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储存管理控制程序
仓库保管工作的工作流程及重要控制点

仓库保管工作的工作流程及重要控制点仓库保管工作是指物料在仓库中的存放、保管和管理工作,是仓库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仓库保管工作流程可以确保物料的安全、有序和高效管理,同时也可以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重要的控制点可以帮助保证仓库保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仓库保管工作流程:1. 接收物料:仓库保管工作的第一步是接收物料。
当物料到达仓库时,仓库人员需要核对物料清单和运输单据,确认物料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 入库登记:接收物料后,仓库人员需要将物料信息录入仓库管理系统中,包括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同时需要为每一批物料分配独一无二的存放位置。
3. 上架存放: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存放要求,仓库人员会将物料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进行上架存放,确保物料的安全和有序管理。
4. 出库操作:当有需求时,仓库人员会根据出库申请单和库存信息进行出库操作,确认物料的准确性和数量。
同时需要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5. 盘点检查: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对库存物料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处理异常情况:当出现物料损坏、过期、丢失等异常情况时,仓库人员需要及时处理,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编制报表:根据仓库保管工作的情况,编制相应的报表和统计分析,为仓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重要控制点:1. 仓库布局设计:合理的仓库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物料的存放密度和操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损失的发生。
需要考虑物料的分类、易损性、存放要求等因素。
2. 入库检验:对进货物料进行检验,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建立明确的检验标准和流程,严格执行。
3. 良品与不良品分离:要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开存放,并标识清楚,防止混淆和误用。
4. 温湿度控制:对于特殊要求的物料,需要对仓库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保证物料的质量不受影响。
5. 出库审批:出库前需要进行审批程序,避免物料的滥用和错误出库。
仓储管理流程与控制程序仓库业务操作规范与工作细化

仓储管理流程与控制程序仓库业务操作规范与工作细化1.仓库业务操作规范(1)入库操作规范:a.接收货物时,应先确认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并仔细检查货物是否有损坏。
b.对货物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并进行入库登记。
c.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2)出库操作规范:a.预先制定出库计划,明确出库商品的种类、数量、领取人信息等。
b.出库时对货物进行验收,确保货物质量无损坏。
c.出库后要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保持库存准确、及时。
(3)货物存放规范:a.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存储要求,合理安排货物的存放位置。
c.定期检查仓库环境,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2.工作细化(1)仓库管理人员职责细化:a.负责货物的接收、验收、分类、入库等工作。
b.负责制定出库计划,并进行出库操作。
c.负责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2)物料管理细化:a.根据物料的属性和库存情况,制定物料分类管理规则。
b.对不同物料进行不同的存储要求和管理措施,以确保物料的安全和质量。
(3)库存管理细化:a.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实时了解库存情况。
b.根据库存情况合理调整物料采购计划,以保持库存的合理水平。
3.仓储管理流程(1)接收货物流程:a.货物到达仓库时,仓库管理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核对货物信息,确保货物的完整性。
b.对货物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并进行入库登记。
c.完成入库登记后,货物交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存放。
(2)出库操作流程:a.根据出库计划,仓库管理人员核对相关信息,确保出库的货物符合出库计划。
b.对出库货物进行验收,确保货物的质量无损坏。
c.出库后及时更新库存信息,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3)库存管理流程:a.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b.根据库存情况调整采购计划,以保持库存的合理水平。
c.定期清理库存,处理过期或损坏的货物。
通过以上的仓储管理流程和控制程序的建立,可以使仓库业务的操作规范化,提高仓库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细化工作职责和合理安排物料和库存的管理,可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提升仓库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仓库控制流程

仓库控制流程仓库控制流程是指对仓库内物品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流程和方法。
一个完善的仓库控制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仓库的管理效率,减少错误和损耗,保证物品的安全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仓库控制流程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仓库收货流程是仓库控制流程的第一步。
当供应商送货到仓库时,仓库管理员需要对货物进行检查和确认。
确认无误后,需要及时进行入库登记,包括货物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这一步是确保货物能够被准确地记录和存放的重要环节。
其次,仓库存储流程是仓库控制流程的核心环节。
在货物入库后,仓库管理员需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存储要求,合理地进行货物的分类、分区和标识。
同时,需要建立货物的存储档案,包括货物的位置、数量、存放时间等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存放和便于查找。
然后,仓库出库流程是仓库控制流程的重要环节。
当有货物需要出库时,仓库管理员需要根据出库单和货物档案,进行货物的拣选和核对。
在确认无误后,需要及时进行出库登记,并安排货物的装车和发运。
这一步是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的关键环节。
最后,仓库盘点流程是仓库控制流程的保障环节。
定期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盘点和核对,确保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一致性。
同时,需要及时处理盘点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货物损耗、错位等。
这一步是确保仓库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仓库控制流程是对仓库管理的一系列关键步骤和方法的总称。
一个完善的仓库控制流程可以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错误和损耗,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因此,建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仓库控制流程是每个仓库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仓库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

仓库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仓库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7篇】库房是指用于存放商品的房屋。
库房主要用于存放怕雨雪、怕风日,要求保管条件比较好的商品。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仓库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仓库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篇1】1、目的本制度对于仓库的收、发、存、管作了规定,以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成品不入库、不发出,储存时不变质、不损坏、不丢失。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库和成品库及待处理品库的管理。
3、职责3、1原料仓管员负责原材料、外协品、半成品的收、发、管工作。
3、2成品仓管员负责成品的收、发、管工作以及被退回的货物的前期验收。
3、3待处理品仓管员负责待处理品的收、发、管工作。
4、入库管理4、1原材料、外协品、半成品的入库4、1、1原材料、外协品到公司后,由仓管员指定放置于仓库待验区内,大宗的货物能够直接放在仓库合格区内(左栈板上码垛存放),但应做出“待验”标识。
然后,仓管员按《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龋,孝序》的规定进行到货验证和报验。
验证的资料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数量、包装状况和合格证明等。
经验证合格的,仓管员提交《采购收料通知》报质管部检验;经验证不合格的,通知采购部进行交涉或办理退货。
4、1、2库管员接到质管部检验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将待验区内的货物转移到库内合格区存放,已放在仓库合格区的待验品,应将“待验”标识取下;接到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时,应按规定做出不合格标识,等待不合格品审理。
接到《不合格品评审表》后按处置结论执行。
4、1、3采购部打印“采购收料通知单”交生产部库管员作为收货入库凭证。
4、1、4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检验结论为“合格”的产品生产部打印入库单到半成品库办理半成品入库手续。
仓管员应核对丰成品的品名、型号、数量、批号、生产日期,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4、2成品入库4、2、1检验结论为“合格”的产品,生产部打印《入库单)到成品库办理成品入库手续,在办理入库时,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等标识是否正确、规范以及外包装是否干净等,贴合要求的方可入库。
仓库控制程序

仓库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仓库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产品搬运、存储、包装及防护等,有效管理及防止产品损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凡有关仓储的规划、安全、物品搬运、存储及包装,物料领用、产品入库及退料、出货、存储管制、呆废物料处理及盘点等作业。
3.职责3.1仓库:负责配件、裸瓶、成品存储及盘点工作。
4.流程4.1裸瓶、配件管理4.1.1客户提供的包材,仓库人员依据销售人员提供客户的《物料送货通知单》,核对其名称、数量,检测外观的完整性及车辆的清洁卫生状况,并填写《车辆卫生检查表》;如信息核对不一致时,仓库人员在《物料送货通知单》中的“异常情况”一栏中注明情况交采购人员,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4.1.2本公司采购的瓶子、配件由仓库人员应依照《采购合同》核对供应厂商的送货单,确认送货名称、数量,外观的完整性,车辆的清洁卫生状况并填写《车辆卫生检查表》;如信息核对不一致时,仓库人员在送货单中注明异常情况交采购员,由采购员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4.1.3核对完毕后,置于待检区域,仓库人员同填写进料标签,同时填写《IQC检验报告》上部分信息内容后给予IQC品管人员,由IQC品管检验人员对原物料进行品质检验。
客户提供的物料如有特殊按客户要求执行。
4.1.4检验合格后,品管检验人员在物料的标签的状态栏内敲上蓝色的“合格”章,并在钉钉上提交检测报告抄送给仓库,仓管人员根据上面的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5仓管人员对供应商、客户所送的物料进行分类、整理。
4.2半成品管理4.2.1生产人员将完成后的半成品置于待检区域,生产人员同时填写半成品标签,填写《IQC检验报告》上部分信息内容后给予品管检验人员,由品管检验人员对半成品进行品质检验。
4.2.2检验合格后,品管检验人员在半成品的标签的状态栏内敲上蓝色的“合格”章,并钉钉上提交检测报告抄送给仓库,仓管人员根据上面的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IATF16949仓储管理程序(适用其他各体系)

IATF16949仓储管理程序
(word版可编辑修改)
1.目的
为管理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之出入库作业,库存量之正确性及储存管理等有效管理,以达资材控管合理化、适宜化;
2.范围
本公司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仓库之出入库,储存、保存管理适用之;
3.权责
仓储:出入库作业、储存、保管;
4.作业内容
4.1 入库作业
4.1.1 原材料
4.1.1.1仓储依零件订购单及入料排程收料,依供应商之送货单对物品点收;(供
应商送货之物品需有明确标示,如产品之料号、数量、生产日期、
入料日期,以便产品发生异常的可追溯性)
4.1.1.2 进料检验员对暂放区之物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则标示合格品并通知仓
储人员;检验不合格,进料检验员标示不合格后,采购联络厂商处
理, 仓储人员将不合格品入不良品暂放供应商退货区;
4.1.1.3 仓储人员或协助人员用适当的搬运方式搬运, 搬运时应避免碰撞,以防
物品受损;
4.1.1.4检验合格品在每天的规定时间段内(10:00-12:00;16:00-18:00)
进行清点入库做业;
4.1.1.5物品入库应有明确之标识, 如实填写〈物料卡〉并放置于物品存放处;
4.1.2 成品:
4.1.2.1仓储依据〈生产日报表〉核对料号及数量后签章,放置在成品区内;(产
线或车间入库之成品外箱需标明生产日期、料号、数量、机种;
制造部门填写好入库单,交于仓库时共同与仓储人员确认清楚入
库单数量与实物数量,若无误时双方后签名.仓储进行入库产品的分类放置;
4.1.2.2仓储人员或协助人员以适当之搬运工具搬运,但须遵守下列搬运原则:。
仓库控制程序及出入库管理规定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仓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减少仓库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规范仓库作业及保证准时出货、预防公司产品被损坏、劣化、误用,确保质量不受仓库环境影响,特制订《公司仓库控制程序及出入库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对产品的进出管理、储存、包装、防护、出货作业、搬运。
2.2适用于货柜装卸安全操作、检查及出口成品安全控制。
3、定义:无4、职责:4.1仓库负责公司物料的“收、发、管”。
4.2负责公司物料储存、防护、搬运和装卸。
5、工作程序:5.1收料:5.1.1供应商送货至公司IQC待检区后,仓管员对来料办理接收手续(核对订单、品名规格、数量)完全一致后回签供方送货单,签名作实,再输入ERP系统打暂收单。
有数据不全或错误的地方,第一时间联络相关采购跟进。
5.1.2暂收单送一联到质量部待检验。
来料合格后文员打正式入库单进行入库,仓管员按指定区域分类摆放,并作好卡账记录。
特采进料需由质量部注明标示方可。
如不合格物料则置于不合格区,并知会采购需退货处理。
5.1.3正常工作天17点前IQC检验合格的或收货组收到的免检物料,仓管当天下班前要移到原材料仓库上架。
加班时段IQC检验合格的,下个工作日9点前转仓。
5.1.4快递送来物料,在仓库上班或加班时候,由收货组签收快递单及送货单,再按正常流程操作。
如果没有送货单,拒收。
如果快递送达时仓库已下班,由收货组通知保安代收,次日收货组到保安室取件。
物料如有异常,收货组立即通知采购部负责跟踪。
5.1.5一切来料到达收货组后,检验合格或免检类物料,皆由仓管各负责人实物转仓操作。
按“库位”所示,将物料方置于指定库位内。
5.1.6供货商送来的备品,必须跟来料分开入账及摆放。
5.2领料:5.2.1仓库依据生产部开出《领料单》/《超料单》或相关单位开出《样品需求单》/《研发项目领料单》进行备料及发料,并会同领料员签收实际发料数量,做好卡账记录及电脑账。
5.2.2当天生产所需物料在一楼收货组,按车间生产计划安排,有急切发料需求的,可由负责的仓管及领料员处理,凭领料单直接在收货组发料。
仓储管理控制程序

5.13.2 货物摆放应符合五距要求:墙距0.3M、柱距0.3M、垛距0.5M、顶距0.3M、灯距0.5M;
5.13.3 仓库区域严禁烟火,非仓库管理人员进出仓库必须进行登记,进入仓库人员如附身带有烟火的,仓库
5.8.1.1.4带不干胶类的产品(贴纸、泡棉胶、双面胶等)、保护膜在库3个月,并在6个月有效期内;
5.8.1.2 如长期在库品在库时间已达到产品失效期,则按照失效产品管理;
5.8.2长期在库品产生的预防
5.8.2.1 PMC在材料的购入和生产安排时不得超出客户指定的范围。
5.8.2.2 设计变更(包括材料变更)、模具移出、生产终止时,PMC要对在库材料(含混合料)、途中材料、
5.12不合格品管理
5.12.1 仓库需设定专用的不合格品放置区,用于存放待处理的不良品,严禁将不良品与良品混合存放(如因
批量过大暂时无法完全隔离的,必须要有清楚标识,防止混用);
5.12.2 业务收到客户端退回的不良品时,按照客户退货清单清点数量,无误后列印《退货单》连同实物一并
交仓管员,仓管通知品质部确认不良内容后,将实物转移到不良品区存放;
5.9.5.3 生产部退回已开封启用的物品时,仓管员需先检查外包装上是否记录开封日期及开封后失效期,无
误后接收退料并在物料卡上记录退料日期及失效期;
5.9.5.4 仓管员每个月按照物料卡检查近效期及失效物品。
5.10先进先出管理
5.10.1 对于同款物料不同批次的送货,仓管应依入库日期的先后顺序按照从前到后依次摆放;
仓储管理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序号
修改日期
修订内容
版次
修订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仓储管理作业,使得仓储物品井然有序,确保物品出入库顺畅、帐物相符,避免库存物品非预期变质、呆滞、损耗和物品混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料及成品仓库的存储、搬运、防护、调拨及帐务盘点。
3.定义:
3.1 先进先出管制(FIFO):指物料或成品依照生产日期及入库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优先出库的控制原则。
3.2 物品:公司所有的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总称。
3.2 物料:指生产中用到的零件、部件、辅料以及过渡性材料。
3.3半成品:指经过公司生产加工后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
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3.3 成品:指经过公司生产加工后并已检验合格交付成品仓库保管,可以出货的物品状态
3.4 保税物品:依照国家海关要求,进口物料必须严格控制并必须用于出口的物品上的物料。
4.职责:
4.1 计划部:负责物品接收、发放,并对库存物品进行标识与有效的保管,依据有效单据进行数据录入(ERP
系统)与统计,并进行分析与定期汇报。
根据物料需求计划拟定、欠料提报、物料跟催以及物料异常协调及处理,生产计划拟订、安排、调整以及生产进度掌控、异常的协调和处理。
4.2 物流部:进出口业务中,及时、准确的向国家海关部门提供申报信息;根据有效的出入库单据,合理安排
运输方式,确保物品安全、准确、快捷的送达到客户手中。
4.3 制造中心:负责生产物料的申领、退还及欠料的提报,成品的送检、移交仓库入库及物品标识。
4.4 品管中心:负责物品出入库的品质把控、仓储的巡查稽核、退料判定等品质管制。
5.程序:
5.1仓储区域管理规定:
5.1.1 根据公司物品特性划分仓储区域如下:
5.1.1.1 物料仓:
5.1.1.1.1 暂收仓(待验区):所有未经品保部检验,暂时存放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