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2杂说 进学解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进学解》教案设计
本段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思考3】对比诵读第1、2段,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而第二段则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谪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的愤慨。
(2)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的不遇于世的悲惨遭遇。
(3)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实际上是以孟、荀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委婉含蓄地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
【思考2】关于人才,韩愈在他的《杂说》中的《说马篇》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进学解》中他又是怎样探讨人才这一话题的呢?请结合文本探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我们读书治学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勤”与“思”的重要性。
【思考2】找出本段中能概括作者命运的词语。
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句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读学习了“先生训示”和“学生对先生的训示表示诘难”的部分,本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先生是怎样面对学生的质问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教师用书:01论辩原毁含答案
原毁本课话题—-严于律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高境界。
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舜能够成为仁义之人,就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结果.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
当杨震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
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啊.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2.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苏辙《刘挚右丞》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4.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魏源《默觚下·治篇》5。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其责己也重.以周( ) 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事修而谤.兴( )必其人之与.也() 懦.者( )不怠.()【答案】zhònɡwèn jībànɡyǔnuòdà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答案】“说”同“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病错误!(2)修错误!(3)善错误!(4)其错误!(5)以错误!【答案】(1)名词,缺陷,过错动词,有病,患病形容词,疲倦,劳累形容词,困苦不堪动词,担心(2)动词,办好,做好动词,做成,做到动词,修养品性长,这里指身高动词,整修,修理(3)动词,擅长名词,好事动词,与……交情好动词,做得好动词,认为好动词,爱惜(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吧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用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因为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________(2)即其新.,不究其旧.()________以思( )________(3)早夜..(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________(5)详,故人难于为善.( )________(6)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________(7)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________(8)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________(9)彼虽善.是()________【答案】(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形容词用作名词目前的良好表现/过去的错误(3)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4)名词用作状语对外/对内(5)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6)名词用作形容词多技能的(7)动词用作名词名望(8)名词用作动词昭著,发扬光大(9)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人格高尚的人.待其身(2)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今义:许多人。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一第1课 原 毁含答案
论辩是古代说理文的统称,亦称“论说”。
唐宋八大家散文在论辩文体方面也作了探索,有“原”“辩"“论”等。
一般来说,“原"本义是推本求源,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
其命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始于《周易》的“原始要终";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则认为起于韩愈的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论述事物的本源以致用于当今社会,往往通过与现实的对照、比较,以揭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因而在写法上往往具有比一般论说文更强的逻辑力量。
“论”是论断事理的文章,包括政论、史论、学论等,是论说文体的一种.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出现论学、论政的文字,从目前所存的文献来看,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为我国最早的单篇论文。
东汉之后,论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集中围绕一个论点作逻辑严密的论证推理,特别是唐宋的论文,除了透辟的说理和文辞简约之外,还体现了充沛的气势,情理兼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辩”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辩”是辨别、辩论的意思.辩体源起于战国诸子散文,像《孟子》一书中就有许多章节记录了孟子和君主、学者之间的论难说理。
汉末出现了被叫做辩的文章,如汉末曹植有《辩道论》.辩体的真正流行是在李唐时代。
唐人凡称为辩的作品,一般上承曹植《辩道论》,总是针对某一主张、某一观点加以反驳、责难、纠正,而且在题目上大都去掉论字,称作某辩或辩某.第1课原毁错误!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后人称之为“泰山北斗”。
相关背景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2017 2018高中语文 02杂说 进学解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爬罗.剔抉( )
纂.言者( )
焚膏油以继.(晷 )
补苴.罅.漏( )( )
佶.屈聱.牙( )( )
跋.前踬.后( )( )
动辄得.咎( )
竟死何.裨( )
纡.余为.妍( )( )
岁靡.廪粟( )
【答案】tī zuǎn guǐ jū xià jí áo bá zhìjiù bì yū yán lǐn
第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 )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 其统 ) (5)计班资之崇(庳 ) 【答案】(1)“畯”同“俊”(2)“见”同“现”(3)“校”同“较”, 比较 (4)“繇”同“由”(5)“庳”同“卑”,低下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2. 聪明出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知识·梳理]
第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 ?
??竟.死何裨?
?
(2)竟???何执竟.手日相默看默泪在眼此.,无,竟语大凝类噎?《女?《雨郎项霖也脊铃轩?》?志?》? ? ?
??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 ?
??诲之.曰?
?
(3)之?????寻无 障坠患 百绪有川.之司而茫.不之东茫.??明之?
?宰相.之方也?
? ? ? ?
(7)贪多务得,.细.不大捐(
)________
(8)登明选公,杂.进.(巧拙 )________
高中语文 《进学解》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可编辑ppt
12
寻(钻研)坠绪(消沉不振的儒学)之茫茫,独 旁搜(发掘)而远绍(继承),障(阻止,拦截) 百川而东(名词作状语,向东)之(流到海), 回(挽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 劳(立功劳)矣。
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能治一
种经书的人都不会被抛弃。梳理搜罗人才、
改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只有
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
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推举的人呢?
可编辑ppt
7
诸生业患(担心)不能精,无患有司(选拔人 才的官员)之不明(明察);行患不能成,无 患有司之不公(公平)。”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
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
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
质问,他再进行解释,可编故辑pp名t “进学解”。
5
课文解读——第一段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学舍) 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 思毁于随(随俗)。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法 令)毕张(全部实施),拔去凶邪,登崇畯 (同“俊”)良。
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散文题材广泛,
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可编辑ppt
3
写作背景
韩愈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 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最 终遭受打击。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遭遇, 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旧唐书·韩愈传》: “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 《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 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 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重用 发牢骚的一篇文章。所谓“自嘲”,就是自鸣心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2杂说日喻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日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日喻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日之光如烛。
“或告之曰:”,而眇者不知其籥亦远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籥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转而相之,岂有既乎!道可致而不可求。
“。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皆求道之过也”善战者致人,不何谓致?孙“武曰: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扪.烛而得其形扪:抚摸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达:通达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致:自然获得、得到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务:致力、从事【解析】达,知道、明白。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盘而.得其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解析】B项,“其”,均为代词,他们。
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
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
C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助词,补足音节。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3杂记 木假山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木假山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木假山记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那么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那么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那么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那么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那么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那么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那么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假设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或.蘖而殇或:有的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咬C.那么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薪:木柴【解析】薪:名词做动词,伐而为薪。
【答案】 D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强之以.为山斧斤以.时入山林B.以及于.斧斤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然予之.爱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项,以:介词,把/副词,按时。
B项,于:介词,表被动/介词,比。
C 项,之: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而: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表修饰,可不译。
【答案】 C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高中语文 02杂说 进学解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杂说进学解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杂说进学解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杂说进学解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全部内容。
进学解本课话题——勤奋与事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业精于勤荒于嬉”,短短的七个字,却道出勤奋与事业的关系,成功源于勤奋。
人只有靠勤奋才能取得成就,只有靠勤奋才能收获智慧,只有靠勤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南宋诗人陆游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潜心读书。
饮食起居,生病呻吟,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勤奋,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3.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学解本课话题——勤奋与事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业精于勤荒于嬉”,短短的七个字,却道出勤奋与事业的关系,成功源于勤奋。
人只有靠勤奋才能取得成就,只有靠勤奋才能收获智慧,只有靠勤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南宋诗人陆游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
他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潜心读书。
饮食起居,生病呻吟,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勤奋,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3.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爬罗剔.抉( ) 纂.言者( )焚膏油以继晷.( ) 补苴罅..漏( )( )佶.屈聱.牙( )( ) 跋.前踬.后( )( ) 动辄得咎.( ) 竟死何裨.( ) 纡.余为妍.( )( ) 岁靡廪.粟( ) 【答案】 tī zuǎn guǐ jū xià jí áo bá zhì jiù bì yū yán lǐ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5)计班资之崇庳( ) 【答案】 (1)“畯”同“俊” (2)“见”同“现” (3)“校”同“较”,比较(4)“繇”同“由” (5)“庳”同“卑”,低下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三年博士,冗不见.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2)竟⎩⎪⎨⎪⎧ 竟.死何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3)之⎩⎪⎨⎪⎧ 诲之.曰无患有司之.不明障百川而东之.寻坠绪之.茫茫宰相之.方也【答案】 (1)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同“现”,动词,表现/介词,“见……于”表被动,被/动词,召见,接见/动词,看见,看到/副词,这里有指代作用,指我/动词,显现(2)动词,完毕,终了/副词,竟然/形容词,全,整/连词,假如(3)代词,学生们/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动词,到,往/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________(2)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________(3)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________(4)踵.常途之促促( )________(5)名.一艺者无不庸( )________(6)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________(7)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________(8)登明选公,杂进巧拙..( )________【答案】(1)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2)名词用作状语每月/每年(3)名词用作动词填补(4)名词用作动词走,跟随(5)名词用作动词能治(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7)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8)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敏的人/拙笨的人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作为..文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行为,所作所为;②建树,成就。
(2)张皇..幽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惊慌,慌张。
(3)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位中最高的一级。
【答案】(1)写作。
(2)张大,引申为阐发。
(3)古代学官名。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寻坠绪之茫茫。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惟器是适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各得其所,用它们把房子建成,这可是工匠的技术啊。
(2)定语后置句钻研那些已坠落不振的儒家学说。
(3)状语后置句话还没说完,在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
(4)宾语前置句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合理的使用。
(5)被动句具备一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都不会被抛弃。
(6)省略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可是(您)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在私交上也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探背景]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
《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
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进”,即长进、进步。
“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
“解”,辩解,论析。
“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巧识文]解“解”是文体名,指那些解释疑难的文章。
“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借问答方式,先借假托者之口提出某些疑问,然后自己加以解答,借此表明身世,发泄某种不平或发表某种观点。
汉代扬雄的《解嘲》开此类文章之先河,韩愈的《进学解》就集中体现了这类文章的特点。
由于这类文章的写作多从作者的生活感受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倾向或感情,因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另一类是具有解说性质的文章,如解释书中的某些语句或问题等,这类文章在于它的学术价值,一般不具文学色彩。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
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志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③________④________【答案】③文章的境界④为人的成功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第1段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请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学”的主要观点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作者通过“精”与“荒”,“成”与“毁”两两对比,鲜明地指出了精进学业和成就品行的关键,语言精辟,观点鲜明,发人深省。
二、阅读课文第2~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可分为几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