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咬文嚼字3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高三语文课本中,《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咬文嚼字》原文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
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
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
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
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
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
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
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
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
“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
高二语文优质教案《咬文嚼字》(优秀
高二语文优质教案《咬文嚼字》(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咬文嚼字》。
文章详细论述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指出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字词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对词语内涵的挖掘、词与词关系的辨析、文字背后的情感色彩探究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准确、生动、形象地使用词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教学重点:词语的选择与运用;文本的深入阅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名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出文学作品中文字的精妙之处,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观点,了解“咬文嚼字”的意义。
3. 内容分析:a. 对词语内涵的挖掘:以课文中的例子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内涵。
b. 词与词关系的辨析:通过例句,让学生分析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修饰、并列等。
c. 情感色彩的探究:分析课文中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词语运用的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心内容:《咬文嚼字》2. 板书提纲:a. 词语内涵挖掘b. 词与词关系辨析c. 情感色彩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举例说明课文中一个词语的内涵。
b. 请分析课文中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表达效果。
c. 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并解释其表达的情感。
2. 答案:a. 例:文中“推敲”一词,既指对文字的斟酌,也暗示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文字的严谨态度。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学习目的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停止剖析评价,自创吸收其中精髓。
2.留意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感动先生,创设美的情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味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先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沉的文明沉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明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决计和自豪感。
3.使先生掌握经过运用精到的比拟,剖析效果,阐发观念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讨其他文学现象;使先生掌握化笼统的实际效果为笼统的实感的方法。
4.知识积聚文学知识1.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实际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讨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信仰〝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位置、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位置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如今、兢兢业业的治学肉体的表达。
他的座右铭:〝以出生的肉体,做出生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思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2. 林庚,客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在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作为一名自在诗体的古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讨主要触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征。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咬文嚼字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高二语文学习的《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A、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
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
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B、介绍作者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知识讲解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知识讲解咬文嚼字本来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
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但是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了它新的涵义: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对于“咬文嚼字”的例子,同学们以前也肯定听说过一些的。
如王安石在春天回乡,船泊瓜洲。
他触景生情,诗兴在发,写下了《泊船瓜洲》。
他把诗念了一遍又一遍,对其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不大满意,于是提笔修改,他一再反复修改诗句,最后修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光潜的美文《咬文嚼字》,了解一下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
学习目标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魁、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
朱先生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
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2、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斟酌()鲁莽()岑寂()尺牍()清沁肺腑()付梓()下乘()词藻()蕴藉()锱铢必较()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援例】引用成例。
高二语文上学期必修五 咬文嚼字 定稿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
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3、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咬文嚼字 。( A )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 (用文中原话回答)
“但是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第三段)
联想与否 意蕴不同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 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 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 巴尔扎克说过: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朵的人是“天才”, 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朵的人是“庸才”, 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朵的人是“蠢才”。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 人”一句的修改
“嫌”牢骚 “忧”勤恳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1、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2、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3、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 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品茶,赏月
(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 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
(你是个好小子)
“你这”句式与“你是”句式在丰 城话中的体现。
你这个学生! 你是个学生!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
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
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王氏一改,失去了: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 意味
在阅读或写作上对字句斟酌、锤炼。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1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本质〕。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区分,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创始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程度。
朱光潜信奉“三此”,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将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如今、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表达。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三、课文分析^p《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
8段说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非常亲密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
第l、2段为第一层次。
文章开头先举郭沫假设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
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那么“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咬文嚼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整体阅读理解,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的分析,对课文中涉及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词语辨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思考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咬文嚼字”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修辞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思考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文字细节,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观点,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词语辨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子,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主要内容:咬文嚼字的含义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词语辨析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咬文嚼字”的认识。
分析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2. 答案提示:“咬文嚼字”是指对文字进行深入推敲、品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示例:比喻手法。
如“文字是糖,咬文嚼字就是品味生活的甜”,形象地表达了咬文嚼字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文章,如《谈修辞》、《文字的魅力》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咬文嚼字”含义的理解。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咬文嚼字》课件
[A、大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传》
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如 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2、我们就在牌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 地 蹲 在街对面。 3、女飞人乔伊娜用那令人 眩晕 的速度在人类
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课内外知识扩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
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议论形象。
解析标题:
• 例1、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 字。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 例2、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
卖弄才学。
• 例3、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用处。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咬文嚼字
教学课件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 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 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 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 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
咬文嚼字的运用
• (一)赏析诗词:
• 过香积寺 王维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话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
• (二)按要求扩充句子
•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
最新-2021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专题一 文本3 咬文嚼
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称其为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上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
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答案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段落
1~2段 3~4段 5~6段 共同点:
实例
分观点
重点突破
总观点
答案
2.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作者却说“你 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答案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 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 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
——郑板桥《词钞自序》
4.世人著述,不能无病。
——曹植《与杨祖德书》
5.凡作传奇,当于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逾月一改,始能
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 李 渔 《 闲 情 偶 寄 》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流涎( xián ) ②唾骂( tuò ) ③氛围( fēn ) ④潜能( qián) ⑤锱铢( zī zhū) ⑥焚香( fén )
解析答案
品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整体把握
答案 第一部分(1~4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
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
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觑。
第二部分(5~6段):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
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
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嚼字》ppt演讲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 题目的含义: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 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B.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 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 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 言之成理就行。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2.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 求咬文嚼字?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拓展训练:炼字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数、一?)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 中的“早”字?说说理由。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 ;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 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 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 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 为“一字师”。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咬文 嚼字》p pt演讲 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公布100个常见别字
自1995 年创刊以来,本刊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便是在此基础上,依据出错频率和专家评议拟订的。
粗体加大字号的字为易错字,须加强记忆。
1、安装
2、甘拜下风
3、自暴自弃
4、针砭
5、舶来品
6、脉搏
7、松弛
8、一筹莫展9、川流不息 10、精粹 11、重叠 12、度假村13、妨碍 14、辐射 15、一幅对联 16、天翻地覆17、言简意赅 18、气概 19、一鼓作气 20、悬梁刺股21、粗犷 22、食不果腹23、震撼 24、凑合25、候车室 26、迫不及待 27、即使 28、一如既往29、草菅人命 30、矫揉造作 31、挖墙脚 32、一诺千金33、不胫而走 34、竣工 35、不落窠臼 36、脍炙人口37、打蜡 38、死皮赖脸 39、蓝天白云 40、鼎力相助41、再接再厉 42、
老两口 43、黄粱美梦 44、瞭望45、水龙头46、杀戮 47、痉挛48、美轮美奂49、啰唆 50、蛛丝马迹 51、萎靡不振 52、沉湎53、明信片 54、墨守成规 55、大拇指 56、呕心沥血57、平添 58、出其不意 59、修葺 60、青睐61、罄竹难书 62、入场券 63、声名鹊起 64、发轫5、瘙痒病 66、欣赏 67、谈笑风生68、人情世故69、有恃无恐 70、额手称庆 71、追溯 72、鬼鬼祟祟73、金榜题名 74、走投无路 75、趋之若鹜 76、迁徙77、洁白无瑕 78、九霄 79、宣泄 80、寒暄81、旋律 82、赝品 83、不能自已 84、犹如猛虎下山85、竭泽而渔 86、滥竽充数 87、世外桃源 88、赃款89、蘸水 90、蛰伏 91、装帧92、饮鸩止渴93、坐镇 94、旁征博引 95、炙手可热 96、九州97、床笫之私 98、恣意妄为 99、编纂 100、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