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及其利用-2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在真核生物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
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
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最早是在果蝇中发现的。
遗传学家在1917年发现染色体缺失,1919年发现染色体重复,1923年发现染色体易位,1926年发现染色体倒位。
人们在果蝇幼虫唾腺染色体上,对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进行了详细的遗传学研究。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有各种射线、化学药剂、温度的剧变等, 内因有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失调、衰老等。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 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
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内或不同的染色体之间以不同的方式重接时,就会导致各种结构变异的出现。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结构变异的情况。
1. 缺失。
缺失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缺失的断片如系染色体臂的外端区段,则称顶端缺失;如系染色体臂的中间区段,则称中间缺失。
缺失的纯合体可能引起致死或表型异常。
在杂合体中如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则隐性等位基因得以实现其表型效应,出现所谓假显性。
在缺失杂合体中,由于缺失的染色体不能和它的正常同源染色体完全相应地配对,所以当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可以看到正常的一条染色体多出了一段(顶端缺失),或者形成一个拱形的结构(中间缺失),这条正常染色体上多出的一段或者一个结,正是缺失染色体上相应失去的部分。
缺失引起的遗传效应随着缺失片段大小和细胞所处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在个体发育中,缺失发生得越早,影响越大缺失的片段越大,对个体的影响也越严重,重则引起个体死亡, 轻则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在人类遗传中,染色体缺失常会引起较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猫叫综合征等。
医学遗传学-第四章 染色体
Medical Genetics (1)前期 • 染色质凝集; 确定分裂极; 核仁解体; 核膜破裂 。
Medical Genetics (2)中期
• 有丝分裂器:染色体、 星体、中心粒、纺锤体 。
• 极微管;
• 染色体微管;
• 区间微管;
• 星体微管。
Medical Genetics
(3)后期:
2.兼性异染色质
兼性异染色质: 指在特定细胞的某一 发育阶段所具有的凝 缩状态的染色质。 如:女性xx,胚胎16天前为常染色质,16天后为 异固缩的x染色质(性别鉴定 )。
Medical Genetics
三、染色体的构建
染色体(chromosome)
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它 由DNA和蛋白质等构成,具有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Medical Genetics
染色质与染色体
电镜下染色质
光镜下的染色体
Medical Genetics
染色质(chromatin),1882,Flemming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Medical Genetics
染色质与染色体
Medical Genetics
染色质与染色体
Medical Genetics
着丝点
DNA分子长度压缩至 1/8000~1/10 000。
着丝点丝
Medical Genetics
染色质的组装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超螺旋管”
四级结构
Medical Genetics
(二)袢环模型
袢环模型(loop model)
11 12 13
10
9 8 7 6 5
微 带
14 15 16 17 18 1 2 3 4
染色体变异
• A.图a和图b均为染色 体结构变异
• B.图a为基因重组, 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 C.图a为染色体结构 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
• D.图a和图b均为基因 重组
• 1.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1)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如:21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等。
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香蕉的培育
香蕉的祖先为野生芭蕉,个小而多种子, 无法食用。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
C.四倍体,48
D.四倍体,24
3
——
、 多 倍 体 育 种 无 子 西 瓜 的 培 育
母本
父本
母本
去雄授粉
父本
四倍体
二倍体
有籽 西瓜
种下去
花粉刺激 (提供生长素)
三倍体 植株
普通西瓜植株 无籽西瓜
方法体验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方法
1.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果实各部分染色体分析
类型
果实 第一年所结果实
变
突变
变异
结 果
产生新的基因,导致基因 种类增加,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和数量不变
导致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 序改变,但基因种类不变 ,即未产生新基因
影 响
有的有害有的有利
一般是有害的,有的甚至 会致死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⑵
变异类 型
结果
等位基 因分离 时期
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比较项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果实位置
四倍体植株上
果皮染色体组数
4
种皮染色体组数
4
种子中染色体组数
3
第二年所结果实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染色体畸变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2.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3.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此物种的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等阶段,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对应学生用书P691.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①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缺失”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突变缺失的是碱基对,缺失后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后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2.如何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示: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则观察不到。
3.交叉互换和易位有什么区别?提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特别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
4第四章遗传物质-基因和染色体
第四章遗传物质——基因和染色体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细胞核的结构:在固定和染色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有下列结构: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液(质)四部分。
一、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亦称核膜(nuclear membrane),由此使遗传物质DNA与细胞质分开。
电镜下证实为双层单位膜呈同心性排列。
除两膜之间有间隙外,膜上还有些特化结构。
所以,认为核被膜含义深刻,包括内容多,并执行重要的生理功能。
(一)核被膜结构1 外层核被膜(ONE)(外核膜)膜厚 6.5—7.5nm,相邻细胞质的一面常有核糖体附着,并有时与内质网(RER)相连,因此显得粗糙不平。
2 内层核被膜(INE)(内核膜):膜厚度基本同ONE,膜上无核糖体附着,显得比ONE 平滑。
但在其内表面常附有酸性蛋白质分子的聚合物组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密电子物质),称纤维层(fibrous Lamina)或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又有内致密层之称。
其厚度约在10—20nm(30—160nm),是位于细胞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网络。
3 核周隙(perinuclear space)又有核围腔或核围池之称。
指两膜之间的空隙,宽约20—40nm(10—50nm),内充满液态无定形物质(蛋白质、酶类、脂蛋白、分泌蛋白、组蛋白等),它是核质之间活跃的物质交换渠道(有些部位直接与ER或Golgi池相通)。
4 核孔(nuclear pore)核膜并不完全连续,在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常彼此融合,形成环状孔道,称为核孔,它们是核质之间的重要通道。
(二)核被膜的主要功能核孔复合体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双功能表现在它有两种运输方式: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RNP)的出核转运。
1、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2、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1)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被动扩散——小分子物质的转运:核孔复合体作为被动扩散的亲水通道,其有效直径为9~10nm,有的可达12.5nm,即离子、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在60KD以下)以及直径在10nm以下的物质原则上可以自由通过。
染色体结构变异(共101张PPT)
• 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局 部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 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 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 生长发育缓慢,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 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 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
– 果蝇眼面大小遗传的位置效应 – 位置效应的意义
〔三〕重复的遗传效应
(1)剂量效应:随着细胞内基因拷 贝数增加,基因的表现能力和表 现程度也会随之加强,即细胞内基 因拷贝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 著
例1 果蝇眼色:红色(v+) 朱红色(v)
果蝇棒眼遗传
〔1〕断头很难愈合,断头可能同另一
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断头重接, 成为双着丝粒染色体 〔2〕顶端缺失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
单体可能在断头上彼此接合,形
成双着丝粒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就会在细胞分裂的后期 受两个着丝粒向相反两极移动所产生的拉 力所折断,再次造成结构的变异而不能稳 定
双着丝粒染色体:
两条末端缺失的染色体末端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 用dic表示,如46,X,dic〔Y〕表示X正常,Y是双着丝粒染色 体。
图 6-6 不等交换与果蝇16A区段重复形成
重复区段内不能有着丝粒,否那么重复 染色体就变成双着丝粒的染色体,就会 继续发生结构变异,很难稳定成型。
重复和缺失总是伴随出现的。某染色 体的一个区段转移给同源的另一个染 色体之后,它自己就成为缺失染色体 了。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细胞器官,其作用是存储和传递物种基因信息。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一系列的变异,这些变异对于生物进化和疾病的发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生物必修二中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
一、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分为两种:单染色体和双染色体。
单染色体存在于原核细胞中,为环状结构,而双染色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双染色体由两条相同的染色体复制体组成,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不同的基因。
二、染色体的变异1.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指一个生物体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偶数,如人类每个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
但是有些生物具有不同奇数或偶数的染色体,如龙虾为92条,有些鲫鱼为104条。
这类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称为多倍体变异。
多倍体变异可以增加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但也可能导致生命活动的异常。
2. 染色体构造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大小等的改变。
常见的染色体构造变异有片段缺失、片段重复、倒位、交叉互换、环等。
这种变异可以导致基因的重组和变异,甚至导致染色体不稳定,从而引发某些疾病。
3. 染色体性别变异性染色体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性别决定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
如:雄性动物具有XY染色体,而雌性动物具有XX 染色体,这种性别染色体变异决定了动物的性别。
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是由父亲的精子携带的性别染色体决定的。
三、染色体变异的影响1. 进化变异染色体变异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生物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产生新的亚种或新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2. 疾病变异染色体变异也可能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
如唐氏综合症、华-富曼德症、埃及贫血症等都与染色体的变异密切相关。
3. 繁殖障碍染色体变异还会导致生殖系统的问题,例如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结构的异常或性别染色体的缺陷,可能导致生殖障碍甚至不孕不育。
四、结语总的来说,染色体变异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基因突变(通过DNA分子杂交判断),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而染色体变异很明显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染色体变异会导致很多基因发生改变,性状会改变,也有有利变异,一般有害。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可遗传”(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育(可产生配子),三倍体无配子原因减数分裂联会紊乱】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数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 (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单倍体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例如小麦的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因:能够抑制纺锤体,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遗传效应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遗传效应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这些变异会导致不同的遗传效应。
1. 缺失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这会导致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缺失环或多出一段,有致死、半致死、降低生活力或育性等效应,纯合体通常为致死的。
这种缺失也可能导致拟显性现象和后代中正常分离比的改变。
2. 重复是指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这会导致此区段上的基因也随之增加。
遗传效应一般小于缺失,但有时也会引起疾病。
3. 倒位是指同一染色体上内部区段发生180度倒转后重新连接,使得基因顺序发生颠倒和重排。
这可分为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一般认为促进生物进化。
4. 易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者非同源染色体间相互交换染色体片段。
这会引起变异和疾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遗传学书籍或咨询遗传学专家。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染色体变异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医学到 农业,从科学研究到生物学,染色体变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和解释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是一种DNA和蛋白质的结 合体,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分子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分子,肩 负着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染色体的形式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个生物 都有一份来自父母的染色体。
基因组
基因组是生物的全部基因组合, 决定了生物体的所有特征。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染色体的改变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的数 量或结构发生了改变,引起 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原因
变异的原因有许多种,包括 自然选择、突变、辐射和化 学物质等因素。
通过对植物进行基因编辑, 可以改善其口感、颜色和 气味等品质。
通过对植物进行基因编辑, 可以延长其保鲜期,减少 食物浪费。
染色体变异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S. cerevisiae 拥有最小基因组 受到胁迫或致死的基因被删减
果蝇 保持较高复杂性 修饰相似于人类的基因组
线虫 同源结构可破解 可见的神经元
染色体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
癌症诊断
通过对患者基因进行测序,可以 发现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染色体变异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因编辑
染色体编辑技术有助于对基因进 行精确编辑和修复,从而实现基 因治疗。
染色体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
1 提高产量
2 改善品质
3 延长保鲜期
通过对植物进行基因编辑, 可以提高其产量、抗病性 和抗逆性。
在多种生物中进行染色体编辑和变异研究,帮助科学家们探究生命的奥秘。
遗传学第四章--2 染色体结构变异s
3.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倒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四、易位
(一)、易位的类别与形成 –1、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2、简单易位(simple translocation)(转移) –易位的形成 • 相关术语 –易位染色体 • 易位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易位杂合体(translocation heterozygote) –易位纯合体(translocation homozygote)
倒位杂合体的联会
倒位杂合体的“倒位圈”
臂内倒位形成的“后期 I 桥”
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间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内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三)、倒位的遗传效应
1. 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 –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50%)含重复缺失 染色单体,这类配子是不育的; – 只有部分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倒位圈内会发生非姊妹染色 单体间的交换; – 倒位点可以当作一个显性基因位点看待,其性状表现就是倒 位杂合体部分不育。
易位杂合体的联会和分离
易位杂合体粗线期十字形配对
易位杂合体粗线期十字形配对
易位杂合体的联会和分离
(三)、易位的遗传效应
• 1、易位杂合体半不育现象 –易位杂合体十字形配对进行交换式分离所产生的配子 是可育的,而进行相邻式分离产生的配子是不育的(图) –玉米型:相邻式与交换式各占50%,配子半不育,可 视为一个半不育显性基因看待 –月见草型:全部采用交替式分离,所有配子都可育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 二、同源多倍体 三、异源多倍体 四、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应用 五、单倍体 六、非整倍体及其应用
一、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
(一)染色体组(genome)及其基本特征(p127):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部分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改变。
这些变异影响了染色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缺失、重复、错位等,进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下面将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种类。
1. 染色体缺失(Deletion):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片段丢失。
缺失通常是由于两个染色体非均衡交换过程中一侧染色体的缺失引起的。
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缺失,进而使个体发生发育缺陷或遗传病。
2. 染色体重复(Duplication):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片段重复。
重复通常是由于非均衡交换导致的。
重复会增加遗传物质的副本数,从而增加特定基因的表达,引发不正常的生理和发育现象。
3. 染色体倒位(Inversion):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片段发生180度的旋转,重新连接到原去处。
倒位通常在染色体两条互换片段时发生。
倒位可能会导致基因错位和重组障碍,进而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繁殖。
4. 染色体转座(Translocation):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片段被转移到同一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上的其他位置。
转座通常是非均衡交换的结果。
转座可以导致基因重组和错位,可能导致部分基因的功能变化或遗传病的产生。
5. 环形染色体(Ring chromosome):染色体的两端断裂,并在互换处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环形染色体通常是由于两个染色体非均衡交换过程中的丢失和求和引起的。
环形染色体可能会导致基因丢失、缺乏或释放,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过程。
6. 异染色质增多(Isochromosome):染色体两个相同的臂之间的断裂并在互换处重组,形成两个相同的臂和两个相同的臂。
异染色质增多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重复和失衡表达,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遗传病。
7. 环碱基染色体(Fragile X chromosome):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区域,即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区域,变得异常脆弱。
环碱基染色体是由于这个特定基因的不稳定重复序列导致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高中阶段要大量的生物内容,你还记得必修二第四章讲的是知识点吗?我们要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梳理清楚,记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结构:一般为单链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3)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装配机器: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4、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③起始密码:AUG、GUG(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一、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1)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 4.1.2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课件 浙科版必修2
4.在患有“成视网膜细胞瘤”的儿童体内,染色体缺失的情况
出现在所有细胞内,这说明染色体畸变
( )。
A.在视网膜细胞中发生
B.首先出现在视网膜细胞,然后延伸到其他细胞
C.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出现
D.从父亲或母亲遗传下来
解析 染色体缺失的越早对生物体的影响就会越大,题干
中所述的情况是染色体缺失出现在了所有细胞内,要想所
随堂达标检测
A. 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粒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思维导图:
随堂达标检测
深度剖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有4种: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 失;重复—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 段的位置颠倒了;易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接到了另一非同 源染色体上。按照以上原理,对照正常基因排列顺序可知: a是倒位,b为缺失,c为倒位,d为重复。
答案 B
随堂达标检测
1.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 数目 和 结构 上发生的 变化。
2.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
后,在断裂处发生
而导致染色体结断构裂
的变异。
错误连接
不正常
随堂达标检测
(2)种类 ①缺失:染色体断片的 丢失 ,引起片段上所带的基因也随之丢 失的现象。 ②重复:染色体上 增加 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③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 生 180°颠倒 的现象。 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现象。
随堂达标检测
基因重组的理解 (1)实质:在生物体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
合。 (2)方式: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
第四章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及其利用-2
配对出现弧状结构。弧状结构是正常的 染色体部分。 遗传学效应:出现突变,严重时死亡。 有时会出现拟显性现象。
a:大片段缺失杂合体时,雄配子死亡 b:假显性(pseudo dominant) :如果缺失一部分 包括显性基因,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隐性基因的效应 表现出来的现象. c:利用缺失和假显性可进行基因定位(gene mapping) d:引发人类疾病:如猫叫综合症(是由于第5号染 色体短臂缺失所致)。
3.研究某段或某点的缺失对配子体和合子发育的影响,但 一般杂倒位因交换而产生缺失、重复配子都是互补性的。
4. 研究基因的剂量效应 及基因的功能。影响 染色体区段也比较大, 利用内含倒位或重叠 倒位可以产生只有重 复而无缺失,或只有 缺失而无重复的染色 体,以利于对染色体 的具体节段的功能进 行研究
自然隔离、积累突变、保持物种的稳定性,适应环境, 形成新类型
自然界物种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隔离作用。由 于染色体倒位段的存在,可以抑制交换的发 生,倒位段内的单交换组合常因缺失、重复 而不能传递下去,这样就使倒位段上基因得 到完整的保存,起到自然隔离的作用。
影响交换的发生,不易产生新组合类型,影响物种的 变异和进化
3、遗传效应inheritant effects ① 致死效应比缺失缓和,当重复区段大时, 也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② 重复可产生特定的表型 4、重复产生的原因:染色体的不等交换 染色体复制错误 转座子的作用
第三节 染色体倒位
倒位(Inversion ):当一个染色体在自然情况下或 经过人工处理发生断裂,而后重新愈合,个别染 色体节段发生位置上的前后倒置,这种染色体的 结构变化叫倒位(inversion) 倒位有两种:一种是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即指发生倒位的染色体节段发生在染 色体的一臂之内,不涉及着丝粒。 另一种倒位叫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是染色体的两个断点发生在两个臂上,倒位节段 包括每一臂的一部分。着丝粒也包括在倒位段内。
染色体结构变异2ppt课件
断裂—融合—桥
顶端缺失的形成(断裂) 复制 姊妹染色单体顶端断头
连接(融合) 有丝分裂后期桥(桥)
新的断裂
缺失的细胞学特征
缺失环(环形或瘤形突出): 中间缺失杂合体偶线期和粗线期出现;可以看
到由于缺失配对的部分而形成的弧状突起.这在果 蝇的唾液腺染色体上非常清楚。
缺失染色体的联会
玉米缺失杂合体粗线期缺失环
❖ 重复形成的机理
重复是由同源染色体的不对等交换产生的
❖ 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细胞学特征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可见:
✓重复环 ✓染色体末端不配对而突出 ➢注意: ✓区分重复环与缺失环 ✓当重复区段很短时很难观察到重复环 ✓重复纯合体也观察不到重复环
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ab c d e f g g ab c d e f
臂内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间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内倒位形成的“后期 I 桥”
❖ 倒位的遗传效应
➢ 对基因关系的影响:倒位改变了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因 不能正常配对而降低了连锁基因间的重组率。
➢ 有害程度:取决于倒位区段的长短,倒位区段过长往往 致死;基因的数目、重要性以及染色体的倍性。
➢ 对育性的影响:倒位杂合体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 的交换型配子(50%)含重复缺失染色单体,这类配子不 育。所以倒位杂合体半不育。倒位纯合的同源染色体联 会完全正常,但会产生“位置效应”。
电离辐射源:α射线、β射线和中子等粒 子辐射,也包括γ射线和X射线等电磁波辐射。中 子的诱变效果最好。紫外线也可做为辐射源。
❖辐射剂量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频率的关系
➢辐射诱变的趋势:辐射的剂量越大,诱发的突变 频率越高,但与辐射强度无关。
➢辐射剂量:是指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 能量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研究某段或某点的缺失对配子体和合子发育的影响,但 一般杂倒位因交换而产生缺失、重复配子都是互补性的。
4. 研究基因的剂量效应 及基因的功能。影响 染色体区段也比较大, 利用内含倒位或重叠 倒位可以产生只有重 复而无缺失,或只有 缺失而无重复的染色 体,以利于对染色体 的具体节段的功能进 行研究
B in/ b in(连锁基因在倒位圈外, 交换也发生在倒位圈外) b In/ b in (花粉部分不育)
2.在细胞遗传学方面,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及位置效应(产量性状等,倒位点与一性状标记基因连 锁易鉴别)测定数量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要应 用臂内倒位材料进行,因为倒位段的基因在杂合情况下紧 密连锁,而且胚珠的败育率很低(可以利用杂交),有利 于产量分析。(从而确定在倒位段内的基因效应)
自然隔离、积累突变、保持物种的稳定性,适应环境, 形成新类型
自然界物种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隔离作用。由 于染色体倒位段的存在,可以抑制交换的发 生,倒位段内的单交换组合常因缺失、重复 而不能传递下去,这样就使倒位段上基因得 到完整的保存,起到自然隔离的作用。
影响交换的发生,不易产生新组合类型,影响物种的 变异和进化
四、多对染色体的易位
独立易位 在同一个体或细胞可以发生多次染色体易位,如果这些易位所涉 及的染色体互不相关,则形成独立易位(independent translocation) 复合易位 如果两个易位包括的染色体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是共同的,便形 成一个包括3对同源染色体的复合易位(complex translocation),这种易位的发生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 杂交生成的 以玉米、豌豆、风铃草为代表,是由两个易 位体杂交产生。例玉米T,则产生的F,是3对染色体都牵 扯到易位中,会形成一个由6条染色体组成的环和7个二价 体(O+7II)。 循环易位 以曼陀罗为代表,是染色体间发生循环易位 (cyclical translocation)造成的
2. 单向易位(simple translocation):一条染色体的片段 和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相结合:
3.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也称为着丝粒融合或整臂融合(whole-arm fusion)。这是 一种交互非平衡易位。 由两个非同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相互重接成一条长 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相互连接成了交互的交物,其 上含有一些不重要的基因,这种小染色体常在细胞分裂中 被丢失。 4.移位(shift translocation) 一条染色体片段移到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区域,或移到另 一条染色体中称移位。前者称染色体内移位 (intrachromosomal shift); 后者称染色体间易位(interchromosomal shift)
染色体桥
由于倒位杂合体在倒位圈内非姊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了 交换,所以引起臂内和臂间杂合体产生大量缺失或重复缺 失染色单体,而且使臂内倒位杂合体出现双着丝点染色单 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后期桥”
性状改变
由于染色体某一区段的倒位,改变了基因 与基因之间固有的相邻关系,从而造成遗 传性状的变异。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常常是 由于倒位造成的。
二、 易位的产生 1. 断裂非重建性愈合:辐射等物 理因素和DNA损伤检验错误 2. 转座因子的作用 3.非同源染色体配对
三、易位的细胞学行为(杂易位体
)
1.粗线期联会
2.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型 3. 中期I排列与后期I分离
易位杂合体,在产生配子之前的减数分裂 前期Ⅰ偶线期两个正常染色体和两个易位 染色体联会成“十”字形象,终变期交叉 端化成四体环或四体链。两个正常染色体 和两个易位染色体在后期Ⅰ分离时表现二 种分离方式: 一种是相邻式分离:相邻式的四个染色 体在后期Ⅰ的2/2分离,只能产生带有重复 缺失染色体的小孢子和大孢子。
四、倒位的应用
1. 测定连锁基因与倒位的交换值,进行基因定位
把倒位看作一个显性基因,以花粉败育率作为鉴别标准,可以用来测 定断点与其两侧基因的相互关系
例:测定 B — In 间的交换率,可以用以下方法。 b in/b in ╳ F1 B In/b in (in 代表正常,In 代表倒位)
B In /b in(花粉部分不育) 非交换 b in/b in 交换型
a (I) a
d
c
b
e ×
a
c
b
d
e
(Ⅱ)
d
c
b
e
a
c ↓
b
d
e
F 1 联会
a a
d
c c
b b d
e e
↓产生配子 a d c b d e a c b e
只有重复无缺
5.着丝点部位的变动对染色体形态的影响。 6.倒位还可以改变基因与着丝点的距离,可用来研 究着丝点对基因交换率的影响 7.检测数量性状基因的染色体位置
配子的半不育 由于倒位杂合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在倒位圈 内外发生了交换,所以产生交换的染色体有4种。 (1)、无着丝点断片。 (2)、双着丝点的缺失染色单体。 (3)、单着丝点的重复缺失染色单体。 (4)、在倒位圈内发生双交换而产生的正常或倒 位染色单体。
(三)倒位的鉴定 细胞学鉴定 臂内和臂间倒位都可以从杂结合个体在减数分 裂时的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细胞学上的鉴定。 1. 倒位节段配对:倒位节段极长,非倒位段短 不配对。 2. 非倒位节段配对:倒位节段短时,不配对。 3. 形成倒位:倒位节段较长,倒位段与非倒位 段均进行联会,形成倒位圈。
3)、假显性(pesudo-dominance)
如果缺失的部分包括某些显性基因,那么同源 染色体上与这一缺失相对位置上的隐性基因就得以 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如果蝇的缺刻翅遗传。
红眼缺刻翅 X+XN N
W
w W
W
×
白眼正常翅 XwY w
红眼正常 红眼正常 w N N
白眼缺刻
死亡
第二节 重复duplication
连锁关系的鉴定
当染色体发生倒位以后,倒位区段内基因的 直线顺序颠倒了,导致倒位区段内和倒位段 外各个基因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重组率随 之改变。 利用各连锁群上的标志基因测定基因间连锁 关系的变化,可以鉴定该染色体是否发生过 倒位。杂倒位体倒位圈内或圈外附近连锁基 因间的重组率将大大降低。
花粉和胚珠的部分败育性
(♀)正常体 in in
× ↓
杂倒位体 In in(♂)
(排除重复、缺失遗传
的可能性) 正常 in in 1 : : 杂倒位体 In in(花粉部分不育) 1
若以杂倒位体自交,如果不考虑缺失、重复配子的存活可能,则在后代中可以得到 : 1 纯倒位(In / In) :2(In / in) :1(in/ in) 正常体和纯合倒位的区分?
一、臂内倒位
(一)臂内倒位的 细胞学行为
A Paracentric Inversion
A
D
C
B
E
meiotic
pairing
C
B C D E
A
A
B
D
E
C B C A A B D E D
E
(二)倒位的遗传效应
重组率变化
由于倒位染色体倒位区段内的基因的直线顺序颠倒了,所以倒位染 色体倒位区段内的各个基因与倒位区段外的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发生 了变化。所以倒位纯合体同未发生倒位的正常生物体比较,倒位区段 内的各个基因与倒位区段外的各个基因之间的重组率发生了改变。
第四节 染色体易位
染色体易位(chromosome translocation)是指非 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节段转移
一 、易位的类型
1.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置换了一段染色体片段。其中又分 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 对称型:带着丝点的长片段分别和短片段结合。 非对称型染色体产生双着丝粒染色体及无着粒染色体片段, 此片段可形成微核或丢失。
因为倒位杂合体的大多数含交换染色单体的孢子是不 育的,所以倒位的另一个明显的遗传效应就是导致倒 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
(四)遗传行为和连锁关系
杂倒位体产生的配子由于缺失、重复的配子不育, 基本上只形成两种有功能的配子,一种是正常的, 用in表示,一种是带有倒位染色体的用In 表示, 杂倒位体表示为In / in 遗传上可以把倒位看作一个简单的显性因子, 通过杂交,根据后代表现把正常体和倒位体区别 开。
4.配子与合子的不育性 曼陀罗型:曼陀罗、月见草、风铃草、紫万 年青等植物,它们中期I完全呈Z型排列,后 期I以交替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各具一套完整 的染色体,因此都是可育的。
玉米型 :包括玉米、豌豆、高粱、矮牵牛等 植物,中期I染色体的排列有两种类型,后期 I的分离也有两种类型,产生的配子是半不育 的。
由于在倒位区段无变换,所含的一切基因基本上是作为 一个单位,或完全连锁的方式来遗传的,因此,臂内倒 位在检验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一些经济性状上是有用的, 可以检测倒位区段内这些检验的组合效应,在没有倒位 株内,交换破坏了多基因的优良组合,很难证实这些基 因的存在,而利用携带一个遗传标记的臂内倒位就可以 鉴定出一组基因,有利于产量的分析。
3、遗传效应inheritant effects ① 致死效应比缺失缓和,当重复区段大时, 也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② 重复可产生特定的表型 4、重复产生的原因:染色体的不等交换 染色体复制错误 转座子的作用
第三节 染色体倒位
倒位(Inversion ):当一个染色体在自然情况下或 经过人工处理发生断裂,而后重新愈合,个别染 色体节段发生位置上的前后倒置,这种染色体的 结构变化叫倒位(inversion) 倒位有两种:一种是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即指发生倒位的染色体节段发生在染 色体的一臂之内,不涉及着丝粒。 另一种倒位叫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是染色体的两个断点发生在两个臂上,倒位节段 包括每一臂的一部分。着丝粒也包括在倒位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