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金鳟肌肉体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合集下载

8种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比较研究

8种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比较研究

8种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比较研究许星鸿;刘翔【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3(034)021【摘要】对中国市场8种不同来源的经济鱼类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分别是:淡水养殖的鲤鱼、乌鳢和鳙鱼:海水养殖的鲈鱼和半滑舌鳎,海洋野生的大黄鱼、带鱼和银鲳.结果表明:肌肉(鲜样)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乌鳢(16.21%)最低,鲈鱼(21.31%)和带鱼(20.83%)较高;而3种海洋野生鱼类脂肪含量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是带鱼和大黄鱼,分别达到7.90%、5.10%,海水养殖的半滑舌鳎脂肪含量最低,仅为0.92%.虽然3种淡水养殖鱼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比例比海洋鱼类高,但其n-3/n-6比值(0.09~2.20)远低于海洋鱼类(7.47~11.60).所有被测鱼类肌肉中PUFAs的主要成分均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EPA),且DHA含量高于EPA.鲤鱼肌肉中n-3不饱和脂肪酸及EPA+DHA含量最低.肌肉干质量中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以2种海水养殖鱼类含量最高,其次是3种淡水养殖鱼类,而3种海洋野生鱼类TAA和EAA含量最低.与国际标准WHO/FAO比较,8种被测鱼类肌肉均含有氨基酸平衡的优质蛋白.从各营养元素组成综合来看,海水养殖的鲈鱼蛋白质含量及有益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较高,3种海洋野生鱼类(大黄鱼、带鱼和银鲳)含有更多的n-3 PUFAs和较高含量的粗脂肪.【总页数】8页(P75-82)【作者】许星鸿;刘翔【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江苏连云港 222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83【相关文献】1.三种鲂属鱼类肌肉营养组成比较研究 [J], 刘新轶;谢楠;王宇希;潘彬斌;马恒甲;黄辉;2.长江上游四种特有鱼类肌肉营养组成与评价 [J], 刘军;胡兵;李惠;陈爱敬;戴邵虎;聂宁3.不同性别拟穴青蟹肝胰腺和肌肉的营养组成比较研究 [J], 于怀华;彭莹莹;许文军;谢建军;张东旭;何杰4.不同食性鱼类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组成与评价 [J], 王桂芹;孙丽;李子平;郭贵良;牛小天;卢洪梅5.黑龙江鲶形目鱼类的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J], 尹洪滨;姚道霞;孙中武;孙德志;潘伟志;郭树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的肉质。

因此,鳟鱼养殖近年来逐渐兴起。

鳟鱼的健康生长与饲料配方和营养需求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适宜的鳟鱼饲料配方以及其营养需求,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果。

一、鳟鱼的饲料配方1. 基础配方比例鳟鱼的饲料配方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殖目标来确定。

一般而言,下述基础配方比例可作为参考:- 蛋白质:35%-50%- 脂肪:8%-15%- 碳水化合物:25%-35%- 粗纤维:2%-5%- 矿物质:1%-3%- 维生素:0.5%-1%2. 蛋白质成分鳟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其蛋白质需求较高。

合理配制含有动植物蛋白质的饲料,可以提供鳟鱼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常用的蛋白质成分包括鱼粉、虾粉、豆粕和麦麸等。

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控制蛋白质来源的质量和口感,以提高鳟鱼对饲料的接受度和消化吸收率。

3. 脂肪成分脂肪是鳟鱼生长所需要的重要能量来源。

适量添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提高鳟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常用的脂肪成分包括鱼油、豆油和植物油等。

4. 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成分碳水化合物是鳟鱼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能有效提高饲料的粘合性和口感。

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包括小麦粉、玉米粉和淀粉等。

此外,纤维对鳟鱼的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饲料的膨胀度。

常用的纤维成分可选择豆粕和麦麸等。

5. 矿物质和维生素成分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鳟鱼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适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鳟鱼的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常用的矿物质包括磷、钙、铁和锌等,常用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

二、鳟鱼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鳟鱼的蛋白质需求量与其生长阶段、环境条件和养殖目标有关。

一般而言,鳟鱼在早期生长阶段对蛋白质需求较高,而在后期则需求逐渐降低。

为了满足鳟鱼的蛋白质需求,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饲料配方的调整。

2. 脂肪需求鳟鱼对脂肪的需求较高,脂肪是提高鳟鱼生长速度和体重的重要营养成分。

金鳟鱼养殖技术

金鳟鱼养殖技术

金鳟鱼养殖技术简介金鳟鱼属于淡水鱼类,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用鱼种,现已成为淡水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金鳟鱼的生长适温为18-26℃,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食性适中,易于人工养殖。

本文将介绍金鳟鱼的养殖技术,包括基本条件、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基本条件池塘选择选址要选择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有适量水源、土质疏松等性质的场地,水质清洁、无毒物质,无其他养殖池塘的废水污染。

基地四周无工厂或化肥厂等产生污染的场所,空气清新,避免骚扰和噪音污染。

池塘建设在选好的、可以上盐碱地的场地上建立养殖池塘,平均深度0.7-1.0米,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

建造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预测进行调整:热地高冷地浅、冷地深或是采用多年生草根来保护土体等方法。

另外还需要配置雨水或地下水,并配备水塘底部排水系统,防止因池底漏水而造成底泥变多的问题。

水质管理金鳟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对池塘中水质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繁殖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以下管理工作:浸泡处理在施放鱼卵、种苗等前,需要进行浸泡处理。

首先清洗池塘表层水后加入AQUABAC 360水体处理剂,每立方水体消耗0.5千克,直至将塘底泥浮现,接着更换新水,直到水质稳定后再行放养。

检测水质检测水质包括:池塘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度、亚硝酸盐等化学指标的测量。

在检测到水质异常时,需要及时进行水体处理。

加氧金鳟鱼需要良好的氧气供应,所以需要通过人工加氧来提高水中溶氧量。

一般采用曝气、风扇曝气和螺旋桨推进式等。

换水换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质和降低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一般建议2-3天换一次水。

人工换水时应该缓慢才能减轻对鱼类的影响。

饲料管理正确饲喂金鳟鱼是保证其正常生长的重要保证。

饲喂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每日定时投饲喂,采用水面或水下投喂均可。

宜按鱼的食欲多少进行饲喂,同时要防止过度喂食,做到适度饵料,防止饵料残留导致质量下降及水质受影响。

鱼苗种植初期需较少投喂,每日2-3次即可,每次投喂不要过多,可逐渐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甘肃金鳟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甘肃金鳟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604 Acta Nutrimenta Sinica,Dec.,2009, V ol.31 No.6 甘肃金鳟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s and Its Nutritional Evaluationin Muscle of Gansu Golden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刘 哲,邵东宏1,张玉斌,蔡 原,黄进强,王建福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70;1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00) LIU Zhe,SHAO Dong-hong1,ZHANG Yu-bin,CAI Yuan,HUANG Jing-qiang,WANG Jian-fu (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su Agricultural Ueniversity, Lanzhou 730070;1 the Gansu Province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Lanzhou 730000,China )甘肃金鳟是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的红色突变体为材料,历经15年选育成的虹鳟新品种[1],甘肃金鳟与虹鳟属于同一物种,在鱼类分类上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

这类鱼习惯上又称鲑鳟鱼类,是典型的肉食性、冷水性鱼类。

一般认为,与其它温水性淡水鱼相比,冷水性鲑鳟鱼类脂肪不饱和程度较高,而且含有较多的一般淡水鱼所没有或很少有的DHA和EPA,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低温状态下,高水平的UFA有利于维持膜磷脂的流动性和渗透性[2]。

不过,影响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因素极复杂,除物种(或)品种外,营养和生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鳟养殖技术

金鳟养殖技术

金鳟池塘养殖技术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

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没有明显的下限,下限水温接近0℃的仍能少量摄食,正常生存。

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是集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

金鳟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能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池塘流水中养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长,亩产可高达1万公斤~2万公斤,经济效益极高。

现将金鳟池塘流水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设山涧溪流、泉水、地下水、水库底排水等,均可作为金鳟池塘流水养殖的供水水源。

这类水源一般水温冬季在0℃以上,夏季在22℃以上,水体溶氧在6毫克/升以上,pH 值在6.5~8之间,符合金鳟养殖用水标准。

池塘建设以不渗漏、水流畅通为前提。

地形要有一定坡度,以利于进、排水,同时水的落差有利于自然增氧。

每口池塘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200平方米,水泥结构,长方形,有利投饲、管理和控制鱼病,并可使水源均匀流到池塘各处。

池塘的进出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池塘宽度等同,闸门从上到下,整个断面保持过水,这种形式适用于水量大的鱼场;另一种是进水口宽度仅及池宽的1/5左右,出水口宽度为池宽的1/2。

同时为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塘和池鱼逃走,在进、出水口要设置拦鱼栅。

养鳟池排列形式有并联和串联两种,但以串联式为好,管理方便、省工。

二、鱼种放养鱼种应规格整齐、游动敏捷、体质健壮、体色鲜亮呈金黄色。

鱼种放养密度受水量、水温、水中溶解氧状况等因素制约,在饲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鱼种放养量和成鱼产量成正比。

放养的规格以养殖时间、水温和计划上市的规格而定,一般每尾在80克~100克之间。

实践证明,供水量每秒40升~300升(温度越高供水量越大),每平方米可放养金鳟鱼种150尾~200尾(规格越大放养密度越小)。

放养前池塘应充分曝晒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鱼种用2%~3%的食盐溶液消毒后方可放养,最好避开中午高温时投放。

大西洋鲑、 三倍体虹鳟和金鳟的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

大西洋鲑、 三倍体虹鳟和金鳟的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20年2月, 27(2): 186-194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9-06-24; 修订日期: 2019-07-25.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9YFD09003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19FW013,2662015PY024).作者简介: 张殿福(1992–),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水产健康养殖. E-mail: 1273006198@ 通信作者: 张学振, 教授, 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质量安全. E-mail: xuezhen@ DOI: 10.3724/SP.J.1118.2020.19153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和金鳟的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张殿福1, 吴雷1, 3, 张学振1, 王力1, 陈菲菲1, 张峰1, 滕振雷1, 王龙1, 黄涛涛1, 田大才2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湖北省池塘养殖工程实验室, 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2. 恩施州国硒冷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 恩施 445300;3.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 )、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3种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 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肉色、系水力和质构特性。

结果表明, 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91%、67.15%、73.02%, 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2.39%、21.03%、22.11%, 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4.64%、17.16%、5.11%。

3种鱼肌肉的滴水损失、黄色值(b *)、羟脯氨酸含量、内聚性均显著不差异(P >0.05)。

八种鲑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八种鲑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八种鲑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杜宁宁;黄晓丽;郝其睿;李晨辉;吴松;陈中祥【期刊名称】《水产学杂志》【年(卷),期】2022(35)4【摘要】采用仪器/理化分析方法测定地下涌泉全流水养殖的体质量170~600 g 左右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aguabonita、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和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

结果表明:八种鲑科鱼类肌肉水分含量为72.49%~76.58%、粗蛋白含量为18.58%~20.65%、粗脂肪含量为2.26%~3.01%、粗灰分含量为1.44%~1.84%。

肌肉中主要检出16种脂肪酸(FA),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分别占总FA的32.76%~42.82%和19.27%~30.96%,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占总FA的9.33%~15.61%。

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36%~41.27%,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99%~78.77%,符合FAO/WHO模式中质量较优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八种鲑科鱼类肌肉氨基酸具有良好的平衡性,氨基酸评分(AAS)为0.88~2.40,化学评分值(CS)均大于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7.47~111.49。

主成分分析法氨基酸分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细鳞鲑>山女鳟>虹鳟>花羔红点鲑>金鳟>哲罗鲑>亚东鲑>白斑红点鲑。

综上所述,八种鲑科鱼类为不饱和脂肪酸丰富、氨基酸组成平衡的优质蛋白源,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精选5篇)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精选5篇)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精选5篇)第一篇:金鳟鱼的养殖技术金鳟鱼的养殖技术一、池塘条件金蹲池塘应以并联方式为主,面积为150至200平方米,水深1.0厘米左右,长宽比8比1至10比1,进水处至排水处的坡降比为百分之0.15至0.2,土池、水泥池养殖均可。

二、水质条件金蹲养殖为流水养殖,要求常年水流不断,水温在4至20摄氏度之间,最高不得超过23摄氏度,最适水温为12至18摄氏度。

入池进水溶氧应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采用地下水、水库底层水养殖,要采用跌水、曝气、机械增氧等措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山泉水养殖,要求上源无生活居民区。

池塘换水率应保持在每秒每公斤10升以上。

三、鱼种放养选择大小整齐、体质健壮、反应灵敏、体色金黄纯正的鱼种,放养规格为每尾70至150克,放养数量依据注水量、换水率和包头管理水平灵活决定,一般为每平方米40至50尾。

四、日常管理1、饲料投喂选择质量稳定的饲料企业选购全价配合饲料,随鱼种长大,饲料粒径逐渐增大。

成鱼饲养前期,使用粗蛋白含量大于45的饲料。

成鱼饲养后期,选择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饲料。

投喂量根据水温、生长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日投饵3至4次。

投喂时间应准确,定量为八成吃饱为原则。

2、分养金蹲为凶猛鱼类,当鱼体差别很大时,就会出现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要及时分池饲养,将大小均匀一致的鱼并池饲养。

一般鱼种经过一个月的生长,要及时分池。

3、巡塘看护养殖期间,定期测记水温,观察鱼群活动情况,特别注意非常恶劣的天气,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对策。

有不利于养殖的隐患要及时排除。

五、鱼病防治新建鱼池一般鱼病较少,但需以预防为主。

鱼种入池前应用百分之3至5的食盐水浸泡5至10分钟。

水流不畅的死角,要悬挂漂白粉袋,以抑制病菌的繁殖;定期投喂药饵,每100公斤鱼每天添加含量百分之10的大蒜素50克,制成药饵,每月一次,连续投喂5至7天。

每100公斤鱼每天加入3至4克土霉素制成药饵,每月一次,连续投喂5至7天。

金鳟养殖技术

金鳟养殖技术
置 的 坡 度 比为 0 . 1 5 % ~ 0 . 2 % , 水 泥
2 % ~3 %为宜 ,以鱼体摄食到八成饱为 度 ,并根 据鱼体 摄食情 况增减 投喂量 。 每 日投喂 2 次 ,采用 手撒 的方法 定时 、
定点 投 喂 。投 喂 时 间 以上 午 7 ~8点 , 下午 5 ~6 点为宜。
裔禽 水 产
金鳟 尊 养 殖 直
最 好采 用水 库 底 层 的水 或 地 下水 进行
饲养 。
二、养殖 方法 1 . 鱼 种 选 择 。选 择 大 小 整 齐 、健 壮 、反应机敏 、金 黄色的纯正鱼种。饲
养 鱼种 的大小 为每尾 7 0 ~1 5 0 克 ,饲 养 数量 根据换水 率 、注水 量及管理水平的
高 低 来 确 定 ,一 般 每 平 方 米 在 4 0~
5 O 尾。
2 . 饲 料 投 喂 。 饲 料 要 选 择 相 对 稳
定 、质量好 的全价配合 饲料 ,同时根 据
鱼苗 的生 长 ,饲料 的粒径 也要不 断地 增 大。饲料参考 配方 如下。① 前期参考 配
方 :鱼 粉 6 0 % ,豆 饼 1 5 % , 麸 皮 1 5 % ,粗 面粉 5 %, 玉米 5 % 。每 1 0 0 金鳟是 由虹鳟鱼演变 的变种 ,因全
千克饵料 中另 加多维素 1 0 0 克 ,氯化 胆
碱1 6 6 克 ,无机 盐 2 0 0克 。维 生素 E的
身 的颜色呈 金黄色 ,故称 “ 金鳟 ” 。同
虹 鳟 鱼一 样 ,金 鳟也 是冷 水 养殖 的鱼 类 ,原产 于北 美 洲 的太平 洋 沿岸 。如
用量按 鱼体 重 的 0 . 1 %添 加 。同时 ,为
行分池饲养 , 把大小一致 的鱼种进行并 池饲 养 。分养一般 在鱼种生长 1 个月 后

半咸水、淡水养殖硬头鳟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半咸水、淡水养殖硬头鳟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半咸水、淡水养殖硬头鳟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徐绍刚;杨晓飞;田照辉;马峻峰【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摘要】为了探讨同一养殖品种在不同养殖环境下其营养成分的差异,从而为消费者或后续的加工开发提供思路,将半咸水、淡水养殖的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为122.78±3.87)g]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和比较:半咸水养殖的硬头鳟肌肉中,水分含量较淡水养殖的高,但粗脂肪含量明显较淡水养殖的低(P<0.05),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方面,半咸水养殖硬头鳟的钙离子含量显著高于淡水养殖的硬头鳟(P<0.05),其余各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半咸水、淡水养殖的硬头鳟肌肉中均含18种氨基酸,且在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半必须氨基酸总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半咸水和淡水养殖硬头鳟肌肉中测得主要脂肪酸种类分别为15种和22种,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9.00%和91.02%,半咸水养殖硬头鳟的脂肪酸种类数量、脂肪酸含量均远低于淡水养殖的硬头鳟(P<0.05);淡水养殖硬头鳟的ω6/ω3为0.2,半咸水硬头鳟ω6/ω3为0.24,与其它鱼类的ω6/ω3的比例相符合.结果表明:同一种鱼类,由于养殖环境的差异,其水分、粗脂肪及无机盐甚至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均会有很大的差别.【总页数】7页(P810-816)【作者】徐绍刚;杨晓飞;田照辉;马峻峰【作者单位】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22【相关文献】1.深井半咸水工厂化斑点鳟鲑养殖技术 [J], 丁新;宋维彦2.温度和盐度胁迫下虹鳟和硬头鳟抗应激能力的比较 [J], 吴仓仓;付占斐;王芳;董双林3.虹鳟和硬头鳟早期幼鱼渗透生理及能量平衡的比较研究 [J], 熊莹槐;杨静雯;董双林;王芳;王鑫;周演根4.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J], 杨静雯;周演根;黄铭;熊莹槐;王芳;高勤峰;孙大江;董双林5.山东省济南市钢头鳟全淡水养殖试验取得成功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鳟鱼养殖

金鳟鱼养殖

金鳟鱼养殖简介金鳟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鱼类,有着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肉质鲜美。

由于其品质优良和市场需求旺盛,金鳟鱼养殖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产业。

本文将介绍金鳟鱼的养殖技术,包括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水质管理金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环境的水质管理是成功养殖金鳟鱼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管理措施:1.水质调节:金鳟鱼喜欢酸性水质,pH 值一般控制在5.5-7.0之间。

可以通过添加醋酸等物质降低水质的 pH 值。

2.水温控制:金鳟鱼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20摄氏度,尽量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3.溶氧供应: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对金鳟鱼的生长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增加曝气设备、增加水体流动来提高溶氧量。

4.水体循环:良好的水体循环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并提供充足的氧气。

养殖池中可以设置循环水泵来达到水体循环的目的。

饲料配制金鳟鱼的饲料配制要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金鳟鱼饲料配制方法:1.幼鱼饲料:幼鱼需要高蛋白的饲料来促进生长。

常见的幼鱼饲料中含有鱼粉、大豆粉等成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比。

2.青年鱼饲料:青年鱼的饲料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添加油菜籽饼、米糠等原料。

3.成鱼饲料:成鱼的饲料以维持其健康和增加体重为目标。

通常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饲料管理:饲料的管理要注意合理投喂,避免过饱和和浪费饲料。

根据鱼群的数量和体重,科学确定每天的投喂量。

疾病防控金鳟鱼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疾病的防控对于鱼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控措施:1.疫病监测:定期对养殖池中的鱼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投放合适的消毒剂,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3.合理密度:避免鱼群过度密集,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4.饲料卫生:保持饲料的卫生和新鲜,避免使用变质的饲料。

海水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海水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文章编号:1006-446X(2006)11-0060-04海水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富永1 徐美奕2 蔡琼珍2 黄霞云2(1.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广东 湛江524088;2.广东医学院,广东 湛江524023)摘 要: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湛江海域十种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果表明,海水养殖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K、Na、Mg、Ca、Zn、Fe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能较好地满足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关键词:海水养殖鱼;肌肉;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长鳍线指[Nemadactylus macropterus(Blochet Schneider)],又名三刀;星点笛鲷(Lutjanus stellatus Akazaki),又名石蚌;黄笛鲷(Lutjanus lutjanus Bloch),又名立鱼;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Cu2 vier)],又名红鱼;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F orsk)],又名红鱼由;花尾胡椒鲷[Plec2 torhynchus cinctus(T emminck et Schlegel)],又名黑软唇;白鲳[Ephippus orbis(Bloch)];老鼠斑[Cromileptes altivelis(Valenciennes,1828)],又名黑闵;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L1)],又名海鲡;青鲈[Nibea japonica(T emminck et Schlegel,1844)]。

这十种咸水鱼类在湛江海域广为养殖,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等优点,是餐桌上的海鲜佳品。

目前对鱼肉营养价值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测定鱼肉中的氨基酸组成,计算必需氨基酸指数等方法[1-2]。

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这十种海水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旨在为海水养殖鱼类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数据。

金鳟鱼养殖技术

金鳟鱼养殖技术

金鳟鱼养殖技术金鳟鱼是一种高档、高蛋白、高营养的珍贵水产品。

由于其菜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使得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金鳟鱼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选择温暖湿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金鳟鱼的养殖场。

同时,要有良好的防洪、排水措施。

二、池塘建设金鳟鱼的养殖池塘可采用地下、地上、池塘组合方式,深度以3至4米为宜。

选择富含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壤作为池底,可以从塘底吸氧,增加养殖密度。

同时,要注意防渗漏,以便于控制水体变化,避免水质污染。

三、饲料喂养金鳟鱼的日粮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通常可采用混合饲料+自制饲料的方式,以降低成本和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混合饲料:一般由鱼粉、豆粕、米糠、小麦粉、玉米粉等多种原料混合制成。

其中鱼粉的含量要足够,这样可以增加鱼体重、活力,提高肥育率;豆粕可以提高饲料的纤维素含量,加强鱼类的排泄功能。

自制饲料:以小鱼、虫蛹等动物作为基础食物,配以蔬菜、浮游生物等以增加金鳟鱼的营养成分。

但还须注意不同时节选择不同的饲料,以及注意饲养量、忌口等问题。

四、养殖管理1、做好鱼群补充和药浴:对于金鳟鱼的养殖,每年都要按时补充鱼种,且需定期进行虫草、草莓和消炎药的药浴治疗,以减少鱼类死亡。

2、维持良好遮阳条件:金鳟鱼对光线敏感,而阳光强烈会对金鳟鱼的生长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应该择日施工草帘、遮阳网等,以防晒和升温。

3、注意水化处理:金鳟鱼是洄游鱼类,可以适应高寒的环境,但如果发现水质污染或者水体偏酸性或偏碱性,应及时添加化学水护剂等药品处理,以维护池塘水质。

五、收获和销售金鳟鱼的养殖通常在3至4年之间,可以按照需求分次收获,以保持鱼种的健康和顺利销售。

在销售时需严格控制质量,以保证消费者对金鳟鱼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金鳟鱼养殖技术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殖管理体系,以保证金鳟鱼的高质量生产与消费。

如何饲养金鳟鱼

如何饲养金鳟鱼

如何饲养金鳟鱼金鳟你们知道怎么饲养吗?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金鳟鱼的饲养方法。

金鳟鱼的饲养方法金鳟鱼的饲养之亲鱼培育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鱼。

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

亲鱼的选择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年龄4-5龄。

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所需鱼池通常的面积100-300平方米,具体情况要根据发展方向与规模来确定。

水深一般在1-米,注水量为50升/秒。

适宜培育水温上限为12-13℃,下限4-5℃,产卵前6个月的水温不宜超过12℃。

在该温度下培育,有利于获得优质卵。

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为5-10公斤/平方米。

金鳟鱼的饲养之雌雄鉴定金鳟雌雄的鉴别,主要依据体色、头部及吻端加以区别。

体色深,头部及口大,下颌向上弯曲,盖住上颌,背部略隆起,腹部硬、无弹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为雄性鱼。

体色较雄鱼浅,头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柔软、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吻端钝而圆者为雌性鱼。

金鳟鱼的饲养之孵化孵化的生态要求日光照射及机械震动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反射光对发育卵亦有不良影响。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

孵化最适水温为9℃,适温范围为7-13℃,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孵化发眼率降低,畸形仔鱼增多。

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毫克/升。

受精卵孵化的管理金鳟鱼受精卵吸水膨胀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

孵化器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

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径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钟。

每4天用孔雀石绿溶液消毒1小时,抑制水霉菌的生长。

孵至累计温度达220个度日、眼点明显时转入平列槽继续。

孵化过程中人工拣除死卵。

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每个平列槽可盛发眼卵4-6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放置。

采用桶槽结合方法,可大大节约用水和占地面积。

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100万粒鱼卵。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

金鳟鱼的养殖技术引言金鳟鱼(Rainbow Trout)是一种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养殖。

由于其肉质柔嫩、味道鲜美且富含营养,金鳟鱼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用鱼类之一。

本文将介绍金鳟鱼的养殖技术,包括水质要求、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以帮助养殖户成功养殖金鳟鱼。

水质要求温度要求金鳟鱼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最适宜的水温为15摄氏度。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金鳟鱼的生长和免疫力造成影响。

溶氧量金鳟鱼对水中的溶氧量要求较高,通常需要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在饲养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中溶氧量,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水的流动以增加溶氧量。

pH值金鳟鱼的适宜pH值范围为7.0至8.5,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鱼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饲养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的pH值,并根据检测结果适当调节。

饲料管理金鳟鱼的饲料管理对于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金鳟鱼饲料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点:选择适宜的饲料金鳟鱼应选择适宜的饲料,通常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

在选择饲料时,应考虑金鳟鱼的生长阶段和饲养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饲料投喂量和频率金鳟鱼的饲料投喂量和频率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至3次,每次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2%至3%。

饲料质量控制金鳟鱼饲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应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并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重金属、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

水质监测养殖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温度、溶氧量、pH值等指标。

通过水质监测,及时调整和改善水质,以保证金鳟鱼的健康生长。

疾病防控金鳟鱼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鳃腐病、细菌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鱼缸或鱼塘;•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饲料。

金鳟鱼的养殖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卫生,以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的可能。

【精品】循环水养殖系统详解教学资料

【精品】循环水养殖系统详解教学资料

TH-RAS养殖循环水系统优势:
TH-RAS养殖循环水系统完全摒弃了传统养殖水处理中使用的转 鼓微滤机、二氧化碳剥离器、蛋白分离器、增氧机、集污器等 设备,因此占地面积减小。
大量电力设备停止使用,使得养殖中能耗大幅降低,为企业节 约费用。
养殖“零”污水排放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同时,将其很 好的回收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养殖企业二次盈利。
TH-RAS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详解:
TH-RAS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化反应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用生物、化学技术有效去除养殖 废水中亚硝酸盐、部分氮磷、滤除大颗粒悬浮物。经生化反应系统处理后的水 体进入TH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中,在去除水体泡沫、CO2、氨氮、磷、溶解酶 、蛋白质、重金属离子、鱼食粪便悬浮物的同时,自动对水体曝气增氧,使水 体溶解氧含量迅速增加,水体含氧、溶氧、活化。经过滤后的清洁水质自动流 入专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后,经温控设备加温,重新流入 养殖池,实现水循环使用。
TH-RAS养殖循环水系统运行效果:
(1)池中水体每天可循环4-6次,水质鲜活,养殖池内无厌氧区存在,减少亚硝酸盐毒 物产生。 (2)消除水中的色、臭、味、藻类、CO2、磷、蛋白质、亚硝酸盐等。 (3)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可达到8.8MG/L以上,可完全替代增氧机,企业可不必在添 加相关设备。 (4)滤除水体中过剩的饵料、鱼类分泌物、鱼类排泄物、药剂等,水中的悬浮物几乎 达到95%去除,生化需氧量小于5MG/L;设备出水浊度小于1NTU,养殖池内循环水浊度510NTU,能见度达到1.5-2M。 (5)可去除补给原水中的铁、锰离子等。 (6)使用专用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可杀灭水中99%的细菌、病毒、致病微生物等,杜 绝养殖产品间的疾病传染。

金玉米氨基酸

金玉米氨基酸

金玉米氨基酸,也叫做玉米氨基酸、杂色氨基酸或斑驳氨基酸,是一种由玉米制成的氨基酸营养补充剂。

它是通过将玉米经过酶解和提取得到的,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金玉米氨基酸通常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其他动物饲料中。

它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蛋白质来源,为动物提供必需的氨基酸,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

这种氨基酸补充剂的成分主要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对于动物的代谢、免疫和繁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玉米氨基酸的应用能够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增强免疫力、促进肌肉生长,并改善肉质和产品的品质。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金玉米氨基酸虽然是一种营养补充剂,但在使用时应遵循正确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和其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营养配制和饲喂管理。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鱼卵及鱼皮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鱼卵及鱼皮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鱼卵及鱼皮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蒋左玉;李建;姚俊杰;熊铧龙;柏后伟;何丁【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01【摘要】为了开发利用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卵和鱼皮,对养殖的金鳟鱼卵和鱼皮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鱼卵和鱼皮均含有18种氨基酸,鱼卵中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含量/氨基酸总量(amount of amino acid,TAA)为43.0%,EAA/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NEAA)含量为75.5%,鱼皮中EAA/TAA为20.7%,EAA/NEAA为26.0%,但鲜味氨基酸(delicious amino acid,DAA)含量/TAA较高(50.1%),且DAA以甘氨酸(Gly)含量(180.0 mg/g)最高;鱼卵和鱼皮中分别含有22种和18种脂肪酸,鱼卵和鱼皮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83.11%和66.96%,且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58.51%和29.55%,鱼卵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为16.53%,高于鱼皮(2.90%);鱼卵中P含量最高,Mn含量最低,分别为10 520.00、1.79 mg/kg;鱼皮中Ca含量最高,Mn含量最低,分别为9 199.03、0.50 mg/kg;鱼卵中Mg、P、Cu、Zn、Mn和Se含量显著高于鱼皮,而K、Ca和Fe含量明显低于鱼皮.本研究说明鱼卵属优质蛋白源,鱼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且鱼卵和鱼皮中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总页数】6页(P234-239)【作者】蒋左玉;李建;姚俊杰;熊铧龙;柏后伟;何丁【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省景顺农业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6【相关文献】1.人工养殖鲟鱼皮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J], 户业丽;程波;吕中;陈飞;李智涛;丁强;蓝泽桥2.人工养殖硬头鳟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J], 桂萌;高亮;李平兰;王顺3.人工养殖硬头鳟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J], 桂萌;高亮;李平兰;王顺;4.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J], 蒋左玉;熊伟;姚俊杰;熊铧龙;罗添允;彭红红5.罗非鱼皮营养成分分析及鱼皮明胶提取工艺的探讨 [J], 叶小燕;曾少葵;余文国;吴文龙;曾祥根;黄丽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学堂
TECHNOLOGY FORUM
098·《当代水产》 2019·1
循环水养殖金鳟肌肉体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用鱼
随机选取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循环水养殖车间养殖的健康无病的金鳟6尾,平均体重410±23g。

1.2 仪器
电子天平、烘箱、马弗炉、凯氏定氮仪、D i o n e x ICS3000氨基酸分析仪1.3 试验方法
水分依据GB5009.3-2010烘干失水法(105℃恒温)测定、灰分依据G B 5009.4-2010,采用马弗炉灼烧法(550℃±25℃)测定,脂肪依据GB5009.6-2003索氏抽提法测定,蛋白质通过凯氏定氮仪自动检测。

氨基酸含量 采用 GB/T 5009.124-2003(Dionex ICS3000 氨基酸分析仪) 测定。

氨基酸评价方法根据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dry)与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定标准模式(%, dry),按以下公式计算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化学评分(CS)
与氨基酸评分
(AAS) :
■ 钱红1 刘克明2 (1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2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表1 金鳟肌肉营养成分与常见鱼类比较
式中:n为分析的氨基酸数量,aa为样品氨基酸含量(%),AE…HE为全鸡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dry),A…H为样品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dry),AA (Egg)和AA (FAO/WHO)分别代表全鸡蛋蛋白质和FAO/
金鳟(O n c o r h y n c h u s m y k i s s ):属于鲑形目 (Salmoniformes )、 鲑科(Salmonidae )、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 ),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是日本从虹鳟的突
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是集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

金鳟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能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池塘流水中养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长,亩产可高达1万~2万kg,经济效益极高。

本实验通过对循环水养殖的金鳟肌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测定,研究金鳟的营养价值,以便人们了解金鳟的食用价值,为老百姓餐桌增加优质鱼类品种。

表2 金鳟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2019·1《当代水产》 ·099
WHO下同种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含量(mg/g ﹒N)=(氨基酸含量/粗蛋白含量)×62.。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鳟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鱼类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鱼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由表1可知金鳟的水分含量为73.77%,粗蛋白质含量为21.28%,粗脂肪含量3.11%,灰分含量1.67%,,可以看出金鳟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虹鳟、奥尼罗非鱼、梭鱼等常见鱼类,粗脂肪除了低于虹鳟高于其他几种鱼类,说明金鳟是高蛋白高脂肪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同时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20.30%、2.61%)和永昌金鳟1号(20.58%、2.57%),说明循环水养殖的金鳟营养价值较高。

2.2 金鳟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由表2可知,氨基酸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能够合成蛋白质,维持机体的氮平衡,本研究共检测出金鳟肌肉中氨基酸17种,氨基酸总量占鲜重的19.78%,占干重的75.35%,高于虹鳟18.02%(鲜重)、奥尼罗非鱼16.9(鲜重)、梭鱼15.76(鲜重),同时也高于山泉水养殖的金鳟63.76%(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含量占鲜重的8%,占干重的30.48%,鲜味氨基酸4种,含量占鲜重的9.51%,占干重的36.26%。

由此可以看出循环水养殖的金鳟的不仅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也全面,是营养价值和口味俱佳的鱼类。

2.3 金鳟营养品质评价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氨基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由表3可知金鳟的必须氨基酸指数为(EAAI)
为95.41,高于布式罗非鱼
表3 金鳟营养品质评价
(73.43)、六须鲶(86.6)和梭鱼(59.63),氨基酸评分(AAS)在0.66~2.72之间,高于虹鳟(0.596~1.361)、奥尼罗非鱼(0.955~1.765)和梭鱼(0.59~1.35),化学评分(CS)在0.57~1.55之间,高于奥尼罗非鱼(0.44~1.07)、梭鱼(0.34~1.04),低于虹鳟(0.955~1.765),由此进一步证明了金鳟具有良好的氨基酸组成,是营养丰富的鱼类。

同时由表三可知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论一致,可知金鳟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

在今后的养殖生产中可以此来调节金鳟的饵料营养。

3 小结
通过本研究可知,金鳟肌肉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均衡,符合FAO/WHO评分模式,鲜味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含量丰富,所以金鳟是高蛋白高脂肪、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的膳食鱼类。

【基金项目: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
(201601400),天津市青年科技项目(J-2016-07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