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方可信其道

合集下载

亲其师而信其道

亲其师而信其道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不仅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且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标签:师生关系;良师益友;和谐;威信“亲其师,信其道”一句源自《学记》,意思就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其所言,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确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自然会亲近你,信服你,对于教师所教,也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这里笔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1.建立友好关系,创建和谐氛围“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亲其师”,教师必须降低姿态,放下架子,努力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肯定你,接受你。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1.1倾注爱心,关爱学生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爱心,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蕴涵着无穷的力量。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面对的是不是一件件工具,一张张图纸,而是一个个充满活力、逐渐成长的学生。

教师应当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成为学生的朋友,有时我们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眼神,一句淡淡的问候,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都可能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潜在的能力。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进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2懂得尊重,相信学生尊重架起了沟通师生间情感的桥梁。

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也要尊重他们的感情,更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

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

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
“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出自《学记》的“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原文节选: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最理想的教育是:在校按正当的典籍进行,离校后始终遵循不疑。

这犹如不练习弦上操作手法就不能演奏琴瑟,不学习比兴之法就不能作诗明志;不学习杂事就不能理解和实践各种礼仪;同样,不喜欢自己的学业,就不可能以学为荣。

所以,君子对于学业,总是致力于情志的修养,技艺的修习,居处的严谨,交游的端庄。

做到了这些,就能专心于学而敬爱师长,亲爱朋友而信守道义,因而即使离开他的老师和朋友也不会背离老师的教导。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它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传统教育历来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孟子曾引证《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提;荀子更明确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恶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旬子认为师是礼法或是礼仪的化身,他甚至把能否尊师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在这观念下,老师是权威。

教师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而另一方面也使老师在人的个性解放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国传统的为师者形象是:老师,无论男女都要戴上一副黑框大眼镜,面沿似水,行为举止缓慢而沉稳,说起话来,之乎者也,而学生在教师的面前必须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经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往往盲目崇拜,迷信权威,遇事过于谨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处事偏于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冒险精神,这正是我国传统师生关系中所孕育的民族悲剧,如此下去,国家和社会将如何发展?我校小吴和小刘都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她们分别教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虽然,有着相同的学历和相似的经历,但两个人在教学上却大相径庭。

小吴活泼爱动,整天扎在学生堆里有说有笑,有人说她松松垮垮,可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语文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小刘则不同,她平时从不与学生开玩笑,学生稍犯错误,要么大呼小叫,要么挖苦讽刺,就像有的同学所抱怨的那样:“我们的刘老师就像她手里的直尺三角板一样,划出的线是直的,说出的话是尖的……”一来二去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课堂上昏昏欲睡,做起题来,一塌糊涂,成绩自然可想而知了,对此小刘也十分委屈:“我平时对他们要求得严一些不对吗?年轻人,谁不想把工作做好,可这些孩子怎么就是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在一个小学课堂上,曾经发生过这一件事,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是水”,老师给以肯定,可又有一位学生说:“是春天!”许多同学睁大眼睛,那位老师却毫不犹豫地给这个答案判了死刑,一个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扼杀了。

亲其师而信其道(1)

亲其师而信其道(1)

亲其师而信其道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有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追随者“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学生亲其师,师必先爱其生。

热爱学生不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

热爱学生要求的不是对少数学生的爱,不是对个别学生的爱,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

在现实情况中,爱好的学生容易,爱差的学生难,差生之所以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很多行为不能被教师理解。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学习的快乐会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从而发掘出每个人本已存有的潜能。

其次,学生信其师,师必须有道可信。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能说过:“不论你多么亲切,你的话说的多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和休息的时候多么可爱,但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轻蔑之外,你永远不会得到什么,这表明教师只有必备了真才实学,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学生才能主动地教师靠近,虚心向教师请教和学习,这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起点。

记得在一次习题课上,有一道题是关于克隆的,我随即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相关克隆的知识,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眼神中有着钦佩和信服。

课后有学生悄悄问我:老师,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啊,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向您学习知识。

浅谈“亲其师信其道”

浅谈“亲其师信其道”

浅谈“亲其师信其道”作者:张海文来源:《甘肃教育督导》2013年第06期“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

“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其精髓就在于它所蕴含的一种良好师生关系。

学生由于喜欢你这个人,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也促使你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喜欢你这个人,他们会以你为榜样,也会相信你所讲的道理或规范,当然也就会遵从你的管理。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内外兼修,彰显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教师的感召力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修炼出来的教育智慧。

教师要具有耐心细致的个性品质、高尚儒雅的情操情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产生“向师性”。

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待人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崇高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

诸多的事实说明,品格的吸引力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无需讲多少大道理,你的许多要求都能被学生欣然接受,这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努力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有一种观点认为利用情感因素就是要和学生搞好关系,对学生要和蔼亲切,这样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对学生要亲切和蔼无疑是必要的,但决不是全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从事小学教学以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

那么如何才能教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呢?我对此深有感触。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各位同仁都应该听到过这样的心声:“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一科呢?你是如何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因为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所以我喜欢语文。

”所以,孩子是先喜欢老师,才喜欢学科的。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爱其业。

”学生热爱本科教师,才能喜欢听他所讲的课,才能对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呢?现在,我就此问题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教学经验,对如何才能培养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

教师的广博知识并不是说教师一定要高高在上,作为教师咱们得低下身子,将自己“海”般深厚的功力化成涓涓细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徜徉在你的抚慰中。

在孩子们的心中,你得是一个“万事通”;在孩子们心中,你得是他们的“全能助手”,什么本领都得有;在孩子们心中,你得是一个“心理医生”,你随时都应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对待学生,你要有师长的威严,也要有父母的温情,更要有朋友般的理解与平等。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玩在一起。

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不是很繁重,那么教学之余能不能和孩子玩在一起呢?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学生玩耍的活动。

比如,和学生们一起上一节体育课;比如,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踢毽子、跳皮筋、拔河、放风筝等游戏。

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

在对话环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有很强的亲和力。

一个好的教师必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学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待学生,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地去关心,去感受他们,才能够赢得他们的真心爱戴。

如果只是虚情假意予以应付,很快你就会失去学生的信赖。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笔谈筝江苏盐城小学刘永平“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辩证的,不是形而上学的。

它是正确的,但又不绝对。

正确,是正面;非绝对,是侧面。

“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反面,因为“亲其师而弗信其道”不能成立。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对的,因为它源自古训、圣言。

先秦儒家经典《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最为经典、世界上最为久远的教育学著作。

在阐述大学教育的广博内容与全时学习方式时,其中有言:“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真正出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就能安身学习而亲近师长,以师为友而信奉他的教诲。

进而,即使离开了师长,也不会背弃学识与信念。

”“乐其友”,乐意与师交友,当然是亲近老师的逻辑必然。

学生待老师,在“亦师”基础上又多了份“亦友”,岂不对其教导更加深信不疑?这样,后世的人们古为今用,逐渐衍生出耳熟能详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里的“信”,是真切扎实的,“道”化为一个人立身的根本遵循,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只不过,如此缩略,令我们只能看到“学生亲近老师”一层含义,而隐藏了更进一层的“把老师当朋友”。

特别是,原有前半句话的含义基本湮灭。

先哲主张学习不分课间课后、校内家中,应当身在哪学到哪,“‘书’不离手,曲不离口”。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对的,因为它揭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因此富有情感也需要积极的情感。

完美的教学是智、情、意、行的统一,而情是动力基础。

“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意志过程”,是人心相通、心灵相应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就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质效的影响巨大。

情感是人类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体现,“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情感具有共通性特征,借助其柔化教育手段,能消解教育中的抵触情绪,动情而晓理。

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就是情感的孕育与释放过程,师生实现心灵的沟通和共亲。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在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我做的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一次的交流学习中让我觉得我做的真是微不足道,让我自惭形秽。

细想:我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数学只是停留在鼓励、奖励制度之上,而与孩子们真正心灵的沟通却是少之又少。

到底孩子们喜欢怎样学习数学,他们在学习中又有哪些困难等等,我了解的确实不够。

在交流中我看到了一位老师所教学生的预习本,在这个本上发现学生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和画了一些漂亮的图画之外,有很多学生还会跟老师讲“悄悄话”把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或自己得意的学习成果跟老师说。

从那些话语中能感受到孩子们很喜欢这位老师并喜欢学习数学。

这使我想起一句话“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于是,我借了一本预习本带回到学校,给我班上的孩子们看,决定试行试行。

孩子们看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本子吗?想拥有一本这样的本子吗?”他们很开心,都说想拥有,我鼓励他们可以把他们的心里话,学习中的开心事、困难等写在上面告诉刘老师,那个周末,我就只布置了这项作业。

第一次做,可能把一些怕写作的同学吓怕了,很多都没有完成,有的只写了一句话。

我认真逐个地看了孩子们写下的真心话,也正是因为孩子们的真诚打动了我,“老师,我知道我这段时间作业态度不好,希望你能原谅我”、“老师我们渴望看到你甜甜的微笑”、“老师,我很害怕做数学应用题……”最让我难忘的是班上的一个后进生的真心话:“老师,我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但我努力了,可是还是不能提高,怎么办?”看了这句话让我很心酸,这位孩子是多么想学好数学,可是她总落在后面,以致让她失去信心了。

我怪自己平时怎么就发现这点,我就在本子上写上:“虽然你的成绩不理想,但是老师看到你努力了,也看到你进步了,你看你的字写的多工整呀?老师很喜欢你的字。

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亲其师信其道是指学生要亲近敬重自己的师长,并且相信他们的教导和道德准则,以此为基础不断进取和学习。

这一思想在古代儒家学派中得到广泛推崇,也在现代教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这一思想融入现代教育中,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德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予以尊重和信任,教师则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师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道德修养。

学术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亲其师信其道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借鉴老师的经验和智慧,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不仅要传授学术知识,还要传承经验和智慧,在学生中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育中,这种关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求双方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

这样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亲其师信其道融入现代教育培育教师的师德师范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师德和师范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为了落实亲其师信其道思想,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师范素养,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现代教育应该借助技术手段和教育管理手段,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微信群等实现与学生的及时交流和互动,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学校也可以通过教师考评、家长问卷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以便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读《魏书生班级管理》有感近段时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魏书生的讲座。

看后,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他的管理艺术,对于刚当班主任、缺乏管理经验的我,受益匪浅。

班主任的工作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班主任的话是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

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

担任班主任这段时间以来,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在工作中,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他的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具有模范的作用。

在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很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

我首先拿起抹布,带头擦玻璃,力求擦的干干净净。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就不需要过多的鼓励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都自觉的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的干起来,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还和老师比一比,看谁干的又快友好。

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先做学生的表率。

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如今,教师的教学质量往往是从学生考试成绩上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评估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

在这个标准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反映快的学生。

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怎样提高教学成绩呢?除了钻研教法、学法之外,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信任教师,于是相信教师的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

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那么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呢?师生之间的情感对教学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心理上的亲密度,这就要求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师生之间的亲密度来自双方的理解与尊重,并且主要是靠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自然产生的。

第一,要理解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教师要能理解学生。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师生间就可能有隔膜,教育就无从下手。

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理解他们的合理的心理要求;理解他们的思想、态度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理解每个学生独特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理解是心灵沟通的纽带。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心理换位,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心理。

只要教师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被关心了,从而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讲的道理学生就容易接受。

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理解自己。

第二,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确立平等观念,做一个公正严明的教育者。

老师的平等思想首先表现在勇于向自己的学生承认错误。

有时当学生误解自己时,除了讲明情况外,为了融洽师生关系,要大胆承担责任,主动作自我批评。

其次,还包括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平等。

学生总是有差别的,有学习好的,也有差的;有学习努力的,也有不努力的,等等。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

理性认识“亲其师而信其道”作者:刘永平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0年第12期“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辩证的,不是形而上学的。

它是正确的,但又不绝对。

正确,是正面;非绝对,是侧面。

“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反面,因为“亲其师而弗信其道”不能成立。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对的,因为它源自古训、圣言。

先秦儒家经典《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最为经典、世界上最为久远的教育学著作。

在阐述大学教育的广博内容与全时学习方式时,其中有言:“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真正出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就能安身学习而亲近师长,以师为友而信奉他的教诲。

进而,即使离开了师长,也不会背弃学识与信念。

”“乐其友”,乐意与师交友,当然是亲近老师的逻辑必然。

学生待老师,在“亦师”基础上又多了份“亦友”,岂不对其教导更加深信不疑?这样,后世的人们古为今用,逐渐衍生出耳熟能详的“亲其師而信其道”。

这里的“信”,是真切扎实的,“道”化为一个人立身的根本遵循,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只不过,如此缩略,令我们只能看到“学生亲近老师”一层含义,而隐藏了更进一层的“把老师当朋友”。

特别是,原有前半句话的含义基本湮灭。

先哲主张学习不分课间课后、校内家中,应当身在哪学到哪,“‘书’不离手,曲不离口”。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对的,因为它揭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因此富有情感也需要积极的情感。

完美的教学是智、情、意、行的统一,而情是动力基础。

“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意志过程” ,是人心相通、心灵相应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就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质效的影响巨大。

情感是人类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体现,“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情感具有共通性特征,借助其柔化教育手段,能消解教育中的抵触情绪,动情而晓理。

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就是情感的孕育与释放过程,师生实现心灵的沟通和共亲。

教育随笔 亲其师 信其道

教育随笔 亲其师  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生活中、学习上的点点滴滴,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地教育,什么事情都非常地自觉,根本就无需我再督促什么。

平时我总是教育学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永远比拿快乐”、“努力就有收获,付出就有结果”、“予人方便、予己方便”、“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即使天上掉馅饼,也是掉给那些准备接馅饼的人”。

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正确地面对成功和失败。

劳动时,我从来不指手画脚,我总是和学生一起做,无声的语言比生动的说教更有效。

我给学生提出“弯一弯腰,净一方土”,我们的教室内外几乎不用专门打扫,老师和学生上洗手间,顺道就把垃圾捡拾干净了。

我教育孩子不能自私,别人的卫生区里的垃圾也不能视而不见,上下楼梯时,我在前面捡拾垃圾,学生在后面捡,这何尝不是美丽的风景呢?。

亲其师信其道什么意思

亲其师信其道什么意思

亲其师信其道什么意思
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亲近师长,深信所学之道。

潜在意思是:只有通过“亲其师,信其道”,掌握学习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即使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反道义”的境界。

出处:战国乐正克《礼记·学记》。

“亲其师,信其道”赏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引导,但不要讲得太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

青年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遵循浅学深学的顺序,做到”学不躐等”。

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传统,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有了好的教师,就可以纠正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调整不科学的体系,把教育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

关于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记》均有论述。

亲其师 信其道

亲其师 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所谓的”师道尊严”式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扼杀了他们鲜活的个性。

课堂上,学生话不多,经常保持沉默;课后,只有个别胆大的学生愿跟老师沟通。

因为在一些教师身上缺少教师应有的亲和力,怪不得学生都对这些教师敬而远之。

随着时代的步伐,面对个性十足的学生,教育教学更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只讲师道尊严的不妥之处,特别是在带了一届高中的艺术特长生班主任后更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有句古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影响着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哪位老师教的课。

一直以来,我力做一名有亲和力的老师,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让孩子的学习每时每刻都充满快乐,就像鸟儿在无垠的天空中展翅飞翔,就像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无拘奔跑,就像鱼儿在浩瀚的海洋里自由游弋,就像鲜花在土壤温暖的怀抱中尽情开放在我的教书生涯中。

要做一位有亲和力的教师我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热爱、尊重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是永远与优质教育绝缘的。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脑子里想着的是学生,心中装着的还是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一缕缕平凡而伟大的师爱时,春风化雨的教育就滋润着成长的心田了。

学生感冒时的一句问候、放学途中的一声叮咛、学生住院时的一次探望、考试之后的一次鼓励……都将在学生心底荡起阵阵涟漪,让师者亦师亦友,令教育如诗如歌。

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公平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响学生的心门,通过爱的感化,学生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如何理解亲其师信其道

如何理解亲其师信其道

如何理解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念,指学生应该亲近教师,尊重其道德品质并认真听从其指导。

这个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亲其师信其道的实践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

首先,学生要有敬畏心和感恩心,尊重教师的权威和劳动,感恩他们所做的付出。

其次,学生要有好学心和虚心态度,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诲,不断学习进步。

再次,学生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愿意为集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师在亲其师信其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更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学生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教师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亲其师信其道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教育的必备素质。

- 1 -。

亲其师信其道的原文出处

亲其师信其道的原文出处

亲其师信其道的原文出处亲其师信其道出自《学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出处:此句出自于《礼记》中的《学记》,具体原文如下: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能够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亲敬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

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有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追随者追随。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扩展资料:《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重视因材施教。

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

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

提出尊师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标准,常言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危机,“亲其师,信其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牢记的真谛。

一、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

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

基本的情感可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等;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

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1.情感对记忆的影响
学生如果萎靡不振,毫无兴趣地学习教材,那么记忆的效果就会差得多;当任务完成,学生内心受到触动的时候,记忆效果就会好得多;当学生觉得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且由此引起了愉快时,对于识记教材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就是说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2.情感对思维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必需的老师。

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学习外语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联欢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导言课上,让学生多听英文歌曲。

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创设的情景,激情的演绎,使学生获得了体验,增强了乐趣。

2.发挥学习潜力
在明确学习目标和激发学习动机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多种感官进行自主学习。

情景教学使用的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内容更直观,更易被学生吸收。

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通过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
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更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

如设计预测性问题:预测指在阅读前让学生观察插图、看课文标题及课文出处、写作时间、开头与结尾,根据获得的信息预测课文内容,这容易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很快将学生带入情景,以顺利进行课文教学。

3.组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理念。

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以及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合作。

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内容上,积极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多开展分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和任务型教学(task?鄄based teach),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另外在合作形式上也要有变化,有时我把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有时为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就让他们自由组合;有时又把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同的组合,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再者,教与学是双向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如课前的Free Talk和Duty Report,不失为很好的教学环节。

情景的设置可由
近及远、由浅入深。

这时,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教师担任的“导演”是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和评判者。

在对话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在口语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学生之间的交流、参与,可增进学习主体意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可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气氛,获得了交际的乐趣。

4.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型的情感人际关系。

课堂气氛应融洽,不宜过于拘谨、死板或严肃。

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

经常地在交流过程中或大庭广众之下“有错必纠”,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怕出错误的紧张感,增加焦虑感。

实际上,学生的语言错误很多都是过滤性的,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会自己改正,所以应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少给消极的反馈。

同时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也要允许学生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因此课堂上外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

英语情感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

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

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总之,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