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文化、国家权力与全球化
《文化权力与国家》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笔记《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023- 9 - 17)作者:杜赞奇。
历史学家、汉学家,印度裔,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为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一、中心论点关键词: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中心论点:本文利用“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政权的内卷化”构造了一个“国家—士绅—农民”的三层结构,乡村精英在“国家—士绅”层面传达和缓和国家专制权力,在“士绅—农民”层面因宗教、宗族(文化网络)和共同的利益关系扮演保护型经纪的角色。
随着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保护型经纪陷入困境后选择退出乡村政权,保护型经纪逐渐被以地痞恶霸为代表的赢利型经纪所代替,三层结构演变为“国家—农民”二层结构,小农不得不直面赢利型经纪和封建国家或日本侵略者的盘剥。
二、章节概要1.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本章探讨的问题:地方政权现代化 1)地方政权的重组与扩大:地方政权的现代化推进主要体现在以“区,村庄/乡镇”的二级组织取代原先的三级赢利型经纪,村庄的保护型经纪体制作用消减,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国家政权在无中间环节的情况下与有正式组织的村庄直接打交道 2)河北山东二省的财政:省财政收入迅速增长表明省政权对社会财源控制加强,但这一控制的加强主要通过开辟税源而不是田赋收入的增加来实现;田赋收入增长不多的主要原因是旧有经济及其助手并未根除,只是改头换面,仍充斥于税收部门 3)国家政权的扩张与内卷化:旧有政权不存在内卷化的原因有①“无为而治”②地方政权存在保护性组织;现代化、官僚化的国家政权试图发展不受基层精英操控的基层政权来扩张自己的权力,但他自身无法完全官僚化,且不得不借助旧有经济体制开辟税源,而这阻挡了国家政权的扩张。
4)河北省的县级财政:国家只实现了形式上的现代化而非实质的现代化。
省级政府强制县级政府增加现代化机构→攫取县财政收入→县政府巧立名目增加税收+经济体制延伸至区和村中饱私囊→民国时期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开始出现挑战。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加复杂。
这种情况下,民族和国家认同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威胁,需要我们对其深入思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大大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种影响无形之中催生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这种文化逐步消解着传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全球化造成了生产力和市场渗透全球范围的进程,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使人们更多地秉持全球公民的意识,忽略了民族和国家身份的差异。
由于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导致作为经济和政治实体的国家权力受到削弱,许多国家甚至感到自己陷入了“失落国家”的境地。
这种结果导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许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所认为的“民族利益”,不惜通过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来进行自我保护,国际关系因此变得紧张。
我们需要对民族和国家认同进行重新思考。
尽管现代世界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民族和国家认同在某些方面仍然至关重要。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认同是国家存在合法性的关键因素。
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了一种内部凝聚力,同时还向外界传达了其自我的信仰和价值。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民族认同能够为个人的生活提供一种证明自我身份的方式,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社会地位。
这种认同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根源,进而为自己打造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留和维护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需要在国际共同体的框架下,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来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尽管全球化存在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积极的合作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和和平,这是保持和平共存的关键。
我们需要共同呼吁世界各国,通过民主原则来解决各种民族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国家和民族认同就可以和平共存,共同发展。
民族文化、国家权力与全球化
无论 把其 内涵确定为 “ 彻底 的全球化 ”西方 主流派 )有 限 ( 。 的全球化 ( 马克思 主义派 )还是“ , 公平正义 的全球化 ”新左 (
派 ) 以及波澜起伏 的“ , 反全球化 ” 运动 ; 以上 种种观点都 离 不 开这 样一个背景 : 即公平 、 合理 的国际政治 、 经济秩 序尚
i i i o s i l o o c ry o t e b a t u l so ,s c S t e mo tp o tb e p f c n ut r lb ia o . h s i t t s mp sb e n w t a r u e u i i u i n u h a s r f a l , i a a d c u a g o a z t n T i s o h t f l l h i o tl i l l l i s y g o a ia o o s ' s p r t r m l c w r n a o a ut r o s ' g trd o l c o rto a 。 l b z t n d e nt e a a e fo p i a p e 。a d n t n c u e d n t e i fp i a p we o .As fr a l i o tl o i i l l e o tl i a s we k o t ee i o e trw y t e t e it reai n h p a n o t a o e , l b ia o d n t n ut r . n w, r sn t b t a d a wi t n er l t s i mo g p e c p w r g o a z t n a a o a c u h a e o l h h o il l i n i l l e Ke r s g o a i t n p l c we ; a o a u t r ; d r i y wo d : l b z i ; i a p l ao o tlo i r n t n c u e mo e t , i l l n y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效应
认这种形 式的全球化 为前提 。“ 任何个别 国家恰好 不是 产生 于 自己的主权 , 而是 产生 于所 有其他 国家对领土 国家 的世 界
在全球 化条件下 才能实 现资源 的合 理流动和优 化配置 , 以全 球互联 网络 为载 体 的市场 交易方 式将 使交 易成本 大 幅度降
进程
一
仅打破 了东方社会传 统 国家体 系 ,建立 了众多 的殖 民地 , 导 致 了殖 民主义与反殖 民主义 的长期斗 争 , 引发 了资本 主义 还 国家之间 的殖 民纷争 , 借助 于资本 主义在殖 民纷 争 中特别 是 两 次世界大 战中力量 的削弱 ,以及 民族主 义力量 的加 强 , 广 大殖 民地 国家纷 纷摆脱 了外 国的殖 民统治 , 取得 了民族 国家 的独立 , 并确立 了 自己在世界政治 经济秩序之 中的地位 。“ 第
基础
一
建立起来的 。 【] ”1 原生型 民族 国家( 即西 欧在中世纪后期 的政 治浪潮 中经过争 取民族独立 、 对封建专制 的长期过 程最早 反
形成 的主权 国家 ) 主权 的确立就是 以民族 国家之间 的相 互承
个 国家 的经济运 行总要受 到本 国资 源和市 场的限制 ,
寻求 国际资源 和国际市场是现代起 资源流动 , 只有 但
成为独立 国家。” 5 l]
如果将全球 化的发生 与资本 主义的产生相 联系 , 么 民 那
国家建构、公民权利与全球化
国家建构、公民权利与全球化标签:国家性格;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政治学具有共同的研究主题,但是不同民族文化下的国家具有不同风格的政治学。
在研究主题上,政治学今天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问题。
但是,如果说过去把政治学称为“国家学”,今天则可以称之为“民主学”。
本套译丛就是沿着这些主题而展开的。
“政治学”看上去是一门普世化的关于政治的学问和科学,但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则直接决定着政治学的研究风格、研究议程和研究路径,因而各国政治学又呈现不同的学科个性。
不同国家不同特色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反过来必然会增加政治学的普世化价值。
不仅如此,因为政治学理论都是国家历史经验的抽象,政治学理论的交流其实又是聆听他国成长或曲折或感人的故事,从而有益于自己的国家建设。
一、政治学的国家性格与主题对于建国历史不长而功于理性计算的美国人而言,把“政治”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而使之成为一门学科,是一大创举,但其民族性和国家性决定着基于个人计算文化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的风行并进而使政治学偏离正确轨道。
不同于美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其政治学依然保留着人文主义传统,政治学中的历史底色依然厚重。
比较而言,中国政治学的风格与欧洲政治学更接近,尽管我国很多政治学学者读的最多的书是美国的,出国留学的目的地也多是美国,但这并没有使中国政治学更美国化。
这种现象也正好说明历史文化传承的分量!各国政治学的研究风格和研究套路不同,但现代政治学面对的任务和主题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国家建设基础上的共同体的善。
抽象地讲,尽管各国处在国家建设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问题却是共同的主题,并在这对范畴下演绎出自由、平等、公正等林林总总的命题。
所以,看上去体系庞杂而又思想浩瀚的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说到底都是围绕这一对关键词而展开的。
目前,中国政治学的研究主流也不外乎是“权力”和“权利”。
这既反映了政治学学科的特殊使命,也印证了国家的政治发展现实,即在我国的国家权力及其组织结构尚待完善的同时,公民的权利诉求已经是绕不开的迫切的政治议程。
民族文化辩论辩题
民族文化辩论辩题正方,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文化基因,是国家的瑰宝和丰厚财富。
我们应该重视和传承民族文化,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和丰厚财富。
民族文化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这些都是国家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们民族的传统和习俗。
如果我们不重视和传承民族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会逐渐消失,国家的文化底蕴也会逐渐流失。
其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
民族文化是国家的精神和文化基因,它可以让人们对国家有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美国的国庆节和独立日等民族节日,都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失去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民族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它可以吸引外国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例如,日本的和服、茶道等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为日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时,民族文化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国家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和丰厚财富,我们应该重视和传承民族文化,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国家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反方,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传统和历史,但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标志。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而不是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过分强调民族文化可能会导致排他性和民族主义,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过分强调民族文化可能会导致排他性和民族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具有的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地位。
布丹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持久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
卢梭强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并确认了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绝对而神圣不可侵犯的三个原则,由此形成了古典的主权观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依存性增强,各国如果想参与到国际活动中来,就要遵守一系列条约、协议、机制和国际性规则,而不能凭借所谓绝对的国家主权而肆意妄为。
伴随着全球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主权不可动摇的地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
关键字: 国家主权全球化冲击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在社会各种类型的权力中,国家权力的效用最高;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经济全球化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大量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及伴随着全球化而产生的全球性问题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主权不可动摇的地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
国家主权的内涵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构成基础。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主权是决定和处理自身国内事务的自主性和至上性,决定和处理对外事务的独立性和平等性,是完备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并作为国际行为体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一)传统的主权理论主权(sovereign)一词源于拉丁文“supra”或”superanus”,意思是至高无上的权利。
最早的主权国家约在公约10世纪到11世纪之间以君主结构形式出现,国家主权属于主权者而非国家。
现在意义上的国家主权概念是由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首先提出,他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它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6页]。
民族国家的意义
民族国家的意义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由特定民族组成的独立政治实体,具有自主的政治权力和独立国家地位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中,民族国家被视为一种主权国家形式,是世界国际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
它的意义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首先,民族国家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国家中,同一个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团结力。
这种团结和认同感能够凝聚全体民族成员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民族国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语言。
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俗,这些文化资源对于民族的自我认同和个体的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国家的存在保障了每个民族都能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进步。
第三,民族国家有助于建立符合本民族利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在民族国家中,民族成员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和福祉。
民族国家为每个民族提供了一个建设自己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平台,使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发展国家,实现民族自主和权益最大化。
此外,民族国家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国家的建立为各民族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政治环境,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国家力量的集中和协调,民族国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同时,民族国家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法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此外,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民族国家作为主权国家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国际事务中有着平等地位和权力。
每个民族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参与国际合作和对话,维护本民族的权益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同时,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有助于加强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国际和平的维护。
然而,民族国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民族国家的存在有时会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崛起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产生。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48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学!!墨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王宁j[摘要]笔者继续近几年来对全球化和文化问题的研究,试图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构.在作者看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得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被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狭;i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模式,从而为一种新的超民族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应当对这种超民族主义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i[关键词]全球化;文化研究;民族主义;超民族主义;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1059;10一o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7)ar78—05 :..…………………………………………………………………一…………………一……………作者简介:王宁.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毫无疑问,探讨全球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人文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当今的中国人文学者对这个话题如此关注呢?因为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这个问题,确实可以使我们想到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因此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知识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已经处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全球化问题,我们认识到,它给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步渗透到非西方国家, 在文化上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趋同现象.南北差距与国内贫富差距加剧分化;一些反全球化的示威者在脸上涂满了像地球仪颜色一样的油漆,以示抗议;还有一些反对全球化的示威者以各种形式的集会和游行来支持世界上的贫困和欠发达国家.因此,在文化上抵制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在抵制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人侵和渗透,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对全球化的抵制却滋生了另一种情绪——民族主义.具体地表现在过分地强调民族的本土特征,并以此与全球化相对抗.因此本文认为,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文化领域内的全球化的二重性,以便使我们有效地抓住全球化这一契机来发展我们自身的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一,全球化的理论建构:中国的视角关于全球化与文化问题的研究,国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但国内学者对此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全球化话语作为现代性的一个对立物,与现代性以及其自然延伸和悖逆——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全球化当作一种历史文化批评的话语来考察的话,它对于有着鲜明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现代性,起着强有力的消解作用和批判作用.因此全球化在我们中的不少人看来,是一种西方化,而在不少欧洲人看来,它又是一种美国化.因而它在欧洲遭到的抵制并不亚于在中国所受到的反对.对全球化这一过程的开始,我们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公元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公元1492年,也即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所开始的资本的运作和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而在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交流则开始得更早.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描述了资本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后,特别意味深长地提及了文化知识生产方面的全球化现象:"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恩在此提出的关于世界文学的构想,主要是受到歌德1827年和艾克曼的谈话中提出的关于世界文学之构想的启迪.歌德在读了一些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作品后,深有感触地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它早日来临."[]拗I2因此,世界文学的概念作为一种文化建构,是一个不时地促使我们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去想象,去进行新《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ooZ墨!塑查璺!:竺:兰! 的建构的乌托邦.提到世界文学,也许有人会将其与目前出现的文化上的趋同性,亦即"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相提并论,其实这二者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学实际上代表了当前各民族文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同时又保留了各民族各自特色的一种世界性的,全球性的文学.因此,文化全球化≠文化趋同性.相反,在全球华的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明确指出,而且在那时也不可能指明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文化上的趋同现象.但是,他们却隐隐约约地向我们提出,全球化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只存在于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现象,它在其他领域中也有所反映,比如说在文化上也有所反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使得原有的封闭和单一的国别——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不可能,于是比较文学就应运而生了.应该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早期阶段就是这样一种"世界文学",而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历史沧桑之后,比较文学的最后归宿仍应当是世界文学,但这种世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大地扩展了. 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进程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随着资本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的扩展,原来殖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也渗透到这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但随之也出现了第二个方向,亦即全球化的渗透,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同时也导致了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因此这种运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互动的双向运动.这第二个方向就体现在,原先被殖民的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抗争和互动,也即反殖民性或非殖民化.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是一种"少数人化"(minoritization)的策略,亦即与全球化逆向相悖的另一个过程,或者说另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尽管全球化在西方学界已得到了多视角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理论建构,但我这里仍想以中国的文化知识实践为出发点,从下面七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重新审视全球化现象并提出我本人的理论建构.首先,作为一种经济一体化运作方式的全球化.经济上的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国的经济运作依照某个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世界贸易组织等的统一法则而进行.资本的向外扩张无疑导致了国际劳动分工制度的形成,为了避免生产上的不必要重复,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具有较高质量和知名度的产品之品牌可以远远超过国家和民族的疆界在世界各地行销.它一方面可以刺激落后民族的民族工业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无情地导致原有的民族工业体制的解体. 因此全球化在部分欧洲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遭遇到的反对声之高涨就不足为奇了.其次,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的全球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见解,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由此而开启的资本的向海外扩张.这一历史进程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达到其高涨时期,资本主义也因此而进入其晚期阶段.但是资本主义进入晚期并不意味着它即将寿终正寝,而是依然有着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按照其必然的逻辑而真正走向最终的寿终正寝;另一种可能性则体现在它通过某种自身内部机制的调节后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繁荣就是这第二种可能性带来的必然后果.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逐步地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将走向自然的消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过渡时期并不是短暂的,而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 其三,作为一种金融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全球化.由于全球化的出现,资金的流动有了多种自由的渠道,过去那种国家干预金融交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被自由贸易方式所取代.与其相伴的则是市场制约大大高于过去的政府干预,于是全球化便成了一个打破民族——国家疆界而无所不及的"隐形帝国".这一经济帝国和文化帝国所采取的策略不同于以往的帝国主义侵略实践,它对民族——国家的介人性"侵略"往往是一种"渗透式"的,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和全球治理则终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而逐步实现.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十个民族和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大国,民主的实现只能是逐步的和渐变的,任何突变将必然导致新的混乱和民族冲突.其四,作为一种批评概念的全球化.目前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所热烈讨论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将其视作一种批评概念,以此来抨击日益陈腐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也就是说,全球化消解了人为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二元对立,并与这二者有着某种交叠,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为人们建构另一种或另几种形式的现代性奠定了基础.但是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帝国的中心已经转到了美国,所以今后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毫无疑问应转向对美国中心主义的批判.而在西方语境之外建构另一种形式的现代性则客观上起到了消解西方中心主义的作50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人塾坚墨塑用.第五,作为一种叙述范畴的全球化.正如霍米?巴巴所指出的,民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叙述,作为一种叙述范畴的全球化也是如此.全球化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大同世界的憧憬,更体现了某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向全世界扩张.全球化是一种宏大叙述,根据这种叙述,传统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为疆界被打破了,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正在取代政府的权力,文化上也出现了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渗透和弱势文化对之的反渗透.民族文化身份变得日益不确定,单一的身份为一种多元的身份认同观所取代,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和流散写作现象就不足为奇了.第六,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体现在文化上的特征实际上也说明,它也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一样,是一种文化建构.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讨论全球化都离不开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文化建构,所以建构一种"全球化的文化" (acultureofglobalization)已成为所有研究者的一个目标.对于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者来说,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置于一个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并且在同一个平台上与自己的学术同行进行对话和讨论,无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理论争鸣更具有活力,并最终导致绝对意义上的创新.最后,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全球化.鉴于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介人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 使得全球化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理论家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论辩性学术话语.在这方面,我同意罗兰?罗伯逊的看法,即在对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描述时可用全球性来取代全球化,而且这种全球性的出现大大早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因为前者更适合用来描述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走向.既然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引起我们的研究兴趣也就是必然的了.此外,既然文化上的全球化过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后果,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来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全球化.在这方面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考察文化民族主义问题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二,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民族主义反思尽管文化研究进人中国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它在内地和港台地区所引发的讨论也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但是国内仍有不少学者常常将其与传统沿袭下来的精英文化的研究相混淆.因而导致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甚至错误地认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天然就是对立的,更有甚者,认为文化研究的崛起标志着文学研究的末日.在此我认为有必要作一限定和澄清.本文所提到的"文化研究"是一个从英文学界引进来的概念,是对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以精英文学为对象的"英文研究"(English Studies)的一种反拨.其原初的表达就是Cultural Studies,也即这两个英文词的开头用的都是大写字母,意味着它已经不是泛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是专指目前正在西方学术领域中风行的一种跨越学科界限,跨越审美表现领域和学术研究方法的一种话语模式,或者新的一个反体制, 反理论,反精英文化的"准学科".它崛起于英国的文学研究界,崛起的标志是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或者说它实际上是一种伯明翰学派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后来,文化进人英语世界其他国家后产生了不少变体,其发展方向越来越趋向多元.既然文化研究是在英语世界崛起的,那么它在其他语种中并没有固定的表达,所以,我们只好按其字面意义将其翻译成中文的"文化研究".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研究,并不是那些写在书页里高雅的精致的文化产品——文学,而是当今仍发生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它包括社区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时尚和影视文化,传媒文化,甚至互联网文化和网络写作等等,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无法回避的影响的文化现象.同时,它也研究种族和民族问题,性别政治,身份认同,流散现象及其写作等等.总之,在过去的精英文化领域内所有受到排斥的"亚文化"现象都成为文化研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文化研究的边界是宽泛的和模糊的,它经常"侵人"其他学科,有时甚至对其他学科构成有力的挑战和威胁.这样看来,认为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相对立也不无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究竟这种对立是人为造成的还是天然形成的?在以往的文学研究者看来,我们所研究的文化应该是高雅文化的结晶——文学作品,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另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研究",如果在英语世界追溯其本源的话,应该是从早期的文学研究演变而来的,特别是始自英国的新批评派学者F.R.利维斯的研究.利维斯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人物,其精英思想是<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7/07总第191期根深蒂固的,他始终认为,要想提高整个劳动人民的文化修养,必须开出一个文学名着的书目,让大家去阅读这些名着,通过对这些文学名着的阅读和欣赏而达到向广大劳动大众进行启蒙的作用,最终使人民大众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而我们今天的指向大众文化的文化研究则正是从早期的精英文化研究那里发展演变而来的.伯明翰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理查德?霍加特和斯图亚特?霍尔早先也是专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尽管他们的主要注意力后来都转向了文化研究,但学界却无法否认他们早先在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卓越建树.而雷蒙德?威廉斯本人则更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他同时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由此可见,认为文化研究天然就与文学研究相对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鉴于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反体制性"(anti—institution)和"批判性"(critica1).在这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英国的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以及美国的詹姆逊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对英语世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发展和兴盛起到了很大的导向性作用.正是他们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来讨论文学,从而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地,同时也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建构了一种文学的文化(1iteraryculture)o由于文化研究的"反精英"和"指向大众"等特征,所以它也包括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其中来自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近年来在当代文化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研究关注民族问题,特别关注那些长期受到压抑的少数民族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文化研究学者对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的疆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民族,正如霍米?巴巴所中肯地指出的,"就像叙述一样,在时间的神话中失去了其源头,只是在心灵的目光中才意识到自己的视野.这样一种民族的形象,或者说叙述,也许不可能那样充满浪漫情调并极富隐喻特征,但正是从那些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中民族才在西方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历史概念而显露了出来."儿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来,作为一种独特的承担了民族叙述的文学确实曾经为民族这个概念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民族文学历来是许多国别文学研究者毕生的研究课题,即使在比较文学诞生之后,民族/国别文学研究仍有着极大的声势.但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于民族——国家疆界的模糊,民族/国别文学的研究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壁垒森严,它常常也"越过边界",进人到比较文学的疆域,或在理论上上升到总体文学的视野,或从民族/国别文学的案例出发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问题.因此全球化使我们在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这一点恰恰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不能及的.正如后殖民理论家斯皮瓦克所中肯地指出的,"民族主义是通过重新记忆建构起来的集体想象的产物.去除这种占有性的符咒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任务.但是,想象就如同身体一样,需要接受训练以便从这种艰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_4J(可以说,比较文学的兴起也使得我们文学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力得到了解放:民族文学已经没什么意义,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它也需要我们去建构一种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当然,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民族主义的情绪可以把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起来,进而转化成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巨大动力.而文学艺术作品正是这种艺术想象力最为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因此,在战争的年代,文学作品有时甚至被等同于一种武器.这一点尤其可以在前苏联的一些描写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以及中国的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中见到鲜活的例子.对于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主义主题,我们的精英文学研究者往往在注重其文学技巧的同时却将其忽视了.而文化研究者则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最为关注的正是文学作品中隐匿着的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等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性的成分.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关注和分析提出我们的批判性见解.因此,考察并研究文学中的民族主义应该是文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既然比较文学所关注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越语言,民族/国家乃至学科疆界的文学的研究,那么与文化研究融为一体的当代比较文学在突破了民族主义的局限后应当作出何种理论建构呢?当前在西方理论界讨论的很热烈的所谓"超民族主义"(transnationalism)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但即使讨论这种超民族主义也应当立足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实践.三,走向一种超民族主义的建构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暂时的结论,即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不应当全然对立.民族/国别文学也不应当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相对立,对于这一点西方的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有52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壁. 所认识.在当前的西方文学理论界,就有相当一批着述甚丰的精英文学研究者,已经开始自觉地把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并引进文化研究的一些有意义的课题.他们认为,研究文学不可忽视文化的因素,如果过分强调文学的形式因素,也即过分强调它的艺术形式,就会忽视对文化现象的展示.所以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文化研究方向,也就是把文学(text)的文本放在广阔的语境(context)之下, 最后达到某种文学的超越,这就是文学的文化研究,或一种文学文化(1iteraryculture)的建构.我认为这一方向也许是使我们走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二元对立这个死胡同的必然之路,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辩证地说,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表现同时带给我们两方面的影响.它的积极方面体现在它使得我们的文化生产和学术研究更为直接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政府发指令性的号令来规定.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后果也有消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它使得精英文化生产,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变得日益困难,如果处理不当,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等级对立.所以我提出的一个策略就是,面对全球化的强有力影响,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要顺应这一潮流,即承认全球化已经来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对这一大的趋势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只是跟着它跑,因此正确的态度便是,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之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来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使得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成为可能. 这样看来,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仍抱残守缺,死守民族主义的阵地,将会妨碍我们想象力的发挥,使我们在一个竞争的机制下失去更多发展的机会. 这一教训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
全球化视阈下民族国家主权的解读与重构
2 0 0 9年 6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S HENYANG UNI VERSI TY
Vo . 1 No 3 12 , .
J n 2009 u .
文章编号 :10 —2 52 0 )30 5 —5 0 89 2 (0 9 0 —0 40
“
一
的, 它代表绝对和永久合法 的权力 ; 主权从属于 神法和 自然法 。 j 布丹的主权理论实质上是一种
君 主权理 论 , 只涉 及 了领 土 国家 内部 的最 高权 力
体现 , 基本上没有涉及主权 的外部体现。 如果说 布丹是从国内的角度论证 主权 , 那么荷兰国际法 学 家 雨果 ・ 格老 修斯 ( g ois ̄ 是从 国 际的 HuoGrt )I u ] 视角理解国家主权。他在 12 年所著 的《 65 战争与 和平法》 一书中指出 , 一个 国家 的主权对 内是至 高无上的统治权 , 对外是不受任何一种权力限制 的独立权 J 格老修斯的学说奠定了近代 国际法 。
全球 化视 阈下 民族 国家 主权 的解 读 与重 构
任 双平 ,赵 睿
( 兰州大学 政治 与行政 学院国际问题研 究所 ,甘肃 兰州 7 00 ) 3 0 0 摘 要 :随着全球化 的深入发展 , 国家主权遭受 到从 未有过 的冲击 和挑战 , 多曾被视为 国家 主权 范 围 许
内部 的事 务 , 突然失去 了 自己的护身符 , 被裹进全球化 的大 潮。在这一背 景下 , 很多西方 学者纷纷 提出 了“ 主 权过 时论 ” 主权终结论 ”世界政府论 ” “ “ 等各种 主权 理论 。面对全球 化 的挑 战 , 国家 主权“ 何去 ”何从 ” 于一 “ 处 种很尴尬 的处境 。本文试 图通过 分析民族 国家主权 的历史变迁 , 全球化 的视 阈下重新解 读 国家 主权 , 而 从 进 在经 济全球化 的背景下对 国家主权的重构作一个诠释。 关 键 词 :全球化;国家 主权 ;解读;重构
文化、权力与国家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笔记1.《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基本介绍。
《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是基于南满铁道株式会调查部1940——1942年间调查编程的六卷本《中国惯行调查报告》以及其他一些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社会学家西尼·甘布尔和杨懋春对华北社会的有关描述,对1940年——1942年华北农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在民国时期国家企图加强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变化中,小农经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全书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建设”,来分析文化、权力与国家间的关系。
“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吸收了西方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研究,但是不同于现代化角度下文化的内容,通过引用这一个新词,试图说明权力文化网络的存在,以及它的稳定的功能;“国家政权建设”是一种全球化的现象,具有深远的分析性涵义,然而在本书中通过对20世纪末的华北农村的研究,作者发现国家政权与文化网络的关系,并指出国家政权不能将其意志强加于所有的文化网络的架构之上。
1.1从内容和特点上讲,历史学则侧重于研究中央化过程、上层文化、机能、历时性与采用叙述方式;而社会学则注重地方化过程、大众文化、结构、共时性与采用分析方式。
社会历史者的任务是在历史长河中找出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并且用叙述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
但是,社会史学者选择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生活形式的各个方面)往往很少留下历史记载,而且,地方制度和大众文化(在不同社会中其所占地位亦不相同)也不宜于叙述题裁。
所以,造成社会史学者只得借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方法对制度与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
文中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建设”两个核心概念,既不属于历史学的概念也不属于社会学的概念。
一个偏重于文化角度,一个偏重于权力角度,试图在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一个桥梁。
将文化、权力与国家三个要素联系起来,试图说明其间的关系。
1.2从文章架构来讲,第一章通过提出文化网络的概念,并证明其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圈而包含包括婚姻圈在内的更多样的因素,概括20世纪之前国家的统治依赖于文化网络。
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政治现象之一。
在世界各国,这三种趋势常常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影响。
那么,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一、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概念1. 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交流、互动和融合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指强调本民族主权和自我价值的一种政治思想。
它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和思想,应该保护和发扬。
3. 地方主义:地方主义是指强调地方自治和地方文化的一种政治思想。
它认为地方政府应该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以适应各地的文化差异和社会需求。
二、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相互作用1.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全球化虽然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但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北南差距。
这种差距进一步激发了民族主义思潮,许多国家开始强调本民族的自我价值和文化,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此外,全球化也增加了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这意味着,全球化是既可以促进民族主义,也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2. 全球化和地方主义的关系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地方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持本土文化的传承,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限制外来文化和商品的流入。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促进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合作,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持。
3. 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可以相互促进。
例如,一个强大的民族意识可以使地方政府更有自信和独立,从而更容易获得自治权。
但当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针锋相对,就会导致社会分化和政治纷争。
此时,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来协调两种思潮之间的矛盾。
三、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未来发展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十分复杂。
文化、权力与国家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笔记1.《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基本介绍。
《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是基于南满铁道株式会调查部1940——1942年间调查编程的六卷本《中国惯行调查报告》以及其他一些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社会学家西尼·甘布尔和杨懋春对华北社会的有关描述,对1940年——1942年华北农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在民国时期国家企图加强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变化中,小农经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全书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建设”,来分析文化、权力与国家间的关系。
“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吸收了西方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研究,但是不同于现代化角度下文化的内容,通过引用这一个新词,试图说明权力文化网络的存在,以及它的稳定的功能;“国家政权建设”是一种全球化的现象,具有深远的分析性涵义,然而在本书中通过对20世纪末的华北农村的研究,作者发现国家政权与文化网络的关系,并指出国家政权不能将其意志强加于所有的文化网络的架构之上。
1.1从内容和特点上讲,历史学则侧重于研究中央化过程、上层文化、机能、历时性与采用叙述方式;而社会学则注重地方化过程、大众文化、结构、共时性与采用分析方式。
社会历史者的任务是在历史长河中找出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并且用叙述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
但是,社会史学者选择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生活形式的各个方面)往往很少留下历史记载,而且,地方制度和大众文化(在不同社会中其所占地位亦不相同)也不宜于叙述题裁。
所以,造成社会史学者只得借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方法对制度与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
文中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建设”两个核心概念,既不属于历史学的概念也不属于社会学的概念。
一个偏重于文化角度,一个偏重于权力角度,试图在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一个桥梁。
将文化、权力与国家三个要素联系起来,试图说明其间的关系。
1.2从文章架构来讲,第一章通过提出文化网络的概念,并证明其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圈而包含包括婚姻圈在内的更多样的因素,概括20世纪之前国家的统治依赖于文化网络。
《浅论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浅论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全球化使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相互交融交锋,其中不乏有一些落后的消极的文化,也有西方外来文化的入侵,拜金主义等,这对中国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比如,中国文化崇尚“集体”“团结”,而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就会造成矛盾,对中国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很多具有特色的手工艺、民族特色在消失,有的渐趋消亡,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不同的语言将会消失. 比如说川菜, 比如说海鲜, 比如说小吃, 这些东西越来越标签化, 越来越向美式快餐那样全国都是一个味道, 在地域文化中占一个非常重要位置的饮食文化也在逐渐消亡.
保护中国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还要学会传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比如我们的九流十家, 老庄哲学, 孔孟之道, 甚至是广府文化。
这些文化和道德观统治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 其影响之深不仅仅是对泛中华民族, 而且还影响了世界文化。
只有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独特性,同时加强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我们才能避免被同化,用自己的独特魅力打开世界的大门,真正走向世界!
因此, 我们要可以看到全球化却是会对传统的文化, 传统的价值体系带来冲击, 但只要是加以诱导和规范, 进行学习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不但不会被影响,还将继续引领我们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发展, 走向世界,反而会促进本地民族文化的壮大和辉煌!。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摘要:20 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 深刻地触动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 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下民族问题的研究,说明民族主义发展对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对现代国家建设,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从而多方面了解民族主义,能更好的使民族主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更好的促进世界和平。
关键词:民族主义全球化现代国家国家认同一,冷战后的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在 18 世纪末, 以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创建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国发生大革命并建立法兰西共和国为标志,民族和民族主义获得了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大众政治形式、意识形态概念以及全等于享有主权的人民即国家的确切词汇语义。
此后,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政治动员话语和建国运动形成世界性的浪潮,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中期亚非拉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 欧洲国际体系扩展为世界规模的民族国家体系。
在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和剧变导致冷战国际体系崩溃以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达致了全球化的规模, 世界由两极对峙的冷战国际体系进入了所谓全球化国际体系。
不过,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的同时, 该地区出现了以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目标的民族分离运动;而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与民族、种族有关的地区冲突;另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甚至在发达国家也产生了根据价值观、宗教和移民问题提出以文化、文明为核心概念分析国际政治并强调文明的对抗性关系的理论。
于是, 所谓冷战后民族主义新浪潮成为学术研究的世界性热点。
从理论上说,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全球化的进程是相背的。
全球化的发展,超越和淡化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 使民族国家受到削弱, 民族主义受到抑制 ;相反, 民族主义的兴起和上扬, 也会使全球浪潮消沉 , 使全球化进程受到阻滞乃自停顿。
然而 , 20 世纪末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客观现实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朗的情况下, 民族主义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民族主义强化的趋势也在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摘要】本文探讨了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定义了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概念,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分析了全球化对当代民族主义的影响、当代民族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崛起、以及全球化对民族认同的挑战。
我们也讨论了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如何取得平衡。
在我们展望了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相互关系,本文旨在加深对这一重要议题的理解,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当代民族主义、影响、崛起、挑战、冲突、平衡、未来发展趋势、互相制约、解决方案1. 引言1.1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概念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两大议题。
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一个全球整体的过程。
而当代民族主义则是指国家或地区内的一种政治理念,强调民族的独立性、独特性和自主性,以及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概念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
全球化的推动使得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全球化形势对当代民族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民族主义也在全球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当今世界中,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关系将继续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理解全球化进程和当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的关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民族主义正迅速兴起并发展壮大。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领导人和民众开始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主张保护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全球化对民族认同的挑战也促使当代民族主义在一些地区盛行,成为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
同时也不能否认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可能导致对外部文化的排斥和偏见。
全球化与民族化
知识 成为第一位资源改变 了国家权力的基础 , 使获取土
地资源为 目标 的地缘政治在很 大程 度上失去意义 ,从而导致
国际 间权力竞 争的主要 内容 由军事 竞争转为经济竞 争 , 尤其 是科技竞争。经济相互依存程 度的提高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 和桉 武器等大 规模杀 伤武器的 出现使得 战争 的代价 明显增 大,导致国际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产 生了某种摆脱国家间殊死
交流迅猛发展。
L J0 _3多年前 , 美国著名的民权领袖马丁・ 路德・ 金在他的
一
篇演讲 中说 : 一个著名未来小 说刨作提议 的构思单 , 中突 出强调 的是这 其 样一个故事 :‘ 一个严重分裂 的家庭继 承了一幢房子 , 他们只 好居住在这幢房子里。’ 一幢庞大的世界房屋 , 我们只好居住 在里 面——黑人和 白人 , 方人和 西方人 , 东 非犹太 人 和犹太 人 , 主教徒 和新教徒 , 斯林教徒 和 印度 教徒— — 个 在 天 穆 思想 上、文化 上和兴趣爱好 上不适 当地 分裂开 来的家庭 , 由 于我们根 本无法再 分散地生活 , 以必须懂得 以某种 方式和 所 平共处 。 这就是 目前我们生活的世界 , ” 地球上所有 的居住者 现在都是邻居 , 都居住 在 “ 界村”, 世 这种 世界性 的邻 居关系
劲的时代潮流。
现代传播技 术排除了信息交流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 , 世界 上任何地方的事件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电子传 媒迅
速展现在各 国人 民面前 , 在国际 引起强烈反应 , 导致不仅 国家 问的矛盾而且国 内问题都可能产生重大国际反响 。国际社会 对 主权 国家的干预增 大 , 往往出现一 国事务全球卷人的情况 , 当然在这些问题上西方各 国和发展中国家 的态度存在重 大差 异。 国际交往的加强还反映在国家组织 的数量迅速增长 、 联合 国等 国际组织的作用 日益 突出。各国人民之间 的社会和文化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赵建华(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直接面对着由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本文从中华民族感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全球化给我国公民中华民族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增强我国公民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感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identity or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Zhao jian-huaThe Center for Studies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Nation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all aspects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article contains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concept, analysis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to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There are also several methods that we can take to enhance our citizens ‘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Key wordsGlobalization , National Identity,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苏菲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国际社会政治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击频繁发生。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报告
在内外环境下步履维艰的中国现代化历程——读《文化、权力与国家》看了这本书。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总结这本书的思想的话,就是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文化结构支撑的权力网络解体,由于缺乏支撑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的资源,国家政权建设走入了内卷化的歧途,内卷化的国家政权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这导致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始终未能建设成功。
本书有三个核心概念: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内卷化。
一、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个概念深受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福柯的影响,福柯有句名言叫知识就是权力,福柯用由知识构成的权力关系来解构世界。
传统中国的权力文化网络是在以儒家意识形态为主要合法性来源构成的。
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向中,传统的权力文化网络受到了多重挑战,有西方的船坚利炮造成的民族危亡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怀疑,反省和批判,有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的颠覆和解构旧有传统的革命意识形态,有国内的在传统士农工商秩序之下置于末端的新型民族资产阶级、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诉求和以自由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侵润。
旧有社会文化权力网络逐渐崩解,新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在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在自发形成。
二、国家政权建设是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和政权上的现代化。
被西方国家强行打开国门的中国原有的秩序逐渐解体,新的政治的民族中国开始了自我建设的历程,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所处的世界环境,内在的有了民族主义的取向。
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和论述了政治权威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型。
认为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获得合法性的途径不同。
传统型统治以政治权威自称的、官员和公民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传统为基础;魅力型统治则以被统治者相信政治权威具有超凡的魅力、品质、才能,从而愿意服从其统治为基础;法理型统治则以政治权威、官员和公民都只对理性的法律负责为基础。
从历史角度看,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威模式一般要依次经历以上三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文化、国家权力与全球化论文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权力民族文化现代性论文本文通过对当下全球化运动中,全球化、国家权力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试说明:当下的全球化运动无法在国家权力之外运行。
只能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执行。
因而,此前所幻想过的种种美妙的图景,诸如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力量实现最优化配置的政治全球化以及使各个民族文化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等等,都将由于国家利益这个藩篱而步履蹒跚。
全球化绕不开国家权力,民族文化同样摆脱不掉国家权力。
现实地说,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种途径,在国家权力之外进行全球化,或者民族文化推开国家权力,自由发展。
关于全球化,无论把其起源定义为150年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世界历史”,还是几十年前的罗马俱乐部,或者1985年奥多尔·拉维特的“市场全球化”;无论把其内涵确定为“彻底的全球化”(西方主流派)。
有限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派),还是“公平正义的全球化”(新左派),以及波澜起伏的“反全球化”运动;以上种种观点都离不开这样一个背景:即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建立起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仍然把持着国际政治、经济策要略离不兰开现实的国际政治呈、竺、经济格局。
对此,我想有三点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前提:一是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当下世界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逆转。
二是全球化并非如当初人们所欢欣鼓舞的那样必然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全球化所造就的福祉并非一定属于全体地球村的村民,相反,不同的全球化策略将决定全体地球村的村民不同的命运。
三是当下的全球化运动,不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其担当的主体都是主权国家。
全球化运动尚不能放弃国家主义。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化的三个要素:全球化、国家权力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梳理这些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种种关系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全球化时代,国家权力和民族文化所处的尴尬境地。
一、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事实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与国家权力具有的普适性不同,民族文化是反“普适的”。
民族文化的这种特征被称作民族的“根”。
民族认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比如,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打破了自古以来民族国家封闭自守的状态,使得长久以来孤立自在的民族文化开始在一个更大的区间内与更加不同的民族文化相冲突:即基督教新教文化同原住民的印第安文化之间的冲突。
这与以往发生在欧洲大陆和亚细亚以及东亚的文化冲突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文化圈的冲突、排斥与血腥是史无前例的。
这两种性质上不可通融的文化之间的冲撞第一次显示出文化冲突的全球化色彩。
亨廷顿曾把新世纪的世界冲突定义为“文明的冲突”。
然而,发生在1492年美洲大陆的血腥冲突又何尝不是一次文明的冲突呢?新教教徒对土著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杀和掠夺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文化的排斥。
几个世纪以来,原住的印第安人所抗争、坚守的仍然是缘自祖先的印第安文化—印第安民族认同的最后一块印章。
一个民族可以失去全部的土地、全部的财产,却不能丢失自己的文化。
所以,吉普赛人可以没有土地,没有家园,四海漂流,却永不放弃他们的文化。
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巴以冲突,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
其原因正是因为耶路撒冷同时成为巴以双方文化起源的象征。
掀开饱受蹂蹭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可谓苦难深重,康梁和革命派之间的是保皇还是革命的争执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中华文化的存留问题。
在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康梁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并不比革命派少,他们之所以倾向保皇也并非只是对晚清王朝有更多的眷念。
康梁均是举人出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难以割舍的情结。
他们担心晚清这个中国最后的王朝一旦垮台,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欲将安在?晚清是一块挡风遮雨招牌,虽然破旧不堪,却还可以聊以认祖归宗。
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一浪高过一浪的“打倒孔家店运动”也多少说明了康梁的担优不无道理。
袁世凯幻想借助革命派推翻晚清,然后重塑中华帝国。
显然,军人出身的袁世凯,比起康梁来,思想上、政治上都要幼稚得多。
他不明白晚清王朝一旦垮台,帝制中国就逝者如斯,永不再复了。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的遭遇也很能说明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最后一个守护者,他对近代西方的哲学、美学不可谓不了解。
其学术贡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引人酉方的哲学、美学思想,特别是尼采、叔本华的学术思想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在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中,他是一个先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分接受了西方思想的人,最后却拖着一条大辫子自尽于昆明湖。
对此,一向引为知己的陈寅格在为他写下的挽词中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追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叫由此看来,王国维晚年反复念叨“人过五十,唯欠一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化的这种“非普适性”充分说明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折中“传播学派”与“进化学派”的文化史理论,民族文化始终处于本民族与外民族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之中。
前者在当下涉及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问题,而后者则是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二、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权力的核心地位对于当下民族文化的全球化问题,正如上文讨论的民族认同问题那样: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往往充满了血腥的暴力与争斗,文化全球化既是这种争斗的原因,也是这种争斗的结果。
在这个争斗的过程中走向前台的,在现代主要是“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自身利益的“排他性”。
玛莎·费丽莫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组织接受新的规范、价值和利益观念而社会化。
国际体系是构成的、生成的,可以为行为体建立新的利益和价值。
但是,从现实的国际政治现状来看,.在国家主义依然信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当下,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主导,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社会恐怕还是一个遥远的理想。
福柯的系谱学研究“就是要把知识当成权力运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策略因素,深人揭示并解构各种科学言语或话语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勾结关系。
福柯反对对于科学话语的权力运作。
他的权力系谱学的着力点就在于揭示这种知识同权力实际运作的紧密勾结关系,打碎两者之间的“神圣同盟”。
民族文化与国家权力的种种紧密勾结关系是否如福柯所最终期望的被彻底地解构、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自由自在?一份题为《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后民族国家思维、文化界限与欧洲民族国家间的交流激荡》间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欧洲的全球化运动陷人“民族国家面临日益强大的各种跨国势力,其功能则确已式微”的境地。
呼声日起的反全球化运动使全球化运动日陷尴尬和被动。
要点之一在于迄今为止,全球化运动只能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执行,全球化运动无法在国家权力之外行动。
因而,此前所幻想过的种种美妙的图景,诸如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力量实现最优化配置的政治全球化以及使各个民族文化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等,都将由于国家权力这个藩篱而望洋兴叹。
全球化绕不开国家权力,民族文化同样摆脱不了国家权力。
现实地说,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种途径,在国家权力之外进行全球化,或者让民族文化脱离开国家权力,自由发展。
可见,在当下的全球化运动中,全球化、民族文化和国家权力三者之间,国家权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这种趋势日益加强。
而彻底解构国家权力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种种勾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可以断言,只要列宁关于阶级、国家的论断还是一个现实,这样的解构永远不会实现。
在此,福柯对权力理论的分析做出了较大贡献,即:“将权力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实际网络中,尤其是集中分析权力同政治领域之外的知识话语、道德活动和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复杂关系。
”以及福柯所意识到的,“权利问题并非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同实际的宰制权的竞争,并同竞争过程中的策略运用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近代以来对于“现代性”的混乱认识实际上正是这个问题纠缠不清的一个症结。
“现代性”指涉一种对于传统的怀疑、拒斥和反叛的态度,其核心就是一种刚强不挠的叛逆精神。
鲍德里亚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模式,它将自己与传统相对立,也就是说,与其一切先前的或传统的文化相对立。
”而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闻。
长久以来,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主要还是基于一种线性的单向度或双向度的承继关系,也就是常说的复古派、趋新派和辩证历史观。
然而,当“现代性”介入以后,人们则开始面对一种三向度的复杂得多的局面。
为什么呢?我们记得福柯曾主张把“现代性”理解为某种特定的态度,即对于现实的某种关系的模式。
这一点也与波特莱尔的观点颇为一致。
长久以来,那种保守的历史观强调的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的“时间观”,即把建立在“过去”基础上的“永恒”做为最高目标。
波特莱尔一反传统的对于永恒的看法,强调一切基于瞬间,基于当下即时的那一刻。
他认为出现在眼前的过渡性时刻是最珍贵和唯一的至宝。
而离开瞬间,一切永恒都是虚假和毫无意义的。
波特莱尔曾经把这种现代性的精神称为“昙花一现性”、“瞬时即变性”和“偶然突发性”。
这种现代性精神在当下往往表现为对“流行”和“时尚”的顶礼膜拜风气。
这种论调到了本雅明那里演化成“现时”这样一个美学、历史学和哲学的概念。
认定只有在“现时”中才蕴含最完美的和‘救世主”的时间。
无论福柯、波特莱尔或者本雅明的历史观以及这种历史观所负载的“现代性”观念是基于怎样的哲学、美学和历史学的背景,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即: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由于“现代性”的介人,人们改变了以往对于现实关系的模式。
也就是说,对于当下历史,人们不再抱持某种一以贯之的态度,人们的眼光从“历时态”的追踪转为“共时态”的审视。
历史由此不再被看作是川流不息的时间的长河,而是变为一个个时间片断的叠加。
福柯把这些时间的片断理解为历史的“档案”。
而对这些“档案的”研究就成为“知识考古学”。
编拍狮网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