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哲学是什么是哲学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②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真题精选】“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在哲学上属于(D)。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观点、进步性、局限性)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概论哲学主要研究世界:(1)自然界;(2)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4.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哲学:世界观——观世界→世界是什么?方法论——论方法→怎么做?注:在我国,只有马哲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题】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上述事实说明( ) 。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体现)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宏观指导)。

【习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历史、政治、经济思维科学:心理、逻辑【习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篇)

柏拉图的“理念论”
在具体存在之外,还 有一种一般存在 这种一般存在是绝对 的、不变的、永恒的
具体存在(事物)只 是一般存在的“摹本” 一般存在即“理念”
高楼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理高 念楼 建是 造根 的据 高 楼 的
后先 才有 有高 高楼 楼的 理 念
哲学家叔本华批评说:
柏拉图理念论所犯的最可笑错误是, 他声称所有理念是一次制造出来的, 那么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如何解决呢? 宇宙间必然同时存在他们的理念原 型,这样父亲和儿子就难以分清先 后了,儿子甚至可能比父亲存在的 时间更久远。
人 只 能 知 道 自 己 的 感 觉
休谟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关于世界的本原 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
直 观 性
猜 测 性
非 科 学 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把唯物论和辩 证法有机结合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把辩证唯物主 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 会发展,创立了历史 唯物主义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进行理论探讨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
猿脑
人脑
从而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哲学的定义与特点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的学科,通过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性的思考方式,它具有持续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哲学思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宇宙等领域。

第二节: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 哲学的产生:哲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文明都产生了各自的哲学思想。

2. 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哲学,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节:哲学的研究对象1. 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类、价值、精神、存在等各个领域,哲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包揽了一切人类思维能够涵盖到的领域。

2. 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批判等方法,哲学研究的方法是以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第四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 什么是世界本质问题:哲学关注世界和宇宙的结构、本质和规律,探讨世界的起源和本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2. 什么是人生意义问题: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探寻人生的意义是哲学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3. 什么是真理问题:真理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哲学一直在探讨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达到真理。

4. 什么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哲学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探讨什么是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以及人类应当如何行为等道德问题。

第五节: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叠和交叉之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社会科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对于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是哲学介绍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是哲学介绍

7
二、“爱智”的哲学
(一)“哲学”一词的来源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hilosophia”, 意即“爱智慧”。1973年,日本学者西周最 先使用“哲学”这两个汉字翻译 “philosohpy”一 词。1898年黄遵宪的 《日本国志》出版,把“哲学”一词引入 中国。1902年,《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 首先把“哲学”这一译名运用于中国传统 思想方面。 在中国古代相当于哲学的名称有:
哲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内容提要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第二节: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哲学的基本属性 第四节:哲学的主要特性

2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一、追问哲学 (一)“哲学”需要追问
“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最引人入 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 的哲学家最感兴趣而又最为头疼的问题。 因为从古至今,哲学没有统一的定义,有 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哲学的定义。

由“名称”到“概念”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 ——黑格尔

从“有知”中发现“无知”
“自知无知的人是最有知的” ——苏格拉底 “哲学家因爱智,故绝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 ——张岱年 “无知”的”自觉”是进入哲学思考的标志与前提。 苏格拉底
13
(三)反思的智慧
反思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 象反过来而思之 “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 想。” ——[德]黑格尔 反思才是真正的爱智的哲 学智慧。
8
(二)智慧与爱智
1、智慧的含义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 “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亟见窕 察谓之慧,反慧为童。” ——贾谊(《新书.道术》) 智慧是一种破除人生迷惑、破除我执 的识力。是一种彻悟、洞识。 ——印度佛教 我们的看法: 智慧是一种基于知识、显于才能、达于彻 悟的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精神 境界。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二、世界观理论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首先,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的论断非常 明确: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告诉我 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而不是“思维” 和“存在”的问题。这 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 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 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 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三、世界观与人和世界的关系
• 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在其直接性上,首先是为 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即宗教的、艺术的、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而它们之所以能 够提供各种各样的“世界图景”,则在于它们本身是人类 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即宗教的、艺术的、常识的、科学 的和哲学的“基本方式”;这些基本方式不仅为人们提供 各种各样的“世界图景”,而且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 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即宗教的、艺术的、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这样,人 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就以“世界图景”、“思维 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而构成哲学反思的对象, 并由此而形成了哲学作为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
五、世界观与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
• 在历史观中,一个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创造历史的 活动与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它具体地表现为“人决定环境” 还是“环境决定人”、“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等问题。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存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合理 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困扰哲学家们的历史观的“二律背反”问题,从 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一)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最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具体科学:1.都是以自然或社会领域的某一方面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的,限定于特定的领域。

2.理论性,但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自我与对象的关系,只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律。

3.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

哲学:1.以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为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

.以人与世界为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总体性把握。

3.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哲学智慧。

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哲学智慧不同于实证知识:哲学虽然要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依据,但它又不是这些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各种知识中蕴含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

这就是从科学知识到哲学智慧的升华。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需要通过对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哲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人本身和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问题。

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1.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2.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线的矛盾。

人生观包括: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对生与死、福与祸、荣与辱的看法。

哲学概论》第一章

哲学概论》第一章
事,即什 么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 I know nothing.”)
• 柏拉图的哲学之爱(Eros):“柏拉图式的 爱情”
• 从肉体之爱升华到哲学之爱:从追求一个 美的身体出发,为着美本身不断向上攀登: 从一个美体延伸到两个美体,由两个美体 延伸到所有美体。从美的身体走向美的生 活,从美的生活走向美的认识,从所有认 知最终到达那个惟一指向美本身的知识。
• 唐君毅说,“在上述各种学问之外,人必 须有一种学问,去了解此各种学问间可能 有的关系;把各种学问,以种种方式之思 维,加以关联起来,融贯起来,统整起来; 或将期间可能有之冲突矛盾,加以消解。 这种学问,可以说在各种学问之间,亦可 说在各种学问之上,或各种问之下。总之, 这是人不能少的。这种学问,我们即名为 哲学。”
• 在中国,原本无“哲学”一词,“哲”与 “学”两字都有。 “哲”训为“智也”, “学”训为“觉悟也” (“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 “哲”与“学”连名,只限于“哲”或“智” 之学,只有《庄子· 天下篇》所谓道术,魏 晋所谓玄学,宋元明所谓理学、道学、义 理之学与西方Philosophy之名略相当 。
二、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1、哲学始于惊奇和无知 柏拉图:“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 惊奇” 。
•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今来人们开始 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 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要的问题, 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 出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 惭愧自己的愚蠢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 的是为了摆脱愚蠢。显然他们为求哲而从 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 • • • • • • •

哲学概论

哲学概论

第一章哲学概论一、哲学和哲学的产生1.“哲”之为“学”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本意的理解2.任何一门具体科学都能给人以智慧,而且哲学智慧还离不开具体科学智慧。

因为当时具体科学不够发达,古希腊人误以为哲学是“知识总汇”。

哲学智慧与具体科学智慧不同,其不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的知识,而是关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原或共同本质的学问,它是一种世界观。

3.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哲学世界观不同于自发的世界观,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不同于宗教世界观,其对世界本原的把握不是建立在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上,而是诉诸于人的高度自觉的理性认识。

4.哲学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在否定了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因素,最后在对各种实证知识的概括中形成的。

5.哲学产生的四个基本条件:(1)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才有可能进行专门的哲学研究,构造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世界观。

(2)具体科学初步形成,才对整个世界共同本质作出一般性的概括。

(3)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只有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通过想象去把握共同的本质。

(4)社会集团的利益需要。

产生阶级对立,构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从理性的高度论证阶级划分和阶级统治的合理性,成为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社会需要。

6.哲学的产生表明:1.时代性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它所反映的内容也必然具有时代性。

尽管东形式上看,哲学所使用的普遍概念和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哲学家的思想虽然可以超越现实但却决不可能脱离现实,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真正的有意义的超越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2.历史性哲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时代,哲学家对哲学根本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会有着不同的特点。

人类不断发展着的认识的历史也就是哲学的历史。

哲学概论第一章

哲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爱智慧”,哲学家被称之为“爱智者”。

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最终本原、共同本质、基本状态、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最一般关系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所提炼形成的理论体系。

学科与学说什么是学科?“学科”是科学存在的实体和基本形态。

具体的学科,是指按知识和科学的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一般说来,一个学科由它的特定对象,针对对象某一方面、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人们长期共同积累的相关知识、方法、规范等所构成。

学科的根本观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就是说,学科是人类的公共思想文化平台,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学科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知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学科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是人类的公共思想文化平台。

什么是学说?“学说”是学科的现实形态。

是在“学科”这个舞台上的表演。

一般来说,学说是对学科问题的一定解答或反映系统,是在现实中形成的一定相对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

现实的主体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是学说的特点。

因为在现实中,学说总是由现实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创建的具体理论和方法系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形成不同的体系。

二者的关系学科通过学说而存在,只有通过各种学说不断地提出和回答问题,才能使学科得到实现和发展;学说则根植于、隶属于学科而存在,学说接受学科发展的检验而获得生命和归宿。

哲学的学科特征1哲学学科的对象和问题具有高度普遍性。

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整个世界万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哲学学科研究的问题,都是带有高度普遍性的问题(不是特殊的细小的问题)2哲学学科的概念和论断具有高度抽象性。

哲学的概念和论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只有运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概念,才能反映事物的普遍性。

只有运用较大概念做出一般性论断,才能解决哲学中的问题。

3哲学学科的研究和理论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

哲学研究者总是认真反思前人的认识和结论是否正确、全面,总是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力求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知识点一: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类和思维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不同于其他科学,不依赖于经验和实验,而是通过推理和思辨来探索问题的本质。

哲学的特点包括:对普遍问题的关注、超脱于具体事物的理论思辨、追求智慧和真理、辩证思考等。

知识点二:哲学史的基本发展阶段哲学史可以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发展阶段。

古代哲学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等文明的哲学思想。

其中,古希腊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中世纪哲学主要受到基督宗教的影响,以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为核心问题。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近代哲学起源于欧洲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

笛卡尔、斯宾诺莎以及康德等人对近代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哲学思潮。

其中,存在主义、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等流派对现代哲学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三:哲学分支学科哲学分支学科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和逻辑学等。

形而上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存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学科。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学科。

伦理学探讨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规范问题。

政治哲学关注权力、国家和社会组织等政治问题。

美学则研究艺术、审美和美的本质。

逻辑学分析思维过程和推理方法。

知识点四:哲学的重要思想家与思想流派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20世纪存在主义者如萨特、加缪等关注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逻辑实证主义主张通过逻辑和经验科学验证真理。

其他重要的思想流派还包括实用主义、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

知识点五:哲学思维方法与能力培养哲学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等。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两册全》重点笔记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两册全》重点笔记

肖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重点笔记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一、什么是哲学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

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

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2、哲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总体而言,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再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者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及作用哲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希望对于事物作为一种普遍的解释。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既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又是具体科学的完成。

它既是一般的科学,又是与具体科学有区别的特殊部门。

各门具体科学,各有一群特殊的事实为其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研究此类事实的原因并为此类事实制定法则——它们于产生时所依循的法则。

在哲学中,人类的心灵,在欲超越这些事实和它们的特殊法则,凭借原因中的原因,来讲明整个世界。

换句话说,它要回答下列问题: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一、哲学的起源哲学一词应为爱智,或曰“智慧之学”。

赋哲学以爱智之意,谓哲学以智慧之学,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某种特定的理解于意向或期盼。

这就是,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

关于哲学的起源,东西方的哲学家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西方哲学很早就形成了哲学起源于惊异或惊诧的看法。

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最初是产生于人类的一种惊异感或好奇心。

如我们所知,“惊异”涉及到知和无知的关系问题。

对于一个完全认识、透彻了解的对象,我们不会产生惊异感;对于完全无知的东西,我们也不会产生惊异感;惊异常常是在知和无知的统一中产生出来的。

就其内涵、实质上来看,“惊异”事实上涉及到一种理论的兴趣:认识往往发端于惊异;以“惊异”解释哲学的起源,相应地着重是从人类的理论兴趣或者说理论需要这样一个层面来探讨哲学的产生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更多的从忧患的角度来把握上述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是《易经》,在追问、探讨《易经》如何产生的时候,早期哲学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事实上,这是用问题的方式提出一个正面的见解,在这里,《易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主要被理解为忧患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第一章 哲学

马克思第一章 哲学

“在魔鬼为消灭所有神性和人类权力而雇佣的 人中,还能找到一个比我们这位生就给教会和 国家带来灾难的骗子更起劲儿的吗?” 哲学家让世界觉得不舒服,同样世界也让 哲学家们觉得不舒服。然而,如同苏格拉底与 克珊西普一样,实际上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在 爱恨的交织中,你创造着我,我创造着你。
(二)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可能是学习哲学 的最大的“误区”了。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不一定就不 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亦并不一定就有智慧。实际上恰恰相 反,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言,哲学不是让人有智慧,而是让 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那么,什么是“智慧”? 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智慧”指的是“辨析、判断、 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是“聪明”的意思,“慧”也 是“聪明”的意思,因而“智”与“慧”加在一起,应该 是“大聪明”、“大智慧”的意思。就此而论,一般所谓 “生活哲理”之类的“小智慧”、“小聪明”当在排除之 列。问题是,什么叫做“聪明”? “聪明”意指“智力 发达,技艺和理解能力强”。那么,什么叫“智力”? “智力”就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 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 等。”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智慧”等于“聪明”, “聪明”等于“智力”,而“智力”则意指获得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的“智慧”并不是这样的“智慧”。
(2)从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 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末,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 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
馆1976年版,第519页。)

江泽民:“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 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 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 相反的路径,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走向复杂和综合。正 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突破性进展, 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为世界文明进步的新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0年6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2】哲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社会、思维知识【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首次提出)【6】回答世界“是什么”,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7【8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注: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有可知论,也有不可知论)【9】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10】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1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哲)【12】唯心主义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1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从属于唯心和唯物主义的。

【15】辩证法就是用普遍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注:不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独立的基本派别)【16】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哲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7】德国古典哲学(直接来源、批判继承)、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哲的理论来源。

【18】实践性(最显著、首要的、基本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哲的基本特征。

【19】学习马哲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

4、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党上的伟大变革或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1、在研究对象上,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错误。
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决定物质,物质依赖精神。
1、主观唯心主义 它们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 他们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是先于人类,先于事物的,客观精神产生了万事万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或者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 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
3、 其联系是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在内容上,它克服了旧哲学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完备的、彻底的唯主义物。
3、在阶级基础和社会作用上,它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说;
3、其联系是: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自然科学基顾,哲学物质范畴为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2、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宗教的本质特征,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与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不同,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4、艺术的本质特征,哲学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艺术作品也蕴含着对世界的根本理解。

与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以艺术形象表达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哲学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5、科学的本质特征,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过程内,科学以为分化的形态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和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哲学即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6、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及意义。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意义: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
哲学的时代内涵是与人的存在
方式的时代性特征密不可分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对人的依附性” 的存在方式中,哲学总是以塑造某种“神圣形象” 来理论地表征“人对人的依附性”。这就是“古
代哲学”的时代内涵。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存 在方式中,哲学总是塑造某种“非神圣形象”来 理论的表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 性”。这就是“近代哲学”的时代内涵。 在反思“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 的过程中,哲学又以“消解”人在诸种“非神圣 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方式,理论地表征 “现代人的困惑”。这就是“现代哲学”的时代
3、辩证法说
8、语言分析说
4、普遍规律说 9、存在意义说
5、认识论说
10、精神境界说
18
二、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结构
1、本体论
2、自然观 6、审美观 7、伦理观 8、认识论 9、方法论
3、历史观
4、人生观 5、价值观
19
三、哲学研究对象的外延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世界”说
恩格斯认为,哲学研究对象的外延构成就是自然、人类 社会和思维这样三个世界。
整个世界
自然
人类社会
思维
20
(二)“两个世界”构成说
1、笛卡儿的“心物二 元论”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 界 2、马克思主义的“两 个世界”构成说 “外部世界”与 “人类思维”、客 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31
哲学的时代内涵表现在哲学的
提问方式和理论内涵的发展

古代哲学提出“万物的统一性”问题,这意味着 人类试图以某种最深层次的统一性的存在来确定 人类生活意义的最高支撑点。
近代哲学提出“意识的统一性”问题,这意味着 人类以反省的认识去寻求人类生活的意义。 现代哲学提出“实践的统一性”以及科学、语言、 文化等等的统一性问题,这意味着人类从历史的 即现实的观念去看待存在的意义。

发现理论困境

外部困难 内部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
做出理论论证
“时代精神主题化”、“现实存在间距化”、“流行观念陌 生化”、“基本理念概念化”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 说服人” ——毛泽东
17
第二节:哲学的研究对象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
1、智慧说
2、本质说 6、世界观说 7、本体论说


32
(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1、“时代”和“时代精神”
所谓“时代”,就是人类的全部“生活 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生活世界”具有相 对的质的区别的社会发展阶段。 所谓“时代精神”,就是标志社会不同 发展阶段的、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生活 世界”的“意义”。
33
2、时代精神存在的基本方式
任何时代的“时代精神”都是以三种基 本方式存在:
38
(二)哲学旨趣的民族性

西方哲学以求知为旨趣。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己任。 中国哲学以求善为旨趣。以寻求“最高原 因的基本原理”为己任。

39
(三)哲学范畴的民族性


哲学范畴的民族性,首先与哲学旨趣的民族性密 切相关。中国哲学多以天、地、道、德、性、命、 礼、仪、体、用、理、气、知、行位思考对象, 又以天地、道德、性命、礼仪、体用、理气、知 行之、平衡、互补、融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西 方哲学多探讨本体与变体、共相与个别、实体与 属性、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 等的二元对立。 西方哲学范畴重视分析,逻辑严密,含义清晰; 中国哲学范畴重视抽象,非常笼统、含混,多歧 义。
7
二、“爱智”的哲学
(一)“哲学”一词的来源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hilosophia”, 意即“爱智慧”。1973年,日本学者西周最 先使用“哲学”这两个汉字翻译 “philosohpy”一 词。1898年黄遵宪的 《日本国志》出版,把“哲学”一词引入 中国。1902年,《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 首先把“哲学”这一译名运用于中国传统 思想方面。 在中国古代相当于哲学的名称有:

由“名称”到“概念”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Βιβλιοθήκη 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 ——黑格尔

从“有知”中发现“无知”
“自知无知的人是最有知的” ——苏格拉底 “哲学家因爱智,故绝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 ——张岱年 “无知”的”自觉”是进入哲学思考的标志与前提。 苏格拉底
13
(三)反思的智慧
反思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 象反过来而思之 “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 想。” ——[德]黑格尔 反思才是真正的爱智的哲 学智慧。
哲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内容提要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第二节: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哲学的基本属性 第四节:哲学的主要特性

2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一、追问哲学 (一)“哲学”需要追问
“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最引人入 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 的哲学家最感兴趣而又最为头疼的问题。 因为从古至今,哲学没有统一的定义,有 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哲学的定义。
28
时。 在 之 学 珍 的 春 代” 胃 外 思 贵 人 笋 的” 里 的 想 和 民 , 哲 精任 , 遐 里 看 的 他 学 神何 但 想 。 不 产 们 家 精真 也 , “ 见 物 是 的 华正 不 就 的 , 自 成 ”的 在 如 “ 精 人 己 长 哲人同哲髓民的 并 学体人学都最时 不 马都 之 脑 不 集 精 代 像 克是 外 虽 是 中 致 、 雨 思自 一 然 世 在 、 自 后 己样不界哲最己 的
笛卡尔(1596---1650)
21
(三)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波普尔(1902~1994)
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
22
“世界1”:物理世界 (包括物理实体和 物理状态) “世界2”:精神世界 (包括意识状态、 心理素质、主 观经 验) “世界3”:知识世界 (思想内容的世界、 客观知识的世界)
23

该时代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伦理精神 等等。 该时代的占主流的关于“意义”的个体自 我意识,如普遍的社会心理等等。 关于时代“意义”的哲学理论。


34
3、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为: (1)哲学最为集中地、最为深刻地、最为强 烈地表现了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时代 精神的聚焦点。 (2)批判性地反思“时代精神”,创造性地 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表现了时代精 神的动向。
内涵
30
哲学的时代内涵是以哲学的
基本问题的历史性发展实现的

哲学的“古代”的含义,是指尚为自觉地
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直接寻求和断言世 界本身的哲学理论形态。 哲学的“近代”的含义,是指自觉地提出 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从而寻求思维规律与存 在规律统一的哲学理论形态。 哲学的“现代”含义,是指以人的历史性 存在为中介去回答和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的哲学理论形态。
四、哲学的形而上学属性
哲学具有思维科学所共用的思辨性、不定性、 普遍性、抽象性、超越性和终极性
25
第四节:哲学的主要特性
时代性
民族性 人类性 批判性
26
一、时代性
(一)哲学理论内涵的时代性
(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哲学的时代精神与西方历史 的划分
27
“每个人都是他那时 代的产儿。哲学也 是这样,它是被把 握在思想中的它的 时代。妄想一种哲 学可以超越它那个 时代,这与妄想一 个人可以跳出他的 时代,跳出罗陀斯 岛,是同样愚蠢的” ——黑格尔
8
(二)智慧与爱智
1、智慧的含义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 “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亟见窕 察谓之慧,反慧为童。” ——贾谊(《新书.道术》) 智慧是一种破除人生迷惑、破除我执 的识力。是一种彻悟、洞识。 ——印度佛教 我们的看法: 智慧是一种基于知识、显于才能、达于彻 悟的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精神 境界。
3
“哲学乃是一种介乎神学和科学 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 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 识 所不能肯定事物的思考;但它又 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 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还是 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 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 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 学和科学之间还一片无人之域就是 哲学” ——[英]罗素(1872—1970)
4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 到处去寻找家园。”
——[德]诺瓦利斯(1772—1801)

“哲学是密纳瓦的猫头鹰”
——[德]黑格尔(1770—1831)
5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
精华”
——马克思
“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论.别
的没有” __毛泽东
6
(二)怎样追问哲学
“一纵” 就是诉诸整个人类的认识史和哲学史。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一种历史性 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 “二横” 是指从哲学与宗教、艺术、科学、常 识的关系中追问哲学;从各种哲学观的比 较中理解哲学。
(三)爱智的激情
是一种驰骋人类智慧,探索宇宙奥秘的渴望 是一种求索历史谜底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渴望 是一种求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三、哲学智慧
(一)“大智慧”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庄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张载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冯友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