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探索碱的性质

合集下载

有机碱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有机碱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有机碱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有机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碱性。

它们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机碱的定义、特性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有机碱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类化合物的特性,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1.2 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让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文章将涉及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本文讨论的主题,并解释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介绍有机碱的定义、特性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对有机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有机碱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将以结语结束全文,总结文章的核心内容并鼓励读者对有机碱有更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有机碱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定义、特性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有机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读者提供有关有机碱的全面知识,并推动有机碱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起读者对有机碱的关注,促进有机碱领域的发展,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2.正文2.1 有机碱的定义有机碱是一类具有碱性的化合物,通常由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分子组成。

有机碱的碱性主要来源于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这些电子可以与质子形成共价键,从而将质子离子化而产生碱性。

有机碱通常具有较强的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有机碱在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催化剂或碱性试剂;在生物学中作为药物或生物染料的基础;在工业生产中作为去除气体、中和酸性物质或净化水的重要物质等。

有机碱的种类繁多,例如胺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等都属于有机碱的范畴。

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精选汇编

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精选汇编

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精选汇编浙江省2011年中考科学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义乌卷)35.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难道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受热后还能分解?那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1)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

气体是由SO2、SO3、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受热时温度不同,生成的气体成分也不同。

(2)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吸收。

(3)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测气体的成分:I.只含▲ 一种; II.含有SO2、O2二种; III.含有SO2、SO3、O2三种。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碱石灰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A B C D【获取事实】(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 。

(2)已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克,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装置A(试管+粉末) B C反应前42.0克75.0克140.0克反应后37.0克79.5克140.0克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哪一个?▲A.3CuSO 4△===3CuO+SO 3↑+2SO 2↑+O 2 ↑B. 4CuSO 4△===4CuO+2SO 3↑+2SO 2↑+O 2↑C.5CuSO 4△===5CuO+SO 3↑+4SO 2↑+2O 2 ↑ D. 6CuSO 4△===6CuO+4SO 3↑+2SO 2↑+O 2↑ 35. SO 3(1)氧气(O 2) (2)A(衢州卷)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蔗糖溶于水B .铁生锈C .冰熔化D .气球充气变大B(温州卷)25.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2011年4月,我国21个省市空气中都监测到微量的人工放射性元素铯(C S )。

浙教版科学九上1.3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1.3学案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一、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1、NaOH①可以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

②和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2NaOH + H2SO4= Na2SO4+ 2H2O③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SO2+ 2 NaOH = Na2SO3+ H2O CO2+ 2 NaOH = Na2CO3+ H2O④和盐反应2NaOH + CuCl2= Cu(OH)2↓+ 2NaCl蓝色溶液蓝色沉淀3NaOH + FeCl3= Fe(OH)3↓+ 3NaCl黄色溶液红褐色沉淀2、Ca(OH)2①可以和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②和酸反应Ca(OH)2 +2HCl = CaCl2+ 2H2OCa(OH)2 + H2SO4= CaSO4+ 2H2O③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Ca(OH)2 = CaCO3↓+ H2O④和盐反应Ca(OH)2 + CuCl2= Cu(OH)2↓+ CaCl2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三、碱的通性①可以和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②碱+酸=盐+水―――――――――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③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④碱+盐=新盐+新碱四、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物性: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腐蚀性,易潮解——作干燥剂不可以干燥CO2、SO2等气体。

(为什么??)可以溶解动物的毛发。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潮解,还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使得NaOH质量增加。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也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和消石灰)其水溶液叫石灰水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Ca(OH)2 +2HCl = CaCl2+ 2H2O——反应没现象Ca(OH)2 + H2SO4= CaSO4+ 2H2O——变浑浊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壁有很多的白色固体,用稀盐酸洗。

初中化学碱与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碱与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碱与酸的性质教案
主题:碱与酸的性质
目标:学生能够区分碱和酸的性质,理解其常见的性质和应用。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和特点。

2. 提出一个问题:碱和酸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20分钟)
1. 理解碱的性质:
- 碱的定义及常见的碱物质有哪些?
- 碱的性质有哪些?如碱性、电解质等。

- 碱的应用:肥皂、清洁剂等。

2. 理解酸的性质:
- 酸的定义及常见的酸物质有哪些?
- 酸的性质有哪些?如酸性、电解质等。

- 酸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电池等。

三、实践(1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用酚酞指示剂测试酸碱性质。

2.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碱和酸性质的小册子。

四、总结(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酸碱性质。

五、作业(5分钟)
1. 完成小册子的设计。

2.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酸碱性质及其应用。

六、拓展
1. 学生可自行探索更多酸碱性质的实验。

2. 学生可进一步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1.3《纯碱的生产》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1.3《纯碱的生产》

1.3 纯碱的生产一、纯碱的性质纯碱化学名为碳酸钠,分子式Na2CO3,相对分子质量106,系白色单斜体结晶,比重为2.533;熔点为840~852 ℃。

纯碱易溶与水。

在35.4℃是溶解度最大,100克水可以溶解49.7克碳酸钠。

纯碱易吸潮,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结块,生成重碱:Na2CO3+CO2+H2O = 2NaHCO3纯碱加热至40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Na2CO3 Na2O+CO2↑纯碱与酸类反应生成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Na2CO3+H2SO4 =Na2SO4+ CO2↑+H2O纯碱与石灰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钠------苛化烧碱的反应:Na2CO3+Ca(OH)2 =2NaOH+CaCO3↓纯碱与盐类起复分解反应-----氯化钠精制反应之一:Na2CO3 + CaSO4 = CaCO3↓+ Na2SO4二、制碱工业的发展远在几千年前,劳动人民就有使用碱的知识,在没有工业方法生产碱以前人们所需要的碱都取自天然碱和草木灰。

至于应用化学方法制取纯碱,还只是近两百年的事情。

1、路步兰法1791年,法国人路步兰成功地研究出以食盐为原料的制碱法,即路步兰法,该发首先用硫酸和食盐制取硫酸钠、石灰石和炭,按100:100:35.5的重量比混合,在反射炉或回转炉内煅烧(950~1000°C),生成熔块(黑灰),再经浸取、蒸发、短少等过程而得到纯碱。

产品中含碳酸钠约为95%左右。

该法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H2SO4+2NaCl =Na2SO4+2HClNa2SO4+ CaCO3+2C 高温 Na2CO3+CaS+2CO2制取硫酸钠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制成或用氧化法制成氯气。

浸取“黑灰”后的废渣,经与二氧化碳作用可得到硫化氢;从硫化氢中可回收硫磺。

路步兰法盛行一时。

但其放的主要生产过程系在固相中进行,并且需要高温,生产不能、连续,原料利用不充分,设备腐蚀严重。

因此,人们除了改进路步兰法之外,又在探索新的制碱方法。

九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科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基础性经典内容,又有大量的新知识和拓展性内容。对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可参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如知道、了解、理解、学会等)来把握教学深度。有些教学内容是结构性的基础内容,今后学习中常常要用到,学生必须要学会,如书写化学式、欧姆定律等。还有很多教学内容仅仅要求知道和了解,经过学习,学生只需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
第3章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功率;电能及其转化,电功率、焦耳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功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能量在转化和转移中的守恒;能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第4章“代谢与平衡”,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获得、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作业展示等形式。这些形式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是很少用到的。怎样组织好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了解班级原有的组织以及班干部情况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这些活动组织好。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或校园网查找资料,在网上相互交流。在学生探究和研究性学习中应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收集资料。《科学》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收集和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使一些原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教学重难点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的使用意事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了解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会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循环。

科学:1.3《探索碱的性质》课堂笔记(浙教版九年级上)

科学:1.3《探索碱的性质》课堂笔记(浙教版九年级上)

1.3 探索碱的性质一.什么是碱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碱的性质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取两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结论: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 H2O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中和反应: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3)中和反应的实质: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3、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思考】:1).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是它的反应方程式该如何写?CO2+ 2NaOH = Na2CO3 +H2O2).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能污染大气,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思考】: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探索碱的性质7浙教版

探索碱的性质7浙教版

蓝色 无色
蓝色絮状沉淀
FeCI3 + 3NaOH = Fe(OH)3↓ + 3NaCI
黄色
红褐色絮状沉淀
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4
现在你知道碱具有哪些共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 色酚酞变红. 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
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3、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3
“六叔……再见!”我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知有多少说不出的愧疚…… “荷花……我的女儿……我想起来了……我真的想起来了。” 送走了荷花,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肖艳正在一个劲儿地嚷着。
“爸,我妈这是咋了?,我们还是去已院吧……”小荷催促着。 “苏林,我真的都想起来了……十二年前,是你把荷花送去了山西,是这个 家把荷花逼上了绝路……我们愧对女儿啊!”肖艳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起来。
A.石灰石与盐酸 C.Fe2O3+HCl
B.Ba(OH)2+H2SO4 D.NaOH+HCl
A.反应有气体产生:CaCO3+2HCl=CaCl2+CO2 +H2O B.反应有沉淀产生: Ba(OH)2+H2SO4 =BaSO4 +2H2O C.反应有黄色溶液产生: Fe2O3+6HCl =2FeCl3 +3H2O
“我要去探望你的阿爹……” “六弟,我已考虑过了,家里离不开你,还是我去吧。自从他阿爹离开家,我们就再也没见过面,他现在病了, 我这做妹夫的也该去看看他。”大哥望着身边的五妮子和六丫头,果断地说:“事不宜迟,我们准备一下,今天就走。” 临走时,我握着五妮子和六丫头的手,“回家告诉你阿爹,好好养病……过了这几天,我一定去看他!”
一、什么是碱?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一、工作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科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科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加强备课组建设,学习其他组的工作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备课组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要点1、备课组各成员将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有关课改精神,了解教研信息,更新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

2、确保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且做好记录,在活动中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再学习,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

发挥备课组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管理。

3、确保集体电子备课的正常开展。

集体电子备课活动做到“目的、进度、内容、重点、难点、基本例题、基本作业”的统一,课件和教案的统一配套,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教师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

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相互切磋。

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进行反思。

5、做足、做好科学实验,体现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能力。

6、统一、完善科学作业,广泛吸取好题,批、评及时有针对性。

做好辅优补差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科学教学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

附:集体电子备课分工合作安排表XX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备课组集体电子备课分工合作安排表九年级科学学科成员内容主备人完成时间备注1.1物质的变化张帮立XX.8.271.2探索酸的性质张帮立XX.8.291.3探索碱的性质张帮立XX.8.311.4几种重要的盐张帮立XX.9.2实验:碱和盐的性质张帮立XX.9.3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李建东XX.9.51.6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李建东XX.9.10第一章复习王丰XX.9.11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李建东XX.9.122.2物质的转化规律李建东XX.9.16实验:物质的鉴别李建东XX.9.182.3常见的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不要求)王丰XX.9.20第二章复习王丰XX.9.243.1能量的相互转化李伟文XX.9.283.2能量转化的量度李伟文XX.10.23.3认识简单机械李伟文XX.10.6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李伟文XX.10.83.4动能和势能李伟文XX.10.103.5物体的内能朱华XX.10.113.6电能的利用朱华XX.10.15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朱华XX.10.173.7电热器朱华XX.10.193.8核能的利用朱华XX.10.233.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张志威XX.10.24第三章复习王丰XX.10.254.1食物与摄食张志威XX.10.28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张志威XX.11.14.3体内物质的运输张志威XX.11.54.4能量的获得郑俊达XX.11.6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郑俊达XX.11.104.6代谢的多样性郑俊达XX.11.14第四章复习郑俊达XX.11.18。

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和使用碱水。

碱水是一种具有碱性的溶液,由碱性物质和水混合而成。

它在食品加工、清洗、调味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碱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这些溶质的化学式对于了解碱水的性质和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有关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

通过了解这些溶质的化学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碱水的成分和其在食品加工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也能帮助他们在购买和使用碱水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碱水的定义、用途以及主要存在于食用碱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碱水的化学性质及其对食品加工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指导人们在使用食用碱水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获得关于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的相关知识,从而为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碱水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科学研究和食品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本文也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讨论。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食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吧!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展开讨论,并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简单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对碱水及其中溶质化学式的基本认识。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碱水的定义和用途。

首先,我们将解释碱水的含义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接下来,重点将放在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上。

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溶质,探讨它们的化学式及其特点,并简要介绍它们在食品加工、药物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简要回顾碱水中溶质的化学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此外,我们还将提出对食用碱水的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碱水,并注意其中的溶质化学式对人体的影响。

小学化学教案:认识酸碱的性质

小学化学教案:认识酸碱的性质

小学化学教案:认识酸碱的性质一、认识酸碱的性质酸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物质。

了解酸碱的性质对我们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化学反应十分重要。

本教案将以小学化学教学为基础,帮助学生认识酸碱的性质,探索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 酸的性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酸的性质。

酸味酸涩,有刺激性的气味;通常呈现酸性溶液。

酸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1.1 酸的导电性将一些常见的酸溶液,如醋酸溶液、柠檬汁等,与电流表相连,测量电流,我们会发现电流表显示有电流通过。

这说明酸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1.2 酸对金属的反应我们知道,酸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溶解物。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实验来观察这种反应的现象。

首先,取一些稀硫酸,并放入锌片中,观察产生的气体和锌片溶解的现象。

我们会发现,锌片逐渐变薄,同时产生了气泡。

1.3 酸对指示剂的影响将一些酸溶液加入红色的茜素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酸溶液加入后,茜素溶液会变成红色。

这是因为酸会改变茜素的颜色。

2. 碱的性质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碱的性质。

碱也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2.1 碱的滑润感我们可以用手指蘸取一些碱性物质,如肥皂水,感受一下它们的滑润感。

这是因为碱性物质具有极强的滑润性,可以润滑物体表面。

2.2 碱的腐蚀性将一些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在锌片上,观察锌片表面的变化。

我们会发现,锌片被腐蚀,产生气泡。

2.3 碱的对指示剂的影响将一些碱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碱溶液加入后,酚酞溶液会变成深红色。

这说明碱对酚酞的颜色有影响。

二、酸碱的应用酸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应用。

1. 饮食方面酸和碱在食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柠檬汁和醋常用来调味料理,这是因为它们的酸性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菜肴的酸碱性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和久保存。

2. 清洁用品碱性物质常用于清洁用品中,如肥皂和洗衣粉等。

这是因为碱性物质具有溶解油脂和去污的能力。

常见的碱3+(2)

常见的碱3+(2)

§1.3探索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重点难点: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堂引入: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实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常见食物的酸性: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

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粉、炸豆腐等。

常见食物的碱性:牛乳、茶、柿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等。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有哪些性质呢?一、碱有哪些性质演示1: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结论:碱性物Array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一、什么是碱?学生:书写NaOH、Ca(OH)2、Ba(OH)2、KOH、Cu(OH)2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碱的涵义: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演示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演示实验②: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这时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 + HCI = NaCI + H2O2NaOH + H2SO4= Na2SO4+ 2H2O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和水,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

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我们知道碱金属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组的一类元素,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和钫(Fr)。

这些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例如都是银白色的固体、具有低熔点、在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等。

由于这些特性,碱金属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

密度是物质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量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了解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揭示其内部结构和原子排列方式的特点,进而对其性质变化进行解释。

本文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将介绍碱金属单质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它们的物理状态、外观特征和化学性质等。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包括从锂到钫这些元素的密度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性特征。

最后,我们将探讨影响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的因素,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原子量、晶体结构等。

在文章结尾,我们将总结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的规律,并讨论其在相关领域的意义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对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展开:1. 引言:首先,我们将对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介绍碱金属单质的定义和特性,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2. 正文: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将介绍碱金属单质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可靠数据和实验结果,系统地总结和概括碱金属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密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3. 影响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的因素:在本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影响碱金属单质密度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晶体结构等。

一般金属和碱不反应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金属和碱不反应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金属和碱不反应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金属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然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一般情况下金属和碱之间并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尽管存在一些例外,例如钾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等,但综合来看,大多数金属和碱不会发生显著的化学变化。

这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使得我们有必要研究探索金属和碱不反应的原因。

本文将通过对金属和碱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导致金属和碱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

我们将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介绍金属的性质,然后深入讨论碱的性质。

通过对这两类物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金属和碱之间并不常发生反应。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可能的解释和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能够揭示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金属和碱的性质分析和比较,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金属和碱不反应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方向。

深入研究金属和碱的相互作用机制,有望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原理的启示。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章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个概述,简要介绍一般金属和碱不反应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将给出文章的目的,即探讨金属和碱不发生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释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金属的性质,包括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塑性等特点,以及金属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碱的性质,包括碱的酸碱性、水合能力以及碱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性。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金属和碱不发生反应的主要原因,并讨论可能的解释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此外,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对金属和碱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般金属和碱不反应的原因,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碱作为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验室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对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进行概述、说明及解释。

1.2 研究背景碱是化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多关于酸碱的知识,并且需要理解碱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安全知识。

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酸碱知识、提高实验技能以及加强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意义。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进行概述、说明及解释,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碱这一化学概念。

文章将从碱的基础概念入手,分析其定义、特性以及常见碱和应用等方面;然后探讨不同类型碱的分类、性质以及化学反应解析;接着介绍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安全知识。

最后,通过总结本文内容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加深对于碱性物质的理解。

整篇文章将帮助读者加深对初中化学易潮解的碱的认识和理解,并启发读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相关领域。

2. 碱的基础概念2.1 定义与特性碱是指一类化合物,通常在溶液中呈现碱性。

与酸相对应,碱可以接受质子(H+离子)或者捐赠电子对。

一个典型的碱反应是其与酸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的特性包括有滑感、腐蚀性、呈碱性溶液以及能够使某些指示剂变色等。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铜(Cu(OH)2)等。

2.2 常见碱及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常见的碱。

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氢氧化钠,通常称为苛性钠或纯碱。

它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产品、肥皂制造和食品加工行业。

另一个常见的碱是氨水(NH3·H2O)。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产品中,并且也是制备其他铵盐类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玻璃制造行业中,碱长石(如钾长石和钠长石)被用作玻璃的主要成分。

动手实践,让初中生爱上酸碱盐——初中化学教案

动手实践,让初中生爱上酸碱盐——初中化学教案

动手实践,让初中生爱上酸碱盐——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酸碱盐1.1 酸碱盐的定义与分类1.2 酸碱盐的性质与特点1.3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酸碱盐的制备与鉴别2.1 酸碱盐的制备方法2.2 酸碱盐的鉴别原理2.3 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实验第三章:酸碱盐的反应3.1 酸碱盐的化学反应类型3.2 酸碱盐反应的实验现象3.3 酸碱盐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酸碱盐溶液的配制与酸碱度测定4.1 酸碱盐溶液的配制方法4.2 酸碱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4.3 酸碱度测定实验操作步骤第五章:酸碱盐实验安全与环保5.1 实验室安全规则与注意事项5.2 实验中的环保原则与方法5.3 实验事故的处理与应急措施第六章: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6.1 酸的化学性质6.2 碱的化学性质6.3 盐的化学性质第七章:酸碱盐与水的反应7.1 酸碱盐与水反应的原理7.2 酸碱盐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7.3 酸碱盐与水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酸碱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1 酸碱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8.2 酸碱盐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8.3 酸碱盐在农药制作中的应用第九章:酸碱盐与健康的关系9.1 酸碱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9.2 常见酸碱盐与健康的关系9.3 合理摄入酸碱盐的建议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10.1 设计酸碱盐主题的科学小实验10.2 酸碱盐知识的手抄报制作10.3 酸碱盐主题的实地考察活动第十一章:酸碱盐的工业应用11.1 酸碱盐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1.2 酸碱盐的主要工业应用领域11.3 酸碱盐工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二章:酸碱盐的环境影响12.1 酸碱盐对环境的影响因素12.2 酸碱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危害12.3 酸碱盐污染的防治措施与环保意识第十三章:酸碱盐的跨学科13.1 酸碱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3.2 酸碱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13.3 酸碱盐在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的探索第十四章:酸碱盐的思维拓展14.1 酸碱盐的趣味性与创意性思考14.2 酸碱盐相关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14.3 酸碱盐在科学创新中的潜能与挑战第十五章:总结与复习15.1 酸碱盐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15.2 酸碱盐重点实验的操作演示与解析15.3 酸碱盐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针对动手实践,让初中生爱上酸碱盐——初中化学教案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将介绍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NaOH)和醋酸(CH3COOH)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了解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对于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氢氧化钠,也被称为苛性钠或烧碱,是一种强碱性物质。

其化学式为NaOH,由一个钠离子(Na+)和一个氢氧根离子(OH-)组成。

它是一种固体,通常以粉末或晶体的形式存在。

醋酸是一种有机酸,也是我们常见的食醋的主要成分。

其化学式为CH3COOH,由一个乙酸基团(CH3COO-)和一个氢离子(H+)组成。

醋酸通常呈液体状,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应的反应。

我们将研究它们在室温下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其他可能的化学反应。

通过深入分析它们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机制,并探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意义。

接下来的文章结构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过程。

以此为基础,我们将总结这些方程式的特点和应用,并讨论其在化学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应用和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结构来讨论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2.1.1 氢氧化钠的分子式和性质2.1.2 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2.2 醋酸的化学方程式2.2.1 醋酸的分子式和性质2.2.2 醋酸的化学反应3. 结论3.1 对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总结3.2 对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和意义进行讨论通过以上章节的组织,我们将全面介绍氢氧化钠和醋酸的化学方程式。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1.3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重要的碱(第3课时)

1.3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重要的碱(第3课时)

• 材料三:波尔多液形成原
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阅读小资料

人们逐步认识酸与碱
实验探索:

制作叶脉书签
练习
• 1、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
波尔多液的是 ( )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胆矾 D.食盐 • 2、下珍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能除去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粉刷墙壁 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骨折的病人要上石膏固定骨折处,石膏就是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课外拓展: 请你阅读
在学习氢氧化钙时有哪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①熟石灰、生石灰、石灰石这三种物质的名称 易混:熟石灰(或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生石 灰是氧化钙,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 们都含有钙元素,但熟石灰是碱──Ca(OH)2, 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CaO,而石灰石可以说 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属 于碳酸盐。 ②熟石灰和石灰水易混:熟石灰就是指氢氧化 钙,它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的条件
思考:
(1)选择哪些盐与碱溶液反应? (2)反应条件是什么?
探究二:盐与碱
(3)实验结论是什么?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2 实验: Fe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
3 实验: BaCl2 溶液溶液中加CuSO4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氨碱法制纯碱教案

氨碱法制纯碱教案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一起看看氨碱法制纯碱教案!欢迎查阅!氨碱法制纯碱教案1一、教材《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

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

”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

答案设法消耗CO2,使瓶内气压减小
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做个对比实验:取一只与甲装置同样的瓶子,充满CO2后,注入与NaOH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判断。
[引导分析]
[举一反三]
[例2]
[引导分析]
[举一反三]
方法与技巧总结
FeCl3+3 NaOH=3NaCl+Fe(OH)3↓――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注意:
⑴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⑵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
学习札记
学习札记
四、【典型例题剖析】
[例1]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配合需求: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交时间
教研组长签名
学管师签收
答案:1、(1)红;不变色;(2)HCl+NaOH===NaCl+H2O(3)金属氧化物;2HCl+CuO===CuCl2+H2O;(4)盐;氢气;2HCl+Zn===ZnCl2+H2↑;(5)盐;HCl+AgNO3===AgCl↓+HNO3;2-6: A C C C A
二、【趣味课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品尝到下列物质的时候,你是否有涩的感觉。如:茶、柿子等。在你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在洗澡擦拭肥皂时我们还会感到滑腻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这些物质都具有碱性。碱性物质还有哪些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碱的性质吧!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
□不积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完成数量____%已完成部分的质量____分(5分制)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个性化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年级九学科科学课时
学生姓名
授课主题
1.3探索碱的性质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3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碱的性质的应用、碱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历次错题讲解】
1.酸的共性(完成填空,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使无色酚酞
(2)酸+碱——盐+水
(3)酸+——盐+水
(4)酸+较活泼的金属——+
(5)酸+——新酸+新盐
2.为完全中和某硫酸溶液,需A克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钾溶液。如果改用A克4%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为()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碱的涵义: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碱溶液与碱性溶液:
碱溶液是指可溶性碱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例如NaOH、KOH溶液等;
碱性溶液是指物质溶于水得到的pH大于7的溶液,例如:Na2CO3溶液、K2CO3溶液等。
三、碱有哪些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应:碱+酸――盐+水(放热),实质:H++OH-=H2O
应用: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中和胃酸过多(用Al(OH)3),精炼石油时,用NaOH中和过量的酸等
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使用指示剂
思考: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SiO2+2NaOH=Na2SiO3+H2O
思考: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久置的氢氧化钠会变质
4.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CuCl2+2NaOH=2NaCl+Cu(OH)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方法与技巧总结
课堂作业
小提示
小提示
本课小结
课后作业
布置
课后赏识评价
课后反馈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基本能接受
□不能接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3.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能生成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氧化铜B.氧化铁C.镁D.硝酸银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A BaCl2、BaSO4、BaCO3B Cu、CuO、Cu(OH)2
C CaO、Ca(OH)2、CaCO3 D AgCl、AgNO3、Ag2CO3
3.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观察一下盛放石灰的试剂瓶内壁,你会见到里面有一层白膜,这是因为CO2+Ca(OH)2=CaCO3↓+H2O,这也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若要洗去白膜,可先用HCl再用水洗。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B.4Fe+3O2═2Fe2O3
C.2Al+6HCl=2AlCl3+3H2↑D.Cu+2HCl=CuCl2+H2↑
6.将26g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2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Zn B.Fe和Zn C.Zn和Cu D.Cu和F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