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
孔德认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是社会静力学。
其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①科学的分类。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卡尔·马克思——1818-1883,著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人,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他认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二)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自杀论》一书,就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其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②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
④社会研究方法准则。
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社会学理论传统及其发展脉络探析
社会学理论传统及其发展脉络探析社会学理论传统及其发展脉络探析王 飞(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摘要:传统社会学理论发展主要有三大研究范式,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三种范式并存且长期对立。
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后,在社会学方法论方面逐步开启了一个批判继承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范式之路,范式整合便成了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研究进入了全面的多元化时代。
笔者认为,社会学理论历史发展将会从“软科学”向“硬科学”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社会学理论 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批判主义关键词:关键词社会学植根于19世纪的西方工业社会,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受益于西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环境。
然而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是年轻的和不成熟的,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布劳的说法社会学发展至今,仍然像牛顿以前的物理学一样,处于前理论阶段,社会学理论至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方法论原则,社会学理论陷入了范式危机。
一纵观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主要有三大研究范式。
首先是以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以及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其哲学基础是实证哲学。
他们认为,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将研究对象看作是客观实在,因此,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其理论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
其后迪尔凯姆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到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迪尔凯姆发表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其基本认识论主张是社会唯实论和整体观,认为社会是客观性的独立实体,社会高于个人,社会决定着个人的本质,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在对社会事实的分析取向上强调社会功能论,坚持功能分析和原因分析均是社会学所必需的,并指出要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①。
《自杀论》是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重要实践,将社会自杀率这一抽象的社会事实,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与统计学有机结合,进行逻辑假设和量化分析,探究社会自杀率背后的带有普遍性的因果规律,堪称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典范,他一举将社会学从思辨哲学中摆脱出来,真正树立了社会学独立的学科地位。
现实的社会构建
华中农业大学
开篇
马克斯.谢勒,哲学家, 提出“知识社会学” (Wissenssoziologie)这一术语 。 曼海姆主要关注“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现象 默顿、帕森斯、盖格、斯塔克对知识社会学都做出 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现状——在理论上侧重认识论问题,在经验上侧重 思想史。 伯格和卢克曼将知识社会学视为经验性质的社会学 的一部分,他们将认识论及方法论问题从知识社会 学中排除出去,所做的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研究。常 识性的“知识”更适合成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 。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
华中农业大学
四、结语
贡献: 以日常生活现实为研究对象;社会建 构论 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 ? 学术沙文主义 ? 建构论的缺陷 :忽略社会之间的冲突与变异, 漠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与竞争 以对“知识的社会分配”的分析为例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
华中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伯格等.现实的社会构建【M】.汪勇,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 科学,2002,1 史晓浩等.建构论视角下地社会实体观.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3):55-58 网友“更趋向存在”.两个层次与三种 辩证过程.豆瓣读书,2010-8-30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
华中农业大学
开篇
伯格和卢克曼便指出知识社会学的使命在于 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 重属性进行分析。 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 。 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 。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一、知识社会学的哲学阐述——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基础
日常生活现实是以一个互为主观的世界,也是一个 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呈现在我面前的。它是一种 “此地(here)此刻(now)”的状态,具有时空结 构.。 与日常生活现实相比较,其他的现实虽呈现特定的 意义领域,却由生活的现实规划意义与经验的方式。 日常生活的现实之所以能够渗透于人们生活中所有 可能产生的其他现实,并且包含这些现实而维持其 至高地位,是因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作为一个社会性 的存在具有客观的性质。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4(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4(含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4(含答案)任务一1、1838年()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选择一项: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马斯洛正确答案是:孔德2、最早提出社会依附理论的社会学家是()A.普雷毕什B.丁伯根C.贝尔D.托夫勒正确答案是:普雷毕什3、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A.库利B.林顿C.米德D.托马斯正确答案是:米德4、以下()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B.抢购C.春游D.球迷闹事正确答案是:春游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为()A.规模小B.存在时间长C.人际关系密切D.综合性功能强正确答案是:人际关系密切6、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A.偶发聚集体B.社会类属C.群体D.组织正确答案是:群体7、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选择一项:A.迪尔凯姆B.帕森斯C.库利D.韦伯8、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正确答案是:制度化逃避9、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种越轨行为的理论是()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手段—目标论正确答案是:标签论10、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婚姻家庭制度。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法律制度D.文化制度正确答案是:经济制度11、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相似。
正确答案是“对”。
12斯宾塞是社会唯名论者。
正确答案是“错”。
13韦伯是社会学之父。
正确答案是“错”。
14孔德提出研究社会的四种基本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比较法。
正确答案是“错”。
15马克思认为方法论准则是生活实践的辩证法。
正确答案是“对”。
16符号互动理论认为,文字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电大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电大社会学概论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群体层面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2.一般说来,正式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非正式群体则能增强(社会活力)。
3.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产权),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
4.孔德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秩序)问题,涂尔干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团结)问题,二者在精神上有一脉相传的关系。
5.文化具有如下特征:(人为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同享性、象征性、传递性和变迁性。
6.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关于社会问题,社会解组论认为,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快速变迁)、人口的迁移、都市化的加速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8.集合行为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无组织性)。
9.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个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
10.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加),二是(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
2.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3.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讯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三、判断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24分)1.一般来说,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之间缺乏持续的相互交往活动。
错误。
社会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持续的相互交往活动。
非正式群体属于社会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同样有着持续的相互交往活动2.继续社会化往往着眼于人的改造,具有强制性。
实证主义社会学 [浅析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解释]
实证主义社会学[浅析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解释]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名称,并且力图把它建设成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自此,西方社会学在研究人类社会上开创了实证主义流派且在19世纪英、法、美等国形成了实证主义或者科学主义的社会学研究。
然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社会就能得到新的发现。
基于对社会的不同假设和审视,19世纪的德国形成了人文主义或反实证的方法论,这一社会学研究模式流行于整个欧洲大陆。
在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精神和人文解释这两个不同视角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极端,并且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一、实证主义下的社会学研究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创者,他坚信对待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准确的研究方法,他致力于构建关于社会的实证科学。
同为法国学者的迪尔凯姆也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的经典之作。
在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讨论上,孔德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一观点出发,把社会学关于社会的论述严格得同神学和形而上学关于人和社会的思辨区分开来。
在他看来,神学将人看做是与动物有本质区别的另类,是神或天命的创造物;而形而上学则脱离现实,把社会解释为人类离职或个人理性意志的产物。
[1]孔德认为,社会学在研究社会时也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正如物理学或化学研究物质世界时所运用的严格的科学方法那样。
为此,孔德在论述社会学研究方法时首先提出了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方法都是自然科学所常运用的研究方法,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论述和归纳充分展现了其把社会学建设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思想和努力。
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他把发生在社会层面上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正是这些社会现象构成了社会。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舒茨(AIfred Schutz)答:舒茨是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经典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他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
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
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
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2.生活世界(舒茨)答: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在其中生存并进行各种日常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
它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着,具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
舒茨试图运用社会学方法来分析生活世界的结构,以揭示超验性本身的生活世界的基础。
舒茨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但它不同于日常现实,可以被认为是人们全部活动的总和,人们展开的是主体间的关系,是人与人日常交往、共处的互为主体的世界。
舒茨进一步强调生活世界“社会实在”的本质。
即对于生活世界中的行动者来说,生活世界是他们的行动得以立足的社会现实基础;而对于研究行动者社会行为的社会学家来说,生活世界是他们分析社会行为所必须重视的首要的社会事实。
舒茨认为,“生活世界”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行动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所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3.自然态度的悬置答:自然态度的悬置是把对这个世界的怀疑“悬置”起来存而不论,以便社会科学研究者更接近于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实在,从而理解这个由多重实在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义结构。
现象学社会学对按自然科学理想建立的传统社会学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社会学历来忽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建立的基质构造,轻信自然观点把社会现象视为自然事实而加以研究,其根本弊病在于它混淆了自然科学对象和社会科学对象之间的本质差异。
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方面的成就
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方面的成就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人,社会学大师,是现代一位颇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科塞曾评价他说:“韦伯以永不停息的斗争为代价获得了清晰透彻的认识,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的深度,他带来的是对人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种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收录了马克斯韦伯的三篇文章,它们分别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和《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
这三篇文章集中地讨论和阐述了韦伯方法论里一些为世人所重视并且为方法论研究乃至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基本思想,是了解韦伯方法论思想的重要线索。
一、“文化科学”的性质及其研究目的通常所说的社会科学的范畴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等,而韦伯经常使用的“文化科学”这个概念,其范围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因此本文尊重原著中的概念用法,亦随韦伯用此词的广义。
韦伯关于文化科学性质的基本观点渊源于狄尔泰和李凯尔特。
狄尔泰认为人类生活的每一刻承负着对于过去的觉醒和对于未来的参与,这种时间结构组成了包括感觉经验、思想、情感、记忆和欲望的人类生活的内在结构,所有这些构成了生活的意义。
人们凭借“神入”他人的内在状态而理解人类生活,把握人类生活的意义便是“精神科学”的内涵和基础。
李凯尔特则认为,为人所承认的价值划分了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因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使得两类经验科学从本质特征方面区别开来,这既需要建立质料分类的原则,也需要建立形式分类的原则。
韦伯基本上接受了李凯尔特的划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界限的原则,同时也吸收了狄尔泰关于意义和理解的学说,把它与李凯尔特的价值学说、特殊性和个别性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他自己关于文化和文化现象的观点。
社会学主观试题
1、社会学的范式:范式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史家库恩使用的。
它有多种含义,但库恩的主要旨趣是科学共同体在社会和认识方面的整合。
按照库恩所下的定义,凡科学在某一科学领域内所达到的共识及基本观点,便是这门科学发展的范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一定的范式指导下观察对象、搜集并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发展知识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范式不只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新知识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潜在的知识框架。
社会学研究者往往更多地在较低层次的意义上使用范式的概念,用以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套概念工具。
这些概念工具反映了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也是一种理论模式。
2、社会学的方法论:社会学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逻辑基础的研究模式、操作程序、调查技术和手段等的总称,由方法论、研究法和技术手段三个层次构成。
3、社会行动:马克思在不同情形下用生产、劳动和实践表示社会行动这一概念,具体如下:A.社会行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或人的存在方式。
B.社会行动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本性的基础。
C.应从社会行动本身出发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4、合理行动:合理的行动是一种由行动的条件和手段支配的行动。
在这种行动中行动者并不是毫无目的,相反,行动明确地和直接地把物质利益(金钱、权力)视为目的;但行动者关心的是手段与目的间的关系,确切地说关心的是为实现其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及其效用。
在这种行动中,行动者基于对外在的、客观的条件的(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适应,不受任何内在、规范因素(价值标准、道德原则)的制约,而根据手段的合理性(技术性、工具性)尽可能有效地行动。
如此说来,在合理的行动中:目的的实现取决于于手段的效用,或者说目的反而是由手段决定的;规范的因素成了不相干的东西,因为手段的效用性成了对与错、善与恶的“规范”;而条件和手段则成为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它们规定着行动的性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认识不断地发展,认识的科学化历程也不断提高,对于科学的理解出现了分化。
首先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率先成为了科学,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科学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社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因此,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发展起来,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是人类社会研究活动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
从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后我们应该认清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因此也决定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从全书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分别是: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式;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
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下面我就从各个方面来介绍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而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对社会科学认识活动的一种方法论反思,它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其实,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围绕实证与理解的统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实证主义与理解,既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的统一。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
他们认为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但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
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从个人的、主观的动机或体验的认识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
并且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
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社会学学派
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当代的另一变形是行为主义社会学。它以美国心理学
家B.F.斯金纳和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R.埃默森为代表。斯金
纳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
会交换论的基本出发点。他的操作主义和霍曼斯的心理还原主义,以适应新
(1(1)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
((11)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19 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
人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 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
中,价值作为最广义的善,诱发着人们的行为动机,是指引人们行动 “应该
如此”的普遍性规范原则,在社会行动中起到制定方向的作用。M.韦伯力主
社会学通过 “理解”隐藏在社会事实背后属人的 “主观意义”来认识社会;
齐美尔的社会学主要研究 “社会交往的形式”,即通过社会行动相互联结起
来的个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关系的过程;A.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尤其注重历
开始向新实证主义社会学阶段演变。与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相比较,新实证
主义社会学有以下特点:①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摒弃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的
一些粗俗看法,不再把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看作是社会学理论赖以存在的基
础,而把它们视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新实证主义社会学依然保
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但社会有机体论的基本观点已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构
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
系。在分析各社会有机体时强调作分类研究,说明其个别的功能,反对实证
电大社会学概论答案
新发展观认为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
高速的
内生的
历史的
外源的
B
74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则首次从正面提出了()概念。
可持续发展
世界体系
新发展观
传统现代化
A
75
社会解体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
杜尔克姆
托马斯
帕森斯
奥格本
B
76
宗主——卫
宗主——外
中心——卫星
A
94
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韦伯
迪尔凯姆
布迪厄
沃勒斯坦
D
Hale Waihona Puke 95马克思找到了人与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是()。
经验
劳动
语言
实践
D
96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特征。
选择
交换
交往
沟通
A
97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文字
语言
行为
符号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普那路亚家
血缘家庭
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B
28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韦伯
马克思
布劳
涂尔干?
A
29
本源制度包括(??????)
政治制度?
婚姻家庭制
教育科学制
思想文化制度?
B
30
在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B
浅析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关于理想的类型
浅析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关于理想的类型作者:赵丽萍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8期【摘要】“理想类型”方法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的核心心位置,既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面认识论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其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工具。
理想类型不是对实际社会存在的概括,只是理论家为了分析现象、理解现实而构想的理论模式,它是韦伯试图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而建立的。
【关键词】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理性类型一、韦伯简单介绍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
他涉及的领域特别多,哲学、社会学、历史、宗教。
二、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论理想的类型1.概念:理想类型是一种思维逻辑上的完善物,它对经验现实不是摹写和复制,而是综合和建构。
它是一种乌托邦。
理想类型是韦伯对经验现实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解释的“坐标原点”,是他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理解的“透视镜”。
2.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的核心及特点核心为:是构建一个存在于主观思维中的关于某些现象的典型形态的概念模式。
特点:在于,虽然构成这个概念模式的各要素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这种“理想类型”却很少或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换句话说,理想类型是根据一种主观价值观,通过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主观抽象、概括,从而做出对客观经验事实的一种陈述体系。
理想类型虽不是对经验事实的客观描述,可也不是虚构的,而是来自于对抽象的现实。
韦伯就试图使用这种结合主客观的认识论来进行历史研究。
3.“理想类型”方法提出的原因社会学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促进着社会学的发展。
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英法早期实证主义者,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反对超自然力量和抽象思辨,把社会现象视为与物理现象相同的自然现象,期冀用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社会和人,建立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研究范式。
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
社会科学研究 1999・3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王毅杰 被誉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的韦伯,1903年开始社会学研究,在此之前主要研究经济学和法学。
在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能反映本质特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论述,他也正是以对方法论的深刻探究和对其它领域的经验研究奠定了在西方社会学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目前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也有必要重温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著述,不是找出某些现成答案,而是要从中寻找启迪。
一、超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始终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阵营: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促进着社会学的发展。
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英法早期实证主义者在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反对超自然力量和抽象思辨,把社会现象视为与物理现象相同的自然现象,力图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进行经验研究。
而深受德国人文精神熏陶的狄尔泰从本体论出发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将各自的方法对立起来,“我们解释自然,我们理解灵魂生活”。
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与狄尔泰一样也反对实证主义,但不像狄尔泰从研究对象上作出区别,而是侧重从逻辑方法角度探讨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功能,为科学的分类原则寻找逻辑上的说明。
李凯尔特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前者研究与价值无关的事物,目的是寻求普遍规则;后者研究与价值有关联的但无规律的事物,使用的是个体化的方法,但是为了说明个别的事物,必须借用普遍概念,但“一般的东西对历史来说仅仅是手段”。
19世纪末,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之争主要表现在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对立上。
这时,实证主义社会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的重要人物迪尔凯姆不再原则性地强调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相同和连续性以及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社会现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是将实证科学的方法(统计学和数学)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经验研究中。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C1.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B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B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B.负向社会化C.非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C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D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C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D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A.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B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C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C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A.2—10人B.2—20人C.2—30人D.2—40人B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C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D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C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C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C16. (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B.战争C.冲突D.调适D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B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A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章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章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舒茨(Alfred Schutz)答:舒茨是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经典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他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
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
他主张将现象学与社会哲学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学的问题,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
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2.生活世界(舒茨)(中山大学2016年研)答: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在其中生存并进行各种日常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
它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着,具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
舒茨试图运用社会学方法来分析生活世界的结构,以揭示超验性本身的生活世界的基础。
舒茨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但它不同于日常现实,可以被认为是人们全部活动的总和。
舒茨进一步强调生活世界“社会实在”的本质,即对于生活世界中的行动者来说,生活世界是他们的行动得以立足的社会现实基础;而对于研究行动者社会行为的社会学家来说,生活世界是他们分析社会行为所必须重视的首要的社会事实。
舒茨认为,“生活世界”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行动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所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研3.主体间性答: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和判定。
自我的意义确立过程,与对他人的经验的理解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验与解释图式。
我对他人的行动的理解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主体间的交流、沟通才能实现。
他认为,只有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才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
舒茨关于主体间性的研究,是通过描述分析常识世界的各种类型化进行的。
如果我的身体是处于一种此在,而同伴的身体则是一种彼在,而我改变我的位置,从此在移动到彼在,彼在也就成为一种此在,我就可以从彼在观察到我从此在出发所察觉的同样的事物。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合集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
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
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
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
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
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1)了解自己。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
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
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
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
2、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研究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2、人人类3、自然科学4、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6、阶级社会中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建设9、实物各种制度风俗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性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自觉性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三、选择题:1C 2 A 3 C 4 B 5D 6D 7B 8A 9D 10B四、简答题:1、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都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创新成果为结晶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1)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2)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3)人文社会科学是以创新成果为结晶的社会性活动。
(4)人文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3、答:第一是社会科学研究须自觉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二是社会科学研究有一个健康的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须提高其预见性。
五、论述题:1、理论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则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动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
最后,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则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伯的著作(续)
《宗教社会学》(上卷第二部份第五章),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3. /刘援,王 宗教社会学》 上卷第二部份第五章) 予文译,台北:桂冠. 1993;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等译,香港:牛津1997/北京:三联1997;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上海译文1981; 世界经济通史》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89;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89; 宗教与世界》 《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1995/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1993; 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一,二),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6;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韦伯文集》(上,下),韩水法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韦伯文集》 《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琳译,上海:三联1988; 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 韦伯文选》 《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郑乐平编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7; 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 韦伯文选 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 《入世修行:马克斯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王容芬,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入世修行:马克斯 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 2003.
第2章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反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1,德国的反实证主义:浪漫主义,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 2,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新康德主义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现 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 3,共同立场: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 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
思想背景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历史主义(狄尔泰)的"理解",新康德主义 (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的价值哲学,存在主义(雅斯贝斯)的"理 解与解释" 经济学中的德国历史学派 :罗舍尔(W. Roscher),施莫勒(G. Schmoller)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同时代的社会学: 同时代的社会学:腾尼斯,齐美尔
研究旨趣
韦伯的学术兴趣十分广泛,涉及法律,经济史, 韦伯的学术兴趣十分广泛,涉及法律,经济史, 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宗教史, 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宗教史,一般社 会学等. 会学等. 研究旨趣集中于探讨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以 研究旨趣集中于探讨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 及由于这一进程而引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及由于这一进程而引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调和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调和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生平与背景 (二)主要社会学思想 (三)简要评价
(一)生平与背景
个人生平 著述 思想背景 研究旨趣
Weber, Max(1864-1920 ) (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1864年 21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 Erfurt)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 1896年迁居柏林 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 年迁居柏林. 1864年4月21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Erfurt)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 1896年迁居柏林.父 亲是一位法官和自由党政治家,先后任柏林,普鲁士,德意志帝国议员. 亲是一位法官和自由党政治家,先后任柏林,普鲁士,德意志帝国议员.家中为知识界和 政界名流聚会场所. 政界名流聚会场所. 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 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 年入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 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 1886年通过法学考试 年入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 年通过法学考试. 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1886年通过法学考试. 1891年以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取得教师资格, 1891年以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取得教师资格,次年开 年以论文 始以编外讲师身份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1894年被弗莱堡大学聘为国 始以编外讲师身份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1894年被弗莱堡大学聘为国 民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民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1897-1903年 引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精神崩溃,1899年入院治疗 1903年被迫辞 年入院治疗, 1897-1903年,引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精神崩溃,1899年入院治疗,1903年被迫辞 去教职,去美国休养兼考察. 去教职,去美国休养兼考察. 1903年与桑巴特一起创办《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杂志,1905年出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1903年与桑巴特一起创办《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杂志,1905年出版《 年与桑巴特一起创办 年出版 精神》 1908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会 1909年开始撰写 经济与社会》 1911开始比较 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会, 年开始撰写《 精神》,1908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会,1909年开始撰写《经济与社会》,1911开始比较 宗教史研究.一战期间主动要求服兵役,战后参加议会竞选,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起草. 宗教史研究.一战期间主动要求服兵役,战后参加议会竞选,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起草. 1918年在维也纳大学重执教鞭,次年转慕尼黑大学任教,1920年 14日因肺炎病卒 日因肺炎病卒. 1918年在维也纳大学重执教鞭,次年转慕尼黑大学任教,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 年在维也纳大学重执教鞭
(二)主要社会学思想
1,社会科学方法论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解释性理解与因果说明,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解释性理解与因果说明,价值无涉与 价值关联, 价值关联,理想类型
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
理性与社会行动,权力与社会治与科层制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略)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生平与背景 形式社会学思想 简要评价
齐美尔的社会学著作
齐美尔的主要著作有: 历史哲学问题》 1892),《道德科学引论: 齐美尔的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问题》(1892),《道德科学引论: ), 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1892~1893), 货币哲学》(1900), 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1892~1893),《货币哲学》(1900),《康 在柏林大学举行的十六次讲演〉》 1903), 宗教》(1906), 〉》( ),《 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十六次讲演〉》(1903),《宗教》(1906), 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1908), 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1908),《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1917). 个人与社会》(1917).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 涯鸿等译;上海:三联1991;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三联 ; 现代人与宗教》 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 宗教社会学》 曹卫东译,上海:人民2003; 《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人民 ;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 2000.,台北:联经 2001; ,台北:联经. ; 时尚的哲学》 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货币哲学》 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2002; 《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 ;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林荣远译,北京:华夏2002;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 ;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
宗教及其理想类型 新教与资本主义 理性化悖论
1,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 会行动 理解社会学: 理解社会学:解释性理 解与因果说明 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 理想类型 "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地理 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其 过程和结果,对社会行 动做因果说明的科学." ——《经济与社会》第1章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
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
法国: 法国:Auguste Comte, Alexis de Tocqueville, Emile Durkheim, 英国: 英国:Herbert Spencer, John Stuart Mill 德国: 德国:Karl Marx, Ferdinand Tnnies, Werner Sombart, Max Weber, Georg Simmel 美国: 美国:W.E.B. Du Bois, Thorstein Veblen, Charles Horton Cooley, George Herbert Mead, W.I. Thomas 意大利: 意大利:Vilfredo Pareto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行动( ):指个人赋予其意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 行动(action):指个人赋予其意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 ):指个人赋予其意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 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内心的;可以是积极的作为, 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内心的;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 可以是消极的回避或默许. 可以是消极的回避或默许. 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社会行动是指以行动者的主 ):社会行动是指以行动者的主 社会行动( ): 观意象为基础,并在行动过程中取向他人行动的行动. 观意象为基础,并在行动过程中取向他人行动的行动. 社会行动的条件: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意义; 社会行动的条件: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意义;行动者的行 动以他人的行动为目标,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 动以他人的行动为目标,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