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学案三 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3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3 中图版必修2

2014高中地理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3 中图版必修2 【课题】必修2模块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广东省为例》【所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课标分析:行为条件:“联系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行为动词:“说明”;认知内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本标准要求的知识认知水平属于理解水平;技能认识水平属于迁移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著名理论,可以作为学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基础。

但本条“标准”没有把“中心地理论”一词放于其中,说明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应该“牵涉思想,不及理论”。

因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涉及“中心地理论”,作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机会。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从城市群体的角度来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教材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概述城市中心地理论的形成和特点。

教材通过案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及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材(中图版)与课标的对应关系1.教材通过“活动”,说明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关系。

2.教材通过“阅读”“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材料,说明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

3.教材通过文字材料,概述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4.教材通过图2-1-11及文字材料—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四种版本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对比通过对四个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对比,标准最低的要求为:以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中心地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也是该条课程标准的基本底线。

学情分析:作为城市学生,深圳的高一学生对不同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一、高考预测1.根据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地域形成的影响2.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3.理解城镇地理位置与城市规模及其扩大的关系4.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等级划分5.结合城市区域图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原因,重点考查城市的总体方案设计、城市合理规划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自学自练(一)、城市形态1.影响因素:______、河流、交通线等因素。

2.类型(1)_ _____:如成都、合肥、华盛顿等;(2)________:如重庆等;(3)________:如洛阳、西宁、宜昌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a.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⑨____________(比重)。

分化:⑩________住宅区与⑪________住宅区。

b.商业区:位置:市中心、⑫__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c.工业区:工业活动的特点:⑬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⑭________模式。

2.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a.表现: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⑮________的高低。

b.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⑯______________和⑰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c.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3课《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3课《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城市空间构造
【学习重点】
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区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难点】
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学习过程】
一、城市功能区
【合作交流】阅读图2-3-2、2-3-3、2-3-4和课本P45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合作交流】读图2-3-6“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才能图〞和课本内容,探究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地理位置:
2、交统统达度:
【合作交流】阅读“知识窗〞,探究空间构造形式,完成下表:
形式 成因 特点 举例 同心圆形式 成都 扇形形式 沈阳 多核心形式 淄博 将来“田园城市〞
珠海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合作交流】读图2-3-11、2-3-12、2-3-13、2-3-14和课本P50,探究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和城市格局的影响:
【重要图表】 【课堂小结】
城市边缘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距市中心间隔
地租 对应地租直线
成因 区位选择原因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景观
美国城市
欧洲城市 建筑格局
我国古代山水城市
我国古代帝王都城 美国首都华盛顿。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1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3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地理必修2中图版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地理必修2中图版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新课标教材《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方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材分析]教材第一节包括两项课标要求,第一课是“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内容包括“城市内部主要功能区”“不同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三部分。

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重点解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及工业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历史、经济、社会和行政等原因。

[学情分析]昌河中学位于景德镇市昌河工业住宅区旁,离昌河工业区和新形成的新厂商业区以及市中心商业区都较近,学生对各功能区比较熟悉。

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知识和地理知道储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取得教学效果的保证。

由学校附近地区的点、线扩展到市区的面,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分析功能区分布规律及原因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关键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城市主要功能区特征比较,使学生通过使用对比分析方法,掌握各功能区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地图、统计表和文字等信息,对景德镇市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分布加以分析,进而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景德镇市为案例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成因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讨论,结合情感教学、问题探究为主,采用多媒体展示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2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都市地图,说说不同都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2.通过对比,说出都市功能区的形成、特点及类型。

3.联系实例,分析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说出其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4基础梳理自学导引完成优化方案P25探究一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摸索:1、都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2、要紧都市功能区有哪些?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分别是什么?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 1 ,2小题第二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6探究二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摸索:3、阻碍地租高低的因素要紧有哪些?优化方案P27例2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3—6小题,风向玫瑰图的判读技巧“风向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依照各方向风的显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犹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如图一),确实是风向玫瑰图。

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在气象统计、都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例如,把居民区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把污染大气的工厂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方向;在季风气候区,污染大气的工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对都市的污染。

【判读技巧】1、判定风向风向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别处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如图二中,①表示北风,②表示西风;图三中,③表示东北风,④表示西南风。

2、判定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刻内各种风向显现的次数占所有观看次数的百分比。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如图二中,①线段最长,为当地的主导风向;②线段最短,为当地的最小风频。

假如当地的主导风向相反,则为季风风向,如图三中,其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

[重点难点]1、分析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了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大纲]二、城市功能分区1. 功能区的基本特点1). 功能区的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2). 功能区的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功能2. 住宅区1). 地位: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 形成:工业革命以后3). 分化特点:在建筑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在位置上出现背向发展的状况3. 商业区1). 区位要求:位于城市几何中心或主干道两侧及结交拐角处2). 中心商务区的特征①. 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 人流车流.昼夜差别很大;③. 建筑物高大稠密;④.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4. 工业区1). 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2). 区位: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三、城市空间结构1、影响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2、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海口政区图〉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海口。

谁能描述一下,海口的形状?〈答〉略〈讲〉海口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形态呢?他的内部结构又如何?是否合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的学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讲述新课:一城市形态〈讲〉各城市的形态要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同,形态也就各异。

不同的城市形态又是不同的城市在管理、投资、环境问题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不足请同学们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表〈答〉表略〈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们一般从什么方面去分析一个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呢:? 〈答〉从交通通达度、服务与管理、市政投资大小、城市环境以及发展余地等方面来分析二城市功能分区〈过渡〉一个城市为了实现其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等作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城市空间和资源,都会自然或有意地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在城市内部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和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

3.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及发展变化。

4.能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前预习1.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类型?2.这些土地利用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没有明确的划分?3.住宅区有何特点?可分几类?按照什么标准划分?4.工业区有何特点?在布局上有何要求?5.商业区有何特点?其人口变化是怎样的?6.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哪些课堂探究【探究一】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探究二】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探究三】电视经常报道,我国某大城市位于市中心的地块被房地产商以每平方米几万元的高价购买。

城市中每块土地上最终形成的功能区,是由从事各项功能活动的主体所付租金的高低决定的,并不是由土地的租金决定的,租金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付租能力是决定因素。

(如图所示)。

(1)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名称是什么?(2)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功能分区成因【探究四】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 2.3城市空间结构1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 2.3城市空间结构1

课题: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授课人:时间:学习笔记【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功能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理解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功能区形成的影响。

3.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2.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3.经历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思维过程,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探究能力和爱护社会的意识。

2.养成勤于思考、注意推理的习惯。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学习难点】:中心地理论与城市体系。

【学习流程】【课前预习】,分布特点:城市功能区,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城市空间结构历史因素: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经济因素:(1)市中心A,商业付租能力最高,为商业区;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靠近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企业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2)市中心外缘B,住宅付租能力最高,为住宅区;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目的是有利于上下班,也有利于消费和购物。

(3)远离市中心的C区,工业付租能力最高,为工业区;因为工业生产一般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所以远离市中心。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如收入水平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并背向发展。

4.政策因素■及时训练(巩固学习)1.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各项活动竞争并且在空间上高度集聚B.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开阔C.人口众多 D.交通发达,通达度高2.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 ( )A.文化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3.工业区的形成有利于 ( )A.环境保护 B.改善交通,降低成本C.获得规模效益 D.增加就业机会4.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5.下图为某城市空问结构示意图。

该城市功能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 2.3城市空间结构2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 2.3城市空间结构2

课题:城市空间结构(第2课时)授课人:时间:【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功能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理解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功能区形成的影响。

3.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2.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3.经历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思维过程,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探究能力和爱护社会的意识。

2.养成勤于思考、注意推理的习惯。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难点】: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区位及其成因。

【学习流程】【课前预习】■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城市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问题】:学习笔记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影响建筑景观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______,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欧洲城市中心多______、______等建筑,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外。

原因:城市发展历史不同,美国城市发展历史___,欧洲城市发展________,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影响建筑格局杭州:受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山水城市。

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其它主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以显示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_______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投资也相对较高于行政管理,不便,建设投资大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城市为何种布局形式,城市用地集中还是分散布局,以及组合的形式和规模,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

城市布局形式又称城市的基本形态,通常可以简单分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类。

城市布局形式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例子大多数中小城市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中小城市特点以一个生活居住用地为中心,多个工业区布置在周围受地形和河流影响,城市用地分成若干片,每片由一个生活区和工业区组成原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点节省成本工业区分散,造成污染源分散缺点环境污染较集中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也相对较高■重点点拨(方法学习)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建筑景观2.影响建筑格局■及时训练(巩固学习)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3题。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鲁教版 必修二 高中地理教案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鲁教版 必修二 高中地理教案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

威海二中高一地理必修二新授课导学案序号9学习课题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1课时)主备人集备时间第6周课标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出其空间分布特点2、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3、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1、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城市功能分区学习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一、城市功能区二、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学习过程】知识导航●【复习回顾】温故而知新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能否举例说明?●【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城市功能区一、课前准1、形成原理: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和也不相同,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类型联系实际想一想:城市的不同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举例说明。

【阅读46页知识窗】了解中心商务区及其特点。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一)历史因素。

(1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2)城市功能分区也是一个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二)经济因素。

城市土地价格(即地租)的高低和和有关。

而付租能力是由商业、住宅、工业等各种功能活动本身决定。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形成商业区;在______________处形成住宅区;而在地租较____的其它地方形成工业区。

读图2-3-6,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用字母表示出城市中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范围并分析原因。

【绝对重点】(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

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此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建筑景观中,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标能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法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和价值观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析: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动力:学生具备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知识和思维,也具备了人文地理环境最重要的要素──人口的知识和思维,并且在成长过程的日常生的感性认识。

法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程题导入回忆上一章的内容紧跟老师思路:聚落城市与农村生产生活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形成与强化: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翻开课本18页,准备学习“城市内部节预定目标:明确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识城市的逻辑思路和辩证方法节预定目标: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识城市的整体(大体情况)明确城市“整体”与“城市形态”的明确“城市形态”的概念带着思考研读图2.1团块状条带放射状组团状分析并出思考结果!──地形平原地区:团块河流谷地与交通河流分割与规划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团块状──组团状──团块状──卫探讨自己最为熟悉的广州市的城市形判断并明确!定目标: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识城市的局部(具体情况)明确“整体──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从感性印象到系统了解学生读图分析判断分析解读自身最为熟悉的城市的功能广州的商业区广州的行政区广州的教育区──大广州的高新技术区─广州的居住区──番广州的工业区──南明确:城市的基本功能区思考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内在动力──净化认识!定目标: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以及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集预告和作业布置定目标:强调“整体-局部-整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活动”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

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①了解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区位因素。

②根据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地域形态的影响。

③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④了解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城市是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P262、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的、的和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关系。

P26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般有自然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区位(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3、城市用地可划分为:用地、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建筑用地、农业用地。

城市土地利用可以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

P294、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

其业、、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十分发达。

地租最。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交汇处,通达程度高。

P315、西方城市结构学说:模式、模式、模式。

P326、中心地理论: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率先提出。

该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等级、、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P34-35⑴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和的地方。

⑵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和的作用的范围。

⑶门槛人口: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或服务。

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

⑷理论观点:①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的中心地。

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比。

②城镇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广,彼此相距远,高级商品越多;城镇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高级商品越少。

二、补充知识1、城市分布与地形、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如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②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教材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城市的知识,在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中,学生也对城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

本节是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分为三部分内容:城市化、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又是本节重点。

城市内部的结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研究城市内部结构也可以了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因而本节内容是学习城市化的基础。

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②理解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③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②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分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③经历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思维过程,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②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了解生活的城市,由此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③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学情分析】对于城市功能区和地域文化这两个词学生或许感到陌生,但学生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对工业、商业等各种活动有感性认识,而且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感知力很强。

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整理、分析资料和课堂讲解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运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

主要采用了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1)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2)常见功能区判断1.城市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 )2.某一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 )3.城市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

( √ )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

(2)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地租高低: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2)社会因素⎩⎪⎨⎪⎧收入高低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发展变化(1)城市发展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功能用地混杂布置。

(2)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区的工厂企业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探究点一城市功能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A功能区的位置特征。

答案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

2.如果B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位置特征。

答案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有何好处?答案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3课《城市空间结构》学案(4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3课《城市空间结构》学案(4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3课《城市空间结构》学案(4页)方面,它们的影响如图: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经济因素:通过地租的高低影响城市功能分区。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__________的远近。

(1)交通通达度: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土地租金存在相应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二、典题示范(2019·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2)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三、拓展运用问题: 1、为什么保山市工业区没有布局在老城区的外围而是集中布局在东南部?2、保山市高级住宅区最宜布局在什么位置?四、当堂检测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1、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2、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本339页选择题。

2、预习第八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城市空间结构考点一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城市(1)含义:城市是_______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_______、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_________密集、生产效率和_________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因素(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__________。

(2)城市区位因素3、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_________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________、沿湖、_________地区城镇较多,在___________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__________________、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_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城市。

【提示】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反思归纳】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地形: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山区的谷底,湿热地区的高原气候: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河流:两条河的汇合处;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过河点的位置;河口位置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其他:政治中心、军事活动、宗教活动中心【题目】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问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②④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考点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城市土地利用可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

2、城市功能分区(1)功能区:___________、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_________、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__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3)中心商务区主要功能:具有商务枢纽只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特点: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_____为主;交通运输便捷;________十分发达【提示】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显的界限;二是在同一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行政用地等相对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反思归纳】城市土地功能分区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历史因素:历史背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行政因素: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直线斜率最大,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直线较平缓,住宅付租能力因距市中心距离变大而减小直线斜率最小,距市中心远近对于工业影响最小(2)交通通达性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__________用地。

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________用地。

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________用地。

【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第一,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第二,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第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⑭________模式。

2.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a.表现: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⑮________的高低。

b.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⑯______________和⑰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c.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⑱________不同: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3)⑲________高低。

(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

(5)历史原因。

【题目】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图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A. 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 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 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 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题目】城市地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 12 ~ 13 题。

12 .与上图中 M - N 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13 .图中 P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 .土地形状不规整B .交通不便C .远离市中心D .受铁路影响【读图技巧】城市地租水平线的判读,关键抓住两点:(1)地租由高值中心向四周降低,一定地段出现地租次高峰。

(2)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基本影响因素。

距市中心的远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有时需要根据信息确定市中心的位置;交通通达度一般市中心最高,环线与干线交会处次之,城市外围较低。

【地租曲线图】城市中地租随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变化而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A.社会知名度更高B.环境的质量更好C.交通通达度更高D.距行政中心更近16.2010年,e处最可能是()A.文化区B.商业区 C.住宅区D.工业区考点三中心地理论1、概念研究城市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_______(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________,且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________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_______低级服务范围。

【反思归纳】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1、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高等级城市(大城市):城市数目少;城市功能多;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大城市嵌套小城市】低等级城市(小城市):城市数目多;城市功能少;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 ⑥①②B. ⑤③⑥C. ③②④D. ①④⑤【题】城市区位因素和城市功能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

读图回答1~2题。

(1) [2015·高考江苏卷,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 文化底蕴深厚B. 商业繁荣发达C. 人口高度集聚D. 水陆交通便利(2) [2015·高考江苏卷,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 行政功能为主B. 军事功能为主C. 文化功能为主D. 经济功能为主第21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概念:人口和________在空间上集聚、________地区转变为________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1)___________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__________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意义改善地区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的效率;城市创造更多的________机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影响乡村___________方式,提高乡村对外开放程度;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可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__________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____________的发展密切关联总体【方法技巧】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判读方法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题】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 20%~30%B. 30%~40%C. 40%~50%D. 60%~70%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 工业化程度高B. 人口增长率增大C.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程使人们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2)城市_________深刻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2、城市环境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低价房租昂贵、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3)逆城市化: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低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