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养生思想及现代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景养生思想之浅见一、养生的重要意义养生就是珍爱生命,采取措施保养生命,以期提高生命质量,增加生命数量的行为。对人而言,世间万物,唯生命最为宝贵。人类正是通过保护生命,其平均寿命就在不断增长。原始社会的人们不会养生,茹毛饮血,巢居野处,故其人均寿命甚短,据人口学家考证,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仅15岁。夏商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西周、秦汉时代为20岁,东汉为22岁,唐代为27岁,宋代为30岁,清代增至33岁。195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寿命上升为57岁。到20世纪90年代,平均寿命增至70岁左右。专家预测,人类寿命还将会继续延长。这是养生的结果。当今的时代似乎是一个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重视养生的年代,现代养生不仅仅是追求寿命的延长,更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从生活方式看,现代人很喜欢膏粱厚味,贪口腹之欲,以酒为桨,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快其心,但知今日甜美,哪管日后病痛。这种不良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形成很大的危害,且日趋严重,成为致生疾病和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既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可以危害生命,那么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就能保护生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养生的意义更显重要。二、中医养生
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国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人之生命,认为“人为万物之长”,而人的生命最为宝贵。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养生”这一术语也有众多的同义词,如“摄生”、“厚生”、“尊生”、“卫生”、“保生”、“颐生”、“养性”、“修养”、“调摄”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无不重视养生,只是各家的养生观点和养生方法或有不同。道家养生思想对中华养生学的影响最深,“清净、自然、无为”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核心思想,也是道家养生文化的精髓。道家在养生学上的主要主张有三:一是主静;二是寡欲乃至无欲;三是顺天,即顺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形势。儒家的养生行为融合到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典籍中所记载的一些养生措施,常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考虑有显著的养生保健意义。佛家养生主要表现在禅定、推拿、素食和饮茶几个方面。当然,在诸子百家中,医家与养生学的关系最密切,养生学的内容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养生家。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匾要略》即可看出。张仲景是一位医生,他擅长各种疾病的治疗。他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家,对养生给予十分的重视,并且应当也是
身体力行的。他批评那些不重视养生的人说:“怪当今居世之士,竟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这段序文明确提到“养生”一词,充分强调了养生的重要。他强调养生,抨击“轻生”。轻生就是不珍惜生命,肆意损害生命。在《金匾要略》中,仲景提出了“养慎”的观点。所谓养慎,即内养正气,外慎风邪。这正是养生的最为基本原则.张仲景还特别强调了饮食对养生的意义:“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唐·孙思邀《千金要方·食治》中,有一段仲景的语录:“仲景曰,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好将养正是指善于养生。在仲景论著中,直接陈述养生学理论和养生方法的文字较少。《伤寒杂病论》毕竟是一部临床论著,它的重点在于论述伤寒以及与之相关的杂病的辨证论治。但是,这并
不是说仲景论著中没有养生学理论和养生方法方面的内容,更不等于说张仲景不重视养生学。仲景论著中不仅存在着丰富的养生学思想,而且其中也记述了大量的养生方法。从重视情志调理到饮食宜忌,从注意
劳逸结合到注意避免邪气,中医的各种养生原则在仲景著作里几乎匪一遗漏。此外,根据文献记载,在《伤寒杂病论》以外,张仲景还有其它著述,只可惜多已失传。不然我们对其养生思想和方法就能够了解得较为全面一些。经过考证,一般认为,张仲景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0年,享年60岁。这个年龄在东汉时期还算是高寿的,此亦当得力于养生之力。
三、张仲景养生思想及其方法1、饮食养生中医饮食养生方法是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观点认识食物,是一种宏观的方法。《内经》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泛指各种饮食物质.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人依赖天之五气和地之五味而生长。饮食营养是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用饮食,提倡五味合和,主张节制饮食。仲景指出,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一个“节”字,就将饮食应该注意质和量二个方面的合理性表达明白。“节”就是无太过不及。过食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从而生焉。仲景又日:“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
闲调摄,疾疹竟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这段话简明扼要:人们的食物及饮食方法,适宜则对身体有益,否则便身体有害。珍惜生命者,应该擅于通过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摄。否则就可能引起疾病,影响生命的质量和数量。 2、顺天养生张仲景很重视天地阴阳变化、寒暑消长对人的影响,主张人应该顺应四时阴阳以养生,而不可逆之,否则便会产生疾病。如“小人触冒(即逆天地阴阳而动),必婴暴疹。”如果不顺天地阴阳(即仲景所言“天地之刚柔”),久之也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因此,仲景提出养生要顺应自然寒暑气温变化,“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伤寒论·伤寒例》)应注意四时及一日饮食宜忌“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3、避邪养生宋·陈元靓说:“养生以不损为延命之术,不损以有补为卫生之经.居安思危,防未萌邪。不以小恶为无害而不去,不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张仲景也提出了这样的养生原则。他在《金医要略》中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善养生者,要谨慎小心,避免伤于那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