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一支笔上路:画家袁武的速写

合集下载

袁武 抗联组画

袁武 抗联组画

和西方现实主义的大师一样,袁武 把普通的劳动者作为绘画的主体形 象,他们或是寒冬 红肤色在玉米地里劳作的妇女,通 过他们精神状态的刻画揭示着生命 的刚毅与生存的艰难。
• 中国建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人文关 怀”的作品层出不穷,如蒋兆和《流民 图》、周思聪《人民与总理》等,20世纪 人物画家袁武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人文关 怀”的气象。袁武的艺术贴近现实生活, 包含稚拙真情,触动精神思想。
• 袁武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写实精神 现实主义艺术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正如 现当代美术评论家栗宪庭在文中写到“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内核即生活的本来样式,反 映现实与反省现实。”袁武一直喜于在作品中 表现贫民大众的形象,用抒情的笔调和色彩渲 染,展示北方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和生活。 从他的诸多作品如《大雪》、《黄昏,老农让 牛群跑起来》、《垛草》、《扒苞米》我们便 可看到袁武绘画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 袁武是当代20世纪京派中国人物画家代表, 他的作品继承了20世纪现实主义的传统进 而创造了整体写意局部写实的方法。他的 水墨人物雄辉壮阔,质朴厚重,如史诗般 传达着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题材广泛, 有农民,学生,军人,高士。无论题材大 小都是对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思考,袁武 以他严肃的叙事手法传递着底层人民的生 活状态,表达他对当下现实生活的感悟与 审视。
• 《人民和总理》是画家周思聪在1978年创 作,表现了邢台地震后,总理第一时间赶 去灾区视察慰问。为创作《人民和总理》, 周思聪深入灾区,画了大量速写,掌握了 许多第一手资料。这幅作品获全国美展一 等奖。 左下角不单纯是空白,表现的是防 震棚的一角。构图上,这块三角形的空白, 暗中指示出人物群像的中心-------总理的形 象。
• 画家本人生长在吉林,曾在吉林生活30多 年,为了创作《抗联组画》,他甚至深入 长白密林重走抗联路。

乡村人物素描(三则)

乡村人物素描(三则)

2017年第5期文学港小赵老师小赵老师短头发,圆圆脸,总是微微地笑着,很和气的样子。

她最早是我读幼儿班的老师,也是整个村小幼儿班唯一的老师。

十几个吵吵嚷嚷的小孩子在一起,听课,做操,游戏,打闹,一切都要她来操劳。

记得她从不责骂我们。

那时还没有电话。

有小孩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她就得跑到这个孩子家里,问家长拿洗换的衣裤。

我小时候话不多,生人跟前总有点腼腆,却很喜欢小赵老师,什么事都愿意说给她听。

有一阵,我的父亲去上海出差。

每天傍晚,妈妈带我吃完晚饭,便早早地关了大门,上楼睡觉。

她嘱咐我,别把爸爸出差的事告诉给别人。

父亲平时下班就晚,我家大门又开在村口巷子里,鲜有人注意到他半月未归。

然而有一天,小赵老师碰到妈妈,竟问起爸爸出差的情况。

原来是我趁着下课跑到她跟前,悄声说:“小赵老师,有个秘密,我只和你一个人说。

”“哦,是什么?”乡村人物素描(三则)赵霞散文127All Rights Reserved.文学港WEN XUE GANG“我爸爸去上海出差了!”说毕,不忘提醒一句,“妈妈说不要告诉别人,你也不要告诉别人!”这个事,我自己没有印象了,是后来妈妈告诉我的。

我记得的是另一件事情。

我们村小是四合院的建制,四间教室,两个礼堂,中间开了两座露天的大花圃,种的冬青树、金针花、大丽菊、月季、芭蕉,还有我不知名的绿藤果子。

我们爱坐在花圃旁的石阶上,扯下冬青树篱上的叶子,去撕叶背薄薄的一层叶膜。

也爱瞧芭蕉树上伸出大大的一柄花苞,渐渐绽开来一层层花绡,再结出一架架碧绿细密的小芭蕉。

花园中央有一株大玫瑰,生了大而高的枝杈,每到春天,殷红的大花朵开得满树,坐在教室里也闻得见花香。

这花儿开得虽美,却没人敢去攀摘。

玫瑰花的位置横过去,正对着一扇大开的木窗,村小一共四位老师,就坐在这间办公室里备课吃茶。

正是玫瑰开花的时节,有一天夜里,风雨大作。

第二天早上到校,大家纷纷传说园子里打折了两枝大大的红玫瑰花。

老师们都到园里察看,一大群同学围在边上。

袁武水墨人物画研究

袁武水墨人物画研究

在教学中就告诉学生:“有下笔的勇气不
这些艺术思维与创造在袁武的水墨
要害怕出错,越早发现问题越好,这样就 人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写生在他绘
可以趁早医治。所谓写生要强调一个‘生’ 画中是极其重要的积累。袁武水墨人物造
字,何为生?就是陌生的,又是不确定的, 型的特点跟他的写生是分不开的,人物造

具有偶然性和现在性”。 为什么要强调 型多为平凡或是朴素的,追求心理视觉上
艺术论坛
袁武水墨人物画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 徐 梅 李小汾
摘 要:袁武是现代写意水墨人物画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引领着写实人物走向了一个新阶段。本文重 点是袁武绘画的人物造型的特点,分别从造型的朴素和夸张,以及突出“以形象为第一性”的意象造型 观。并通过“取舍”与“强化”的方式,来强调专注人物给我们带来的独特心理视觉感受。再从用笔遒劲 有力的铁线和“大胆”的墨块形成鲜明的对比等方面来叙述。他不仅吸收统水墨人物的特点,还融入了 西方绘画的元素。 关键词:袁武 水墨人物 意象造型 线性用笔 墨趣
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 不合理的。但是在袁武先生的画中就是很
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 稳定的,看似不成立。可就是看似不成立
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可以看到 的人物形象与朱耷的山水的形成对立与
袁武的水墨人物造型的“陌生化”中看到 不协调,造成了人们心理上“陌生化”的意
与中国画中意象造型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象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刺激。
这是真正的一个画匠的手工能力,去表现 景中没有任何欲望扰动的精神状态下,重
对象的“物理、物情、物态”。另外绘画是技 新认识写生。同时认识到什么是正真的艺
术很强的行业,要有反复和长期的训练, 术,在那时袁武心中就有了自己的艺术思

袁武水墨人物画的图像学分析

袁武水墨人物画的图像学分析

袁武水墨人物画的图像学分析作者:杨雨虹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大江东去》系列组画,是袁武选取了近百年来对中国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六位历史名人,组合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背景在2017年所创作的大幅水墨人物画组画。

袁武作为学院派画家,在“徐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更精准的表达自我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

本文以本系列组画中的《大江东去——黄兴》等两幅组画为例图像学角度出发,探析袁武此系列组画,体会水墨人物画创作过程中强烈的画家个人情感,从而思考绘画创作的内涵,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引发人们对于艺术的理性判断与热爱。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袁武;图像学;大江东去;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5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40一、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以蒋兆和、徐悲鸿等有西方绘画学习经验的艺术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徐蒋体系”强调“作物必须凭实写”,将西方写实主义造型法则引入到中国人物画学习之中,重视素描的作用,改造了人物画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造型观。

袁武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一直着重于在对“徐蒋体系”进行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发展模式。

所以袁武先生的水墨人物不仅有传统的笔墨意趣更有当代笔墨的语言特征。

《大江东去》系列组画是袁武在2017年选取了近百年来对中国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六位历史名人,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主体人物背景,所创作的巨制水墨人物画系列组画。

袁武的这一系列作品不能以一种单纯的绘画角度理解,而是要结合一种当代的、视觉的、观念的角度。

他所呈现的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带领着我们进行一次对历史的思考,而这也是这一系列最大的意义。

采用图像志研究方法对艺术作品进行研究理解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图像志描述阶段,在不解释艺术作品内容互相之间存在的联系的前提下去描述所看到的一切的;第二阶段为图像志分析阶段,让艺术作品中所看到的事物之间产生联系的;第三阶段为图像学解释阶段,研究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史深层意义或内涵的。

【砚边谈艺】袁武:厚重严谨与苍茫悲壮并存

【砚边谈艺】袁武:厚重严谨与苍茫悲壮并存

【砚边谈艺】袁武:厚重严谨与苍茫悲壮并存
画家袁武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说:“我像是独自走在废圮城堞上的老人,不紧不慢去听那吹向黄昏的忧郁的风响,用一种早已流行过的形式,展示着我那模糊的情感和零星的思想。


厚重严谨与苍茫悲壮并存
▲《赏菊图》102×50cm
袁武的作品试图以一种强烈的对比营造视觉的冲击力。

比如,他
以大面积的墨色衬托人物衣着的空白,以其墨块的凝重及云流水般的大面积背景制造着强烈的反差,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画面充满流动感。

或可以看作是对以往人物画秀美典雅视觉的一种“反动”。

这种冲突又极能和谐,它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石雕的浑朴和沉厚,这是一种经过岁月的风风雨雨所侵蚀所打磨过的沧桑。

透过这种沧桑体现着庄重浑厚朴实的审美境界。

▲《文姬归汉图》136×69cm
画家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说:“我像是独自走在废圮城堞上的老人,不紧不慢去听那吹向黄昏的忧郁的风响,用一种早已流行过的形式,展示着我那模糊的情感和零星的思想。

”这种早已流行过或成为历史的形式,可能正是一种对传统审美形式的独到理解和追寻。

就人物画而言,我们的传统似乎就是《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梁楷的《泼墨仙人》而大多的则是明清以来的仕女乃至徐悲鸿、蒋兆和那种素描加水墨的新的形式。

我们往往却忽视了秦汉以往中国传统石雕那种苍凉、古朴、悲壮之美,对这种远古浑朴沉厚之美的追寻,可能也是一种对传统独到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继承,同样它也会给当下人物画的创作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视点,这种视点可能更能引发我们对历史、对传统审美意识全方位的认识,因此,它同样是一种创新与超越。

没有刻画人物个性的能力,是人物画家致命的弱点——袁武水墨人物

没有刻画人物个性的能力,是人物画家致命的弱点——袁武水墨人物

没有刻画人物个性的能力,是人物画家致命的弱点——袁武水墨人物来源:写生界(xieshengjie2016)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画院执行院长,2017年3月辞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之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走过沱沱河》366x732厘米纸本水墨设色2009年水墨人物写生概要文 / 袁武水墨人物写生,是学习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既可以提高造型能力又可以提高笔墨技巧。

写生课可有临场即兴发挥的笔情墨趣,作品亦会生动感人。

应当说一幅好的写生画可以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水墨人物写生时要注意把握正确合理的结构、注重形象的特征。

同工笔人物画相同的是水墨写生亦非常注重线的表现力。

线条的出色运用,可以为落墨赋彩打下基础,是写生作品成功的前提。

写生时切记不可照抄,刻板地描摹对象。

古人说的“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是指形与神之间的正确关系。

初次画水墨人物写生是不可能做到“提笔直取”、“随意可得”的。

作画时不可急于求成要由慢而快、循序渐进。

水墨人物写生是难度比较大而又进步比较慢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习惯和能力的不同而采取多样的写生方法而且常常会临场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给人的感受而产生写生步骤,但基本步骤是大同小异的。

介绍如下:高天无声600*280cm2018年作起稿面对写生对象不要急于下笔,首先要认真观察人物的特征和形体结构,并要细微地感受对象的气质和神态在达到对人物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再用木炭或淡墨轻轻落稿。

此阶段要注意构图的处理,安排好画面中的人物位置、空间及空白的布局。

木炭稿不要把形象和衣纹画得太呆板,只抓住人物的大比例、大特征即可。

造型能力很强有一定写生经验的人,也可以不用木炭起稿,用淡墨干笔直接落墨来描写形象。

画家袁武的水墨人物画

画家袁武的水墨人物画

画家袁武的水墨人物画
这是一组画家袁武的水墨人物画,是一组很有看头、很能让人玩味的作品。

袁武说,提起画画,从来不敢说“随意”、“好玩”更不能“飘逸”。

从学画时的艰辛到今天每搞一件作品的艰难,使我一直在体验着画一张好画的不容易,一直感受着一件好作品的高境界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我无法把画面的事捋顺成有系统、有章程的理论体系。

面对时下大理论家、新文人画家的高级、陌生、复杂的宏篇大论和费解、艰涩的对绘画描述的新概念、新词汇,我更加认为绘画的理论高不可攀。

所以,我干脆掩耳盗铃、只管画画,不问画理。

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文/刘蔚◎图/袁武扫码悦听漫访谈画室中央,美式棕皮沙发审视着对面的几幅大画。

墙上,一张张巨大的面孔注视着沙发。

风吹进来,这些面孔让人清醒。

他们平静的脸泛着青灰色的凝重,平静得又略带些坦然,神情阴郁,一股寒气直逼而来。

袁武已经花了4年时间创作这个系列,全部完工,还需要至少4年。

沙发背后的那面墙,一排空酒瓶倚着墙角,一字排开,不动声色地铺展着一个人在酒上、在艺术上的野心。

酒瓶上方,挂着袁武另一系列作品,《大江东去》。

李鸿章、黄兴、胡适、鲁迅、梁漱溟、毛泽东……袁武选出一系列人物,让他们立于传统山水间。

李鸿章置身于黄公望的山水画《天池石壁图》中,黄兴行走在巨然的山水画《层岩丛树图》里,中国的山水画,是一种无法逾及的高度。

袁武眼中的山水,也是近代百年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相。

画中人,一看就知道是谁,但其体态、神情又挑战着既有的审美惯性,让人站在山水人物大画面前,一看再看。

带着对历史的思考,袁武深入阅读、研究。

棕皮沙发旁边,一摞摞的书。

无论到哪个国家,袁武都会逛书店,买书,找画册,找各种历史材料、大昭寺的清晨之一68cm×82cm 纸本水墨2014年梁启超63cm×93cm纸本水墨2016年人物传记。

单看他的这些藏书,袁武更像一个学者。

近代涌现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他们曾经那么的年轻,有着冲天的骨气、学识、才情和胸怀,在鲜明的历史标签下,他们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各种印记……胸中有一团火,一个画家唯有用笔墨表达。

《大江东去》系列问世,就有人质疑,近代人物和传统山水在同一个画面里,是否成立。

袁武笔下的人物是写意的,但和中国画的散点式古代山水相比,和《寒林图》《庐山高》比,当然更写实。

这可能构成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个问题!袁武以画作答。

袁武在宣纸上,用有限的色彩和笔墨,试图画出一个人的“像”来,精气神的“像”和写实的“像”。

几十年的美术训练,袁武可以把写实做到极限。

但他对中国画、对山水、对人物、对形、对意自有理解。

直面人生——读袁武写实人物画

直面人生——读袁武写实人物画

卖 袁武 写实人物 画
2 世纪中国 画 新的最大 成果 . 0 革 是人物 能 力的萎缩 。元明清三代 ,水墨写意及 相应 方式 ,总体 上还是坚持 了传统路线 。人物画 画的突 破性 演进 这 体现 在写 实方 法的 使 的 笔墨语 言在山水花鸟中 得到发展 ,人物 画 就 不 同了 ,徐 悲鸿 .蒋兆 和、李斛 ,黄由, 用、写实能力的提 高、写实流 派的形成几 方 却随 着对简逸 风格的追求 ,语言和表现 力愈 方 增 先 、杨之 光 ,以及 卢沉 、周 思聪 ,刘
工 笔的 、写意 的 写 实的 、 变形 的 奇幻 后 ,正应进 入蓬勃发 展的时期 ,但潮流总 是 有深沉的 情感表达 和有力 的思想寄 托。袁武 的、复 古的 “ 未来 的 ,应有尽有 。政治 难 以预料 ,8年代以 来,包括 像卢沉这样 功 0 的个 性 使他 不满 足于 复制 式 的 。 写实 ”描 上正确 与否决定 画什么和怎 么画的时 代过去 底深 厚的画 家也纷纷放 弃写实路 线 ,是非 常 绘,而总 是力求 赋干 自己的 人物以 厚重的性 了 ,人物 画进入 了 “ 看不见 的手”—— 市场 可惜的 。 制约画 什么和怎 么画的时代 乌托邦 英雄主 格和粗粝 的情感 ,并由此而 拉开与 前人的距
生的态度,以 及由此导致的 写. 方法 、写实 传统 型画家 ,李可染虽借 鉴了西画对景 写生 疑 的。 实
术 蒙
五四”前 后的思想 家,包括 蔡元培 .
作 为一切造 型艺术的 基础 他 们把培养 写实 发扬 ,但 更加忽视 文脉传 承与笔墨传 承 ,写
陈独 秀、康有 为 粱启 超 鲁迅 等谈及美 术 造 型能力视 为中国画 教育的首 要目标 ,大大 实主义精 神——揭示 社会矛 盾 直面 血肉人 时 ,无不提倡 引八科学 精神 .参 照西方写 实 降 低了通过临 莘求得 文脉传承和 笔墨传 承的 生,突 出画家个性 等等 ,被 大大淡化 甚至抛

袁武和他的军旅中国画

袁武和他的军旅中国画

2018-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袁武和他的军旅中国画闫铭钰(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北京100000)摘要:袁武的军旅中国画体现了他对军队深刻的理解,带来了新笔墨语言的探索,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在绘画风格上继承了20世纪的写实人物画传统,不为描摹照片,塑造出众多有血有肉与部队官兵产生共鸣的优秀作品。

本文讲述了袁武的人生经历及绘画心路多角度将这位军旅画家的观点呈现出来。

关键词:袁武;军旅中国画;军队;教学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82-01一、前言中国人物画历史最悠久,从现存的画迹看,人物画至少比山水画早了八百年,原因是受统治阶级提倡,为了“成教化,助人伦”。

起初山水,花鸟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但是自唐以后,人物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开放,反思历史的情境中又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30年代,李叔同,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人东渡西游,学习引进西方国家艺术理念,创办艺术学校,推广新式教学,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

使得中国画坛,也随即进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艺术家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中国画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造就,以独特的品质而存在,尤其是它独特的笔墨精神,极富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内涵。

二、绘画心路袁武在小学时开始自学画,童趣造就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处在文革的他只有一本借来的《芥子园画谱》,因为买不起宣纸,常常用清水笔将纸洇湿待干湿适度时落笔形成宣纸上的笔墨效果,然而这种方法恰巧形成了独特的笔墨效果。

他在恢复高考后去报考,却因为不懂素描,色彩而被否定为不会画画不能报名参加美术学院的考试。

他当过知青,做过工人,后来又上了大学,读研究生,又当过教师,环境和追求使他选择了水墨人物画。

袁武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画坛,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一流画家,同时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担任过美术系副主任一职,并且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发挥了卓越的贡献。

1带一支笔上路:画家袁武的速写

1带一支笔上路:画家袁武的速写

在泉州书城的木子画室上课,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画画之余的时间能到楼下的书城闲逛。

让心灵的眼睛到书城的专柜里徜徉。

一天,在速写的专柜里定眼发现了《带一支笔上路袁武速写本》。

读着《带一枝笔上路》的速写,感想颇多。

袁武的速写一画就是30多年,可谓时间长久,还有在他的速写里更是伴随着日记,点点滴滴,清晰的记录走过的路程,看后很受感染,有一种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的感觉。

在现在数码相机横流的当今,能持之以恒的用一支笔来记录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显得可敬……借用袁武先生的速写,让我们也跟着他一支笔、一条线去畅游艺术的世界……相信袁武的速写本,袁武的生活方式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迪。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大雪》曾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

作品《没有风的春天》曾获全国第八届美展奖牌。

作品《天籁》曾在首届枫叶杯国际水墨画大赛中获金牌。

作品《凉山布托人》获首届全国国画人物大展优秀奖。

作品《九八纪事》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牌奖。

1997年被全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

作品《亲人》获1998年全国抗洪英雄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作品《凉山布托人》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生存》获解放军文艺奖作品《夜草》入选2003北京国际双年展作品《抗联组画》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

找不到感觉,但速写却被我牢牢抓住,死不放手,因为我已真正知道了它的作用。

记得刚上大学时,学校附近有个菜市场,常和几个同学去那里画速写,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画速写,总难免被围观,心里紧张,手就更不好用,本来画的就不从容,这种场合就更画不成样了,很多次都是满本的一个头像、半个身子,甚至只有一个帽子,带着这些残缺不全的速写无功而返。

再者那个菜市场在省艺术学院的墙外,当时我读的是师范大学,在我们学画的圈子里都认为艺术学院比师大专业性强,那里的学生比我们画的好。

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一)

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一)

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一)丁德武,原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公安书刊社《人民警察》杂志一级警督、副编审。

197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作品入编《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人体习作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全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作品集》。

版画作品《民族风情》(组画)、《阿细跳月》、《磐》、《藏书票》,《侦探小说插图40幅》(铅笔画),《世博会国家馆集粹》(速写64幅)等作品3次获全国公安系统“金盾艺术奖”金奖、获全国“卫士之光”作品展览一等奖、二等奖。

在上海汉源书店、上海展览中心、半岛版画艺术中心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出有《上海风情——速写集》、《刀韵土风——丁德武湘西风情版画集》、《同窗——人物素描集》、《永远的陶行知——101个成长和快乐的故事》等个人画册4本。

《永远的陶行知——101个成长和快乐的故事》一书获评首届“上海好童书”。

从警生涯中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

退休前获评近年来全国公安文艺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上海市公安局唯一名额)受到公安部表彰。

曾担任《体坛纵横》、《上海采风》杂志特邀美编,参与选题、策划和设计的图书有《东方艺术之光》、《上海国际饭店藏画集》、《世界杯足球赛万花筒》、《第十五届世界杯赛专刊》、《亚特兰大奥运专刊》等。

作品被上海图书馆,鲁迅纪念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收藏。

日本《中国语》杂志,日本《上海观察》季刊、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作专题介绍。

传略被列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

世博会国家馆速写集粹弗拉明戈舞产自西班牙民间,内容大多是表现大众的喜怒哀乐,舞蹈中的女角在跌宕的乐曲中非常诱人, 她们身着艳丽的服装,紧身胸衣和多层饰边的裙子,袒露颈项和双臂,舞姿奔放、热情,舒展而优美,让观众大饱眼福。

因为安徒生,丹麦成为童话王国,只要提到这个国家,世界各地的人们心中总会涌起源自童年记忆的温暖。

袁武启程在故乡

袁武启程在故乡

袁武启程在故乡《在朱耷山水上耕种》340×340cm 2011年启程在故乡文 | 袁武吉林市是我的故乡。

21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

我的绘画之路是从这里启程:上大学、读研究生,从工厂的工人走向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员、专业画院的职业画家、艺术学院的教授……二十世纪70年代的吉林市正是我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生活的地方。

无忧无虑的中学生、没吃没喝的“知识青年”、名不符实的电钳工,无论身份怎样转换,我始终是一个苦闷茫然且孜孜不倦的学画者,是故乡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启蒙老师、发小同学与我共同度过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牛马行”“河南街”“江沿”“北山”这些那个年代吉林市的“名街”“名胜”是我往返学画的“职场”。

我真正开始学画的时间是1970年左右。

当时的邻居,有一位在吉林市印剧厂工作的哥哥叫詹生。

他知道我喜欢画画,就从厂里带回每年要印刷、出版的《年画缩样》,薄薄的一册年画小样。

我生于工人家庭,除学生课本外,家里没有任何图书,所以这样的“年画缩样”就成了我非常喜爱的美术资料。

我常常会选其中的画页临摹。

当时还不知道有西洋画、中国画之分。

不管是什么画,我都是在图画纸上用炭笔勾形,用水彩上色,当时觉得最难的是从书上把小画放大,总是要折腾许久才能完成起稿。

每完成一幅画都觉得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认为自己的造型能力很是了得。

有两年间的时光我幸福地沉浸在这样的学画中。

母亲更是以我为傲,每次都会把我临摹的画用图钉钉到家里的墙壁上当年画。

《扒苞米(局部)》纸本水墨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72年的某一天。

那天,我在书店看到了一幅名为《春风扬柳万千条》的印刷品,画名后面特别用扩号注明了“中国画”的字样。

当时一起去的同学问我什么是中国画,我信口答曰:“这是国家画的。

”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

随后,我又在书店买到一幅印刷品是方增先等三个人画的《毛竹丰收》(中国画)。

从此,我认识了这种有墨线条和墨色块的画就是中国画,但我仍然不知道这样的画为什么要叫中国画,中国画又有什么技法。

袁武水墨人物画

袁武水墨人物画

袁武水墨人物画书画投资是当今除了房地产之外的一大投资形式,是投资领域的一座金山。

在目前国内经济转型时期,书画艺术品已纳入到了人们的资产配置体系中,可以说书画艺术迎来了史上最好的投资时代。

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分析,中国传统书画市场的坚挺,当代水墨画所占的市场份额急速攀升诱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书画收藏的行列,书画市场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走向正轨。

古代名家书画作品已经价值连城,近代名家的书画作品动则百万,甚至上亿,而当代名家的书画有待于时间的考验,所以当下中艺财富画院选择收藏当代有潜质、有实力名家的书画是历史的绝佳时期。

闲趣图 34.5×117cm(中艺财富画院收藏)随着中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投资理财的热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资金投向中国当代名人字画收藏市场,不过名人字画收藏投资应该是当前最佳的投资项目,风险也变得很大,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讲,当代名人字画收藏中哪些作品和名家值得关注和投资,是一个不得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代名人画家众多,但是真正能代表这个时代值得收藏的画家并不多。

袁武先生算得上书画收藏市场中最具收藏价值与增值潜力的当代艺术名家。

袁武先生的水墨人物作为对传统水墨的一种补充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在反映社会的当下性和现实性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袁先生作品之所以值得收藏是因为他的作品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作品中不仅有着很强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时代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将时代的精神层面落实在画面中,落实在形式框架与笔墨结构中,让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个人风格通过画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绘画是画家表达一种思想,画出心中意象的最便捷的手段和形式。

绘画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的因素,取决于艺术家的个性、生活的积累、艺术的修养和技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面对袁先生的绘画,袁先生作品打破了水墨人物画以往造型周正、笔墨温雅的樊篱,走出了样态式的僵化与妩媚的自我陶醉。

袁武:古为今用,中西融合

袁武:古为今用,中西融合

袁武:古为今用,中西融合袁武1959年生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画院执行院长现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会员袁武:古为今用,中西融合文丨徐梅李小汾袁武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富有创作才华的代表,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探索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

在现代水墨画中注入当代的文化观念和创新意识,形成了自己独特且鲜明的特点。

无论是人物造型或是用色用墨以及画面的形式感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其中更包含着袁武先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写照”和“以形写神”的造型观念的理解,以及吸收西方绘画中的对人物表现的手法,真正做到了中西融合。

袁武在很小时便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这本书启蒙了袁武的灵性,对他的用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让他更好去认识传统中国画的皴法样式,并形成了自己习惯的运笔规律。

在许多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人物衣纹和面部皴擦相结合的手法,皆是受到《芥子园画谱》的影响。

初学画时总喜欢用山水的皴法去画,需要反复的勾勒才能完成。

以及临摹《伯里曼》和袁运生先生的《云南白描写生》都对袁武的用笔用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袁武的水墨人物除了造型的准确性外,并融入了中国山水的用笔形式,还有利于我们考虑空间与构图、结构、动态等。

重视以“线”造型,同时也注意线对情感的表达作用,通过线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疏密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如他注意在人物对象的体积、结构、明暗转折等一些部位中发现线,同时也不忘对线本身应具有的艺术魅力的挖掘与呈现。

衣纹往往以金石味直取线条,追求线的“毛”“涩”感,体会一种韵味,而衬托人的山石树则行笔讲究轻重、浓淡变化,挥洒“率”意,表现一种节奏感。

可以看出他对线的运用是如何的巧妙又有厚重感,线是作者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气质修养等因素的体现,并赋予“线”以人的情感性格,形成“以线入画”的内涵,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艺术思想境界。

袁武《孔子与老子》

袁武《孔子与老子》

袁武《孔子与老子》
袁武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袁武绘画中的人物场景多为古人古意,用笔简练,人物形象古拙,人物举止闲散,人物意态自足,仿佛沉浸在宁静和谐的世界之中。

墨色单纯中见丰富,画面布景简洁,见出空灵轻盈的境界。

【总页数】1页(P)
【作者】袁武
【作者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2
【相关文献】
1.儒道融通视角下的孔子思想——以孔子对老子思想的吸收转化为中心 [J], 陈成吒
2.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某些会通 [J], 王敏光
3.袁武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真实 [J], 胡诗雨
4.学院专家、教授系列介绍之二十三--袁清武 [J],
5.当代水墨人物画家袁武的艺术作品探析 [J], 刘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泉州书城的木子画室上课,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画画之余的时间能到楼下的书城闲逛。

让心灵的眼睛到书城的专柜里徜徉。

一天,在速写的专柜里定眼发现了《带一支笔上路袁武速写本》。

读着《带一枝笔上路》的速写,感想颇多。

袁武的速写一画就是30多年,可谓时间长久,还有在他的速写里更是伴随着日记,点点滴滴,清晰的记录走过的路程,看后很受感染,有一种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的感觉。

在现在数码相机横流的当今,能持之以恒的用一支笔来记录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显得可敬……
借用袁武先生的速写,让我们也跟着他一支笔、一条线去畅游艺术的世界……
相信袁武的速写本,袁武的生活方式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迪。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大雪》曾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

作品《没有风的春天》曾获全国第八届美展奖牌。

作品《天籁》曾在首届枫叶杯国际水墨画大赛中获金牌。

作品《凉山布托人》获首届全国国画人物大展优秀奖。

作品《九八纪事》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牌奖。

1997年被全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

作品《亲人》获1998年全国抗洪英雄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作品《凉山布托人》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
作品《生存》获解放军文艺奖
作品《夜草》入选2003北京国际双年展
作品《抗联组画》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

找不到感觉,但速写却被我牢牢抓住,死不放手,因为我已真正知道了它的作用。

记得刚上大学时,学校附近有个菜市场,常和几个同学去那里画速写,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画速写,总难免被围观,心里紧张,手就更不好用,本来画的就不从容,这种场合就更画不成样了,很多次都是满本的一个头像、半个身子,甚至只有一个帽子,带着这些残缺不全的速写无功而返。

再者那个菜市场在省艺术学院的墙外,当时我读的是师范大学,在我们学画的圈子里都认为艺术学院比师大专业性强,那里的学生比我们画的好。

在那里画速写时,常会遭遇艺术学院的学生也出来画速写,看着他们用黄胄的笔法,潇洒地一挥而就地完成着一张张的速写,我只能快速地收起速写本,混在人流中窥视。

大二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黄山写生,在火车上和艺术学院的学生坐在同一车厢,途中许多人在打牌聊天,我实在无聊,悄悄地拿出速写本,想试着画一幅速写,只画了几笔就听见打牌的艺术学院的学生说:“我看看谁在画速写?在这里还敢画速写”!他的潜台词我知道,会画的还没画呢,不会画的到敢显摆。

因为自己确实画不好,心很虚,果真就不敢画了。

那时候画速写心态总是不能坦然起来,画的不好,却又死要面子。

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我被派往一个偏僻县城的师范学校教美术,才开始真正在人群中从容地画速写了。

在那个小县城的汽车站,每天中午要有很多汽车发往下面的农村,我每天下课后,会带着几个学生匆匆赶到又破又乱、人声鼎沸的候车厅,随便挤在一个角落,手眼并用地完成四、五幅速写,直到一路路长途车发完为止。

当候车厅安静下来,我的表演也谢幕了。

说是表演很准确,在那里画速写是用四尺三开的毛边纸,在画板上用毛笔直取。

每天在我的带领下,学生扛着画板的、拿宣纸的、端墨盒的、鱼贯式地冲进吵吵嚷嚷的乡下人中,打个场子就开画。

乡下人哪见过这阵式,学生和看热闹的人将我围成一个扇形。

在这小小的县城汽车站,再也遭遇不到艺术学院那帮会画速写的狂陡,在这里我找到了“山中无老虎”的感觉。

其实仔细想,这并不重要,而那一阵子的狂画,我的速写技法大踏步地提高了。

说到技法,从学画速写至今,还没有真正得到一个老师的指导和点拨,实实在在是自学成样。

当工人时,在准备考大学时看速写作品最多的是黄胄先生和顾生岳先生。

上大学后,偶然机会买到了一套袁运生先生的《云南白描写生》,这些写生作品对我影响非常大,时至今日,我每每上写生课,还要向学生推荐介绍这些作品。

我在县城汽车站画速写的方法就是从这套速写中学到的。

另一本帮助我速写进步的书籍是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画家伯里曼的《画手百图》。

在上大学时,每天早起跑步后,回到教室在早饭前先临摹几页这本《画手百图》中的手。

因为每天为之,教室里的地上常常散落着我临画的“手稿”,同学扫地时会大声嘲我嚷“袁武把你的手捡起来”。

当时觉得这样临了很长时间也不见进步,写生中手总是画的不舒服,可是大学毕业后,在县城画速写时,突然觉得手画的很顺畅了。

我终于知道了,那“手”没有白临,只是这结果反馈的太慢了。

从考大学时开始遮遮掩掩地学画速写,到大学毕业后,找到快感地画速写;从在长春画院为收集素材地画速写,到中央美院读研时为研究而画速写;从当大学老师为教学而画速写,到最近为出版《速写集》凑作品而画速写。

这一路走下来,速写我已经画近三十多年了。

是什么动力一直催促我画速写呢?“是先天不足的学画历程”!至今我依然认为自己的速写画的不好。

我的速写方式是野路子,每次下乡写生,会在大量的日记中纠缠关于速写的问题,我总在怀疑我的速写方法,怀疑我的速写能力,这一切都原于我太知道它的重要性,我太喜欢它的艺术性,我太愿意坠入画速写时那沉静安宁的过程中。

我一直试着追求这样一个画速写的境界:不再想怎样构图,不再处理衣纹的组合,没有了关于形象的刻画,关于比例的短长,只是心平气和地对着那一座座房屋院落,一处处聚散的人群,一幅幅诱人的表情,画一张张小画,自由地画,愉快地画,安静地画,画出来给自己看,给大家看。

我想用速写告诉人们,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的一切都会被很简单的方法画成画,而且很好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