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16课时.ppt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新人教版)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②列举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③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观察。

(2)过程与方法:①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②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③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如何进行探究,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②渗透作用的定义;③选择透过性膜的定义。

(2)教学难点:①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②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③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三、教学过程四、配套练习【基础练习】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D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2、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

其原因是( B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3、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D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4、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右下图。

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 )A.A>B>CB.A<B<CC.B>A>CD.B<A<C5、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B )①为死细胞②为根尖分生区细胞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B. 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6、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C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拓展提升】7、将等量的NH+4、PO42-、K+、Ca2+共同置于500mL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下列分析与解释正确的是( D )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明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正确8、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B )9、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右图所示。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4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整合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4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整合

成才之路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 · ·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生物 ·数学 ·必修 ·必修 2 1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H 核心归纳
EXIN GUINA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和性状的数量关系
第四章 章末归纳整合 第一章 §1
本章整合
-1-
成才之路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 · ·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生物 ·数学 ·必修 ·必修 2 1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H 核心归纳
EXIN GUINA
第四章 章末归纳整合 一章 §1
成才之路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 · ·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生物 ·数学 ·必修 ·必修 2 1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H 核心归纳
EXIN GUINA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DNA与mRNA之间的等量关系
DNA的结构和转录图解如图所示:
由图示得出: (1)α链碱基数=β链碱基数=γ链碱基数=DNA分子总碱基数
×1/2。
(2)Aα+Tα=Tβ+Aβ=Aγ+Uγ;Gα+Cα=Cβ+Gβ=Gγ+Cγ。 (3)(Aα+Tα)%(占α链的碱基比率)=(Aβ+Tβ)%(占β 链的碱基比 第四章 章末归纳整合 第一章 §1
成才之路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 · ·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生物 ·数学 ·必修 ·必修 2 1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目标导航 1.通过分析教材“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说出渗透现象的发生条件和原理。

2.结合动物细胞的结构,分析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3.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4.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说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理解选择透过性膜的含义。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阅读P60-63)1.原理渗透作用。

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连线]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2)质壁分离与复原[连线]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阅读P63-64)1.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具体表现为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判断正误: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不进不出。

()(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去掉细胞壁的部分。

()(4)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大。

()答案(1)√(2)×(3)×(4)×2.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1)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能逆相对含量梯度吸收碘。

()(2)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答案(1)√(2)√3.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原因(1)物质跨膜运输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3)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离子和小分子均可通过,而大分子则不可通过。

()答案(1)×(2)√(3)×一、渗透作用1.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的关系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运动称为扩散作用。

渗透作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它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进行的扩散。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史(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史(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3)核DNA、细胞内DNA、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的比较
一定要结合两个重要图像(甲、乙图)进行理解,在丙、
丁、戊三个图中对应的时间段有差异:
①甲图代表有
丝分裂后期,核DNA是2N、细胞内DNA也是2N,但每 条染色体上的DNA是n(n=1),因此,甲图(后期)在丙、
丁两图中都对应2N,位于BC段,但是在戊图中对应CD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a/b/c/d)区细胞,③和④过程 中细胞核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 “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
a区是根冠区,d区是成熟区,b区
是分生区,c区是伸长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
的分裂能力,A是中期,B是前期。C是末期。D是
【解题策略】
常见的图形是数轴或圆形图,侧重于考查考生 对细胞周期的理解。对此类图形的解读有一个关键
点: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短的为分裂期,分裂期
结束时是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一直再到分裂期 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典例1】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
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 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据 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2)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 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 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 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如图1表示减数 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 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 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 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案导学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配套文档:第4章

学案导学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配套文档:第4章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图文,辨析三种RNA的结构和功能。

2.结合教材图4-4、4-6,概述转录、翻译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密码子的概念并熟练查阅密码子表,分析碱基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重难点击]转录、翻译的过程及特点。

【课堂导入】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们利用一只困在琥珀中的、曾吸食过恐龙血的蚊子体内的恐龙DNA制造出了大量的恐龙,并建立了一个恐龙的“侏罗纪公园”。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性状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基因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所以,我们推测基因应该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基因是怎样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解决学生疑难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DNA与RNA的比较(1)概念: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2)过程第1步:DNA 双链解开,DNA 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第2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 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 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第3步:在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 分子上。

第4步:合成的mRNA 从DNA 链上释放,DNA 双链恢复。

合作探究1.现有一核酸片段,欲确定是DNA 还是RNA ,你能从哪些方面进行判断? 答案 (1)根据五碳糖不同判断;(2)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判断。

2.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 的转录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思考图中DNA 的转录方向(用“→”或“←”表示)。

答案←。

(2)a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是什么?答案RNA聚合酶。

(3)b和c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b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4)在根尖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哪里?答案细胞核、线粒体。

(5)产物d一定是mRNA吗?答案不一定。

高中生物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课)课件

高中生物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课)课件
A.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 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 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D.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小试牛刀
10、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重要方式之
一,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B 项是〔 〕
A.细胞摄取大分子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囊 泡并脱离细胞膜,这种现象叫内吞
B.白细胞吞噬的细菌、细胞碎片等,要穿 过细胞膜
小试牛刀
12、下面四幅曲线图为物质X跨膜运输时的四种
关系,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A.①和④都需要ATP供能 B.③不一定是自由扩散 C.②和④需要载体协助 D.④一定是主动运输
小试牛刀
13、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 溶液中吸收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
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B 〕
态结构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1、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存在的方式 2、荧光染料标记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桑格和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
小试牛刀
5、以下关于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的表达,正确的 选项是C 〔 〕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而蛋白质 分子不可以运动
B.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 脂双分子层构成
A. 能否发生质壁别离和质壁别离复原也可作 为 判断动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依据
B. 在质壁别离现象中,质壁别离后的细胞壁 周围溶液为水 细胞外液
C.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的蔗糖溶液中, 能观察到质壁别离现象
D. 在质壁别离和质壁别离复原过程中,主要 是观察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
小试牛刀
4、新鲜的叶类蔬菜外表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 一新鲜蔬菜假设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 出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

最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2 追

最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2 追
答案
深度点拨
(1)达尔文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是对生物学的一次重要 综合,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使人类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世界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界,它对人类 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曾被中国维新派用以 阐述变法图强的道理。
答案
2.创立 (1)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2)内容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教材资料解读
[资料卡片]皮尔森的话解读:皮尔森的这段话肯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成功。 达尔文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 选择作用导致了生物适应性的改变。由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有充分的科学 事实作依据,所以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精讲
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 临严重危机。 (2)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 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 以期唤醒国人。 (3)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 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 记】2016-2017学年高中 历史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 技术的辉煌 2 追寻生命的起
源课件 人民版必修3.
课标要求
1.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的示例,供您参考:
一、导学目标
1. 掌握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并提问:细胞膜有哪些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
细胞膜的组成: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概念、特点和实例。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