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1-2 量子跃迁(下)

合集下载

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量子力学作业习题[1] 在宏观世界里,量子现象常常可以忽略.对下列诸情况,在数值上加以证明:( l )长l=lm ,质量M=1kg 的单摆的零点振荡的振幅;( 2 )质量M=5g ,以速度10cm/s 向一刚性障碍物(高5cm ,宽1cm )运动的子弹的透射率;( 3 )质量M= 0.1kg ,以速度0.5m/s 运动的钢球被尺寸为1×1.5m2时的窗子所衍射.[2] 用h,e,c,m(电子质量), M (质子质量)表示下列每个量,给出粗略的数值估计:( 1 )玻尔半径(cm ) ; ( 2 )氢原子结合能(eV ) ; ( 3 )玻尔磁子;( 4 )电子的康普顿波长(cm ) ; ( 5 )经典电子半径(cm ) ; ( 6 )电子静止能量(MeV ) ; ( 7 )质子静止能量( MeV ) ; ( 8 )精细结构常数;( 9 )典型的氢原子精细结构分裂[3]导出、估计、猜测或背出下列数值,精确到一个数量级范围内,( 1 )电子的汤姆逊截面;( 2 )氢原子的电离能;( 3 )氢原子中基态能级的超精细分裂能量;( 4 )37Li ( z=3 )核的磁偶极矩;( 5 )质子和中子质量差;( 6 )4He 核的束缚能;( 7 )最大稳定核的半径;( 8 )Π0介子的寿命;( 9 )Π-介子的寿命;( 10 )自由中子的寿命.[4]指出下列实验中,哪些实验表明了辐射场的粒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证明能量交换的量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表明物质粒子的波动性?简述理由.( 1 )光电效应;( 2 )黑体辐射谱;( 3 ) Franck – Hertz实验;( 4 ) Davisson -Ger - mer 实验;散射.[5]考虑如下实验:一束电子射向刻有A 、B 两缝的平板,板外是一装有检测器阵列的屏幕,利用检测器能定出电子撞击屏幕的位置.在下列各种情形下,画出入射电子强度随屏幕位置变化的草图,给出简单解释.( 1 ) A 缝开启,B缝关闭;( 2 ) B 缝开启,A 缝关闭;( 3 )两缝均开启.[6]验算三个系数数值:(12;(3)hc第二章 波函数与Schr ödinger 方程[1] 试用量子化条件,求谐振子的能量[谐振子势能2221)(x m x V ω=][2] 一维运动的粒子处在⎩⎨⎧<≥=-0,00,)(x x Axe x x 当当λψ的状态,其中0>λ,求:(1)粒子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2)粒子动量的平均值。

《1.1 氢原子结构模型》(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_2024-2025学年

《1.1 氢原子结构模型》(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_2024-2025学年

《1.1 氢原子结构模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氢原子结构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氢原子的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 氢原子的电子在核外作无规则运动C. 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形且密度均匀D. 氢原子的电子云是实心球体2、氢原子的电子云形状呈球形对称分布,这是因为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

A、圆轨道B、椭圆轨道C、球形轨道D、不确定3、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根据玻尔理论,该电子从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总能量增加B、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总能量减少C、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总能量增加D、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总能量增加4、氢原子的电子在1s轨道上的运动轨道半径大约是:A. 0.05 nmB. 0.5 nmC. 5 nmD. 50 nm5、氢原子的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描述其能量状态的量子数是()。

A、主量子数 (n)B、角量子数 (l)C、磁量子数 (m)D、自旋量子数 (s)6、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跃迁到基态时,会发出光子,以下关于这个光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间的能级差B. 光子的波长小于氢原子中电子在第二能级的轨道半径C. 光子的动量等于两个能级间的能级差D. 光子的频率与电子的轨道速度成正比7、氢原子在基态时,其电子云密度分布特点是:A. 在核外形成一个球形区域,电子云密度在该区域内均匀分布B. 在核外形成一个球形区域,电子云密度在该区域内不均匀分布C. 在核外形成一个球形区域,电子云密度在球中心最大,向球外逐渐减小D. 在核外形成多个球形区域,电子云密度在每个区域内均匀分布8、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时,电子云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是哪里?A、半径为(5.3×10−11)m的球体正中心B、半径为(5.3×10−11)m的球体表面C、半径为(5.3×10−11)m的球体内部D、半径为(5.3×10−11)m的球体外9、将氢原子视为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的系统,根据氢原子的玻尔模型,电子绕核转动的轨道半径为r。

量子跃迁

量子跃迁
n
Cnk (t) e−iEn t/ |ψn ⟩
Cnk (t) = ⟨ψn |ψ (t)⟩
我们增加k 的指标是为了表明扰动之前是处在|ψk ⟩这个本征态上,出现跃迁是从Ek 这个能级上跃迁出来 的。 按照统计诠释,t时刻测量力学量F ,得到Fn 的几率应该为 Pnk (t) = |Cnk (t)| = |⟨ψn |ψ (t)⟩|
) ′ ′ eiωmk t ∂Hmk (t′ ) ′ + dt |m⟩ e−iEm t/ = δmk − ωmk ωmk ∂t′ −∞ m ) ( ′ ∑ e−iEm t/ ∫ t ∂H ′ (t′ ) ∑ ′ Hmk ′ ′ mk |m⟩ e−iEk t/ − eiωmk t dt′ |m⟩ = |k ⟩ + ′ Ek − Em Ek − Em −∞ ∂t m m ∑ ( t) ∫
t > t0 t < t0
ˆ 0 ,在某个时刻开始加上一个扰 也就是说,在无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体系Hamiltonian 为不含时的H ˆ ′ (t)。 动H ˆ 0 本征态|ψk ⟩上, t < t0 时是定态问题,系统处于H ˆ 0 |ψn ⟩ = En |ψn ⟩ H |ψk (t)⟩ = e−iEk t/ |ψk ⟩ (t < t0 )
t iωmk t′ ′ Hmk ′ ′

(1) Cmk
(t)
当t < 0,H 有加上微扰,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只是一个非定 态的不含时问题,各成分保持不变。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跃迁出去多少,从所有别的态跃迁回来 也是多少。 当0 < t < T , Cmk (t) = −
(1) ′ eiωmk t Hmk ( t) + ωmk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量子跃迁】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量子跃迁】

第11章量子跃迁11.1 荷电q的离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小振动(简谐振动),受到光照射而发生跃迁,设照射光的能量密度为ρ(w),波长较长.求:(a)跃迁选择定则;(b)设离子原来处于基态,求每秒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概率.解:(a)具有电荷为q的离子,在波长较长的光的照射下,从n→n'的跃迁速率为而根据谐振子波函数的递推关系(见习题2.7)可知跃迁选择定则为(b)设初态为谐振子基态(n=0),利用可求出而每秒钟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概率为11.2 氢原子处于基态,受到脉冲电场的作用.试用微扰论计算它跃迁到各激发态的概率以及仍然处于基态的概率(取E0沿z轴方向来计算).【解答与分析见《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10.2题,l0.3题】10.2 氢原子处于基态,受到脉冲电场作用,为常数.试用微扰论计算电子跃迁到各激发态的概率以及仍停留在基态的概率.解:自由氢原子的Hamilton量记为H0,能级记为E n,能量本征态记为代表nlm 三个量子数),满足本征方程如以电场方向作为Z轴,微扰作用势可以表示成在电场作用过程中,波函数满足Schr6dinger方程初始条件为令初始条件(5)亦即以式(6)代入式(4),但微扰项(这是微扰论的实质性要点!)即得以左乘上式两端,并对全空间积分,即得再对t积分,由即得因此t>0时(即脉冲电场作用后)电子已经跃迁到态的概率为根据选择定则终态量子数必须是即电子只跃迁到各np态(z=1),而且磁量子数m=0.跃迁到各激发态的概率总和为其中a o为Bohr半径.代入式(9)即得电场作用后电子仍留在基态的概率为10.3 氢原子处于基态,受到脉冲电场作用,为常数.求作用后(t >0)发现氢原子仍处于基态的概率(精确解).解:基态是球对称的,所求概率显然和电场方向无关,也和自旋无关.以方向作z 轴,电场对原子的作用能可以表示成以H0表示自由氢原子的Hamilton量,则电场作用过程中总Hamilton量为电子的波函数满足Schr6dinger方程初始条件为为了便于用初等方法求解式(3),我们采取的下列表示形式:的图形如下图所示.注意图11-1式(5)显然也给出同样的结果.利用式(5).,可以将式(1)等价地表示成下面将在相互作用表象中求解方程(3),即令代入式(3),并用算符左乘之,得到其中一般来说,H'和H0不对易,但因H'仅在因此一H',代入式(8)即得再利用式(1'),即得初始条件(4)等价于方程(11)满足初始条件的解显然是代入式(7),即得这是方程(3)的精确解.t>0时(电场作用以后)发现电子仍处于基态的概率为计算中利用了公式利用基态波函数的具体形式容易算出a o为Bohr半径.将上式代入式(15),即得所求概率为这正是上题用微扰论求得的结果,为跃迁到各激发态的概率总和.11.3 考虑一个二能级体系,Hamilton量H0表示为(能量表象)设t=0时刻体系处于基态,后受到微扰H'作用(α,β,γ为实数)求t时刻体系跃迁到激发态的概率.【解答与分析见《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10.4题】10.4 有一个二能级体系,Hamilton量记为H0,能级和能量本征态记为E1,。

股市价格量子跃迁论(股市分析)

股市价格量子跃迁论(股市分析)

下一步,可以是再调整,或者是保持升势。若是再调整,将得到双顶,这留代以后章节分析,现在先看看后一种情况:
保持升势,根据规则A和B,了中途调整了一步之外,其余各步均是升势,这种情形在牛市中很常见,很具代表性。
换言之,价格的顶峰(和低谷)可能确定吗?如何确定?
一切股市分析都围绕一个基本的目的 :如何精确地确定股价的顶和底。著名的道琼斯理论,能确定顶和底吗?不能!要之何用. 不管多出名,若不能准确锁定顶和底,都是垃圾理论。相反,若一种理论或法则能帮你锁定价格波动的顶和底,就是成功的理论。可惜,综观现今学术界,在庞大的金融学和经济学中,竟没有一个理论能达此目标,不能准确得出股价的顶和底,而艾略特波动理论,造成的混乱大家都有目共睹了.
E.重生:X-->#,或 X-->O(强升势),点数 0-->1,增加了1点
重生看上去象复活,可理解为空出的资源催生了新入场的新生命.
就象公司旧员工走后空出的位置让新来的人成长,也可叫"新生"
方便看,写成:
股市经验非常非常丰富的人知道,价格的回调好象总是在重复一些固定的模式,如著名的中点回调和黄金回调。同样,价格的冲顶好象也不断重复类似的模式,尖锐的顶峰虽然高度不同,但总是在重复一些简单的比例、如两倍、三倍(如上面例子)。好奇怪,不是么?你会相信有人刻意去操控出这些奇怪的花样来么?而且,这些升降模式竟然在全世界的所有交易所的一切证券、期货、期权甚至货币都存在,令人惊叹! 既然不是人为有意弄出来的,那这种不可思议的客观现象该如何解释呢?能否发展出一个全新统一的理论,一揽子推算出所有这些价格振荡模式呢?这近乎天方夜谈的事,能做到么?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价格量子跃迁模型”极其简单美丽地解开了这千年之迷。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
2mE 2
2
(x)
=
0
令k2
=
2mE 2
,得
d
2 2 (x) dx2
+
k
2
2
(x)
=
0
其解为 2 (x) = Asin kx + B coskx

根据波函数的标准条件确定系数 A,B,由连续性条件,得
2 (0) =1(0) ⑤
2 (a) = 3 (a) ⑥
⑤ B=0 ⑥
A0 sin ka = 0 ka = n
x−
2
2
为了积分上述方程的左边,作以下变量代换;
这样,便有
x = 2E sin k
2 − 2
2E cos2 d
2E k
sin
=
n 2
h
2 − 2
2E cos
2E cosd = n h
k
2
2 =
2E
2
cos2 d = n h
k
2
这时,令上式左边的积分为 A,此外再构造一个积分
这样,便有
B=
(n = 1, 2, 3,)
由归一化条件
∴ 2 (x)
=
Asin
n a
x
(x) 2 dx = 1

A2
a
sin 2
n
xdx
=1
0
a

a
sin
b
m a
x sin
n a
2 −
2E
2
sin 2 d k
A+B =
2 −
2E
2
d = 2E k
, k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陈鄂生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陈鄂生

i (mk ) t
2
二、共振跃迁 末态能量大于初态能量 1.共振吸收(受激吸收)
Em Ek 时, mk
Wk m t Fmk 4
2 2
0 。若 mk,则
i mk t
e
1
2
mk

Fmk sin
2 2
2
mk
2 2
t
mk
其中二级修正: t 1 imnt (2) (1) (t )e dt am (t ) an (t ) H mn i n 0
五、跃迁几率与跃迁速率 一级近似下 : (r , t ) am (t )e
m iEmt /
m ( r )
iEmt /
e
iEk t /
y z 0
z ~ 1011 m, ~ 106 m z
cos( 2

z t ) cos t
2 z

sin t
ˆ F ˆ cos t ,其中 F ˆ e x 于是 H 0
ii.共振跃迁速率
wk m


wk m
e2 02
(0) (1) a ( t ) a ( t ) a am (t )的一级近似:m m m (t ),
dam (t ) 1 dt i
imnt a (t )H mn (t )e (0) n n
a 其中一级修正为:
(1) m
1 i

t
0
imk t H mk (t )e dt
方程左乘 (r )后做全空间积分
* m
n
n
dam (t ) iEnt / (t )e iEnt / i e an (t ) H mn dt n

能级跃迁课件

能级跃迁课件
能级跃迁课件
• 能级跃迁理论概述 • 能级跃迁的分类 • 能级跃迁的实例 • 能级跃迁的影响因素 • 能级跃迁的实现路径 • 能级跃迁的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能级跃迁理论概述
能级跃迁的定义
能级跃迁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运动,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释放出一定频 率的光子。反之,当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需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压力
压力变化会影响气体分子 的密度和碰撞频率,从而 影响能级跃迁的概率。
电磁场
电磁场可以与分子产生相 互作用,影响分子的能级 分布,从而影响能级跃迁 。
内部因素
分子结构
分子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分 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从 而影响能级跃迁。
量子力学效应
在微观尺度上,量子力学 效应对能级跃迁有重要影 响。
多能级体系
Part
05
能级跃迁的实现路径
提升自我认知
STEP 01
自我认知
STEP 02
职业定位
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 价值观、兴趣和目标,以 便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
STEP 03
行业洞察
了解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 和未来方向,以便更好地 把握机会和应对挑战。
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了 解自己在职场中的价值和 位置。
02
智能化水平提升
未来能级跃迁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手段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03
可持续发展
未来能级跃迁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社会
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增强自我能力
专业技能

氢原子能级跃迁公式

氢原子能级跃迁公式

氢原子能级跃迁公式氢原子能级跃迁公式是描述氢原子内电子能级跃迁的一组方程。

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简单原子系统,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模型之一、其能级跃迁公式描述了氢原子中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的能量差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氢原子中,电子所处的能级可以用一个主量子数n来描述,其中n取正整数值(1、2、3,……)。

每个能级上有多个不同的子能级,用一个次量子数l来描述,其中l取从0到n-1的整数。

除此之外,每个子能级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磁量子数m,其取值范围为从-l到l的整数。

1.能量差:能级跃迁的能量差可以通过氢原子的吸收或发射光的波长来测量。

能量差与两个能级之间的主量子数n的差值有关。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理论,能量差可以由下式给出:ΔE = E_final - E_initial = -13.6 eV * (1/n_final^2 -1/n_initial^2)其中,ΔE 是能级跃迁的能量差,E_final 和 E_initial 是电子在跃迁前后的能量,n_final 和 n_initial 分别是跃迁前后的主量子数。

2.频率:能级跃迁的频率可以通过氢原子的吸收或发射光的频率来测量。

频率与能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利用光的频率与能量的关系来推导出频率。

根据普朗克能量-频率关系和光速公式,得出频率公式为:ν=ΔE/h其中,ν是能级跃迁的频率,ΔE是能级跃迁的能量差,h是普朗克常数(约等于6.63×10^(-34)J·s)。

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电子能级的主量子数和次量子数来计算氢原子能级跃迁的能量差和频率。

这些计算结果对研究光谱学、能级结构和原子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电子从第n=2能级的子能级l=1(即2p能级)跃迁到第n=1能级(即基态),根据能级跃迁公式可以计算出能量差ΔE=10.2eV。

然后,根据频率公式可以计算出对应的频率ν=ΔE/h。

曾谨言 量子力学第一卷 习题答案解析11第十一章

曾谨言 量子力学第一卷 习题答案解析11第十一章

根据谐振子的无微扰能量本征函数来计算这矩阵元
xk/k =


−∞
) ψ k( 0 ' dx
(3)
( 0) 式中ψ k ( x) =
a π k!2
k
H k (ax ) , a =
µω ℏ
~446~
要展开(3)式,可以利用谐振子定态波函数的递推公式:
xψ k( 0 ) =
1 k ( 0) { ψ + α 2 k −1
~448~

a2 ( k ' + k )πx a cos }0 (k ' − k ) 2 π 2 a
'
4k 'ka ( −1) k + k − 1 = ⋅ π 2 (k ' 2 − k 2 ) 2
(3)
从最后一式知道,要使矩阵元 x k ' k ≠ 0 , k ' + k 必需要是奇数。但这个规律也可以用别种 方式叙述,当 k ' + k 是奇数时
∫ dϕ
ϕ =0
=
e
32πa 4 27 *5 ae 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π − 2a 5 1 ) ⋅ ( − cos 3 θ ) 2π 3 3 0
(11)
=
将三种值分别代入(7) ,得 C211,100 = 0, C21−1,100 = 0
C210 ,100 =
2 7⋅ 5 ⋅a i 35 ℏ[(ω k ' − ω k ) + ] τ
Wk 'k =
2 4π 2 q 2 x ρ (ω k ' k ) ' kk 3ℏ 2 2
' 64a 2 q 2 k' k 2 = ⋅ ⋅ [( −1) k + k − 1] 2 ⋅ ρ (ω k ' k ) 2 2 2 3π ℏ ( k ' − k 2 ) 4

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 量子力学的诞生[1] 在宏观世界里,量子现象常常可以忽略.对下列诸情况,在数值上加以证明: ( l )长l=lm ,质量M=1kg 的单摆的零点振荡的振幅;( 2 )质量M=5g ,以速度10cm/s 向一刚性障碍物(高5cm ,宽1cm )运动的子弹的透射率;( 3 )质量M= 0.1kg ,以速度0.5m/s 运动的钢球被尺寸为1×1.5m 2时的窗子所衍射.[2] 用h,e,c,m (电子质量), M (质子质量)表示下列每个量,给出粗略的数值估计: ( 1 )玻尔半径(cm ) ; ( 2 )氢原子结合能(eV ) ; ( 3 )玻尔磁子;( 4 )电子的康普顿波长(cm ) ; ( 5 )经典电子半径(cm ) ; ( 6 )电子静止能量(MeV ) ; ( 7 )质子静止能量( MeV ) ; ( 8 )精细结构常数;( 9 )典型的氢原子精细结构分裂[3]导出、估计、猜测或背出下列数值,精确到一个数量级范围内,( 1 )电子的汤姆逊截面;( 2 )氢原子的电离能;( 3 )氢原子中基态能级的超精细分裂能量;( 4 )37Li ( z=3 )核的磁偶极矩;( 5 )质子和中子质量差;( 6 )4He 核的束缚能;( 7 )最大稳定核的半径;( 8 )Π0介子的寿命;( 9 )Π-介子的寿命;( 10 )自由中子的寿命.[4]指出下列实验中,哪些实验表明了辐射场的粒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证明能量交换的量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表明物质粒子的波动性?简述理由.( 1 )光电效应;( 2 )黑体辐射谱;( 3 ) Franck – Hertz 实验;( 4 ) Davisson -Ger - mer 实验;( 5 ) Compton 散射.[5]考虑如下实验:一束电子射向刻有A 、B 两缝的平板,板外是一装有检测器阵列的屏幕,利用检测器能定出电子撞击屏幕的位置.在下列各种情形下,画出入射电子强度随屏幕位置变化的草图,给出简单解释. ( 1 ) A 缝开启,B 缝关闭; ( 2 ) B 缝开启,A 缝关闭; ( 3 )两缝均开启. [6]验算三个系数数值:(1)h 2e m ;(2)h 2nm ;(3)hc第二章 波函数与Schr ödinger 方程[1] 试用量子化条件,求谐振子的能量[谐振子势能2221)(x m x V ω=] [2] 一维运动的粒子处在⎩⎨⎧<≥=-0,00,)(x x Axe x x 当当λψ的状态,其中0>λ,求:(1)粒子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2)粒子动量的平均值。

量子力学 第十一章量子跃迁 习题解(延边大学)

量子力学 第十一章量子跃迁 习题解(延边大学)

第十一章:量子跃迁[1] 具有电荷q 的离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一维简谐振动,在光的照射下发生跃迁,入射光能量密为)(ωρ,波长较长,求:(1)跃迁选择定则。

(2)设离子处于基态,求每秒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几率。

(解)本题是一维运动,可以假设电磁场力的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1)跃迁选择定则:为确定谐振子在光照射下的跃迁选择定则,先计算跃迁速率,因为是随时间作交变的微扰,可以用专门的公式(12)(§11.4,P396))(34//'2222k k kk kk r q W ωρπ→= (1)式中2'→k k r 应理解为谐振子的矢径的矩阵元的平方和,但在一维谐振子情形,→k k r /仅有一项2/k k x )(34//'2222k k k k kk x q W ωρπ = (2)根据谐振子的无微扰能量本征函数来计算这矩阵元dx x k k k ⎰∞∞-=)0('/ψ (3)式中)(2)(!)0(ax H k ax k kk πψ=,μω=a~446~ 要展开(3)式,可以利用谐振子定态波函数的递推公式:}212{1)0(1)0(1)0(+-++=k k k k k x ψψαψ (4) 代入(3),利用波函数的正交归一化关系:mn n xn dx δψψ=⎰)0(*)0( dxk k x k k kk k ⎰∞∞-+-++⋅=}212{1)0(1)0(1*)0(''ψψαψ1,1,''21121+-++=k k k k k k δαδα(5) 由此知道,对指定的初态k 来说,要使矢径矩阵元(即偶极矩阵元)不为零,末态'k 和初态k 的关系必需是:,1'-=k k 这时21,1'kk x x k k k α==- (6) ,1'+=k k 这时211,1'+==+k k x x k k k α因得结论:一维谐振子跃迁的选择定则是:初态末态的量子数差数是1。

量子力学导论答案

量子力学导论答案

i
* 2 2 * V1 iV2 * t 2m
(2)
* (1)- (2),得 i
* 2 * 2 2 * 2i *V2 t 2m 2 * * 2iV2 * 2m
(3)
2 (3) 1* (2),得
i
对空间积分:
* 2 1 2 2 2 1* 1* 2 2 t 2m







2V * * * 2 * t 2im






(3)

2V j 2 0 , t
6
此即几率不守恒的微分表达式。 (b)式(3)对空间体积 积分,得
2 d 3 r * * * d 3 r d 3 rV2 * t 2im 2 * * d S d 3 rV2 * 2im S
(能量密度)
w
2 * *V 2m w s 0 t
(b)证明能量守恒公式
2 * * s 2m t t
证: (a)粒子的能量平均值为(设 已归一化)
(能流密度)
2 2 3 E * 2m V d r T V
m 1, 2 , 3 ,
p mh ,
2 E m p / 2I m 2 2 / 2I ,
m 1, 2 , 3 ,
4
第二章 波函数与 Schrödinger 方程
2.1 设质量为 m 的粒子在势场 V ( r ) 中运动。 (a)证明粒子的能量平均值为

原子核物理(修订版)习题答案 卢希庭

原子核物理(修订版)习题答案 卢希庭

29328U的半径
r0 1.45 fm
R 2.3 fm R 6.88 fm R 8.99 fm
1.5 解:
当原子能级的电子的总角动量j大于核自旋I时 , 能级分裂为2I+1条。 所以有 2I+1=6 即 I=5/2
故241Am 和 243Am 核的自旋均为5/2
1.6
解:由原子核半径
1
R r0 A 3
2
R
RB
其中 U=1000 V R=0.182 m B=0.1 T
故可解得: v 1.099105 m / s
2qU
由 m v可2 解得
m 2.6531026kg
离子质量数 A m 16 1u
1.3 解:由 1 mv2 qU和
2
mv2 qvB R
对质子: mp eR12B12 / 2U1
2.14
解:
130Te 130I 130Xe
则此两核素基态的能量差为:
E E(130Te) E(130Xe) (130Te) (130Xe) 87.353MeV (89.881)MeV 2.53MeV
2.15 解: n235U f1 f2 2 ~ 3n Q(Q 210MeV )
[1.007825 1.008665 2.014102]u 931.494MeV
2.224MeV
比结合能 同理依次为:
B
A
2.224MeV
2
1.112MeV
40C:a B 342.05Me比V 结合能
B A 8.551MeV
: 197Au B 1559.363M比eV结合能
: C 197 f
取出一个中子后变为12B ,Z=5,N=7 奇奇核,稳定性 较小,结合能B(Z-1,A)非常小,结果Sp(Z,A)非常 大,

激光光谱学PPT课件PPT课件PPT学习教案

激光光谱学PPT课件PPT课件PPT学习教案
激光光谱学PPT课件PPT课件
会计学
1
激光光谱学参考书: 《激光光谱学原理和方法》黄世华 编著 其它参考书目: 1.《激光光谱学的基础和技术》W. Demtroder(戴姆特瑞德)著;黄潮 译 Chap. 1-3。 2.《光的量子理论》R. Loudon 著;于良 等译 Chap. 1,3,8,9。 3.《近代量子光学导论》彭金生 李高翔 著 Part. I Chap. 1,2;Part. II, Chap.1 4.《量子力学》 曾谨言 编著 Chap. 11,量子跃迁 5.《光学》 赵凯华 钟锡华 著 Chap. 2,4,5,8,9 6.《超短脉冲激光器原理及应用》 J. 赫尔曼;B. 威廉 著 Chap.1-4,8,9 7.《激光物理学》 邹英华 编著 Chap. 1,4,6-10 8.《 Laser and Electro-Optics 》Christophor C. Davis Chap. 1,2,6,23, 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电动力学》 曹昌淇 著 11.《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Berkeley Physics Course Vol.2, E. M. Purcell Chapter. 6,7,9,10。
Wif

|
f
| H | i |2 δ
(E f
Ei )
第14页/共74页
根据d 函数的性质,上式也可以写为:
Wif
2π 2
|
f
| H | i |2δ

ω fi ); δ (ω ) 1δ (ω )
式中设微扰是由能量的光子引起的, fi = (Ef - Ei)/
(1) 吸收:i fi f , 吸收引起终态 f 布居N f 变化

能级跃迁可能种数公式

能级跃迁可能种数公式

能级跃迁可能种数公式
能级跃迁是指电子从一种能级向另一种能级的转移。

在原子及分子中,能级跃迁是通过吸收或发射光子来实现的。

能级跃迁的可能种数公式
可以通过电子的数量和能级数目来表达。

在一个原子中,能级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电子数和其结构。

根据量
子力学原理,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处于一个特定的能级中。

当电子从
一个能级向另一个能级转移时,它必须吸收或发射能量,这种能量以
光子的形式来传递。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能级跃迁的可能种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N = (n x (n – 1)) / 2
其中n表示一个原子中的能级数目。

这个公式的含义在于,对于n个
能级,电子在其中的任意两个能级之间都可以发生跃迁,因此可能的
跃迁数是(n x (n – 1)) / 2。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n指的是原子中电子的能级数量,而不是原子
的总能级数量。

例如,对于氢原子,它只有一个电子、一个核和一个
能级,所以其能级跃迁的可能种数就是1。

在实际应用中,能级跃迁的可能种数公式可以用来解释光谱分析的结果。

例如,当分析一组分子或元素发出的光谱时,可以通过测量其中发射或吸收的光子波长来确定发生了哪些能级跃迁。

根据此原理可以推导出由于各种元素的激发态能级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的特点。

总之,能级跃迁的可能种数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验结果。

这种公式不仅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它对理解和应用光谱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帮助。

量子力学第八章11

量子力学第八章11

物理工程学院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
量子跃迁几率
(一)跃迁几率 (二)一阶常微扰 (三)简谐微扰 (四)实例 (五)能量和时间测不准关系
物理工程学院 (一)跃迁几率
Ψ =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m
a m ( t )Ψ m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0 时加入一个简谐振动的微小扰动
F 是与 t无关 只与 r 有关的算符
为便于讨论,将上式改写为: 2、求 am(1)(t)
⎧0 ˆ H ′( t ) = ⎨ ˆ iω t + e − iω t ] ⎩ F [e
t < 0 t > 0
(0) (1 ) 比较等式两边,得 δ nk = a n ( 0 ) + λ a n ( 0 ) + L
( 比较等号两边同 λ 幂次项,得: a n0 ) ( 0 ) = δ ( a n1 ) ( 0 ) =
nk ( a n2 ) ( 0 )
= L = 0
t ≥ 0 后加入微扰, 零级近似:因 an(0)不随时间变化,所以 an(0)(t) = an(0)(0) = δnk。 一级近似: i h
hω mk
′ H mk
2
2ie
iω mk t / 2
sin( 1 ω mk t ) 2
=
′ 4 | Hmk |2 sin2( 1 ωmkt ) 2 h2ωmk2
极限公式:
lim α→∞
sin 2 (α x ) = δ (x) 2 πα x
则当t →∞ 时 上式右第二个分式有如下极限值:

1、单个f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D

1、单个f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D

第四章1、单个f 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A. j =3,2,1,0; B .j=±3; C. j= ±7/2 , ± 5/2; D. j= 5/2 ,7/22、单个d 电子的总角动量投影的可能值为:A.2 ,3 ;B.3 ,4 ;C.235, 215; D. 3/2, 5/2 .3、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A.T=R/n 2; B .T=Z 2R/n 2; C .T=R/n *2; D. T=RZ *2/n *24、锂原子从3P 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多少条被选择定则允许的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A.一条B.三条C.四条D.六条5、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A .5.38V B.1.85V C.3.53V D.9.14V6、钠原子基项3S 的量子改正数为1.37,试确定该原子的电离电势:A.0.514V ;B.1.51V ;C.5.12V ;D.9.14V7、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A.相对论效应B.原子实的极化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8、产生钠的两条黄谱线的跃迁是:A.2P 3/2→2S 1/2 , 2P 1/2→2S 1/2;B. 2S 1/2→2P 1/2 , 2S 1/2→2P 3/2;C. 2D 3/2→2P 1/2, 2D 3/2→2P 3/2;D. 2D 3/2→2P 1/2 , 2D 3/2→2P 3/29、若已知K 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埃和7664.9埃,则该原子4p 能级的裂距为多少eV ?A.7.4×10-2; B .7.4×10-3; C .7.4×10-4; D .7.4×10-5.10、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形成的根本物理原因:A.电子自旋的存在B.观察仪器分辨率的提高C.选择定则的提出D.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11、已知钠光谱的主线系的第一条谱线由λ1=5890埃和λ2=5896埃的双线组成,则第二辅线系极限的双线间距(以电子伏特为单位):A.0;B.2.14⨯10-3;C.2.07⨯10-3;D.3.42⨯10-212、考虑电子自旋,碱金属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且两条线的间隔随波数增加而减少的是什么线系?A.主线系;B.第二辅线系;C. 第一辅线系;D.柏格漫线系13、如果l 是单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则偶极距跃迁选择定则为:A.0=∆l ;B. 0=∆l 或±1;C. 1±=∆l ;D. 1=∆l14、碱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处于n =3, l =1的状态,其精细结构的状态符号应为:A .32S 1/2.32S 3/2; B.3P 1/2.3P 3/2; C .32P 1/2.32P 3/2; D .32D 3/2.32D 5/215、氢原子光谱形成的精细结构(不考虑蓝姆移动)是由于:A.自旋-轨道耦合B.相对论修正和极化贯穿C.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D.极化.贯穿.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16、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二条B.三条C.五条D.不分裂17、考虑精细结构,不考虑蓝姆位移,氢光谱Hα线应具有:A.双线B.三线C.五线D.七线18、已知锂原子主线系最长波长为λ1=67074埃,第二辅线系的线系限波长为λ∞=3519埃,则锂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依次为(已知R =1.09729⨯107m -1)A.0.85eV ,5.38eV ;B.1.85V ,5.38V ;C.0.85V ,5.38VD.13.85eV ,5.38eV19、钠原子由nS 跃迁到3P 态和由nD 跃迁到3P 态产生的谱线分别属于:A.第一辅线系和柏格漫线系B.柏格曼系和第二辅线系C.主线系和第一辅线系D.第二辅线系和第一辅线系20、d 电子的总角动量取值可能为: A.215,235; B . 23,215; C. 235,263; D. 2,6。

结构化学讲义

结构化学讲义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第1节 量子力学建立的实验和理论背景㈠ 黑体辐射问题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1. 黑体辐射问题黑体可以吸收全部的外来辐射,同时黑体在所有温度下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

在试图对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曲线进行理论解释时,人们发现,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为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假设: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

而经典物理则认为:一切自然的过程都是连续不断的。

①把黑体看作是由不同频率的谐振子组成。

(谐振子是进行简谐运动的振子,其运动可用正弦或余弦函数描述)②谐振子的能量具有最小单位ε0,称为能量子(后称为量子),00νεh =其中,h =6.626×10-34 J ⋅s 称为普朗克常数;ν0是谐振子的振动频率。

③谐振子的能量E 只能是最小单位ε 0的整数倍,而不能是其它值,...,,n n E 3210==ε④谐振子吸收或发射能量时,能量的变化为()()01201212νε∆h n n n n E E E --=-==即,能量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必须以量子的整数倍一份一份的进行。

所谓量子化是指物理量不连续变化。

㈡ 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在金属表面上时,金属中的电子从光获得足够的能量而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由光电子形成的电流称为光电流。

2. 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①对于特定的金属,入射光的频率ν必须大于某个特定值ν0,电子才能逸出,ν0称为临阈频率。

即,电子是否逸出决定于光的频率,与强度无关。

②对于ν>ν0的入射光,一经照射,电子立即逸出,没有时间上的延迟。

即,没有能量的积累过程。

③逸出电子的动能随光的频率而增加,与光的强度无关。

④光的强度越大,逸出的电子越多。

即,逸出电子的数量,决定于光的强度,与频率无关。

3. 经典电磁理论的困难按照经典电磁理论:⑴光是电磁波,其能量由波的强度决定,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动能应该越大;⑵电子吸收光的能量是一个连续积累的过程,低强度的光长时间照射应该能使光电子逸出;⑶频率越高,振动就越频繁,应该使更多的电子逸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12)表明, t 和E不能都任意小下去,而要受到一
定的制约.此即能量-时间不确定度关系的物理含 义.
关于能量的不确定度关系,往往容易为初学者误解, 应该提到,在非相对论情况下,时间t只是一个参
量,而不是属于某一特定体系的力学量.因此,即 不能套用不确定度关系的普遍论证方法(见§4.3.1), 4.3.1 而且物理含义也不尽相同.
Γ ,而
Γτ ≈
激发态
(5)
Γ
v
x
γ
x
基态

11.6
图 11.7
下面对能量不确定度关系给一个较普遍的描 述.设体系的Hamilton量为 H ,A为另一个力 学量(不显含t).按照§4.3.1给出的不确定度关 系 其中
1 E A > [ A, H ] 2
(6)
1/ 2
(H H )2 E =
因此只需考虑电场的作用.
此外,对于可见光,波长 λ 为 (4000~7000)×1010 m a (玻 尔半径).在原子大小范围内 k r ≈ (2π / λ)a 1, 电 场变化极微,可以看成均匀电场,所以
E = E 0 cos ω t 它相应的电势为
(2)
(3) 常数项对于跃迁无贡献,不妨略去.因此,入射 可见光对于原子中电子的作用可表示为 (4) H ′ = eφ = D.E0 cos ωt = W cos ωt 其中 W = D.E0 , D = er (电偶极矩)
然光引起的跃迁速率
ω k ′k = D k ′k
2
ρ (ω
2
k ′k
)
4π 2e 2 r k ′k = 2 3
ρ ( ω k ′k
)
(12)
可以看出,跃迁快慢与入射光中角频率为 ω k ′k 的光 强度 ρ (ωk ′k )成比例.如入射光中没有这种频率成分, 则不能引起 Ek → Ek′ 两能级之间的跃迁.跃迁速率 2 还与 r 成比例,这就涉及初态与末态的性质.设
但对于光的受激和辐射现象,可以在非相对论量子 力学中采用半经典方法来处理,即把光子产生和湮 灭的问题,转化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原子在不同能 级之间跃迁的问题.在这里,原子已作为一个量子 力学体系来对待,但辐射场仍然用一个连续变化的 经典电磁场来描述,并未进行量子化,即把光辐射 场当作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外界微扰,用微扰论来近 似计算原子的跃迁速率.
所以
1 1 2 cos θ = ∫ d cos θ = 4π 4π
2
d ∫ sin θ cos2 θ dθ = 1/ 3 ∫
0 0
ω k ′k =
π
6
2
D k ′k
2
E 02 δ ( ω k ′k ω )
(10)
这里 E 0 是角频率为 ω 的单色光的电场强度.以上 讨论的是理想的单色光,自然界不存在严格的单色 光(只不过有的光的单色性较好,例如激光).对于这 种自然光引起的跃迁,要对式(10)中各种频率的成 分
(5)
ω 对于可见光, 很大(例如 λ ≈ 5000×1010 m 的光, ≈ 4×1015 /s ω ω ).对于原子的光跃迁, k ′k 也很大.式(5)中的两项, 只当 ω ≈ ωk ′k 时,才有显著的贡献.
为确切起见,下面先讨论原子吸收光的跃迁,Ek′ > Ek , 此时,只当入射光 ω ≈ ωk ′k = ( Ek ′ Ek ) / 的情况,才会引 起 Ek → Ek ′ 的跃迁,此时
这里 τ A 是 A 改变 A 所需的时间间隔,表征 A 变化 的快慢的周期.在给定状态下,每个力学量 A都有 相应的 τ A .在这些 τ A 中,最小的一个记为 τ ,它 当然也满足式(10),
E τ ≥
或写成
/2
(11) (12)
E t ≥ / 2
此即所谓能量-时间不确定度关系.式中E 表示能量 的不确定度,而 t 为该状态的特征时间,可理解为 状态性质有明显改变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或变化的 周期.
[ H , t ] = i , t = i t 但此做法是不妥当的.应该强调,H是表征体系随
时间演化特性的力学量.
例如,中心力场V ( r ) 中的粒子 2 H = p / 2m + V ( r ) 由于H的各向同性,才有角动量 l = r × p 守恒, 如我们随便地令H = i t ,而不管是否中心力场,均 可得出
k ′k
原子初态: k = nlm ,
宇称 ∏ = ( 1)
l l′
原子末态: k ′ = n′l ′m′ , 宇称 ∏′ = ( 1)
C k(1 ) ′k W k ′k e i ( ω k ′k ω ) 1 = ω k ′k ω 2
(6)
因此从 k → k ′(≠ k ) 的跃迁概率
Wk ′k sin 2 [ (ωk ′k ω)t / 2] Pk ′k (t ) = Ck(1) (t ) = ′k 4 2 [ (ωk ′k ω) / 2]2
同样的变化周期.这个周期 T 是表现体系性质 变化快慢的特征时间,记为 t = T .按照以上 分析,它与体系的能量不确定度 E 有以下关系 t E ≈ (3) 对于一个定态,能量是完全确定的,即 E = 0 . 定态的特点是所有(不显含t)力学量的概率分布
都不随时间变化,即变化周期 T = ∞ .或者说特 征时间 t = ∞ ,这并不违反关系式(3). 例2 设自由粒子状态用一个波包来描述(图 11.6),波包宽度 ≈ x ,群2.1节中已经提出,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人们对于粒子的概念应有所修改.把经典粒子概 念全盘都搬到量子力学中来,显然是不恰当的. 使用经典粒子概念来描述微观粒子必定会受到一 定的限制.这个限制集中表现在Heisenberg的不 确定度关系中.下面我们来讨论与此有关,但含 义不尽相同的能量-时间不确定度关系.先讨论 几个特例.
v
,相应于
经典粒子的运动速度.波包掠过空间某点所需时 间 t ≈ x ν .此波包所描述的粒子的动量的不 确定度为 p ≈
x .因此其能量不确定度为 E ≈ (E p )p = vp ,所以
x t E ≈ v p = x p ≈ v
(4)
例3 设原子处于激发态(图11.7).它可以通过 自发辐射(见11.6节)而衰变到基态(稳定态),寿 命为 τ .这是一个非定态,其能量不确定度E , 称为能级宽度 Γ .实验上可以通过测量自发辐 射光子的能量来测出激发态的能量.由于寿命的 限制,自发辐射光子相应的辐射波列的长度 x ≈ cτ ,因而光子动量不确定度 p ≈ x ≈ cτ , 能量( E = cp )的不确定度 E = cp ≈ τ ,由于 观测到的光子能量有这样一个不确定度,由之 而得出的激发态能量也有一个不确定度,即宽度
2 2
(7)
当时间t充分长以后,只有 ω ≈ ω k ′k 的入射光才对 的跃迁有明显贡献(共振吸收).此时
Pk ′k (t ) =
πt
4
2
Wk ′k δ ((ωk ′k ω) / 2)
2
(8)
而跃迁概率为
ω k ′k
d π = Pk ′k = 2 dt
= =
2
W k ′k
2
δ ( ω k ′k ω )
在不确定度关系 x.px ≥ / 2中, x与 px 都是指同一时 刻而言.因此,如果把 x 或者 px 之一换为t, 试问
"同一时刻"的 t 表示何意?这是很难理解的.此 外,如果套用§4.3.1不确定度关系的论证方法,就 必须计算 [ H , t ],但与H不同,t并非该体系的力学 量,有人令 H = i t ,于是得出
φ = E.r + 常数
将 H ′代入跃迁振幅的一级微扰公式
C k ′k
(1 )
1 = i
∫e
0
t
iω k ′k t
H k′ ′k d t
W k ′k = 2i

0
t
e i ω k ′k t ( e iω t + e iω t ) d t
W k ′k e i ( ω k ′k + ω ) t 1 e i ( ω k ′k ω ) t 1 = + ω k ′k + ω ω k ′k ω 2
l , H = l , i =0 t
l , H = 0
即 l 都是守恒量,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以上做法来自对Schrodinger 方程的不正确理解.事 实上 Schrodinger 方程
i ψ (t ) = Hψ (t ) t
只是表明:在自然界中真正能实现的ψ ( t ) 的演化, 必须满足上述方程.它绝不表明,对于任意函数 ψ ( t ) ,上式都成立.因此随便让 H = i ,往往会引 起误解.
π
2 2
2
D k ′k . E 0 δ (ω k ′k ω ) D k ′k
2
2
π
2
E 02 cos 2 θδ (ω k ′k ω )
(9)
其中 θ 是 Dk ′k 与 E0 的夹角.
如果入射光为非偏振光,光偏振( E 0 )的方向是完全 无规的,因此把 cos 2θ 换为它对空间各方向的平均值, 即 2π π
令 ρ (ω )表示角频率为 ω 的电磁场的能量密度,利用
2π 1 2 2 ρ (ω) = ( E + B )(对时间求平均,周期T= ) ω 8π T E 02 (ω ) 1 1 2 = E = dt cos 2 ω t 4π 4π T ∫ 0
1 2 E 0 (ω ) = 8π
(11)
E 02 换为 8π ∫ dωρ (ω ),就得出非偏振自 可把式(10)中
1/ 2
( A A)2 , A =
分别表示在给定的状态下能量和力学量 A 的不 确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