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客体之真_到_符号之真_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_蒋晓丽

合集下载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读李玮的《新闻符号学》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读李玮的《新闻符号学》

新 闻真实 一直 是新 闻学 界 、业 界争 论的热 点 。这 么 多 闻记 者拍 摄或 者不 拍 , 记 录或 者忽 视 , 它都 是客观 存在 的。 年产 生不 少经 典观 点 , 却 也始 终 没能 妥善解 决新 闻真 实 的 “ 客体 之真 ” 依 然会 按照 自己的规 律 ,以多 重符 号形 式客 观 实现 问题 。李玮 的 《 新 闻符 号学 》一 书将 成熟 的符 号学 理 地存 在着 。 论 与复杂 的新 闻 实践相 结合 , 对 于新 闻理 论研 究和 实践发
] 】 。传受双方实际上是借助传播符号,实现心理互动的 负面影响。也即电视新 闻看似现场可证 , 其实也只是具备 性[
新 闻真实 尤其 感兴趣 ,在客 体之 真 、符 号之 真 、认知 之真 边 界 到哪 里 更 合适 ?新 闻事 实 的叙 述 怎 样才 更符 合 客 观
之 间转换 的过 程 中 ,符 号 的特征 也在 变化 ,笔 者在此 略 谈 世 界 的 真 实 ?新 闻 记 者追 求 的“ 客 体之 真 ” 其 实 已经 不 是
今传 媒
2 0 1 5 年第5 期
文 化传播 与教 育
新 闻真实的符号学探 索
— —
读 李玮的 新 闻符 号学 播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3 1 )
摘 要:新闻真实是 新闻的根本 要求,但是 ,如何做 到新 闻真实却存在 很多争论 。西方信奉 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其值 得学 习的 优势,但是 ,也很难 从根本 上做 到新闻真实。李 玮博士的 《 新 闻符号学》从新 闻符 号学角度 的探 索,颇 具有新 意,对 于理性看待
新闻真实具有很大的启发 意义,由客体之 真到符 号之真 ,直至最终受众 的认知 之真 ,符号学产 生 了 很 大的作用 ,在 此过程存 在新

浅论物-意-文理论视域下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把握

浅论物-意-文理论视域下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把握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H U A N B O学术平台——理论学说浅论“物一意一文”理论视域下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把握李明德(西北师范夭学炙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根据“物一意一文”双重转化理论,新闻采写的真实性是对客观事实认识正确性与认知结果表述准确性的统一。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把握就是化解“物一意一文”双重转换中的认知矛盾与表达矛盾的过程。

关键词:新闻采写物一意一文双重转化真实性我国自古便是文章大国,古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写作理论文化遗产。

从先哲先贤的思想宝库里汲取与当代新闻采写相契合的有价值的思想因子,无论对传统写作理论的现代转化与生成还是对当下新闻采写中真实性原则的实践与把握都大有裨益。

一、“物一意一文”双重转化理论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也,能之难也。

”陆机意识到了“物”一”意”一“文”三者之间的层递关系:写作行为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的转化过程。

他揭示了写作的三个阶段:“物”指采集阶段,“意”指运思阶段,“文”指表述阶段。

三个阶段中经历了两次转换——“情因物迁,辞以情发”之谓也,所以“物一意一文”也被称为“双重转化”理论。

在“物一意一文”双重转化中,写作过程经历了三次飞跃①:第一次飞跃是实现“物我同化”、“主客同化”的“感知飞跃”,也就是“客观外物”经过写作主体感知后转化为“信息内物”被摄取的过程:第二次飞跃是“内孕飞跃”,即在同化的基础上,写作主体将摄取到的信息经过主观心理图式加工后而形成一个形态化的“心灵产儿”(文章雏形》的过程;第三次飞跃“外化飞跃”,就是将孕育在作者大脑里的内在形态(文章的雏形)用语言文字符号形式向外在形态的转化——把“动”的“内生性”过程形式转化为“静”的“外在性”存在形态,恰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语言与符号学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语言与符号学的定义和研究背景的介绍,了解其研究的内容和重要性。

然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与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结合一些实例和案例,分析语言与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引言语言与符号学是研究语言和符号结构、功能和使用的学科。

其重要性在于语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符号则是人们思维和感知的重要方式之一。

语言与符号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交流和思维的机制,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与符号学的定义和研究背景语言与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的结构、功能、意义和使用,以及符号的生成、传播和解读。

在研究背景方面,语言与符号学得益于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从而带来了新的语言和符号的使用方式和传播形式。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从而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和语言符号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语言与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语言与符号在新闻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闻报道和评论依赖于语言的表达和符号的传递,通过文字、图片和声音等符号形式向公众传递消息和观点。

其次,语言和符号的选择和使用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果和接受者的理解。

最后,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通过语言和符号的运用来塑造和维护自身的形象和权威。

四、语言与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及问题语言和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平衡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等因素。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新闻传播是一个公共事务,不同的利益方和观点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

语言和符号的选择和使用往往受到其中某些利益方的影响,导致信息的失真和偏颇。

新版四川大学符号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四川大学符号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四川大学符号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36)新闻传播史论(916)新闻传播业务参考书目为(1)《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大众传播学通论》,李苓等,四川大学出版社(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4)《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新闻采写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学出版社(6)《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7)《新闻传播技术基础》,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8)《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9)《媒体产业运营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学出版社(10)《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国际传播—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国际传播—
数字化时代,平台化趋势深刻改变了个人层面与群体层面的连接,相互 联系、及时存在的网络社群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更推动了以社交平台为基础 的社群力量的爆发,品牌社群逐渐从线下向线上发展。社群成员之间以及品 牌与成员的互动对于实现品牌文化认同的影响不可小觑。
-11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冯亦然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国际传播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运用和品牌社群的构建对于实现中国品牌文化认 同至关重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化是激活品牌 发展潜能的动力,是推动品牌创新转型的源泉。品牌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不 仅为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化、全球化的诠释,还能帮助中国品牌形成独特的 品牌风格,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与文化的双赢。另一方 面,品牌社群作为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品牌共同体也在逐渐崛起,随着网络 信息技术与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社群由线下转向线上发展,在线品牌社群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且不断细分,更加有利于个体之间达成价值共识,促进品 牌认同的形成。
冯亦然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品牌国际传播
因此,打造虚拟品牌社群已成为中国品牌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 品牌社群的良性运转离不开社区内频繁的交流互动,多种类型的符号便成为 表意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符号的分类,作者指出像似符号、指示符号与规约 符号在品牌社群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表情包为代表的像似符号使得 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生动且准确,有效联结成员之间的感情;具有区分 性的指示符号不仅能够标记社群成员身份,帮助成员找到志同道合的社群伙 伴,还可以划分社群内的等级地位,确立意见领袖的身份;依靠社会约定形 成的规约符号则为品牌符号赋予了新的意义,使不同社群之间形成区隔,增 强社群内部成员的归属感。三种符号在社群的交流互动中角色不同、作用各 异,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品牌社群庞大的符号表意系统,影 响着品牌社群的意义组成方式。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作者:王亿本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5期新闻真实一直是新闻学界、业界争论的热点。

这么多年产生不少经典观点,却也始终没能妥善解决新闻真实的实现问题。

李玮的《新闻符号学》一书将成熟的符号学理论与复杂的新闻实践相结合,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该专著涉及新闻符号学的多个角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

笔者对其从符号学角度探索新闻真实尤其感兴趣,在客体之真、符号之真、认知之真之间转换的过程中,符号的特征也在变化,笔者在此略谈一点个人理解。

一、客体之真:多重符号的聚合呈现客观世界是新闻真实的来源,但是,新闻真实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也即新闻真实是客观世界的部分反映。

客体之真是有丰富的言语符号或非言语符号构成的,一个凶杀事件现场有受害者的惨叫,凶手的谩骂,旁观者的呵斥……包含丰富的言语符号。

同时,还可能有受害者的呻吟,血色的衣服,苍白的表情,路人惶恐的表情等非言语符号。

实际上,还有路边的小草,建筑物的色彩,行人的衣服……客观世界的真实是多重符号的聚合呈现。

而且,这些也只是现象真实的一种多重符号呈现,这场凶杀案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就涉及新闻的本质真实。

这一场凶杀案和当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何关联?这又涉及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问题。

这些真实也都是“客体之真”的不同呈现,新闻记者如何认知这一“客体之真”?实际上需要新闻记者的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的接受能力,这是一个信息符号输入的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偏差。

但是,不管新闻记者对于这些“客体之真”的认知如何?新闻记者拍摄或者不拍,记录或者忽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客体之真”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规律,以多重符号形式客观地存在着。

继而,客观世界的“客体之真”确实存在,新闻记者需要将这些呈现给受众,新闻记者会选择哪些符号进入新闻媒体?会保留新闻现场的原貌到什么程度?新闻摄影的边界到哪里更合适?新闻事实的叙述怎样才更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新闻记者追求的“客体之真”其实已经不是纯粹的,原封不动的客观世界的“客体之真”,这是新闻真实“反映论”的困境所在。

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的意义-PowerPointPrese

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的意义-PowerPointPrese
意指代表事物的标志;在英语中,代表符号的词有三个:sign— —普遍意义上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等;signal——自然界和动物 界所发出的信号,如闪电等;symbol——以具体指代抽象的符号, 如“火象征光明”等。在符号学研究中,符号主要是指象征符号, 即symbol。 (2)符号的定义: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指出:凡是能够指代或者表 述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符号(symbol)。“符号是信 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递不可缺少的基本要 素。”
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符号功能与新闻传播模式
(1)符号的功能:A.表述功能——人们将内心的信念、 观点、知识或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和传述出去的过程, 即编码(encoding)——将信息或意义转换成语言、 文字、声音和图画等符号的活动;B.思考功能——人 脑运用概念和知识与外部信息相联系并获得新的认识 的思维活动,即解码(decoding)——传播对象对接 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英尼斯的媒介观:A.由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演化出时 间媒介和空间媒介;B.时间媒介具有耐久性,但不易 搬运;C.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没有持久性;D.由于 这两大符号系统的差异,决定了传播的性质和社会的 形态:具有持久性的符号或媒介制造出地方割据的等 级社会;具有空间拓展的符号或媒介形成庞大的帝国。
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考异》等 (二)符号学架构(图—1)
图—1:符号学架构
符号学图
泛指符号学
非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一般在认知生命中内符号学
外符号学
动物符号学
皮尔士传统
特指符号学 索绪尔传统
被忽略的传统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思考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思考

度 , 新 闻事 件 出发 , 讨 报 道 和 新 闻事 件 之 间的 匹配 度 , 于新 从 检 由 闻事件本身的复杂和不确 定性 , 导致有 关讨 沦虽然结论众 多。 但 并 不 精 确 , 导操 作 的 可 行 性 也 差 基 于 这 样 的 反 思 , 文 从 新 指 本 闻 丈本 出发 . 用符 号 学 的 方 法分 析 这 个 论 题 , 出认 知 论 上 的 新 提 闻真 实是 外延 真 实 。 关键 词 : 闻真 实 ; 新 外延 真 实 中 图 分类 号 : 2 O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3— 1 l2 1 )6— 2 l— 1 17 2 l (0 0 0 0 9 O

这 就 决 定 了追 求 新 闻 的 本 质 真 实 是 一 个 美 好 的 愿 望 , 许 是 一 个 或 需 不 断 重 复 的理 想 。宏 观 真实 和微 观真 实 也 是 … 个 道理 , 们 口 我 』 以 永 远 只 可以 共 同 在 某 一 个 事 件 是什 么 事 件 』达 成共 识 , 成 统 形 判 断 , 事 件 在 什 么 程 度 上 才 是 整 体 是 一 个 难 以 下 定 论 的 问 但 题 , 法判断整体 , 无 又何 来 整 体 报道 及 整 体 真 实 。 上述 的 问 题 只 是 这 个 逻 辑 推 断 的 其 巾 一商 , 更霞 要 的 问 题存 于 , 知 论 真实 对 判 断 逻 辑 里 面 的 重 要 一 认 环— — 新 闻 报 道 , 就 也 是 新 闻 文 本 的 属 性 讨 论甚 少 : 可 以说 , 知 论 的 新 闻 真 实过 舒 重 认 视 了新 闻 事 件 的 性 质 , 味 地 要 求 新 闻 义 l符 合 新 闻事 件 , 忽 一 本 而 略 了新 闻 文 本 本 身 的 属性 。在 我 看来 , 足 一 直 以 来新 闻 真 实 问 这 题 未 能讨 论 清楚 的原 因 所 在 新 闻事 件 本身 及其 复 杂 , 定其 界 象 与本 质 , 观 与微 观 , 实 不 过 是 把 一 个 本 来 比较 清 楚 的 事 件 宏 其 解 析 成更 抽 象 缥 缈 , 无 法 把 握 的 埘 象 , 更 导致 “ 子 ” 岔 混 , 模 的 进 而把 新 闻真 实 的讨 论 引入 r死 胡 同 . . 所 以这 边 , 更 愿 意 从 从知 论 的 逻 辑 判 断 的 另 一端 — — 新 闻 我 文 本 出发 来 讨 论 新 闻真 实 。而 讨 新 闻文 本 、 八 讨论 符 号 的有 效 的 丁 具理 应 是 符 号 学 。 二 认 知沦 新 闻 真实 要 求 新 闻文 本 符 合 新 闻 事 件 。这 个 判 断 荚 似 于 数 学 里 判 断 x 是 否 等 于 Y, 个判 断 要 进 行 的 前 提 是 x 和 Y 这 必 须 是 明确 的 . 比较 的 。 上 面 我们 论 证 了 , 传 统 的 讨 论 里 , 可 在 新 闻事 件 X 是 复 杂 , 以 确 定 的 . 新 闻 文 本 Y 则 未 进 行 相 关 讨 难 而 沦 。现 在我 f就 进 人 新 闻 j本 的 讨 沦 f 】 [ = 、 新 闻 文本 是 符 号 链 , 照 符 号 学 家 皮 尔 士 的 看法 , 号 }再 按 符 { ] 现 体 、 象 和 解 释 项 组 成 。 任 何 一 个 符 号 , 们 感 知 到 的 是 再 现 对 我 体 , 得 是 对 象 , 通 过 我 们 阐释 和衍 义 , 们 可 以得 到解 释 项 。 获 而 我 解 释 项 具 有 无 限 衍 义 性 , 何 符 号 于接 受者 的不 同 阐释 可 以获 任 由 得 不 同 的意 义 。但 由于 符 号 是 约 定 俗 成 的 系 统 , 共 同文 化 系统 在 里人们 , 阅读 符 号 时所 获 得 的对 象 是 一样 的 , 有 相对 的确 定性 具 如果借用叶姆斯列夫 的术语来 描述上 面 的现象 , 们可 以说 , 我 一 个 符 号 的外 延 是 相 对 固 定 的 , 内 涵 则 因解 码 者 而 可 能 产 生 不 而 同 , 以 千变 万 化 , 限 衍 义 可 无 新 闻文 本 一 样 如 此 。新 闻 报 道 者 符 号 组 织 来 陈述 新 闻 事 件 . 我 们 通 过 解 码 来 认 知 新 闻 事 件 。 考察 新 闻 丈本 , 我们 会 发 现 , 我 们 近 乎 可 以 获 得 相 同 的对 象 , 蕾 说获 得 相 同 的 外 延 。 同时 , 或 我 们 也可 以 根 据 自 己的 特性 , 得 自己 独 特 的理 解 , 也 是 获 得 不 获 这 同的内涵。外延相同 , 内涵 有 区别 。 回 到 刚 才 陈 述 的认 知 论新 闻 真 实 的 判 断 逻辑 , 新 闻 事 件 ) xf =Y 新 闻 文 本 ) 当我 们 要 问 新 闻 文 本 是 否 真 实 时 , 到 逻 辑 公 ( 。 换 式, 就是在问 , 新 闻文本 ) 否等 于 x( 闻事件 ) Y( 是 新 ?在新 闻文 本 中 ,1 外 延 是 直 接 描 述 新 闻 事 件 , L有 内涵 在 解 码 者 在 外 延 的 基 础 上结 合 语 境 产 生 的 新 意 义 , 有 不 确 定 性 , 以 , 们 其 实 在 具 所 我 问 , 闻 文 本 的外 延 是 否 和 新 闻 事 实 一 致 。 由此 , 们 可 以知 道 , 新 我 判 断 新 闻真 实 其 实 就 是 在 判 断 新 闻 文 本 的 外 延 是 否 真 实 新 闻 真实就是外延真实 。 讨论至此 , 我们得出了结论 : 知论意 义上 的新 闻真实就是 认 外延真实 。这样 的论断价值 在于我 们获得一个 可 以衡量 和判 断 的真实 , 而这样的真实可以促进新 闻实践活动的规范。

从_客体之真_到_符号之真_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_蒋晓丽

从_客体之真_到_符号之真_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_蒋晓丽

同的侧面, 甚至完全不同的东西 " 鉴于此, 当我们连客观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都 不知道, 或者
我们看到的事实纷繁各异且有失全面的时候 , 试 问, 该如何确定新闻是否真实?
第二 , 传播符号的片面化困境 "所谓符号, 是指 /一种携带意义的感知 0 (赵毅衡, 20 1 1: ) , 是人表达意义所必需的载体 " l 也即是说, 人在面对对外在世界的经验感知时, 常常需要以符 号为中介, 将经验感知解释为意义 " 这一 / 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 0的过程 , 也被称为 /符号化 0 " 在符号与符号化 中, 避免不了片面化, 原因在于: /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 " 让物过多 的品质参与携带意义, 反而成为表意的累赘 " 被感知 . 并不能使符号回归物自身, 恰恰相反, 符 号因为要携带意义, 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知 片面化, , 使感知成为意义的 简写式 . 承载 0, /无
n d eo ntex a t r e qu i e m en t r s. It 1 5d i f i eu l tt o eon qu er t h ese eh all eng es i n t h e t ra d iti on al w ay li k e br e ak i g n h r t o u g h di st i n g uish i n g Ph eno m eno n a n d essenee , m a o r c r aP hy a g n d m ier o eo sm , exte n sion a n d i t en si n n , o
第一 , 传播主体认知的有限性和多样性困境 " 一方面 , 传播主体的认知能 力具 有有限性 "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
(一)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 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 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二)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 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三)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 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 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 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 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五)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 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 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在从猿到人进化的漫漫长途中,人类 的祖先主要通过简单的视觉、听觉、触觉 和嗅觉符号进行信息的交流。这些非语言 传播符号尽管简单,但在当今最为现代化 的信息传播中,它们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 助性信息符号。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 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 世界。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 的又一次革命,它动摇了原有大众传播的 基本形态,对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模式已 经并且还将持续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六、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人人都是他自己 的历史学家。其意思是:每个人都必须知道 自己是何人、从何而来、在何处、去何方 或做什么,否则就不能做任何事情。
本章思考题 1.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 2.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产生的五个相互依托的 原因。 3.现代报刊从欧洲发展到全球的三个历史环节。 4.西方报刊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5.网络传播将对人类的信息交流模式产生的影响。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

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

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作者:王海江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06期摘要:对于新闻而言,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也可以被认为是新闻的灵魂所在。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真实性也经常被认为是其在工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职业素养。

基于此,本文对于新闻的“客体之真”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新闻“符号之真”的概念,对于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关键词:新闻求真;符号学;转向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6-00-02一、客体之真:新闻求真所面临的困境一般情况下,人们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是否相吻合作为新闻真实性判断的基本标准。

在这样的认知下,“新闻符号文本”和“客观世界/对象”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个基本元素,并且“客观世界/对象”将会对“新闻符号文本”的真实性起到衡量的作用。

鉴于此,我们将新闻真实认为是“客体之真”,并且客体之真是由“本体之真”和“实践之真”两大部分的内容所构成。

(一)新闻“客体之真”多重困境分析新闻的“客体之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困境。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播主体认知有限性和多样性的困境。

人类认识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表面现象到本质,由局部认识到全局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程度。

所以,当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与人们所认识的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区别的时候,人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实性,则无法准确地判断新闻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传播主体的认识往往并不是相同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对于同一项事物和同一个事实,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因此,当我们无法掌握客观事实的真相的时候,对于新闻的真实性该怎样去评判。

第二,传播符号具有片面性的困境。

符号主要是指人们表达意义时所必备的载体。

换言之,就是人们在感受外面的世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符号这个媒介,将自己的经验感知解释为意义。

解释的过程也就是符号化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片面性。

封面人物·周小普

封面人物·周小普

性原则,抑或是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所坚守的唯物主义思想原则,都绝不仅仅止于追求新闻报道的“符号真实”“依据真实”。

尽管新闻必须真实的理论命题与新闻真实并不能被实践之间存在矛盾[19],但在新闻实践中过于强调“符号真实”,将导致受众更倾向于依据自己的立场选择事实,这种循环或选择的固化会威胁甚至瓦解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社会共识的达成。

因此,重新思考新闻真实观,在“客观真实”“符号真实”等已有新闻真实理念基础上,厘清新闻真实理念的内涵和操作路径,重新认识并将“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新闻真实原则切实应用到新闻真实的核证中,对新闻真实理论的深化、实践标准的确立都有积极意义。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编号:TJXC-15006)]注释:①有闻必录最早出自1883年6月10日上海《申报》的一则军事新闻,文中写道:“此信不知自何而来,官场中亦多有传述。

是真是伪,万里关河无从探悉,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云尔。

”作为一种新闻思想,有闻必录的主要含义是: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

②2010年的原始数据中回答者有男性也有女性,因此,在计算夫妻年龄差时,不能直接用数据中的“回答者的初婚年龄”减去“配偶的初婚年龄”,或是反过来直接用“配偶的初婚年龄”减去“回答者的初婚年龄”,而必须依据回答者的性别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相减方式,才能保证全部数据在“夫妻年龄差”统计和计算方向上的一致性。

如果用上述错误的办法,则可以得出“男小女大”婚姻模式达到40%左右比例。

③梁颖在《近40年我国初婚夫妇婚姻匹配模式变化》中指出,“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表明,近40年来,我国初婚夫妇的婚龄匹配的主流模式依然是‘男大女小’的传统模式。

从不同初婚时期来看,‘男大女小’均占60%及以上,同龄婚约占20%,‘男小女大’所占比例不足20%。

舆论引导力在新形势下的把握与提升——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晓丽教授访谈

舆论引导力在新形势下的把握与提升——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晓丽教授访谈

播 领域 的一 个热 点和难 点 问题 。对这 个 问题 您 一直都 影 响人 ” ,即舆 论 被 引导者 能否 接受 舆 论 引导 者 的观 比较 关 注 , 并且 成功 申报 了国家社会 科 学基 金 重 大招 点 , 并改变 自身的价值 观念 以及行 为模式 , 与舆论引 关键 是考 察 标 项 目“ 形 势下提 升舆 论 引导 力研 究” 而您 的研 究 导 者形 成 一致 。考 察舆 论 引导 的影 响力 , 新 , 领 域 中“ 国大众传媒 对社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体 系的传 舆 论 主体 的观 点 和意见 , 让 多少人 的思想 和价 值 在 中 能 播 与 运 用研 究 ” 也 都 围绕 这 个 问题 一 脉相 承 , 为 多大程 度上 与之产 生认 同 。 论 引导 的影 响力 又取决 等 作 舆
罗子 欣( 下 简称 罗) 蒋教 授 , 以 : 您好 , 革 开放 以 首要 问题 之一 。 改 来 , 国的新 闻传播 学得 到 了很 大的发展 , 论 引导 , 我 舆 舆论是数量相当多的社会公众对 时局和事态表 舆论引导 , 简言之“ 是用观点和事实 尤其 是 新 形 势 下如 何提 升舆 论 引导 力是 当今 新 闻传 现出的评价意见 ,
■名家语丝
I R S R M H E E RT WO D O T EC L B IY F
舆论引导力在新形势下的把握与提升
— —
四川 大学博 士 生导师蒋晓丽教授访谈
罗子 欣 ,蒋 晓 丽
蒋晓丽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 博 四川大学党委 宣传部部长( 闻中心主任 )美国康奈 尔大学亚 新 ,
国家“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 “ 规划重点教材 3项 , 连续 多次荣获国家级 、 省级社科成果 奖。 代表作有 :传媒 与文化 : 《 文化视

论新闻表达中的符号选择

论新闻表达中的符号选择

论新闻表达中的符号选择作者:陈红艳来源:《卷宗》2015年第05期摘要:新闻表达的准确度是评判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的重要标尺。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表达的准确度取决于新闻符号的选择。

符号类群上单个符号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给准确选择符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从新闻符号本身以及新闻报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出发,理解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深刻内涵,有利于正确进行新闻表达。

关键词:符号类群;符号选择;新闻表达新闻作为对最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传播信息的首要目的是迅速而全面地向读者报告四周发生的事件和动态,为读者监测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

因而,新闻的表达是否准确成为了读者评价新闻价值的一条重要标准。

新闻表达是否准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报道事件不合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语句词不达意,或是意义模糊都可能造成新闻表达上的不准确,因此准确的符号选择对于新闻表达十分重要。

1 符号类群中共时符号的选择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组合关系,有人称之为连锁关系或水平关系;一种是联想关系,也有人称之为选择关系或垂直关系。

前者沿水平方向展开,即所谓横组合,后者则沿垂直方向展开,即纵组合。

在纵组合中,所有的符号因联想关系而成为与被选择符号共时性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就其实际状态来说,纵组合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是“不在场”的。

例如,人们在文章中看到“色彩鲜艳”一词,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词汇,而实际上文章中只出现了一个词“色彩鲜艳”,其他词只是通过联想与在场的符号发生联系,它们因联想关系而组合在一起。

这种关系对于其它种类的符号也同样适用,这些符号组成了一个集合,称为符号类群。

从某种角度说,每一个符号都可以看作属于某种符号类群。

正因为任何词都可以看作属于一个符号类群,也就出现了一个符号的选择问题。

尽管这些词虽然因某种关系可以共时性地存在,但当我们运用符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时,语言的链条性特征使我们只能在其中选择其一。

美言不信:从语言学到符号学

美言不信:从语言学到符号学

美言不信:从语言学到符号学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

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鸟自鸣”,鸟类有声语言的表达,用于同类中信息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

“花解语”,美人如花,但花不能言,美人却能“解语”,典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帝与妃子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金瓶梅》中也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

显然,“鸟自鸣”是实指,“花解语”为比喻。

“花解语”与“鸟自鸣”并列,以说明“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似乎有点牵强。

当然,“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可视为诗意的表达,而非科学的陈述。

然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流水落花”是自然的景观,“春去也”是作者的感叹。

倘没有作者的情感参与和艺术构思,便不会有诗的意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或“自在娇莺恰恰啼”,都涉作者的移情,无关花或鸟的“语言”。

《王阳明·传习录》记载,朋友邀王阳明看花,阳明先生对曰:“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没有意识的观照,花之有无并不确定;不同意识观照之下,花有不一样的“形”“相”。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不是花的颜色,而是我之心意的渗透与心境的折射。

离开人,便没有生活;离开人的观照,花香鸟语便失去意义。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

”语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与理解,但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与文化的载体,这是基本的共识。

动物有无语言?这是有争议的话题,但严格意义上说,语言为人类所独有。

植物无所谓语言,山川河流更谈不上语言。

在具体的言语应用的语境中,语言概念会有引申性的使用或借用,诸如各种拟人、比喻、象征,但在同一语境中须保持指称的一致性。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2OO6年第4期NO.42006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总第145期SumNO.145§文化与传媒研究§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蒋晓丽,石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文化研究是2O世纪中后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潮.其源于时代变迁引起的社会生活的转型与文化自身的变化.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现代文化总是与传媒密不可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传媒文化的概念充分体现了这一关系.因此.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势在必行.这种转向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为传播和媒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它要求我们深人探究传媒文本背后的权力关系.使传媒研究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关键词]文化研究;传媒文化;文化转向[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06)04—0123一O6 文化研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自2O世纪中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转向.人文社会科学2O世纪曾经历了一系列转向,比如"语言转向"和"后现代转向"等.2O世纪8O年代和9O年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把自己的学科纳入大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我们称这种学术思潮为"文化转向".从广义上说,文化研究可以看作是对于文化的研究.这样的文化研究在19世纪就开始了.1871年,英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而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o-[1] 这一定义被认为是最早的现代定义.但如今风靡一时的文化研究,一般认为兴起于2O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创立为标志.该中心成立于1964年,以雷蒙德?威廉斯,理查德?霍加特及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1972年该中心发表第一期《文化研究工作报告》,宣布"将文化研究纳入理性的地图".以该中心为主的研究学派被称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或"伯明翰学派",其影响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和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文化研究热潮."它上承利维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往下则蓬勃发展,穿过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一路纷争,成为当代学术的显学."L2]l∞不过,文化研究不等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尽管该学派为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源头上讲,文化研究没有"绝对的开端".利维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批判,显示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而伯明翰学派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拒绝将文化神圣化,充分肯定大众文化本身的价值.伯明翰学派的发展,始终与结构主义,符号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法国结构主义对文化研究影响深远,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一文中,把结构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之一,另一种是文化主义.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收稿日期]2006—05—12[作者简介]蒋晓丽(1956一).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石磊(1970一).男.四川宣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124?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5期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都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殖民理论及其表意实践,"东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批判,第三世界文化研究,公共领域的讨论,族裔和民族身份研究,以研究女性批评和写作话语为主的性别研究,传媒尤其是影视传媒的生产和消费等大众传媒研究等等,都进入了文化研究的视野.总之,狭义的文化研究就是指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而广义的文化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方法论,也就是以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派,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由此可见,文化研究不像传统学科,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相对固定的范围.柯林?斯巴克斯在《文化研究的评价》一文中说:"在任何精确的程度上界定文化研究都是极其困难的.给文化研究画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说我们从一个侧面发现文化研究的适当领域是不可能的,指出足以标志文化研究特征的整齐划一的理论或方法也是不可能的.由来自文学批评,社会学,历史,媒介研究等的观念,方法和关切组成的地地道道的大杂烩,都在文化研究的方便的标签下面杂陈在一起."跚詹姆逊在《论"文化研究"》一文中也有近似的论述:"文化研究可谓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最好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人手,将它视为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而不是理论化地将它视为某种新学科的规划图."[4] 如今,文化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多数学科结成了同盟,"它从社会学那里吸收了大众文化的制度分析,从文学批评那里借鉴过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学那里承接了文化意义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流通分析模式.在方法论上占据主位已有时Et的霸权理论,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反集权,反等级,反规束的后现代作风,则明显带有福柯,德里达,哈贝马斯等一批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印记.]1文化研究作为全球性的学术思潮,游走于各学科之间,表现出巨大的活力和学术创造力,为我们提供了比传统研究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新的研究模式.文化研究更加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场,打破各学科的自我封闭状态,尽管它不可能取代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但是文化研究使这些学科表现出新的创造力.那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何以兴起文化研究的热潮,文化转向何以发生呢?变化首先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转型,文化本身的Et益重要性.三十多年前,麦克黑尔就说:"我们的时代可能是人类经历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处在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时期,我们确确实实濒临整个人类状况的伟大转变."[5]这个转变就是我们迎来了文化的时代."当2O世纪6O,7O年代的后工业热情让位于90年代和新千年的后现代焦虑时,当经济和政治的乐观主义让位于环境和人文的悲观主义时,对于文化的认识已经开始深化,文化转向悄然发生.以往,文化始终处于边缘,而此时文化已逐渐成为中心.文化,如同经济,政治,技术和宗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6J斯图亚特?霍尔指出:"文化已经不再是生产与事物的'坚实世界'的一个装饰性的附属物,不再是物质世界的蛋糕上的酥皮.这个词现在已经与世界一样是'物质性的'……商品与技术的物质世界具有深广的文化属性."[7文化研究的兴起,更是对时代变革引起文化变革的回应."当今世界,社会结构,制度框架,经济方式,交往媒介,生活状态,心理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向文化,向学术,向观念提出了重新解释的需要."[8]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的统治地位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文化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而传统的文化概念定位在艺术和美学方面,高雅和低俗二元分离.电视,互联网迅猛发展,文化越来越表现出影像呈现方式,视觉文化取代文字印刷文化成为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后现代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到来,催生了消费文化的发展,在解构和重构中,多元文化代替了文化的二元分离,各种亚文化兴起.在新的现实条件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边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新的生态文化,都已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新的理论对此作出回应,文化研究的兴起成为历史的必然,"不仅是对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回应,而且是对激变中的社会现实的回应与新的社会实践可能的探寻."[9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要求文化研究打破传统学科的封闭性,从不同的学科汲取营养,因此,文化研究的兴起,还是"传统学术,传统学科自身内在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科的'内爆'涨破原有外壳的必然结果."[9在这样的历史变化中,文化研究本身实现了三个"转向":"一是从经典文化转向大众文化的2006年第4期蒋晓丽.石磊: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125? 研究,或从中心转向边缘的研究;二是从文字载体的文化研究转向影视,图像的现代文化的研究,使广告,绘画,建筑,影视,大众传媒,消费文化成为热门话题;三是从纯文学研究转向种族,性别,阶级,民族性,差异性,社区文化,媒介文化,女性文化和后殖民文化等问题的审理.这种新型的学术研究转型,形成了关于性别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种族文化差异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现代消费文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意向.在这不断置换的问题和话题中,文化研究改写着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改变着整个文化的基本走向."[1传播和媒介研究一向被视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领域,处于文化研究的影响之下.与文化研究紧密联系的学科一般认为有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传媒学等.事实上,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其他文化研究阵营的着作对传播和媒介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传媒即文化.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媒密不可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事实上,在'文化'和'传媒'之间所作的区分是武断和生硬的.不管人们将'文化'看作是高雅文化的产物,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行为的语境,还是把它当作任何别的什么,文化总是与传播密切相关的."[1lj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 它提供了了解及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也规范着人类的传播行为;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成果,传播属于文化范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媒和文化的结盟,贯穿于传媒和文化发展的始终.人类文明史既是文化传播史,也是媒介发展史.文化传播经历了信号传播,口语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等几个阶段.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都是文化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电子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形象得以传播,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大大降低了书面印刷媒介文字符号对大众文化知识的要求,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信息存储和查询更加便捷.因而,电子媒介尤其是互联网以及新的流媒体更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和民主性.卫星通讯和互联网还使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现实, 人类的文化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文化传播力也因此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媒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化借助传媒这一中介进行大众传播,对大众媒体特性进行妥协,依赖和附庸,表现出深刻的传媒印记.另一方面,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1.文化的传媒化扩展了文化的空间,改变了文化生产流通和接受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文化产品的意义构成方式."许多现代文化是依凭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着古典的歌剧, 音乐,关于政客的私生活的庸俗故事,好莱坞最新近的流言蜚语以及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新闻. 这已深刻地改变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现代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权力的网络系统."[1.]传媒文化概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的传媒呈现方式,强调了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传媒文化描述的是传媒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一切传播意义上的媒介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一切文化都需要传播.广义的传媒文化是基于一切传媒的文化,这里的传媒是泛传媒的概念.中观的传媒文化是指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大众传媒催生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视觉文化,娱乐文化,虚拟文化等新的文化形态.但是传媒文化绝不仅仅是这些文化形态,因为大众传媒同样可以传播高雅文化,民间文化等等.使用传媒文化的概念,比使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视觉文化等概念更能反映传媒与文化的关系,更具有包容性.美国着名的传媒文化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大众文化的概念有精英化的倾向,在高雅和低俗文化之间树起一种二元对立,由此轻视"大众"及其文化.他也拒绝"流行文化"的用法,认为"流行"一词意味着传媒文化来自于民众.这一词语掩盖了这样的事实,即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形式常常把受众降格为一种对已简化过的意义的被动接受者.狭义的传媒文化是指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表现出消费文化,视觉文化,娱乐文化,虚拟文化的特征,大l26?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5期众文化是当代传媒文化的主要形态和特征.传媒文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场景."[】传媒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传媒文化.传播和媒介研究不再是一个学科的理论特权,而是多个学术传统的交融.文化和媒介研究已成为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概念,传播和媒介问题的文化路径是一个始终存在并逐渐得到认可的论题.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指导着对大众传播的解释方式.当代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既是历史的总体发展大势和现实实践发展的需要所致,也是传媒自身内部要素运动的结果.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传播和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新闻无学"的言论.新闻传播学本身当然是有学的,有人发出"无学"的感慨,恐怕与我们的传媒研究长期流于采写编评的经验式总结, 将传播和媒介视为一系列特定的,孤立的社会现象有关.而文化研究将传播和媒介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用各种有效的文化研究方法进行多角度的阐释,把它们看作一种开放性的,与市场经济,工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现象.这样,传媒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用某种单一的,传统的方法,而是借鉴更多学科的方法,突破原有的狭隘视野,将传媒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中来加以观照.传媒研究在跨学科的范畴之内运行,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和文化理论,这些正是广义的文化研究题目下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后现代理论所共有的.传媒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跨越了不同学科之间的鸿沟.这样的研究方法不应该停留在传媒文本的边缘,而应该探究文本如何适应生产体系,不同的文本如何成为生产类别或类型体系的部分,如何表达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话语.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意味着传媒是权力争斗的场所,传媒研究要深入研究人际关系,考察社会身份问题.传统的传媒研究,基本上处于以好坏二元对立构成的话语系统,缺乏对传媒文本背后隐含的各种权力争斗的深入分析,往往只针对具体作品谈感受或开药方,从而沦为创作的附属品.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是传媒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当代意识形态的有效过程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完成的,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媒文化领域从来都是一个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斗争的场所,呈现出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妥协的文化景象.将传媒研究纳入文化研究的背景下,"跟客观主义和非政治的学术方法拉开了距离,它使人们洞察镌刻在文化文本中的权力与统治关系,也详细说明了人们可以如何抵制占据主导地位的符码意义,而形成自身的批判性的,反抗的读解."[1s]文化研究承认文化的多元性,阶级,种族,性别,年龄,地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总是要在传媒上以各种方式表现,发出自己的声音.工人阶级的文化,青年亚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认同等,成为传媒研究的内容.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就要探究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是如何形成与发挥作用的,关注媒介在文化表达过程中和意识形态斗争中的角色, 以及关于个人,集团和政治或经济机构中的权力问题.传媒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它是统治阶级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阶级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协商,调停的结果,它是多种意识形态争夺意义和控制权的领域,我们既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主导意识形态的通俗宣传,也不能说它是一种自发的文化抵抗,而是一种谈判和斗争的过程."与其说文本确定了它的意义,不如说它为这种意义的争夺划定了一个竞赛区域"l1.因此,我们要善于洞穿传媒文本的表象,直达文本的深层结构,了解和分析文本背后的权力关系图景,而不是对传媒文本做简单的好与坏的判断.要探究"公开的意识形态内容——传播大众或多或少愿意模仿的新型式样,价值,生活方式外,还有一系列隐藏于其中的控制性的信息,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对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这些决定了观众们实践的经验,满足了他们无意识的2006年第4期蒋晓丽.石磊: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l27? 愿望,……新创一系列匿名的满足,大众文化充当了一种社会调节者的角色,试图吸收日常生活的压力并使那些可能构成反系统的事实的挫折与失败转人为系统服务的渠道.-[17]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传媒研究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彰显人文关怀.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传媒越来越市场化.但人不是经济的动物,文化滑坡,失衡,传媒庸俗化引起人们的担忧.文化研究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批判理论,传媒文化研究学者应当成为"抵抗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仅是文人,也不完全是思想的生产者与传输者,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仲裁者,立法者,思想生产者和社会实践者,他们天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1.]8"学院派批评者更应该从事文化研究的传媒批评,成为在传媒文化建构中的能动者.如果我们把批评者的行为理解为社会活动的生产,而非对社会活动的描述,他们在教室的行为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扩展到公众领域.~[18188传媒的文化批判是"抵抗的知识分子"的有力武器,它要求从传媒的"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由于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美国式社会分析在探讨个体,传播的角色和媒介的效果时往往更加注重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分析民主实践时大众传播遵循了原子式的实证主义路径.美国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在随后的40年里占据了传播和媒介研究的学术正统地位,经验学派被赋予了"传播学的主流学派"的头衔.经验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和媒介现象,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传播现象和传播行为进行实证考察,关注的主要是传播的科学性问题,即"如何"传播,我们可以把这称为"工具理性".而传媒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传播的价值性问题进行思考,即"为何"传播,我们可以把这称为"价值理性".这是与经验学派相对的批判学派关注的中心.批判学派坚持以辩证分析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传播和媒介研究的批判学派在理论研究上,更多地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批判理论,从学术边缘地位移动到了学术研究的中心."总体而言,批判理论的主要成果为文化研究,包括媒介工业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共谋,以及为文化过程的分析提供了持续性范例. 70年代批判理论成为主流大众传播研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成为四十余年来重要的理论事件,并构成了反映众多学科内部现代主义论争的内涵和外延的文化的主要部分.随后的大众传播研究作出的解读和解释虽然仍处于这一领域的边缘, 但却显示了适当的兼容理念的明显倾向.-[19] [参考文献][1]EdwardBurnettTylor.TheOriginsofCulture rM].NewY ork:HarperandRow,1958.1.[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1ColinSparks.PEvaluationofCulturalStudies [A].JohnStorey(ed.)WhatIsCulturalStud—Ps?AReader[c1.Arnold,1996.15.[41詹姆逊.论"文化研究"[A].快感:文化与政治[C].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99.[5]J.MCHale.TheFutureoftheFuture[M].NewY ork:GeorgeBraziller.1969.47.[6]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EduardodelaFuente.Sociologyandwesthetics, [J].EuropeanJournalofsocialTheory,2000(5).。

两种语境下的强符号

两种语境下的强符号

两种语境下的强符号
赵乐平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5(0)20
【摘要】从流行语看当代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为人民服务",80年代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以及如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时代流行语承载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但在符号学看来,所有的时代流行语都是一样的:一,它们都是罗兰·巴尔特所谓的"符号神话",是自然化机制和普遍化机制共同言说的结果。

二,隐含的意义和情感极其丰富,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赵乐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符号学的未来向度:评蒋晓丽、赵毅衡编《新媒介语境下的对话:传播符号学访谈录》 [J], 胡易容
2.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透视——论消费的符号化与符号的消费 [J], 陈怡;粟翔
3.试论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符号、语境与解释 [J], 简耀
4.互联网语境下IP的符号嬗变现象探析——基于"锦鲤"IP的符号嬗变现象 [J], 余秋苗
5.互联网语境下IP的符号嬗变现象探析——基于“锦鲤”IP的符号嬗变现象 [J], 余秋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封面人物·蒋晓丽

封面人物·蒋晓丽

封面人物蒋晓丽
佚名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蒋晓丽,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全球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点创点人,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访问学者及客座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符号与传媒学会会长,四川省新闻传播学重点一级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理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和主任等。

长期从事新闻学、传播学、传媒文化、文化产业、网络与新媒体等方向的学术研究。

【总页数】1页(P20-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舆论引导力在新形势下的把握与提升——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晓丽教授访谈[J], 罗子欣;蒋晓丽
2.符号学的未来向度:评蒋晓丽、赵毅衡编《新媒介语境下的对话:传播符号学访谈录》 [J], 胡易容
3.合纵连横,深掘传媒的时代意义r——评蒋晓丽著作《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
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 [J], 郑艺;李锐锐
4.“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我院毕业生蒋晓蕾美丽黄山高擎奥运火炬 [J], 王泓;王
维亚;赵平善
5.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 [J], 王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761178_全媒体时代新闻失实剖析___

5761178_全媒体时代新闻失实剖析___

新闻前哨媒体融合时代,谣言、恶搞、新闻线索、新闻事实等信息流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真相和“虚构”互相交织。

辨别新闻线索,坚持新闻真实性,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传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独接受信息的主体,他们对于媒体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如何从传播者的角度杜绝新闻失实的发生,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媒体以及从业人员的考验。

新闻失实的新特征随着传播渠道的增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显著。

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失实不仅具有传统媒体中“故意造假”、“有偿新闻”、“捕风捉影”等常见的特征,还有新媒体“把关人”缺失而引起新闻源过大,新闻线索庞杂,使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去伪存真。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以及对新闻源的解读。

这种在新闻源头上就出现失实的状态,时常出现在记者以网络媒介信息作为新闻源筛选地形成的。

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制造新闻”的能力越来越强,对新闻失实的监督力度也随之增大。

在此消彼长中,体现新闻失实的新特征。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新闻源扩大化,由于新媒体中“把关人”这一角色的缺失,使新闻来源复杂化。

对新闻来源的把关,有助于解决新闻源头的失实。

网络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真正意义上是空缺的。

如何加强网络监督力度,执行网络把关人的角色,是媒体融合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与新闻媒体发展的不一致性,导致新媒体中把关人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同时从技术层面上说,在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中,把关人也无法完全解决虚假信息的入侵。

因此,对将信息转化为新闻的记者来说,其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十分重要。

记者是新闻线索成为新闻的第一个把关人,在采写编播过程中,编辑是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的第二个把关人。

记者和编辑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时,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失实新闻的出现。

新闻源的扩大无疑为记者编辑收集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在这个环境中,必须让自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记者自身从业生涯的执着追求,而是对所在媒体、社会以及国家的客观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U th o r
Jian g X i a o li 15 P ro f e sso r at th e C o lleg e of L iteratu re an d Jou r n alism , S i e hu a n U n iv ersity .
E一 a i l: jxl 2 003@ 263. t . e n
为:
新闻符号文本 卜二竺色 , 客体世 卿对象
鉴于此 , 我们姑且称这种新闻真实为新闻的 / 客体之真 0, 其核心内容是新闻的 /本体之 真 0与 /实践之真 0 " (一) 新闻 /客体之真 0的多重困境 然而 , 定义为 /新闻报道相符合于客观事实 0的新闻 /客体之真 0, 却使新闻求真面临着来 自 实践 !价值 !语境等多方面的困境 "
同的侧面, 甚至完全不同的东西 " 鉴于此, 当我们连客观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都 不知道, 或者
我们看到的事实纷繁各异且有失全面的时候 , 试 问, 该如何确定新闻是否真实?
第二 , 传播符号的片面化困境 "所谓符号, 是指 /一种携带意义的感知 0 (赵毅衡, 20 1 1: ) , 是人表达意义所必需的载体 " l 也即是说, 人在面对对外在世界的经验感知时, 常常需要以符 号为中介, 将经验感知解释为意义 " 这一 / 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 0的过程 , 也被称为 /符号化 0 " 在符号与符号化 中, 避免不了片面化, 原因在于: /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 " 让物过多 的品质参与携带意义, 反而成为表意的累赘 " 被感知 . 并不能使符号回归物自身, 恰恰相反, 符 号因为要携带意义, 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知 片面化, , 使感知成为意义的 简写式 . 承载 0, /无
对于新闻来说, 真实如此重要, 以至于真实常常被誉为新闻的生命 " 真实性常常被列为新 闻从 业人员在具 体新闻实践中所必须遵循和格守的首要职责; 缺乏了真实性的新闻, 将被视为
无异于刁 锐 !文学 !戏剧等的虚构作品; 丧失了真实性的新闻 , 将不再被视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外
在客体世界的主窗口 和主渠道, 不再使人信服 " 一 ! 客体之真 : 使新闻求真困境重重 对于何为新闻真实的问题 , 国内学者一般都将其置于客观真实的范畴中来进行考察 " 他们 以新 闻报道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合作为唯一判定标准, 将新闻真实定义为 /新闻报道与客观事 实真相相一致 0 (张达芝, 199 0 :4 1 ) , 甚至认为新闻报道 /必须同报道对象 (认识客体) 完全一 致, 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 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0 (童兵, 2000 :73 ) " 不难看 出, 这种意义上所理解的 /新闻真实 0, 不仅是存在论 !本体论上的真实一一它认为在人之外有 一个可供认知的客体世界存在; 同时也是实践论上的真实 ) 它假定人有能力 / 客观反映 0这 一外在客体世界, 并要求新闻从业者在实践上做到全面真实和绝对真实 " 在这种 /新 闻真实 0的逻辑 中, 新 闻报道被认为只包含着 / 新闻符号文本 0与 /客体世界/ 对象 0两极, 且 / 客体世界/ 对象 0成为衡量 /新闻符号文本 0是否真实的唯一参照, 用图可表示
第三 , 传播受众的认同困境 " 如果以 / 相符合于客观事实 0来界定新闻真实 , 那么 , 新 闻真 实似乎是一个与新 闻受众极为不相干的问题 " 然而 , 众多案例显示 , 新闻真实常常是在受众的 质疑声中逐步得到证实或者遭受揭发的 "此外 , 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新闻传媒所 描述的真实的新 闻事实 , 往往不被受众认为是真实 , 而另一些新闻传媒所提供的不真实的报
第一 , 传播主体认知的有限性和多样性困境 " 一方面 , 传播主体的认知能 力具 有有限性 "
从哲学认知论来看, 世界虽是可知的 , 人类虽也有能力认知世界 , 但是 ,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却通 常需要一个从表象到本质 !从局部到全局 !从低级到高级 , 从相对到绝对的过程 "因而 , 当新闻
国 际 新闻 界 20 1 3. 06
加bl ie O P 而o n si n Ne w Si LI t at io n . ., suPp o r t ed b y t e Na h ti on a lSo ci alSei c eFo n e n d u a ti on ofCh i na ( P ro je ct
m U n r :08& e b Z D 06o).
本期话题 了 符号学研究
报道的事物并非人们所已知的事物时, 人们就不可能一 下子清楚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到事物的真 相, 也更不可能知道该如何确定新闻报道是否与客观事实真相相一致孔 另一方面, 传播主体的
认知常常具有不一致性 " 受限于传播主体不同的时间性 !历史性 !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 , 即便是 面对同一对象同一事实 , 不同的主体或者同一主体在不同时候 , 也常常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
L i W ei 15 a s si st sL n t Pr o f e ssor at th e S eh oo l of Journal ism & C om rnun iea t io n , N o r t hw s e tU n i v er s it . y
E一 a i m l: l iw e is c u@ 163. eom . This a t iel r e 1 5 a Par t oft h e Pr j e t/R o e sea r eh on t h e St r at eg y of I P r m o vi n g Pow er of Leadi g n he t
道, 甚至在很长时期内被接受者认为是真实的 " 鉴于此, 从实践上来看, 要求得新闻的 /客体之
真 0, 必然还遭受着一个受众的接受困境 "
第四, 新闻传媒机构的属性和功能困境 "虽说新 闻传播的首要功能是客观真实地传递信
JI A N G X ia o li , LIW e i
A b st r a Ct
Tr u th in journal ism , w h i eh 1 5 also eal led / o j eet b ive t u t r h 0, m eets ehall enges f o m Praet r i ee , va lu e
是累赘的 , 另一反面而言是无意义的 " 符号与符号化的片面化特点 , 使得新闻报道总是习惯于从
某一主题 !某一视角或者某一类型来报道客体事实, 而不可能同时涵盖客体事实的各个侧面和 所有品质 "由此来说 , 新闻求真至多能达到一种片面 !局部的真实, 而不能及全面 !全局的新闻 /客体之真 0 "
关键词
真实 ! 客观 ! 符号 ! 新 闻生产
作者简介
蒋晓丽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电邮: J刘加0 3 @ 26 3 .n e t " 本文系国
家社科 基金重大招 标项 目 /新形势下提 升舆论引导 力对策研究 0 (项 目编号 : 08& Z D 060 ) 性成果 "
李 玮 , 西 北 大 学 新 闻传 播 学 院 讲 师 , 四 川 大 学 文 学 与 新 闻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电 邮 :
1! ve瓦 u@ 163.eom "
阶段
Fr o m ob j e ct i ve 竹ut h t o Se m e i ot c T i r uth :
S em e i ot c i o r e nt i a t i on of竹 u t h 一 se e 址n g i n J O ur n 碰 sm
国际新闻界 2 0 1 3 .0 6
本期话题 了 符号学研究
从 / 客体之真 ,, 到 /符号之真 ,, : 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
蒋晓丽 李玮 摘要
被传统界定为 /与客体事实相符合 0 的新闻真实, 也可称为新闻的 /客体之真 0 , 使新闻求真遭遇
到来 自 实践 !价值和语境需求等诸多困境 " 而从现象与本质 !宏观与微观 !外延与内涵 !依据与判定 ! 报 道与 理解 !瞬间与无限等方面去突围的传统路 径, 不能 从根本上 解除其困境 " 本文 以符号学 为理 论视野, 在对新 闻文本的生六 传播 和收受实践 中的符号化过程进行剖析之后, 认 为在具体新闻实践 中所能求的真实, 是 新闻的 /符号之真 0 , 而非 /客体之真 0 " 新 闻的 /符号之真 0, 存在于新闻传受多 方主体在客体事实认知 !解释 和审 美上的互动一致中 " 它意 味着新 闻求真的核心在于寻找一种既不 违背客体真 实 !又能指向价值 的, 能产生共鸣的新闻符码 , 预示着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型方向 "
h is m ea t n st h e essenee of seek i ng t lu th in jou m
ali sm l i es on f i ndi ng out the sem ioti e sig n s w hi eh a e r
本期话题 声 符号学研究
国 际 新 闻 界 201 3 . 6 0
Pr o ofa n d judg n ent, r l e Por t a n dU n derst a ndi n g, i s t n n ta a n d i曲ni y et t e.I n this a t iel r e , itt a kes sem eiolog y
as t h e t h eoretieal b asi s t o an alyze th e se m ei o ti e P ro eess o f Pro du ein g , sP read i ng a n d reeeivin g n ew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