想和对应思想的感悟。
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解释、感受圆的美。
2、体现学习本色,使学生通过接受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和掌握“双基”、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基本性质、圆的直径与半径、圆的周长与面积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以及第二节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的性质的理解。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对圆的兴趣。
2. 教学圆的定义与性质(15分钟)(1)教师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圆的基本性质,如半径相等、直径垂直于半径等。
3. 教学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15分钟)(1)教师讲解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课后习题,巩固圆的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与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与性质2. 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与面积。
圆1:半径为5cm圆2:直径为10cm(2)画出圆的对称轴,并说明对称轴的数量。
2. 答案:(1)圆1的周长:31.4cm,面积:78.5cm²圆2的周长:31.4cm,面积:78.5cm²(2)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2024年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
2024年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十二章《圆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半径和直径、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等术语。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求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1)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规画圆的过程,发现圆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例题1:求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标注半径、直径和圆心。
(2)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识拓展(5分钟)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圆桌、车轮等。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圆的基本概念、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注半径、直径和圆心。
(2)计算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如图所示:(2)周长:25.12厘米,面积:50.24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掌握较好,但在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部分学生对公式运用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学习圆的切线、弦等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五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圆的特征教学圆规学具准备:圆规、纸片、剪刀、彩笔、直尺教学过程:一、生活中找圆,导入新课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圆形。
师: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状物体。
中秋圆月、硬币等都是圆形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二、操作、探究,自主认识圆的特征1. 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圆,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啊?师:*时,你们是怎么画圆的啊?师: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啊?为什么?师:大家都觉得用圆规画方便,那么,怎么利用圆规来画圆啊?请大家自己试试,遇到问题时,再请教无声的老师,看看它能给你什么提示。
让一位同学边示范边说步骤。
(显示画圆的步骤)指出在画圆时的注意点。
再让同学们多画几个圆。
2. 把自认为画的最好的圆剪下来。
师:拿出你的圆,对折一下,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
你发现了什么?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
用字母O来表示。
老师在黑板上表示出圆心,让学生标出自己圆上的圆心。
3.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如果我们在圆上任意取一点,连接圆心和这点,这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
用字母r来表示。
(边说边在圆上表示出来)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示出半径,再让一位学生上黑板表示。
指点怎样量圆的半径的长度师:在这个圆上,你能画出几条半径来?他们的长度怎样。
圆的认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1. 导言:让圆走进我们的生活嘿,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几何形状,那就是——圆。
圆,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不仅仅存在于数学课本里,还随处可见,比如大家喜欢的披萨、轮胎,还有那个有点神秘的月亮。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地聊一聊,怎样把圆这个知识点讲得生动有趣,又能让大家轻松掌握!2. 教学目标:不仅要懂,还要爱上圆2.1 知识目标首先,我们要让小朋友们知道圆的基本概念。
比如,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半径这些名词是什么,圆心又是什么地方。
这些都是圆的基本构件,就像是人体的骨架,不了解的话,连圆的“身体”都看不清楚呢!2.2 能力目标除了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我们还要让大家学会如何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说,知道怎么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那不是光在纸上做题这么简单,更是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像算算那个披萨能分成多少块,或者给自行车换轮胎时用的。
2.3 情感目标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堂课,能激发大家对数学的兴趣。
不是简单地把公式背下来,而是能觉得“哇,圆原来这么有趣!”这可比机械地记住公式要来得重要得多。
3. 教学内容:从理论到实践3.1 圆的基本概念首先,让我们来揭开圆的神秘面纱。
圆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就是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听起来像是天书,其实我们可以用很多身边的东西来帮助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拿个篮球或者纸盘,让大家围绕着这些物体进行观察和讨论。
这样,理论知识就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了。
3.2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接下来,我们要讲讲怎么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先从周长说起,公式是2πr。
这个π(读作“派”),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小数,约等于3.14。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半径乘以一个固定的值,记住了,半径就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哦。
然后再说面积,公式是πr²。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像是用纸做一个圆形的饼,然后用这些图形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公式是怎么来的。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直径与半径的概念、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剪刀、彩纸。
学具:每人一份圆的模型、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中存在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
2. 圆的定义:通过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即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 直径与半径:介绍直径和半径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直径是穿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4. 圆的周长: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周长公式C=πd。
5. 圆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切割圆形的纸片,观察和计算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公式A=πr²。
6. 例题讲解: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不同直径和半径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直径:穿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周长公式:C=πd面积公式:A=πr²七、作业设计1. 请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测量其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约为31.4厘米,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2. 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约为31.4厘米,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实物,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圆的定义、直径与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圆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3.课件演示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二、操作中认识圆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2.学生画圆,师巡视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谈话:这位同学拿这么长的绳子在黑板上画了这么大的一个圆,如果我想在操场上画个大圆怎么办呢?圆规画的实投展示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学生动手折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三、交流探究圆圆心和半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画一画就知道了1、用圆规在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圆,看谁画得漂亮。
《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电脑出示生活画面。
)学生观察并指出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1、认识圆(1)你会用你带来的物品画圆吗?动手画圆,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
集体交流。
(2)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学生再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教师板书:圆心。
2、探索半径和直径(1)请同学们打开圆形纸片,除了圆心外,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6页,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并在圆形纸片上标出这个圆各部分名称。
(2)检查自学情况。
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3)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
公开课圆的认识
第五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相关内容及练习十四的第1-5题师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圆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2、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正方形 长方形梯形直线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2、出示圆片图形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3、引出课题。
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吧!(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1、生活中认识圆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能列举—些外形是圆的物体?教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说出了那么多与圆有关的物体,你们真棒!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找出上面的圆并和同桌说说。
老师也找了一些与圆有关的物体,我们一起来分享。
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等)老师简要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万宁市万城镇群庄小学朱鸿育
3、指名学生说说说画圆时注意的地方。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我们都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了,那你想不想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按照屏幕上的的学习提示,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
在你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
(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量一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好看。
预设:学生会通过自折一
折发现,
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
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
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通
过自学认识半径:从圆心
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
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
示。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学生按要求操作。
学生按要求画半径,发现
同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同
样也有无数条直径。
量量所画半径和直径,发
现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
来体现画
圆的方法
多样化,二
来结合不
少学生在
课前已经
学会用圆
规画圆这
一情况,我
在教学时
尊重学生
已有的知
识经验,用
“兵教兵”
人方法让
全班学生
学会用圆
规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