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及其调整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及其调整的思考作者:谭鑫张璞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2期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实意义、推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图分类号:G5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2-0017-03一、问题的提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前提。
为此,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政策和配套措施来推进农村中小学的学校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就是一项旨在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政策。
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是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
它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并且这种调整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一)教育资源浪费,投资效益不高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后,乡镇、村成为教育投入的主体。
随着分级办学的逐步实施,办学越来越成为了乡(镇)、村各自为政的行为,特别是为了实现“两基”和“普九”的要求,形成了村村建校的局面。
但是,乡(镇)干部和村民们并不懂得办现代教育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益,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误认为有钱就能办好教育,把办学演化成投入竞赛,加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导致教育投入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二)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差学校布点多,办学规模小,直接导致人、财、物等的重复投入,设施难以配套,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气氛,严重制约着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化的直接障碍。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分析与建议
化农村 教 育资 源配置 ,对 农村 教育 资源 进行 整合 的行 动 。 具 体说来 ,就是撤 并农村 原有 的中小学 ,使 学生集 中到小
部 分 城 镇 学 校 ,即 所 谓 的 “ 撤点 并校” 。但 实 质 上 ,农 村 中 小 学 布 局 调 整 政 策 不 是 一 项 单 行 、明 确 、具 体 的公 共 政 策 , 而 是涉及农 村学校 布局调整 的一系列 措施 和相关政 策的概
习俗 的传 承可能会受 到极大 冲击 ,所 以调整 的过程要 适 当 考虑这些 因素 。
( 二 )农 村 中小 学 布 局 调 整 政 策 的 价 值 取 向分 析
整 的意见》 ( 下称2 0 1 2《 意见》 )中,要求在 完成农村义务
教 育学校 布局专项 规划备 案之前 , “ 暂停 ”农村义 务教育 学 校撤并 。本文对农 村 中小 学布局政 策进行 理性分 析 ,以
0 o 0 0 0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分析与建议
张 晓 阳
[ 摘
要 ] 自2 0 0 1 年 ̄
&2 0 1 2 年暂 时中止的我 国农村 中小学布局调 整政 策 ,对于我 国农村义务教
育造成 了深远 影响。文章在分析理解 这项公共教 育政策的基础上 ,厘 清其价值取 向与相 关动 因,提 出
便 提 出相 关 建 议 。
首先 . “ 以人 为本” 的价 值取 向是 农村 中小学 布局调
整 所 应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和 首 要 价 值 取 向 。2 0 0 6 年 《 关 于 实
一
、
农村 中小 学布 局 调整 的政 策分 析
事求 是地做好 农村 中小 学布局调 整工作 的通 知》 中明确指 出, “ 要坚持 以人 为本 ,以学生 为本 ,以方 便和满 足学生 和家长的需求 为出发点 ,合理规划 ,统筹安 排学校 的布局 和建设 ” 。 以学生为本 ,就是 以学生的生命 、健康 、安
普通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问题及对策
普通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2001年以来,中国对县镇以下的中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并,究其原因,主要有: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数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入学需求增加,农村教育发展步子减缓;教育投入长期偏低,农村办学经费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这一轮布局调整历时10多年,对于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师配置、提高教育效益等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专项治理政策,要求各地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车监管,划拨专项经费改善和增加学生营养,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各地还应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关键词:中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教育经费作者简介:杨天平(1956-),男,江苏盐城人,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
浙江金华3210042001年以来,中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销、合并、改建、迁建、新建、扩建与重建。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原因1.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数减少新中国发展史上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是1963至1976年之间,第三次是1985至1990年之间。
1972年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但未认真实施。
改革开放以后,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9月和12月,中国共产党第12次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但是,由于原有人口基数大,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期,农村重男轻女、农民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特别在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二胎、高胎次生育仍相当普遍,加之育龄人口的大幅度迁徙流动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性漏洞,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不降反升。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布局调整的背景、现状及其影响,本文期望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进行概述,包括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等。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学校数量减少、学生上学距离增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接着,本文将从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本文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推动我国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数量减少,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集中和优化,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部分学校过于追求规模化、集中化,导致学校间的距离过远,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增加了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同时,学校规模扩大后,管理难度加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一些地区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而一些薄弱学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的布局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也加剧了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随着学校数量的减少,部分教师面临失业的风险,而新招聘的教师往往难以适应农村教育环境,导致师资力量短缺,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还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
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布局调整持怀疑态度,担心调整后会影响孩子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历程与影响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历程与影响作者:张晓阳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第06期摘要:自2001年开始,至2012年暂时中止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大概经历了“酝酿——启动——调整——中止”四个阶段。
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包括教育城镇化在内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推动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同时,该政策也给农村学生、学校以及家庭带来了许多问题与困扰。
客观记录这场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内的“运动式”变革,对于中国,甚至世界都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历程;影响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6-0059-05自2001年开始,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经历了一场“运动式”变革,有意无意地朝着“小学进乡镇,中学进县城”的战略预期大踏步前进。
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
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 [1 ]即便在“校车事故”频发并引起全国反思的2011年,学校撤并数量依然在快速增加。
这种大规模、快速度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过去的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而“大变革”的背后是毁誉参半、一度处于风头浪尖的国家自2001年始至2012年暂时中止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
所以,客观记录这项“事关7亿多农民、1.27亿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752万农村专任教师” [2 ]的政策历程,归纳总结政策实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历程本文意义上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指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特指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历程、反思与走向
急于进 入共 产 主义社 会 , 我 国 的政 治 经 济建 设 方 针 出现 了较 大 的偏 差 , 继 而影 响到 了教育 工作 , 出现了 “ 教育 大跃 进 ” 。1 9 6 2年 教育 部 又 提 出 , 全 日制 中小 学 要适 当压缩 规模 , 注意 调整 学校 布局 , 以方 便学 生
上 学 。1 9 6 5年 , 全 国有 小学 1 6 8 . 1 9万所 , 中学 1 8 1 0 2 所, 还有 农 村职业 中学 6 1 6 2 6 所, 这个 时期 学校 数量 达 到历 史最 高点 u J 。 “ 文革” 期间 , 全 国范 围 内出现 了“ 教 育改 革” , 中 学 下放 到公社 , 小 学下 放 到 生 产 大 队 , 并实行“ 小 学
【 关键词】 农 村 中小学; 布局调 整 ; 政策 变化 ; 资源配置 ; 人 文关怀
【 中图分类号] G 4 0 — 0 1 1 . 8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1 2 0 ( 2 0 1 3 ) 0 3 — 0 0 3 1 — 0 3
Hale Waihona Puke 2 0 0 1 年, 教育 部 采 取 了一 系 列 重 大 的措 施 调 整 农村 中小学 布局 , 此 次 调 整 主 要 是 针对 农 村 中小 学 整 体办 学条 件较 差 、 师 资水 平 不 高 的现状 。历 经 十 年 的实践 证 明 , 布 局 调 整 改 变 了部 分 学 校 的 办 学状 况, 扩大 了优 质 的教育 资 源 ; 但 同时也 出现 了不少 问 题, 如辍 学率 反弹 、 学 生家 庭 负担变 重等 。笔 者从 教 育 政策 视角对 我 国学 校布 局调 整 的历程 、 特点 、 问题 进行 历史 性 的梳理 与分 析 , 以期 能 为 我 国 今后 学 校 布局 变迁 的持 续发 展 带来 一定 的参 考意义 。 农村 中小 学布 局调 整 政策 的主 要历程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历程与影响
第1 2 卷 第 6期
我 国农 村 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 : 历 程与影 响
张 晓 阳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 ,上海 2 0 0 0 6 2 )
摘
要 : 自2 0 0 1 年开 始, 至2 0 1 2年暂时 中止的我 国农村 中小学布局调 整政 策, 大概 经历 了“ 酝酿——启动——调整——
2 0 1 3 年 1 1 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o f Hu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1 2 NO. 6 No v . , 2 01 3
一
一
了一 场 “ 运 动式” 变革 , 有 意无意地朝着 “ 小 学 进 乡
农 村 初 中减 少 1 . 0 6万所 , 减 幅超 过 1 / 4 。也 就是 说 , 小学 , 使学 生集 中到小部 分 城镇 学 校 , 即 民间所 谓 的 撤 点并 校 ” 。 同时 , 农村 中小学 布局 调整政 策不 是一 ・平均每一天 ,就要消失 6 3 所小学 、 3 0 个教学 点 、 3 “ 所 初 中 ,几 乎 每 过 l小 时 ,就 要 消 失 4所 农 村 学 项单行 、 明确 、 具体 的公共政策 , 而是涉及农村学校 校。” [ , 即便 在 “ 校 车事 故 ” 频 发 并 引 起 全 国反 思 的 布局调整的一系列措施和相关政策的概括与统称 ,
5 9
但是 , 当时没有给 出 策处于初期阶段 ,国民生育观念 的变迁也才刚刚开 到了布局调整的一些基本标准 , 督导条例” 与“ 撤并程序 ” , 导致出现 了一系 始, 长期形成的这种人 口负担并没能马上得到缓解 , 具体的“ 0 0 2 年 4月, 国务院发布《 关于 所以当时我国农村 中小学要承担 的生源数量非常之 列本可避免的问题。2 , 明确规定地方 大 。 由此 , 1 9 8 0年 代后 期 到农 村 中小学 布 局 调整 开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要从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地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结 始 以前 ,我 国农 村 中小学 校 的数量 事 实上一 直 在增 并且布局调整所在地的县级人 民政府 , 要切实负 长, 以适应人 口以及生源压力 [ 3 ] 。在国家 、 社会各界 构, 的努力之下 , “ 镇办初 中, 村办小学” 的地方分管体制 责制订出适合本辖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 。但 由此而生 ,甚至一些大的村落拥有 自己的九年一贯 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逐步扩大 ,县级财政的 增, 大批撤并村小和教学点 , 优化教育投资效 制学校 。在这个基础上 , 9 0 年代中后期 , 我国基本完 压力 日 益成为许多地方政府 的不二选择。 成了“ 扫盲” 和“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的任务。 2 0 0 3 年6 月, 财政部发布《 中小学布局调整专 也正 是在 这个 过程 中 ,我 国社会 结 构发 生 了深 , 中央财政为促进和引导全国基础 刻的转型。 农村城镇化水平迅猛提高 , 计划生育政策 项资金管理办法》 推动 、 支持和鼓励 中小学布 和 生育 观念 发生 变迁 , 适龄 儿 童数 量急 剧减 少 ; 农 村 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 局调整 , 设立“ 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 , 补助范围 税费制度改革下 , 乡村学校办学经费持续紧张 ; 农 民
浅析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浅析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作者:黄军杰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3期在城镇化的背景下,由于农村学校人数的不断减少,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了布局的调整。
以学校撤并为主要形式的布局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盲目撤并等一系列的问题。
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农村中小学由于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引起了农村人口外流和计划生育导致的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学校的数量也不断的发生变化,许多农村地区加大了农村地区布局调整的力度。
但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由撤并学校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负面效应也相继显露出来。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的比率不断下降。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学校的学龄儿童便跟着父母进城入学,导致农村的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其次,目前农村的教育网点过于分散,办学的规模也很小,造成教育成本增高,资金、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出现严重的浪费。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按照中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农村小学和教学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
”义务教育阶段“村村办学”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并被“集中办学”模式所代替。
统计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共减少33.34万所小学和1.38万所初中。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优势1.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农村布局调整以前,农村中小学存在着布局分散、学校网点多、学校规模小等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规模小的学校被撤并,有利于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的进行使用,避免了分散办学时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中小学的重复性建设,节约了教育资金和师资,提高了办校的效益。
2.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历程、背景及标准
作者简介: 刘岳启 , 淮阴师范学 院( 江苏淮安 ,230] 230 )  ̄研究员 , 主要从 事基础教育 、 教育管理研究 。
一
先 提 出了集 中办学 、 模 办学 的理念 。19 年 , 规 98 教
0
j
、 。
、
我申学局整历 国小布调的程
次 较 大 规 模 的农 村 中 小 学 布 局 调 整
整 以
喜
1 .第 次 较 大规 模 的 农 村 中 小 学 布 局 调 整
( 9 6- 2 0 1 8 -- 0 0年 )
上 学 路 途 远 而 产 生 的 社 会 问 题 。本 文 分 析 了我 国历 次 较 大 规 模 中 小 学布 局 调 整 的 历 程 及 背 景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我 国 中 小 学 布 局 的标 准 。
关 键 词 : 村 中 小 学 ; 局 调 整 ; 准 农 布 标
中图分类 号 : 2 G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 0 2 0 — 0 3 0 17 —0 42 1 )70 5 — 3
学 校 布 局 其 实 质 是 在 哪 儿 办学 、 办什 么 样 学 校 的 问 题 。早 期 , 国农 村 中小 学 布 局 是 在 五 六 十 年 我 代计划 经济框 架下 形成 的 , 当时 以 村 办 小 学 、 办 乡
一 管 理 ・ j
与 2 决 束 磐 一
谚 ≯l ■
小学生入学率大 幅提 升 , 我国高等教育提 供发展 为
空 间 , 进 了经 济 建 设 和公 民 素 质 的 提 高 。 而 , 促 然 随 着经济发展 , 中小 学 布 局 不 合 理 现 象 1 突 出 。农 3益 村 中小 学 布 局 分 散 、 舍 简 陋 、 资 缺 乏 。 学 质 量 校 师 教 难 以 提 高 , 育 不 均 衡 现 象 1益 明 显 , 人 民 对 优 教 3 与 质 教 育 资 源 的渴 求 、对 教 育 公 平 的企 盼 1 矛 盾 。 3益 因此 ,我 国 在 不 同 时 期 多 次 对 中小 学 进 行 布 局 调 整 , 得了 取 定 的成 效 , 也 存 在 但 系 列 问题 , 对 需 中小 学 布 局 调 整进 行 分 析 与 界 定 , 规 范 中小 学 布 以 局 调 整 , 进 义 务 教 育健 康 、 序 、 谐 发 展 。 促 有 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09.06•【文号】国办发[2012]48号•【施行日期】2012.09.0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队伍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但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
有的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规划方案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二、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专项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学校布局调整意义
学校布局调整意义有利于整合,配置教育资源,有利于优化教育与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大势所趋,如生源的减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考虑、农村孩子到城镇上学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
1、学校布局调整是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与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从总体上来看,我县当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还很不均衡。
特别是城乡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规模、师资、设施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导致了新的社会不公。
这次实施的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逐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尽可能使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2、学校布局调整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导致教育资源分散、成本投入过大、财政负担加重、办学效益降低,影响了全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现代经济理论启示我们,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我们必须学习借鉴这一市场运作方式,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效盘活存量资源、激活增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集中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讲:学校布局调整,一方面可以使教学仪器设备等硬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育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师资等软资源,减轻财政负担。
同时,布局调整又能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形成一个相对聚集的教育资源群体,既有利于教育教学信息的传播辐射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学校布局调整是改善学校管理、创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的需要。
学校规模小,师生人数少,学校管理粗放,教学质量低下。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_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在以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础上, 根据新情况、新条件和新要求, 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规模过小,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要坚持有利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有利于儿童就近入学, 有利于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 有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 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做到科学论证, 一次规划, 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
二、总体目标(一)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 使农村中小学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办学效益, 逐步实现全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建设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 新办一批寄宿制学校, 满足农村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寄宿需要。
(三)扩大初中办学规模, 使农村初中办学规模达到每校900人以上。
(四)增加投入, 整合校舍维修改造等各类资金用于保留和新建学校建设, 保留和新建学校生均校舍和占地面积等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标准要求。
三、实施步骤20__年初,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 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出本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和实施步骤, 确定撤并学校及保留的教学点(教学点原则上保留13年级)。
(一)小学布局调整1、20__年, 对在校生不足100人的小学或教学点进行撤并。
2、20__年, 对在校生不足150人、服务半径不足2公里, 覆盖人口不足5000人的小学进行撤并, 确定为教学点的只能保留13年级, 原则上教学点必须达到100人以上。
关于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几点思考【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实意义、推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经相关课题组的调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一、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基本形态农村中小学的合理布局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应当承认,当前农村中小学出现的“空壳”现象,是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时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导致学校“空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龄人口下降和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
很多农村家长对家门口的学校不满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选择将其送到县城学校、城市学校就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空壳”现象。
从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出发,“就近入学”的原则应当坚持,在此基础上给老百姓提供选择的机会。
当前,部分农村学生主动放弃“就近入学”,选择到虽然远一些但条件更好一些的学校就读的现象已经出现。
尽管如此,从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出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权利仍然应当得到尊重。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时,各地要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立足县、乡、村的不同特点,基于学校的服务半径、服务人群和学生上学单程时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充分顾及广大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双重需求,着力构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合理并存的发展格局。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1、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学生上学路程远、费用大,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和家长反映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最强烈的问题就是上学路程远、费用大。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减少与学校过剩: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流出和少子化趋势,部分地区的中小学面临生源减少和学校过剩的问题。
2. 分散的学校布局:农村地区的学校分布比较分散,有些地方存在学校各自为营、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均衡的情况。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包括教师队伍、教学设备、教育经费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变动、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1. 综合评估与优化布局:对农村中小学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局优化,合并农村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布局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出行距离和安全等问题。
2. 加强师资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3.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4. 综合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办学、设立联盟校、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5.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政策,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的获得感。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布局优化、师资支持、教育投入、综合利用资源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手段,推动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
乡下校园改造实施方案
乡下校园改造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乡下校园是农村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乡下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乡下校园进行改造,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二、改造目标。
1. 提升教学设施,改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提升教学质量。
2. 完善校园环境,美化校园环境,增加绿化和休闲设施,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3. 强化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改造方案。
1. 教学设施改造。
(1)教室改造,更新教室桌椅、黑板等设施,改善教室采光、通风等条件。
(2)实验室改造,更新实验设备,提升实验室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3)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数量,购置多媒体设备,提高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2. 校园环境改造。
(1)绿化美化,增加校园绿化面积,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
(2)休闲设施建设,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 安全保障加强。
(1)安全防护设施,加装校园围墙、安全门,增加校园安全感。
(2)安全设备更新,更新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等,提高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改造计划,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预算。
2. 募集资金,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改造资金。
3. 开展施工,根据改造计划,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改造工程。
4. 完成验收,在改造工程结束后,进行验收,确保改造工程符合相关标准。
五、预期效果。
1.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2. 增强学生的安全保障意识,提高校园安全水平。
3. 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入。
六、总结。
乡下校园改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全力推进乡下校园改造工程,为农村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条件。
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
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巨型学校现象,分析其背后的规模效益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张力。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巨型学校的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巨型学校以其庞大的学生规模和资源集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效率,实现了规模效益。
但也引发了教育公平、学生发展差异、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等问题,对农村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对巨型学校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阐述巨型学校现象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动力。
探讨巨型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挑战。
再次,分析巨型学校现象对农村教育公平性的影响,包括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教育资源的分配、学生个体差异的处理等方面。
提出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巨型学校现象,理解其背后的规模效益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公平性和质量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动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教育资源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一变革对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模效益的角度来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学校面临生源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合并、撤销、新建等方式调整学校布局,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需求。
公平正义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动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摘要】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
本文以调查与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学校布局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
本文分析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探讨了影响布局调整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进行了效果评估,并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调查、研究、现状、必要性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效果评估、发展方向、建议、农村教育、教育资源、教学条件、学生数量、教师队伍、学校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政策改革。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流出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学校面临着生源减少、师资短缺、设施陈旧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针对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和探讨,但大多集中在单个学校或某个地区的情况,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全面了解目前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行深入研究,为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为解决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当前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学校资源配置、师资结构、学生数量等情况;二是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理论依据,通过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分析影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学校规模、师生比例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四是提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整合、校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议;五是评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果,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调整后的学校布局是否能够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
调整布局 促使乡村教育“麻雀学校”变身
调整布局促使乡村教育“麻雀学校”变身1. 引言1.1 乡村教育现状乡村教育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的重点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乡村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大大不如城市学生。
这种现状导致了乡村学生的发展机会受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加剧了城乡差距。
针对乡村教育现状,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希望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调整布局,促使乡村教育“麻雀学校”变身,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1.2 麻雀学校的特点麻雀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小:麻雀学校通常只有几个教室,拥有少量教师和学生。
学校的规模小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教学更加个性化。
2.资源匮乏:麻雀学校在师资、教材、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资源匮乏的情况。
这也正是麻雀学校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3.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受制于资源条件的限制,麻雀学校的教学质量常常参差不齐。
有些麻雀学校教学水平较高,而有些则表现一般。
4.地区分散:麻雀学校分布在各个乡村地区,常常面临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问题。
这也增加了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难度。
5.社会影响力有限:由于规模较小、资源匮乏,麻雀学校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力较弱,很难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来学校。
麻雀学校在乡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调整布局,促使麻雀学校转型升级,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政策支持是促使乡村教育“麻雀学校”变身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方式,为乡村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布局调整的行与思]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
[学校布局调整的行与思]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出生率的下降,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一些农村中小学出现了生源不足现象。
2001年,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对于改善农村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贫困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较好地完成义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一些地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却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百姓之间引发了诸多观念、认识、感情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
当前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究竟遇到哪些难题?存在哪些误区?今后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到底何去何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农村中小学普遍出现了生源不足现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我国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结构深刻调整,农村乡镇大幅度合并,全国乡镇总量由1984年的*****个减少到了2009年底的*****个。
这样的变化,对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紧密联系,布局调整适应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润勇分析,城镇化也带来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对学校布局调整提出迫切要求。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达到了2.2亿,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数量已经达到1167万。
“农村常住人口和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规模效益下降,‘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格局开始被‘小学向乡镇靠拢’、‘初中基本在镇和县城’的调整策略代替。
”杨润勇说。
为了适应农村学生数量的变化,解决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教育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2001年,为了优化中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国务院出台一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3)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学校布局也面临着调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农村学校布局的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现状、对策分析一、引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学校布局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2.1 人口流动导致的学校布局失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日益加剧。
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减少,而城市人口增加。
这种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原本合理的学校布局失去平衡,一些农村学校因人口减少而面临关闭的风险,而城市学校则面临人满为患的问题。
2.2 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农村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种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2.3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师资力量普遍偏低。
一些农村学校由于薪资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导致师资力量不足。
这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分析3.1 加强人口调控,优化学校布局针对人口流动导致的学校布局失衡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人口调控的政策措施来优化学校布局。
一方面,可以通过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少人口流动的数量,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生活和工作的可持续性,从而缓解学校布局失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学校资源的共享,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学校关闭或人满为患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1 年 5月 , 国务 院 颁 布 《 关 于基 础 教 育 改 革 整 与转 换 ,表 现 为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的分 散 办学 逐
与发展的决定》 , 要求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 渐 转 变为集 中办学 ,从 多种 形式 办 学变 为 大 面积 实 校布局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正式颁行。十余年 行 规 范化 、 寄 宿制 学校 等 正规形 式 。2 0世纪 8 0年代 来, 农村 中小学校数量剧烈减少 , 农村学校办学规模 基 础教 育 的 主要 任务 是 普及 初 等教 育 ,农 村 义务 教 扩大 、 空 间分 布 层级提 高 。2 0 1 2年 9月 , 国务 院发 布 育 学 校实行 就 近 入学 原 则下 的网点 下 伸 、多 种形 式
2 0 1 5 年 5 月 第 1 4卷 第 3期
湖南 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E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o f Hu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要 而对农 村 中小 学 校 空 间分 布和 办学 形 式作 出的 调 村情况千差万别 , 农村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 因地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3 — 1 2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农村学生 的高等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 [ 1 2 YJ A8 8 0 1 4 4 ] 作者简介 :王 帅, 北京理工 大学教育研究 院博士研究生 。
村 义务教 育应重新树 立因地 制宜、 从 实际 出发 的政策理念 , 重 申就近入 学的重要 性 、 正 当性和法定性 , 摒弃效 率优 先 , 坚持公 平
优 先、 质 量 多元 的 农 村 教 育 发 展 观 。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 农村义务教育 ; 效率优 先 ; 城镇化 中图分 类号 :G 4 0 . 0 1 1 .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6 1 2 4 ( 2 0 1 5) 0 3 . 0 0 2 2 . 0 8
VO 1 . 1 4 N O. 3 Ma y, 201 5
农村 学校布局调 整政策 :背景 、形成 、实施 与启 示
王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要 :从 网点下伸 、 多种形式的分散 办学到集中 办学是 3 O多年 来农村 学校布局 变化 的基本趋 势。农村一度 呈现校 点广
布 的办学格局 , 但分散 办学经 费负担 沉重 , 在 效率优 先价值下农村 学校布局 调整政策逐渐 萌动 并合 法化。政策 实施 中, 一些地
方政府 盲 目撤 并农村 学校 , 强化 了效 率优 先价值 , 尤其在 快速城镇化进程 中 , 撤 并农村 学校甚至被 当成城镇化 跃进 的工具 。农
一
、
1 9 8 0 年代分散办学为主的农村学校
格局
全E t 制小学之外 的办学形式一般称之为村学 ,对其 教学 和学 习年 限不 做硬 性 要求 , 只要 学好 语 文 、 算 术
即可。1 9 8 3 年5 月,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关 于加强和 农村 学校 布 局 调整 是 随着 教育 和 社会 发 展 的需 改革 农 村学 校 教育 若 干 问题 的通 知 》强 调 , “ 我 国农
学校布 局调整 的实践在 一定时期 内仍无 法完 全停 若 干 问题 的决 定 》 明确 了 8 O年 代基 本 普及 初 等 教育 息。 从 较 长时期 的纵 向视 角来 看 , 农 村 义务 教育 学 校 的 目标 , 确 立 了 多种 形式 办 学 的策 略 。该 文件 指 出 :
布 局 的变化 过 程 可 以追 溯 至 2 0世 纪 8 0年 代 ,这 一 “ 鉴 于 我 国经济 文 化 发 展 很 不 平 衡 , 自然 环 境 、 居住 过 程 的背后 是农 村 教 育矛 盾 焦点 、价值 取 向等方 面 条件 差 异 很 大 , 必 须 从 实 际 出发 , 因地 制 宜 , 采取 多 的重 大变化 。本 文考察 农 村 学校 布 局调 整 政策 形 成 种 形 式办 学 。力 求使 学 校 布局 和 办学 形式 与 群 众 生
和实施 的历史 变迁 过 程 , 汲 取其 中的经 验 教训 , 为农 产生 活 相适应 , 便 于 学生 就 近上学 。 在 办好 全 日制 学
村学校科学布局 、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合理 校 的 同时 , 还 应举 办 一些 半 日制 、 隔E t 制、 巡 回制 、 早 建议。 午 晚班 等 多 种形 式 的简 易小 学 或 教 学 班 。 ” [ 1 这 类
《 关 于规 范 农 村 义 务教 育 学 校 布 局 调 整 的 意 见 》 , 基 办 学 , 形成 了分散 办学 为 主 的基本 格局 。 本暂 停 了这 项政 策 的实 施 , 但 在快 速 城镇 化 进 程 中 , 1 9 8 0年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关 于 普 及 小 学 教 育
制宜 。 办学应当坚持多层次、 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 。 育普及范围和规模 的扩大 ,贫弱的乡村财力无法再 1 9 8 6 年国家教委等部委 《 关于实施 <义务教育法 > 担负农村办学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陷入了愈发严重
若干问题的意见》 重申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的要求 , “ 可 的经 费 困境 。 1 9 8 6年 《 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 的暂行规定 》 在 贫 困边 远 、居 住 分 散 的地 区举 办 适 当减 少课 程 门 类、 适 当调 整教 学要 求 的村 办小 学 或简 易小 学 ” E 1 ] 。 中教 育费 附加 率 为 1 %, 农村 教 育费 附加 一般 通 过纳 这 种村 学 、 简 易小 学 和教 学 点 深人 偏 远村 庄 、 遍 入提留统筹的方式来缴纳 ,提留统筹数额不超过农 布农 村 的学 校形 态 , 一 般 被称 为 “ 网点 下伸 ” , 位于 自 民人均收入的 5 %, 1 9 9 0年 6月 又 发 文 将 教 育 费 附 %。 农 村教 育集 资是 一种 一次 性改 善办 然村的初小或教学班被形象地称为“ 下伸点” 或“ 伸 加率 提 升为 2 8 0年代 其 相 关 规定 主要 散 见 或 隐含 腿班” 。与 网点 下 伸 、 多种 形 式 办学 相 匹配 的是 就近 学 条件 的方 式 , 如“ 鼓 励 群 众 自筹 经 费 办 学 ” 、 “ 农 入学原则 , 1 9 8 6年《 义务教育法》 第九条规定 “ 地方 于 一些 文 件 之 中 , 各 级人 民政 府 应 当合 理设 置 小学 、 初级 中等学 校 , 使 村 中学校 舍 建设 投资 , 以乡 、 村 自筹 为 主” 等。 在 实践 儿童 、 少年 就 近入学 ” 。 这样 , 农村 形 成 了校 点广 布分 中, 农村教育集资是大面积存在 的, 主要归县级政府 散 的义 务教 育 办学 格 局 。 多 种形 式 办学 是 一 种从 实 际 出发 、适 应 当时农 审 批 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