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泽州铁史: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

合集下载

情采芳菲蔚太行

情采芳菲蔚太行

中国是诗歌之海,太行为人文之山,泽州乃诗词之乡。

泽州县,太行山隆起之原点,山西省东南之门户,黄河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民族的创世之端。

溯流而上,循脉访胜,珠喷玉溅,光彩照人。

光彩来自千载沿革史。

泽州之名,始自隋开皇三年(583)。

先州后府,辖县而治,由唐至清,历经数代,其间几度变更,于辛亥革命后终止。

因此地山水秀美,奇峰林立,民风淳厚,善事农商,尧舜时期就属“帝都畿内”。

秦汉以来,兵家必争,区划多变,天下瞩目,皇辇屡临,县治之名亦多移易;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史有记载者概略曰高都、阳阿、丹川、凤台、晋城等。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晋城升格为地级市,原晋城市(县级)分置为城、郊两区。

1996年8月,撤销晋城市郊区,改设为泽州县。

越千年沧桑,泽州冠名尘埃落定;论来龙去脉,见仁见智顺理成章。

“泽州”由府名而县治,时也,运也;县邑得州府之誉,是焉,非焉?机遇造就史实,地利拥抱天时。

或曰物竞天择,或曰逻辑使然。

名至而实归,光彩满泽州。

光彩来自悠久胜迹地。

自古人文留胜迹,泽州无处不遗存。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被考古界认定的柳树口镇里河村古代崖居遗址,以及仰韶文化时期的高都遗址就是确证。

从此,文明之火绵延不断,渐成灿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不胜枚举:金村浮山峡谷崖头有“女娲炼石补天处”字样,高都垂棘山有“夏桀王迁都处”石刻;陈沟伊侯山因伊尹从汤王祷雨至此而得名,北义城莒山因蔺相如完璧归赵途经而建庙;天井关孔子回车,青莲寺慧远说法;玉皇庙刘元雕塑,司马山白马拖缰;周世宗巴原大捷,程明道书院兴教;唐明皇巡视乐户戏,宋太祖负石碗子城;周村商镇雄三晋,“九州针都”夸大阳。

此外,诸如景德桥、碧落寺、天柱塔,武神山、横望岭、大口隘,羊肠坂、黄龙洞、三姑泉,古书院、孟良寨、九仙台……几成移步换景,令人流连忘返。

遑论“泽州古八景”,不止“九头十八匠”,新勘遗址如井喷,文明之光扑面来。

要看就看正宗打铁花!中原地区三大最具历史遗风的打铁花表演

要看就看正宗打铁花!中原地区三大最具历史遗风的打铁花表演

要看就看正宗打铁花!中原地区三⼤最具历史遗风的打铁花表演要看就看正宗打铁花!中原地区三⼤最具历史遗风的打铁花表演⼀、⼭西省晋城市司徒⼩镇作为⼊选第三批省级⾮物质⽂化遗产名录的晋城泽州打铁花,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采矿炼铁业⼏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历史的传承从未间断,⽽到如今成为⼀种民间表演艺术的泽州打铁花,司徒⼩镇在传统打铁花表演的基础上,进⾏升级改编,赋予其新形式、新内容、新场景、新阵容的崭新形象,成为国内最具震撼⼒的煤铁硬派实景演出,同时也是国内场景规模最⼤的打铁花表演。

全剧融⼊多种全新的剧场艺术表演元素,电影特技、⽔⽕特效场景、3D⽴体成像技术等现代科技⼿段变幻迭出,⽓势恢宏,新锐震撼。

如果未曾见过,那可⼀定要亲⾃⾛⼀趟。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县确⼭县的确⼭铁花是河南省仅存的⼤型民间传统焰⽕,源⾃于北宋时期的确⼭打铁花⼤型表演原是炼丹道⼠与民间⾦、银、铜、铁、锡五门⼯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君祖师爷⽽举⾏的⼀种仪式,历经千年,流传⾄今,已⼊选国家级第⼆批⾮物质⽂化遗产保护项⽬的确⼭铁花不仅增加了鞭炮、烟花,还把耍龙灯、打铜器、游社⽕吸收进来,每当打铁花时,附近的龙灯会都组织龙灯赶来助兴,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形成⼀种场⾯恢弘、⽓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

三、河北省张家⼝市蔚县位于蔚县暖泉古镇的打铁花是⽤熔化的铁⽔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称之为“树花”,⾄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也⼀直延续⾄今,成为当地传统的民俗⽂化活动。

同时打树花作为⼀项古⽼技艺,也就⼊选了河北省“省级⾮物质⽂化遗产”。

暖泉古镇与其他地区打铁花的不同之处在于,铁⽔被奋⼒抛洒出去后,会落在城墙之上,⼀颗颗珍珠般⼤⼩的红⾊⽔珠“哗”的⼀下,炸成了⼀簇簇⼩伞状的⾦黄⾊⽕花,顺着城墙向远处四散开来,也就成了闪耀的“树花”。

乡味乡情

乡味乡情

如今成为全国重要 的电力和华北最大 的蚕桑丝绸基地。 拥有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等多 项荣誉
夏商
秦汉时先后在此 置高都、阳阿、 获泽、端氏、泫 氏等县
今朝
陈廷敬 字子端 号说岩,清代泽州(山 西晋城市阳城县)人 曾任《康熙字典》的 总裁官
刘羲叟 字仲庚, 北宋时泽州晋城(今 属山西)人。天文学 家
砖雕、木雕、石雕廸筑
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 丽简洁的乡土气质 称得上北方民居廸筑中的璀璨 艺术,值得细细赏鉴
全境以及晋城市所辖周边县的曲艺表演形式
鼓书,也称鼓儿词,是一种源于泽州,流传于泽州县
越多了解,会有越多的感触
更好的将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谢谢观赏
声明: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侵则删
夏朝汤伐桀,桀居 天门,迁于垂。天 门即今晋城泽州县 南天井。商汤桑林 祷雨。获关雨,遂 作桑林之乐
唐乾元初年,复改 为泽州。北宋程颢 任泽州晋城令,推 行“乡必有校”,建乡 学72所,社学数十 所
清明
明洪武六年在泽州 设益国铁冶所,为 中国十三个铁冶所 之一,年产生铁约 50万斤 清雍正六 年升泽州为泽州府
赵树理,原名赵 树礼,山西沁水县尉 迟村人,现代小说家、 人民艺术家,山药蛋 派创始人
悠长的历史 使我感受到家乡文化的厚重与延伸
晋城美食

巴公烧大葱
晋城炒凉粉
冬季时令理想的肴馔
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高平烧豆腐
阳城烧肝
晋城美景

国宝古建
迄今400年前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城堡
中华第一陵—炎帝陵
皇城相府
乡味 乡情
晋城 & 映像


晋 城 美 食

泽州县:泽州县-概况,泽州县-历史沿革中国泽州

泽州县:泽州县-概况,泽州县-历史沿革中国泽州

泽州县:泽州县-概况,泽州县-历史沿革中国泽州话题:中国泽州文化建设健康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泽州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

总面积2023平方千米。

总人口50万人(2004年)。

州县是中国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源远流长。

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美誉。

先后荣获“中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中国泽州_泽州县-概况丹河特大桥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

这是一块积淀着千古文明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厚土,在这里秀丽而雄浑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把山川秀美的泽州装点的婀娜多姿。

泽州县境东北与陵川县为邻;南和东南与河南省的辉县、修武、博爱、沁阳、济源等市、县交界;西与阳城县毗连;西北与沁水县相邻;北与高平市接壤;晋城市城区居县境之中央。

地理坐标为北纬35o12ˊ一35o42ˊ,东经112o31ˊ,一113o14ˊ,南北长约58.85公里,东西宽约62.75公里,总面积为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2%,占晋城市总面积的21.3%。

泽州北依上党、南邻中原、东眺冀鲁,西望洛阳,自古以来即为三晋通向中原大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泽州_泽州县-历史沿革泽州县审计局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就在此定居。

是隋代著名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诸宫调发明者孔三传、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卜、明代大臣张昺、中将王继堂、著名深海潜水员刘开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

相传大禹曾经治水于此(今晋城市郊东北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传为禹迹)。

陶唐时期,尧分天下为九州,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

《左传》云:分冀东丹山为并,东北医无闾为营夏代,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

从两万年前谈晋城的冶铁文化

从两万年前谈晋城的冶铁文化

从两万年前谈晋城的冶铁文化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山西晋城古泽州,有着"铸铁之都"的美誉。

透过历史厚厚的脚步,依旧能看到从远古时代传来的火光若隐若现。

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

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等都在这里活动过。

高平炎帝陵就是神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安葬的地方。

相传那个时候,炎帝与蚩尤打仗,炎帝战不过蚩尤,因为蚩尤懂得冶炼术,锻造农具与兵器,这就是晋城“蚩尤冶铁”的古老传说。

这个传说可说明晋城冶铁之早。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春秋战国时期。

从战国时期起,各诸侯国铸造兵器所用的生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山西晋城的一个古镇。

大阳镇铁矿资源丰富,这个地方从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铸铁技术,战国时期当地用的农具、手工具以及兵器等等大都是源自于这个古镇产的生铁,这里也铸造兵器,史上著名的“阳阿剑”就是产自晋城市泽州县的大阳镇。

在汉武帝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铁和盐实行专卖制度,限于官采官办。

铁与铁器被政府控制生产和销售。

据史料记载东汉元和年间(84-87年),在山西岁采铁207万斤。

从黄河中的大铁牛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山西一带冶铁业的悠久历史和发达状况及其当时在国内冶铁业中的地位。

黄河边上的老铁牛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

古代的蒲津渡位于黄河两岸间,它是集渡、关、桥为一处的秦晋要隘,是当时晋地通向长安的必经之路。

据介绍,当年并没有现在的大型炼铁炉,铸造铁牛等的方法是在周围建起几百个甚至更多个小炼铁炉,连续不断地冶炼、浇铸而成。

铁是自然经济时代的生活必需品和主要贸易物品之一。

后唐长兴二年 (公元931年)在官办采铁的基础上,“并许百姓随便铸造”农器烧器。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又重申这一政令,“今后许百姓自行铸造”。

从此,山西冶铁进入官办与民办并举的时代,冶铁业也在晋商的兴起中起到了重要贸易作用。

一座城 一种文化

一座城 一种文化

一座城一种文化——电视纪录片《经典晋城——天下泽商》分析晋城是一块有着丰饶人文历史的土地,华夏农耕文化在这里肇始萌芽,精巧绝伦的手工业在这里繁衍孕育,巧夺天工的古建筑在这里星罗棋布。

纪录片以历史文化亮点为线索,通过对全景式的影像展现了晋城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积淀,向外界出示了一张关于古城文化的明信片。

本集从坩埚、蚕丝、大阳钢针以及阳城犁镜为切入点,阐释了晋城炼铁业和手工业的历史地位,展现出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纪录片中,画面和解说词作为融为一体的统一系统,体现的是彼此依存,互为依托的关系。

<一>借助解说词转场解说词:“当男人们在熊熊炉火前挥汗如雨、冶铁铸造的时候,留守在家里的女人们用灵巧的双手缫丝养蚕,编织出另一份辉煌”。

导演运用解说词流畅地实现画面转场,将铸铁的内容和手工业的内容自然地过渡,让观众更好地融进纪录片之中。

<二>解说词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要内容据明代沈思孝《晋录》记载:“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 而对于泽州来说,发达的手工业正是豪商大贾赖以发家的第一桶金。

以古朴的木门、裂缝的石墩和象征吉祥的石器三个镜头唤起观众对泽商曾繁荣一时的历史回忆,更加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意味深长。

<三>用解说词表述过去或未来时,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解说:“这就是第一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阳钢针。

大阳钢针是晋城手工制铁业的代表产品,它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

钢针虽小,却要经过72道工序。

对于一家一户来讲,一般每户只干一道工序,专业分工,各执一艺,流水作业,相关的一系列手工业都被带动起来”。

此处解说词的运用,形成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关系的契合点,自然地过渡,给人带来一种流畅舒服的感觉。

这一系列纪录片作为晋城古城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阐释,阐释的不仅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种积淀代代辈辈晋城人的文化精神。

泽州古镇行

泽州古镇行

泽州古镇行作者:十年砍柴来源:《同舟共进》2019年第08期明隆庆四年(1570年),大文豪王世贞被朝廷任命为山西按察使(主管一省之治安、司法),他从家乡南直隶太仓州(今江苏太仓)起行,其著有《适晋纪行》载:“过大江,北道齐鲁,历汴抵卫,出修武,发宁郭驿,三十里抵清化镇。

山西之冶器集焉。

”清化镇今天为河南博爱县县城,明代由怀庆府首县河内县管辖。

自古为山西经由太行陉(又名丹陉,丹水由此出)抵达中原后的第一个大集镇。

凤洲先生看到的“山西冶期集焉”的景象,说明此镇在明代时已经是山西铁器运到中原进而销售到全国的集散地。

此镇因晋东南的铁器交易而繁华,乃是地利使然。

从此镇北行到万善驿,便进入到沟通豫、晋两省的孔道太行陉。

走过四十里的古羊肠道,就进入到晋城盆地。

明清时期中国北部的冶炼中心泽州便在此处。

泽潞商帮曾在明清两代能量颇大,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代沈思孝在《晋录》中如此记载:“泽潞豪商巨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能称富。

”泽即泽州府,辖地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晋城市。

潞乃潞安府,辖地略等于今天的长治市。

二府雄踞晋东南,太行八陉中有太行陉、白陉(孟门陉)、滏口陉通往华北平原。

2019年5月上旬,我第一次来到晋城泽州县。

在泽州几日,我在古镇和古村落之间访古寻幽。

【遥想“九州针都”的往昔荣光】为了叙述方便,先介绍一下当地的地名沿革。

泽州在明代为省直隶州,清雍正六年升格为泽州府,為了避免府、县同名,将原泽州直管的地区改名为凤台县,凤台是泽州府附郭县(即府城所在地,也是首县)。

泽州府辖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五县。

民国建立后,废府存县,1913年,因安徽亦有凤台县,北凤台县改名为晋城县。

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原县级晋城市的行政区域分为城区、郊区两个市辖区。

1996年,晋城市郊区改名为泽州县。

也就是说,今天的泽州县和晋城市城区,即清代雍正六年以后的凤台县辖区。

历史文献中凡说“凤台县”凤邑”,指的就是今天的泽州县和晋城市城区。

泽州打铁花

泽州打铁花

悠久的冶铁史
泽州打铁花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丰 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山海经》曾记:“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古代泽州府地区的大阳至今还在开采的虎尾山矿区。晋 国最早使用的炼铁鼓风炉,首先在大阳发明和使用。连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也产自这里,它刀刃锋利,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泥,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
感谢观看
历史起源
山西省晋城市是著名的煤铁之乡,煤、铁资源的开采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府先民 就开始使用煤炭冶铁,这里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据说能够“陆断牛马,水截鸿雁”。正是由于冶炼行业的 高度发达,这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烟花打铁花,它的绽放靠的不是火药,却是废铁融化的产物—铁水。
据考证,“打铁花”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冶铁文化、道教文化、民间工匠文 化、祭祀文化、社会文化、节庆文化等大量古代文化成果和元素。“打铁花”是古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的一 项传统表演项目,用熔炉将铁熔化成铁水,然后洒向空中,铁水抛上空中时形成美丽的“焰火”,就像天女散花, 散落地上时,就像泼金撒银。
泽州打铁花
山西晋城市传统民间表演艺术
01 悠久的冶铁史
目录
02 表演形式
03 操作流程
04 历史起源
05 保护状况
泽州打铁花,是山西晋城市的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因晋城古称泽州及泽州府而得名。 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打铁花师傅用钢丝绳蘸上金 属汁,操起板子,随着一下用力的击打,激起铁水冲天,火星四射。 在山西晋城境内比较著名的有晋城市郊区的大阳镇和巴公镇的打铁花习俗。

泽州县举办中学生“口述历史”比赛

泽州县举办中学生“口述历史”比赛

SHANXI EDUCATION 文通讯员毋二云
古韵泽州,泽润天下,州藏古今。

为充分推介宣
传泽州历史文化,泽州县教育局与清华大学人文学
院合作,于6月2日在全县初中范围内举办“口述历
史”活动。

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讲述历史、品味
文化。

经过预赛、复赛,最终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
入围决赛。

决赛在泽州三中举行。

选手们从学生视角讲述
身边历史,或娓娓道来、或侃侃而谈,或金戈铁马、或
幽径古刹,或穿越时空、或岁月静好,充分展示了泽州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英雄之美、古韵之美,展现了新时代泽州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苗丽出席活动并讲话。

贾苗丽评价道,“口述历史”活动,既立足当前,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宣传弘扬泽州历史文化开了一个好头,也着眼未来,为全县青少年播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单位:泽州县教育局)
泽州县举办中学生“口述历史”比赛Information ·资讯
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郭维易
(投稿邮箱:****************)。

泽州古建筑景点

泽州古建筑景点

泽州古建筑景点泽州古建筑景点:穿越时光的奇妙之旅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咱们泽州那些让人惊叹不已的古建筑景点。

泽州这个地方啊,那可真是古建筑的宝库。

你随便走走,说不定就能撞见一座历经岁月洗礼的老房子,或者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庙。

这些古建筑可不只是一堆砖头瓦片,它们就像是一个个时光机器,能把你瞬间带回到过去。

当我第一次走进泽州的那些古建筑景点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都不够使了。

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还有那翘起的飞檐,都让我感叹古代工匠们的技艺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都想象不出来,他们是怎么用那双粗糙的手,打造出这么美丽的建筑来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座古庙,一进去,哇塞,那股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这里许个愿,说不定就能灵验呢。

于是我就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许了个愿,当然啦,这个愿望我可不能告诉你们,不然就不灵啦。

还有那些古老的街道,走在上面,就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古代的文人墨客,摇头晃脑地吟诗作对。

要是再穿一身古装,那就更像了。

我都忍不住想,如果我能穿越回古代,在这条街上生活,那该有多惬意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古建筑景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些墙壁上有斑驳的痕迹,或者是屋顶上有几片瓦掉了。

但是这也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啊,它们就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虽然脸上有了皱纹,但是眼睛里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泽州的古建筑景点就像是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当你走进它们的时候,你就是在阅读这些故事,感受着历史的魅力。

所以啊,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泽州的古建筑景点,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赶紧去一趟吧,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那里的!好啦,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啦。

希望你们也能去泽州的古建筑景点走一走,感受一下那份独特的魅力。

记得带上你的相机,拍几张美美的照片哦!。

山西的民俗泽州打铁花作文

山西的民俗泽州打铁花作文

山西的民俗泽州打铁花作文
《泽州打铁花,那绚烂的一幕》
哎呀呀,一说到我们山西泽州的打铁花,可真是让我印象超级深刻呢!
我记得那次去看打铁花表演,哇,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还没开始呢,我就被周围兴奋的人群感染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神奇的打铁花。

终于开始啦!只见那些打铁师傅们,穿着特制的衣服,可精神啦!他们先把铁块放到火里烧得通红通红的,就好像要烧起来一样。

然后呢,其中一个师傅用大钳子夹起那红彤彤的铁块,另一个师傅就拿着大锤子“咣咣咣”地使劲敲打。

我就在旁边瞪大眼睛看着,心里还默默想着:这铁块不会突然飞出来吧。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最精彩的部分来啦!师傅们把打着的铁花猛地一挥,那铁花就好像烟花一样“嗖”地飞了出去,在空中绽放开,变成了无数金色的、银色的小星星,然后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那场景,就像是天女散花一样,美极了!我当时都看傻眼啦,嘴巴张得大大的,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周围的人群也都发出阵阵惊叹声,大家都被这绚烂的打铁花给迷住了。

铁花落到地上,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放鞭炮一样。

等表演结束了,我还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脑子里一直都是那美丽的铁花在飞舞。

这就是我们山西泽州的打铁花呀,真的太震撼太有特色啦!每次想到那次看打铁花的经历,我都觉得特别开心,也特别自豪我们山西有这样了不起的民俗文化呢!。

关于泽州丹河发展的作文题目

关于泽州丹河发展的作文题目

关于泽州丹河发展的作文题目在山西这片古老而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泽州丹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缓缓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说起丹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去河边的情景。

那时候,丹河的水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澈,岸边也没有整齐的步道和漂亮的绿植。

爷爷总是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坑洼的地方。

河边的泥土带着一种特殊的腥味,还有被河水浸泡后的松软。

我们会找一块相对平坦的大石头坐下,爷爷就开始给我讲他年轻时候在丹河边的故事。

爷爷说,他们那时候在丹河边种地,全靠老天赏饭吃。

要是赶上雨水多的年份,丹河涨水,淹了不少田地,那一年的收成就没了指望。

但要是遇上干旱,又得眼巴巴地盼着丹河能多留点水,好引去灌溉农田。

那时候的丹河两岸,多是些杂草和稀稀拉拉的树木。

人们也没有太多心思去打理这片河岸,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忙碌。

可即便如此,丹河依然是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夏天的时候,男人们会在河里洗澡,孩子们则在浅水区嬉戏玩耍,虽然河水没有现在这么干净,但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丹河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政府开始重视丹河的治理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先是清理了河道里的淤泥和垃圾,让河水变得清澈了许多。

接着,又在两岸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一到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把丹河装点得如诗如画。

还记得有一年春天,我特意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去丹河踏青。

当我们走到河边时,都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

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向我们招手。

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那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我们沿着新修的步道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丹河的新变化欢呼。

而且,丹河周边还建起了不少休闲娱乐设施。

有供人们健身的器材,有孩子们喜欢的滑梯和秋千,还有专门的钓鱼区域。

每到周末,这里就变得热闹非凡。

一家人带着帐篷和美食,在河边找一块空地,支起帐篷,铺上野餐垫,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25016434_晋城铁壶

25016434_晋城铁壶
同时,郑家村还是岳池曲艺文化研究、创作、教育、传承、演艺的中心,拥有岳池灯戏、岳池高亭等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清音、盘子、竹琴等曲艺形式在景区都进行常态化展演。同时,景区还不定期举办节庆活动,如国庆 农家行、美食百桌宴、宋服巡游展、乡村模特秀、百名诗人颂桃花“桃花诗会”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设计好铁壶的造型与图案,然后按照设计,由从业 10 年以上的雕刻师在实心的壶型泥坯上雕出一把 泥壶,再用石膏包裹住泥壶的外部,待其干透后开模。开模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古代人认为女人比男人更能 胜任这份工作,故有“传女不传男”的说法。
接下来是铁壶制作的关键环节,又分为 5 个步骤。 首先,在开模后得到的石膏模具里倒入液态蜡,并摇动模具,使蜡完整而均匀地覆盖石膏内壁,这就是“摇 蜡”。摇蜡是整个工序的重中之重,因为蜡模的厚度即未来铁壶壁的厚度,如果摇不匀,出炉的铁壶就会厚薄不 一,成为残次品,对此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厚一指,孩子耻”的说法。摇蜡完全依靠工匠的手感,器形图案不同, 摇蜡的轻重缓急就不一样。按照传统,从业 15 年以上的工匠才能担当摇蜡大任。 摇出的蜡模易出现瑕疵,壶面图案越复杂,在摇蜡过程中就越容易丢失细节,这全靠修蜡师往回修补。修蜡 非常考验耐心,工匠还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判断力,才能将壶面上的图案修复得流畅美观。 接着需要为修好的蜡模打造一副砂壳,这称为“制壳”。制壳不仅耗时,而且制壳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13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畅游乡村 CCoouunnttryside Tourism
“七仙盆”是喇叭沟门的另一处自然风景奇观, 它位于喇叭沟门乡苗营村北的驼峰沟里。这里矗立着 一块巨石,经过常年的雨水冲刷,表面非常光滑,而 光滑的巨石之上,则有几个天然的石凹,石凹里常年 有水,看起来就像七个波光粼粼的水盆,这便是“七 仙盆”名称的由来。这处景观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 尽可能地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夏天可以来此避暑 纳凉,秋天则能观赏彩叶。

介绍泽州历史的演讲稿范文

介绍泽州历史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悠久的历史。

泽州,一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地方,她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下面,就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泽州的历史长河,感受她的魅力。

一、泽州概况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临河南省,南接河南省的沁阳市、修武县,西靠山西省的阳城县,北与山西省的高平市、陵川县相邻。

全县总面积为2021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

泽州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二、泽州历史沿革1. 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泽州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这里出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泽州地区属冀州、兖州、青州等诸侯国。

周代,这里属晋国,称为“晋阳”。

3. 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泽州地区属并州。

汉代,设泽州郡,辖境包括今天的泽州县、高平市、沁水县等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泽州地区属并州、冀州。

这一时期,泽州地区政治动荡,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5.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泽州地区属潞州。

这一时期,泽州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

6.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泽州地区属潞州路。

这一时期,泽州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7.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泽州地区属平阳府。

这一时期,泽州地区经济、文化、政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泽州历史文化1. 历史遗迹泽州地区历史悠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如:晋城古建筑群、高平古建筑群、沁水古建筑群等。

这些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 名胜古迹泽州地区名胜古迹众多,如:青莲寺、崇庆寺、崇圣寺、悬空寺等。

这些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3. 文化遗产泽州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如:泽州剪纸、泽州刺绣、泽州面塑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泽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4. 历史名人泽州地区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唐代诗人王维、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等。

古泽洲铁史: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

古泽洲铁史: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

PAGE 17科学之友 2016.08泽州铁货是指晋城市的传统铁货铸造手工技艺。

晋城,古称泽州府,因煤、铁矿资源丰富,有“铸铁之都”的美誉,至今已有3 000多年冶铸历史。

天赋灵犀的自然条件,使历朝历代都有在此设官冶铁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人就开始使用煤炭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使用露天煤冶铁。

到了唐代,泽州已出现了地下采煤。

北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已非常广泛,由于品质优良,连当时的都城汴梁都大量使用泽州煤炭,使得泽州煤炭日输中州不绝。

直至今日,煤炭业,依然是晋城的支柱性产业,是晋城经济发展的命脉。

至于铁矿的开采,同样非常久远。

晋城人有发达的冶炼业。

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南北朝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牗牍的冶炼最盛时,犁镜炉近百座,产品有500多种规格,年产600余万件,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

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

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

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官方允许百姓冶炼铸造铁器,泽州地区民间铁器驰名海内外,铁器商人涉足全国。

“煤铁之乡” 名不虚传传说蚩尤在泽州发明冶铁技术,锻造铁货。

冶铁虽始于春秋,但这个传说足以说明晋城冶铁之古泽州铁史: 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早。

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就是全国最主要的产铁中心之一。

春秋时的农耕器具铁镈,在炼铁遗址中也有实物的残件收集在农户手中。

战国时,这里的实用铁制品已经很丰盛,仅在1955年挖掘的战国墓中,一次就出土铁凿、铁锥、铁斧、铁铲等铁类工具17余件,这便说明战国时古泽州一带,铁已经可以制造各种生产工具。

《山海经》记曰:“虎尾之山,其阴多铁。

”虎尾山,就是今天泽州县大阳镇的一座小山。

从春秋战国至清末,这里一直以开采地上明矿冶铁为主,清末才开始凿井采矿。

秦朝时期,这里的冶炼已初具规模。

汉唐时,已用铁铸钱造币。

西汉时,这里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

北宋时期,泽州为全国著名冶铁区之一,境内的“大广冶”为冶 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古代埃及将其称为神物,而它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巨大。

泽州铁器始末

泽州铁器始末

泽州铁器始末(铁镇)泽州冶铁历史悠久,几经岁月沧桑,有几多土生土长的晋城人脑海里还有一丝一缕关于泽州铁器的印象,最深刻的怕就是铁锅,可是那些铁锅也正在日益消亡,拯救晋城冶炼文化势在必行。

泽州铁器的辉煌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段:一、生动的历史传说在成书年代尚有争议的《山海经》中,有一段记载“中次经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山,其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书中所记载有虎尾山,今天泽州县的大阳镇也有虎尾山,并且也有铁矿,历史的巧合,让晋城人相信此山即彼山。

在大阳镇中流传着“阳阿古剑”的传说,阳阿古剑是一把古代名剑,与轩辕剑、干将莫邪剑一样有名,清高平人毕振姬在《四州文献》中赞其“能陆断牛马水截鸿雁”,系皆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但是当地人宁愿相信自己的祖辈曾经确实技艺精湛足以造一把名剑。

并且认为造此剑者是铸剑大师姓卓,后迁以冶铁致富。

也许是牵强附会却展示着当代人对于古代泽州人铁艺的自豪。

二、艰难的光辉岁月汉代各地设铁官以管理铁矿。

两晋南北朝时期,铁和刚的生产更发展起来北齐綦毋怀文造钢刀能手,使用“淬炼发”,各地设官冶炼,《隋书百官志》“齐诸冶并设丞,隶太府。

东道有武安,滏口,白涧三局”其中武安指沁水而白涧指的是阳城可见当时晋城的冶炼技术先进,并且冶炼在当时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地位。

西沟在西晋时产铁犁,隋唐时名扬天下,销往江南、甘肃、陕西等地。

唐代山西冶炼的范围扩大,冶炼工艺有所提高,铁器生产增多,铁货交易频繁,官吏插手贩运铁器以盈利。

宋代由于财政困难,大量铸铁钱。

泽州的大广冶是当时的产铁区,宋政府屡次造铁钱于此,“河东转运使陈尧佐奏减泽州大冶矿铁课”“及奎徙河东,又铸大铁钱于晋、泽二州”“于是奎复奏晋、泽、石三州及威盛军日铸小铁钱。

独留用河东”(见《宋史食货志》)。

辽、金时期,晋城冶铁也相当发达,在凤台县(晋城)青莲寺有1163年(金世宗大定三年)有大钟,在陵川县也有一个大定年间的钟。

泽州打铁花的传承与发展——以来村打铁花为例

泽州打铁花的传承与发展——以来村打铁花为例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atiehua in Zezhou——Take Datiehua in the Village of Laicun
for an Example
作者: 原佳丽
作者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版物刊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3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泽州;打铁花;传承;发展
摘要:泽州打铁花是流传于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的一项传统民间表演艺术。

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把滚烫的铁水抛打到天空中,铁水在黑夜里像大伞似地从高空落下,形成徇烂多彩的烟火,美轮美奂而又惊险刺激。

每次打铁花表演,都是一次视觉的盛宴,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造成万人空巷的轰动场面。

但打铁花这项活动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人民多方共同努力,才可以长久地沿续下去。

晋城晋韵 堂里风光尽在一“壶”

晋城晋韵 堂里风光尽在一“壶”

作为“煤铁之乡”,晋城在历史上曾创造过无数辉煌,特别是明清时期,冶炼技术发达兴盛,工匠云集,“九头十八匠”一度闻名全国。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货产品附加值不高、品位低的问题开始凸现,铁货逐渐失去了往日风采,令人十分惋惜。

重拾古铁技艺 续放异彩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让长期关注泽州铸造发展的晋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战平着实吃惊不小。

2012年广州国际茶博会上,专营日本铁壶的香港永茂隆刚开展15分钟,4把最贵的铁壶就被一抢而空。

铁壶虽然在韩国、东南亚等地也有制作销售,但传统意义上一般指日本铁壶。

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西方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

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江户时期,今日除南部铁器仍有持续创作与生产,曾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已在昭和期间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及战争而断绝。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

“东洋的茶道源自中国,如今,与之相伴而生的日本铁壶,正在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禁让人唏嘘。

最让人震撼的是,在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一把日本老铁壶,能拍出四五十万元的价晋城晋韵堂里风光尽在一“壶”格。

这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记忆,却要让源于中国的日本铁货在自己的家园里盛行,这更坚定了我们继承并光大文化遗产的信心。

”晋韵堂古泽州铁货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战平如是说。

为了使泽州铁货再度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晋战平投资3 000多万元,成立了晋韵堂古泽州铁货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随后,他四处走访,想方设法收集老铁壶,吸取其精华成分,同时聘请资深传人马毓平为釜师指导,并聘请国内一流雕刻师亲自操刀。

自2013年初成立以来,晋韵堂走访了21个村落,在原有的雕刻工艺上进行创新。

其创作生产的很多具有三晋文化特色的铁制产品,逐步将“古泽州”铸铁、冶铁工艺发扬光大,并在新工 晋城开发区内,晋韵堂古泽州铁货展厅的大门上,“铁在说”三个字让人觉得这里是一座铁货的博物馆。

当中“会说话”的铁壶系列,能让你倾听凝固在铁器上的悠久历史文化。

锻钢法文言文翻译

锻钢法文言文翻译

锻钢法文言文翻译锻钢法文言文翻译锻钢法一文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收录于《梦溪笔谈》。

下面就随店铺一起去阅读,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锻钢法文言文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

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锻钢法文言文翻译世上锻铁所称的钢铁,是用柔铁盘屈起来,再把生铁嵌裹在它的中间,用泥封好烧炼,锻打使它们相互渗入,这叫团钢,也叫作灌钢。

这不过是伪钢罢了,暂时依靠生铁使它坚硬,再经过两三次烧锻,生铁自然成为熟铁,仍然还是柔铁。

然而天下没有人认为不对,是因为不认识真钢罢了。

我出使时,到过磁州锻铁作坊,看过炼铁,才认识了真钢。

凡是有钢的铁,就像面里有面筋,洗尽柔面,那面筋就现出来了。

炼钢也是这样,只需要选取精铁,锻打一百余次,每锻一次就称一次,锻一次就减轻一点,直到锻打多次而斤两不再减少,这就是纯钢了。

即使再锻百次,也不会损耗了。

这乃是铁里面的精纯部分,它的色泽清明,磨光后就呈现出黯淡的.青黑色,与一般的铁迥然不同。

也有锻炼精铁,直到耗尽而完全没有钢的,这全取决于出产的地方。

作品赏析:《锻钢法》记载了我国古代锻铁为钢的两种工艺方法:团钢法和百炼钢法,并对它们的优劣作了比较。

团钢法(或称灌钢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低温炼钢法。

团钢是把生铁与柔铁相掺和。

经过“泥封炼之,锻令相入”的工艺制成的。

这一炼钢法在古代运用得相当广泛,许多钢制件都是用这一方法制作的。

例如,北朝时代的工匠綦母怀文造“宿铁刀”,锋利无比,可以“斩甲过三十扎”,就是用团钢法锻制的(见《北史艺术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泽州铁史:时光浇铸的凝固之“焰”
作者:
来源:《科学之友》2016年第08期
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古代埃及将其称为神物,而它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巨大。

如今想买一个纯铁的东西都很难,因为有了各种材质的替代品,而承传老技艺,应时出现的古泽州铁器铸造工艺却满足了人们对日用铁具的所有幻想。

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泽州铁货是指晋城市的传统铁货铸造手工技艺。

晋城,古称泽州府,因煤、铁矿资源丰富,有“铸铁之都”的美誉,至今已有3 000多年冶铸历史。

天赋灵犀的自然条件,使历朝历代都有在此设官冶铁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人就开始使用煤炭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使用露天煤冶铁。

到了唐代,泽州已出现了地下采煤。

北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已非常广泛,由于品质优良,连当时的都城汴梁都大量使用泽州煤炭,使得泽州煤炭日输中州不绝。

直至今日,煤炭业,依然是晋城的支柱性产业,是晋城经济发展的命脉。

至于铁矿的开采,同样非常久远。

晋城人有发达的冶炼业。

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南北朝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牗牍的冶炼最盛时,犁镜炉近百座,产品有500多种规格,年产600余万件,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

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

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

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官方允许百姓冶炼铸造铁器,泽州地区民间铁器驰名海内外,铁器商人涉足全国。

“煤铁之乡” 名不虚传
传说蚩尤在泽州发明冶铁技术,锻造铁货。

冶铁虽始于春秋,但这个传说足以说明晋城冶铁之早。

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就是全国最主要的产铁中心之一。

春秋时的农耕器具铁镈,在炼铁遗址中也有实物的残件收集在农户手中。

战国时,这里的实用铁制品已经很丰盛,仅在1955年挖掘的战国墓中,一次就出土铁凿、铁锥、铁斧、铁铲等铁类工具17余件,这便说明战国时古泽州一带,铁已经可以制造各种生产工具。

古董铁壶《福在眼前》
《山海经》记曰:“虎尾之山,其阴多铁。

”虎尾山,就是今天泽州县大阳镇的一座小山。

从春秋战国至清末,这里一直以开采地上明矿冶铁为主,清末才开始凿井采矿。

秦朝时期,这里的冶炼已初具规模。

汉唐时,已用铁铸钱造币。

西汉时,这里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

北宋时期,泽州为全国著名冶铁区之一,境内的“大广冶”为冶铁官炉,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钱)。

明清时期,泽州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极为鼎盛,泽州境内的大阳镇被誉为“九州针都”,生产的“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

大批泽州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就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远出国门,卖到东南亚一带。

北宋熙宁五年,日本僧人将泽州煮茶铁货带回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致的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并销往全球各地。

清朝至民国年间,古泽州铁货发展到鼎盛时期。

“高平铁、晋城炭”名扬天下,“九州针都”大阳的钢针,也成了铁货的集散地,促进了古泽州铁货的生产发展。

古泽州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为这里制作铁货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古代这里几乎家家有铁炉,户户会打铁,村村能见到堆积如山的古代炼铁炉渣。

无论白天黑夜,乡村大小街巷里,随时可听到风箱的呼哧和铁锤的叮当声响。

往往是夫妇儿孙形成家庭作坊,祖辈相传手艺,代代经营,前店销售后场铸造,铁货源源不断地由商家贩运到全国各地。

这里的铁货制作工艺高超,规格精巧。

长河,古称阳阿水,发源于大阳镇境内。

历史上,泽州县的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河流域,其中尤以大东沟镇的辛壁、下村镇柳树底、史村河和川底乡的和村为最。

辛壁村流传有这样的民谣:“村东三十张小方炉,黑夜火龙一大片。

”据辛壁德顺山等炉户签订的协约记载,民国24年,村中就有17家炼铁字号。

其实,不只是大阳和长河流域,泽州府所属五县,铁矿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又以阳城为最。

明成化版的《山西通志》中记载:“铁,唯阳城尤广。

”有首《打铁花行》的小诗称:“并州产铁人所知,吾州产铁贱于泥。

”早在明洪武初年,阳城全县生铁产量为575吨,居全国各省铁产量第五位。

到天顺年间,阳城“每年课铁不下五六十万斤”。

按明代课铁“第三十分取其二”的税率计算,阳城县年产铁量更是大得惊人,比洪武初年提高了七八倍,居全国第一。

有根在此:“九头十八匠”
泽州的村落和泽州人一样,朴实而内敛。

就连村名也是如此,以姓氏和从事的职业来命名,孟匠、郝匠、牛匠、马匠、申匠……除此之外,叫“头”的村名也很多,岗头、二圣头、花园头、椿树头……这些村名一直延用至今。

泽州在金、元朝时期是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国与宋朝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为了保证战争对铁制兵器的需要,金国的奴隶主将领将各地的匠人抓来泽州,在这里设立了头下军州,实行头户州制度管理工匠,如此便形成了许多带头的村落。

冶炼业发达兴盛,铁匠云集(那时叫小炉匠)。

元朝与南宋对峙时,泽州又成了元与宋交战的前沿阵地,元代的奴隶主军事首领继承了金代的头下军州制度,建立了匠户制度,实行匠州制度管理工匠,如此又形成了许多带匠的村落。

这便是晋城史上著名的“九头十八匠”的来历,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演变到今天早已经不止九头十八匠,但“九头十八匠”的传说从古代泽州到今天的晋城,一直在民间口头相传,流传地域广泛,并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学研究价值,不仅为晋城地区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晋城经济提供了生动的文化依据。

铸铁壶《汇通天下》
至今,晋城市以“头”“匠”命名的村庄众多,印证了当年晋城冶炼行业的繁荣昌盛。

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一副对联可基本确定“十八匠”是哪些村子。

这副对联的上联是:冯吕苗郜夏马牛;下联是:孔申司孟谢武侯;横批是:金江郝段。

至今,在晋城泽州县以“头”字做地名的有50多个,以“匠”字做地名的有近30个,如东谢匠、西谢匠等27个村名至今仍然沿用。

其中,苗匠村,古称苗庄里,苗氏后人多经商,开有染坊,工艺较好,所以称为苗匠,为晋城“十八匠”中的首匠。

这也从侧面映衬出当时泽州铁货的辉煌。

小插曲作梗气焰不消反长
泽州铁货在煮水过程中,可吸收水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因而煮沸的水软而甘甜。

长期饮用,还能补充铁质,有效预防贫血。

长期用铁锅炒菜,铁锅表面会生成一层油膜,不仅不粘锅,还能避免各类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铁器产品附加值不高、品位低的问题日趋凸现,老铁壶、铁锅、铁勺等一系列铁制厨具逐渐被人们遗弃,取而代之的是质地轻薄的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民用铁货一度失去往日风采。

铸铁壶《五台山》
如今,在晋城,能体现往日辉煌历史的,多数为生产经营民用铸管、铸件和机械工程配件的工厂。

泽州铸造与文化的嫁接在此岸逐渐萧条,但在彼岸却异常繁盛。

受此影响,晋城市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大阳手工制针”“泽州打铁花习俗”等,与“铁货冶铸文化”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晋韵堂铁壶工厂,正是以古泽州铁货为中心,结合了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科技,致力于传承经典古泽州铁货古法工艺,契合东方现代美学与古泽州传统工艺属性的表达,让更多人知道古泽州铁在我国冶炼史上的重要贡献和铸铁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并从使用古
泽州铁货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从而不断振兴古泽州铁产品,弘扬古泽州铁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