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康复治疗学Bobath技术

康复治疗学Bobath技术
果最大化。
Bobath技术的操作技巧
01
02
03
姿势控制
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控 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 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保持肌肉正常长度和张 力的基础上,进行关节的 被动和主动活动,以恢复 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
通过抗阻训练和等长收缩 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 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05
Bobath技术的未来发展
Bobath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1 2
引入现代科技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 Bobath技术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神经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Bobath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拓展应用范围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拓展Bobath技术的 应用范围,提高其在康复治疗领域的适应性和有 效性。
姿势控制理论关注于保持身体平衡和 姿势稳定,通过调整肌肉活动和感觉 输入,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
02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
Bobath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主要应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的康复,如脑卒中、 脑外伤等。
通过Bobath技术的运用,可以 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张力、平衡 能力、协调性和步行能力等方 面的问题。
Bobath技术的操作方法
Bobath技术的操作流程
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Bobath技术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Bobath技术操作,包括姿势控 制、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 练等。治疗效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6
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目标:
①采用抑制技术减少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如 肌张力增高、不对称性姿势和联带运动
②采用易化技术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 间正常的运动模式
③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代偿及 适应性辅助具或设备的使用
7
二、Bobath评价法
1.评价目的:
确定异常肌张力是否存在及其分布 确定有无异常运动模式 寻找运动反应障碍点 分析患者完成功能性运动能力水平
32
②易化正常的姿势反应 诱发平衡反应:坐位→膝手位→跪位→立位
33
③易化正常的运动模式 反射抑制运动模式:易化与抑制
(reflex inhibiting movement patterns)
自发的自主运动(active automatic movement) 随意运动(voluntary movement)
2
Bobath疗法,又称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NDT)
Bobath疗法:20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
Bobath对偏瘫本质的认识:
①肌张力异常 ②姿势控制能力丧失 ③运动协调性异常 ④功能活动异常
3
屈肌联带运动
肩胛骨 : 上抬、后撤 肩 jt : 屈曲、外展、外旋 肘 jt : 屈曲 前 臂 : 旋后 腕 jt : 掌曲 手 指 : 屈曲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1
一、 Bobath疗法
由 英 国 的 物 理 治 疗 师 Berta Bobath 和 她 的 丈 夫 Karel Bobath(神经生理学家)共同创立
用于评价和治疗脑瘫和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与成人偏瘫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与成人偏瘫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第2 4 卷 第l 2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3 年1 2 月
1 4 5 5
B o b a t h疗 法 在 脑 瘫 康 复 与 成 人 偏 瘫 康 复 中 的 作 用
分 析
赵 英子 朱红强 何 丹
[ 摘要 ] 目的 探讨 B o b a t h疗法在痉 挛型脑瘫与成人 偏瘫康复 中的作用。方法 利 用 2 0 0 8~ 2 0 1 2年 所收治的 8 8例 脑 瘫 患 者和 9 0例 成 人 偏 瘫 患者 进 行 对 比研 究 。结 果 B o b a t h疗 法 在 前 半 程 的 治 疗 中 成人 偏 瘫 相 对 于 痉 挛 型脑 瘫患者恢复的要 相对快 , 但B o b a t h疗法无论是在 成人偏 瘫康 复或是 小儿脑瘫康 复里 , B o b a t h都起 了不可替
Ke y wor ds Bo ba t h; c e r e b r l a pa ls y; he mi p l e g i a; r e ha b i l i t a t i o n
B o b a t h疗 法又称 B o b a t h 神 经发育治疗 法 , 是 由英 国学 者K a l e r B o b a t h和 B r e t a B o b a t h夫妇 密切合作 , 共 同创立 的
Ana l y s i s o f t he Ef fe c t s o n Bo ba t h The r a p y i n t he Re h a bi l i t a t i o n o f Ce r e b r a l
Pa l s y Re ha b i l i t a t i o n a nd Adu l t He mi p l e g i a

Bobath球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

Bobath球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
不稳定性脑卒中; 充血性心力衰竭; 重度视空间和偏身感觉障碍者; 严重认知障碍者; 年龄大于70岁; 严重骨质疏松; 患侧肢体肌张力大提高躯干、骨盆的 运动控制及腰腹部核心肌群肌力。患者仰卧位将双 脚置于Bobath 球上,双下肢伸直将躯干和骨盆有控 制的抬离床面,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3~5秒/ 次,8~10个/组,2组/次。患者能独立完成 Bobath 球双单桥5~8个/组时,将一侧下肢有控制 的抬离Bobath 球,双下肢轮替重复此动作。3~5秒 /次,8~10个/组,2组/次。
训练方法
3.俯卧位训练 :俯卧位Bobath球训练,强化了腰腹部 核心肌群肌力、提高双上肢支撑能力、改善身体整 体稳定性及躯干运动控制能力。当患者四点跪位平 衡能独立完成时,将Bobath球置于患者的腹部或下 肢,让患者俯卧于Bobath球上,双上肢支撑,双手 手掌触于床面。利用患者腰腹部核心肌群的肌力维 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2~3min/次,5~8个/次。
利用Bobath球进行核心力量、平衡、躯干骨盆的运 动控制训练原理依据是动态不稳定性的支撑环境会 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 动员肌纤维参与收缩的能力。
Bobath球作为不稳定的表面,通过它进行核心力量 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本体感 受和运动知觉能力。
禁忌症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可出现躯干和骨盆的运动控制、 平衡功能及重心转移等功能障碍,导致其日常生活 能力降低,影响患者步行的安全性,增加跌倒风险。 脑卒中偏瘫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问题,对于跌倒 的恐惧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减少运动训练 并降低对康复的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通过 Bobath球对核心肌肉力量、平衡、运动控制、重心 转移的训练,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躯干骨盆的运动 控制、坐位平衡功能,进而改善和提高患者步行及 日常生活能力。

头针同步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36例疗效观察

头针同步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36例疗效观察

脑卒 中已成为威胁人类 健康 的三大疾病之 一 。传统 中
医之穴位针刺与现代康 复之 B bt技 术结合治疗 中风偏瘫 , oa h 有效 地降低了中风患者 的残疾率 , 目前 临床 中西 医结 合较 是
为成 功的综合康复方法之 一Ⅲ。然 而 目前对 此项 研究 的临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与对照组比 较▲P 00 ( . 5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 体运动功能变化 比较 .
见表 3 。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f 一 B My 评分 比较 ( ±s分 ) ,
15寸 , . 再进 行运 针 捻转 2 0次/ i, 0 mn 每次 持续 捻转 1 ~2
与本组治疗前 比较 *P<0 0 , .5 **P<00 ; .1与对 照组治疗后 比较A p< .5 AA p<O0 ( O0 , .1下同 )
分钟 , 留针 4 ~6 5 0分钟 , 留针期 间 , 还需 间 隔 1 0分钟 运针 1 次, 直至 出针 , 出针 时用消毒棉球 压迫针孔 片刻 。每 日治 疗
1 , 次 每周 5次 , 连续治疗 6 。 周 2 2 oa . B bt h技术 采用以 B bt 疗 法为主 的康 复训练 。包 oa h 括 良肢位摆放 、 全身肌 肉按摩 、 四肢关节松动、 床上体位变换 活动 、 步态平衡 、 上下台阶活动、 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 。每次 康复训练 时间为 4 , 5分 每天 1 , 次 每周 5 , 次 连续 治疗 6 。 周 23 观 察指标 【 ( ) . 2 1运动功能评定 : 采用 简式 F 一M yr ee
13 排 除标准 .
年龄 >8 0岁者 ; 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者 ; 有
3 1 疗效标 准 采用脑卒 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

Bobath技术的临床应用

Bobath技术的临床应用

Bobath技术的临床应用Bobath疗法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Bobath技术是英国学者Karel Bobath和Berta Bobath夫妇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立的疗法,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方法,在康复治疗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995年国际Bobath 指导教师协会提出Bobath技术的定义:针对中枢系统损伤所致的姿势张力、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定、治疗等的解决方法。

Bobath技术的特点:遵循人体发育的规律,制订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手法操作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加运动功能;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随着对Bobath技术的研究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Bobath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偏瘫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具体训练方法:1. 床上训练:翻身、上下移动身躯、伸髋训练、上下肢运动、仰卧及俯卧位屈膝活动;2. 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要求达到三级平衡,从坐到站起的训练,掌握中心转移,要求患腿负重,体重平均分配;3. 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目的是为步行做准备,站立的平衡训练,能单腿负重,可进行起立床训练、坐位提腿踏步、上下台阶及患腿向前向后迈步等训练;4. 步行训练:在扶持立位下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训练,改善步态训练,上下楼梯的训练,平衡杠内行走、徒手行走等。

复杂步行训练,包括肌力、耐力、稳定性及协调性的训练;5. 作业治疗: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方面。

Bobath技术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顺序,利用感觉反馈输入,其训练基于人体的正常发育过程,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Bobath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法。

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卡雷尔·博巴斯(Berta and Karel Bobath)夫妇开创并发展起来。

Bobath技术主要用于儿童和成人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中风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Bobath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Bobath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促进运动控制的回复与再学习来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

它强调神经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对于身体姿势、感觉和运动的适应能力。

因此,通过刺激和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塑造,改善患者的功能。

Bobath技术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物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

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碍,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将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在Bobath技术中,重要的一点是重建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

物理治疗师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如触觉刺激、关节牵引和平衡训练等,来改善患者的肌肉控制和姿势控制能力。

治疗师还会利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支架、平板等,来帮助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除了运动控制的改善,Bobath技术还注重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训练。

治疗师通过不同的刺激和训练,如触觉、视觉和听觉刺激,来提高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能力。

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Bobath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实现独立、功能性的生活。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进展情况,不断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除了医疗团队的协助外,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风、脑损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Bobath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Bobath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康复患者。

Bobath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7-18T16:16:52.7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作者:俞伶怡陆碧蕾董雄伟[导读] Bobath 概念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和她丈夫神经学家Karel Bobath 于20 世纪50 年代共同创立[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20Bobath 概念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和她丈夫神经学家Karel Bobath 于20 世纪50 年代共同创立[1]。

其主要机制是运用神经发育规律,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通过控制痉挛,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

运用Bobath 疗法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目的在于改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促进运动发育。

目前,Bobath疗法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治疗脑瘫的普遍方法也是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2]。

本文就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作简要的综述。

1 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和运动发育的异常性是Bobath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两个基本观点。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综合征[3]。

Bobath认为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不同,患者往往存在着随意运动及精细运动等多方面的障碍,因此,脑瘫患者会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出现各种异常的姿势。

除此之外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视觉、听觉、语言、认知等障碍。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应用当中,一般会按照患儿生长发育规律,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疗,它不仅能够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还能使其他伴随障碍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4]。

2 Bobath疗法的神经生理学意义正常人体运动发育功能的建立由两个过程组成。

首先是对人体姿势具有重要作用的正常姿势反射功能,其中包括直立反射和平衡反射。

其次是新生儿的原始反射。

这两方面都与脑组织发育密切相关,随着脑组织逐渐发育成熟,大脑皮层的固有感受器会随着外界的刺激进行反复的体验和学习,使得运动姿势正常规范化。

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体位转移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体位转移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 2017-09-11 [基金项目] 2015 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基 金 (2015YJJ100 );湖 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2016CFB692 )。 [作者简介] 李婉玲(1980-),女,湖北鄂州人,硕士,副主任护师, 护士长。 E-mail:xzp147@ [通信作者] 孔 婵(1987-),女,湖北钟祥人,硕士,主管护师 ,护 士长。 E-mail:kongchan_625@
功 能 障 碍 ;(2)合 并 有 严 重 肝 肾 功 能 不 全 、 心 力 衰 竭 、 恶性肿瘤。
根据随机序列表, 入组患者按就诊顺序读取随 机序列数,能被 2 整除者入干预组,否则入对照组, 将 78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2 组 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干预前 Barthel 指数和老年人 身体移动量表得分、病变性质、昏迷评分、出血量、出 血部位、梗死灶面积、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我 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78 例。入选标准:(1)经 头颅 MRI 或 CT 证实,符合 1995 年全国第 4 届脑血 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存在肢 体功能障碍;(4)Glasgow 昏迷评分,入组研究时≥13 分;(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
表 1 2 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项目
对照组(n=39) 干预组(n=39) 统计量
性 别 ( 例 ,% )
χ2=0.083

31(80)
32(82)

8(20)
7(18)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05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优势与局 限性
优势分析
神经发育理论为基础
Bobath疗法以神经发育理论为基础,通过刺激和训练患者的运动 模式,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重组。
强调姿势控制和平衡
该疗法注重姿势控制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偏瘫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个性化治疗方案
Bobath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针对 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患者常常面临运动、感觉、认知等多方面的障碍,严 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通过偏瘫康复,可以帮助 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偏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容易出现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这些并发症 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神经重塑
1 2
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Bobath疗法治疗计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治疗周 期。
设定短期与长期目标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 标,确保治疗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3
调整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目前关于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研究 多为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未来可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进 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 探索Bobath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偏瘫康复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 ,未来可以探索Bobath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的 联合应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2、Bobath的技术目的
减少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正 常的协调运动模式 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 减少代偿及适应性辅助工具或设备的 使用
12/29/2023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1
3、Bobath的技术特点
通过控制关键点的手法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 和肢体的肌张力以及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和 良肢位摆放抑制痉挛 通过利用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平衡反应 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 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 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度到日常生 活动作的训练
12/29/2023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2
4、Bobath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瘫、 脑外伤、脑卒中等引起的运动功能障 碍 禁忌症: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 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12/29/2023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3
二、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
4
感觉刺激
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
5
练等
12/29/2023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9
四、临床应用
Bobath分期
弛缓期
痉挛期
相对恢复期
这些阶段的治疗主要以肌张力的出现和减弱而 制定,此时不考虑运动功能的其他方面。
12/29/2023
B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10
偏瘫的痉挛模式
7
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Bobath强调训练时要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训练。 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还要鼓励患 者积极参与治疗,掌握肢体在进行正常运动时的感 觉。

Bobath技术简介及其临床运用

Bobath技术简介及其临床运用

Bobath技术简介及其临床运用一、概述(一)定义:Bobath技术是指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二)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三)途径:1.维持正常姿势控制;2.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3.控制痉挛。

(四)特点:1.遵循人体发育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强运动功能;3.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五)原则:1.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2.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 Bobath治疗技术(一)控制关键点1.定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质量(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的方法。

2.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

3.手法(1)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疗师所期望易化的运动模式选择关键点。

(2)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3)弛缓阶段(急性期)关键点的选择(3)恢复阶段关键点的选择(二) Bobath抑制技术1.定义:抑制技术是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2.分类: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3.手法:(1)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治疗师采用近端控制点一手置于胸骨,另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利用双手的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

2、抑制痉挛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

Bobath概念在成人偏瘫的应用-常冬梅

Bobath概念在成人偏瘫的应用-常冬梅

Bobath概念在成人偏瘫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PT常冬梅阴性体征•弱化(Weakness)•灵活性的消失(Loss of dexterity) •疲劳(Fatigue)限制患者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Weakness 弱化弱化(无力):不能产生正常水平的力量☐是患者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

☐弱化不仅出现在瘫痪侧,非瘫痪侧也有可能出现。

☐起因于神经活动的改变和减少,而且最先发生。

也就是说中枢神经系统和传导通路的弱化。

☐继发性的肌肉活动减少等,导致肌纤维集合体的变化和萎缩。

(具有正常功能的运动单位减少;不能向以前一样被激活的多个运动单位)• 神经兴奋减少 肌肉弱化身体图示不明确(影响姿势像、活动四肢的身体图示、APA)痉挛≠过度紧张 痉挛(spasticity):神经学要素 过度紧张(hypertonia):包括非神经源要素过紧张 痉 挛定型的刻板运动 (establishment of stereotyped movement) 过度紧张 (hypertonia) ・联合反应 (associated reactions)努力性运动(exertion) ・代偿性运动 (compensation) 弛缓(hypotonia) ・不稳定(instability)古澤正道:ボバースアプローチ. 「系統理学療法学 神経障害系理学療法学」 丸山仁司(編)、 医歯薬出版、pp192-216、2005年. 古澤正道・宮井一郎:Bobathアプローチ. Clinical Rehabilitation、14(1):70-72、2005. 90年代以后 ■把生物行为科学、运动学习理论、运动控制理论实践性地引入临床,注重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批评单一化的NDT模式,追加、修正BOBATH理论 患者作为主动的学习者 (active learner) 将正常姿势反射系统改称为中枢性姿势控制系统,强调预测性姿势控制机制■环境:24小时管理 患者・护士・护理・和家属的有计划的协作手法只是工具。

bobath疗法临床康复应用概述

bobath疗法临床康复应用概述
点上,控住,然后再向下或向上运动,然后再返回原位的定位放置 (placing)和控住(holding)等方法,促进肌张力和运动控制的方法。
治疗方法和步骤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原理
z 兴奋痉挛肌本身的Golgi腱器,对痉挛肌产生抑制性的影 响:RIP时往往对痉挛的肌肉施加一种与它本来收缩方向 相反的牵引力,如肱二头肌痉挛时引起屈肘,RIP却使之 伸肘,结果二头肌在痉挛收缩的基础上又受到进一步的牵 拉,致使其肌腱部的Golgi腱器兴奋,冲动经Ⅱb传人纤维 传向脊髓前角α细胞,向痉挛肌发出抑制性冲动,使痉挛 肌松弛。
z 对抗全身性伸肌痉挛的RIP:一种方法是让患者采坐位,膝屈向胸, 双手环抱于胫前部,屈颈向膝,治疗者在侧方,一手扶其背,一手扶 其膝,使抱成一团的患者作前后的滚动;另一法使患者仰卧在治疗垫 上,治疗者在其足端,两手分别持患者左、右踝上方,前推双下肢使 膝髋向其胸腹部屈曲,用术者胸腹部抵住患者双足保持患者髋膝屈曲 和膝向腹胸接近的位置,腾出术者双手,将患者后伸的肩拉向前屈。
基本方法
z 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①促进对病侧上肢的控制:患者取 坐位,病侧上肢外旋、外展、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指, 支托在床面上负重,术者在病者肩上沿上肢长轴施加关节 压缩,并让患者在负重情况下轻微地伸、屈肘关节。②改 善站、走时膝的不稳定:让患者坐在靠背椅上,伸病腿, 术者一手托住病踵,用托踵的手沿病侧下肢的长轴作关节 压缩,如力量不足,可用术者膝顶住托踵的手背协助以增 加压力。在加压的情况下,让患者膝作5-10度的小范围伸 屈。③为下肢站立作准备:让患者坐着,屈膝90度,足平 放地板上,术者在患者膝上加垂直向下的力以进行关节压 缩。
z 平衡反应的促进:训练平衡反应的原则是在监护下,先将患者被动 向各个方向移动到失衡或接近失衡的位置上,然后让他自行返回中 位或平衡的位置上。(具体方法如图)

Bobath球在偏瘫手功能训练中的使用

Bobath球在偏瘫手功能训练中的使用

Bobath球在偏瘫手功能训练中的使用坐位1、患者双手Bobath握手放在球上,然后尽可能向前推球。

患者也可将球尽量推向健侧,这样患肩就会前伸。

这种活动既可抑制痉挛,也可以促进患者重心向前转移。

不仅训练了手臂,同时其他运动能力也受到了再训练。

将球推向偏瘫侧将促进患侧肢体自动负重。

2、当痉挛减轻之后,帮助患者用单手运动球能刺激患肢的活动,手指无屈曲地控制球可使手臂的选择性运动得到训练。

用同样的姿势开始,患者也能用单手将球从一侧运动到另一侧,但要求仅肘关节运动而肩固定不动。

患者也可用手背推球。

站立位1、用手背推球也可在站立位进行练习。

这样能使患者手臂更自由地摆动,并且自动地使重心前移而无恐惧感。

治疗师促进该运动并帮助患者防止异常运动的发生,例如髋内收或肩后缩。

2、患者也可在治疗师的引导下用双手松开球使球落下然后再抓住球。

在活动中,治疗师应握住偏瘫手的拇指和其余手指,使之处于所需要的伸展位。

必要时,治疗师也可先引导健侧手,防止患者过分使用健手活动,并促进正确地运动。

3、患者可以用偏瘫手或双手交替得拍球,这个活动比让球落下再抓住更高级。

治疗师知道患手的运动,以保证动作的流畅甚至有节奏感。

如果治疗师感到患者能不费力地主动运动,应让患者自己继续活动。

如果该运动使患者紧张或失去节奏,治疗师应立即把持患者的手,再使活动平稳地进行。

小贴士向地下让球、接球和拍球活动结合行走练习更有效。

使患者的步行更具有自主性,并且使患者的着球而不是盯着地面。

因为患者向前走来拍前面的球,他的重心也前移,这样他迈步也是反应性不是通常的主动迈步。

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Bobath技术Bobath技术,又称为神经发展治疗(NDT),是一种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姿势控制、平衡、移动和功能的训练,以及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语言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辅助治疗。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重塑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路,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再组织和再学习,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作用。

2. 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敷药物贴片,使药物通过皮肤透传到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据传统中医理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修复,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1. 对中风偏瘫的效果Bobath技术与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应用能够较好地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改善行动功能障碍;而穴位贴敷疗法能够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瘫痪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感,从而加强治疗的效果。

2. 对语言障碍的效果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能够通过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再组织和再学习,改善其语言功能;而穴位贴敷疗法则能够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情绪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患者顺利恢复语言功能。

三、临床实践中的经验谈1. 个性化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的脑卒中患者,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Bobath技术和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有效的评估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康复评估工具的应用,可以客观评价患者的康复进展,为治疗效果的提高提供依据。

3. 多学科合作Bobath技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护士、中医医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
恢复阶段 弛缓期 主要问题
肌肉松弛 肌张力低下 无自主性运动
训练目标
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 预防jt挛缩、畸形的出现 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 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 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
训练计划
良肢位的保持 床上体位转移训练 jt被动运动 患侧肢体主动运动 jt被动运动 肌肉持续牵拉训练 肢体负重训练 躯干控制训练 矫正异常姿势
Bobath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 作业疗法科 闫晓梅
一、 Bobath疗法

由 英 国 的 物 理 治 疗 师 Berta Bobath 和 她 的 丈 夫 Karel Bobath(神经生理学家)共同创立 用于评价和治疗脑瘫和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B.Bobath于1970年出版: ≪成人偏瘫的评价与治疗≫,1990年第三版



Bobath疗法,又称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NDT)


Bobath疗法:20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
Bobath对偏瘫本质的认识:
①肌张力异常
②姿势控制能力丧失 ③运动协调性异常 ④功能活动异常
屈肌联带运动
肩胛骨 : 肩 jt : 肘 jt : 前 臂: 腕 jt : 手 指: 上抬、后撤 屈曲、外展、外旋 屈曲 旋后 掌曲 屈曲
反射抑制模式
(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s )

目的: 抑制异常的肌张力 抑制上肢、躯干屈肌痉挛

方法: 颈与躯干伸展 肩jt外展、外旋,肘jt伸展 前臂旋后 腕jt背屈、拇指外展

作用与方法:
①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如脊柱侧弯、患侧躯干短缩 一手置于胸骨 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 双手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 矫正后令患者维持正常姿势 反复训练
(辅助量小)
(辅助量大)
输入正确 运动模式
禁止过力 运动
五、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
1.评价与治疗的一致性 2.治疗中应避免采用可能增加患侧肌张力或异常 反应的运动和活动 3.治疗应以建立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为目标 4.患侧身体参与治疗活动 5.正确选择治疗手法 6.训练时要使患者精力集中
六、Bobath疗法的特点
抑制痉挛 诱发平衡反应 进行主动关节运动 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七、 Bobath疗法的应用
Bobath认为偏瘫患者恢复阶段分为三期:

弛缓期(initial flaccid stage) 痉挛期(stage of spasticity) 相对恢复期(stage of relative recovery)
②抑制痉挛
a.患侧负重(weight bearing)

使肌张力正常化 提供本体感觉输入,增加患者对患侧部分的感觉 降低恐惧心理
b.前臂快速擦刷
从肘jt伸肌群开始
快速滑向指尖
c.拇指的控制
d.躯干旋转

上下肢肌张力正常化 易化正常的运动
上身和下身扭转:
e.肩向前伸

抑制上肢屈肌联带运动 促进肩胛带的运动
伸肌联带运动
肩胛骨: 肩 jt: 肘 jt: 前 臂: 腕 jt: 手 指: 前突 伸展、内收、内旋 伸展 旋前 背伸 伸展
偏瘫患者典型的痉挛模式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 上肢(屈曲模式):
肩胛带:下沉、后撤 肩 肘 前 腕 手 jt:内收、内旋 jt:屈曲 臂:旋前 jt:掌屈、尺偏 指:拇指内收、四指屈曲
痉挛期
痉挛、腱反射亢进 抑制痉挛 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 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 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促进 jt 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 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
相对恢复期 痉挛逐渐减轻
加强肢体运动的协调性 jt出现分离运动 加强身体耐力 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 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 平衡性基本接近正常 加强步行能力
双侧肢体协调训练 运动协调性训练 运动速度训练 精细运动训练 步行训练
f.正确坐位



躯干伸直 髋、膝、踝jt均保持90°V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上肢置于前方桌面
③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
肩胛骨下降、后撤→ 上提、向前
前臂旋前→ 旋后、重心左右转移
④自主抑制训练

通过患者学习并掌握一些动作要领,用自我训练的 方法达到抑制联合反应、痉挛等障碍的过程
3.易化技术:
③易化正常的运动模式
反射抑制运动模式:易化与抑制 (reflex inhibiting movement patterns)
自发的自主运动(active automatic movement) 随意运动(voluntary movement)
④自主易化训练 ☞掌握正确的方法 ☞反复练习(病房、家中) ☞强化、提高正常的运动模式 双手交叉技术 床上搭桥训练
(一)弛缓期
☞良肢位的摆放
☞患侧肩胛带活动度训练
☞翻身、起坐训练
☞患侧上、下肢负重训练
☞坐平衡反应诱发训练
良肢位的摆放:
患侧肩胛带活动度训练:
翻身、起坐训练:
患侧上、下肢负重训练:
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
(二)痉挛期
☞坐位、站起训练 ☞上肢控制训练 ☞肘jt选择性控制训练 ☞步行训练
坐位、站起训练:
4.注意事项:
☞哪些部位的肌张力应该↓、↑ ? ☞↑哪些部位的稳定性? ☞抑制姿势模式或运动反应、易化姿势反应或运动模式? ☞精细动作的种类、顺序、方法? ☞全面评价→同时或交替进行抑制、易化技术 如:弛缓期(刺激、易化) 痉挛期(抑制、易化)
四、康复训练规律:
减少辅助
被动 运动
辅助主 动运动
辅助主动 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 运动 (姿势控制)(随意运动)
上肢控制训练:
肘jt选择性控制训练:
(三)相对恢复期
☞上肢分离运动训练 ☞上肢协调性训练 ☞坐、立位平衡训练 ☞各种ADL训练 ☞改善步态训练
上肢分离运动训练
上肢协调性训练:
坐、立位平衡训练:
各种ADL训练:
确定异常肌张力是否存在及其分布 确定有无异常运动模式 寻找运动反应障碍点 分析患者完成功能性运动能力水平
2.评价方法:

随意运动模式质量
平衡反应 上肢保护性伸展和支撑


三、Bobath治疗技术
1.控制关键点(Key points of control)手法:

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 肌张力和运动质量的方法

运用各种手法或通过运动帮助患者诱发出正常或接 近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应及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作用与方法:
①诱发弛缓肌的等长、等张性收缩 ☞建立肩胛骨与肩肱jt的正常对线关系 ☞在进行肩肱jt负重时,叩打刺激三角肌、冈上肌肌腹 ☞增强jt周围肌肉的收缩力
②易化正常的姿势反应 诱发平衡反应:坐位→膝手位→跪位→立位

近端控制点:胸廓、骨盆、肩jt 远端控制点:手(腕、拇指)、足


作用: ①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 ②减轻或消除异常的肌张力和运动模式
③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 ④促使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

方法:
☞节奏要缓慢:使患者有时间去理解运动、做出反应
☞强、有力的手法:缓解痉挛
☞轻柔的手法:引导患者以正常的模式进行运动,体会 运动感觉,诱发主动反应
2.抑制技术:

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 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被动体位——反射抑制性姿势:静止性姿势 (reflex inhibiting postures,RIP)

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易化与抑制 (reflex inhibiting movement patterns)

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目标:
①采用抑制技术减少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如 肌张力增高、不对称性姿势和联带运动 ②采用易化技术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 间正常的运动模式 ③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代偿及 适应性辅助具或设备的使用
二、Bobath评价法
1.评价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